现在有些年轻人频繁跳槽,有的甚至直接不工作,为什么?

大学生为主要群体,大学生的成长要高于或者快于公司的成长,而公司的追求跟不上大学生的追求?你们了解过大学生的需求吗?

这就是一个付出与回报是否达到预期的选择结果,而且不光对年轻人是这样,对管理者也是一样。

举例说明吧,比如去年我去一家餐饮公司做文案,谈好工资后签合同,合同签的工资数额是本地最低工资,我谈的是这个数字的四点五倍。hr说这是因为公司创业期,为了避开一些不必要的税收和社保开支等等,所以按照行业惯例都这么签。然后又承诺谈好的工资绝对一分不少,转正后社保都会补上。之后就是无尽的加班,工作范围无限扩大,我应聘的文案,后来海报设计公众号运营和户外宣传片后期都是我一个人弄,老板本来有几个做兼职的美工还有后期,就知道我会这些,然后全给了我,我在里面呆了三个礼拜,一天休息没有,每个周末额外安排工作回家弄,说这不算加班,加班是在办公室,回家做事那就不是加班。最后一个周末被远程催PPT,改到晚上十一点,最后想通了就提了辞职。老板也很局气,工资按照合同签的最低工资发的,这种只能自认倒霉呗,谁让自己手欠签了呢。

这里就有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公司是希望我身兼多职,把之前公司外包的一些开支省下来,另外就是最大化无回报的加班,做到办公室里是员工,回家当远程员工。而我只想按照招聘启事和面试谈的内容付出,然后收获谈好的工资。这就造成双方需求不对成,只能不和平分手。其实这和年轻与否无关,即使是任劳任怨的中年人,也不可能无下限的忍受单方压榨甚至公然违约,而现在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这又是他们最优先的用工选择,所以这种不对等存在一天,就不可能有绝对稳定的年轻员工存在。

还有就是我朋友的一个经历,去一家全是年轻人的互联网公司做新媒体,进去的时候就告知不买保险,要等公司上市以后统一购买。朋友也是不太看重社保的愣人,也稀里糊涂的签了。进去一个礼拜,部门员工离职一半,主管根本不是做这行的,尽是瞎指挥乱操作,部门最稳定的两个是主管同学,也是半个外行倒懂不懂。公司开会就吹牛逼,要搞什么全国级网络选秀,去找全国文联出资五千万赞助,企划书是部门加班做的,内容来源百度文库拼接,弄完后老板就改了下项目金额(改大了),然后就去找文联要钱。最后朋友离职了,工资被扣了一半,项目肯定黄了,就发了一条网易新闻,一条公众号推文,全国级项目就告别历史舞台。

这也是年轻人跳槽的案例,当然主要原因还是我朋友自己,为什么不有耐心的糊弄外行主管,用高情商混入他的朋友圈,一起蒙事混饭吃,反正老板也是混项目经费的,骗到一笔是一笔,压根不需要你多能干,有语言天赋会拍马屁就行。但我朋友做不到,这也是缺乏历练和成熟的心智,看不到做大事的管理层假装白痴外行的演技,注定不能在职场长久混迹。

现在有些年轻人频繁跳槽,有的甚至直接不工作,为什么?

现在的年轻人,对职业的认识,与七零后和八零后大不相同。七零后的职业观念比较陈旧,大都还停留在从一而终的阶段。而九零后和零零后,对所谓的职业忠诚是不屑一顾的。

我们看到,哪怕公司多么差劲,老板多么无良,七零后选择忍气吞声,为什么?因为生活的压力。而年轻人就不会逆来顺受,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不受这个鸟气,直接辞职走人。

年轻人频频跳槽,除了社会因素之外,与之从小的成长环境也有肯很大的关系。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条件不错,有的家里还不差钱,他们工作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乐趣。所以,如果做得不开心,也就不会委屈自己。这也给管理者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做好九零后和零零后员工的管理。如果对他们还像对七零后那样的管理方法,肯定是不起作用的。

年轻人频繁辞职,甚至有些人不上班,感觉很奇怪是吗,其实不足为奇。有的是家庭条件好,有的是人家自己生财有道。我认识一个九零后,人家自己在开网店,一个月收入比上班还高。所以,那份工作对他们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不要看人家为什么不上班,真正在家啃老的都是极少数,很多人还是很有挣钱能力的。

1.如果喜欢职场和管理知识,请关注本头条号阅读相关文章。

现在有些年轻人频繁跳槽,有的甚至直接不工作,为什么?

其实没人喜欢频繁跳槽,无法逃离的“无奈”

看到年轻人频繁跳槽的情况,不能说他们喜欢这样,其实也是一种无奈,有自己的无奈,有环境的无奈。

自己的无奈,有好多种情况,老胡简单讲几种与朋友们分享:

1. 有种无奈,是指内心的动机,已经让自己无法安然工作较长一段时间,总是急于快速成功,从而形成习惯,自己都无法控制。

有些IT人员,自嘲码农,对公司没有归属感,对工作没有热情,觉得自己只是出卖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时间而已,因此哪怕一个比当下工作收入只高10%,还不好说福利和发展等到底哪个好,都会毫不犹豫地跳槽。

2. 有种无奈,是太过于自我,不适应作为群体人、职场人、社会人。

这是什么意思呢,指总是习惯按自己的意愿来工作,无论与人沟通,还是执行工作任务,都无法接受别人的意见或者相关人员的管理、制度的约束,因此总是无法适应环境,所以只能不停地跳,不停地抱怨,不停地在适应中。

3. 还有种无奈,是不清楚自己要什么,能做什么,能做好什么?

很多年轻人,都得了一种病,叫做“空心症”,也许每天都在上下班忙碌着,但心里空空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做,想要做什么?唯一肯定的就是那遥不可及的房价数字。缺乏信仰、缺乏长远的目标,是绝大多数年轻人的问题,因此就会无法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总想回避,大不了离开的方式。

这些现象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无奈”,就像一个怪圈一样难以破解,而的确只有自己省悟才能跳出来,别人说再多都没用。

环境的“无奈”,让你总是无法Match

职场上经常有句话叫作:你无法挑自己的上级。

其实,更准确的来说,作为个体,你无法改变自己所处的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

可能你很想好好干工作,可是遇到的上级的确很苛刻、很过分;可能你很想在这个单位长久地做下去,但公司却出现了经济危机;可能你已经开始看到了发展,正要下决心好好做,但热恋中的女朋友却换了工作地点,你得跟着迁过去。

... ... ... ...

很多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形成了“无奈”,只能在一次次跳槽中去尝试着碰到一个合适的,能干得舒心些的工作。

环境对于我们个体而言,都是一种不确定型元素,因此只能把自己能确定的做好,那就是:树立目标、坚持学习、迎接有挑战的工作并不断总结归纳。

跳槽,其实并不可怕,在节奏如此之快的社会中,很正常。但最可怕的是,你频繁跳槽,却始终没有将自己的层次提升一些。

例如老胡认识一位市场经理,他在深圳工作,一年下来跳槽3-4次,可谓非常频繁。这位仁兄能力很强,表达也很好,每次面试都能找到不错的企业,可是他总是几个月后就厌烦了,因为他的个性总是习惯用找问题的眼光来看待当下的环境,跳槽后总跟同事们吹嘘以前的企业有多好,现在有多么的不好。所以每个环境里,他都无法长久适应下去,虽然总能跳个不错的单位,而且薪酬还有了不少幅度的增长,但他在职业生涯中其实是停步的,薪酬的差异仅仅是单位不同而已。

当然,以上的问题都是发展性的问题,只要你有目标,能告诫自己坚定得去储备足够的能力,都可以解决,甚至跳槽遇到好的机会,也是人生的一大进步呢。

不工作,就是逃避现实

不工作,如何生存呢?不论固定职业,还是兼职,都是工作。但不工作的人,不要谈什么理想,自己看不起现实之类的,都是谎话。正如古人所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自己安身立命都解决不了,怎么谈发展呢?

逃避现实,就是对自己丧失认可,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能够做好什么?

不论你是否有一个好的家庭,都应该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不论这个立足之地有多么的辛苦,或者多么的低级,你都应该面对它、接受它,因为这就是你的现在,这就是你自己。

而你要做的,就是不断把自己做好,才能去得到那些所谓“好”的机会。

老胡认为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是有努力之心,奋斗之心的,只是缺乏好的引导和疏解,毕竟多数人都只能将问题和烦恼放入自己的内心,慢慢去消化。但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承担起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作用。

老胡喜欢回答一些关于年轻人的问题,希望用多年的企业管理顾问经验来帮助更多的人寻找到正确的方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共同参与改造这个世界。

老胡简介

§企业动力量化管理系统(EEM)创始人

§系统量化管理专家、国家首届注册管理咨询师

§中国电气服务网创始人

§曾任中国普天集团、农产品股份、乐智教育、万维集团等集团顾问

§新浪财经、经济观察报联合推选“抗击经济严冬资深管理专家 ”

§清华领导力中心、上海交通大学MBA特邀管理教授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资深授课教授

§澳大利亚领导力中心(LPA)特聘资深讲师、高级管理顾问

现在有些年轻人频繁跳槽,有的甚至直接不工作,为什么?

年青人总认为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而且花钱不知节流,不耐烦用人单位的潜规则,更看不到这僧多粥少的现实局面,导致年青人耽于闲置。

现在有些年轻人频繁跳槽,有的甚至直接不工作,为什么?

挣不上钱

现在有些年轻人频繁跳槽,有的甚至直接不工作,为什么?

简而言之,这是由于时代变迁、观念变迁所致。以前,工作是一切;现在,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以前,不去工作不行;现在,可以不工作一段时间,甚至不上班。

经过几十年的社会发展,很多家庭的财富都有一定的积累。现在的年轻人,正在享受这一成果。由于一部分家庭有足够的储蓄,工作没那么迫切,并不关乎生存问题。因此,年轻人对工作非常挑剔,一定要十分满意的工作才会去做。

老板展望一下未来,就是画饼;主管给点压力,就是PUA;同事挖苦两句,就是内卷。现在的年轻人,不能受一点委屈,因为他们有不受委屈的资本。有一部分因此直接不工作。这就是现实,不管我们高兴或不高兴。但是,这种情况能持续下去么?

肯定不行。

不管家里有多少财富,如果游手好闲,早晚见底。人还是需要自己的工作的,不管是给别人打工还是自己创业。得让自己有事可做,才不至于无事生非。

我们完全不用着急,也不用担心,年轻人不会长大。社会是大熔炉,最终会教会他们生存。只不过,他们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这又能怪谁呢?父母从小忙着挣钱生存,没时间教育。长大了,只能由社会来教育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