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和儿媳准备买一个大房子让我们和亲家一起养老您觉得可行吗?

这怎么可能?现在人们都提倡分家分开过,有个人空间,再买一个大房子,不但自己父母住,岳父岳母搬来一起住,三家合为一家,就等着天天发生战争吧,没有人喜欢这么干的。一般人的想法,就是小家庭分开,岳父岳母婆婆公公分开,是需要三套房的。原来就是这样子的,互不干扰,各有各的自由,如果婆婆想孙子,可以去孙子家看一看,帮他们带孙子也是不错的。我岳父岳母想外孙,也可以去看看,除非小两口生两个孩子,一个给婆婆带,一个给岳母,带,这才是最公平合理的选择。曾经有这么一个家庭,那么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都娶媳妇了,都住在婆婆家,不幸的是5年以后,大儿子因病去世,大儿媳搬回娘家。可是,祸不单行,三年以后,小儿子也患同样的病去世,留下一岁大的孩子,公公婆婆两个儿子都没了,只剩下两个孙子孙女儿媳妇。小儿媳妇也回娘家居住,公公婆婆悲伤过度,离开了家,回到老家,在老家农村生活,两人都退休了,原来住的一套大房子,就没人住了。原来打算卖了,两个儿媳都不同意,现在是租给别人住,租金两个儿媳拿,她们也没有再嫁人,都是独生子女,住在他们父母家。每年的十一国庆过年过节的时候,两个儿媳相约,带上他们的孩子,去公公婆婆家住一段时间,尽一下媳妇的孝心,让两位可怜的老人有一个安慰,看到他们的孙子孙女健康成长。

亲情不一定住在一起,只要心里有他们,装作他们,相互是不会忘记的,即使她们的丈夫离开了她们,她们也不会离开公公婆婆的。

蓝色的忧伤 感谢您阅读,评论,点赞,转发关注

儿子和儿媳准备买一个大房子让我们和亲家一起养老您觉得可行吗?

我觉得不太可行,如果是我,会选择不太远的地方买两套小房子,方便照顾双方父母。毕竟生活习惯各个方面不一样,子女和父母住久了还会有矛盾呢,更何况亲家?

儿子和儿媳准备买一个大房子让我们和亲家一起养老您觉得可行吗?

那年我们经济上勉强好起来后,想着父母一生辛劳,决定带他们出去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娘家父亲已经过世了,婆家公公要守家,所以带的两个老母亲出门。

我哥因为休年假,也跟我们一起,就是五个人同行。

出门前,我婆婆就在我们面前说:“这么多人,你们要花多少钱?”

我老公说:“花多少也不用您出一分,您别管。”

婆婆说:“你的也是我的,我怎么能不管?”

我老公说:“您啥意思?我们家的收入,她挣的是大头,光带您出去旅游,不带她妈,像话吗?”

婆婆说:“女人家,没出嫁的时候要顾娘家,出嫁了就应该顾婆家。”

我老公反问她:“那外公生病那时候,有四个舅舅,您怎么还让我出钱?她就算顾娘家,还是花的她自己挣的钱,您每次顾娘家,你自己不出一分钱,是花我们的钱尽您的孝心,您怎么就那么心安理得?”

婆婆说:“你给你外公外婆尽孝难道不应该吗?没有你外公外婆哪来的我?没有我哪来的你?”

老公反问:“那没有我岳母哪来的她?岳母以前不供她读书,她现在哪里有本事赚钱?她赚了钱不该孝顺她父母吗?您只记得您的父母的功劳,只记得您自己的功劳,她的父母生她养她,难道没有一点功劳吗?”

我看到他们怼来怼去,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婆婆总是认为我顾娘家,可因为她过于顾娘家,跟公公争吵无数,我老公都觉得不满。

外公生病,她给我老公打电话,让我们拿钱回去,又让接到城里来治疗。现在外婆想吃肉,婆婆都给我们打电话,让买肉给外婆送去。

而我过生日的时候,我母亲来看我,她都要在我老公面前嘀咕,说我肯定又给我妈拿钱了。

他们两个越说,我老公越生气,说:“本来想着你们年纪一大把了,连飞机都没有坐过,想带你们出去好好玩玩。这还没出门,您就一堆闲话,干脆您不要去了。”

婆婆又吵起来:“我凭什么不去,我把你养大容易吗?你现在眼里只有丈母娘,没有我这个亲妈了。”

最后我老公说:“去玩可以,但是您最好不要在我岳母面前说这些,不然以后再也不带您出去玩了。”

结果我婆婆又来一句:“她妈妈去,花你们的钱我就不说了,他哥哥凭什么也花你们的钱?”

我老公火冒三丈:“谁跟您说他哥哥是花我们的钱?人家有的是钱!”

婆婆说:“你说是他自己掏钱?那可难说。”

她的意思是我偷偷把这个钱给我哥哥付了,瞒着我老公的。

我老公气得不行:“是我不要我哥掏钱的,因为当年没有我哥,就没有现在的我们!我们刚开始在城里来的时候,你们不给我们出一分钱,我哥哥把他的工资全部交给我们做本钱,岳母到处借钱帮我们,我们才有今天。我这一次就算是报恩请他们去玩都是应该的。您这个人怎么这么讨厌,什么都斤斤计较!”

婆婆也火冒三丈:“他们给你拿点钱做本钱就叫做有恩了,那我把你养这么大,我没有恩吗?”

老公说:“我在说您没有恩吗?我还您的恩还还少了吗?这次旅游,我首先就是想着要把您带上,我还要怎么还你的恩?您是只想要我还你的恩,不想让我还别人的情,我没有你那么自私自利,我也做不到!”

其实吵到这个份上,我已经不想出门了,但是最后婆婆妥协了,她保证不会在我妈面前说什么。

我老公也劝我,已经都计划好了,就出去玩玩吧,他说他会约束他母亲,不会让我妈生气的。

我也想着,因为正好是我哥哥放年假的时候,带着两个老年人出门,多一个人照应更好。

为了防患于未然,我先也跟我妈谈了,我说我婆婆这个人说话口无遮拦,如果说了什么不好听的话,叫她不要往心里去。

然后就出门了,坐飞机到杭州西湖,他们最感兴趣的是看雷峰塔,因为白蛇传的故事。

玩的时候还没什么,每顿吃饭的时候总是有摩擦。

我母亲血压偏高,她不吃比较补的东西,而且她比较怕热,走半天下来,她觉得特别渴,只想喝粥或者喝汤,不怎么吃菜。我母亲也不吃海鲜等有腥味的,也不吃辣椒。

我婆婆血压偏低,她就需要吃大补的东西。

所以我们每次点菜的时候,都比较注意他们的口味。

但是我婆婆每到一家饭店,她就去挨着问价,这个菜多少钱?这个饭多少钱?她又不会说普通话,问来问去,人家听不懂,人家说了,她也听不懂。

我老公跟她说了,菜谱上面写的有价钱,她不认识字,又说我们是外地的,人家会宰我们。

吃饭的时候看见我妈吃菜吃得少,她又不停地说:“出都出来了,大钱已经用了,也不在乎这两个钱了。亲家母,你多吃点呀。”

我给她解释了我妈饭量很小,她还是说:“我觉得或者不出来,既然出来了就不用省这点小钱。”

当然也不是小钱,五个人一顿吃下来基本上是两百多,给钱的时候她又开始吵闹:“怎么这么多呀,是不是宰我们了?”

然后每次离开饭店的时候,她要把餐巾纸抓一把装包里,把牙签抓一把装在包里。

我老公说:“您丢不丢人?都跑这么远来旅游了,还占人家这点小便宜。”

她理直气壮地说:“我们花这么多钱吃顿饭,他们不知宰了我们多少,我拿点餐巾纸和牙签怎么了?”

我老公说:“您这样的人就不适合出来旅游,只适合一辈子待在家里。出来旅游怕这也怕那,好像满世界都是坏人。”

我婆婆捡这些小便宜就不说了,她还回头说我妈:“亲家母,您也该拿一些,他们年轻人脸皮薄不好意思,我们这么大年纪了,老脸一张,怕什么?”

我妈说:“这个又管不了几个钱,别人看见了会笑话的。”

这次旅游回来以后,我婆婆时不时地说:“你们什么时候再带你妈出去旅游一下呀?”

我问过我妈,问她还想去哪里玩,我们再带他们去。

结果我妈说:“你们带你婆婆去吧,我再也不想跟她一起出门了。”

像我们这样的两个妈,那是永远没有办法在一起生活的。

所以对于题主的问题,你的儿子儿媳买大房子,想让你们和亲家一大家人住在一起,这是一个很美好的理想,事实上很不好。

夫妻之间都要用很长的时间进行磨合,经历三年之痒,七年之痒等,才能学会相互包容,相互退让。

亲家之间是两家人,开始在一起相处还会客气,也会亲热,时间长了,你们觉得自己的儿子辛苦,亲家觉得自己女儿辛苦,心里就会产生隔阂了。

还有吃的方面,玩的方面,来访的亲戚朋友等,都很容易让你们之间产生矛盾。

所以我觉得,与其买一套大房子住在一处,不如买三套一般的房子,各自单独住。

可以距离稍微近一点,比如在一座城市,或者挨着的几个小区。

这样既可以相互照应,又不至于天天见面产生矛盾。

别说住在一起,我觉得分开住的情况下,都没必要经常在一起吃饭。

周末聚一下餐可以,但有的家庭今天你杀只鸡,请到一起吃饭,明天他杀只鸭子,也请到一起吃饭。这样长期下来觉得很麻烦,也容易产生矛盾。

距离产生美,这句话在任何时候都适用,在亲家和亲家母之间尤其适用。

儿子和儿媳准备买一个大房子让我们和亲家一起养老您觉得可行吗?

最好是买二套小套离的近的房子,让两对亲家有个自己的空间,又可相互照应。如果儿子公婆丈母娘三对夫妻住在一起,先不说性格生活习惯等不同,就说穿衣睡觉看电视等等等等,会有太太多的不方便了。原本和睦一大家人,及会可能因各种麻烦不舒服而造成矛盾,,,,。

儿子和儿媳准备买一个大房子让我们和亲家一起养老您觉得可行吗?

我认为不可行。你儿子和儿媳妇要买你和你亲家的养老房,这是好事,也是孩子们的孝心。

但最好别买一套大的,要买就买三套小的,买到一个小区,在一栋更好,或者是一个单元楼上楼下都行。这样,你儿子儿媳妇住一套,你们住一套,你亲家住一套。吃饭可以在一起吃,顾个做饭的也行,你们轮流做也行,吃完饭了各回各家住。这样会少很多矛盾。

要是买一套大的,你们常年住在一起,锅碗瓢盆难免有磕碰的时候。

你没见今年前段时间网上说南方有一家人,女方亲家去男方家了,由于今年的疫情被困在了男方家里。一共十几口人,在男方家一共吃了几头猪,四十多支鸭子等等,把男方家吃的都吃空了,去村里要求增援了。关键的是两亲家母因为生活费和其他小节上的事还有了矛盾。

所以我认为,现在孩子们少,在一起养老也是好事,也方便了孩子们来回跑。但千万别住在一起,最好房子买在一起,可以吃在一起,让各住各的。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儿子和儿媳准备买一个大房子让我们和亲家一起养老您觉得可行吗?

你若想晚年过的顺心快乐,就千万别动这个念头。忠耳逆言,望纳之。

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身边有个实例太说明问题了。

这是我的一个中专同学,女儿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从事装潢设计,找了一个同行,家是湖南的。

结婚前,男孩就是这个想法,说两家老人出首付,买个三居室,老了都接来同住,共同养老。

结婚后有了一个儿子,商量后两家老人轮流照看,半年轮换。

结果因种种原因,婆媳矛盾加重,闹的不可开交,甚至到了几近家庭解体的地步。而且双方亲家也多次争吵,视若仇敌。

虽然最后好歹没离婚,但婆媳关系仍未缓解,两亲家换班看孩子时也要待一方走了,另一方再来,互不照面。

在这种情况下,两家老人还能一起住、一起养老吗?真是天方夜潭!

老话说,两亲家不碰头。意即尽量别见面、别接触。为啥?谁不疼自已的儿、谁不向着自家的女?立场不同、看问题角度不同,观点自然不同。

所以这说都说不一块去,能吃一块、住一块去吗?这不是没事找事、找不痛快吗?

还是学我这位同学家吧,同学在崇明岛买了套房子,地铁通后去女儿家将很方便;亲家老两口卖了老家房子,在上海买了一套小居室,两家仍是轮流值班,互不照面,多省心多好!(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