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美女2年骗取140多万,被抓后只剩4万,你怎么看?
这是一起集资诈骗案,涉案人员40多人,涉案金额高达1400余万
卢某高中毕业后开了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在公司经营期间,她以为客户垫资和银行验签为由,在朋友圈里开始了高息借钱的行动,为了支付高额利息,卢某开始不断的从身边的朋友同学亲戚借款还利息。
为了取得朋友的信任,为了取得朋友的信任,她还上传银行截图,截图中显示她在银行中还有1400多万的资金。
取得朋友的信任,以为她是个财大气粗的主,不差钱。为了维持所谓的良好信誉和良好的外表,她利用借款给自己进行包装,美容,名牌包包等高额消费,让朋友以为她有很深厚的资本,相信她还借钱给她,还偶尔向朋友送些礼物,取得朋友信任。
还很会联系,请一些群众演员,做一遍所谓房产交易流程,拍成视频给别人看。
对外宣称有2000多万元资金,案发时仅剩4万余元,其他钱全部用来偿还借款拆东墙,补西墙,支付利息,高额消费等等。
也就是说她借的钱根本就没有用于经营,都是用于支付利息本金,被自己挥霍了,在美容院充值就用了300多万。
后来借不到钱了,受害者纷纷报案,她的行为已涉嫌集资诈骗罪。
还是贪心起了作用,每个人都以为把钱放她那有更高的利息,更多的收益。借款人看到的是高收益利息,而她的是借款人的本金,她根本就没想过还,也没有能力,还能骗到什么时候就骗到什么时候。
天上不会掉馅饼,便宜没这么好占的,就是有人不相信,这是人的本性决定的贪婪和贪心,喜欢占小便宜,她不骗你骗谁?结果最大的便宜被骗子占了。
26岁美女2年骗取140多万,被抓后只剩4万,你怎么看?
首先,我要更正一下,这位美女骗取的不是140多万,而是1400多万。
这件事被定义为集资诈骗案件,看完整个过程,我想说的是此女年纪轻轻,有勇有谋,可惜才智手段都没有用在正途,误了终生。
先来简单回顾下事件这位美女姓卢,1994年出生,今年26岁,有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2017年,她看中了一套二手房,但是手上不够钱,于是就跟人借了20万。然而,后来房子没买成,为了支付本金跟利息,她又跟其他人高息借了钱。就这样,钱越欠越多,到了2019年底,她就欠下了1400多万。
钱都是怎样“借”来的?1、她有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经常以需要为客户垫资和银行验资为借口,向整个朋友圈借钱。
2、“精装”朋友圈,伪装成职场成功人士,骗取朋友圈的信任。甚至还会花钱请“临时演员”,充当买房客,给人营造出生意火爆的幻象。
3、她会承诺给借钱人高额的利息。
1400多万是怎样欠下的?按照目前得到的信息,500多万是承诺的利息,300万花在了美容院。同时为了跟朋友圈证明她是有还钱能力的,她还花了大把的钱在打扮、购置名牌包包,甚至为了安抚人心,还需要给朋友圈不定时赠送礼物。
最后,在2020年3月,卢某资金链断裂,无以为继。受骗人报警,民警调查后,才发现卢某在短短2年半内,骗了40余人,受骗资金1400多万。
一位26岁的女生能骗到这么多钱,真的是挺有手段的,可惜没有用到正途上。接下来的债务会变成压倒她一生的稻草杆!
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呢?
26岁美女2年骗取140多万,被抓后只剩4万,你怎么看?
26岁的卢某,高中毕业的她在临安开了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她利用朋友圈凹人设,把自己打造一个完美的成功人士。
当然前提是,大家都要相信她的人设,才能把钱借给她。朋友圈也经常有人不是晒包包,就是晒旅行,仿佛世界就在脚下。
笔者可以理解为,小孩子的虚荣心,但是那些上当的人,又是什么心理?真的相信世界上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吗?
想起前几年说的一句笑话,这年头,骗子越来越多,傻子明显不够用。
卢某自2017年伊始,在公司经营期间,以为客户垫资和银行验资为由,在身边朋友圈里开始了高息借钱的行为,一出手就是高利息,为了支付高额利息,卢某开始不断地从身边的朋友、同学借款还息。
实际上,她借贷的理由,还是去填补自己的窟窿,这真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卢某曾经是这样想的, “我当时想法很简单,只要不断地想办法借款用于周转,到时把钱还上就可以了。”可是事情却越来越糟糕,到最后就滚成了雪球。
朋友圈的人设,都是为了能骗取大家的信任
卢某借了足够多的钱,却已经还不上了,于是她就一直在朋友圈凹人设。
她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事业顺风顺水的样子,继续骗取大家的信任。
如果真如她说,只是为了填补窟窿,那么她的高消费怎么理解?
仅仅在美容院充值消费上,卢某就花费了巨额资金,至2020年3月卢某因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借款本息,40多名受害人纷纷报案,卢某的行为已经涉嫌集资诈骗罪。
卢某事件也给广大群众提了一个醒,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许你被骗的钱,那些骗子正在拿着这些钱挥霍呢。
26岁美女2年骗取140多万,被抓后只剩4万,你怎么看?
【人鱼薇沫】这种事从前也遇到过,我有个朋友和此女类似,只不过那个时代,没有网络无法借贷,更没有如此广的人脉而已,否则真不知她能做出什么事来。
先讲下这个女孩的新闻。
这位26岁的女孩,在朋友圈打造完美人设,1994年出生的卢某,在临安开了一家房产中介公司,自2017年以来,她以为客户垫资和银行验资为由,在朋友圈开始了高息借钱的行为。
她利用借款给自己进行包装,美容、名牌包包等高额消费。
她在朋友圈打造成一个事业顺风顺水,积极向上的女生。
“是否想成为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在为梦想而努力生活”“习房的95后,恭喜!”就这样她骗取了140多万。
纸终究包不住火,她终于被识破,被抓时,她的银行资金仅4万余元,她说借款都用在了支付利息本金和高消费上,仅仅美容院就用了300多万。
1.朋友的故事讲一讲我开篇所说那个朋友。
长了一张极老实的脸,父母均是前学校老师,后在自来水公司上班,家教极好,我时常 去她家里玩。
她有个弟弟,也是那种极好的男孩,不淘气,很上进。
这样的家庭,谁相信她的心竟然是黑的。她15岁开始,利用身边一切朋友,无论是男是女,各种手段开始借钱。
20元,50元的(90年代,20元相当于现在的100元),借了之后没有后文,那个时代的朋友脸皮比较薄,借了也不好意思向她要。
我每个月300元薪水,20元是我的半拉生活费,借给她之后就没有了后文。
过了10年,我20多岁的时候在街上遇到她,我也是没记性,又和她联系上了(那时她看上去混得很好),再次借、骗、偷,各种手段用上,从我身上搞走了500元。
她的初恋男友,开始工作时把工资卡放到她这里,三年左右的薪水吧,全被吞了。
和初恋男友相处的时候,还在一家商场认识了个小老板,给人家打工,连骗带拿的,也没少动人家钱。
那小老板很精明的,长得也不错,被她敲诈的皮扒了一层。
第一,这个女孩不漂亮。很矮的,粗眉大眼,说话公鸭哑。
第二,这个女孩不打扮,只感觉人很朴实,感觉心地很善良的那种。
第三,她也不爱吃零食,也不喜欢收集奢侈品。
请问,哪位朋友能猜到她的钱花到哪去了?我至今也没想通,她也不吸毒、不玩游戏呀?
这是个谜。
2.当今天社会的风气女孩子们应该擦亮眼睛,现在商家打着“积极、向上”的旗帜,疯狂灌奢侈品,要对得起自己的鸡汤。
多少女孩裸贷、骗钱、做小三,青春只有一次,不是用来挥霍的。
那些虚妄的追求,不如充实头脑来得实际。
衣服穿过便旧,包包没多久就过时,化妆品不过是一堆化学工业品。
只有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结过的缘,才是不会变质,陪伴你人生的装饰品。
年轻的空姐,晏樱,写过一本书《飞行万里,和世界谈一场恋爱》,她是卡塔尔的五星空姐,她把业余时间用来走遍世界上的城市,为自己的人生履历打卡,最后写出一本书来。
活得通透,自在,这才是年轻女孩应该有的样子。
而新闻中的女孩,刚刚26岁,就锒铛入狱,她的未来如何,不得而知,但一朵花未及完全盛放,就凋零了。
警惕奢侈心膨胀成无边的罪恶,她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周边的人。
朋友因经济损失而恨她,家人因蒙羞而难过,朋友圈那些友人因她的坠落而怀疑励志,相信她也是悔之晚矣。
认真面对自己的生活,选择真正的积极向上,而不是骗人骗已。
朋友,你们觉得这个花季的女孩可惜吗?
【我是人鱼薇沫】年读书超过100本,提升自我成长,帮助他人认清世界,离开狭窄的个人天地,如果这答案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点赞,谢谢。
26岁美女2年骗取140多万,被抓后只剩4万,你怎么看?
26岁售楼小姐,2年时间内向朋友、同学、客户借款1400多万(不是140万),被抓时,她还声称卡里有2000多万,经常调查发现,她卡里只剩下4万元。钱去哪了?
事件回顾1994年出生的卢某,高中毕业后在临安开了一个房产中介公司。
2017年年底,卢某想入手一套南苑小区的二手房,当时手里的钱不够,于是找朋友铙某借了20万,半个月时间支付利息10万。
后来,房子没买到手,钱去花掉了,为了还钱,又找别人借高利贷,到期后继续找别人借,就这样,卢某借的钱越来越多,到2019年底,借款累计达到1400多万。
卢某是如何获取别人的信息呢?1、高利息
卢某第一笔借款,20万本金,半个月就还了10万的利息,这比天上掉钱还高的利润,自然有人愿意冒队。
2、包装自己
卢某的朋友圈非常有逼格,让人一看就觉得她是有一个有上进心的有为青年,而且还非常富有,她长年累月地在朋友圈包装自己,很难让人产生怀疑。
她常常晒自己做美容的照片,时不时晒晒名牌包包,房产等,偶尔还会给借钱的朋友送高端礼品。
3、请群众演员演戏
不仅包装自己,她还请人配合自己演戏,拍假的买房成交视频发到朋友圈。
1400万为何只剩下4万?按照卢某这种花钱的方式,1.4个亿也可以花光,她做美容就用了将近300万;然后名牌包包、服饰,平时高端的消费,这些花钱都像水一样。
最大的开支其实还是利息。她从一开始就在拆东墙补西墙,第一笔钱就还了一半的利息,所以,估计她的1400万里面,至少有500万以上用于支付利息。
写在最后:
卢某欠下这么多债,即使只还本金,恐怕这辈子都还不清。
卢某这种行为,其实并不是个例,只是特别突出而已,“后浪”们,有几个不是过着以贷养贷的生活?
朋友们,你们有何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26岁美女2年骗取140多万,被抓后只剩4万,你怎么看?
最近一位杭州26岁女孩卢某,因1400万余元(注意,不是140万)的欠款还不上而被告上法庭,被她骗钱的人数达到40多人,然而警方介入调查后才发现,该资金诈骗嫌疑人的卡里只要4万元不到,一个花季少女是如何走上资金诈骗这条不归路的呢?
事发起因
2017年,卢某看上了杭州南苑小区的一套二手房,年仅23岁的她因为没多少钱,于是为了买房,就向饶某借了20万元,而光半个月的利息就是10万,这也是卢某借高利贷的开端。
然而房子没买到,反倒为了偿还利息,卢某只能再次伸手借高利贷,卢某简单的以为只要自己不停的借钱,就可以一直有钱用,然而她却忽略了高额利息给自己带来的经济压力,就这样高利贷越借越高,最后累积到被利息都压得喘不过气。
最终因为无法偿还欠款和利息,卢某被40多名被“骗”钱的债主告上法庭,一个花季少女就这样背上了资金诈骗的罪名。
卢某超前消费,过度包装自己,赢得放贷人的信任
卢某出生于1994年,高中毕业的她选择了自己创业,在临安开了一家自己的房屋中介公司,然而卢某踏上借高利贷的这条路注定也是一条不归路,她为了不断地偿还高额利息,就不得不借更多的钱来填窟窿。
为了赢得放贷人的信任,卢某不仅把自己打扮的非常光鲜,经常美容、购买名牌包包,进行高额的超前消费。偶尔还会给放贷人送礼,并且多次以“为客户垫资”、“银行验资”等理由,继续借款甚至借高利贷。
卢某还找各种群演来到店里录制购房的短视频,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利用借的钱充当银行卡余额,赢得放贷人的信任,其中被骗人徐某就对警官说当时卢某为了找他借钱,还给他看她银行卡的余额,当时手机银行显示她卡上有1900多万的现金。
卢某还在朋友圈展示她的“正能量”,每条朋友圈都是精心策划,比如“你是否在为梦想而努力,买房的95后,恭喜!”“明天又是忙炸的一天!”
拆东墙补西墙,最后资金链断裂
当卢某被抓时,她还对民警声称自己的卡上还有2000万元,然而警方于银行核实后才发现,只有4万元,当被民警问到,这两年多,借1400万,钱都用到哪里了?
卢某表示自己声称用于为客户垫资或者银行验资的钱,全部都用来支付高额的利息、偿还上一笔借款以及自己虚荣的超前消费,调查过卢某的消费记录后就发现,仅仅用于美容充值,她就花掉了300多万。
因为卢某最终资金链断裂,再也没能力偿还曾经的借贷,于是被40多名放款方报案,经过调查,确定卢某因涉嫌1400万的资金诈骗正式逮捕,一个花季少女,就背上了高额的资金债务,不管是她本人还是家庭,无疑都是“灭顶之灾”。
近几年,频繁出现90后甚至在校学生因为各种网贷、借贷,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根源都来自于内心无法承受的欲望,在此呼吁年轻的贷款人,切勿冲动消费,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