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推出“3元扶老人险”,1年之内最高可赔付2万元,对此你怎么看?
起初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还是挺高兴的,因为这个“3元险”反映出了企业对于践行“见义勇为”义举的一种积极态度,但细细想来,内心却又忐忑不已,总觉得有些莫可言明的无奈。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并非马老板的套路,就险种的赔付比而言,公益的性质更高一些,付出一点小钱,在“扶老人”的时候就可以为自己多增加一点保障,这是好事儿,不过总觉得有些别扭,做好事还要如此地小心翼翼,看来时下社会的“公序良俗”真的是被摧残的不轻。
我看见有很多网友说2万块钱根本就不顶事儿,因为不少老人在讹人的时候动不动就狮子大开口一张嘴就是要对方赔偿几十万,我认为对企业不必如此苛责,这只是一次初级的尝试,以后肯定还会根据具体的实行情况来进行调整,并且这种“探索”是有价值的。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受欺骗的次数越多,同情心就会越少,对陌生人的防备心还会不断增强,特别是当一些负面的“结果”坐实自己的“判断”时,这种认识会不断的被加深并且传递给其他人,形成“蛛网效应”,最终的结果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亲人,虽然都希望他(她)们出门在外的时候能够平平安安,不过世事难料,若是他(她)们遭遇到了需要他人帮助的状况,作为亲人的我们,又该表达怎样的祈求呢?尤其是对那些涉世未深的孩子们来说,我们向他(她)们灌输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到了他(她)们自己准备去实践尝试的时候,我们却又加以阻止,这不是自己打脸吗?
扭转整个社会的不良风气最终还是需要强有力的法律制度来作为扫除“阴霾”的武器,笔者也曾多次主张国家应该出台《见义勇为法》,只有“做善事”受到了国家大法的根本保护,才有可能恢复人们本就“日渐凋零”的同情心,企业的善举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不过有胜于无总归是好的,当宽容看待。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