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妇女扇了公交司机一个巴掌,结果被判了4年,你怎么看?
2018年12月27日下午,女子陈某在海口市乘坐30路公交车时,因为咨询车费问题与司机符师傅发生口角,感觉吃了亏的她上车后站在驾驶座旁不停的指责符师傅,导致两人发生激烈争吵,情绪激动的陈某趁势伸出右手朝符师傅的脸上扇一巴掌,受到严重干扰的符师傅赶紧急刹车停住车辆并打电话报警,民警随后赶到现场将陈某带走。
这个月的9号,陈某掌掴公交司机一案在海口市美兰区法院宣判,法院以危害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审对陈某判刑4年。有意思的是,在事发后的一次采访当中陈某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应该在他开车的时候打他,这一点我确实错了”。大家如果仔细想一下,会感觉这句话怪怪的,至于怎么理解,我想睿智的网友们早就有了通透的判断。
一巴掌换来4年的刑期,这种惩罚是不是太重了?我本以为网上会因此掀起激烈的争论,但看到的却是一边倒的叫好,若是早几年发生这样的事情,我想可能不会判的这么重,但是去年重庆公交车坠江导致22人身亡的惨痛事故还历历在目,公共交通运输安全早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将类似“抢夺方向盘”这样的严重干扰司机驾驶的行为明确归类到了危害公共安全罪当中,也就是说可以入刑了,陈某的行为正好撞到了枪口上。
从监控资料上面看,感觉陈某还挺年轻的,穿衣打扮都比较体面,应该是有正经的职业,坐趟公交车也就花个几块钱,对她来说应该是无关痛痒的小事,但从陈某此后的行为来看,仿佛与司机有深仇大恨一般,她自己的解释是“太冲动”,那么这股戾气又来自何方呢?
我想最大的可能估计也就是因为生活的压力了,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挫折,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并不是采用合情合理合法的方式去帮助自己获得排解,反而借一些琐碎小事一股脑的将怨气撒到别人的头上,“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这种极端的自私心理将人性中的黑暗面不断放大,直至连自己都无法控制,每个人都得为自己所犯的错误付出代价,希望4年漫长的刑期能够让她“冷静”下来吧。
(图文源自网络,侵删)
一个妇女扇了公交司机一个巴掌,结果被判了4年,你怎么看?
一个妇女扇了公交车司机一个巴掌,被判了四年,除了大多数人拍手称快之外也有极少数人认为不就只扇一个巴掌,就判了四年是有些冤了。
原本如果是在平时,一个巴掌也就属于普通民事纠纷,可这一巴掌是发生在正在正常行驶中公交车上,为了区区一元钱,这位妇女竟然可以完全置公交车上其他乘客的生命安全于不顾,随意的殴打公交司机。
她的这种行为已经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只是为了一元钱就可以置其他乘客的生命安全于不顾是一种自私行为。
众所周知前段时间轰动全国的重庆公交坠江案,也是由于乘客的不冷静,抢夺正在行驶中方向盘,造成了公交车失控坠江的惨案。
十几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因为这乘客一时不冷静的行为而去,我想这事件中的那位乘客如果当初能知道会有这样的一个结果的话,别说抢夺方向盘了,就是坐过哪怕是十站,她都宁愿走回去吧!
没有如果更没有假如,有很多事一旦发生,就再也无法追悔莫及。仅仅为了一元钱,原本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解决,可这位妇女却选择了极端的方式置其他乘客的生命安全不顾,严重危害公共安全。
法就法,在法律面前,对于这种行为不可姑息。
一个巴掌换来不仅仅是四年牢狱,更是一生的教训。
一个妇女扇了公交司机一个巴掌,结果被判了4年,你怎么看?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打公交司机抢方向盘的行为早有处罚规定。对于抢公交司机方向盘打司机的行为一律判刑三年不得缓刑。在桥梁,高速,河边抢夺方向盘殴打司机的被判十年有期徒刑,行造成重大损失的判无期徒刑或死刑!
不严判真是反天了说打就捞张口就骂,严重地危害公共财产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对于这种犯罪行为决不姑息!
说这个妇女打司机判四年拍手称快!就该杀杀这歪风邪气!给公交司机一个安全的出行环境。
一个妇女扇了公交司机一个巴掌,结果被判了4年,你怎么看?
打人的确有错,关几天也应该。那么我们来说说司机,那都是些什么人!说他们不要脸那都是给他们脸!有几个有素质的,有几个真正为乘客服务的?感觉自己开车就牛逼啊,我们大众是花钱坐车滴,请摆正自己的位置,别动不动吆五喝六的!大家只看到了妇女打司机,为啥打他?他在哪坐着不说话就打他了?是不是司机嘴上缺德还不一定呢。现在推行一元公交,好事!但不能让一些素质差的司机败坏了这一形象!
一个妇女扇了公交司机一个巴掌,结果被判了4年,你怎么看?
你这个问题很误导人。这个女人被判四年不是因为她扇了谁耳光,扇耳光最多也就行政拘留。她被判刑是因为她在一辆满载乘客的公交车行驶过程中严重干扰司机驾驶,差点导致车毁人亡。她的行为本质上来说就是故意杀人未遂,而且针对的不是一个人,是全车所有乘客,判四年明显轻了。
一个妇女扇了公交司机一个巴掌,结果被判了4年,你怎么看?
打公交司机一个耳光,被判四年是显有应得。他犯的是公共安全罪,对车上乘客形成危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