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4岁男子因不满母亲催婚,离家漂泊17年至今仍单身,你怎么看?

因不满母亲催婚,湖北十堰男子郝某离家漂泊,断绝了与家庭的一切联系,其父母四处寻找无果,后经警方从中牵线一家人得以团聚,郝某至今仍单身。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千百年来华夏社会所沿袭的一种古老传统,并且广受尊崇,大多数的适龄青年男女都会顺应父母亲属的这种期待步入婚姻的殿堂,当然,也会有一些例外者,比如我们今天话题中的主人公郝某。

事件描述

时光回溯到2002年,此时的郝某已经24岁了,在十堰市某工厂打工,郝某是家里的独子,从小倍受父母亲人宠爱,但是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与人交流,这令其母何某非常担心,多次催促郝某参加相亲活动,在一次家庭矛盾当中,郝某因不满母亲唠叨突然离家出走,其母多方寻觅无果,这一别就是17年,后经警方从中牵线查找,终于联系上了远在北京打工的郝某本人,一家人才得以团聚。

不过41岁的郝某至今仍然是单身,错过了生儿育女的黄金年龄,而父母已两鬓斑白,看到这一幕,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孰是孰非

这件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郝母催婚遭遇了儿子郝某的抵触。

站在郝母的角度,儿子到了适婚的年龄,结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家庭需要延续,亲情需要传承,毕竟自己也是这样过来的,孩子也应该沿着自己的脚步走下去,自己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在他(她)们看来,这是一种经验式的“善意”。

可在郝某的眼里却并不这么看,虽然我不知道何某是怎么想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郝某并没有做好结婚的心理准备,或者说他更满足于当前的生活状态,母亲的这种“善意”破坏了自己身处的平衡,“善意”转变成为了“恶意”,他无力抵抗这种压力,只好选择逃避。

我的看法

都说骨肉亲情,血浓于水,作为这个世间最亲密的一种血缘关系,它可以从内部化解大多数的家庭矛盾,本不该出现如此极端的结果,母亲的唠叨固然有些逆耳,但儿子郝某的做法问题更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尚未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便抽身离去,有违孝道。

17年的时间里,母亲吃斋念佛,盼子归来;儿子辗转反复四处漂泊,但却依旧保留着亲人的联系方式,这说明母子之间还有牵绊,这么多年过去了,郝母表示自己也想开了,不会再逼迫儿子。希望这一次的重逢能够化解彼此的心结,让这个家庭回归安宁,老话说的好:“家和才能万事兴”。

(文中图片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答者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