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善良、内心纯正的人容易抑郁?
这种人已经达到了上善的境界,却做不到若水般的洒脱,随着时间的流逝,负面情绪开始淤积,无处疏导,最终形成了抑郁。
我想起了王守仁的故事,年轻时的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专权,挨廷杖四十后被贬谪至贵州龙场,在这个万山丛薄、苗僚杂居的地方,他尝尽了人世间的悲苦与凄凉,亲人与随从一个个先后离开了他,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接近崩溃的王守仁,跳进了棺材里,在狂风骤雨中入定,随着一声惊天霹雳响起,红尘往事、宦海沉浮、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如此种种如潮水般涌入了他的脑海之中,龙场悟道的故事由此而生。
存天理,去人欲,天理即是人欲(心学核心思想)。这里的天理指的就是我们内心的良知,人欲则代表私欲,善良的人之所以容易抑郁,是因为他们被传统的道德、功利、信仰这些条条框框的东西所束缚,所作所为太过于顾及他人的感受,因为这种私欲不敢去追求自己内心所真正渴望的良知,所以他们大多选择伤害自己。
善良的人不明白:“良知的本源来自于私欲,知与行本就是统一的”,他们往往将二者剥离开来,看到好人不长命,坏人活百年;看到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看到升米恩、斗米仇……这些都让他们内心痛苦不堪,很不幸我也是这样的一类人,所以我尝试着去理解知行合一,这对我帮助很大,虽然只是初窥门径,但我相信,只要良知在心中,境随心转,我会成为一个善良而不抑郁的人。
为什么有些善良、内心纯正的人容易抑郁?
因为现在这世道,越是凶神恶煞不讲道理,胡搅蛮缠好撒泼打滚的人,越能占便宜。而越是心地善良,不争不抢的人,就越容易被欺负。
恶人有恶报,但是并不是所有恶人在作恶的时候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看到的是自己的即得利益,比如在单位里,占公家个小便宜,觉得自己沾光沾沾自喜。在生活中欺负老实人,看人家老实,就插队,抢座,甚至出言不逊。
心地善良内心纯正的人,往往做不出损人利己的事儿,而在心底丑恶的人看来,损人利己是本事,是占便宜的好方法。老实人以为耻不去做,恶人以为荣做得多,伤害到老实人的利益,又觉得反正对方好欺负,耀武扬威。
心地善良的人,一般会能忍让则忍让,不喜欢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起冲突。然而在某些人看来,忍让就是软弱,就是好欺负,就可以放心大胆欺负得更厉害。
再怎么善良的人,也是有脾气的,也是会生气的。但是因为脾气软弱,总觉得吵闹不雅,忍气吞声时间久了又太过伤自尊,久而久之,憋在心里的东西就会发酵,最后把自己弄得抑郁了。
还有一种极端的情况,就是忍无可忍,终于爆发。这样的情况之下,本来纯良无害的人越会采取极端的方法。看那新闻中,恶霸欺负老实农民,最后种的恶果,就是善良的人拿起菜刀,取了恶人的性命。
为什么有些善良、内心纯正的人容易抑郁?
因为这个世界真正懂得什么是善良,并且始终如一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所谓的善良只是我们以为的善良而已。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当我们试图去解释一些词语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根本不知道怎么解释,比如:善良、纯正、爱。
真正让你去解释什么是善良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能说的上来的人非常少,甚至就会搪塞两句说:"这个还用解释吗?谁不知道啊?"但事实就是很少有人知道。
所谓善良就是你能宽恕那些伤害过你的人日野原先生说过:“从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做到理解,才能实现真正的宽恕。而宽恕他人,其实也是在宽恕自己。因为无法宽恕的人,会让自己陷入糟糕的负面情绪,活的很累。反之,宽恕,会让人活的轻松愉快。
这是日野原在自己将要临终的时候,最后一次的采访谈话中说的,并且被记录在了《活好》一书中,书中日野原在回忆自己曾经遇到日本历史上的第一次劫机案,他们被劫匪劫持在飞机里四天,这四天可以说是每一天都惧怕着自己生命的威胁。
但是在劫匪问到谁要看书时,他表示要看,进而从劫匪那拿到了《卡拉马佐夫兄弟》。他觉得他需要去了解劫匪的动机,他想试图去宽恕他们,虽然他最后说的知道现在自己也无法宽恕他们,但他希望能在离世前在读一次《卡拉马佐夫兄弟》,因为他想理解这本小说的思想,他想最终宽恕劫匪。
所谓善良是能不在乎身外之物、所谓纯正是能不在意他人的评价真正懂得善良的人,往往是那些淡薄功与名的人,他们往往不看重这些,他们看中的是自己为这个社会能贡献多少;而真正纯正的人是不会因为他人的评论而影响自己的追求,他们会专注自己要做的事情。
就像前段时间因换个手机被马上热搜的袁隆平,人家一生都在为解决国人的温饱而努力,不管是杂交水稻还是别的,可以说如果不是他我们的粮食产量恐怕迟早跟不上我们的需求,但是袁隆平缺改变了这个现状,但是你说他在乎这些功名吗?
我认为他不在乎,因为他的心里装着一个让国人都能有饭吃的梦。
真正善良的人是内心充满爱的但现实恰恰相反,太多的人都喜欢寻求被爱,而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先去爱别人,而对于爱是什么有太多的人根本说不清。
所谓爱就是:能真正的接受最真实的他。当一个人能接受对方让你不喜欢的地方时,你会发现,他身上更多美好的特质。但如果只考虑自己,不顾及对方,及时有人爱着你,你也感觉不到。
所以说不管时武侠小说还是美国大片的英雄时,他们考虑的永远是对方,他们心里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爱,所以说他们不会感到孤独。
所以说并不是善良、纯正容易抑郁,而是不懂得什么是善良、纯正才会更容易抑郁;并不是这个世界各种不公压力让我们容易抑郁,而是我们不懂得如何探索未知的自己。
我是泛黄银杏,为自己的财富自由而努力的自由撰稿人,持续输出成长中的干货,欢迎留言讨论。
为什么有些善良、内心纯正的人容易抑郁?
我是陈建,国家注册心理顾问,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预约公众号:心灵鱼。
中国有句话叫:好人无长寿,恶人活千年。这句话其实说的也是这么个现象!对此,很多人就不理解啊,觉得是不是佛学或者道学所宣扬的什么因果报应啊?不然怎么解释呢?这次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做个科学的解释,破除封建迷信。
弗洛伊德曾经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是遵循快乐原则,是追求人性最原始的部分;超我则是遵循道德原则,就是时候凡事要讲良心;而自我则是调和双方之间的矛盾;而心理问题的成因则是因为自我调和本我和超我的失败所导致,要么变得抑郁,要么焦虑,总之内心有冲突,久而久之,心理就出毛病了!
话说善良人,什么是善良之人?最简单的评判标准就是淳朴、正直、公道、热心等等,总之就是集所有的优良品质于一身啊。也就是说“超我”比较强大。你们想,这样的一个人,ta活的累不累?什么都有考虑到,责任心超强,想的特别多,肯定会经常睡不好觉,老是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那也不够好。这么重的心理负担,就容易出现抑郁情绪,再继续发展就可能成为抑郁症!
那么恶人呢?恶人就不同了,ta不需要背这么多的包袱,只追求自己舒服畅快,自私自利;就是“本我”比较强大。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无酒再忽悠,真正是潇洒走一回。他们只追求眼前的快乐,满足于最本能的欲望,就是做了坏事也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 这样的人,心理状态就会比较好,吃的香睡的沉,身体免疫力好,自然没毛病。反而是”恶人一生平安”!但是这一切因果报应吗?当然不是,还不是自个折腾自个的。
所以呢,做善良纯真人可以,但不要追求一定做个百分百的善人,就做个差不多的善人就够了。哪怕偶尔做一会“恶人”,适度的满足一下“本我”的需要也是可以的。平衡的才是最佳的。
我是陈建,心理咨询领域:情感和亲子关系,儿童厌学,抑郁,个人成长。咨询预约公众号:心灵鱼,咨询微信greenergo。欢迎您来向我倾诉您的烦恼和迷茫,我会陪你一起面对和解决!
为什么有些善良、内心纯正的人容易抑郁?
善良的人总是凡事为别人着想,压力痛苦都自己背负着,也不想家人为自己担心,所有的苦都咽在肚子里,越积越多,没有地方倾诉,积的负能量多了就会容易患抑郁症,相反那些心狠的人,凡事只顾自己,自私自利,不会有什么心事,所以不容易抑郁!
为什么有些善良、内心纯正的人容易抑郁?
这是由当今的社会环境导致的。 在这个世态炎凉,尔虞我诈的社会大环境下,心底善良、内心纯正的人往往不能适应这种社会大环境。心底善良,内心纯正的人经常受到挤压排斥,当他用一颗纯正善良的心态去面对社会,社会往往给他的是一种阴暗的一面,它往往看到的是社会的不公,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虚情假意。每天都处于对这个社会的不满,总用一种愤世嫉俗的心态来看待社会,长时间志不得伸,心理长期感觉到压抑。比如林黛玉、崔永元,当他们用一种善良纯正的心态去看待社会时,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时,总感觉特别愤怒、悲伤,总有一种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情绪。当心底善良内心纯正的人长期处于上述的内心环境中时,就会产生抑郁症,因为他对周围的人和发生的事不能理解。
对于上述情况的出现,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份信任,少一份猜忌,多一份宽容和理解少一份争斗与谩骂。只有每个人都能够从自身做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献出自己的爱心,那么心底善良内心纯正的人将不会再次抑郁。
关注“医学慕课”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