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怎么看这句话?

感谢邀请。在我的印象里,近代最早说出这句话的应该是鲁迅先生,内容主体应该是指文化的传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的本意应该是指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是属于人类文化整体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也想与各位分享一下我个人一些看法,欢迎大家斧正。自从有了文字,人类文化历史的发展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载体,文字赋予了人类文化多种多样的深刻内涵,文化的本质来源于人在思考与探索的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火花,这种火花最早结晶于人类的宗教信仰,人类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明白了团结友爱、互相依靠才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不同宗教之间的精神教义都是告诫人们要与人为善,和谐发展,可以说信仰就是一股绳,将每个人的思想串联起来。但人的个体发展是有差异的,有人可以领悟大道涅盘重生,有人只能默默工作了度一生,不同的文化差异交织在一起,又开始慢慢分离,形成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社会状态,那些优秀的思想开始脱颖而出,成为了引导人类个体发展的的指向纲领,可以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其实是源于世界的。鲁迅先生属于最早明白这个道理的那一类人,它深刻的揭示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对每一个乐于尝试探索文化传承的人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怎么看这句话?

咱们还是先看看这句话的出处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鲁迅先生的名言,出自《且介亭杂文》。

如果大胆试想一下,再结合当年鲁迅先生说这话时的时代背景,这句话意在强调的是尊重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因为世界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组成的,世界的本质就是多样化,而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先尊重自己的文化,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才能获得文化在世界上生存的权利,世界也才称其为世界。这句话意在教导国民要自省自强,和民族主义或种族主义思想没啥关系。正所谓知其出处,方能知其去往何处,自身民族发展过程中积累和沉淀的文化底蕴和思想物质,均是世界发展的原始基础。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怎么看这句话?

何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民族是什么?放到古代就相当于一个部落,同样信仰,生活习俗,互帮互助,互惠互利,共同繁荣富强的一群人。

一个民族的发展,会受生存环境,生存技能的影响,民族合并,同化取代,就是优胜劣汰的过程。

然而,如果一个民族统一的全世界,就像世界上的花都只有红色,也挺规整的,但又少了很多灵动的美感。

所以,属于民族的,都是经历先辈们数千年历史的总结与传承,也可以说是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生存理论和娱乐方式。很多属于民族的东西,被遗失,失传并不是说他们的技艺不好,而是传承的人太少,或没有机会传承下去。就那样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也是满可惜的。

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就是在保护文明的各种形态,就像我们保护一种濒危物种,让世界充满缤纷,更多元。

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就是向全世界宣扬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不管有没有优劣之分,就是用这种精神文明的宣扬表达自己,让更多的人认可自我的存在,这样一群人的存在,从思想上去占领别族人类,这叫文化进攻。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怎么看这句话?

寻根问祖就是不忘自己民族的文化,血脉相通的情感是割舍不掉的。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怎么看这句话?

民族化是文化的本质特征。

世界各地地理位置不同,环境不同,由此造成生活习惯不同,习俗和传统不同,各民族的文化都和各民族的特点密不可分。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联系日趋紧密,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有存在的价值,而丢弃民族文化追求所谓的世界文化,只能由和趋同。

你能想象一个趋同的世界吗?

旗袍好看,如果全世界人们都穿旗袍呢?你会不会觉得审美疲劳?

保持民族性就是同样的道理,就仿佛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世界存在于民族之中,是各个民族构成了现在的世界,而不是世界构成了民族。

这样说应该很清楚了吧。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怎么看这句话?

这句话放在现在全球化背景下真的很合适,世界在我们面前越来越来小,整体的文化也越来越趋向去同化。

流行文化是全球共通的文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属于本民族自身的文化就非常的难的可贵。

但是,这不是说就行文化不好,任何事物都会更新换代。就行文化有她存在的时代价值,也有她的经济价值。

稻草人,个人的理解还是经济价值与资本的运作,所以流行文化才回这么强势。

有一句话叫做,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自身的传统文化,我们接触的太多,又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对于其中的美妙之处产生了疲惫。

所以接触到的外来文化会觉得新鲜有趣,更愿意接受,所谓的个性也就是如此吧!

但是,问题在于流行文化有强力的资本推动,经济化的大流很容易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个性化角度来说,人的个性用流行化来说,可以,这是区分人与人区别的,展现自我的价值与个性。

那么提高一点,民族的个性呢?怎么区别我们本民族的价值与意义,尤其是我们历史悠长的民族,区别去其他民族,树立民族个性,那就是靠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

我们自己的文化底蕴,是我们能存在于世界的根本,是融在血液中的。

在国外的一代华人移民还是保留着说自己是中国人的习惯,喜欢中国的文化。那是他体会到文化间的冲击,他能体会到我们民族文化的的风采与自信。

二代移民就没有这种感觉,也不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还有很多外国人觉得中国文化很厉害,很喜欢中国的文化。稻草人也很喜欢很多外国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个会让稻草人感到世界的精彩。

另外最重要的原因是一种民族自信,就是说怎么区别于其他民族,怎么能让你在国外坚定说出自己。

美国建国两百年,但是她们就很在意自己的文化,也愿意宣扬美国的文化。

典型代表好莱坞的电影与音乐,但是我们也能看见我们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的欢迎。

她在外面是一张代表着中国与中国人的名片,就跟人一样,都需要自己的代表区分开来。

这是民族性,个人的个性一样,是构成世界的需要。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背景是一个混乱的年代,民国时期,到处是宣扬废掉国学,全面西化的人。

鲁迅先生作为清醒的学者,很明确的知道,全面西化,我们就失去了自我,你在说自己的时候,你的背后是什么?美国?俄国?英国?

那你是什么人?说自己是中国人,什么代表中国?英语?俄语?还是餐刀叉子?或者说是油画西装?

都不是,那都是人家的东西。

只有自己传统文化才能代表着你本人属于哪里,你的根在哪,那是你在世界上的一张名片。

现实的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这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则,不只是我们需要自己的文化,世界同样需要。

我是稻草人,一不留神说跑偏了的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