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你认为发生过的最奇葩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1960年3月,我国发生一起惊天诈骗案!一个在外贸部工作的普通职员,竟然模仿领导的签名,伪造国务院公文,骗走了银行20万巨款!拿到钱后,男子及母亲一分钱也不敢花。为了消灭罪证,他们竟然焚烧钞票,被抓前足足烧了8000多块!该男子的做法,简直可恨、可笑又可悲!
时间回到1960年3月18日下午的5:20分左右。北京中国人民银行的职员纷纷准备下班。就在这时,一个中年男子手持公文急匆匆的走到了行长办公室。
他声称是国务院办公厅的工作人员,来给行长送紧急公文。
行长刚好去开会了,秘书接了文件。秘书看封面上有国务院加急文件几个大字,觉得此事重要,便将文件给了银行计划执行局的王局长。
王局长接过公文一看,果然是国务院办公厅发的加急文件, 上面还有某领导的亲笔签名。
因银行经常与国务院办公厅有业务往来,王局长很熟悉领导的签名。这签名没错,是某领导的亲笔签名,公文行文落款什么的也都对。
但王局长心里还有一个隐隐的疑惑,国务院用钱一般都是通过财政部提款的,这次怎么绕过财政部由领导直接签名,向银行要钱了?
这不符合国务院办公厅的一惯作风啊。
就在疑惑之时,王局长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声称是国务院办公厅的工作人员,问是否收到了加急文件,如果收到了请务必尽快办理。
接到这通电话,王局长彻底打消了心中的疑惑。心想国务院办公厅都打来电话了,手里又拿着领导亲笔签名的加急文件,这事还能有假吗?
特事特办!
领导要求,在晚上7点前将钱送到民族饭店,不能误了事。
时间很紧,王局长赶快安排人员到金库提取现金。
这20万元可不是一点点钱,在当时来看那绝对是一笔巨款!
当时人均工资只有30块一个月,普通工人不吃不喝得干550年才能攒够这20万!
而且,当时我国纸币的最大面额是10块,金库里也只有10万的10块面额,其他10万是用5块、2块和1块数起来的。
银行的工作人员为了凑够这20万,可是装了满满两麻袋钱。
几名工作人员护送这两麻袋钱,赶在7点前送到了民族饭店。
刚到民族饭店,那个所谓接头人“西藏工委的赵全一同志”已经等候多时了,他连忙问对方是否是中国人民银行派来的工作人员?
双方确认信息后,”赵全一”给了工作人员一张收条。但这张收条上只有赵全一的签名,并没有任何公章。
工作人员还不能确定赵全一的身份,于是“赵全一”又掏出一张介绍信,上面有西藏工委的公章和国务院办公厅的专用章。
看到了这两个章子,工作人员的心算放下了,便将两麻袋钱总计20万交到了“赵全一”的手上。
在银行的工作人员走后,“赵全一”用自己的自行车将两麻袋钱推回了家。
说到这,大家都明白了,他并不是什么西藏工委的赵全一,而是一个十足的诈骗犯!
这个案子,也被称为新中国第一大诈骗案!
银行当天并没有发现这是一个骗局,直到第二天早上,银行的王局长给国务院办公厅拨电话请示这笔钱如何落账时,才发现了一个惊天事实!
国务院办公厅回复说:没有赵全一此人,也根本没有这件事!
由此可见,中国人民银行被骗了。有人模仿领导的签名,伪造国务院办公厅的公文,诈骗了银行20万巨款!
后来,领导也知道了这个事,非常气愤,找到了时任公安局局长的杨奇清同志,限他10天时间侦破此案。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杨局长一出国务院办公厅,就紧急召集精兵强将,兵分三路,抓紧时间侦破此案。
杨局长是这样部署的。
第1路,由一组人马进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找出送文件人的具体外貌特征。
第2路,一组人马进驻民族饭店,找出“赵全一”的具体行踪及外貌特征。
后来,两组人员根据所得的消息一对比,发现送文件的和接收钱的那个“赵全一”竟然是同一个人!
而且,他们还得出了几条具体信息:此人30岁左右,男性,身高在1米7,不胖不瘦,北方口音。
如果只凭这几条信息,那符合条件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要找到这样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但还有第3组人马。第3组人马是技术鉴定组。
当时,犯罪嫌疑人留下了三样物证:伪造的国务院公文,手写的收条和“赵全一”的介绍信。
相关专家在认真研究这几样物证时,发现了几个重要线索。
1.人民币的币字写的很奇怪。我们都知道,币字的写法是,上面一撇,底下一个毛巾的巾。
但收条上的币字,上面是一个人,底下一个毛巾的巾。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此人没文化?
专家解释说,此人并非没文化,相反此人很有文化,币字的写法是会计部门财务人员的专用写法。
也就是说,能这样写字的人,很可能干过会计或正在干会计。
2.专家在信纸上也找到了一条重要线索。
此人所伪造公文的信纸很有特点:除了15条横格线外,中间还有装订线,装订线上下两端各有两道横线。
专家说,这种信纸1956年我国就不再生产了,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目前只有国家机关还在使用。
我们回忆一下,案件发生在1960年,也就是说,能搞到这种信纸的人,只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
并且,当时国家机关的信纸有一个特点,各个部门的信纸都不太一样。
这就好办了。
根据以上两个重要线索,我们可以推断出:此人干过会计类的相关工作,并且在国家机关工作。
得出结论后,相关人员立马对北京的国家机关进行逐一排查。
经过工作人员的仔细比对发现,公文的信纸和外贸部的信纸非常类似。
最终专家确定,这信纸就是外贸部的信纸!
也就是说,此人极有可能隐藏在外贸部。
再根据此人有过会计工作经历这一条线索,相关人员立即锁定20多个人,并提取了他们的档案。
只要根据档案上的笔记进行比对,参照收条上“赵全一”的签名,就能找出犯罪嫌疑人。
最终,工作人员翻看一个名叫王倬的档案时,眼睛立马亮了起来。
没错,就是王倬!
这个王倬什么背景?
据档案里写到,王倬36岁,外贸部出口局普通职员,东北大学经济系毕业,辽宁辽阳人。
此人在外贸部工作了8年多。解放前,曾在另一部门干过半年的收发员兼会计。
据单位其他人员说,3月18日当天,王倬请假了,理由是给母亲看病。但是工作人员到北京各大医院调查,并没有发现王倬的踪迹,也就是说王倬撒谎了!
有过会计经历,现在在外贸部工作,当天没有上班,有作案时间,这所有信息不就全对上了吗?
没错,此人正是王倬!
但是杨局长并没有让人立即抓捕,不想打草惊蛇。
虽然确定了王倬,但不知道王倬是单独作案还是团伙作案,这笔赃款是否已经被转移了,因此工作人员暗中监视王倬的一举一动。
其实,自那天王倬成功得手,把20万巨款拿到家里后,他和他的母亲并没有因此而高兴,反而非常害怕!
事后,王倬交代,这20万到手后,他怕事情败露,是一分也不敢花,顶多每天晚上把钱拿出来看看,过过眼瘾。
王倬说,他之所以走上这条路,还和母亲有关。
王倬自己犯罪,和母亲有什么关系呢?
王倬说,他母亲从小教育他的理念和别的母亲非常不同。
王倬小的时候,他母亲经常对他说:宁养贼子,不养痴儿!
儿啊,人活着就得出人头地,即便走点歪门邪道,也好过老实巴交的没出息。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王倬即使上了大学,后来到了北京外贸部工作,按说已经是人上人了。
但是每月几十块钱的工资,让王倬不甘心,他总想着瞬间大富大贵,过上人上人的日子。
由于外贸部经常和国务院办公厅有接触,王卓不知不觉便打起了歪主意,他突发奇想模仿领导的签名,伪造公函,诈骗银行这一条发财道路。
为了这一天,王倬足足准备了三年之久!
首先,他不断的临摹领导的签名,直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第二,他揣摩国务院办公厅发来的各类文件,对行文内容及语气非常了解。
第三,他研究国内外大事,要找一个合适的契机要钱。
最终,在1960年3月18日,王倬模仿了领导的签名,伪造了公文,并选择了下午5点多银行快要下班时去送加急文件。这样,银行就没有时间验证公文的真伪。
一套动作下来可谓行云流水,最终甚至骗过了银行的相关领导,成功诈骗了银行20万巨款!
可是,随着案件的扩大,全北京人民都在抓“赵全一”,王倬和母亲异常的害怕,他们做出了一个荒唐的举动。
为了毁灭罪证,也图个心安,王倬和母亲竟然开始焚烧钞票!
他们的这一举动,也让监视他们的工作人员看在眼里。
王倬的家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大杂院里,每天早晨,大杂院的各家各户都会生炉子做饭,但工作人员发现,王倬家冒出的烟特别的黑,而且透着一股焦煤味儿。
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一看,大声惊呼不好了!王倬他们这是在烧钞票毁尸灭证啊。
不能再等了,工作人员很快将王倬捉拿归案。
刚开始,王卓拒不承认。工作人员在王倬家进行地产式搜索,也没有搜到一张钞票,但王倬母亲的一个举动让工作人员起了疑心。
在搜王倬家时,王倬的母亲站在门口,眼神慌张,不时盯着门外自家搭建的一个厕所。
莫非钱就藏在厕所?
没错,工作人员在厕所里果然发现了191,000多元的钞票。那8000多元去哪儿了?
工作人员猜的没错,在一天前,王倬和母亲将8000元放在炉子里烧毁了。
工作人员再晚来一步,烧毁的可能就不止8000元,可能就是真金白银20万!
诈骗到了钱又不敢花,如今又要一张一张的烧掉,王倬这是何苦呢?
最终,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反革命诈骗罪判处王倬死刑!
以包庇和帮助反革命诈骗罪判处王倬母亲有期徒刑15年!
新中国第一大诈骗案总算落下了帷幕。
这个结果既大快人心,又让人有一丝难过。
一个堂堂大学经济系的高材生,一个在外贸部工作的人人羡慕的公职人员,如果走正道,未来的前途一定是非常光明的。
可是,他在母亲不正确的教育引导下,最终一步步走向了犯罪的道路,不但让国家蒙受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也让自己的前途甚至生命毁于一旦。
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任何时代都要走正道。
真是可悲、可叹、可恨,奇葩至极……
古今中外你认为发生过的最奇葩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原本是叶飞兵团29军85师253的团政委,登陆金门后负伤被俘。隐姓埋名考取国民党军校,从少尉升至国防部保密局上校军官,并多次试图通过香港与大陆情报机关取得联系。三十二年后的1981年,被同乡告发被捕,后被蒋经国下令以匪谍罪处决,可称为现代版的身在曹营心在汉。
这个人名叫陈利华,广东梅州人,生于1920年,不但才华横溢,而且相貌堂堂。是解放军中级军官中的佼佼者。
在他被俘伤愈之后,得知自己解放军团政委的身份并没有暴露,并且被编入了国民党的军队,因为自己的才华而得到了上级的赏识,官职也是越来越高。这一潜伏就是32年。
这个时候的陈利华,虽然成为了国民党的军人,但是他的内心始终属于人民,属于解放军。因此,他利用自己的身份,收集了很多国军的内部信息,只是苦于没有法子送回大陆。与此同时,他认识了自己的同乡陈瑞林,陈瑞林只是普通战士,由于当年同时登岛同时被俘,再加上又是老乡,所以两个人私下里的感情非常地好。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然而此时的陈瑞林早已经改变了当初的誓言,只剩下无比的贪婪,他无耻地背叛了革命。
因此,当陈利华找到陈瑞林时,陈瑞林非但没有跟他结成统一战线,反而利用陈利华的身份多次进行勒索。在陈利华退休之后,陈瑞林还经常去找他要钱要东西,最后一次是在1981年。这一次陈利华没有满足陈瑞林的胃口,恼羞成怒的陈瑞林马上跑去当局揭发了陈利华的真实身份。随后不久,陈利华就被当局秘密处死了。
在两岸关系和缓之后,陈利华的后人来到了大陆,找到了陈利华的家乡,并且将陈利华的事迹告诉了相关部门,陈利华的事迹才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陈利华作为解放军的一名团政委,被俘之后,不忘初心,潜伏岛上32年收集各种军事机密,最后被叛徒出卖,英勇就义,真的是令人敬佩!
据说,在陈利华身份暴露后,震惊了台湾政战局,他们为了遮掩自己的愚蠢行为,决定对外不声张,立刻将陈利华秘密逮捕。在狱中他才将自己的大陆原籍及家人的详细情况告诉在台湾的妻儿。
1981年11月,陈利华由蒋经国亲自下令以“匪谍罪”被处决。改革开放以后,陈利华的儿子陈启明到广东老家探访,据见到陈启明的人说,他相貌酷似其父陈利华。
参考资料:《福建党史月刊》
古今中外你认为发生过的最奇葩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1945年,国民党从美国接收八艘军舰
一千多国军官兵驾舰抵达南京下关,导致当地香烟大跌价。美军每周发一条烟,一千多人积攒的香烟数量可观,一时南京美国香烟供过于求。
1937年圣诞节,戈培尔送给希特勒18部美国拍摄的米老鼠动画片。元首很兴奋。
1945年柏林还藏着三千多犹太人,躲在城市各个角落里。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后,他们才敢出来,但是-
苏联人不愿意相信西格蒙德是犹太人。楼里所有的男人都被装上一辆卡车,带走询问。……西格蒙德再次强调他是犹太人,躲藏了两年多的时间。随后一个女人的声音从黑暗中传了出来:“向我证明你是犹太人。”“怎样证明?”于是她要他背诵希伯来人的信经。在寂静的屋子里,西格蒙德看着坐在前方黑暗处模糊不清的脸庞,用右手盖住自己的头,声情并茂地颂念出一段最为古老的祈祷文……此时那个女人再次说话了。“走吧,”她说道,“你是犹太人,是个好人。”她说自己也是犹太人。第二天,西格蒙德与他的妻子团圆了。
第三帝国的心脏柏林,1933年以前投票给纳粹的比例都是德国各城市最低的。所以希特勒嘴里柏林人是个骂人话。有个将军打了败仗,希特勒怒吼:他不可能是奥地利人,他肯定是个普鲁士人或柏林人!
1945年4月22日,苏联红军正式对柏林发起总攻后,柏林有百年历史的电报公司有史以来首次关门,它收到的最后一封电报来自日本东京,电文内容是:“祝你们所有人好运。”
以下内容均载于二十四史
汉朝第二个皇帝,刘邦和吕雉的儿子汉惠帝娶了自己的亲外甥女,还生了至少三个孩子。后来周勃王平平定诸吕之乱,进宫把这几个小孩都杀了。理由是他们不是汉惠帝亲生的,是吕后找来冒充的。今天的历史学家一般认为这就是功臣们找的借口。冒充一个可以,哪有冒充一堆的。
汉朝至少有三个皇帝的妈是二婚改嫁的,有一个当了皇后以后,还特意找到了前夫,她和前夫生的孩子,让皇帝老公给封了官。(问题:皇帝和前夫之间怎么论?共享连襟?)
汉宣帝是在监狱里出生的,当时,他的曾祖父汉武帝听人说长安监狱里有天子气,就派使者去连夜杀光所有囚犯。结果到了汉宣帝小婴儿所在的监狱,管事的说这么晚了,天亮再说,不准使者进来。天亮时汉武帝后悔了,下令不杀了。
唐朝皇帝出巡,随行太监太多,供应跟不上竟然有饿死的,明朝也发生过饿死太监的事,只能说明朝和唐朝的太监实在太多了。
古今中外你认为发生过的最奇葩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古今中外最奇葩的历史事件很多,这里仅以澳大利亚的人与兔子漫长的战争为例。澳大利亚是一个岛国,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畜牧业,这样的风水宝地,西方国家自然不会放过,所以,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澳大利亚都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一边给澳大利亚带去了先进的技术,但同时也给澳大利亚人带去了灾难。其中,一场灾难是由几十只兔子掀起。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大航海时代,一个来自英国的农场主,在澳大利亚野外放生了29只兔子。没有想到,澳大利亚近百年的“人兔大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在生物学领域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在一个封闭的岛屿上,岛屿中的动物会出现小型化现象。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封闭的岛国,也出现了这种现象。其内部最大的顶级猎食者,是一种体型比鬣狗稍大一号的动物,名叫袋狼。但这种动物,早在1936年灭绝,所以,澳大利亚如今的顶级猎食者,是一种名为澳大利亚野犬的中小型犬。澳大利亚缺乏大型捕食者的状况,导致进入澳大利亚的兔子没有天敌。而兔子是一种繁育能力极强的动物,一只兔子在出生后一到三个月,就有繁殖能力,每隔一到三个月,就能再次繁殖,一胎的数量,一般在3到6只。所以,澳大利亚的兔子数量急剧增长,泛滥成灾。在最顶峰时期,这些兔子的数量,曾经达到100亿只,对澳大利亚生态环境造成了毁灭性打击,牛羊吃的草被兔子破坏,导致澳大利亚农业和畜牧业濒临全面崩溃。
无可奈何之际,澳大利亚政府先组织士兵用机枪扫射,用手榴弹炸,无济于事。干脆心一横,在兔子集中区域,派出了轰炸机狂轰滥炸。轰炸没有消灭光兔子,却对环境造成大面积破坏。原来,狡兔三窟,虽然大批兔子在轰炸后死去,依然有不少兔子侥幸存活,为了报复人类,繁殖更加疯狂。显然,轰炸的办法宣告失败。澳大利亚想到了生物防治,引进狐狸这一物种。但是相较于灵敏的野兔,狐狸更喜欢捕食那些在孤岛环境下进化得傻不拉几的澳大利亚本土物种。令人可笑的是,澳大利亚人引进的狐狸,不仅没有抓兔子,反而跟着兔子一起祸害澳大利亚原本的生态圈。忍无可忍的澳大利亚,最终开启了生化战,人工培育了一种只对兔子有效的病毒。这种病毒具有高传播能力和高致死能力,曾在很短时间内杀死了澳大利亚99%的野兔。但剩下的野兔迅速有了抗体,其数量又迅速增长起来。
最终,澳大利亚人急中生智,让科研专家研制出一款专门针对兔子的药物,这才有效将兔子数量降了下去。澳大利亚兔子与人类的战争告一段落,但很多中国网友却十分惋惜,甚至痛心疾首,他们向往兔子的美味,他们认为,上百亿的兔子是用之不竭的烤兔、冷吃兔和鲜锅兔美食,将兔子对澳大利亚生态环境的破坏忘记了,对农业与畜牧业的破坏忘记了。
古今中外你认为发生过的最奇葩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3岁的吴某和21岁的郝某是一对年轻夫妻,两人都是初中文化,早早的出来打工赚钱。吴某有一个小爱好,那就是喜欢看邻国影视来学习经验。或许是长期沉迷其中,吴某对自己的岳母娘姜某产生了一些不该有的想法。
每次看到风韵犹存的姜某,吴某总会心跳加速。从2019年开始,吴某就经常对郝某说自己要想和姜某发生关系的想法,并拿出了自己买好的迷药。一开始,郝某听到丈夫的话后很是诧异,但也没有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虽然妻子没有赞同或反对,但是吴某却从中看到了妻子的态度。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他在不断地劝说着妻子。也不知道郝某是怎么想的,她最后竟然同意了丈夫吴某的要求。
2020年10月16日晚上,夫妻俩人驾车到镇上的一家奶茶店,买了两杯奶茶和一杯果茶。在车内,两人用塑料瓶针筒将其中一杯奶茶注入迷药。随后,两人又驾车来到了姜某居住的地方。一见到姜某,两人都很高兴地和她打了招呼。
接着,郝某将事先准备好的那一杯奶茶递给母亲。不知情的姜某,接过郝某给自己的奶茶,立即大喝一口。见到姜某喝下奶茶后,两人对视了一番,而后又拉着姜某坐在沙发上聊天。很快,姜某就开始头晕,四肢变得乏力,但是头脑依然清醒。
因此,两人当晚并没有得逞。但是,他们依旧没有放弃,次日一早,吴某早早起床到外面买回来三杯豆浆,随后又将其中一杯注入迷药。等到下午13点许,喝了那杯有迷药的豆浆的姜某,直接头脑昏迷的倒在沙发上。
见此,大喜的吴某直接来到姜某的身边,并与其行鱼水之乐。而在这个过程中,郝某却假装晕倒的躺在旁边。
等到姜某清醒过来后,整个人都很恼怒,随后把这件事情告到了吴某的父母那里。吴某的父母得知消息后,宛如晴天霹雳,他们也想不到自家的儿子竟然会做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来。
后来,本着家丑不外扬的原则,双方私下里进行商量。最后,吴某的家人赔给了姜某30万元。也因此,姜某一家并没有报警。
可没想到的是,差不多一个半月后,吴某的家人觉得给30万元太多了,便开始反悔。12月7日,恼羞成怒的姜某跑到警察局报案,说吴某对她侵犯,严重导致她身体受伤。最后,吴某和郝某因涉嫌强J罪被逮捕了。
古今中外你认为发生过的最奇葩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你经历过劝酒吗?你被人强行劝过酒吗?很多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可是你听说过有人因为灌酒不成就杀人吗?
想必很多人以为这未免太匪夷所思了。
然而,这么奇葩的事却在一个国家屡屡上演!
闽国形势图
01、皇帝劝酒天福七年(942年)八月十五日,这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当时,闽国皇帝王羲和皇后李氏在皇宫九龙殿大宴群臣。
开席前,王曦就有言在先。
朕有言在先,我们必须敞开了喝,一次一大觞,谁也不能耍赖,否则小心自己的人头。
菜刚一上来,王曦连喝几觞,哈哈大笑道:“我先干我敬,你们随意。
闽国群臣,久经沙场,哪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这酒能喝得喝,不能喝也得喝。
王曦可不是闹着玩的,谁要是真敢不喝,他随时都有可能翻脸。
脑袋只有一颗,小命只有一条,群臣眼睛一闭,咬牙仰脖,咕噜咕噜就狂喝起来。
当时,王曦的侄子王继柔也受邀参加了宴会。
他是个小年轻,估计还没怎么学会喝酒,喝不了几杯就会醉。
可叔叔有言在先,他也不能不喝。
于是,他硬着头皮喝了几觞,肚子顿时翻江倒海,险些吐了一地。
他实在不好意思吐出来,只好强行忍住。
可是,王曦越喝越来劲。
来,来,喝完这觞,还有三觞。
王继柔感觉天有点黑,他实在不能喝了。
他瞟了瞟叔叔,他趁叔叔闭眼灌酒,顺势将酒偷偷倒进身边的壶中。
还以为这么多人,叔叔该不会注意到他的小动作。
谁曾想,王曦就等着看有没有人敢在他眼皮底下偷奸耍滑。
王继柔刚倒完,王曦立刻铁青个脸,大喝一声,直接下令宫中侍卫将王继柔拉下去砍首示众。
此令一出,大家伙动也不敢动,更不敢开口求情。
等王继柔脑袋被呈送上来后,王曦通红的脸蛋大放精光,兴致更高。
大家继续喝,喝他个不醉不归。
群臣们见状,酒全吓醒了。
我的个亲娘,这货连亲侄子也不放过,还有谁是他不敢杀的。
喝,喝,喝死去逑!
不过一会功夫,群臣东倒西歪,纷纷大吐特吐,九龙殿满是酒味和臭味。
王曦夫妇乐不可支,笑得前仰后合。
见过强行劝酒的,真没见过,因为劝酒就杀人的。
但是,这奇葩的事情,在闽国太正常了,而且素有传统。
02、闽国的建立闽国是五代十国之一。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爆发,天下大乱,各地军头拉起一帮人马就到处响应。
当时,在光州固始县(今河南潢川县)有三兄弟,王潮、王审邽、王审知,据说是战国四大名将王翦的后裔。
三人长得风流倜傥,英俊潇洒,而且武艺高强,性格豪爽,在固始威望很高,人称三龙。
尤其是王审知,年纪轻轻文武双全,长得又高大威猛,爱骑白马,人送外号“白马三郎”。
三兄弟就在唐昭宗中和元年(881年),投奔了王绪统帅的一支起义军。
这家伙也算个人物,从安徽寿州(今安徽淮南)起兵,一路了光州。
王家三兄弟投奔他之后,很受重用,成为军中统领。
有了王家三兄弟的加入,王绪如虎添翼,算是混成了一地诸侯。
可惜,好景不长,王绪发展太快了,被秦宗权给盯上了。
王绪虽强,但又岂是这个杀人狂魔的对手。
很快,王绪就被秦宗权打得大败,被迫逃到了福建。
一到福建,拥兵数万的王绪可撒欢了,很快就占领了长汀、漳州等地。
唐朝任命的福建观察使陈岩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王家三兄弟就这样进入了福建。
可王绪此人胸襟太狭隘了,非常不信任手下将领,哪个将领有才,他就怀疑会取代自己,直接借故杀掉。搞得军中人心惶惶。
大家伙朝不保夕,早就受够了这样的老大。
有一次,王绪盯上了王潮,正想找借口弄死王潮。
王潮不甘心坐以待毙,说服军中不满王绪的将领,将王绪抓了起来,王绪自知小命难保,自杀了事。
蛇无头不行,王绪死了,谁来当大家的大哥?
大家就推荐了王潮,大哥是你逼死的,你不做谁做?
底下的人受不了了,王潮趁机联合一伙人。弄死了王绪,上位成功,掌握几万人马。
王绪就这样成为这支部队的首领。
王潮画像
王潮目光长远,他知道部队继续这样下去,迟早要完。
王潮马上宣布,兄弟们,我们不能再做贼了,做贼死路一条,要想活,大家都得听我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王潮严明军纪,搞好军民关系,优待读书人,所到之处,秋毫无犯。
王潮的部队瞬间军纪严明,上下一心,而且深得民心,战斗力大增。
光启二年(886年)八月,王潮攻下泉州城,杀死了泉州刺史廖彦若。
陈岩被迫招安了这支队伍,任命王潮担任泉州刺史。
王潮不仅有了一块地盘,而且洗白成功,摇身一变,从流寇成为唐朝官兵。
景福二年(893年),王潮攻克福州,福建各地势力纷纷归附。
大顺二年(891年),陈岩病重,他准备将福建军政大权交给王潮。
形势比人强,王潮实力太强了,自己不给,福建也是他的,还不如识相点,主动让位,这样还能保全家族。
可还没等王潮来福州,陈岩就病逝了。
陈岩的小舅子福州护军使范晖,不甘心将福州拱手相让。
他自称留后,抵抗王潮。
这玩意能行吗?
景福元年(892年)二月,王潮三兄弟马上攻打福州。
景福二年(893年),王潮兄弟攻克福州。范晖弃城逃跑时被部将杀死。
很快,王潮就统一福建,占据全闽。
唐昭宗也只能默认现实,任命王潮为福建观察使,不久改任威武军节度使。
王潮成为名正言顺的福建之主。
乾宁四年(898年)十二月十三日,王潮不幸病逝。
王潮放着自己四个儿子不传,传给了弟弟王审知。
开平三年(909年)四月初四日,后梁太祖朱温封王审知为中书令、闽王。
十国之一的闽国正式建立。
王审知上位后,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惩治贪官污吏,极大地改善了民生,发展了福建经济。
而且,王审知对自己的定位十分精准。
当手下人劝他当皇帝时,他断然拒绝道: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
王审知知道闽国实力弱小,自己能占据福建已经是得天之幸,称帝这个虚名对自己有利无害。
因此,他在位期间,一直向后梁、后唐称臣。
与自己周边的吴越、南汉等国联姻,能不动手,尽量不动手。
当然,当时南吴(以及后来的南唐)一直想吞并福建,王审知在打退敌人进攻后,也见好就收。
总之,王审知治闽期间,福建算是政治清明,成为一方乐土。
王审知庙
03、闽国内乱同光三年(925年)十二月十二日,王审知病逝,长子王延翰继位。
与王审知相比,王延翰真不是个玩意。
骄奢淫逸,大兴土木,将闽国搞得一团糟。
而且,王延翰心胸狭隘,猜忌宗室,君臣关系紧张。
关系非常恶劣。
天成元年十二月(927年1月),王审知次子王延钧联合王审知养子王延禀,一起起兵造反,推翻了王延翰,并弑君上位。
王延钧就此成为闽国第三位国君。
王延钧比王延翰还坏,沉溺酒色,迷信道教,残杀忠良,宠信奸佞。
而且,王延钧野心还非常大。
长兴四年(933年),王延钧居然当起了皇帝。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王延钧的太子王继鹏与老爹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继鹏非常好色,居然强暴了老爹宠信的小妾李春燕。
干完之后,还大大咧咧地请求王延钧赐给他。
王延钧都气乐了,你是我爹,还是我是你爹,你是皇帝,还是我是皇帝。
父子俩就此反目成仇。
这样一来,王延钧另一个儿子王继韬乐坏了,皇帝和太子失和,正是自己上位的好机会。
他联合皇后陈金凤想发动政变,杀死王继鹏,取而代之。
可惜东窗事发,王继鹏来了个更狠的。
永和元年(935年)十月十八日,王继鹏发动禁军哗变,大开杀戒,杀掉了王继韬和陈金凤。
然后,王继鹏一不做,二不休,弑杀王延钧,篡位登基。
王继鹏上位后,比王延钧还更过份,统治更加黑暗。
王继鹏有个爱好——喝酒!
不过,他喝酒方式有些不一样,不是一个人喝。
他天才般地想出用酒杀人的办法。
整天举行宴会,强行灌酒,谁不喝,就杀谁,谁喝醉了,殿前失礼,还是死!
闽国上下,死在他酒下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人。
闽国形势图
04、一魔更比一魔强王继鹏当上皇帝后,诛杀功臣,打压禁军,激起上下不满,而且他对宗室挥起了屠刀,很多叔叔兄弟遇害。
杀戒一开,王继鹏另一个叔叔王延羲吓坏了,赶紧装疯卖傻,侥幸躲过一劫。
可他却韬光养晦,等待机会,准备反杀王继鹏。
天福四年(939年)闰七月十二日,王延羲联合
禁军将领拱宸都使朱文进、控鹤使连重遇,发动政变,抓住了王继鹏。
王延羲挺有意思,听说你喝酒?叔叔就让你喝个过瘾。
王延羲疯狂地给王继鹏灌酒,等他喝得实在喝不下去了,再把他勒死。
用酒杀人无数的王继鹏也算死得其所,因酒而死。
至此,王延羲坐稳了皇位,成为闽国第五任国君,随即改名王曦。
王曦骄傲奢侈,荒淫无度,猜忌宗族,比王继鹏要厉害无数倍,闽国统治更加黑暗。
王曦自己得位不正,抢来的皇位,他怕自己兄弟也学他一样,因此对兄弟非常猜忌。
终于,王曦的弟弟建州刺史王延政不甘心坐以待毙,决定起兵造反。
天福五年(940年)正月,王延政正式起兵。
王延政一起兵,越闹越大,不仅没死,反而越变越强。
天福八年(943年)二月,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将国号定为大殷,闽国正式分裂,变成了闽国和殷国。
闽国、殷国对峙图
王曦碰上豪横的弟弟,一点办法都没有。
然后,自己自暴自弃,沉溺酒色,彻底玩嗨了,。
王曦酒要喝,女人要玩,男宠也要玩,玩他个昏天暗地。
当时闽国有个年轻的宰相叫李仁遇。
他为什么能当宰相,因为王曦是他的亲舅舅,同时,他也是舅舅的男宠。
甥舅俩激情演绎什么叫真正的舅舅打外甥。
久而久之,他也学会了王继鹏用酒杀人的手段。
他经常举行酒宴,不喝会死,喝少了也死,喝多了也在生死边缘徘徊。
闽国有个翰林学士叫周维岳,有次参加宴会,大家伙都喝醉回家了,只要他还在。
王曦很奇怪,周维岳身材矮小,怎么他能喝那么多的酒,难道他偷奸耍滑?
辛亏身边得太监和周维岳关系很好,解释道:别看周维岳长得矮,可是那些能喝酒的人,都有装酒的肠子。
王曦一听,更好奇了,有这回事?
来人,把周学士得肚子剖开,朕要看看后酒肠长什么样。
此人灵机一动,赶紧解释道,陛下万万不可,杀了周维岳,就没有人能和您一起痛快喝酒了。
王曦哈哈一笑,深以为然,周维岳侥幸保住一条小命。
其他人可就没这么好得运气了,被王曦“酒杀”大臣宗室成百上千。
文章开头的王继柔只是其中之一。
05、闽国灭亡开运元年(944年),王曦宴请助他登基的两大功臣朱文进、连重遇。
他可能喝高了,念了白居易的诗句:“惟有人心相对间,咫尺之情不能料”。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二人酒马上就吓醒了,马上表忠心。
可王曦却不知可否。
朱文进、连重遇更吓得不轻,赶紧拥兵自保,要是他真敢动手,大不了鱼死网破。
有一天,王曦又醉了,无故杀死了朱文进、连重遇的党羽控鹤指挥使魏从朗。
兔死狐悲,朱文进、连重遇被刺激到了,以为这是王曦的前奏。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两人赶紧暗中制定计划,只要王曦还有什么动作,立马起兵。
一时间,闽国风雨飘摇,乌云压城,形势非常紧张。
正好,李皇后也想王曦早点去死,好让她的儿子王亚澄提前登基。
三人一拍即合,制定了计划。
三月十三日,三人派兵伏击了去趁给李真(李皇后之父)家看病的王曦,王曦当场被杀。
正当李皇后幻想自己儿子能登基时,她傻眼了。
朱文进并没有立王亚澄为帝,而是自己当起了闽王。
朱文进更狠,直接将福州城内所有王氏宗室杀了个精光。全都干掉,一个不留。
福州大乱,王延政趁机出兵,攻打福州,一战而下,统一闽国。
王延政改称闽国皇帝。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王延政还没高兴多久。
两个月后,闽国的死对头,南唐皇帝李璟(李煜之父)出兵攻打闽国。
唐军一来,闽国根本就没有抵抗之力。
开运二年(945年)八月,王延政抵抗半年后,被迫在建州投降,闽国就此灭亡,享国36年,共经历王审知、王延翰、王延钧、王继鹏、王曦、王延政六主。
闽国国君世系图
PS:权力是最好的春药,酒让人迷失心智,权力加酒,足以让人在疯狂中灭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