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新闻说:中国人口生育率马上突破1.0了?为什么?
为啥?看看育龄女性的生育观就知道了。80后女性只想生一个,二胎都不想生。90后女性还谈生育观?很多连婚都不想结!
这不能代表时代的退步,恰恰说明了女性自我的觉醒。
按照学术界的说法,要达到正常的人口更替水平,保持上下两代之间人口的基本平稳,总和生育率要达到2.1。
一般,1.5是一条高度警戒线,一旦滑至1.5以下,就有掉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据数据统计,我国现在的生育率竟然降到了1.0。
可以大胆的推测,再过几十年,我国的人口有可能陷入负增长。
究其原因,不外乎育龄女性不想生了。我是80后,目前已快40岁。我们按最小的89年的80后算,也33岁了。80后可以算是育龄的主体。
只要想生,还是生的出来的。
90后的年龄普遍在23~32之间,是结婚生子的黄金年龄。
可是,我们反观80后90后的生育观及婚姻观,就不难看出问题了。
80后的生育观——只想生一个。反正我身边的朋友,大都只生一个,二胎有,但是很少。包括我自己,也只生了一个孩子,坚决不生二胎。
80后为啥不愿意生二胎,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80后女性是自我觉醒的一代,他们有知识有文化能赚钱,一辈子不想只为孩子而活。
记得我们奶奶那辈的老人,生孩子5个6个都嫌少,还有生10个8个的。他们一辈子都在围着孩子和老公转,很多老人一辈子没怎么出过远门,在做饭、喂孩子,照顾老公、赡养公婆中度过了一生。
那个年代,女人认为结婚生子,照顾孩子老公公婆是天经地义的事,她们甘愿付出。
80后女性,作为自我觉醒的一代,思想和老一辈有很大的差别。
80后女性,大部分有知识有文化自己能赚钱,她们愿意生孩子,但是不愿意多生,觉得只生一个就够了。
除了带孩子照顾老公,照顾公婆外,80后女性还想为自己活一次,希望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如果生两个孩子,这辈子只能围着孩子老公转,想活出自我,有自己的独立空间,甚至发展自己的事业,有些不太现实。
我身边有个别朋友生了二胎,她们每天就像陀螺一样忙个不停,要兼顾事业和家庭,简直难上加难,只能牺牲一头,兼顾另一头,很难实现两者兼顾。
二、80后的女性压力大。
80后的夫妻是很悲催的一代。很多80后是独生子女,上有父母要赡养,平时有房贷、车贷要还,下有孩子要养,育儿费用,培训费用,连上个学都要花5万甚至10万的择校费。
很多80后夫妻只是生存没有生活!
他们不敢生病,不敢失业,也担心家里老人生大病,一旦家庭遭受大的变故,就会压断80后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80后夫妻都是独生子女,那2个年轻人要赡养4个老人,少则1个孩子多则2个孩子。
他们的压力大到喘不过气。俗话说,中年夫妻不如狗,说的大概就是80后的一代。
都难成这样了,你让80后夫妻生二胎,生三胎?拿什么养?
三、对老公不满意,缺乏足够的安全感,不愿意生。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这样,反正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大家为了娃都是凑合着过日子。很多女性对自己的老公并不满意。
有些老公挣的钱没有媳妇儿多,在家什么活都不干,还不尊重媳妇儿,不体贴媳妇儿,不知道要这样的老公干嘛?
很多80后女性对婚姻、对老公早已失去了信心,之所以维持着婚姻没有离婚,大多数是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就将就着过吧。这是我听到身边很多朋友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在一个无爱的婚姻下,你让80后女性再去生孩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90后,几乎谈不到生育观,因为他们连婚都不愿意结。据数据统计,90后的结婚率不到10%。先不说这个数据是否可靠,但90后的男女不愿意结婚,却是不争的事实。
有人说90后是活得最通透,最明白的一代。看看他们的婚姻观吧。
90后之所以不愿意结婚,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90后的婚姻观变了,他们更加独立自主,不愿意将就结婚。
90后的婚姻观不再是之前的搭伙过日子,他们更追求个人的幸福感。
90后的女生能赚钱,独立自主,对男方的要求会更高。
90后女生能接受AA制,能接受婚前公证,希望找到的男生能赚钱的同时,懂得爱,懂得尊重女性,呵护女性,同时希望两个人精神能高度契合。
她们不妥协,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还不如自己过。
又不是养活不起,自己找一个不合适的男生,婚后柴米油盐、孩子、老公、公婆一堆事儿,想想都烦。
自己挣的不少,自己挣钱过高品质的生活,不香吗?
男生也一样,他们对结婚看得非常通透。
抖音上有一个90后男生,说出了自己的婚姻观。
当记者问他为啥不结婚时,这男生说,为啥要结婚?一结婚就变穷了。我手里握着15万慢慢花不香吗?
现在男生都流行四大皆空:不结婚不生孩子不买房不买车。
跟他结婚的女生必须要让他增值,而不是让他贬值。
他的婚姻观不一定对,但从一定程度上说明,90后男女对婚姻的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他们更加务实。
二、互联网的高度发展,满足了90后男女娱乐的需求。
过去社会经济不发达,男女的娱乐项目很少,逛街吃饭谈恋爱,成为了年轻男女的必选项。
而现在,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度发达,很多男女朋友的功能在互联网上都能实现。
而且,网上的娱乐项目太多了,打游戏、追剧、看综艺,哪一个都能让自己精神愉悦,为啥非要谈恋爱呢?
反正都是花钱,90后觉得怎么开心怎么来。
因此,现在的90后结婚率持续走低,不结婚怎么生娃?
写在最后:如今,我国的生育率持续走低,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我认为主要还是人们的生活成本太高了,生活压力太大了,好多人都是在生存,根本谈不上生活。
如果大部分人每天都乐呵呵的,没有什么生存压力,相信大家都愿意生孩子,享受为人父母的快乐。
不过,我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大家过上好日子后,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结婚、愿意生孩子的,生二胎、三胎的也会很多。
这除了关乎个人幸福,也是国之大计。
大家觉得呢?
看到新闻说:中国人口生育率马上突破1.0了?为什么?
202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为1.3,2021年的总和生育率为1.1-1.2。而世界普遍认为,每对夫妻至少要生育2.1个孩子,才能维持人口代际平衡,因为低于2.1的数字,都被认为低生育率。
根据人口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口为141260万人,比2020年多出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为1062万人,死亡人口为101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看着好像很多,一年人口还增加了48万人,可实际上这个数字在前一年,也就是2020年的时候,却要多出很多很多,2020年我国新出生人口为1202万人,死亡人口998万人,人口净增长了204万,而只是一年时间,这个数字就变成了42万,下降幅度不可谓之不大。
我国是世界人口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我国是世界人口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目前有统计人口出生率的国家中,我国人口出生率为倒数第二,仅比韩国高那么一点。
而有着“高龄少子”之称的日本,目前人口生育率为1.34,还比咱们多出那么一点。
如今,世界平均生育率是2.41,也就说,每一个妇女平均会生2.41个孩子,而世界普遍认为,一个妇女最少应该生2.1,才能保持人口基数不会发生变化,而生育率一旦低于1.5,那么扭转生育率的情况就会很难很难,我国目前是1.3,生育率也确实在直线下降,人口净增数量越来越低,如今已经低到几十万了,在过两年很有可能人口数量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造成人口生育率低的原因有很多有人说,人口生育率低和当下的疫情有关,也有人说,生育率低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关,但我认为,人口生育率低,和生不起有很大的关系。
生不起,确实是一个重要原因。
有人算过一笔账,即便在小县城,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最少也要40万元,而如果在一线城市的话,这个数字很有可能要达到上百万。
怀孕到出生,产检,营养到手术等费用,就要2万。
婴幼儿期,奶粉,早教,月嫂等,5万。
幼儿期,幼儿园,饮食,看护,玩具,娱乐,10万。
小学期,特长,学杂费,餐饮,娱乐,玩具,15万。
初中期,学杂费,特长,餐饮,娱乐,购物,服装,12万。
高中期,辅导,特长,餐饮,娱乐,服装,购物,通勤,8万。
大学期,住宿,娱乐,交通,餐饮,娱乐,购物,学杂费,10万。
这只是初步的计算,虽然很多钱可以省,但是如今85后90后家长,谁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大家花销都很大,尤其是在特长方面,投入都很大,也确实非常费钱。
这还仅仅只是孩子方面,还有几个原因导致了我国出生率。
其一,住房。
根据《2019年全国50城房价收入比》数据显示,如今很多地区的房价非常高昂,和年轻人的工资比例差距太大,如深圳,房价收入比为35,即年轻人不吃不喝35年,能够在深圳买一套房。像上海和首都,它们的房价收入比低一些,那也要25万以上。
房价高,限制了结婚,而即便结婚了,也不敢轻易生孩子,压力太大。
其二,对孩子的教育。
前面提到了孩子上学花销,这里再举个例子对比一下。
有人统计过,在上海平均抚养一个孩子,仅在教育上的投入,到大学毕业不算留学,就要80万。这个数据和德国抚养孩子差不多。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德国家庭在孩子教育上,每年要投入7000到8000欧,孩子教育下来也要花费10万欧左右,合人民币也要80多万。
这里可以看到,我们两个国家,虽然国情不同,但是在教育上的投入花费是比不多的,可是咱们的收入比人家要少四分之一或者是五分之一,这样算下来,我国的家庭,承担的压力会更大。
第三,看护。
我国的托儿所数量很少,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差距也很大,2015年的数据显示,我国3岁以下儿童的入托率只有4%,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
托儿所很少,基本上都是幼儿园,很多幼儿园不接纳年龄小的婴幼儿,技术不足师资力量也不雄厚。
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主要还是母亲抚养,我国现如今大部分的产假还只有几个月,多数是3到4个月,母亲没有时间抚养,还没有相应的看护,也是导致生育率低的一个原因之一。
第四,非婚生子。
国际上目前有个情况就是,男女不愿意结婚,但是有意愿生孩子,但因为我国的传统观念来看,这种情况如今还不被接受,可是国际上非婚生子的孩子出生率已经在显著提升之中。
以欧盟为例,2016年非婚生子的比例就高达了43%。其中法国的非婚生子比例更是高达60%。
我国很多适龄青年,根本就不愿意生上一辈人,对于生孩子的意愿还是很大的,而如今我国年轻人对于生孩子的意愿非常低。
有记者做过采访,2002年到2012年的十年间,日本适龄青年对于生孩子的意愿还是很大的,理想子女数量平均为2.4到2.6。韩国理想子女数量平均为2.5个。理想和现实有些差距,因此日本和韩国的生育率在1.1到1.5左右徘徊,这也是正常的,毕竟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嘛。
但数据到了我国,复旦大学在2020年的时候做过一个采访,适龄青年生孩子的意愿接近于零,普遍平均只有1.6,要知道理想和现实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这也导致了我国很快就要跌入1%以下了。
看到这里朋友们可能还觉得不以为意,但其实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因为我国绝大多数实际生孩子的家庭,也就只生一胎,但从逻辑上来看,只有生四胎的人和不生的人一样多,生三胎的人和生一胎的人一样多,才能让平均生育率保持在2左右,如今我国常年在1徘徊,一代就比一代少一半,人口进入老龄化的速度会非常非常快。
我国距离超老龄社会已经不远世界卫生组织把老龄化社会划分三个阶段,分为老龄化社会,老龄社会和超老龄社会,与之对比的是65岁以上老人占据的比例,为7%,14%和20%。
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1.91亿,占总人口数的13.5%,而2021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5岁老年人比例成功超过了14%,正式进入老龄社会。
有关专家对比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我国很有可能在2035年进入超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人比例超过20%,这也意味着五人当中就有一位65岁以上的老人。
老人多了,年轻人就少了,劳动力变少的同时,社会负担尤其是养老金的负担就会加重,年轻人少了缴纳养老金的人就少,老年人多需要养老金的人就多,最终成为了一个“无源之水”,让养老金的“池子”里越来越空…
写在最后我国人口生育率持续下降,是多方面原因构成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和收入有着很大的关系。
不过年轻的时候,有能力还是要生,不然老了以后生活会孤单很多,很多年轻时丁克的家庭,老了都后悔了。
喜欢的话,帮忙点一下关注,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看到新闻说:中国人口生育率马上突破1.0了?为什么?
中国人口适当减少一些,不见得是坏事,看看现在就业那么难,能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等,都与人口多有关。
看到新闻说:中国人口生育率马上突破1.0了?为什么?
认识一对在上海做律师的,复旦大学毕业,俩口子才貌双全。他们有个女儿,幼儿园读的是私立的,去年9月份,遥号上逸夫小学一年级。他们住房50平米,2室一厅一厨一卫,餐厅实际上比走廊宽不了多少。现有的住房目前市价不到300万,想置换三室二厅,至少要贷款1千万。
女律师也想生小二子,最好是男孩。孩子小,还能应付。长大了,增加床位,没空间。同床而眠,青春期的孩子也不适合。如果有老人,家里面转不开的。深思熟虑后,只能放弃。
同样一对高学历夫妻。生了二胎。男女双方父母轮流在上海带孩子。咬咬牙,置换了一套130平的大房子。男方在某事业单位,为了还房贷,毅然辞掉月薪2万元的工作,跳糟到年薪更高的私企。男方的父亲和我比较熟悉,常叹他们是带薪的保姆。
这些优秀人材,他们都有生活的压力,生的起,养不起,成本是无法承受的。
对于那些普通的工薪族,恐婚.丁克比比皆是。彩礼.买车.房贷.婚庆,没有200万(三线城市),拿不下来的。
全国生育率逐年降底,外部环境很重要。如果年轻人有房无贷款,工作.收入稳定,生个3至5个,是不成问题的。
看到新闻说:中国人口生育率马上突破1.0了?为什么?
人口生育率突破1.0,充分说明40年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和辉煌的成果,人口降下来缓解了就业压力,解决了人多地少粮食不足的大问题,让人人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看到新闻说:中国人口生育率马上突破1.0了?为什么?
其实都是万恶的资本主义惹的祸,现在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无一不是资本作用的结果,严重的内卷躺平都是资本家残酷剥削的结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