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什么在平顶山大骂观音菩萨活该一世无夫?

孙悟空所骂不错,观音菩萨还真是“一世无夫”。显然,《西游记》中把观音的形象定位为女性,才有了孙悟空这一骂。但是,如果以观世音真身来讲,《正法华经》中却说他是男身。如此,孙悟空骂观世音菩萨“一世无夫”,那就毫无道理了。

即便是菩萨“可男可女”,孙悟空骂的也只是半个观音。《西游记》的作者对佛门很了解,难道会写这样不阴不阳的糊涂话?所以,孙悟空骂观音“一世无夫”,其中肯定是有原因,也是大有寓意的。

平顶山就是花果山,老君观音联手整治孙悟空

第一回书写的是孙悟空出世,猴王是花果山巨石孕育,这块巨石“按九宫八卦”,就是老君的八卦炉。也就是说,孙悟空是从老君八卦炉中炼出来的。第七十五回书中,孙猴子对盟兄弟狮驼王说:“幼年曾入老君炉”。孙悟空大闹天宫时,重新回炉这件事,狮驼王一定知道,但却不一定知道七弟幼年这段为老君所化的经历。故而,狮驼山上猴子便又炫耀了一番,道明了自家身世。

老君炉原本至于“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的花果山,炼出孙猴子,然后将炉移到了天庭。如此,花果山顶就留出一片平地,这就是“平顶山”。平顶山上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两个司炉的童子,八卦炉两次炼猴,他们应当都在场。

所以,太上老君指使徒弟占据平顶山,盘踞在莲花洞,实际上是杀到了花果山。莲花,即佛祖莲台,也象征佛门。这就奇怪了,孙悟空去西天取经,太上老君却抄了他的老巢,这是什么意思呢?

孙猴子绝非善类,人家打上门来,自然不会客气,几番较量,“缴获”了金角、银角的宝贝。太上老君收了童子,孙猴子却把宝贝瞒了下来。老君自然不肯把五件宝贝送给猴子,一定要索回。孙悟空以“纵放家属为邪”回复老君,不愿退还。老君立即道明真相:“不干我事,不可错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

原来,金角、银角大王占据花果山,竟然是观音菩萨捣的鬼。孙悟空听老君这样说,心中作念道:“这菩萨也老大惫懒!当时解脱老孙,教保唐僧西去取经。我说路途艰涩难行,他曾许我到急难处亲来相救。如今反使精邪摹害,语言不的,该他一世无夫!”

太上老君点明真相,又为观音菩萨圆场,说这是菩萨考验孙猴子他们是否真心取经。但孙悟空不买账,认为观世音就是在纵妖为祸,阻挡取经,还不讲真话,因而骂她(他)“一世无夫”。

孙悟空这一骂,就为“五圣成真”埋下了伏笔,如来佛祖只封取经人,不封观音菩萨的原因,也就隐藏着这个细节之中。

孙悟空就是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却大骂他是赤尻马流

《西游记》中,观音菩萨与太上老君的交情,可追溯到孙悟空大闹天宫之时。十万天兵天将不能缉拿闹事的猴头,观音菩萨前来助阵,保举玉帝外甥、灌江口二郎神前来降妖。二郎神虽然本事很大,也有天兵天将、梅山兄弟和细犬相助,但毕竟只是“小圣”,奈何不了大圣。

观音见状,便要出手相助,以杨柳枝瓶砸孙悟空。太上老君说,你那个磁瓶经不起孙悟空一碰,要捉拿猴头,还得看老夫手段。观音问老君:“你有什么宝贝”,老君于是拿出了金刚琢,对观音说:“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

老君的这句话,其实照应了第一回八卦炉中炼猴王,化的就是佛。说话间,太上老君把金刚琢“自天门上往下一掼,滴流流,径落花果山营盘里,可可的着猴王头上一下”。猴王被打了个跟头,二郎神等七圣一齐将他擒拿。于是,猴头再回炉。

花果山上化猴王,其实就是“老子化胡为佛”。菩提祖师给孙悟空取名时,说他是个食果的猢狲,猢即胡,狲即僧。完成佛法东渐,孙悟空成佛,“老子化胡为佛”这才算大功告成,崇尚李孔之学的东土大唐承认并且容纳了这尊“佛”。所以,太上老君至于平顶山山顶的八卦炉,炼的就是如来佛祖。

观音菩萨相助老君捉拿孙悟空,把他投入八卦炉中回炼,其实也是化胡为佛。观音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化身,在大乘佛教和民间享有极高的地位。以观音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是大乘佛教的根本。所以,唐僧未到西天,在乌斯藏就被乌巢禅师传授了《心经》。

观音菩萨要以大慈悲精神引化佛法,便在鹰愁涧大骂孙悟空:“我把你这个大胆的马流,村愚的赤尻!我倒再三尽意,度得个取经人来,叮咛教他救你性命。你怎么不来谢我活命之恩,反来与我嚷闹?

赤尻、马流说的都是猢狲,观音骂孙悟空即骂如来,所以,孙猴子一见平顶山就气不打一处来。闻知金角、银角就是观音菩萨指使的,便发誓观世音“一世无夫”。

花果山即灵山,“一世无夫”既一世无佛

美猴王出世之前,书中写了一大段开辟之事,天地开辟便有了“道”,这是大道。道的世界孕育了佛的世界,四大部洲就此出现。花果山是东胜神洲傲来国中的一座海上灵山,其“灵根”在五庄观人参果树的根上。鸿蒙开辟,至寅会“生人生兽生禽”,“生人”则是说的“人参”,然后才生兽,孙悟空就属于“兽旁”。所以,佛是道家灵根孕育。

第一回书的回目就讲得很明白:“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花果山巨石“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这里就是灵山,所以,水帘洞对联“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中就暗藏了“佛地”。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说的是“灵山之心”,这里也是“灵佛地”,书中的很多山写的都是灵山,包括猪八戒所在的福陵山(佛临)。这些“灵山”,分别象征佛祖的修炼过程,石猴是老君出函关时以道教教化之胡,菩提祖师则是以道家之术修炼罗汉身的佛,孙悟空取经途中所过之灵山,则又是佛法东渐中,要在东土修炼成佛。

观音菩萨作为佛法东渐的大使,以慈悲精神为先导,到东土弘扬佛法。因而,观音菩萨是极力反对打打杀杀的。佛祖为实现自己的心愿(心猿),大闹天宫,沿途争斗,比南赡部洲之“贪淫乐祸,多杀多”、“口舌凶场”、“是非恶海”还要过分。比如狮驼岭,比如传经、念经索要贿赂和重金。

观音菩萨大慈悲是佛法先导,由她作为先行者上长安寻访取经人,是最合适的人选。又是观音菩萨主导西天取经八十一难,化戾气为慈悲,佛法才经历自我觉悟的过程,艰难地实现东渐。佛法即便东渐,依然要与东土相融,依然得继续“化”。平顶山这段故事,说的就是这样的寓意。即便佛法到了东土,依然要自我觉悟,才能融入道家文化之中。其实,佛祖把金箍交给观音,又自己戴上,也是其“自觉”的行为。自觉,然后才能觉他。

观音在平顶山以儒、道、佛三山压住孙悟空,没想到力大无穷的孙猴子竟然担负不起这样的重任。这就表明,从佛道之争到佛道相融,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此时的佛祖,尚不能胜任这样的压力。观音菩萨秉承慈悲之心,解化此中之难,也是需要一世之力才能做到,所以,观世音菩萨一世不能成佛。

孙悟空骂观音“活该一世无夫”,其实是“一世无佛”,观音菩萨是不能成佛的。佛门四大菩萨中,地藏王菩萨就曾经发下宏愿:地狱不空便不成佛,也是“一世无佛”。

第一百回,唐僧(其实是佛祖的十世金身)、孙悟空(佛祖本尊)都因佛法东渐而成佛,观音仍然是“观音菩萨”。

《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什么在平顶山大骂观音菩萨活该一世无夫?

猴子:活该一世无夫!

观音:…………

猴子:玩笑,这就是开玩笑,菩萨应该不会当真吧!

观音:……………

孙悟空虽然神通广大,但他本体就是一只猴子,就算是石猴,但他还是拥有一颗调皮的心。所以《西游记》这本书总体上来说,就是一本让人轻松愉快的书。

原文第三十四回,三十五回:平顶山上,虽然过程波折,但金角、银角无疑捅了猴子窝。孙行者、行者孙、者行孙轮番上阵,虐了金角、银角大王无二话讲。这场战役无疑是猴子的高光时刻,没搬救兵,没遭受大的痛苦,心情愉悦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最后收拾战利品的时候,太上老君截胡了。对此情况,猴子真的是火冒三丈吗?我们看原文:

原文第三十五回:老君道:“不干我事,不可错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大圣闻言,心中作念道:“这菩萨也老大惫懒!当时解脱老孙,教保唐僧西去取经,我说路途艰涩难行,他曾许我到急难处亲来相救。如今反使精邪害,语言不的,该他一世无夫!若不是老官儿亲来,我决不与他。既是你这等说,拿去罢。

老君为了自己的宝贝和童子,供出整个事情是观音指使的,如同“四圣试禅心”一般,这就是一场考验。竟然是考验,通过了就是开心的事,猴子又何必嘴碎,说一句“该他一世无夫”。如果话就到此,那么说猴子生气到也是真,但后面紧跟一句“若不是老官儿亲来,我决不与他。既是你这等说,拿去罢”,这样的话一出,整个话的味道就大变样了。说白了这就是拿菩萨做戏,卖老君人情。这样的事别说神话故事里面,就说现实中,真是数不胜数,太平常不过了,各位看官谁没经历过呢?

猴子想卖老君人情,这事也应该是情有可原。以前在天上,猴子偷了人家仙丹,大闹天宫打翻人家的八卦炉,还让老君跌了一跟头,现在扯个由头卖个人情正好,以后也好见面不是。

对于这样的话,就算现实中,只要大家明白是怎么回事,也就呵呵一笑,你说观音菩萨会当真吗?所以,猴子直接就说,也不怕老君传话,这话菩萨根本就不会放在心上。

观音菩萨:我本就不嫁人,何来的“夫”,别说“一世”,就是百世、千世也是“无夫”,泼猴说话完全不动脑!

猴子:我乐意,我喜欢!🐵🐵🐵

猴子与菩萨之间的小幽默

读过原著的人都明白,甭管《西游记》是不是有很深刻的内涵,首先它是一本充满欢乐的书,所以老少皆宜,历久不衰。别的哏和包袱我们这里不多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先放松心情,去把原著再翻一遍,这里就单说猴子与观音之间的零零碎嘴,对口相声。篇幅有限,我们就择取两个场景,大家也会有个初步判断。

一、猴子与观音的第一次见面,话风就是轻松加愉悦。

观音为给唐僧找徒弟,来到五指山上,站在山顶对着脚下的猴子就吟诗一首:“堪叹妖猴不奉公,当年狂妄逞英雄。欺心搅乱皤桃会,大胆私行兜率宫。十万军中无敌手.九重天上有威风。自遭我佛如来困,何日舒伸再显功!”

菩萨行事不可揣摩,猴子确很郁闷:“是那个在山上吟诗,揭我的短哩?”

菩萨继续调皮:“姓孙的,你认得我么?”猴子被压五百年,早也没那么大的火性,老老实实略带讨好的说道:“我怎么不认得你。你好的是那南海普陀落伽山救苦救难大慈大悲南无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要讨好菩萨,后面接着就是图穷匕见,大圣道:“如来哄了我,把我压在此山,五百余年了,不能展挣,万望菩萨方便一二,救我老孙一救!”

二、经典场景,包袱不断,如果略微改编一下,就是一段经典对口相声,就不知道谁是逗哏,谁是捧哏。

大战红孩儿一回,孙悟空到处搬救兵,最后找到南海观音头上。 在电视剧中,观音作为出名的“猴子搬来的救兵”,二话不说,灭了红孩儿没话说,但原著中却是这样的:

猴子找观音诉苦,三味真火可真厉害,菩萨却道:“既他是三昧火,神通广大,怎么去请龙王,不来请我?”菩萨也有小性子,就看愿不愿意发了。

菩萨打算出手,确也打趣不断,难道也是为了磨磨猴子的猴性?观音将净瓶装了一海之水,猴子拿不动,菩萨就有话说了:我本想着让手下龙女和你去,但你这家伙让人不放心。我这小龙女貌美,净瓶又是宝贝,你给我拐跑了我上哪找你去? 你得留下什么东西抵押在我这。

猴子这个郁闷不必多言,我头上的箍子可是从你这里来的,你要找我动动嘴就行。在说这也不是元杂剧,你说我顽猴、泼猴都可以,在吴老爷子笔下,这个色猴从哪里说起。这么磨蹭,你不就是要好处吗!

猴子:我身上啥值钱的都没有,和尚服和虎皮裙你肯定不会要,你让我保护唐僧,这金箍棒我也给不了。也就头上这金箍,倒是金子做的,还值几个钱,我情愿送给你,你念个松箍咒留下做抵押吧。

菩萨怒了,你啥都不给,就想让我给你出力,我也不要你的衣服、铁棒、金箍,只将你那脑后救命的毫毛拔一根给我作当罢。

猴子不干:“这毫毛,也是你老人家与我的。但恐拔下一根,就拆破群了,又不能救我性命。”

菩萨骂道:你这猴子,一毛也不愿意拔,好意思找我帮忙?

猴子服软,行者笑道:“正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千万救我师父一难罢!”那菩萨逍遥欣喜下莲台,云步香飘上石崖。只为圣僧遭障害,要降妖怪救回来。

事情到此也并没完结,路上菩萨继续不依不饶,菩萨道:“悟空过海。”这就是让猴子带路,猴子不肯:“请菩萨先行。”菩萨道:“你先过去。”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怕露光惊了菩萨,先磕头谢罪,这个理由找得好啊!😂😂😂

菩萨闻言,也不多话,这路你带定了,于是劈一瓣莲花,放在水上:“你上那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猴子道:“这花瓣儿又轻又薄,我怕跌下水去,湿了虎皮裙,天冷怎穿!”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菩萨道:“既载得,如何不过去?”行者道:“又没了篙桨篷桅,怎生得过?”菩萨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气吹开吸拢,又着实一口气,吹过南洋苦海,得登彼岸。行者却脚实地,笑道:“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

一路不歇,这嘴斗的…………😂😂😂

终于见到了红孩儿,这红孩儿也是倒霉催的,上来就问菩萨:“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么”?菩萨不应话,红孩儿继续刨根问底:“咄!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么?”菩萨还是不回应。如果观音在这里非要应一句的话,大概也就是这一句:我就是猴子请来的救兵,你想咋地!红孩儿悲催…………

综上所述,这些就是吴承恩这个老头的幽默和快乐,这样的插科打诨,在原著中屡见不鲜,而这些插科打诨,带给大家的确是无尽的快乐。为了对付黑熊精,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变为妖精的模样帮助降妖,而菩萨变化后,猴子立马打趣道:“妙啊,妙啊!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菩萨也好,妖精也好,按菩萨的说法,那是在于心,在于一念之间。而在孙悟空面前,菩萨的宝相庄严平常确也是所余无多。平顶山上,猴子的这一句: “该他一世无夫”,你说吴承恩所想表诉的是生气,还是快乐呢?

观音原本就是男身,这点吴承恩肯定是清楚的,只不过佛有千变万化,在吴承恩的笔下他化为女身,这也算是吴承恩让观音额外增加的一世。菩萨原本就“无夫”,这增加的一世吴承恩让猴子笑骂一句“活该无夫”,除了调侃,除了让各位看官一乐,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大的机锋。如果有人硬要进行花样解读,吴承恩多半也就微微一笑:“你是猴子搬来的救兵么”?

《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什么在平顶山大骂观音菩萨活该一世无夫?

西游记中,孙悟空无父无母,身世可怜,游历天下,饱受世间冷暖,养成了他顽劣调皮的性格。

玉帝、如来、老君、菩萨等诸神佛仙,常骂猴哥,什么猴头、泼猴、孽障、弼马瘟等等,这些难听的话,猴哥听了心里不舒服,所以不管对方你是谁,官职有多大,猴哥也经常不尊重他们,这在情理之中。

神仙之间,也允许开玩笑,大多数神正经不敢,而猴哥无顾忌,其实猴哥骂诸仙佛,仙神少有生气的,猴哥幽默,能逗其乐也。

话说悟空骂菩萨,事在成佛前,势如孩童未长大,说妄言,悟空尊菩萨命,效力唐僧西天行,菩萨设计阻难,悟空受了百般苦,知原因后,骂了菩萨这一句,话似稍狠呢。

猴哥一生无娶,不知是否为菩萨怪罪?劝世间修道者,诚意虔心,可达灵境,亵渎圣尊,致留余憾,慎之乎?

《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什么在平顶山大骂观音菩萨活该一世无夫?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平顶山大骂观音菩萨活该一世无夫,你猜,观音菩萨若是听见了会怎样?

观音:猴头,你骂我?

孙悟空:没有的事,我哪敢呢!

观音:那是哪个贫嘴的骂我一世无夫?臭不要脸!

孙悟空:肯定是太上老君那个糟老头!

观音:我们去兜率宫玩玩?

孙悟空:本猴没有空啊,保师傅取经要紧,菩萨你好,菩萨再见!

孙悟空这样吐槽观音,不是胆儿肥了,而是气急败坏。

从来没这么气过

孙悟空作为大师兄,曾经在天庭最大的官儿就是个弼马温,两个师弟就不一样了,猪八戒是个带八万天河水军的元帅,沙僧是玉帝的卷帘大将,虽然大家现在在一个锅里吃饭,但谁都不服谁

孙悟空、猪八戒彼此都在给对方找难堪,打击对方的威信,所以孙悟空得知观音找太上老君借人设关卡的真相后才恼羞成怒,大骂观音,发泄自己的不满和难堪,说白了,是在太上老君面前替自己圆面子,太丢脸了。

01、孙悟空的心思

日值功曹扮作樵子给孙悟空报信:平顶山有大妖,法宝多得跟不要钱似的,这山不好过啊!

孙悟空压根儿没当回事,他呀,戏过龙王,闹过阎王,见玉帝不跪,遇如来拿尿淋,怕两个小妖?玩笑不是这么开的。可是呢,孙悟空觉得得加强自己大师兄的地位,就很有必要演一场戏,最后驾着五彩祥云去救下唐僧,那才显得霸道,成为猪八戒、沙僧永远仰望的英雄。

孙悟空是这么想的。

妖怪强大,师父知道了肯定哭鼻子,这事儿得瞒着他。也不知道师父哪来得那么多泪水,哎,男人的泪女人不懂,男人也不懂。

带着师父闷头过山,可那妖怪也不是吃素的,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真被妖怪得手了,还得我去捞人,麻烦。

我看得出猪八戒不服我,那就叫他去试试水,打得过是好事,打不过不是还有我吗?电视剧剧情都这么演,老大压轴出场的,抽着雪茄,端着红酒,一脚就把坏人给踩趴下了。

配角就该有配角的觉悟,不过猪八戒这师弟显然没脑子,所以得让妖怪把他打疼了,长长记性,知道谁才是这里面真正的老大!

于是孙悟空把唾沫挂在眼角,哭哭啼啼就对唐僧说了:师父呀,这儿的妖怪凶得很,好久没打过牙祭了,听说你来,很是欢迎啊,调料都准备了好几种,师父,要不咱们等个几百年,等他们老死了在过去怎么样?

唐僧一心取经,哪肯耽搁,于是完全听从了孙悟空的安排,只要不是生孩子,都答应。

猪八戒于是去巡山,果然落入孙悟空的算计,被金角大王带着小妖一顿胖揍捉走了!

02、猪八戒的心态

猪八戒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两手准备:走完取经路,就去念佛;队伍散了,自己还回高家庄搂着媳妇唱春天里,所以他就没把取经当成一回事。

当然,他也看不起孙悟空,一个小小的管马的芝麻官,如今骑到自己头上了,叔叔可忍,婶婶不可忍,关键还成了自己的大师兄,闹哪样呢?

一看到猴子的嘴脸就生气,虽然自己的模样也对不起观众,但就是看孙悟空不顺眼,所以孙悟空敢下命令,他照不照办看心情,天庭阳奉阴违的事情多了去了,该睡觉就睡觉,瞎忙啥呢?

不过觉得还是该打压一下孙悟空,得拿出点本事出来给唐僧看看,知道谁才是队伍中至强者。

猪八戒遇上金角大王,这回是真豁出去了,打得是一个地动山摇、江河倒流,可是金角大王不讲武德,打不过居然叫小妖上来群殴……

孙悟空来救人,老拿自己说事,绝对不可以在师父面前丢脸,猪八戒所以三番两次、两次三番揭露孙悟空的身份,一锅端后大家都没什么可炫耀的,不过这猴子的确有点本事,几次都被他跑了。

猪八戒佩服归佩服,但添乱肯定少不了的,大家同在一个锅里吃饭,得想办法让对方少吃自己才能不饿肚子,这道理猪八戒认为是至理。

无声占便宜,但该表现还得表现,特别是在师父老人家的眼光里,即使演戏也得卖十分力,所以当金角大王被孙悟空缠住,猪八戒扬着九尺钉耙将狐王阿七当草一样除去了。

落在唐僧眼里,猪八戒是个有能力有担当有孝心的乖徒弟,自然好感爆棚。

猪八戒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先在唐僧心里落个根,等到开花时,就能够升级为大师兄。

什么时候开花,就是孙悟空再次犯错之时,被赶出师门的那一刻!

03、孙悟空恼羞成怒

孙悟空自认是大闹三界的英雄,以为自己走在取经路上就是无敌的存在,但他错了。

孙悟空以为一切会按照自己的计划发展,一来可以打压猪八戒嚣张的气焰,二来可以让唐僧知道自己的重要性,三来稳固自己大师兄的地位,但现实是残酷的。

猪八戒被擒,随后金角大王召来三座大山,须弥、峨眉、泰山,直接把孙悟空压得没了脾气,比五行山下还狼狈!而且在孙悟空的眼皮子底下捉走了唐僧、沙僧。

这金角大王也是个人才,有仇当场就报了,把孙悟空的脸打得啪啪响!齐天大圣,哄孩子的吧!

金角大王与银角大王随手一掏,拿出两件宝贝紫金红葫芦、羊脂玉净瓶叫小妖去收孙悟空,自己都不带出面的!

孙悟空居然变身去骗法宝,而不是拿出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威风,一阵乱棍下去摆平小妖,用现在的话说,挫败的孙悟空心理面积该有多大?

孙悟空对着一个老迈啃不动肉的九尾狐狸下了杀手,趁机夺了幌金绳,这才有了底气找上门去。

结果还是败了,抢来的终究是别人的,金角大王一声《松绳咒》一声《紧绳咒》,反倒把孙悟空捆得严严实实,完全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呀!

好在孙悟空机灵,用假身被缚骗过金角大王,却被猪八戒叫破,典型的窝里斗。

孙悟空被紫金红葫芦装了去,还是借72变才脱了身;孙悟空盗了紫金红葫芦反装了银角大王。

孙悟空以为没了银角大王,拿下金角大王就是分分钟的事,结果事情还是没能如愿。

金角大王又拿出七星剑、芭蕉扇与羊脂玉净瓶,砍啊,烧啊,弄得孙悟空又没脾气了。

孙悟空再次施展空空妙手,偷了四件宝贝,只给金角大王留了把七星剑,结果还是没能拿住金角大王,被他不敌跑去了压龙洞。

孙悟空又偷又抢又骗,这才将唐僧等人解救了下来,心中的阴影面积该有多大?离谱的事情来了,金角大王居然带着阿七大王来复仇了!这又一次伤害了孙悟空那颗骄傲的心。

师兄弟配合,总算拿下了金角大王,得到了五件宝贝,但面子已经丢了!师父唐僧都看在眼里呢!

偏偏太上老君跳了出来,要拿回宝贝,孙悟空才知道,让自己无计可施的宝贝原来只是太上老君的生活用品,“葫芦是我盛丹的,净瓶是我盛水的,宝剑是我炼魔的,扇子是我-火的,绳子是我一根勒袍的带。”

孙悟空丢了面子,自然要找太上老君的晦气,可太上老君根本就不跟他纠缠,轻飘飘地把责任推给了观音,“不干我事,不可错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

事情真相了,孙悟空也怒了。

综上所述,孙悟空齐天大圣的声名被两个童子给毁了,关键是败给了太上老君一堆生活用品,曾经的骄傲被击碎,加上技不如人的羞辱,让孙悟空感到莫名的愤怒。孙悟空不仅在唐僧面前丢了面子,还让师弟诚服的算计落空,于是恼羞成怒,把怒火转向了观音,大骂一声“该他一世无夫”。

(图片均来自网络)

《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什么在平顶山大骂观音菩萨活该一世无夫?

先亮答案:

孙悟空哪来的胆子骂观音菩萨活该一世无夫?原来是讽刺太上老君!

一、太上老君为什么要出手?

我们看整部《西游记》,取经团队走到平顶山为止,沿途遇上的麻烦,基本都跟观音菩萨有关。因为跟观音菩萨有关,所以基本上也就有惊无险,但是这种状况在平顶山发生了改变,这里的两大魔王,招招要取经团队的性命,尤其是银角大王,甚至把孙悟空压的“七窍喷红”。

而这两大魔王的背后靠山,就是太上老君!

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因为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争权,太上老君尚可中立。等到玉皇大帝招来了西天如来势力之后,这种力量平衡被打破,太上老君也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虽然说,道家的势力并没有明显的损失,其实已经伤到了元气,要知道西天佛家势力一直是在野的,现在一下子进入到天庭权力中心,而且还跟天庭签订了天下第一项大工程——西天取经。

就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国际格局,后起的国家想搞什么世界性的工程,米国总会提前干预的。而平顶山战役,就是以太上老君为首的道家势力,对佛家的一次试探性进攻。

但是前面奎木狼那里我们也讲到了,玉皇大帝作为三界主宰,自然不希望看到这种结果。但是高手过招,是绝对不能随便告知对方自己的意图的,只能是暗地里较量,一方在破坏取经,另一方又在扶持取经。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较量,才有了奎木狼给唐僧变虎,才有了猪八戒去花果山请回孙悟空,才有了日值功曹提前告知孙悟空,前方有实力巨强的妖怪等着呢。

日值功曹知道平顶山的事,也就代表玉皇大帝也早已知道,他之所以罚奎木狼去太上老君那里烧火,就是一种策略,一方面警告孙悟空等人,老君的锅炉工可不见啦,另一方面也告诉太上老君,做事要留余地,我有眼线在你那看着呢。

但不管怎么说,开弓没有回头箭,虽然有这么多势力插手,太上老君仍然下达了进攻的命令,那么孙悟空该怎么化解这次危机呢?

二、太上老君的初战告捷:

既然这一仗是必须要打的,而且双方的主宰都在幕后指挥,那么我们对比一下双方出战人员情况,先说老君这边:

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这两大魔王是首领,住在平顶山莲花洞,一个呆,一个楞;九尾狐,是金银角大王的母亲,住在压龙山压龙洞,有点疯;狐阿七,是金银角大王的舅舅,住在压龙山后面,有点憨;精灵鬼和伶俐虫,听名字很高大尚,实际上智商正好跟名字相反。

再看取经团队这边的出战人物:

唐僧,可以忽略不计,充其量就是一个诱饵,自从被变虎之后,对孙悟空比较依赖;孙悟空,战斗主力,从玉皇大帝和日值功曹那里获知敌方信息,并在唐僧手里获得战时指挥权;猪八戒,前锋,负责打探消息和前期引诱,皮糙肉厚,用手游时髦的话讲,他是肉盾;沙和尚,自从宝象国他冲孙悟空下跪之后,基本排除了他能降妖除魔的可能性,主要负责后勤。

第一次战役:

此战以取经团队先锋猪八戒,对阵平顶山巡逻妖怪,结果一见面,猪八戒就虚了,说话也露怯,看妖怪在抓人,忙说自己是“走路的”。可惜妖怪手中握着猪八戒画像,核对准确之后,立马开战,二十个回合不到,猪八戒败,被绑。

第一次战役以平顶山集团大获全胜结束。

第二次战役:

银角大王单枪匹马,对阵取经团队主力部队,由于直接硬碰硬,没有十足胜算,银角大王使了一计。变成了受伤老道,唐僧果然再次上当,背着老道的孙悟空很快被三座大山压住:

“只压得三尸神炸,七窍喷红。”

而沙和尚、小白龙和唐僧,基本毫无招架之力,全部被俘,被压山下的孙悟空也流下了恐惧的泪水,对取经能否继续持悲观态度。

第二次战役再次以平顶山集团大获全胜结束。

三、玉皇大帝的协助:

由于接连两次失败,取经团队已经全军覆没,只剩下一个还在苦苦挣扎的孙悟空,边哭边骂团队首领唐僧:

“可怜!可怜!你死该当,只难为沙僧、八戒与那小龙化马一场……”

可见,此时的孙悟空,不想着怎么救人,而是想到了唐僧、沙僧、八戒、小白龙会死。而是先埋怨起了唐僧来,这个老和尚,还不吸取白骨精的教训,背什么该死的老道,现在好了,我也要被压死了,你们也要死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山神和土地突然就来了,还有个前提,是“早惊了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说他们老早就知道啦,之所以不敢出来帮忙,用他们自己的话讲是因为两个妖怪早拘了他们在洞里,一日一个轮流当值。

为什么现在又出现了呢?

就是因为揭谛在询问,山是谁的?揭谛就是代表玉皇大帝的,金头揭谛还是玉皇大帝的内臣,也是唯一一个一天二十四小时围在取经团队身边的神仙,山神和土地是天庭下派的低级公务员,自然不敢惹揭谛。

这时候的金银角大王太过自信,以为土地和山神会看到太上老君的面子上,不敢放出孙悟空,其实这俩人更怕的却是玉皇大帝。

随后,精细鬼和伶俐虫来了,手中还握有两件至尊法宝,见到这两件法宝,孙悟空不敢再犯傻。他也想起了当初降服奎木狼时,玉皇大帝讲过的话,这才想起来去天庭走一圈,探探底:

好大圣,低头捻诀,念个咒语,叫那日游神、夜游神、五方揭谛神:“即去与我奏上玉帝……将天借与老孙装闭半个时辰,以助成功。若道半声不肯,即上灵霄殿,动起刀兵!”

有人会疑惑,面对精细鬼和伶俐虫,孙悟空完全可以碾杀他们,何必这么费劲耍心眼呢?

其实孙悟空此行,不仅仅是设计,更重要的是要向玉帝询问,什么时候山神和土地归妖怪管了?

玉帝一听,自然明白怎么回事,哪吒也不适时宜地来了一句:

“往北天门问真武借皂雕旗在南天门上一展,把那日月星辰闭了。”

四、太上老君收兵:

你以为哪吒此招仅仅是为何配合孙悟空弄个假葫芦收天吗?

当然不是,此招最高明之处,就在于把一直在遥控指挥的太上老君信号遮住了,蒙住了他的眼睛,看不到凡间发生的一切,等再睁开眼,战斗结束!

决定最后一战的宝贝,其实是九尾狐手中的幌金绳,也就是太上老君的裤腰带。

每每读到这里,总是有所疑惑,难道大唐人民开放到如此程度,裤腰带也能混着用?

再联想到九尾狐所在的山头叫压龙山,再联想一下金银二童子至少也已经下凡好几年了,天上一天地下一年,太上老君好几天没有裤腰带,自己不知道?

更重要的是,狐狸精生下的金银角大王傻啦吧唧的,他们是怎么修成神仙的,而且还在三十三重天任职,并且能带着五件顶级宝贝下凡,从事如此艰巨的任务,他们跟太上老君什么关系?

等到两个童子即将被灭掉的时候,太上老君终于是坐不住了,还是下凡了,孙悟空自然也看出了太上老君的小秘密,所以才用匪夷所思地表情看着老君,老君被看的不好意思,忙说:

“不干我事,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

这个老君,前面还说自己的两个童子私自下凡,现在又改口成了观音菩萨借他们下凡了,前后矛盾的说法,怎么能骗过孙悟空?

不过孙悟空并没有点破太上老君,而是骂了一句观音菩萨:

“这菩萨也老大惫懒!当时解脱老孙,教保唐僧西去取经,我说路途艰涩难行,他曾许我到急难处亲来相救;如今反使精邪裉害,语言不的,该他一世无夫!”

不要小瞧孙悟空最后那一句“活该他一世无夫”,其实他哪是在喷观音菩萨啊,而是在讽刺太上老君,难道你老君就可以有情人?

太上老君会就此罢休吗?

当然不会,不仅不会,他还施展了一下功夫,那就是本以化成脓水的金银二童子,在老君手轻轻一点之下,再次恢复了生命,这让孙悟空简直毁了三观!

后来的太上老君没少给孙悟空制造麻烦,谁让他敢讽刺老君呢!

《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什么在平顶山大骂观音菩萨活该一世无夫?

孙悟空为何骂观音菩萨呢?

因为气急了!

平顶山上,孙悟空碰到三个妖怪,一个是金角大王,一个是银角大王,一个是九尾狐狸。

这三个妖怪都和太上老君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其中:金角、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徒儿;九尾狐狸则与太上老君关系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太上老君有件宝贝,叫做幌金绳,此绳功能强大,能绑世间万物,孙悟空就着了道了,被绑住,越挣扎越紧,幸亏他会分身术,另外一个悟空挫断绳子,悟空逃了!

那么,幌金绳到底是什么呢?怎么会在九尾狐狸手里?他俩是什么关系?

幌金绳其实是太上老君的裤腰带,属于私人物品,很隐秘,然而,很私人的物品却到了九尾狐狸的手里,很难不令人想入非非,难不成他俩是地下情人关系?

极有可能!

太上老君是《西游记》中的情圣啊,除了九尾狐狸,还有铁扇公主等等,全是大美女!

闲言少叙。

三个妖怪,法力一般般,智商也不高,但是法器很厉害,一个比一个厉害。

七星宝剑、紫金葫芦、玉净瓶、幌金绳,没少让孙悟空吃苦头,特别是紫金葫芦和玉净瓶,差一点没把孙悟空化为血水,好在悟空在八卦炉里炼成了金刚不坏之体,后来略施小计,逃了出来。

后来,悟空依靠计谋,捉住了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并打死了九尾狐狸。

ps:太上老君生怕别人发现苟且之事,借孙悟空之手弄死了九尾狐狸。

悟空打败妖怪后,把五件宝贝藏在腰里,喜滋滋地往回走,忽然天生飞来一个神仙,白发飘飘,道貌岸然,此人就是太上老君。

悟空问道:“老君,你来此干嘛?”

太上老君嘿嘿一笑:“我来收宝贝啊!顺便救我的徒儿,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是我的徒儿!”

悟空怒道:“老儿,我要去玉帝那告状,告你个管教不严之罪!”

说完,悟空就要走,太上老君急了,死死拉着不让走,悟空偏要走,太上老君只得吐露了实情:

不干我事,不可错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

悟空这才恍然大悟,敢情是观音菩萨搞的鬼,她在取经之路上设下重重障碍,以考验师徒四人的决心。

听完,悟空气急败坏,骂道:

我说路途艰涩难行,他曾许我到急难处亲来相救。如今反使精邪谋害,语言不的,该他一世无夫……

悟空骂观音菩萨活该一辈子没有老公疼!

观音菩萨乃佛界大佬,不能结婚,不能生儿育女,这个悟空当然知道,他骂观音菩萨没老公,既是戏谑,又是怒骂。

其实,观音菩萨也很无奈,如来佛定下了九九八十一难,可去哪找这么多不怕死的妖怪呢?

胆小的不敢来,胆大的又没多少本事,为了凑齐八十一难,观音菩萨只得四处找神仙,求他们帮忙制造一些磨难来,神仙自己不便出面,便纷纷放出坐骑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