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梁山108位好汉中没有晁盖?
梁山108将正合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数,是道家星煞,晁盖却是佛家的托塔天王。梁山大聚义是道家星煞的聚义,所以,一百单八将中就没有晁盖了。
除了这层寓意外,晁盖还是“霹雳大仙”,霹雳大仙是放出妖魔之人,早就被梁山好汉秘密谋杀。所以,晁天王就不能参加大聚义而名列一百单八将了。但是,晁盖却是决定梁山好汉命运之人,天罡地煞大聚义之后,托塔天王将带着他们一同回归龙虎山地穴之中。
这其中,究竟有什么样的故事,《水浒传》中的托塔天王晁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何就不能是一百单八将之一呢?
“晁盖”释义,托塔天王乘帝车上梁山晁盖是郓城县东溪村保正,因智取生辰纲而出场。书中说,“祖是本县本乡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最爱剌枪使棒”。“枪棒”在《水浒传》中是禁军的标志,出自《史记·天官书》“紫宫左三星曰天枪,右五星曰天棓”。
紫宫,是帝星所在,对应的是紫禁城。天枪、天棓(铁棒)则是《水浒传》中的“枪棒”,是拱卫“紫宫”的禁卫军。霹雳大仙、太祖武德皇帝“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殿前太尉”赵匡胤就是掌管禁军的太尉,“托塔天王晁盖”在《水浒传》中就是霹雳大仙、太祖武德皇帝。晁盖是禁军统领,梁山好汉几乎人人喜欢刺枪使棒,他们都是禁军。
晁盖之“晁”,是初升的太阳,也是梁山大聚义时出现在西北乾方的“大金盘”。这只“大金盘”出自赵匡胤的《咏日》诗:“须臾降下大金盘,赶散残星与明月”,其中的寓意就是晁盖之“晁”。晁盖隐喻的是“太祖武德皇帝”、“霹雳大仙”,是放出一百单八个妖魔之人,当然就不在108个梁山好汉之中了。
盖是伞盖,《史记·天官书》中还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这句话就隐藏在晁盖的“七星之梦”中。晁盖不是北斗七星之一,他是北斗七星斗柄上化作白光飞去的小星。书中写道:“我昨夜梦见北斗七星, 直坠在我屋脊上,斗柄上另有一颗小星,化道白光去了。”吴用等人组成北斗七星,便是驾着帝车迎接托塔天王劫取生辰纲。因而,吴用“智取”生辰纲故意暴露晁盖,就是要把晁盖弄上梁山。
帝车上有伞盖,晁天王就是霹雳大仙、太祖武德皇帝。晁盖不在一百单八将之列,但却高于一百单八将,是禁军统领。
《水浒传》以北宋历史为背景,隐藏的却是明朝的历史,霹雳大仙、太祖武德皇帝其实是朱元璋。“开篇引首”中是这样描述赵匡胤出世的:“这朝圣人出世,红光满天,异香经宿不散”,这句话出自《宋史·太祖本纪》,更是《明实录·太祖高皇帝》中朱元璋出世的真实写照。
《明实录》中说,朱元璋出世前夜,他母亲陈氏梦见在舍南麦场遇见一个黄冠道人,这个道人送给她一粒白色药丸。陈氏吃下了白色药丸,醒来之后“口尚有香气。明日,上生,红光满室”。
朱洪武其实也是一个“香孩儿”,出生之后,乡邻远远看见他们借失火,便前往救火,走到近前什么都没有。火光远远能够看见,所以,《水浒传》中就说是“红光满天”,朱元璋母亲的香气,才是真正的“经宿不散”——“太祖武德皇帝”实写的是朱洪武,也就是“晁盖”。
“太祖武德皇帝”这个虚构的谥号,是赵匡胤、朱元璋谥号的合成提炼。书中又多次写到了“打麦场”,影射的就是朱元璋家的“舍南麦场”。
如此,“晁盖”能是一百单八将吗?
晁盖是佛门毗沙门天王《水浒传》蓝本之一《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托塔天王晁盖有四句赞诗:“毗沙天人,澄紫金躯。顽铁铸汝,亦出烘炉”,施耐庵笔下的托塔天王,就是毗沙门天王。
“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蓝本出自《大宋宣和遗事》,施耐庵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做了很多处改写,其中,就把“托塔天王晁盖”写成了佛门天王,生辰纲则是道家王灵官为天罡地煞聚义准备的财富。《大宋宣和遗事》中,蔡京的生日是六月初一,《水浒传》中改成六月十五。
六月十五是道家护法王灵官的诞辰,因而,“刘唐醉卧灵官殿”,因王灵官“托梦”而得到了生辰纲的消息。同样也是因为王灵官的暗示,刘唐必须找晁保正去劫取生辰纲。
刘唐醉卧灵官殿之时,晁盖却做了“七星聚义”之梦,这其中的寓意说的是道家王灵官请出了佛门毗沙门天王,为梁山大聚义提取生辰纲,佛道联手共同做了这样一件大事。在王灵官与托塔天王之间,还有一个亦佛亦道的梁山好汉,他就是白日鼠白胜。所以,“七星聚义”七星指的是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都是道家传说中白斗七星群中的星煞,白胜上应地耗星,当然是“北斗七星”之一。“北斗七星”中,唯独只有白胜是晁盖举荐,其他人是王灵官所派以及吴用请来的。晁盖为何拉晁盖入伙呢?这其中有一个典故,晁盖、白胜的原型出自唐代不空所译之《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
唐玄宗天宝元年时,番兵围困安西城,唐玄宗在观世音的提示下,请出了毗沙门天王以解安西城之围。毗沙门天王显圣于城北门楼,率领天兵天将击鼓声闻三百里。一只金鼠咬断敌军弓弦,帮助唐朝官军打破番兵。因毗沙门天王显圣于城北门楼,后来就叫做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天王在民间还是一尊财神,他的左手就握着一只白色老鼠,叫做“吐财鼠”。
道家星煞大聚义,王灵官提供生辰纲,又怎么能少得了财神呢?财神出马,又如何离得开“吐财鼠”?
这就是《水浒传》中晁盖与白胜的关系,白胜后来“出卖”晁天王,是这个人物由佛而道的过程。鲁智深、武松也是亦佛亦道的梁山好汉,他们是先道后佛,这是天罡与地煞的一大区别。洪太尉在佛魔大殿中见到的石碣,正面刻着三十六天罡,背面是“遇洪而开”四个字。梁山大聚义时挖出的石碣,正面背面都有字,背面刻的就是七十二地煞了。
道家传说,三十六天罡下界,与七十二地煞联手降妖除魔,地煞是天罡下界后才出现的,所以,佛魔之殿的石碣就只有三十六天罡。这也是鲁智深、武松、白胜身份转变差异的原因所在。
晁盖是毗沙门天王,他当然不在一百单八将之列了。但是,按照《水浒传》的写法,托塔天王后来也将化佛为道。既然托塔天王也是亦佛亦道之人,为何就不能参加大聚义呢?
两大托塔天王合二为一晁盖是“托塔天王”,是梁山第三任寨主。大名府中也有一个托塔天王,他就是“天王李成”。李成是“李天王”,李天王就是托塔天王,是从毗沙门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演变而来。大名府有两个兵马都监,另一个是大刀闻达。毗沙门天王福德之名闻达四方,“闻达”是李成的注脚,“天王李成”就是北方多闻天王(托塔天王)。
晁盖死于梁山大火并,但是,容与堂本《水浒传》中,晁盖并没有死,他是“瞑相而死”,不是“瞑目而死”。瞑相,指的是佛门天王隐去本相,与大名府的托塔天王合二为一。李成、闻达是“北京”的天王,不在梁山,所以,“托塔天王”始终没有参加梁山大聚义,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就没有晁盖了。
晁盖虽然没有参加梁山大聚义,但托塔天王却是一百单八将的“太尉”,是掌管禁军的。“晁盖”放出了妖魔,而且,还要与妖魔一道,再度被关押进佛魔之殿的地穴之中。
“洪太尉误走妖魔”这回书中,说洪太尉不顾上清宫住持真人的极力反对,打开了伏魔大殿中的地穴。此时,响起了“十万军中半夜雷”,震塌了半个殿角。雷,就是霹雳,霹雳大仙震塌半个殿角意味着大宋葬送半壁江山。
梁山大聚义时,照应“张天师祈禳瘟疫”,公孙胜主持罗天大醮,做了七昼夜法事。到了第七天三更时分,天空又响起了霹雳,这声霹雳才是真正的“十万军中半夜雷”。霹雳大仙又出现在天空之中,这回是一只“大金盘”。这只大金盘裹着一团火块,钻进了正南地下。这个场景照应了佛魔大殿被震塌的半个殿角,寓意南宋建立。
江西信州龙虎山就是“正南”,也就是说,霹雳大仙被镇压于龙虎山地穴之中。霹雳大仙就是太祖武德皇帝,也就是故事中的“晁盖”。“晁盖”曾经做过掌管禁军的殿前太尉(殿前都点检,检校太尉),位居北斗七星“斗柄”之上,乘帝车上梁山,又怎么能参加一百单八将大聚义呢?
“大金盘”出自《大宋宣和遗事》,这部笔记体野史中说,大金盘“后来人以为应大金破汴梁之谶”。大金盘赶散了残星,也赶散了明月——《水浒传》中隐藏着大明灭亡的惊天大预言。因而,梁山四任寨主的总寓意是:因为杜太后迁转了皇位传承世系,原本只能做王的人轮流做了皇帝,因而朝改、断送江山——这是题外的话,按下不表。
为什么梁山108位好汉中没有晁盖?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梁山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也先后出现了三位寨主。第一位是白衣秀士王伦。由于他的嫉贤妒能以及能力低下,虽为梁山的开拓者,上山的英雄好汉却寥寥可数,只能靠着打家劫舍过日子。
梁山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是从托塔天王晁盖担任梁山第二人寨主开始的。尽管他坐上头把交椅是吴用让林冲杀了王伦所致,但不可否认晁盖对梁山发展过做出的巨大贡献。等到晁盖中箭身亡、宋江接任时,梁山好汉已有八九十位之多,这可足见晁盖的魅力和能力。
由此引申出一个问题:梁山好汉人数众多,足足有一百零八位,为何晁盖就不能是这其中的一员呢?
说起其中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水浒传》作者的情节编排和设计,还有着一定的历史原因。这要从正史、讲史话本及杂剧开始说起。
大家都知道,宋江故事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史载宋江三十六人作乱,对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震撼。在这三十六人中,除了宋江之外,并无其他人的姓名流传下来。由此可见,宋江在历史记载的作乱贼寇中本是领袖人物,而晁盖这个小说人物在历史上是否真正存在,尚属疑问。
到了讲史话本时期,晁盖这个人物开始出现。在南宋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晁盖仅仅是宋江三十六人中的一个,排名也很低,名列第三十四位,可见其并不是什么主要角色。
等到了《大宋宣和遗事》中,晁盖摇身一变,成了劫取生辰纲的八位好汉之一。不过,他通过宋江的帮助来到太行山梁山泺落草时,梁山泺上已经有李进义、杨志、孙立、林冲等原朝廷十二制使在山上称王。晁盖这八人与十二制使结拜成兄弟,成了这二十人的首领。
而此时,宋江尚未上山,在九天玄女庙看到了天书,晁盖名列其中,顺序也很低,是三十六天罡的最后一个。天书最后还有一段文字:“天书付天罡院三十六猛将,使呼保义宋江为帅”。这也就是说,虽然宋江不在三十六天罡当中,却是这三十六人的头领,一旦宋江上山,晁盖就要听从宋江的指挥。
凑巧的是,宋江因杀了阎婆惜和吴伟,走投无路上了梁山泺,此时的晁盖已经身亡,上山的首领是李进义和吴加亮。两人后来就老大之位让给宋江。
从以上介绍可知,在讲史话本中,宋江已经公认的领袖,而晁盖仅仅是暂时代理过一阵子头领,而且很早就死了。
不过,《大宋宣和遗事》中晁盖的故事显然对杂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几乎所有的杂剧中,晁盖都成了梁山的大头领,但都是在宋江上山前后身亡的。
《水浒传》作者在书中保留在讲史话本及杂剧中晁盖这一人物形象,这显然是对早期水浒故事的继承,不让晁盖就进入一百零八人当中,原因也出于此。不过,作者在设计晁盖之死这一情节时,另辟蹊径,设计出了晁盖大有深意的遗言,似有对宋江不满之意,也预示了梁山的结局。关于这一点,不少前辈学者已经谈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为什么梁山108位好汉中没有晁盖?
山东济州府郓城县托塔天王晁盖前身是至高无上的天神,他是把守南天门的正神托塔天王李靖的化身下凡到东溪村,后来在梁山水泊当了第二代大头领。他是名正言顺的托塔天王,那江西龙虎山被洪太尉任性放出来一百零八个天罡星地煞星妖怪怎么能和他比呢?
为什么梁山108位好汉中没有晁盖?
《水浒传》的开篇很有意思,它既没有以哪个人物为主线对剧情展开进展,也没有告诉读者它究竟想要写什么,而是以洪太尉强开伏魔殿为背景,让已经被封印很久的108妖星重新降临人间,这108妖星转世为108将生存于徽宗年间,显然,晁盖并不是妖星转世。
所以严格意义来讲,《水浒传》应该算是一本历史类的科幻小说,书中围绕妖星的文字比比皆是。而除了开篇之外,让读者最记忆尤新的一次“封建传教”大戏就是晁盖在夺生辰纲前的七星聚义了。当刘唐为晁盖送了生辰纲情报时,由于其和雷横发生了冲突,使得吴用临时加入了组织,这样一来团队就有了三个人。当这三人要确定团队人数时,晁盖却分享了一个他刚做的梦:
我昨夜梦见北斗七星,直坠在我屋脊上,斗柄上另有一颗小星,化道白光去了。吴用听完这句话,马上就说我们夺生辰纲是天意,而天意告诉我们此事必须凑齐七个人才行,于是三阮被拉入了团队,再加上半路也来送情报的公孙胜,这样一来就凑齐了七个人,也应了晁盖的那个梦。
可有一点很奇怪,为什么刘唐和公孙胜在得到生辰纲的情报后会选择来找未曾蒙面的晁盖来商议呢,仅仅是因为晁盖为人洒脱在江湖上颇有名气么?那拉这样的一个义士去劫生辰纲,岂不是诱他犯罪,更何况我们知道后来几人把财宝平分了,而不是救济百姓。所以众人能围绕在晁盖身边,只能说明一个原因,那就是妖星聚首需要一个合适的媒介,显然晁盖就是这个媒介。
在凑齐七人后,晁盖又提到了白胜,吴用说你看看你看看,这斗柄飞走的小星也有了,此事必成啊。果然,在白胜精湛的演技下,杨志喝下了加有蒙汗药的白酒,生辰纲就这么到手了。
但随着故事的进展我们发现,白胜本就是七星聚义的一份子,真正飞走的那颗小白星,其实指的是晁盖。这件事情,一开始谁都不知道,直到众好汉大闹江州后宋江偶遇九天玄女,他才知道自己是星主,大家都是妖星降世,而九天仙女明确告诉宋江天书只能和天机星一起参阅,那么天机星是谁,自然在天书中有所记载,除此之外,108妖星对应的姓名也会被刻在其中,这样一来,大家能做的就是把晁盖赶走了。
小说中与九天玄女处于一个法力层级的人就是公孙胜的师傅罗真人了,公孙胜一开始本不知道自己的天闲星,但宋江刚一上山公孙胜就以回乡探母为由离开,并且这一去,就没再打算回来。而罗真人也知道众人是妖星下凡,还告诉了公孙胜他是天闲星,这样一来公孙胜就成为了得到剧透的人物,自然再上梁山,也总给人一种出工不出力的感觉。
所以,天书上就没有晁盖的名字,宋江这个人又颇迷信,也绝不可能搞个109将的。
最后,《水浒传》是虚构的小说,里面出现的人物或许有历史原型,但绝对不要对他们过于较真。毕竟宋江这个人都未必存在于历史上,你更别想去找晁盖的身影了。而《宣和遗事》中倒是详细记载了有关宋江起义的三十六员头领,其中晁盖的名字就赫然在列,而书中的晁盖走的也是早逝路线,施公对此有没有进行借鉴就不得而知了。当然,《宣和遗事》也是野史,你要信它多少呢~
文/逻辑文史游
所以晁盖完全是被克死的…哈哈哈
为什么梁山108位好汉中没有晁盖?
因为一百零八将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也是伏魔殿里被洪太尉放走的妖魔,通共一百零八人,但是这一百零八人当中却没有晁盖,因为晁盖不是星宿,也不是妖魔,比这一百零八要高出一等,是托塔天王,属于神将级别,一百零八将是望尘莫及的。有人说晁盖是在一百零八将排座次之前死了,所以一百零八将没有晁盖,我不同意这个解释,最早秦明投降清风寨时还说是上界星辰契合,说明一百零八将早就存在了,只是没有集齐,他们这些人不管活着,还是死了都是一百零八将里的人,所以不会因为晁盖死的早就不属于一百零八将。别人的诨号都没有天王两个字,只有晁盖一人享有天王这个称号,所以一定是神将临凡,不是星宿临凡,是不是托塔天王李靖,书里没说,不过晁盖却实把西溪村镇鬼的宝塔,挪到了东溪村 ,所以晁盖才有托塔天王的称号,就着一点,武松是做不到的,更说明他不星宿下凡,弄不好就是托塔天王李靖下凡,所以不在一百零八将之中。其实晁盖好一百零八将一样,都是凡人,所谓的星宿,天王之说,不过是施耐庵的写作技巧,而且古人都迷信,不管晁盖在不在一百零八将当中,都是一等的梁山好汉。
为什么梁山108位好汉中没有晁盖?
水浒传中晁盖在第60回就因攻打曾头市中毒箭而亡。聚义厅108将是在71回才聚拢,而玉麒麟卢俊义丶浪子燕青丶大刀关胜丶急先锋索超丶双枪将董平等人,都是晁盖之后才被宋江招进的。
晁盖临终遗言,谁能亲手捉了凶手史文恭,替他报了一箭之仇,谁就当梁山新头领。
众人推宋江为临时首领。宋江说找到了武艺冠绝天下的,我就让贤。
有人推茬大名府玉麒麟卢俊义,卢俊义亲手捉杀了史文恭。
宋江要按约让贤,卢俊义新上梁山又怎能痛快答应呢?
众将领又纷纷要宋江做老大,宋江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研究水浒学的,有说晁盖本意不是要传位宋江;有说史文恭不承认射杀了晁盖,可箭上明明写着史文恭大名;宋江欲推出卢俊义,也就断了梁山任何好汉的老大念想。到底有没有道理,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真实梁山只有宋江三十六好汉。施耐庵设计了三十六天罡星丶七十二地煞星,是有很深的玄机。三十六计走为上,行走江湖本是梁山好汉!但再加两个三十六计,就是还有招安和反宋两条路。宋江和吴用选择了招安,聚义厅改成了忠义堂。吴用就是含义不用军师打天下,宋江还是确保大宋江山。此是后话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