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贾宝玉小名叫宝玉,大名叫什么?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史湘云第二次进荣国府,问道:“宝玉哥哥不在家么?”贾母道:“如今你们大了,别提小名儿了。”贾母明确指出了宝玉的名字是小名,既然宝玉是小名,那么,他的大名叫什么呢?

“宝玉”确实是贾宝玉小名,贾宝玉的大名隐藏在“假宝玉”之中。或者说,“宝玉”二字是修饰贾宝玉大名的,贾宝玉大名的那个带斜玉边的字,就是“宝玉”的意思。犹如古代人的名字,字是名的补充、解读和延伸。比如,贾宝玉给林黛玉取“妙字”便先问了名,再以“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林黛玉的字就是“颦颦”。也就是说,这个女孩姓林,名黛玉,字颦颦。

宝玉是小字,也就是小名,那么,这个人物就应当姓贾,名(?),字宝玉。对照原著文本,以及文本背后的寓意,我推断贾宝玉的大名有可能是贾玑、贾瑞、贾璋。比如,贾政的次子姓贾,名玑(瑞、璋),字宝玉。小字也是可以做人名叫的,贾母为何就不让史湘云叫“宝玉”的小名呢?

林黛玉荣禧堂所见,隐藏贾宝玉大名“贾玑”

本题说明中,提到了第三十一回书中所写的一个细节,说是史湘云二进荣国府时,叫“宝玉哥哥”,贾母却道:“贾母道:“如今你们大了,别提小名儿了。”这一笔证明“宝玉”是小名。

这处情节写得不一定合理,古人是可以相互叫小名(字)的,何况,史湘云还加上了“哥哥”二字。苏辙所撰《东坡先生墓志》第一句就说:“予兄子瞻”,史湘云为何不能叫“宝玉哥哥”呢?贾母为何不让史湘云叫“宝玉”这个小名,其中另有隐情,咱们下文再讲。

其实,贾母还不是书中头一个点出“宝玉”不是大名的人,第三回书中,林黛玉初入荣国府时,就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林黛玉知道这位表哥的小字,当然也知道他的大名。正是因为林黛玉这一说,才有后面贾宝玉给林妹妹取“妙字”的情节。

贾宝玉问了妹妹的大名才取“妙字”,以情节相对应的文本逻辑来理解,林黛玉先说表哥的“妙字(小名)”,必定要点出“宝玉”的大名。其实,林黛玉在荣禧堂中,已经暗点了贾宝玉的大名叫做贾玑。

黛玉见过姥姥、凤姐之后,跟着两个嬷嬷去见两个舅母,便来到了“堂屋”荣禧堂。“堂屋”又称“明间”,是古代大家庭中尊祖敬神、祭天拜地、婚丧寿庆、禳鬼避凶的重要场所。《红楼梦》中的这间“堂屋”基本上没有举行过什么仪式,而是象征着荣国府的身份与地位。从书中的描写中,荣禧堂就是“明间”的一座藩王府。

林黛玉进入“堂屋”,抬头看见了“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荣禧堂”三个字是“万几宸翰之宝”,也就是皇帝亲自书写的。书中以林黛玉的视角描写道:“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

赤金、大紫,都是“朱”,也就是“朱楼梦”之朱,朱楼梦就是“红楼梦”。大紫雕螭案的“螭”,是一种没有长角的龙,也就是大蟒。王熙凤的脖子上就戴着“金盘螭璎珞圈”,贾宝玉的项上也是“金螭璎珞”,王夫人的起居间也有三条金钱蟒。

金蜼彝之“蜼”是一种长尾猴,明朝建立于猴年,崇祯自缢于猴年,“猴”在《水浒传》、《西游记》中都是明朝的标识符码,《红楼梦》也例外,“树倒猢狲散”隐喻的就是明朝灭亡,家亡人散各奔腾。因而,荣国府就是一座明代藩王府。

随之,林黛玉又看见了一副对联,写的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日月,是一个“明”字。黼黻,其中一义指的是爵禄,《晏子春秋·谏下十五》:“公衣黼黻之衣,素绣之裳,一衣而王采具焉。”这副对联,同样暗指了荣国府就是明朝的藩王府。

对联的落款处,有一行小字“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这行落款中的“东安郡王”、“穆莳”,加上“荣禧堂”,就暗藏了桂林靖江王朱履祜,朱履祜的谥号就是“荣穆王”。因而,荣国府就是一座明代藩王府,即桂林靖江王府。

“座上珠玑昭日月”,其中的“珠”指的是贾珠,也就是贾政的长子贾珠。“玑,珠不圆者也”,贾宝玉是贾政次子,贾珠小弟,“荣禧堂”中挂的这副对联就隐藏了贾珠、贾玑兄弟,贾玑就是贾宝玉。左思《吴都赋》中有“赬丹明玑”句,作者以此进一步暗点荣国府就是明代的藩王府。

故而,这个细节承接贾宝玉给林黛玉取妙字,暗藏了贾宝玉的大名,他姓贾,名玑,字宝玉。

元妃点戏,暗点贾宝玉又名贾璋

贾瑞,字天祥,天祥谐音“天香”,是《红楼梦》中的天香楼,也是薛宝钗的冷香丸,书中所有的“香”,都出自“天香”。贾天祥之死,是真正的“淫丧天香楼”,暗喻明朝灭亡。这个“天香”是大有来历的,影射的是朱元璋。《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母太后陈氏,生四子,上其季也,方在娠时,太后常梦一黄冠,自西北来,至舍南麦场,取白药一丸太后掌中,有光起,视之渐长,黄冠曰:此美物可食,太后吞之觉,以告仁祖,口尚有香气。

这个隐藏极深的“梦”,才是真正的“朱楼梦”,是红楼第一梦:仙缘。朱元璋因神仙所赐“冷香丸”而出世,“天香”与上文所解读的“荣禧堂”便有十分深厚的渊源了,这其中的渊源,咱们下文再讲。

朱元璋字国瑞,璋,是斜玉边,与贾瑞、贾珍、贾珠等人同辈。璋,又是半圭,一种古代王室祭祀礼器。说得再直白一点,贾瑞贾天祥暗喻了朱元璋。《红楼梦》中明写秦可卿是病死的,脂砚斋却暗示“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段书因为作者用了“史笔”所以删去,其实,“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并没有被删去,而是写在了“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之中。贾瑞字“天香”,此人才是真正的“淫丧天香楼”。

贾宝玉是“古今第一淫人”,贾瑞之死其实暗喻了贾宝玉的结局,贾瑞是另一个贾宝玉。“淫”,在《红楼梦》中是淫浸之意,是浸泡在水中的寓意。水,就是薛宝琴所讲的“水国”,也就是真真国(女真),暗喻了清朝。《红楼梦》故事大悲剧是明末清初时期,清朝灭了明朝,“朱楼”就淫浸在了“水国”之中。“贾天祥正照风月鉴”,意味着明朝灭亡,朱元璋开创的帝国为“水国”所“淫”

因此,贾宝玉的大名除了叫“贾玑”外还有两个,其一是贾瑞,是“古今第一淫人”。贾天祥淫丧天香楼,其实是贾宝玉的故事。所以,听到秦可卿的死讯,贾宝玉吐出了一口鲜血。其二是贾璋,璋,就是宝玉。朱元璋以“仙缘”降在人间,元春点戏时,又以《仙缘》伏甄宝玉送玉,也是暗点了贾宝玉的大名叫贾璋

朱元璋因黄冠神仙送“天香”而出世,他就是“天祥”。这段“仙缘”在《红楼梦》中再次重演,是“甄宝玉送玉”,甄宝玉送的就是无稽崖青埂峰下的石头,这块石头化作扇坠大小如雀卵的“通灵宝玉”。雀卵,就是“不圆之珠”,是贾玑。同是因为“仙缘”而来到世间,贾宝玉落草时所衔之“宝玉”就是“不圆之璋”。以贾家两个字取名,“贾圆璋”就是贾璋。

贾宝玉,其实是“假宝玉”,因而也是“假璋”。贾瑞之名已被占用,在这层隐喻中,怡红公子姓贾,又名璋,小字宝玉。贾母不准史湘云叫小名,却又不提贾宝玉的大名,贾家谁都不提贾宝玉的大名,恐怕是避讳吧。而且,其中还隐藏着一段“假璋”的真实历史。

以林代玉,贾宝玉就是“假璋”

假,本义是“借”的意思,后来引申为“不真”,贾宝玉、甄宝玉其实是“假宝玉”、“真宝玉”。《红楼梦》中,假,既是真假的假,又有假借之意。贾宝玉之“假璋”,既说他是假的宝玉,又隐含着假借了“璋”,或者说取代了“璋”。

前面讲到,林黛玉在荣禧堂所见,证明荣国府就是桂林靖江王府,暗藏了第十一代靖江王朱履祜,也就是“荣穆王”。荣穆王是朱履祜的谥号,这一脉是朱兴隆的嫡派子孙,是书中的“兴隆街的大爷”的后代。朱兴隆是朱元璋的大哥,岂不就是“大爷”

朱元璋建立大明,三个哥哥中只有大哥留下了一个儿子,名叫朱文正。文正,就是“政”,贾政也是桂林靖江王的一个标识符码。在分封皇子时,朱洪武一并封了朱兴隆的孙子朱守谦,藩地在桂林。洪武五年,朱元璋以藩王规制,仿金陵皇城,以石头为靖江王筑皇城。因而,象征桂林靖江王的“荣禧堂”,牌额是皇帝手书御赐。《红楼梦》中的金陵,其实是这座小金陵,“石头记”也是记小石头城的家史。靖江王城中,有一座独秀峰,独秀峰下有一个名叫石涛(靖江王世子朱若极)的“石兄”

以《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所载,朱兴隆与朱元璋都是陈氏所生,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朱元璋做了皇帝,追谥四代先祖为皇帝,如此,朱兴隆就是嫡长子了。朱兴隆已故,那么,他的儿子朱文正就应当继承皇位。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朱元璋在《朱氏世德碑》中这样写道:“孟兄先逝,合家守丧”。孟兄,是庶出的长兄,朱元璋为厘清皇室血统,避免大哥这家争夺皇位,便把一母同胞的大哥降为了庶出。

《红楼梦》中以贾探春对庶出的极端态度,表达了对自家被贬为庶出的厌恶和愤恨。因而,在崇祯自缢后,荣穆王之子朱亨嘉,也就是第十二代靖江王便以林代玉(己卯、庚辰本中写的是“林代玉”),自称大明监国,也就是做了代理皇帝,假借了朱元璋家的皇统。

贾母不让史湘云叫宝玉小名,那就意味着贾母希望“贾璋”出现,以林代玉,书中“乘槎待帝孙”说的就是这层寓意。遗憾的是,贾玑是“不圆之珠(朱)”,他哪里做得了“朱元(圆)璋”

朱亨嘉称帝,以洪武为年号,当年(1645年)是“洪武278年”。也就是说,朱亨嘉假借了朱元璋的洪武年号,试图取代朱元璋,他就是“贾璋”

《红楼梦》以“秦可卿淫丧天香楼”隐藏了崇祯之死为节点,从这段故事后,讲的就是南明时期朱家的灭亡史。期间,除了朱亨嘉而外,还有几个非皇室正统的人自称监国,他们都是“贾璋”,“假宝玉”。

林黛玉、贾母说宝玉是“小名”,却不敢点出贾宝玉的大名,同样暗喻的是桂林靖江王朱亨嘉假借朱元璋洪武年号的历史。小名即“小明”,大名即“大明”,“小明”能够取代“大明”吗

《红楼梦》里贾宝玉小名叫宝玉,大名叫什么?

贾宝玉的大名叫啥?众说纷纭,仅我听说过的就有八个!!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关于贾宝玉的小名和大名的分歧由来

贾宝玉不就是叫宝玉吗?为啥总有人怀疑他有个大名?因为古代男子取名大有讲究,在家有个小名,上学有个学名,成年后还要个表字。

《红楼梦》中的贾府是百年世家大族,取名更是有讲究:

第一代“水”字辈,如贾演、贾源;

第二代“代”字辈,如贾代化、贾代善、贾代儒;

第三代“文”字辈,如贾敬、贾赦、贾政、贾敏等;

第四代“玉”字辈。如贾珍、贾琏、贾宝玉、贾环、贾琮、贾璜、贾珩、贾珖、贾璘;

第五代“草字头”辈的。如贾蓉、贾蔷、贾兰、贾芸、贾芹、贾荇、贾芷等。

是不是发现大家都按资排辈,只有贾宝玉夹在里面特别显眼?作为贾府嫡派第四代子孙,贾宝玉好像是需要一个整儿八经的大名,和同辈的兄弟一样,应该是从“玉”字旁,且是左右结构。

虽然书中,贾宝玉有一对外号诨名“怡红公子”“富贵闲人”“绛洞花王”“无事忙”“混世魔王”等等,但是唯独没有写明贾宝玉的大名叫什么,但是又屡次提到“宝玉”是小名这个说法:

《红楼梦》第三回,黛玉进贾府的时候说过:“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

第十六回,秦钟临终前和判官说:“不瞒列位,就是荣国公的孙子,小名宝玉。”

第三十一回,史湘云说“宝玉哥哥”,贾母就说:“如今你们大了,别提小名儿了。”

第五十二回,麝月跟坠儿妈吵架,麝月说:便是叫名字,从小儿直到如今,都是老太太吩咐过的,你们也知道的,恐怕难养活,巴巴的写了他的小名儿,各处贴着叫万人叫去……

那么宝玉没有大名显然不科学,关于贾宝玉的大名,也就是学名到底叫什么长久以来众说纷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宝玉的大名到底叫什么?目前至少有十种说法:贾瑛、贾玑、贾璋、贾珏……

1、贾宝玉叫贾瑛

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在《红楼夺目红》中以开篇神话“赤瑕宫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的挂饰为依据,比较谨慎的推断了贾宝玉的学名也许叫“贾瑛”。

还有人提出佐证,认为书中宝玉曾亲口说过:“说谎的是那架上的鹦哥。”这句话来证明宝玉是“瑛哥”,大名叫贾瑛。

《说文解字》中解释:瑛,玉光也,即玉的光彩。

2、贾宝玉叫贾玑

红学家胡联浩先生在《红楼梦隐秘探考》中医荣国府荣禧堂上的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来断定,这里面包含了宝玉和他哥贾珠的名字,所以宝玉的大名学名应该叫“贾玑”。

《说文解字》中解释:玑,珠不圆也,即不圆的珠子。

3、贾宝玉叫贾珏

这种说法源自《红楼梦》中惯用谐音,四大家族是“贾王薛史(家亡血史)”,人名也是各有玄机,贾府四位姑娘名为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名字连起来是原应叹息。那么贾府四位贾珠、贾琏、贾宝玉和贾环,应该是“株连绝宦”,所以宝玉的大名学名可能叫贾珏。

《说文解字》中解释:二玉相合爲一珏,即两块玉合在一起称为珏。贾珏,即假珏,隐喻了宝玉、黛玉“二玉”最终没能在一起的结局。

4、贾宝玉叫贾璋

这种说法应该是索隐派的前辈提出来的,认为《红楼梦》隐写明末清初的历史,男主角贾宝玉的名字和明太祖朱元璋有关。巧合的是书中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一共有三个孩子,分别是贾珠、元春和宝玉,贾珠的名字“朱”,拆开就是朱王,如果宝玉的名字叫贾璋,那么贾珠、元春、宝玉的名字合起来就是朱(珠)元璋。

佐证还有关于贾宝玉的《西江月》中有“腹内原来草莽”“愚顽怕读文章”中的取“原来”的“原”,“文章”的“章”,就是原章,谐音元璋。

《说文解字》中解释:剡上爲圭,半圭爲璋。璋是指形状像半个圭的玉器。

5、贾宝玉叫贾玺

还有人认为,宝玉为传国玉玺的化身,大名应叫贾玺,玺字拆开是尔玉,也就是你是玉的意思。但是,贾家第四代男子的名字用的都是玉字旁左右结构的汉字,玺字是上下结构。

《说文解字》中解释:玺,王者印也。玺的意思是帝王之印。

6、贾宝玉叫贾玉

因为脂砚斋在甄士隐解读《好了歌》在“展眼乞丐人皆谤”后有一条脂批:甄玉、贾玉一干人。因此认为贾玉就是贾宝玉,就是说最后甄宝玉,贾宝玉都曾做乞丐。又有第七十八回,贾宝玉撰写《芙蓉女儿诔》,自称“怡红院浊玉”。“浊”是自谦,“玉”是名字。因为古人在正式场合和书面语中一定要用大名,可以参考下贾政在元春省亲的时候自称为“政”,原话是“贵妃切勿以夫妇残年为念”。

《说文解字》中解释: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玉,即是是石头,君子之器。

7、贾宝玉叫贾宝玉

这种观点认为宝玉的小名为“宝玉”、大名就叫贾宝玉!宝字的繁体字,上面一个宝盖头“宀”;中间左边一个“王”字、右边一个“尔”字或“缶”字;下面一个“貝”字。

也就是说“宝”字本身已经有“王”字旁了,且在左边,已经符合贾家“第四代,则是“玉”字辈”、“且是左右结构”的取名习惯。而且“宝”这个字本身也有玉的事实

佐证是《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对贾雨村道“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个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美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

《说文解字》中解释:宝者,珍也。

8、贾宝玉叫贾宝

这个说法和上面关于“贾宝玉大名就叫贾宝玉”有共同的论据,就是“宝”这个字的繁体写法,是符合有王子旁,且居左的取名习惯。

另外一个论据就是贾府中爷们的称呼都是大名,比如“政老爷”、“琏二爷、”“珍大爷”,宝玉叫“宝二爷”,所以他的大名可能叫贾宝。如果宝玉有其它的大名,比如贾瑛,那应该是叫“瑛二爷”。

……我目前能想起来的就这么多了,以后要是看其它说法再来补充吧,下面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贾宝玉就叫贾宝玉,他在书中很多正是场合都用的是这个名字

贾宝玉本来就是个异类,他“衔玉而生”,身世实在是奇特。古代人都比较迷信,这样出身自带祥瑞的孩子注定不是一般人,取名也要压得住才行。

刘姥姥信口开河讲的那个求子的故事,其实影射的就是贾珠和贾宝玉的故事,按照故事里的说法,宝玉是属于“神佛赐子”,加上《红楼梦》开篇的神话故事,脂本中宝玉的前世是女娲石,程本中把女娲石和神瑛侍者合二为一,转世为贾宝玉。

总之宝玉是个来历非凡的人,他虽然是贾府的子孙,但他注定是不属于贾府的。在“魇魔法姊弟逢五鬼”一回中宝玉混沌中发出过这样的呼喊“从今以后,我可不在你家了!快收拾了,打发我走罢。”已经注定了他终有一天会撒手出家的结局。

既然宝玉本来就是个异类,又何必非要拘泥于贾府的规矩去取名字呢?我认为宝玉的大名就叫贾宝玉,在很多必须要用大名的正式场合,他都是用的贾宝玉这个名字。

《红楼梦》第十八回,元妃省亲大典是非常正式严肃,此时宝玉已十三岁左右,不可能没有学名。先后元春问道:“宝玉为何不进见?",然后宝玉奉旨作诗,写完之后的落款署名“臣宝玉谨题”

《红楼梦》第十四回贾宝玉路谒北静王,北静王是个大人物,四王八公中唯一的铁帽子王,比贾府的地位高很多,进见这么重要的人物不可能用小名,北静王说的也是贾宝玉这个名字——水溶笑道:“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宝玉过生日,妙玉给他送了个帖子,宝玉看到之后高兴的不行,但是又因为特别看重妙玉,不知道怎么回复,本想去请教黛玉,后来偶遇邢岫烟指点,他才小心翼翼的回复了帖子:“槛内人宝玉熏沐谨拜”。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贾府除夕祭祀宗祠,这也是非常庄重严肃的场合,除了拜见皇帝,没有更庄重的事儿了。但是宝玉用的依然是贾宝玉这个名字,“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垫”。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贾宝玉撰写《芙蓉女儿诔》,自称“怡红院浊玉”。“玉”是名字没错了,但说是“宝玉”的简称也没错,毕竟“宝玉”这个名字的词眼是“玉”,所以宝玉自称是“玉”也没毛病。比如“探春”的名字,词眼就是“探”,因为“春”是姐妹们的排辈,所以她在给宝玉的信上写的是“娣探谨奉”。

……

综上所述,宝玉的大名到底叫什么并没有定论,因为曹公他没写明白。目前依然是众说纷纭,我的观点就是他的大名和小名一样,就叫贾宝玉,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看法。

南山橘暖 / 文

我是南山橘暖,爱读书,爱读红楼梦。红楼梦解读见仁见智,如有歧误,敬请雅正。

《红楼梦》里贾宝玉小名叫宝玉,大名叫什么?

甄士隐——真事隐(去),贾雨村——假语村(言);

甄英莲——真应怜,霍启——祸起,

姣杏——侥幸,冯渊——逢冤,

秦可卿——情可亲,秦钟——情种,

詹光——沾光,卜固修——不顾羞,

卜世仁——不是人,石呆子——实呆子,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

贾敷、贾敬、贾赦、贾政——福晋摄政。暗指孝庄太后。

贾瑛(宝玉)、贾珍、贾珠、贾琏——胤禛株连。

直接涉及皇帝的名字,贾宝玉的大名当然不能直接写出来。

《红楼梦》里贾宝玉小名叫宝玉,大名叫什么?

喜欢《红楼梦》的朋友,看到贾宝玉小名叫宝玉,都会好奇他的大名到底叫什么?虽然已有各种各样的猜测的答案,或许他没有大名才是最准确的答案

在《红楼梦》中,第一主人公贾宝玉几乎从来没有用过大名,书中多次明确点出所谓“宝玉”只不过是他的小名。

比如第十六回中,秦钟所说的“不瞒列位,就是荣国公的孙子,小名宝玉。”

然而,一直用小名并不是因为作者没有起名的才华。《红楼梦》很多人物的命名隐含着曹雪芹的精心设计,也代表着一些深刻的寓意,例如,贾政是“假正(经)”;英莲,她的命运是悲惨的,实在应该怜悯;冯渊是“逢冤”等等,这些起名的精妙也说明曹雪芹不是才尽,因而他不能为宝玉想出更好的名字。

其实,贾宝玉几个兄弟的名字也便有意味,贾珍、贾珠、贾琏、贾环都是大名,所谓珍珠连环,此中自有深意,《庄子·天下篇》中有:“连环可解也。”

按照《红楼梦》中贾府族人起名的规矩,贾宝玉这一代男子中名字都带有“王”字旁,因此,大致可以推断贾宝玉的大名中也应该带有“王”字旁,并且还应该是单字。

根据这种规律,有人说贾宝玉的大名应该为贾瑛,因为他的前世为神瑛侍者,如周汝昌先生在《红楼夺目红》中就推测贾宝玉大名应该叫贾瑛。

还有人猜测宝玉大名应该是“贾玑”或“贾珏”。

玑字的读音是jī,含义是不圆的珠子;珏字的读音是jué,含义是合在一起的两块玉。

且不论这两个字的含义如何,只看读音,就不属于好听的字词。何况,哪里比得上“宝玉”两个字简单、直白却另有韵味。

宝玉一直没有大名,一种很大的可能就是留下悬念,就像绘画中特意的留白,特意不点明,才更有意味。

否则,就如同关于诗的故事一样,“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换一个字容易,可要换一个恰如其分的字,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林黛玉、贾宝玉的美名深入人心,想要找出另一个能够媲美的名字,既能够替代“宝玉”的意思,不改变他的原有形象,又要能够匹配钟灵毓秀的林黛玉,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到的。

另一种可能性,则是作者似乎有意不让贾宝玉长大。

贾宝玉一直被人以小名称呼,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贾母对他特殊的钟爱。

因为贾母这位“老祖宗”对孙子疼爱,更喜欢用小名来称呼,同时也是出于保护宝玉的目的,个中缘由也被麝月说出。

便是叫名字,从小儿直到如今,都是老太太吩咐过的,你们也知道的,恐怕难养活,巴巴的写了他的小名儿,各处贴着叫万人叫去,为的是好养活。连挑水挑粪花子都叫得,何况我们!

此外,作者也想让使贾宝玉长久地处于少年纯真的境地,因为有了大名/正名,便意味着要严格地遵守世俗礼仪,很难再随心所欲。

不过,也有一处似乎矛盾的地方,在元宵节元春省亲时,元春命众人作诗,宝玉用的还是这个名字,他写道“有凤来仪,臣宝玉谨题”。

在这个场合,宝玉更应该用大名,如果不是疏漏,那就是因为在这个时候宝玉还没有正式的大名,而他的亲姐姐元春对此知情,所以也不会怪罪。

总之,从上述的各方面情况来看,“宝玉”是更贴切的名字,也更能代表主人公的少年纯真,宝玉没有大名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完〉

—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 感谢点赞、评论、关注

《红楼梦》里贾宝玉小名叫宝玉,大名叫什么?

贾宝玉的大名叫贾玺,玺乃是天子之宝的意思,天子之宝,白玉质,通高6.4cm,印面7.8×7.8cm,上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下面星火情殇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这个问题。

宝玉一词在封建社会里,一般指的是玉质的印绶,也就是印章,权力的象征,清朝皇帝有二十五宝,玉玺就是其中的一个天子之宝。

红楼梦一书里,所有的名字都有特殊含义,宝玉名字来自于女娲补天所剩下的一块补天石,也就是贾宝玉出生时嘴里所含的那块通灵宝玉,贾宝玉的命运和这块通灵宝玉牢牢的绑在了一起,贾宝玉一旦失去了这块通灵宝玉,就会变得呆傻,所以贾宝玉实质就是通灵宝玉,也暗喻了贾宝玉一旦失去了玉玺,没有了权力,他的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

蒋玉菡谐音是将玉含的意思,贾宝玉是含着玉出生的,将玉含无疑指的就是含玉而生的贾宝玉。请看红楼梦第二回原文:

雨村道:“置于万万人之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怪癖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亦必为奇优名娼。”

这是贾雨村评论贾宝玉的一段文字,如果贾宝玉出生在贫寒人家,一定就是一个奇优名娼,而蒋玉菡恰恰就是一个京城有名的优伶,证明蒋玉菡代表的就是贾宝玉的通灵宝玉。

蒋玉菡这个人应该大有来历,极可能是宫里的一个戏子,代表的皇帝二十五宝之一的玉玺,皇帝将蒋玉菡赐给忠顺王,也就是皇帝把玉玺这个天子之宝,赐给了忠顺王,暗喻皇帝立了忠顺王为太子,继承天子之位,于是很多人就都来抢蒋玉菡这个天子之宝,北静王就是争夺蒋玉菡的人之一,蒋玉菡本来就是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属于贾宝玉所有,但是通灵宝玉却被皇帝剥夺了,也就是说明贾宝玉生来就拥有玉玺的权利,是玉玺的法定继承人,因此贾宝玉的大名就是贾玺。

蒋玉菡就是玉玺,他所居住的地方就是装玉玺的紫檀盒,自古以来,放置皇帝玉玺的盒子都是紫檀木制作的,看下书中原文:

“大人既知他的底细,如何连他置买房舍这样大事倒不晓得了?听得说他如今在东郊离城二十里有个什么紫檀堡,他在那里置了几亩田地几间房舍。想是在那里也未可知。”

这段文字说明了蒋玉菡就是玉玺,紫檀堡就是装玉玺的紫檀盒子,玉玺代表着皇帝大权,忠顺王和北静王二人开始争夺蒋玉菡,也就是争夺太子之位。

总之,贾宝玉就是蒋玉菡,蒋玉菡就是放在紫檀盒里的玉玺,玺字是尔玉,也就是别人的玉,贾玺的含义就是被别人夺走的玉,所以贾玺就是贾宝玉的大名。

《红楼梦》里贾宝玉小名叫宝玉,大名叫什么?

宝玉是贾宝玉的小名。

《红楼梦》一书中,多次提到“宝玉”是小名。

第三回黛玉刚来到荣国府,王夫人让黛玉和迎春三姊妹一起念书、做针线,只是不要理“孽根祸胎”、“混世魔王”贾宝玉。听了王夫人的话,黛玉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

这是书中第一次写贾宝玉“小名唤宝玉”,是从黛玉口中说出。

第十六回,秦钟病重,奄奄一息,这时宝玉来看他,秦钟又说“小名宝玉”:

正闹着,那秦钟魂魄忽听见“宝玉来了”四字,便忙又央求道:“列位神差,略发慈悲,让我回去,和这一个好朋友说一句话就来的。”众鬼道:“又是什么好朋友?”秦钟道:“不瞒列位,就是荣国公的孙子,小名宝玉。”

第三十一回,史湘云又到荣国府做客,没有见到宝玉,她便问道:“宝玉哥哥不在家么?”贾母道:“如今你们大了,别提小名儿了。”

五十二回,坠儿妈找晴雯的错,说晴雯提着宝玉的名字叫。麝月怼坠儿妈说:“……便是叫名字,从小儿直到如今,都是老太太吩咐过的,你们也知道的,恐怕难养活,巴巴的写了他的小名儿,各处贴着叫万人叫去,为的是好养活。连挑水挑粪花子都叫得,何况我们!连昨儿林大娘叫了一声‘爷’,老太太还说他呢……”

从这些内容看,“宝玉”是贾宝玉的小名,那么他的大名叫什么呢?

小名宝玉,大名亦是宝玉。

宝玉一辈的贾氏男丁是“玉”字辈,取名用的字都是斜玉边的,如贾珍、贾琏、贾环、贾琮、贾璜、贾珩、贾珖、贾璘等等。贾宝玉似乎也需要取一个带斜玉边的字做名才顺理成章。文中既然多次提到他“小名宝玉”,似乎他还有一个大名。

其实,宝玉名字的由来很特别,他衔玉而生,名字就取做“宝玉”了。“宝玉”中已经带“玉”,不需要再取玉字边的字了。

从原文内容看,贾家的男丁都没有再另外取名,大名、小名用的是同一个名。长辈称呼,就是小名,比如老太太叫“珍哥儿”,“琏儿”。下人和别人称呼就是大名,“珍大爷”、“琏二爷”。

宝玉也不例外。家人称呼宝玉就是小名,外人称呼就成了大名。老太太叫“宝玉”、“玉儿”,王熙凤、宝钗叫“宝兄弟”,都是小名。而下人和外人叫“宝二爷”,则是大名。

在秦可卿丧礼上,宝玉路谒北静王时,北静王说:“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

北静王和宝玉初次见面,且位高权重,总不能在这种公开场合叫宝玉的小名吧?这里北静王叫的“宝玉”就是大名。

贾宝玉的题字用的是“宝玉”这个名字。

古人吟诗作文都要题上名字,题的名字应该是大名,即学名,不能把小名题在文中。文中多次写到宝玉在诗文中题“宝玉”二字。

第十八回,元妃省亲时,宝玉奉旨作诗,写完之后的落款署名“臣宝玉谨题”。此时宝玉已十三岁左右,不可能没有学名,那他所题“宝玉”就应该是大名了。

第六十三回,宝玉过生日,妙玉给他送了个贺他生辰的帖子,他在回帖中写:“槛内人宝玉熏沐谨拜”。

第七十八回,宝玉撰写《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自称“怡红院浊玉”。

结语

贾家的男子从始至终都用的是一个名字,没有大名、小名之分,如果另有大名,宝玉作为男一号,文中总会提到。就像秦钟字“鲸卿”,薛蟠字“文龙”都提到了,薛蟠的字还上了回目: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我的观点就是他的大名和小名一样,就叫贾宝玉。

史湘云叫“宝玉哥哥”,贾母让她别提小名儿了,意思是他们都长大了,不要提着名字称呼了,显得不尊敬。

接下来,正说着湘云,宝玉来了又叫“云妹妹”:“云妹妹来了。怎么前儿打发人接你去,怎么不来?”王夫人批评他“提名道姓”,说:“这里老太太才说这一个,他又来提名道姓的了。”

王夫人和老太太的意思一样,就是让他们彼此称呼“哥哥”、“妹妹”,不要提着名字叫。

这里并不是强调不能叫宝玉的小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