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宋江说出招安的想法,李逵武松都反对,为何宋江敢杀李逵?

《水浒传》中,宋江绝对不会说出招安的想法,宋江压根就没有这个想法。因而,这个题目不成立。假如改做“征四寇中宋江说出招安的想法,李逵武松都反对,为何宋江敢杀李逵?”,这便才是。

梁山确实有要招安的人,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托塔天王晁盖。梁山兄弟早就不满晁盖了,这一点,伪造文本、瞎批水浒的金圣叹也看出来了。在“曾头市晁盖中箭”这回书的回前,金圣叹说:“(晁盖)已死于厅上厅下众人之心非一日也”。

金圣叹虽然这样批,但是,他绝对没有搞懂,为何晁天王早就在梁山好汉的心中死去了。那么,为什么说梁山要招安的人是晁盖,宋江根本就不想招安呢?

“菊花之会”是荒唐的超级伪作

《水浒传》“引首”中,早就预设了全书的结构,预伏了梁山故事的大结局。书中写道:“不因此事,如何教三十六员天罡下临凡界,七十二座地煞降在人间,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故而,“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宋江等一百单八将就是来造反的,全书到梁山大聚义时就结束了。

作者早就确定了《水浒传》的主题,哪里有招安,哪里还有梁山大聚义之后的故事?所以,紧接着梁山好汉排座次之后的“菊花之会”,是千真万确的伪作,或称之为续书也无不可。只是这等续书完全反转了原著精神,把一部彻底反皇帝的伟大著作,颠覆成了给皇帝涂脂抹粉的反面教材。

在这段伪作中,“宋江”在重阳节酒会上,填《满江红》词表达了急切的招安愿望。于是,“武松”第一个跳出了反对,“李逵”也一脚踢翻了酒桌,明目张胆地与宋江唱反调。“宋江”大怒,要杀李逵,但却不敢动“武松”。

这段故事不仅是伪作,而且写得极为荒唐。《水浒传》中,武松做了头陀后,在孔家庄与宋江重逢。这时,武松对宋江说了这样一段话:“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武松因为杀人太多,自知“遇赦难宥”,要想活命就只有先上二龙山造反,然后等待朝廷招安。

也就是说,武松是《水浒传》中第一个说出“招安”二字的人,“菊花之会”却把武松写成了第一个反对招安的人,到底是打宋江的脸,还是打武松的脸?究竟宋江不是君子,还是武松是个出尔反尔的小人呢

故而,这段故事荒唐得离谱。原著中,宋江以及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就是来大闹宋国乾坤的。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目标,所有的好汉才十分拥护宋江,宋江做了寨主,梁山大小头领“众皆欢喜,拱听号令”。

宋江绝对不愿意招安,那么,为何说晁盖才是梁山上要招安的人呢?

晁盖就是霹雳大仙

《水浒传》“引首”结尾处,说的是梁山聚集的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单八将出自道家神话传说。第一回书写的就是洪太尉在道家兴盛之地龙虎山,放出了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齐聚水浒寨中,就是要造反的。

梁山大聚义时,梁山按照石碣上的排名,逐一落座。这块石碣上,没有托塔天王晁盖,他不是道家星煞。于是,“水浒阴谋论”说,宋江早就架空了晁盖,这块石碣是宋江伙同吴用、公孙胜伪造的。这样的奇谈怪论,听起来就十分荒唐可笑。

晁盖此时不在石碣碑文上,但是,却在梁山大聚义的现场。

却说宋江命公孙胜做七昼夜罗天大醮,追荐晁天王等。这段故事,照应的就是第一回书,张天师在汴梁做七昼夜法事,然后梁山一百单八将逃出地穴。

公孙胜法事做到第七夜时,天空中一声霹雳,西北乾方天上出现了一只大金盘。这只大金盘化作一团火块,钻进了正南地下。这只大金盘出自霹雳大仙赵匡胤的《咏日》诗:“须臾降下大金盘,赶散残星与明月”。也就是说,是霹雳大仙钻进了正南地下。

同样,这个情节也是照应“洪太尉误走妖魔”的。当洪太尉打开伏魔大殿地穴时,炸响了“十万军中半夜雷”,这声雷震塌了半个殿角。雷,就是霹雳,也是书中的霹雳大仙。

前后照应的情节,有两个寓意: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大明如北宋那样走向终极。“半个殿角”,指的是南宋半壁江山,“正南地下”就是龙虎山地穴,同样指的是“半个殿角”,南宋偏安一隅。而这轮大金盘来自西北乾方,都是“金”,北宋为金国所灭,后来的明朝也是亡于“金”。所以,是“赶散残星与明月”。

这只大金盘就是霹雳大仙,而霹雳大仙就是托塔天王晁盖。梁山大聚义时,晁盖化作一块石碣,决定了梁山好汉排名,恐怕,这也意味着梁山好汉完成了“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的使命,接受了托塔天王的招安。而且,又回到正南龙虎山地穴,继续去做“妖魔”了。

因此,我倒是很赞同《荡寇志》的结局,梁山天罡地煞被镇锁到牛渚山。只是死忠皇朝的俞万春如金圣叹那样没有读懂《水浒传》,否则,此人万死都不敢把皇帝写成妖魔,又把他们镇锁了。

原来,晁盖要招安,并不是向宋徽宗投降,而是要收降梁山好汉。这是怎么回事呢?

晁盖乘帝车上梁山

晁盖之“晁”,是初升的太阳,盖,即圆盖,就是赵匡胤诗中的那只“须臾降下”的大金盘。铁天王晁盖,隐喻的就是霹雳大仙。而书中的霹雳大仙,又不止赵匡胤一人,施耐庵是借北宋的事隐藏明朝的事。

“引首”中,施耐庵这样描述赵匡胤出世:“后来感的天道循环,向甲马营中生下太祖武德皇帝来。这朝圣人出世,红光满天,异香经宿不散。 乃是上界霹雳大仙下降。英雄勇猛,智量宽洪”。

这段话中,故意写了一个“洪”字,那就是朱洪武的“洪”。这是因为,这段描述主要出自《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朱元璋出世时才是“红光满天”,《宋史·太祖本纪》中说赵匡胤出世时,只是“红光满室”。赵匡胤名叫香孩儿,而朱元璋的母亲梦见一个黄冠道人,吃了黄冠送的一粒白色药丸,“口有香气”而生下了朱重八。

“太祖武德皇帝”是赵匡胤、朱元璋谥号的提炼合成,历史上,赵匡胤没有颁发丹书铁券,朱元璋却给开国功臣们发过这个玩意。其中,《水浒传》中所隐藏的曹国公李景隆,他们家就有一块。后来,李景隆的丹书铁券被朱棣没收了,李九江也被圈禁——这就是《水浒传》柴进的故事。

在龙虎山伏魔之殿大门前,施耐庵以洪太尉看大门封条,与上清宫住持真人对话的情节,暗藏了赵九重、朱重八,这两个“太祖武德皇帝”、“霹雳大仙”的小名赫然出现在文本之中。

晁天王在智取生辰纲前,做了一个“七星之梦”,这个梦是以《史记·天官书》为依据写的。梁山天罡地煞都是道家传说中,北斗七星群中的星煞。晁盖在《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却是“毗沙天人”,是佛门中的托塔天王。所以,晁盖不在北斗七星之列,他是斗柄上化作白光飞去的小星。晁盖举荐的白胜是七星之一,这两人的关系,又出自《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白日鼠”就是毗沙门天王左手中的“吐财鼠”。

《史记·天官书》说,“北斗七星,斗为帝车”。吴用等七人驾着帝车,迎接晁盖上梁山。因而,晁盖隐喻的是霹雳大仙,也就是两个“太祖武德皇帝”。晁盖在梁山之上,就是要招安宋江等一百单八将。

那么,宋江接不接受晁盖的招安呢?

宋江确实是造反的皇帝

但是,宋江的身上也是贴满了皇帝标签。宋江原本是家中老大,却被写成了“三郎”,其中的寓意就是“三郎”皇帝。《水浒传》中的三郎皇帝至少有这么几位: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建文帝、永乐大帝。

这些皇帝要么是谋朝篡位者,要么就是违背祖制礼律做了皇帝的。“引首”中,有这样一段话,隐伏了如此之多的“三郎”:

自庚申年间,受禅开基即位,在位一十七年,天下太平,自此定矣。传位与御弟太宗即位。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太子即位,这朝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

大宋建立于猴年,大明同样是猴年得国,这段话也是一击双鸣,一笔写了两个皇朝的几个“三郎”:宋太宗、宋真宗都是家中的三郎,而这段话中,又以故意遗漏宋真宗,暗藏了金匮之盟和朱洪武“孙立”。假如没有金匮之盟,或者宋太宗没有违背母亲的盟约,把它变成“虚钱实契”,那就没有宋真宗了。

如此,就变成了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太子即位,这个太子做了皇帝,就是赤脚大仙宋仁宗。这不就是“孙立”吗?

《水浒传》的背景是宋徽宗宣和年间,宋徽宗也是因为一个太后以“仁孝”之名,以第三顺位继承人做了皇帝的。无独有偶,出现在龙虎山上那条雪花大蛇,也就是蛇年大雪节前夕出生的朱允炆,同样是以第三顺位继承人做了皇帝。而《水浒传》中所隐藏的靖难之役,这之后朱棣便做了大明的第三代皇帝。

这就是书中的“三郎”、“孝义黑三郎”、“拼命三郎”,这些三郎为了做皇帝够黑、够拼命的,有的还直接在皇位上丧了命。宋江被宋太公“出籍”,就是宋徽宗不能葬入祖陵,朱允炆被褫夺帝号的真实写照。

而宋江在江州得病装疯,其实就是燕王在北平躲避削藩暗中起兵的暗写,宋江说的那番“风话”中,隐藏着“燕王”、“朱重八”,是“奉天靖难”的意思。

“太宗”造了“太祖”的反,太祖当然要招安他们了。所以,晁盖是梁山的招安派,他要招降梁山一百单八将。

续书不知此等深意,瞎写了“菊花之会”,不仅把武松诬为出尔反尔的小人,还窜入原著篡改文本,一部反皇帝,把皇帝写成“妖魔”的伟大著作被泼了一盆几百年都难以洗刷的脏水。因而,这个题目是不成立的。

《水浒传》中宋江说出招安的想法,李逵武松都反对,为何宋江敢杀李逵?

《手段而已,李逵可当棋子》

作为钢铁一直男,骄阳泡妞很简单:

每天早早就起床,漂漂亮亮作打扮;

然后远远的放光,为她人间送辉暖……

只要坚持亿万年,就算无际大冰山;

也会融化铁心肠,被我娶回当新娘!

骄阳美美的幻想,口水流满火胸膛……

喂喂喂,大红脸,快快给我闪一边!

刁蛮任性的云娘,突然出现阳身旁;

骄阳一惊身一颤,又见这个小魔王!……

怎么又在瞅姑娘?你个无耻大色狼!

骄阳脸上一红烫,结结巴巴分辨忙:

怎怎会?别冤枉… 冤枉什么还狡辩?

看你口水满地淌…快快离去别多言!

云娘叉腰很野蛮: 我要在此兵阵练!

凭凭什么听你讲!义愤填膺抗议阳;

就凭这个!小样!云娘挺胸晃粉拳!

骄阳一惊往后站,脸色发青苍白黄;

好男不斗蛮女郎!骄阳一跃走慌张……

满目柔情望身前,云娘留在原地方;

每天到处逛悠闲,只为见你阳君郎……

《九天往事传说》

风起飓猛烈,喜将亮月接;

最近有传说,在这九天界;

云鹤大色魔,垂涎她美色;

如蜂炸了窝!这个简直了!

大家的怒火,烧红了银河!

要知在这儿,美丽的亮月;

那是代表着,神圣的纯洁!

要想将仙法,练到最高阶;

心头的纯洁,那是必须的!

经常靓美月,能够让见者;

得到慧启发,功升一大截……

不过怒归怒,大家颇忧也!

只因云色魔,功力甚超绝;

擅长的云术,很是怪奇特;

能万种变化,基本是无解;

唯有风郎他,能将其制约!

风术一功发,别说是一个;

就算百云魔,也得陨落灭……

故此众大家,意见一致合;

让俏美人月,风家住暂且;

让风护着她,直到事解决;

至于为什么,不让风儿哥;

到她明月家,护卫明月呢?

只因风郎他,刚好忙碌着;

在家炼法宝,关键的时刻;

不能离开也,故只唯此策……

哈哈哈哈哈!风郎笑不歇!

其实这消息,来源乃我这!

爱她俏月儿,激荡情心阙;

想出这办法,花费了心血;

牺牲了纯洁,境界在下跌;

所有的一切,今日终值得!

唯一的忧虑,就是俏月儿;

她是那么的,伶俐慧敏捷;

马迹露一些,就会被发觉!

到时被吊打,不复纵万劫!……

《明月往事》

人间坏哥哥,快快解释说!

昨夜是为何,不来约会我?

害我呆在家,一人孤寂寞?

双手蛮腰叉,凤目似冒火;

明月生气着,指甲磨霍霍;

就要上前掐,情郎这坏货;

哎呀哎呀别!救命啊仙佛!

一时尽响彻,惨叫的声波……

淋漓的惩罚,无数的承诺;

再加上情话,听了满一箩;

明月喜返家,甜蜜满心窝……

摸着肿如瓜,透红的耳朵;

人间爱眼眸,柔情在闪烁 :

你这萌萌哒,爱美小家伙;

为秀身材辣,总爱穿单薄;

甚至是不惜,为此冻哆嗦;

昨夜这九霄,寒潮猛降落;

我又怎舍得,约你出拍拖?

《水浒传》中宋江说出招安的想法,李逵武松都反对,为何宋江敢杀李逵?

粱山好汉遇上宋江,注定了是以失败而告终的结果。宋江本是一个刀笔小吏,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他知道在梁山撑不多久。所以,招安之心早已有之,只是早说晚说罢了。

那天在大家聚会时,他是乘着酒劲,写了一首《满江红》,其中有“盼招安,心已足”的意思,被直男李逵掀翻了桌子,给宋江“现场直掘”,弄得下不了台,宋江这才要杀李逵。其实他也并非真杀,知道大家会保李逵,只不过是试一下大家的反应罢了。

其实反对招安的不止李逵,武松也很反感招安,而且当时就说了“冷了众家兄弟的心”的话,宋江也未敢发火,因为他心是虚的,一旦杀了李逵,梁山好汉势必分成两派,他宋江能否保住脑袋,自己心里没底。所以,他只能外强中干地喊:“这黑厮在此胡言乱语,给我拉出去砍了!”

《水浒传》中宋江说出招安的想法,李逵武松都反对,为何宋江敢杀李逵?

宋江提出招安,武松,鲁智深,李逵都反对,宋江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他不能不清楚,武松虽然归于梁山,属他宋江的手下,但武松其人并非一个纯女奔夫,此人很有个性,说干就干,说杀就杀,从来做事不拖泥带水,敢于舍身拚命,所以宋江小心谨慎,很有心计,不去点武松这根导火索,以防不可收拾局面,所以宋江冷静沉着,以杀鸡儆猴的方法只杀李逵,因为宋江对李逵了如手掌,此人根本是个没有头脑的人,爱简单随风付和,对自己却忠义耿耿,根本没有真正的心思来反对他的一个人,所以只不过演了要杀反对招安的李逵,其真实的目底是试探招安是否有多大的拒力,谁知要杀李逵以上演,宋江心里有底了,也就不真正的杀李逵了!

《水浒传》中宋江说出招安的想法,李逵武松都反对,为何宋江敢杀李逵?

武松和李逵的身份不同。

李逵是宋江的小弟,死忠粉,也叫脑残粉。李逵是没有自己的势力,也没有自己的思维的,宋江就是他的大脑,他的图腾。他并不是反对招安,事实上他连招安是什么玩意都不知道。他是当场喝多了酒,武松反对招安,他也起来反对,跟阿口喝了空肚酒酒壮怂人胆上街调戏小尼姑摸小尼姑头皮一样。要是他不喝酒,是万不敢耍流氓的。

武松不同。武松反对宋江招安,是在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武松是二龙山的三巨头之一,他的话代表二龙山的立场,宋江必须认真对待。二龙山是入伙梁山泊的,相当于现在有实力的小公司持股加入大公司,是股东,而且有很重要的发言权。

但是宋江作为一家之主,要是镇不住二龙山这样的山头,这个老大就没法当了。于是他敲山震虎,杀鸡骇猴,立马把李逵拉出去要杀,立威之后问武松,我提出招安给大伙谋一条出路,你为啥反对。其实这句话分量很重,武松一下子被问住了,如果这个台阶下不去,以后二龙山就没有话语权了。打仗亲兄弟,鲁智深立马接茬,朝廷全是奸臣,陷害忠良,比我的黑袈裟还黑,招安之后大家伙前途堪忧。

宋江一看二龙山这么团结,也不敢找武松的麻烦,借坡下驴说,圣上只是被奸臣蒙蔽了,我这就进京一趟,直接面见圣上,表表咱们的赤胆忠心。

所以宋江杀李逵不敢杀武松就是,你是公司老总,开会提出个项目,你的保镖忽然反对,被你当场赶出去教训了一顿。但是公司的一个副总也反对,你就得跟人家作详细耐心的解释工作,不能向收拾保镖一样随意。

《水浒传》中宋江说出招安的想法,李逵武松都反对,为何宋江敢杀李逵?

《水浒传》第七十一回,梁山好汉108将欢聚一堂,在聚义厅上为庆祝重阳节,大家大碗吃肉大碗喝酒,显得喜气洋洋。宋江心中喜悦,也看到了正是宣扬“招安”理论的好时机,于是乘酒气故装醉酒,提笔写《满江红》诗词一首,并让乐和演唱了出来,当乐和唱到“愿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时,风云突起,惹恼一帮兄弟。

这帮兄弟虽然在108将中只占了少数,但实力并不弱,其代表人物就是原二龙山那帮兄弟以及原跟随晁盖上梁山的那帮人。黑旋风李逵虽然叫嚷的最厉害,其实只是本性率真使然,并不一定理解招安的实质含义,只是为了心情痛快而己,当时李逵是这么说的“招安,招安,招什么鸟安!”

宋江虽然知道如果自己去接受招安,李逵会死心塌地跟着去的,因为李逵是宋江最忠实的小兄弟,有点“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味道,但李逵做事率真,并不一定会想好了怎么说,当着众人的面让宋江下不了台,而且口中言说的是反对宋江的招安大略,宋江总得有个姿态,说是要杀李逵,其实是在演戏,知道众人会保李逵,也是杀不了的。

那么,武松同样说了反对的话,为何宋江不说杀武松呢?当时武松说:“今天也要招安,明天也要招安,冷了众兄弟的心!”宋江不说杀武松,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为稳定梁山大局,防止梁山分裂。梁山上反对招安的主要人物有吴用、公孙胜、柴进、鲁智深、武松、林冲、阮氏三雄、史进以及他们的追随者,这是一股不小的势力,虽然是少数,却足以造成梁山分裂,梁山分裂了,梁山势力在朝庭眼里就不足道了,也就不会去招安梁山众人了,宋江理想也就实现不了。这里有个题外话,许多人不认为吴用是反招安派,其实是误读,吴用拥护宋江是为了梁山大局,本心并不主张招安,这是题外话了;

(二)宋江以兄弟之“义”的旗号聚集人心,由于李逵是宋江的铁粉,这点大家也都知道,也都知道说杀李逵是假的,并不会伤了众人的心,说杀武松就不一样了,大家会认为宋江玩真的,只为了一句话,这就不符合“义”字当头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