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袁守城和玉帝到底是什么关系?

袁守城被塑造成袁天罡的叔父,要说他与玉帝有没有关系,得从袁天罡身上找答案。那么,袁天罡是什么样的人,在《西游记》中又是什么样的寓意,此人与玉帝有没有关系呢?

袁天罡的《推背图》证实,袁守城跟玉帝是“老铁”

《西游记》第九回书“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中说,袁守城是“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既然袁天罡是正先生,那就必定有个副先生,这个副先生吴承恩没有提到,他应当是李淳风。袁守城是袁天罡的叔父,是不是比袁天罡还厉害呢?

提到袁天罡、李淳风,恐怕就得讲讲《推背图》这部所谓的预言奇书了。《推背图》这部书最早记载于《宋史》,但脱脱只记录了书名,并无一字正文。据说,这部预言唐太宗之后历史的奇书,就是袁天罡、李淳风与李世民在密室中“创作”的。

传说,李世民欲问唐朝国运,密诏袁天罡、李淳风。这二人深知“天机”,但是,他们不敢泄露天机。李世民找了个理由,说,咱是天子,是可以知道天机的。于是,袁李二人便你一言我一语地泄露“天机”,预言了几千年后的历史。

讲到最后,卦象完结,袁李二人口诵七言一首作为结尾,其中两句说道:“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归去休”,一个人推着另外一个人的背,回家洗洗睡了。当时,有宫廷画师记录了这一幕,这部书就叫做《推背图》。

据我的研究,唐代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推背图》,就是这个故事的本身也是破绽百出,毫不足信。李世民固然是“天子”,可以知道天机,而那个画下袁天罡、李淳风推背图像的宫廷画师呢?记录袁李二人预言的书记官呢?他们难道也可以知道“天机”?

其实,《推背图》是赵匡胤为了掩盖陈桥兵变篡夺皇位的历史而伪造的。赵匡胤之前的“预言”,自然就惊人地准确了,之后的“预言”则是历代王朝为宣扬自家“天命”,根据自己的事迹不断添加的,或者是有目的的好事者篡改添加的,当然也是十分“准确”的“天机”了。

《推背图》为何是赵匡胤伪造,这个事说起来还挺复杂的,就此打住了。本回答还得回到主题上来,说说袁守城的事。

虽然《推背图》是一部伪书,但却挂在了袁天罡、李淳风的名下,吴承恩据此把袁守城设计成袁天罡的叔父,袁天罡能知晓“天机”,能把玉皇大帝的机密告诉玉皇大帝的儿子,此人就不是依靠算卦推测的,一定是和玉帝有关系。而且,玉帝和袁天罡的关系还不错,乐意把几千年后的“天机”提前泄露给他。

既然袁天罡知道玉帝的“天机”,袁守城恐怕也和玉帝有交情。所以,他知道玉帝下雨的天机,准确“算”准了下雨的时辰、点数,甚至何时布云、何时发雷、何时下雨、何时雨足,都丝毫不爽。假如玉帝不提前通知他,袁守城就是真有通天彻地的本事,都无法算得如此精准。

所以,吴承恩说“老龙王拙计犯天条”,除了玉帝能够制定颁布天条,天庭还有谁有能力做这件事?袁守城一定是提前知道了玉帝下雨的谕旨天条。

书中说袁守城“术冠长安”,那就比袁天罡厉害多了。袁天罡竟然要躲在密室里,偷偷地给玉帝的儿子泄密天机,惧怕玉帝知道。袁守城则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拿玉帝的天机押注,玉帝却没有惩罚他,这样的关系简直赛过了闺蜜,袁守城就是玉帝的“老铁”,袁天罡根本无法比。

那么,袁守城为何跟玉帝的关系这样铁呢?

袁守城不仅泄露天机,还敢在玉帝的屠刀下救“人”

两个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的樵夫、稍公相互吹牛,张稍竟然以袁守城力压李定,赢得了一个回合干吹牛的胜利。这两人联诗对句占去这一回大半篇幅,令人厌烦,但其中所隐藏的玄机,却因为读书的厌烦而错过了许多。这里,咱们不讲张稍、李定的诗词,单道张稍引出了袁守城。

张稍说,长安城西街上有一个卖卦的先生,十分地神准,“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鲤,他就与我袖传一课,依方位,百下百着”。袁守城跟玉帝关系非常铁,却以天机换取尾金色鲤鱼,这也算是十分奇葩了。

袁守城其实并非贱卖天机,而是要把泾河里的金色鲤鱼捕杀殆尽。故而,泾河巡水夜叉听了张稍的话,立即报告龙王,惊呼“祸事了,祸事了”。龙王听了夜叉的报告,大怒,便要去长安街找袁守城算账。

龙王身边的龙子、龙孙、虾臣、蟹士、鲥军师、鳜少卿、鲤太宰等一齐劝谏,说大王此去必然有风雨相从,这样就惊动了长安百姓,上天必然见责,不如化作一秀才,瞒过天庭,悄悄前往。龙王依计而行,没有惊动百姓,大概也就瞒过了上天。

泾河龙王瞒过了上天,却没有瞒过袁守城,一眼就看穿了这个寻衅的秀才是龙王变的。故而,在龙王违反天条,来到卦摊闹事时,袁守城便毫不客气地揭穿了龙王的真面目。还厉声告诉他:“你违了玉帝敕旨,改了时辰,克了点数,犯了天条。你在那剐龙台上,恐难免一刀,你还在此骂我?”

果然,袁守城提前知道了玉帝将下达降雨的敕旨,这才准确地预测了下雨的时辰、点数,他也知道龙王犯了天条。袁守城还知道,龙王将被玉帝斩杀于剐龙台。跟玉帝的关系不铁到一定程度,能知道如此天机?这个天机,泾河龙王都无法预知。

老龙王知道袁守城乃玉帝的老铁,便立即求饶。袁守城当然也知道玉帝将在何时、如何处斩龙王,便给他指了一条自救之路。

袁守城再次泄露天机,告诉龙王,明日午时三刻,你就得去人曹官魏征那里受刑,要想活命,就得去求唐太宗。袁守城如此泄露天机,分明是要在玉帝的屠刀下救龙王一命。假如袁守城跟玉帝没有关系,又是如何知道天庭的行刑日期,又是谁负责施刑?又怎么敢在玉帝的屠刀下救“人”呢?

毫无疑问,袁守城跟玉帝关系实在是太铁了。那么,袁守城为什么跟玉帝有这样一层关系呢?

袁守城守的是哪座城,为何要贪图金色鲤鱼

袁守城跟玉帝的关系,隐藏在他的名字和金色鲤鱼之中。守城,这个名字已经很明确了,无需解读。袁守城是在长安西门街问卜算卦,这正是唐僧西天取经要经过之地。玉皇大帝的老铁守在这个要害之处,必定与《西游记》中的取经有关。

泾河龙王违背天条,袁守城泄露天机的故事,就发生在大闹天宫之后,观世音菩萨奉佛祖法旨,前往长安寻找取经人之时。观世音东行,佛祖叮嘱他不能在云霄中行走,是要半云半雾前往,如此,就必定也要经过西门了。袁守城竟然是阻止观世音前来寻找取经人的。

我在其他文章中,解读了孙悟空是佛祖的徒弟,是佛祖的心魔,大闹天宫实际上是佛祖对天庭的反击,与天庭达成了佛法东渐的“安天大会”。佛法要东渐,玉帝可以让出天庭大道,但却不愿意交出“儿子”所管辖的东土。于是,就派了这样一个老铁袁守城去镇守西门,防止佛法自西进入。

袁守城镇守长安西门,便开始清理泾河金色鲤鱼,指引张稍下钩张网,每日取一尾以缴旨。

在伪作“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儿复仇报本”故事中,陈光蕊就救活了一条金色鲤鱼,从而得到了龙王的保护。这则故事虽然不是《西游记》原版故事,但金色鲤鱼的出处则是吴承恩的原著,也就是袁守城每日所取的那条鱼。

这条金色鲤鱼,其实都是观音菩萨养的。唐僧师徒过通天河时,遇到了灵感大王,灵感大王就是一条鲤鱼精。这条鱼精的来历,观音菩萨交代得非常清楚:“他本是我莲花池里养大的金鱼,每日浮头听经,修成手段。”

金色鲤鱼不但在“阳世”存在,地府中也有,李世民魂游地府,将要还阳之时,见到了渭河中“一对金色鲤鱼在河里翻波跳斗”。这对金色鲤鱼让李世民兜马流连,忘记还阳。

原来,金色鲤鱼是佛门之物,来到泾河预示着佛法将要东渐,它们是来打前站的。佛祖心魔大闹九幽十类,制服七十二地煞,金色鲤鱼便无处不在了。如此,“天子”李世民无法阻止佛法东渐,观音菩萨顺利带走取经人,袁守城城池宣告失守,此后的书中便再也不见其人了。

玉皇大帝都无法守住天庭,要让开一条通天大道,派出袁守城这样一个卖卜算卦的老铁,道家实在是捉襟见肘了,他如何守得住东土之城呢?

《西游记》中袁守城和玉帝到底是什么关系?

吴承恩神魔小说《西游记》中,袁守城这个卖卦的直接算死了代表天庭玉帝守护一方水土的泾河龙王,真可谓是个妖人,估计连借东风的诸葛亮见了都会自叹不如,姜子牙也得甘拜下风。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袁守城这么牛气,能够窥测天机,连玉帝的心思都能揣摩出来,那他应该和玉帝有着一定的亲密关系吧?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有,还真有。这个神奇的“妖人”袁天罡不但跟玉帝有一定关系,而且是亲密得不得了——不过,其实,他们是相生相克的怎么个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势同水火,一句话,是敌,而不是友。长公子你这么说是个什么意思?老子道德经就说了,什么是”道“呢?天道到底要怎么摆弄?”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嗯,没错,太上老君这话很有意思,敌友永远是共生的,阴阳永远是相互依存的,在神话传说《西游记》中,太上老君被设定为道祖,他就是天道的化身,玉帝则是道的实际执行者,所谓天机不可泄露,袁守城作为一个肉胎凡身的卜算之人,他竟然能够窥探天机,这可不就站到玉帝的对立面了嘛!

袁守城为什么敢这么做呢?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还是有孙猴子钢筋铁骨的身板呢?背后一定有高人指点,他才能够这样有恃无恐,以区区血肉之躯对抗天庭。袁守城和玉帝发生的这一段”交叉管理“的争斗关系,实际正是个局中局,围棋黑白棋子互博,那么,究竟谁抢了先机、占了天元,又是谁后手发威,从四角围攻呢?亲,这袁守城和玉帝关系确实非同小可啊!好,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底。

第一、袁守城的“妖术”有多恐怖。

袁守城,一个长安街摆摊占卜卖钱谋生的凡夫俗子,看起来平平无奇,两个肩膀端着一个脑袋,跟一般人也没什么两样。东土大唐,盛世长安,唐王李世民贞观之治下,文盛武强,科举制度这样的高考模式又网罗了各种社会精英,可是,全部加起来还真不一定比得上这个游走江湖的袁守城,他可以预知未来,这就不得了了,逆天。我们先来看下他的一番骚操作:

(一)金鱼和美酒的故事:

一个张姓的小子,打渔为生,他只需要每天给袁守城一条金色的鲤鱼,就可以在泾河里随便打捞,网一撒,保准百分百的渔获,收获满满,小日子过得那是一个滋润。什么时间捞,去哪里捞,能捞几条,几斤几两,卖几个钱,这全在袁守城的掌控之中。

(二)一卦算死泾河龙王:

这个就更逆天了,不得了。

泾河龙王爱惜水族子孙,不服气,跟袁守城叫板上了。

结果是,降雨的时间和点数,完全被袁守城给说中了。就是泾河龙王这个主管降雨的主,他都没有这个本事,得,结果,泾河龙王不但丢了面子,吃饭的碗都给别人端了,而且还因此获罪天庭,被人曹官魏征给梦斩了——直接给算死了。

降雨这样的事情,最高指令必须来自于天庭大领导玉帝之手,恩泽万民的功名必须要记在玉帝头上,而这个袁守城竟然能够未卜先知,直接窥视到玉帝的内心,这,简直了,太逆天了。

亲,你且来看,姜子牙除了武力值可能比袁守城高外,这预测的能力可是真远远不如袁守城的,简直甩姜子牙几十条街。

那么,这个袁守城为什么这么犀利呢?他的本事来自哪里?又意欲何为呢?我们接着来看。

第二、袁守城神秘的师门出身和他主观的“钓鱼”意图——一盘大棋。

袁守城算死泾河龙王,才引出来唐王李世民寻找有缘人金蝉子去西天如来佛祖天竺国灵山大雷音寺求经的故事,这个事件本质算是个引子,由头。没错,放在《西游记》西天求经的整个大布局中,确实是西天如来和观音乃至玉帝操控的,但是呢,这可真不是袁守城的本意,尽管他最终被做了取经铺路的垫脚石。

为什么你长公子要这么说呢?亲,不信,你且来看,这个诡异的袁守城的师承来历,他的师父是谁。

袁守城是干什么的呀?摆摊算命的。那《西游记》里谁最在行啊?没错,就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神秘莫测的大仙菩提祖师,孙悟空的启蒙恩师。每次都是樵夫领进门,哈哈!

种种迹象表明,精通儒释道三门,特别是能够精湛贯通天道和佛法的这个高人菩提祖师,他的前身就是《封神演义》中的截教通天教主,有教无类,神通广大,可以重立地水火风、有能力再造乾坤的先天圣人。在吴承恩《西游记》中,能够和菩提祖师并肩媲美的,实在是屈指可数,不过就是三清和地仙之祖镇元子这么几个顶格的大佬,你像燃灯古佛、如来佛祖、玉帝等这样的牛人,还真不够格。

(一)袁守城的广大神通与菩提祖师的雕虫小技。

袁守城这样的预测极准的神人大仙,他肯定有一个好老师的,所谓名师出高徒嘛!嗯,他其实就是从菩提祖师那里学的道术。

袁守城测算能力世所罕见,一算捞条鱼,再算就要人命,要的还是泾河龙王这样的玉帝手下部门经理的命,姜尚再世,诸葛重生,也断然做不到啊!确实神通广大,牛气冲天。可是呢,在老师菩提祖师眼里,那可真就是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了。

祖师道:“‘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哪一门哩?”悟空道:“凭尊师意思。弟子倾心听从。”祖师道:“我教你个‘术’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术门之道怎么说?”祖师道:“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不能!不能!”悟空道:“不学!不学!”——《西游记》

美猴王拜师学艺,菩提祖师就叫他选择科目,小猴子,你是要学文呢,还是要学理,或是工科、法科什么的?菩提祖师给孙猴子介绍的学业科目中,就有这么一门“术”,这就是袁守城所学的预测未来之术。

美猴王没看上,没看上就对了,老师菩提原本就没想要你孙猴子学,菩提祖师当然能够预测到孙猴子潜在的巨大无比的能量,地煞七十二般变化才是你的菜,将来有大用——你猴子有用,师父我更有用,还得靠你大闹天宫呢不是?

袁守城毕竟是个凡人,肉胎凡身,指点下占卜的雕虫小技得了,这点倒是跟姜子牙命运有点类似,得福浅薄,修不成仙,拿个肆业证也算不错了,至少能混口饭吃,养活了自己。

(二)袁守城的神算与菩提祖师的局中局。

袁守城从菩提祖师那里学艺归来,算命就算命吧,他还跟泾河里的金鱼过意不去了,叫板几条小鱼小虾,有意思吗?有,很有意思,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袁守城的意图当然不是两条小鱼、几两碎银子。

原来,这都是老师菩提祖师一手操弄的。

袁守城下山,跟孙猴子一样,也被菩提祖师送了两句话,小子哎!你个捣蛋鬼,学艺不精,花花肠子一大把,卷铺盖回家吧。回头可不许说出老师我的名号,老师我丢不起这人。你要觉得愧疚,或是对老师我有定点恩情,那就替我办件事吧,很简单,举手之劳,把泾河龙王给我钓上来。

老师这话已经够多了,无需多说。袁守城一脸懵懂,似懂非懂,还真就去照做了,直接算死了泾河龙王。

菩提祖师的本意是什么呢?聪明如你,恭喜你答对了,跟美猴王孙悟空一样,菩提祖师作为通天教主的化身,他老人家还念记着封神大战的耻辱呢!整个截教灰飞烟灭,说没就没了,这搁谁谁不生气啊?

意难平,不服输。通天教主这暴脾气,是可忍孰不可忍,接着干几票。既然鸿钧老师不允许我通天重立地水风火,我老人家给他们搞点事情还是没问题的吧。

于是,菩提祖师点化了美猴王孙悟空,就是叫他大闹天宫,给天庭和玉帝难堪的。这袁守城的作用,就和孙猴子如出一辙了。菩提祖师真实意图,就是叫袁守城算死泾河龙王,给玉帝和如来点脸色看看。菩提心说,我老人家好无聊啊!找个乐子玩玩。

袁守城不辱使命,他还真就算死了泾河龙王。

不过,这是不是就完全符合了菩提祖师的心意呢?未必见得,强中自有强中手,好汉也难敌四拳。

第三、《西游记》顶级大佬们的博弈:局中局与套中套。

我们先摆出来几个关键大佬:太上老君、玉帝、燃灯、如来、观音和唐王李世民、金蝉子等。

《西游记》为什么被称作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因为好玩啊!神仙打架,围观者众,热闹啊!

(一)菩提祖师的局中局:

前面刚说过了,就是通过袁守城的手来钓鱼,钓的不仅仅是泾河龙王,这不算完,根本地,还是要钓玉帝和如来,给他们点颜色,搞搞事情,玩一玩,乐呵乐呵——我通天教主独孤求败,太寂寞了。

(二)天庭和玉帝的圈套:

1、唐王李世民的问题。

唐王李世民作为人间王者,他是“奉天承运”来做事情,也是天庭玉帝的高级打工仔,金领。

贞观之治,李世民治下的东土大唐,盛极一时。这时候的东土人士,个个都称赞唐王的威德,福泽四方,文治武功,都快把他背后的玉帝这个大老板给忘记了吧!唐王也许会有所怠慢。

这就如同如来说的那样,四大部洲,就南赡部洲如何如何不好——其实就是个敬不敬的问题,神仙也是要面子的好吗?亲,你细品品,唐僧师徒取经路,十万八千里,九九八十一难,所有的妖魔鬼怪可都是如来西牛贺洲地盘上的。

所以,玉帝需要给唐王提个醒:别忘了,你背后的真正的大老板是谁。降不降雨,怎么降,保大唐风调雨顺的人在这里,在天庭。给个下马威,恩威并施是做领导的一贯做法嘛!

2、泾河龙王的问题。

泾河龙王的妹妹,她嫁给了西海龙王,也就是小白龙三太子的母亲,奥润的夫人。

小白龙获罪天庭,就是烧了玉帝赐给西海龙王的一颗珠子。这是玉帝对下属的恩宠,一种意思表示。

小白龙因此差点上了剐龙台,最后被发配去鹰愁涧做了妖龙——至于后来他做唐僧的坐骑去取经,那可真不一定是玉帝的意思,不过是给观音菩萨背后的如来面子罢了。

泾河龙王有没有牵连到其中呢?由此可见,这泾河龙王恐怕也是不能完全摆脱关系的。

在联想到小白龙与万圣龙王以及万圣龙女、九头虫、魔牛王等等密集复杂的关系,细思极恐。

再者,我们看泾河龙王这次降雨的表现,竟然私自篡改了顶头上司玉帝的法旨,时间、点数,都改了,这就说明,泾河龙王确实胆子有点大,步子迈的有点宽,估计玉帝心里早就有所察觉,对他不满意。

所以,两条并一条,玉帝要拿泾河龙王开刀,既是惩戒,也是杀鸡儆猴,连唐王也被吓怂了。

这就是玉帝的真实意图。

(三)太上老君和西天如来的终极合谋:

唐僧西天取经,当然是天庭和西天协商一致的结果,相互妥协的产物。

出面的双方就是道祖太上老君和燃灯上古佛。

太上老君是什么人那?鸿钧老祖的首席大弟子,《西游记》中三清三圣的首座,绝对的神仙界第一号人物。作为通天教主菩提祖师的大师哥,当然也揣摩到了菩提祖师的意思——这袁守城不就是弟弟你拿来“钓鱼”的嘛!玩玩可以,逗逗焖子,但是,玩归玩,闹归闹,最后还得大师兄我来给各方面收拾残局啊!没办法,小师弟太闹腾,老师鸿钧逍遥去了,作为大师哥,太上老君可不就得最后兜底嘛!师兄怎么能跟小弟弟一般见识呢!道祖,牛!境界高。

太上老君协调了燃灯、如来,正好借袁守城算死泾河龙王这个事件,威逼唐王就范,寻找取经人。这如来当然愿意干了,对西天来说,那太合适不过了,就派遣观音菩萨去长安城走一遭,点化金蝉子去天竺国大雷音寺求取三藏真经。太上老君顺便给玉帝打个招呼,这玉帝也是明眼人,老领导都发话了,也就做个顺水人情了。

最顶级的大佬太上老君都亲自出面了,面子足够大,各方都必须要给面子,玉帝合适,如来更合适,好么,双方一拍即合,借用菩提祖师安插的袁守城之手,最终达成了唐王寻求高僧唐玄奘西天求经的目的。

作为通天教主化身的菩提祖师,他老人家真的没有预料到未来的格局吗?所谓的局中局,菩提祖师如此神通广大,当然也是心知肚明的。心魔,一切就是意念而起,万物为心造,知不可为而为之,“截取一线生机”,这正是他的本性使然啊!

至于袁守城这个肆业的徒弟,应该是主动隐匿了吧。封神大战中的姜子牙,那么卖力不是也没成个仙果嘛!

袁守城其实是玉帝打心眼里感觉不舒服的家伙,是根本的对立关系。要不是他背后有高人顶着,玉帝杀他的心都有,天机不可泄露,窥探大领导的心思,太招人嫌了。袁守城作为菩提祖师的59分的学生,能算死泾河龙王也算是尽力了。至于老师菩提祖师的宏愿能不能实现,那真不是他能掌控的事情。通天教主再次败北于大佬们的合围算计,真可谓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西游记》中袁守城和玉帝到底是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我们如果从结局来倒推的话,会很容易得出结论,毕竟有了泾河龙王的死,才有了向唐王索魂。有了向唐王索魂,才有了地府一日游,有了地府一日游,才有了还魂后的水陆法会,最终才有了西天取经。

所以,袁守诚必然跟取经计划有关,而玉皇大帝又是同意取经的最大BOSS,所以袁守诚应该跟玉帝有关。

而这一切事情的关键,还在于两个人的推波助澜,一个就是长安城的算命先生袁守诚,一个就是大唐丞相魏征。

袁守诚表面上看就是个算命先生,一介凡人,貌似跟其他的神仙妖怪不搭噶,其实不然。他可是大唐钦天监的另一高人袁天罡的叔叔,袁天罡就是编写旷世预言书《推背图》的那位高人。

这可是集星象学家、相士、道士、风水大师、预言家于一体的牛人,而袁守诚的实力并不在其侄子之下。

整部《西游记》中,能掐会算的,除了天庭的几个大佬,还有西天的几位神佛以外,只剩下两个人了,一个是神秘的乌巢禅师,另一个就是灵台方寸山的菩提祖师。

天庭的大佬也罢,西天的神佛也好,并未对占卜之术有过详细解说,也没听说过他们会收凡人当徒弟。唯一一个有望传授这个技能的只有菩提祖师,当年他给孙悟空传艺时曾提到道家三百六十旁门法术,其中“术”字门:

“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

由此可见,这个门类的预言之术比较符合袁守诚,再结合孙悟空的一切行为来看,西天取经早在很久很久之前就策划好了的,只等万事俱备,才能正式施行。

可是这一切的前提是泾河龙王必须得上当,如果他不肯上袁守诚的当呢?

可以这样说,这件事由不得他不上当,因为这一整套骗局实在是太天衣无缝了,如果不是知情人,换谁都难逃一死!

先看这件事的起因:

“却说长安城外泾河边,有两个贤人:一个是渔翁,名唤张稍;一个是樵子,名唤李定。”

在这个神佛满天飞的西游世界,作为渔翁不会不清楚每条河里都有生灵,可是他却不闷声发大财。偏偏跟这个樵夫在泾河边大喊大叫,一边卖弄,一边斗歌,生怕河里的夜叉听不到:

“你是不晓得,这长安城里,西门街上,有一个卖卦的先生,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鲤,他就与我袖传一课,依方位百下百着。”

其实,泾河很长,也很宽,一个渔夫就算是天天满船而归,也不至于真的把渔业资源捕捞光。

为什么巡河的夜叉听到樵夫这么一说,迫不及待地就要回报泾河龙王,喊着:

“祸事了,祸事了!”

而泾河龙王就真的那么小家子气,听到一个渔夫多补了点鱼,就要拿刀去跟人家拼命?

“龙王甚怒,急提了剑就要上长安城,诛灭这卖卦的。”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个袁守诚每次都要渔夫给他报酬,而所谓的报酬就是一条金色的鲤鱼。

别说在西游世界了,就算是当今世界,金色的鲤鱼也不是凡物啊,不信看看上面这张图。

而在西游记中,关于金色的鲤鱼并非出现过这一次,同样是发生在观音菩萨去长安之后。唐僧的父亲陈光蕊,曾经就救下一条金色的鲤鱼,后来他被刘洪害死后,也是这条金色的鲤鱼,而且是龙王救了他:

龙王闻言道:“原来如此,先生,你前者所放金色鲤鱼即我也,你是救我的恩人,你今有难,我岂有不救你之理?”

如果袁守诚要普通的鱼或者虾、蟹、贝都没事,偏偏他要的是金色鲤鱼,实际上就是龙子龙孙。虽说龙生九子,这玩意特别能生,但也架不住这么捞啊,这才是夜叉惊恐地向龙王汇报,龙王急不可待地要结果了袁守诚的原因所在。

因为袁守诚就是要泾河龙王断子绝孙,这么缺德的事情做出来,换谁也会怒了,那么后面他急于打赌获胜心态,也就非常好理解了。

那么后来为什么泾河龙王要接下袁守诚的赌注呢?

很简单,袁守诚算出明天会下雨并不稀奇,关键是他算出来下雨的点数是:

“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

听了这个点数后,泾河龙王一下子就放心了,回来后还嘲笑袁守诚:

“但是一个掉嘴口、讨春的先生。”

听完泾河龙王的解释,其他水族人员也是觉得这个袁守诚不靠谱:

“大王是八河都总管,司雨大龙神,有雨无雨,惟大王知之,他怎敢这等胡言?那卖卦的定是输了,定是输了!”

为什么泾河龙王会这么轻敌呢?

就是刚才我(杨角风)提到的点数问题,因为下雨的时辰这种东西并不稀奇,而点数就不一样了。

在乌鸡国,当初大旱三年,连井水都干涸了,结果那个狮子精变的道士到了,给求来了雨,这还是乌鸡国国王亲口说的:

“寡人只望三尺雨足矣,他说久旱不能润泽,又多下了二寸。”

同样在凤仙郡,因为触犯了玉帝尊严,也是被罚三年没下雨,同样是井水都快干涸了:

“一日雨下足了三尺零四十二点,众神衹渐渐收回。”

看了没有,大旱三年的情况下,下了三尺雨就沟满渠平了,而长安城在泾河龙王的庇佑下,一向风调雨顺。这次袁守诚直接算的是下“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比在乌鸡国和凤仙郡下的雨还多呢,而且是一个时辰内下完。

三尺三寸折合现在的计量单位就是1100多毫米,要知道整个长江流域全年的降水量都没有这么多,要在两个小时内下完,那长安城都不叫下雨了,那叫天降瀑布。

就这样,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恰恰就发生了,关键是这个愚蠢的下雨方案还是玉帝亲自下的圣旨,这不是套路泾河龙王,是啥?

平时玉帝那么忙,天下又这么大,各种河龙王、海龙王、井龙王的天天呼风唤雨的,他累不累,偏偏跟泾河龙王较上真了呢?

更重要的是,泾河龙王违抗圣旨了,他一纸诏书就招天庭去了,干嘛还得通过袁守诚传达行刑的命令,而且还指明让魏征行刑呢?

况且,袁守诚和魏征好歹都是大唐的人,哪能变着法的坑皇帝李世民啊,这不是不忠吗?

再加上本来是自己泄露天机,自己跟泾河龙王打赌,却把唐王拉下水,这不是不义吗,一个不忠不义的人,为什么事后却没受到任何处罚?

所以,这一切都是天庭跟西天合伙弄出来的骗局,就是套路泾河龙王的,目的不过是逼唐王派人西天取经罢了。

在观音菩萨去长安之前,可是专门去了天庭一趟,表面上是为了小白龙,其实这一趟就是跟玉帝打招呼的,给自己后面的取经策划行个方便:

“贫僧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路遇孽龙悬吊,特来启奏,饶他性命,赐与贫僧,教他与取经人做个脚力。”

由此可见,袁守诚是跟菩提祖师学的艺,跟孙悟空是同门师兄弟,也就是同属取经项目人员,只不过他是前期策划人员,孙悟空是直接执行者。

而玉帝呢,是取经项目的默许大BOSS,他也是支持取经的,碍于观音菩萨的面子,合伙搞了这么一场骗局,套路了泾河龙王。

当然,至于泾河龙王究竟有没有死,这是后话了,跟本文无关,以后有机会再详谈!

《西游记》中袁守城和玉帝到底是什么关系?

袁守城是玉帝设下一石二鸟之计中的一枚棋子。玉帝想通过袁守城,来吸引龙王注意,让魏征梦斩龙王后,震慑天庭中类似杨戬这样听调不听宣的仙人,再将仇恨引向唐太宗李世民,阻止佛教东扩。

却说,祖籍东胜神洲,由仙石孕育而生的孙悟空出世并自封齐天大圣之后,天庭便开始了由弱到强的镇压。

当名望天下的神界天将巨灵神轻松败在孙悟空的棒下之后,然后再派天庭大将托塔李天王率哪吒及十万天兵天将一起征剿,结果还是败给孙悟空。迫于无奈的玉皇大帝只得让太白金星去请二郎显圣真君杨戬参战,去剿灭孙悟空。

此时的玉皇大帝已经是艴然不悦,对这个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特立独行,只接受天庭敕封,却听调不听宣的亲外甥,不满之心瞬间四溢。

当二郎神也败于孙悟空后,玉帝不得不向毫无臣属关系的西天如来佛祖求援。孙悟空被佛祖降服,压在五行山下之后,玉帝便开始反思天庭秩序。

托塔李天王与哪吒等天兵天将隶属于天庭,奉命唯谨,而居于灌口的二郎神,既接受天庭敕封,又受下界香火,但对三界主宰玉帝却听调不听宣,以为自己与天庭平等,如若再置之不理,难不成会出现类似孙悟空这样,再出现要求齐天大圣之类的名号,将会参照二郎神的待遇,打破天庭主宰三界的格局,进而形成听调不听宣的局面。

就在玉帝烦心倦目之时,刚刚帮助天庭解决了大闹天宫孙悟空的如来竟提出了西天拜佛求经的计划。

西牛贺洲在佛祖如来的掌控之下,佛教繁荣兴旺,蒸蒸日上,大有蚕食东胜神洲之象,而南赡部洲则向来供奉的是玉皇大帝,今西天拜佛求经一旦成功,玉帝在人界将会几无香火之地。

玉帝虽有不愿,但如来刚刚帮助自己收拾了孙悟空,也只得违心地表示了同意。

玉帝苦思冥想之后,终于想到了一个一石二鸟的计划,一来可以杀鸡骇猴,震慑二郎神,打击天庭中听调不听宣的仙人天将,二来可以防止佛教东扩,让如来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便在此时,王婵老祖鬼谷子的传人袁守城进入了玉帝的视野。

袁守城师承道家鬼谷子,乃是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相貌稀奇,仪容秀丽,能知前后,善断阴阳。玉帝开出位列仙班之优厚条件,诱惑袁守城答应了执行玉帝的计划。至此,玉帝一石二鸟的大计便徐徐拉开了大幕。

首先袁守城以算卦先生之名为幌子,授意靠泾河打渔为生的张稍,每日捕捞一尾金色大鲤。这金色大鲤看似普通鲤鱼,实乃是龙子龙孙,是跃过龙门就能化龙的金色鲤鱼。

而袁守城的目的则是以此来吸引泾河龙王的注意,通过不断挑衅龙王,引其前来上钩。

果不其然,泾河龙王得知此事之后,暴跳如雷,欲要提剑前往长安,诛灭袁守城,亏得龙子龙孙、虾臣蟹士旁边劝阻,唯恐龙王此去惊扰了长安黎庶,上天责罚,让其变做秀士,访问查探。

龙王出的泾河,化身为一身着玉色罗服,头戴逍遥一字方,丰姿英伟,礼貌体周文的白衣秀士寻到袁守城卦摊前,怒骂袁守城招摇撞骗,坑蒙拐骗,还要砸他场子。

袁守城见到龙王已经上钩,自然是不慌不忙,循循善诱,并以打赌下雨之事,看他算卦准还是不准。

龙王自负自己乃是八河都总管,司雨大龙神,有雨无雨,全凭自己所说,自然应下了这个赌赛。

岂料,袁守城与玉帝二人早已串通一气,而且玉帝为了完成此次计划,早就做出了牺牲泾河龙王的准备,随即玉帝下旨,让龙王按照袁守城所说的时辰、雨量布雨。

龙王见天庭圣旨与袁守城所说毫发不差,一时间吓得魂飞魄散。虾兵蟹将随后献计,让龙王改下雨的时辰,雨量,即可向天庭交差,又可赶走袁守城,可谓是两全其美。

泾河龙王觉得此计甚妙,于是抱着侥幸心理,违背了天庭旨意。

不想就在龙王趾高气扬欲要撵走袁守城之时,袁守城不仅一语道破了龙王身份,而且让龙王认识到私改时辰,克扣雨量,乃是违背天条之事。

龙王见说,心惊胆战,毛骨悚然,一时慌了手脚,随即相求袁守城救其一命。

袁守城见龙王业已入套,随即开始布局一石二鸟之计的下步计划。袁守城告知龙王,第二日的午时三刻,处斩龙王的监斩官将是唐太宗李世民驾下的丞相魏征。

这魏征虽是下界人臣,上邦宰相,但是却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便是天庭在人世间的使者,负责传达上天旨意与人间情况,而且魏征手中有一把凡人看不到的慧剑。这柄慧剑乃是玉帝亲授,是专门授予凡人处斩神仙之用。

随后,袁守城给知龙王指了条生路,要想活命,须当急急告知当今皇帝李世民,向他讨个人情,莫要让魏征处斩龙王。

当夜子时,龙王托梦李世民,称自己触犯天条,将要被魏征处斩,希望真龙天子李世民能答应救其一命。

当李世民答应之后,龙王欢喜,叩谢而去。

唐太宗梦醒之后,念念在心此事,特意设下棋局,寸步不离魏征,拖住他不去监斩龙王。

只是李世民那里懂得神仙之道,魏征在前日里夜观之时,已经接到玉帝金旨,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龙王。

李世民见魏征下棋之时,忽然踏伏案边,鼾鼾盹睡,以为魏征勤于国事而身有疲累,不仅为其披衣遮风,而且摇扇驱蝇,故意让魏征好好睡上一觉。

待到魏征刚刚睡醒,千步廊南,十字街头的云端里竟然落下了龙王的龙头。李世民见事已至此,已然无法挽回,想那梦中的龙王哭哭滴滴,心中只是平添了几分忧闷。

然而,对失信的李世民,做鬼的龙王仍是怀恨于心,于是到阎罗殿向阎王状告了李世民许救反诛之罪。顺理成章,阎王将李世民请到了阎罗殿。

将李世民请到阎罗殿,才是袁守城的真正目的,也是玉帝一石二鸟之计的核心关键。

天庭监斩官本就颇多,让魏征处斩龙王,无非是套路泾河龙王,让这个呆傻的龙王将仇恨引到李世民身上,进而将其拉入地狱。而这个泾河龙王至死都没明白过来,他只不过是别人手中的棋子而已。

如来这个西天拜佛求经之事,貌似与李世民关系不大,取经人才是关键,但是皇帝尊佛弃道才是核心关键。只有李世民有求佛之心,才能让佛法在大唐生根,取经人不过是取经的舟船而已,况且取经人取回真经后,需要在南赡部洲推广,这就需要得到唐太宗的支持。

玉帝这招釜底抽薪之计确实厉害,神不知鬼不觉,不留痕迹地将李世民除掉,大唐就再无求取真经之心,而西天拜佛求经之事自然便会不了了之,消弭于无形。

就当玉帝以为自己将此事尽在掌控之时,不想竟出了纰漏,令其出乎意外。

在地府的李世民此时已经是吓得呆若木鸡,战战兢兢,认为自己已再无回阳之可能,当看到生死簿上阳寿已尽的字样,更是魂飞魄散。

然而由于李世民虚心纳谏,宅心仁厚,以至地狱里有不少故人知交,不仅买通了大鬼小鬼、判官司房,就连十殿阎罗也许以南瓜贿赂,更有甚者,还有人将李世民的阳寿偷偷篡改,增加了二十年。

一番操作之后,十殿阎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李世民重新送回了阳间。

回到阳世的李世民更加坚定了拜佛求经的决心,由此如来的亲信观音菩萨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取经人唐僧。

西天拜佛求经的背后利益错综复杂,盘根错节,人人心中各有打算,如来要传法,玉帝要权利,袁守城要成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都觉得自己重要,殊不知,这一切竟是玉帝设的一个巧局,众人皆是棋盘上的棋子。

本来玉帝这个一石二鸟之局,精巧无比,一环扣一环,无论是袁守城、龙王、杨戬、魏征,还是如来、李世民都是局中之人,然而百密一疏,竟坏在阎王手上。

玉帝得知此番原委之后,怒火中烧,但又无可埋怨之人,只怪天庭吏治不清,各自为政,阎罗殿的管理混乱不堪,不按规矩办事,本想神不知鬼不觉地除掉李世民,不想却因十殿阎王而出了意外,反倒是成全了对手如来佛。

杨戬见天庭杀掉不遵旨意的龙王后,开始消停起来,唯天庭马首是瞻,袁守城任务完成,自是不能再留在南赡部洲,前往北俱芦洲,不知所终。

此番回合,玉帝意外落败,终是心有不甘,但现在早已打草惊蛇,想要故伎重施已几无可能,只能另谋他处,再做文章,于是将吃得唐僧肉后,可达到与天地同寿的境界的噱头,传遍三界,并开始对天界灵兽、仙物开始疏于管控。

自此,天界垂涎唐僧肉的灵兽、仙物开始纷纷下界为妖,开始了为长生不老,冒险争夺唐僧的争斗之中。

《西游记》中袁守城和玉帝到底是什么关系?

袁守诚是小说《西游记》中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凭空出现在长安城的闹市里,又在泾河龙王被杀后突然消失不见;他每日为泾河渔翁张稍占卜算卦,指点他捕鱼的位置、时辰,却只收一尾金鱼作为酬劳而不是钱财;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甚至可以测算出玉帝圣旨的内容,辨认出泾河龙王的真身。种种迹象表明,袁守诚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算命先生,他与天庭、与玉皇大帝乃至与如来佛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袁守诚突然出现而后又突然消失绝非一个偶然事件,这里面其实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

01 承揽大任

如来佛祖将孙悟空镇压在五行山下之后,萌生了东土传经的想法。于是,在一次讲经过程中如来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台下听讲的各位弟子,并提出将要为此组建一个专门的取经班子。作为如来的左膀右臂,观音菩萨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表现机会,便自告奋勇承接了这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如来见此非常高兴,叮嘱了观音几句,同时又送给她包括锦镧袈裟、九环锡杖在内的五件法宝用于组建取经团队。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观音菩萨随后便拿着这几件法宝,带着自己的徒弟惠岸行者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途。

在途中,观音菩萨几乎没费什么周折就先后点化了沙僧、猪八戒、白龙马和孙悟空,并给他们取了法名。至此,取经团队中的几位徒弟人选基本确定。之后,观音菩萨便把精力放在取经缘由的设计和取经灵魂人物的寻找上。当时,在四大部洲中,无论是影响力还是经济实力,大唐国都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如果取经活动能够得到大唐国皇帝李世民的支持,无疑会大大提高传经的效率和质量。为此,观音菩萨在点化完几位徒弟之后,径直来到长安城,并暂时借住在城西大市街的土地祠中,准备伺机行动。

02 一只“替罪羊”

对于李世民这个关键人物,观音菩萨并没有采用直接说服的方式让他支持西天取经,而是采用迂回策略。观音菩萨的想法是,要让李世民主动求经,而不是自己送经上门,这样才能体现出经书的珍贵性。观音通过观察和暗中了解,找到李世民身上的一个弱点——得位不正并且杀戮太重,以至于他整日心神不宁、顾虑重重。于是,她便以此为突破口,把三藏真经包装成一部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做无来无去”的神书,正好可以帮助李世民驱除心中的顾虑。

为了增加说服力,需要让李世民亲眼看到自己的罪孽,那么让他去地府幽冥界游览一番,看看那些曾经被他杀掉的兄弟、臣子无疑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不过,让一个肉体凡胎的皇帝游览地府又能全身而退回到阳间,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要与十殿冥王沟通协调之外,还要寻找一只“替罪羊”,将他杀掉之后,指使他前去地府告李世民的状,这样才能名正言顺、不漏痕迹的将李世民带到地府对质,进而借机游览地府。对于这只“替罪羊”的人选,观音菩萨思来想去,最后将目光放到了泾河龙王身上。

03 一个完美的计划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龙可以兴云吐雾、翻江倒海,他们地位高贵,威风凛凛。但是,在观音菩萨等高层次神仙们看来,龙仅仅是一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动物,他们甚至卑微到只是自己餐桌上一道菜的原材料而已。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观音菩萨决定在龙族中寻找目标。经过实地打探,观音菩萨了解到距离长安城最近的水域是泾河,河中目前住着一位泾河龙王。这位泾河龙王刚愎自用,天庭里又没什么背景,是下手的最佳人选。于是,一场围绕泾河龙王的杀戮计划就此展开。

于是,在长安城最热闹的大市街上,突然出现了一位相貌稀奇、仪容秀丽的老者,他号称以占卜算卦为业,实际上眼睛却一直盯着城外泾河中的那位龙王。在老百姓口中,他的名字叫袁守诚,不过在土地、城隍那里,她却是至高无上的观音尊者!化身袁守诚之后,观音菩萨每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帮助泾河渔翁张稍占卜,告诉他下网捕鱼的秘诀,目的是将泾河里的鱼虾一网打尽,从而引起泾河龙王的注意。由于自己常年对金色鲤鱼比较感兴趣,因此菩萨要求张稍每日拿一尾鲤鱼作为酬谢。

在一次泾河对诗过程中,张稍无意将自己捕鱼的秘密告诉了樵夫李定,结果却被河中一只巡水的夜叉听到。于是,顺理成章的,泾河龙王也知道了。果不其然,他怒不可遏,一心想要寻找所谓的算命先生报仇。于是就有了变身白衣秀士问卦、私自改变玉帝圣旨、向李世民求情、魏征梦斩泾河龙王、观音指点泾河龙王前往地府告状等情节。所有这一切,都在观音菩萨计划之中。随着唐太宗游览地府,顺利还阳并举办水陆大会,观音菩萨一手策划的大戏取得了关键性胜利,之后寻找取经人就变得容易多了。

因此,在长安城的大市街上,从来就没有什么袁守诚,他只是观音菩萨的一个化身。他出现的目的也不是为城中百姓占卜算命,而是为了斩杀泾河龙王并引导他到地府告状,为李世民游地府和举办水陆大会做铺垫。正因为如此,当泾河龙王被斩杀之后,袁守诚也跟着一道消失不见了,长安城大市街中那个占卜摊位同样也凭空消失了。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袁守诚就是观音,而玉帝正是他的上级领导。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西游记》中袁守城和玉帝到底是什么关系?

袁守城和玉帝关系?

我想了好久才回答这个问题。这位是想说袁守城和玉帝有什么关系合谋害死了龙王。

小说就是作者编的故事,编得好合情合理天衣无缝,那就是文学家。编得一般被广大读者吐槽一顿,从此销声匿迹,编得太差连见读者面的机会都没有。

《西游记》除了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之外,故事的前因后果,人物是哪里来的最后到哪里去了都安排得非常到位 所以一直以来我们都觉得《西游记》是一本好的文学作品。

最早认识字的人不多,像这种书都是在茶馆书社有人讲说的。那就有怎样把听众一次次拉回来的手段,不识字的老百姓最爱听什么,当然是神鬼故事,即便是人间的事也往往加入一些神鬼狐妖之类的情节。

玉帝天神也不可能是姜子牙封的,哪有人封了神,神再管人间的事。没有这样的逻辑。假如说真的有玉皇大帝,那他应该是一个道德非常非常高尚的人,怎么可能和一个算卦的共同谋害龙王呢。

书中就是编一个这样的故事一方面吸引人,另一方面引出后面一系列故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