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胜是如何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的?你怎么看?
假如梁山好汉排名之于武将而言,武功是唯一的标准,那么,五虎将中,林冲是垫底的水平,他凭什么要超越关胜,排在五虎将第一名?
关胜必定是要排在林冲之前,成为五虎将之首的。这其中并不是宋江要借助关胜祖上的名声,更不是宋江抬举朝廷降将打压林冲。关胜也不需要搞任何小动作,都能排在五虎将之首。
我这样说,林粉肯定不服。如此,咱们都别看电视剧更别听评书,以《水浒传》原著来比较一番关胜、林冲的武功究竟谁更高,谁才是梁山当之无愧的五虎将,林冲的武功为何是五虎将垫底的水平。关胜又是凭什么排在林冲之前,位居五虎将之首的。
祝家庄一战,林冲不如秦明梁山总攻祝家庄之前,本有一次里应外合,一举拿下祝家庄的机会。当时,宋江尽遣梁山主力出阵,准备以孙立为内应,打下祝家庄。祝氏三杰也悉数上阵,与梁山展开决战。
却说宋江列阵已毕,林冲率先出阵高声叫骂,祝家庄内首先杀出了老大祝龙,与林冲单挑。林冲、祝龙“连斗到三十余合,不分胜败”。祝家庄再派老二祝虎出阵,梁山则是穆弘接战,这两人也是打了三十余回合没见输赢。
两个哥哥不能取胜,最厉害的祝彪也杀了出来,梁山阵上病关索杨雄出马应战。此时,书中没有再写杨雄与祝彪的战况,而是写准备里应外合的孙立。孙立一见梁山兄弟拿不下庄外的祝氏三杰,“心中忍耐不住”,叫兄弟孙新取过鞭枪,从头至尾披挂了,再牵过马来,给战马“鞲上鞍子,扣了三条肚带”,绰枪上马杀出了庄子。
孙立这番折腾,恐怕杨雄与祝彪早已战过三十回合了。而第一个出场的林冲依然在战斗,直到孙立出庄来到阵前,“林冲、穆弘、杨雄都勒住马立于阵前”。如此,林冲与祝龙恐怕就打了上百回合了。
假如林冲比关胜还厉害,那么,祝龙就有实力阵斩关胜了,莫非祝龙具备梁山五虎将的实力?祝龙肯定没有五虎将的武功,且连八骠骑都进不去,他不是五虎将第三名秦明的对手。
二打祝家庄时,祝龙出战,先与小彪将中下游的马麟打了一架,马麟敌不过祝龙。秦明此时杀到,替下马麟战祝龙。“秦明和祝龙斗到十合之上,祝龙如何敌得秦明过?”祝龙绝不是秦明的对手,剔除所谓的“体损”因素,祝龙不过韩韬之类的水平。
施耐庵在这一处情节中写得很细致,祝龙不敌秦明,师父栾廷玉立即杀出。但是,与秦明打了二十几个回合,栾廷玉“卖个破绽,落荒即走。”
落荒即走,就是打败了逃跑。栾廷玉是会使飞锤的,假如是诈败,为何不以飞锤打秦明?书中但凡是诈败用暗器用计的,绝不会写“落荒即走”这几个字。曾头市之战,梁山大获全胜,史文恭“杀出西门,落荒而走”,史大教师狼狈逃命,结果被擒。故此,栾廷玉是扎扎实实地败给了秦明。
徒弟十几回合输,师父二十几个回合败,十分合理。如此,马上作战,林冲干得过秦明吗?连秦明都打不过,凭什么比关胜还厉害?
林冲分别双战关胜、董平梁山五虎将中,林冲是唯一爱打二打一之战的战将,分别与秦明打关胜,与花荣双战郝思文,再与花荣联手挑战董平。当然,这三次战斗的结果是一胜二平,林冲都没有输。但是,光荣吗?
关胜被呼延灼用计擒获,朝廷军马失去主将,林冲截住郝思文厮杀。“二马相交,斗无数合,花荣挺枪助战,郝思文势力不加,回马便走。”郝思文虽然败了,却不是败在武功上,是因为“势力不加”,自己感到寡不敌众而败走。
东平府之战,徐宁一人单挑董平,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达到了超一流高手单挑回合的上限,他们是势均力敌的对手。宋江知道董平厉害,便让林冲、花荣双双出战,引诱董平中计。“约斗数合,两将便走”,看看,此处就没有“落荒”二字。
林冲、花荣固然没有“落荒”,但却说明一个问题:既然林冲是五虎将第一,以诈败之计引诱董平,为何要花荣帮忙?为何宋江不放心他,要派花荣一起去引诱董平呢?宋江这是给林冲上保险呢,宋老大还是很关照林冲的。
宋江这次派林冲、花荣双战董平,是有前情铺垫的。当时,关胜攻打梁山,宋江阵前夸赞关胜。林冲不服,要去打关胜,宋江立即喝住。宋江按住林冲,继续与关胜饶舌,此时,秦明纵马出阵,要大战关胜。
宋江为何不喝住秦明呢?恐怕是秦明马快,宋江来不及制止吧。但是,这个细节也表明,林冲到底还是有点怯阵,假如像秦明那样,“纵马”而出,宋江大概也是来不及喝住他的。
秦明尚未开打,林冲害怕秦明抢了头功,“猛可里飞抢出来”与秦明双战关胜。此前,施耐庵为何不写林冲“猛可里飞抢出来”呢?
林冲、秦明以二打一,书中写道:“三骑马向征尘影里,转灯般厮杀。”寥寥十五字,就把这场战斗写得很激烈。转灯就是走马灯,三个人杀得团团转,回合数不会少,否则,就不会是走马灯了。而且,三人只杀得征尘扬起的征尘,把走马灯都迷蒙成灯影了。
即便打到这个程度,关胜也只是“看看输与他了”,关胜还没有输呢。以二打一,原本就是不守忠义的行为,秦明没责任,主责在林冲。林冲难道不能让秦明先打,再去单挑关胜吗?假如林冲真有战胜关胜的实力,即便关胜“体损”也无妨啊。
关胜必定要排在林冲之前以上说的是关胜、林冲的武功实力。林冲马上马下都是一流的,而且,林冲能步战,刀、枪、矛都能搞,就综合实力而言,应当比关胜更强。但是,五虎将是马上战将,也就只能衡量双方的马上实力了。咱们总不能脑补把关胜拉下马,与林冲恶斗一回朴刀吧。假如关胜也像杨志那样走过江湖,说不定也是朴刀高手呢——脑补无益。
马上实力,关胜肯定比林冲强。否则,秦明就可以活捉关胜了。秦明与呼延灼打是平手,林冲则是以车轮战战平呼延灼。林冲是与花荣联手打的董平。如此,以马上硬实力比较,林冲还能做五虎将的老大吗?
五虎将是梁山排座次之后的一次分工,这次分工排名,其实也有寓意的,林冲在五虎将的地位绝对不是武功的真实反映。这其中的寓意很复杂,我也曾经做过解读,就不再重复了。而在分工排名之前,排座次更是不论武功,也不论出身、功劳、资历,更不讲人情关系。
梁山好汉排座次有一个总的规则,那就是人物对应绰号,绰号对应星号,星号决定排名。比如关胜,因为他使的是青龙偃月刀,所以得绰号“大刀”。这把大刀是关王刀,关羽在梁山有三个分身,分别以宋江、关胜、朱仝象征着“忠勇义”,关胜就是其中的“勇”。所以,关胜上应天勇星。三十六天罡传说中,天勇星就是排在第五位的。
林冲以“豹子头”而借用了“燕人张翼德”、“燕颌虎须”中的“燕”,他就是《水浒传》中的“燕王”。建文帝削藩,燕王是第六个要被削掉的藩王。但就是第六个要削掉的藩王却定鼎江山,是为“王定六”。
燕王是老四,林冲上梁山后,很长时间排在第四把交椅上。“王定六”之后,便坐了第六把交椅。这把交椅所对应的天罡星煞,就是“天雄星”。
无论如何,林冲都无法排在关胜之前,关胜也绝没有以任何手段压过林冲。说宋江打压林冲,借助关胜祖上名声试图招安而将关胜排在林冲之前,那就更不靠谱了。
关胜是如何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的?你怎么看?
关胜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并非因为武艺超过林冲,而是在于宋江对林冲的有意打压。
比较一下两人的战绩,可见端睨。
林冲的战绩:林冲的有效战斗为22次,其中胜17场,平手5次,无败绩。斩杀11人,生擒对手1人。应对敌人两将夹攻1次,参加夹攻3次,通过围殴杀死敌方一流猛将1人。
再看一下关胜的战绩:关胜的有效战例为16次,其中胜6次,有9次算平局,下风1次。斩杀对手3人,生擒对手1人。曾经以一敌二(林冲、秦明),明显下风。
通过战绩对比,关胜的战斗效率很一般,根本比不上林冲。那么,为什么关胜能排在五虎将之首呢?这都是宋江的安排。
大家都知道,所谓的天罡地煞石碑,其实就是宋江搞的。众英雄聚齐梁山,宋江是个投降派,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投降做安排。
1.五虎将之首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选谁为首将,则代表梁山的政治立场。林冲与朝廷重臣高俅有深仇大恨,如果让林冲做首将,则意味着梁山将难以与朝廷妥协。
2.关胜攻打梁山时,率领着精锐军兵一万五千人,除去战损和逃跑,跟随关胜投降的至少数千人,这是梁山上最大的一股力量,关胜的数千精锐,再加上呼延灼归附时带来的部分,与朝廷妥协的力量就碾压了坚定反抗的力量。
3.梁山只是一支草寇部队,虽然梁山好汉个人武艺都很高强,但缺乏行军作战的帅才,如果与朝廷大军正面冲突,关胜、呼延灼是正规将领出身,具备率兵独当一面的能力。
4.林冲以前的官职太低。五虎将中关胜、呼延灼、董平、秦明以前都是领兵主官,林冲只是个教头,相差太远。
5.林冲是晁盖的旧部,宋江是在抑制晁盖派的旧势力。
关胜是如何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的?你怎么看?
关胜力压林冲排在梁山五虎将之首,这并不奇怪。因为水浒和三国是同时期的作品,水浒中的五虎将和三国中的五虎上将有对应关系。其中关胜对应的就是武圣关羽,林冲对应的是豹头环眼的张飞。林冲排在关胜之后是理所应当的结果。
并且林冲虽然对梁山基团的形成做出过特殊贡献(火并王伦),可他是晁盖的心腹,不是宋江的心腹。从宋江开始执掌梁山后,林冲就已经被宋江边缘化了。五虎将之首,不可能让给他这个边缘人。
林冲在梁山一直都是很特殊的存在。火并王伦前,他在梁山排在第四位,排在王伦、宋万和杜迁之后,朱富之前。按理来说,凭他的武艺排第一都可以。但林冲是孤家寡人上山,他在梁山没有什么根基。
火拼王伦后,林冲在梁山还是排第四,排在晁盖、吴用、公孙胜之后。
此时,梁山基团的干部组成很简单,只有十一人。包括劫生辰纲的七人组、王伦时期的三个旧部,再就是林冲。
其中劫生辰纲七人组是“征服者”,而王伦的三个旧部是“被征服者”。但是,林冲的身份很特殊,他是带路党,正是因为他一刀捅死了原老大王伦,所以晁盖才能当老大。因此也可以说,林冲是“梁奸”,不算是“被征服者”。
晁盖当老大后,宋万和杜迁被边缘化,林冲凭借杀王伦的功劳,没有像宋、杜二人一样被边缘化,他反倒是继续排在高位,继续在梁山处于一个很特殊的位置。
所以此时的梁山排行分四个等级:
第一等级——晁盖、吴用、公孙胜;
第二等级——林冲;
第三等级——刘唐、三阮;
第四等级——王伦旧部杜迁、宋万、朱贵;
宋江上山之后,梁山的格局变了。因为宋江不是一个人上山的,他是带着白龙庙聚义的二十多个头领上山的。所以这时候梁山上出现了一个矛盾的情况:宋江实力远远超过晁盖,但是晁盖是老大,宋江是老二。
由于宋江的加入,原先那十一个人就不再有什么分别了,都变成了“旧头领”。林冲也跟着融入了这个小群体。
后来,吴用投靠宋江、公孙胜离开山寨,晁盖的势力被进一步削弱,他手下的心腹只有阮氏三兄弟、刘唐和林冲五人。而林冲由于武艺高强,成为了梁山旧头领中,仅次于晁盖的二号人物。
但是,他这个二号人物很尴尬。因为宋江上山之后,并没有停止招兵买马的步伐。他通过打祝家庄、高唐州、大名府、曾头市和青州府等战役,招募了像关胜、呼延灼这样的有大兵团作战经验的将领。
这些人加入梁山后,把整个梁山作战的水平瞬间拔高了几个层次。
比如说梁山后期的作战,一般都是宋江、卢俊义分兵作战,各自带一队人马。但如果对手很难搞,需要再分兵时,就是关胜、呼延灼再领两路偏师。
宋江和卢俊义能领兵,是因为他们的地位非常高。而关胜和呼延灼能领兵,是因为他们都是指挥过正经的大兵团作战的大将,并且两人都曾带领官军击败过梁山。
梁山后期的战斗,已经不再是之前的江湖好汉级别的杀了(充其量算大规模黑社会式的土匪战斗),而是转向了正规军作战。在这种情况下,林冲就很尴尬了。
因为他只是个禁军教头,对比梁山上的诸多官军武将,林冲只有练兵的经验,没有带兵的经验。他作为非实权的禁军低阶军官,甚至连秦明、董平等曾经是实权武官的将领都不如。
于是乎,林冲就沦为了与人单挑的尖兵式的角色。
不过晁盖死后,林冲毕竟还是梁山晁盖系的一号人物(旧头领的一号人物),宋江要搞政治平衡,不能太打压林冲,还得给林冲一个合理的位置,即便林冲没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和能力。
于是,林冲的位置也就被定在了老六。前面是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关胜。
宋江排林冲前面这没话说,谁让人家是梁山的老大呢?
吴用、公孙胜排林冲之前也没问题,这两位本来就排在林冲前面。
卢俊义作为很晚才上山的人,凭借他不在林冲之下的高强武艺,以及活捉史文恭(活捉这点很了不起)的功劳。排在林冲之前,想必林冲也没什么意见。
至于关胜,他其实也没有争议。关胜能排到林冲前面,在于他有三个优势。
第一、就如本文开头所说的。关胜在水浒的定位是关羽,林冲在水浒的定位是张飞。就凭这一点,关胜都要排在林冲前面。
第二、关胜带上山的兵力特别多,大概有一万五千人。这是无可替代的特殊贡献。林冲则是孤家寡人,手里基本上没有兵。
第三、关胜本人武力很强,官职不低,综合素质要高于林冲。
或许林冲单挑的水平高关胜一丢丢,但是论综合素质,林冲不如关胜。
总的来说,梁山好汉最能打的,要数威名赫赫的五虎将: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关胜用青龙偃月刀,林冲用蛇矛,一个是关羽的子孙,一个按照张飞豹头环眼的模样塑造。论武艺,两人只在伯仲之间,但关胜是军官出身,不仅懂兵法、而且还会指挥打仗,他这种人是无日不战的梁山最需要的人才。
而林冲只是个纯粹的斗将,若不是因为他武艺精熟、并且上山又早,估计搞不好还要排到呼延灼的后面。
别觉得好笑,鲁智深、武松的武艺如何?人品和威望也都是上上之选,但两人在投了梁山之后,却都是步下将,排名比武艺略有不如的秦明、呼延灼、花荣都要低。
另外,在梁山上有两类人不受待见。一类是王伦时代的老人,一类是晁盖的小弟。王伦的老部下,云里金刚宋万排名第82,摸着天杜迁第83,朱贵第91,在地煞里面都数不上号。这三位老伙计本事低微,排得靠后也情有可原。
但是晁盖劫生辰纲的几个兄弟,赤发鬼刘唐排到第21位,三阮在水寨也没当上大哥,而是被宋江的心腹,李俊、张横、张顺等,大闹江州时期入伙的新人给压制,分别排到了可怜的27、29、31位。
相比之下,林冲的第六位排名,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结果了。
关胜是如何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的?你怎么看?
当下时代的人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把一个山东呼保义,及时雨宋公明猜想的如此的龌龊不堪。须知后人评论水浒应在《水浒传》的框架之内来进行品头论足,而不是在小说之外或用今人的官场心态和行为方式无端猜忌古人的行为。水浒开篇就交待了洪太尉误走妖魔,梁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上应天星。梁山英雄排座次也是以天降石碑为准,加上因果使然,众兄弟义气相投,才能相聚,共襄大义。如似今人的利益当先,争名夺利,人们好相乌眼鸡,恨不能你吃了我,我吃了你,水浒也称不起什么好汉,真成了一窝杀人放火的土匪。林冲不服关胜,关胜不服公孙胜,吴用不服宋江,梁山马上会分崩离析,各自散伙。一个个成了孤魂野鬼,被朝廷官兵捉拿归案,斩首示众。就象俞万春写的《荡寇志》一样,那《水浒传》还能成了名著吗?岂不都成了俞万春的帮凶吗?尽管你可以不信天命,但人生谁逃得出命运的安排。其实一部水浒就是讲的宿命的演绎。
关胜是如何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的?你怎么看?
在梁山上,宋江起码有四次让位的举动。第一次是遇到呼延灼,那时候晁盖还活着呢,他就说了一句让位的话。后来晁盖死了,吴用骗卢俊义上山,宋江又说要让位。再后面就是关胜了,宋江也说要让位。最后是董平, 宋江也说过让位的话。也就是说,五虎将里有三个,宋江都说过要让位的话。
有说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林冲是梁山元老,秦明是宋江拽着拉上梁山的,都可以称得上是梁山的老人,他们的地位基本上都比较定型。其中林冲本来有机会成为梁山老大,但是晁盖上山起就让了晁盖吴用公孙胜三位,后来宋江来了又自动退了一位,卢俊义来了又退一位,估计在很多人心目中,林冲就是个软柿子,谁来都可以捏他一下。
林冲虽然是梁山上最早的一批人,但他本意不愿意上梁山,所以表现不积极,第一次遇到晁盖他们时就一让再让。然而后来随着宋江上山,梁山日益发展壮大,林冲本来想着自己不争不抢保持本位也不错,结果宋江巴巴的搞个卢俊义来。设身处地想一下,一个本来可以当老大的人,开始礼让出自己的位置,结果自己礼让的人当做理所当然,开始随意加塞,晁盖他们加了个宋江倒也罢了,毕竟宋江是人人拜服的人物,结果加塞进来的宋江又安排了个卢俊义,这样林冲心里什么滋味。就好比今天你排队,一个美女插进来你觉得看她漂亮就算了,结果这美女不自觉,呼朋引伴又叫来三四个人你前面,你还会乐意吗。
待到关胜来时,宋江一看关胜这人物厉害啊,名门之后,还在朝廷里地位不低,是自己以后诏安的有力筹码。所以关胜还没怎么招呢,宋江就显示出极大的拉拢之意。这时候林冲肯定不乐意了,你这是又要找人压我头上是不是,想当初如果不是我礼让,你宋江还是我小弟呢。所以林冲开始第一次着急了
林冲很少有如此急赤白脸的时候,如果宋江这时候放林冲出去,最起码可以跟关胜打个不分胜负,也正好可以堵一堵那些林黑们说林冲没有跟高手交手的经历。而且按照林冲当时暴走的状态,关胜说不定就会输。因为关胜一旦输了,就算上山,也绝不敢居于林冲之上。很可惜,这样的好机会作者仍然没有给林冲,后来居然是秦明先冲出去,林冲怕秦明抢功也出去了,看得出林冲那时候真是急了,有点乱了方寸。因为两个大将关胜显然不敌,送就怕害了关胜,急忙让两人回来。不然秦明先去很可能不及关胜,然后林冲再出去,这样宋江就没理由叫他回来了,起码打个不分高下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林冲的设定就是从来没败过。
当然了,关胜未必就想着压林冲一头,这一切都是宋江安排的,我觉得倒也不存在什么打压林冲的说法,因为那个时候,在宋江看来,林冲完全没有打压的必要了,纯粹就是一个可以任由自己揉捏的软柿子。宋江此举,纯粹是为了拉拢关胜,好让他以后为他所用。
在宋江眼里,对比一下林冲和关胜,肯定是关胜全方位压倒关胜。林冲虽然是梁山元老,但他只是个人武艺高强,并不善于交际,他在梁山的时间可以说是最久的,仅次于杜迁宋万,但是林冲却没有结交到什么心腹,只是个光杆司令。而关胜呢,他起码有两个铁杆副手,更重要的是关胜可以成为所有朝廷军官加入梁山的代表,可以极大的壮大梁山的门面。在武艺方面,两人不相上下,不过就算林冲略高又如何,宋江论武艺还不是个不入流的角色,但却稳稳的当老大。在宋江眼里,林冲估计也就是一介武夫,还没有李逵那么听话,看你元老的面子,给你安排个前十就不错了。
至于说什么关胜是关羽后人,林冲外貌按照张飞来,所以关胜要高于林冲。我觉得这种说法站不住脚,按照今天来看,是先有《水浒传》后有《三国演义》,而张飞容貌是演义里的说法,正史上就没怎么提及张飞模样,所以这说法不靠谱。退一万步讲,就算关胜跟着关羽来,林冲跟着张飞来,关胜张飞是结义兄弟,关胜林冲只是广义上的大兄弟,完全不应按照先人的排序来。
关胜力压林冲,是宋江压根就不重视林冲的结果,但这多半也是林冲自己造成的。当时晁盖一伙上山,林冲不是不能让,但只让晁盖一人足矣,他一下子让了三,人家不会念他的好,只会觉得这人是个软蛋。如果当时林冲只让了晁盖,那后期他应该排第二,仅次于宋江。
关胜是如何压过林冲登上五虎将之首的?你怎么看?
潜规则无处不在,可以处于庙堂之上,可以处在江湖之中,梁山也是一个小社会,肯定无法独善其身。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时候一些看似很小的细节却有可能在无意中反映出一个人的立场和想法。当然,这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并不算什么问题,毕竟我们的想法没有那么复杂,做事情目的也比较简单。但是如果是一个领导者不注意这一点,那就可能会产生问题了,就像宋江一样。
宋江这个人物大家肯定都特别熟悉,他是水浒中的扛把子,众人的领导者,是他把各路豪杰捏合到一起,也是他把各路英雄最终带上了绝路,使他们不能善终。
这次不谈他本人,主要说他曾经做过的一个人事任命安排。
当初梁山众人聚齐之后,为了下一步的行动,他划分了众人的职责,还挑选出五位将领负责带兵之事。
这五虎将的要求是不仅武艺出众,也有军事才能,自己会打仗,还能带兵打仗。问题也产生在这里,这五位将领是宋江亲自挑选的,但是为什么更有资历的林冲,却排在上山不久的关胜之后呢?
挑选五位上将时是按什么标准?按照书中所写,挑选这五位将领的标准是他们的能力和威望。可能有朋友会质疑,即使是这两个方面林冲应该也不逊于关胜。不着急,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仔细讨论一下。
首先是论能力,在这里我把能力单纯理解为个人本领。
先看林冲,在个人本领方面他没的说,山上那么多厉害的人物他至少能排进前五。最能体现他武艺的是两次,一次是在京城和鲁智深切磋,略胜对方。第二次是上山后和杨志在山下打斗,二人斗了五十余和不分输赢。除此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战争,他都表现英勇。
而关胜这边因为出场晚,表现机会不是太多。他第一次登场和秦明林冲相斗,不占优势。之后在和张清作战中,和其他人被其石子击败。后面招安后征讨时有过多次斩杀敌将记录并且未曾受伤。
由此可见,个人能力方面,他和林冲都算一流高手。
但是关胜手下有朝廷兵士,有带兵经验,在军事能力上他胜过林冲。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八百万也没用,相当于驾校教练,培训方面很有一套,但你不能让他跟赛车手上场竞技。
在威望方面,关胜肯定不及对方。
他上山时间短,又没有什么突出贡献,众人不会不尊重他,但不会和他太过亲近。梁山也讲究论资排辈,林冲资历够老,而这也是林冲不招宋江喜欢的原因,关胜作为朝廷命官,是空降兵,宋江乐于用他们去平衡林冲这样的元老派,所以宋江和他关系会有意亲近一些。
二人各有优劣,那么对他们二人的安排合理吗?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就要弄明白宋江为什么要挑选五位上将掌握梁山的军队。看过小说的朋友都知道他造反意志并不积极,在梁山势力刚刚有点规模之后,他就开始想着要投降了。所以有的朋友奇怪,既然他早就想着投降干嘛还要组织五虎将练兵反抗呢?他的这种安排自然有他的用意,说穿了,里面必须要有拿不上台面的潜规则。
招安,也就是投降,这是他早就计划好的。
那么,在招安前他就不能和朝廷把关系弄得太僵,像呼延灼,关胜这样朝廷过来的军官,他自然要优待。因此,把关胜放在五位上将的首位,自然合乎他的用意。
对于宋江来说,林冲的重要性不及朝廷军官。因此只要能起到关胜这个作用的,不管是谁都能被排在这个位置。他的这个安排体现出了他个人的坚定立场,那就是一往无前的投降主义。
其实在前期,书中也暗示多次,让宋江领导梁山,注定导致一场无法收场的悲剧。他的出身,他上山前生活的环境都注定他不可能和朝廷一直对立下去,他受过的教育导致他的思想就是忠君爱国。
宋江并不是看不到当时宋朝的各种积弊,他傻乎乎的想以一人之力改变,因此流传后世,博取个人名誉。他的这种想法注定把林冲等梁山上其他跟随他的好汉全部拖下水,最终都做他的牺牲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