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唐僧是金蝉子的转世,那么金蝉子是什么来历?

唐僧的身世一直是一个谜,恐怕还是一个讳莫如深之谜。《西游记》中,原本没有唐僧出世这回书,诸多版本都是以“附录: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虚构了陈玄奘身世。这回书写得矛盾重重,唐僧的身世也就扑朔迷离。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这回书,却说陈玄奘是金蝉子转世,因为不专心听佛讲,便“转托尘凡苦受磨,降生世俗遭罗网”。无疑,金蝉子的前世就是如来佛祖座前的一名弟子。

那么,佛祖的这个弟子为何是“金蝉子”,金蝉子又是什么意思呢?

金蝉子即“金蝉之子”

翻开《成语词典》,必定找得到一条成语“金蝉脱壳”,金蝉,原本就是一只脱壳而重生的昆虫。这条成语说的是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而瞒天过海。元代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中有词云:”便使尽些伎俩,千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金蝉脱壳这一个谎。”

原来,金蝉子是一个谎言。那么,是谁编织了这样的谎言?是金蝉子吗?从《西游记》的故事解读,以及成语的会意,编织谎言的应当是金蝉,唐僧是金蝉之子。唐僧是金蝉之子,谁又是金蝉呢?

“附录”故事给唐僧塑造了一个凡世父亲,名叫陈光蕊。这个陈光蕊原本也是出现在原著之中的,是唐朝高祖李渊时期的状元,大唐开国大将殷开山的女婿。这好比猪八戒投猪胎,唐僧投了人胎。然而,金蝉子投人胎却是坠入了“罗网”。

从金蝉子到陈玄奘,这一段“转世”经历其实可以这样解读,玄奘是陈光蕊的儿子,“金蝉子”则是“金蝉”的儿子。那么问题来了,谁又是“金蝉”呢?也就是说,唐僧真正的生父是谁呢?

这个疑问,暂且放一放,先来说说孙悟空。为什么解读金蝉子要先说孙悟空呢,是不是因为先有孙悟空才有唐玄奘,唐僧是孙悟空的师父?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其原因是唐僧,也就是金蝉子是如来佛祖的二徒弟,孙悟空应当是如来佛祖的大徒弟。

此话怎讲?

孙悟空的师父就是如来佛祖

这是《西游记》第一个谜,揭开这个谜,这部神话小说就不神话了。原来,《西游记》的故事,隐藏着吴承恩对宗教问题的看法,描述了他所处的时代所面临的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尤其是交融过程中的种种矛盾争端,以及这种矛盾争端对中国文化和当时社会的影响。

吴承恩所处的时代,是明朝思想启蒙的顶峰时期,思想界酝酿转型的时代。《西游记》借《大唐西域记》,以神话故事严肃地讨论了宗教问题,也就是西法东渐对本土宗教以及文化的冲击与融合。这样的主题,从第一回就开始阐明了。

第一回的回目是这样的“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这回书写的是猴王出世,美猴王来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寻仙访道,菩提祖师打造了一个“孙悟空”。从回目来解读,孕育灵根的是灵山,生出孙悟空的就是“斜月三星”。

这样讲,似乎很迷糊。但是,如果看明白孙悟空的师父是谁,就不难理解了。

美猴王见到菩提祖师时,书中有诗相赞这位道家大仙,起首两句写的是“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这两句诗说的是菩提祖师是“大觉金仙”、“西方祖菩提”,这就是如来佛祖。

《宋史·徽宗本纪》中,记载了宣和元年正月时,宋徽宗下革佛诏革佛,把道教并入佛教,佛教诸神全部被贬为道教神仙:“佛改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所以说,孙悟空的师父就是如来佛祖,他是被蒙上尘垢,“大觉金仙”隐没了“西方妙相祖菩提”真相。祖菩提,不就是在菩提树下顿悟的释迦摩尼佛祖吗?

孙悟空就是灵山佛祖所孕育的灵根,是佛祖修持的“心性”。故此,孙悟空就是佛祖的心魔、心愿(心猿)。

孙悟空是佛祖的心魔、心愿,那么,佛祖的心魔到底是什么,他又有什么样的心愿,与“金蝉子”的身世有什么关系呢?

佛祖为何设毒誓警告孙悟空

孙悟空学了七十二般变化,显摆本事变松树,险些揭了师父的老底。故此,佛祖便把他赶下灵山,并设毒誓警告孙悟空:

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孙悟空下山之后,大闹九幽十类,打上天庭,然后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这些事迹中,出五行山前可以说是“定生不良”、“惹祸行凶”,但西天取经怎么能是歹事呢?这可是为师父争光,光大师门的大善事啊。

即便是孙悟空会“惹祸行凶”,佛祖其实早就知道。猴子学本事时,佛祖就说:“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于是,佛祖传授猴子“躲避三灾之法”。

如此,佛祖岂不是教唆孙悟空“惹祸行凶”吗?这其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这段故事说的是佛祖在灵山“炼魔”,强化自己的心魔,坚定自己的“心愿”,要实现佛法东渐。

但是,佛祖知道,佛法东渐绝非一马平川,即便是以“惹祸行凶”的方式,屈服了九幽十类、大天尊天庭,但要降服“心魔”却是要经历一番苦难的,西行途中(实则东渐途中)各类抵抗势力绝对不会拱手“通关”。

于是,佛祖派出了“金蝉子”。金蝉子没有被如此“炼”过,故而,孙悟空就以唐僧徒弟的身份,做了佛法东渐的护法神。孙悟空出世在先,又经佛祖苦心“炼魔”,故而,他是佛祖的大弟子。然而,孙悟空又为何在佛法东渐中,成了唐僧的徒弟呢?这是因为,唐僧与佛祖是“相亲相爱”的一尊两体。

说到这里,金蝉子的身世就开始显现了,他是“金蝉”之子,与孙悟空同根同源。那么,“金蝉”到底是谁呢?

佛祖就是“金蝉”

上文讲到,“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是《西游记》的“附录”,不是原著故事。假如原著故事依然还在,那么,“金蝉”是谁,就不难知道了。此处,我先公布终极答案:金蝉就是佛祖。

金蝉就是佛祖,也就是说,“金蝉子”是佛祖之子。这个隐秘,应当是《西游记》原著中没有交代陈玄奘身世,而后来为了遮羞,保护佛法而补写了一段“附录”的缘故,或者是原著那一段实在不入佛门法眼,删去了再写了这样一段矛盾重重,破绽百出的陈玄奘身世。

“金蝉”实则金蝉脱壳之金蝉,唐僧经历十世而在佛祖“心魔”大动,准备完毕佛法东渐之时再脱壳一次,就是为了完成佛祖的“心愿”。

佛门总共九世,六道轮回,前三世是不需要经历轮回过程的。故而,佛祖之子轮回,就得从头开始,佛祖是一道,再加上九道就是“金蝉子”的十世。

当然,佛祖是没有儿子的,吴承恩写“金蝉”之子,其实就是一道轮回。

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写的就是“金蝉脱壳”。唐僧到了灵山,金顶大仙“叫小童儿烧香汤与圣僧沐浴了,好登佛地”。书中有诗解读道:“魔尽果然登佛地,灾消故得见沙门。洗尘涤垢全无染,反本还原不坏身”。

这几句诗,其实也照应了“大觉金仙没垢姿”,唐僧洗去了身上的尘垢,显出了真身,“心魔”也随着即将完成的佛法东渐而消尽。这就意味着,佛挣脱了“大觉金仙”的尘垢,重回佛界,悄然进行的佛法东渐,即将进入曾经被蒙垢的东土。“真如”,佛门语,其义为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有的本体,恐怕就是“真如来”吧。

凌云渡佛祖以无底船渡唐僧,“那佛祖轻轻用力撑开,只见上溜头泱下一个死尸”——这就是金蝉脱壳。

“脱却胎胞骨肉身,相亲相爱是元神。今朝行满方成佛,洗净当年六六尘。”金蝉迎来了“金蝉之子”,他们的“元神”当然是“相亲相爱”了。

金蝉脱壳即瞒天过海,也难怪佛祖“炼魔”时,发毒誓不准孙悟空揭老底了。

《西游记》中,唐僧是金蝉子的转世,那么金蝉子是什么来历?

我来给大家好好讲一讲金蝉子的来历:

王母娘娘送给佛祖的蟠桃有一秘密:这就是唐僧前世金蝉子的由来!

一、

先给大家普及一下西游世界基础知识,相信经常看《西游记》解密文章的朋友,都会看到一个解释,那就是西游世界中的人物并不是都可以长生的。

这个理论基础是出自灵台方寸山的菩提祖师,当时孙悟空已经习得长生不老术,菩提祖师告诉他:

“你既通法性,会得根源,已注神体,却只是防备着三灾利害。”

孙悟空听祖师这么一说,三观尽毁,原来自己苦苦追求的长生不老术,却还是不能长生,所以他才会“沉吟良久”才问祖师啥叫“三灾”?

菩提祖师道:

“此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但到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

第一个雷灾可以通过七十二变躲过,第二个火灾就很难躲过,因为是阴火,出自本身的涌泉穴,一般人都躲不过,最后的风灾更是无人可躲。

也就是说,不管是谁,很难活过一千岁,除非服用了西游世界三个神物:

分别是蟠桃、人参果和金蝉子肉,当然后来还有第四种续命良方,那是后话,我们到时候会讲到!

有了这个基础,就很容易理解,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为什么要一年组织一次,因为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所谓的一年举行一次,其实是365年才举行一次,如果有神仙没有被邀请,那么他很可能是等不到第二年举行的。

二、

那么安天大会上,天庭所有重量级神仙都出马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就是蟠桃!

从众仙给如来佛祖的祝词中就能看出端倪,因为无一不提到长寿,这也说明,对于如来佛祖来言,他也并不是长生的。

此次安天大会,并没有安众神仙的心,王母娘娘送给如来佛祖数颗大株蟠桃,既表明了自己的实力,也给如来佛祖出了难题。

因为蟠桃部分被孙悟空损坏,部分被王母娘娘私藏,一部分供应天庭重量级神仙,能分给西天如来佛祖的很少很少。因为这次如来佛祖站队玉皇大帝,本以为可以得到充足的蟠桃供应,可是玉帝一盘点,很无奈……

这时候再看王母娘娘给如来佛祖进献蟠桃,就有点不一样的意味了。

那么后来的五百年,西天灵山势力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这不由得让我们联想到金蝉子,都说唐僧是金蝉子转世,而且是十世转世,那么作为如来佛祖二弟子的金蝉子到底犯了啥错,至于连续转世十次吗?

更让人疑惑的是,他为什么名字叫金蝉子呢?这里面到底有何奥秘?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王母娘娘进献的数颗蟠桃说起,当时书中说的是:

“前被妖猴搅乱蟠桃嘉会,请众仙众佛,俱未成功,今蒙如来大法链锁顽猴,喜庆安天大会,无物可谢,今是我净手亲摘大株蟠桃数颗奉献。”

该句话透露的消息跟我们前面的推断完全一致,本年度的蟠桃大会不举行了,有些重量级神仙都给送了蟠桃,有些可就没有了,至于那些该怎么续命,那就不好说了。

更重要的是这里说的是大株蟠桃数颗,等等,是不是有问题?

三、

当然有问题啊,当初王母娘娘问七仙女时,她们是这样回答的:

“只有两篮小桃,三篮中桃,至后面,大桃半个也无……”

这里突然又蹦出了大株蟠桃,由此可见,王母娘娘确实不一般,即使逼宫失败,却仍然实力尚存。当然这些问题我们前面已经讲过,我们单讲这几颗蟠桃出了什么问题?

在这几颗蟠桃的赞诗里有这么一句记载:

“延寿延年能易体,有缘食者自非常。”

可是当初孙悟空看守蟠桃园的时候,土地是这样介绍的,说的是后面大株的3000棵桃树是“天地齐寿,日月同庚”,中间的桃树解释是“霞举飞升,长生不老”。

显然延寿延年的功效应该是中间蟠桃树的功效,并不是大株蟠桃的功效!

难道王母娘娘拿着中间的蟠桃冒充高等蟠桃?

作为大神,她没有必要,也没有动机,而且从个头上也不可能造假,显然这就是大株蟠桃,只不过这几颗蟠桃出了毛病。

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通过推测我们可以推出,这几颗蟠桃其实招了虫,因为上面有虫眼。

蟠桃树其实也很娇嫩,跟我们平时打理果树是一样一样的,毕竟蟠桃园里面还有土地监管,锄树力士、运水力士、修桃力士、打扫力士等众人打理。

而孙悟空看管蟠桃园之后,经常让这些下人“出门外伺候”、“都在那里把门”。而且后面的土地曾经说过:

“今年不比往年,玉帝点差齐天大圣在此督理,须是报大圣得知,方敢开园。”

这也就说明,这蟠桃园一直是孙悟空一个人打理,后果可想而知……

四、

可是即使这样劣质的蟠桃,如来佛祖仍然:

“合掌向王母谢讫……叫阿傩、迦叶,将各所献之物一一收起。”

就是因为如来佛祖看到那几颗蟠桃之后,预感到这里面大有玄机,甚至会关乎到西天诸佛的命运!

那么这个虫到底是什么虫呢?

其实就是桃叶蝉!

在孙悟空去菩提祖师那学艺时,他就喜欢吃桃,当时菩提祖师问他来了多久了,他回答:

“弟子本来懵懂,不知多少时节,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

这座山就是烂桃山,有桃就有虫,天经地义,不仅这里,花果山也有很多桃树,桃叶蝉卵就粘在孙悟空的身上,带到了天庭蟠桃园。

不要觉得一个小小的桃叶蝉没有啥威力,关键得看它在哪修行,就举几个例子吧:

取经路上黄风大王就曾经在灵山听佛讲经,后来吹口风差点把孙悟空吹死;蝎子精也曾经在灵山修行,甚至还敢蛰佛祖呢;后来的金鼻白毛老鼠精也很厉害,也是曾经在灵山修行,还被李天王收为义女。

所以,一只小小的桃叶蝉在佛祖身边修炼,修成蝉精是完全可以的!

而且它吸收了蟠桃的营养,又饱含桃叶、桃根的精华,又听如来佛祖诵经,甚至都有可能菩提祖师讲课都听过。所以修为大幅提升,在如来佛祖的眼中,它已经不是一只桃叶蝉精了,更像是一棵蟠桃树,一棵续命良方!

后来,如来佛祖收他为二弟子,赐名“金蝉子”!

金蝉子的功效:

由于蟠桃的精华被牢牢控制在金蝉子体内,并练成元阳。这就是后来取经路上很多女妖希望跟唐僧结合的原因,这种元阳是可以修炼成“太乙金仙”的。

而且后来的取经路上,不止一个妖怪提到,这个唐僧是十世修行的金蝉子,元阳一点都没有泄露。由此可见,元阳就是类似于蟠桃的基因,也是蟠桃可以续命的最精华部分,不管金蝉子怎么转世,这个元阳是跟随不变的。所谓的肉体,也不过是一个元阳载体而已,就像蟠桃是蟠桃树续命基因的载体性质一样。

那么金蝉子后来又去了哪里,为什么会十次转世,西天诸佛到底遇到了什么危机?我们下回再讲!

我叫杨角风,换一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只针对小说中的人物,原创文章,不喜勿喷)

《西游记》中,唐僧是金蝉子的转世,那么金蝉子是什么来历?

在唐僧还没有取经的时候,观音菩萨已经帮他收了三个徒弟,即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这三个徒弟来头都不小,本领也很大,尤其是孙悟空,他们为保护唐僧取经,出了很多力,当然最后也得到了应有的封赏。

有意思的是,三个徒弟的本体,都不是人类。

孙悟空,乃是天产石猴,本体是个猴子。因为跟孙须菩提祖师学艺,又在龙宫得到金箍棒、上天做官等,悟空被封齐天大圣,后来又因为偷吃蟠桃和仙丹,被佛祖压在五行山。

猪八戒,本是天蓬元帅,后来因为调戏嫦娥,拱倒斗牛宫,被贬下界。不料,下界投胎时,天蓬误投猪胎,因此成了猪妖。观音寻找取经人时,收了八戒,让他做了唐僧的二徒弟。

沙和尚,很多人误以为他的本体是人类,其实不是。

沙和尚原型乃是“深沙神”,乃是一位守护沙漠的大神,曾救过唐僧,后来演变为流沙河妖怪。流沙,本意就是沙漠中流动的沙子,牛魔王就说过沙僧是“沙流精”。

就连唐僧的坐骑白马,来头也不小,它本是白龙,因为纵火烧了明珠,被玉帝判了死罪。观音菩萨救了他,让他化为白龙马,驮着唐僧取经,戴罪立功。

说完了唐僧的徒弟和坐骑,再来说说唐僧。

三个徒弟和坐骑的本体都不是人,那么唐僧是什么呢?他的本体是人类吗?

唐僧有两个身份。其一,他是一个普通的和尚,父亲是陈光蕊,母亲是殷温娇,他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御弟;其二,他是十世修行的好人,是佛祖坐下弟子金蝉子转世。

从唐僧第一个身份来说,他就是人类,一个很普通的人,会饿会渴会害怕,会疼会累会睡觉,会悟会思会坚持。从唐僧第二个身份来说,他还是人,只是名号叫金蝉子。从隐喻角度来说,这是作者把唐僧比喻为金蝉。

唐僧叫金蝉子,这一点,《西游记》中多次提及。

这一去,有分教:佛子还来归本愿,金蝉长老裹旃檀。(第八回)

菩萨道:“悟空,你不领金蝉子西方求经去,却来此何干?”(第四十二回)

如来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第一百回)

所谓金蝉,就是蝉,也叫知了、知了猴,因为蜕变之前是金色,故而叫金蝉。

农村的孩子应该都知道,每到夏天,藏在地下很久的知了猴,就会破土而出,爬到草木上,等待脱壳。一旦脱了壳,它们就变成知了,带有翅膀,会鸣叫。

蝉在古代是一种很吉祥、很瑞气、很高洁的动物,因为其能脱壳变身,渴饮露水类似重生、永生,因而受到崇拜。

古代帽子、配饰、纹饰等方面常会出现蝉。比如汉代貂蝉冠上就有玉蝉,一些权贵死后还会在九窍中放有玉蝉,一些雕塑、青铜器上也会有蝉纹饰。民间也爱玉蝉,认为蝉可以辟邪等。

把唐僧设定为金蝉子转世,作者应该至少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佛教雕塑中,一些菩萨雕塑上确实有出现过蝉。比如北魏一座石雕菩萨像,其宝冠上正中央部分就有蝉纹。菩萨面带微笑,微笑中流露出睿智与高雅。

类似的雕塑应该不止一座,或许作者就是因此,才设定金蝉子是佛祖弟子。也即是说,佛祖座下有金蝉子,这是有迹可循的,不是作者随手所编。

另一方面,金蝉子属于蝉,可以脱壳重生,这可以隐喻唐僧取经成功,从凡人升级为神仙。我们看西游也会发现,作者用金蝉脱壳来形容唐僧。

比如第十二回,作者就说“御敕垂恩修上刹,金蝉脱壳化西涵。

金蝉本身,就意味着脱壳蜕变,其能重生、长生乃至于永生,都适合唐僧取经成功后的蜕变。

综合来看,唐僧是金蝉子,而金蝉子隐喻唐僧会像金蝉一样蜕变,但我们不能说金蝉子本体是蝉。

《西游记》中,唐僧是金蝉子的转世,那么金蝉子是什么来历?

吴承恩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唐僧俗名陈玄奘,小名唤作江流儿。他是个弃婴,从娘胎里出来就被母亲放在洗脸盆里,随水漂移,被长安城洪福寺的和尚收养,教化,身世可怜。后来被唐王李世民选中,做了去西天的取经人,于是就又有了“御弟哥哥”和唐玄奘的名号;灵山求得三藏真经,取经证道,如来封他为旃檀功德佛,东土唐人则叫他为唐三藏。

根据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的说法,唐僧的真实身份则是如来座下的二弟子,法号金禅,就是所谓的金蝉子,唐僧是金蝉子十世转生的肉体,修行者,得道的高僧。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金蝉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西游记迷们都知道,唐僧取经团五人组,其实全部都是“非人类”,孙悟空是只猴子,猪八戒是头猪精,沙悟净是个沙流精,就是白龙马也是鹰愁涧的一条孽龙。有人就说了,金蝉子当然就是一只蝉了,知了猴。这话对不对呢?也对,也不完全对。

十世转生的金蝉子是只蝉,这好像问题不大。可是呢,他可不是普通的蝉,如来佛祖看上的人,而且是收做灵山大雷音寺里的佛祖的二弟子,必须是精挑细选、仔细遴选的结果,万里挑一,十万恒沙河里寻觅到的唯一一颗珍珠。

金蝉子的来历,跟他负罪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十万八千里磨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佛家讲因果,有因才有果。原来,所谓的金蝉子,他的前世自称为是六翼金蝉,也是个不可多见的神圣。那么,六翼金蝉的详细来路怎么说呢?他到底种了什么因,做了什么事情,使得如来能够如此重视他呢?先是收为弟子,后又逐出雷音寺,再度十世修行,取经证道,皈依三宝,这个果,与之前的因具体是什么呢?又如何印证呢?

这真是个大问题,大课题。人多力量大,办法多,亲,本公子斗胆邀你一起来做个分析——金蝉子的前世今生。

第一、金蝉子与如来的缘分:六翼金蝉的横空出世与如来佛祖的降伏遴选。

(一)金蝉子的诡异来路与人参果树的因果关系。

说到金蝉子的来路,这可能就要涉及到另一个高人,就是地仙之祖镇元子和他的人参果树。

盘古开天地,这才有了日月星辰,河流山川,万物随之而生。一时间,忽然就出现了一些神圣,你比如三清四御五方五老,包括如来,等等,好像是一夜之间就从土里冒出来的一样。其实不然,他们也是经过了无数的无量劫,才存活下来的,一句话,他们是胜出者,是天选者,天赋异禀,修为高深,达到了不生不灭的至高境界。

这就如同黄帝战蚩尤一样,胜出者入主火云洞,成为三圣皇,战败者永贬九幽,被打入另册,相争者,彼此之间实力不会差太多,很接近。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神魔大战,百九九的神通广大的各类天魔被天劫、被人祸给收拾了,最终被镇压在万寿山下,镇守这些个强大无比的元神的,就是被称作是镇元子的这个大仙儿——镇压用的就是那颗五庄观里的神奇的人参果树。

镇元子为什么起怎么个名号?就是这个意思,镇压群魔的元神,封印元神。镇元子为什么能获得地仙之祖怎么个尊贵的名号呢?这跟他的宝贝人参果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参果树上可不只是长有不老长生的人参果,而且还有世所罕见的其他宝贝。

呀!只见那正中间有根大树,真个是青枝馥郁,绿叶陰森,那叶儿却似芭蕉模样——《西游记》

亲,你看到了吧?人参果树是个什么树呢?“那叶儿却似芭蕉模样”,人参果树原来就是芭蕉树的一种变异,升级版的芭蕉树。这颗豪华版的芭蕉树实在太神奇了,太上老君煽炼丹炉的芭蕉扇,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一阳一阴,原来都是从它身上摘下来的;这还不算,很有可能,太上老君的羊脂玉净瓶,观音菩萨的杨柳玉净瓶,大鹏金翅雕的阴阳二气瓶,这样的宝贝瓷器,原料都是从人参果树下挖的土壤烧制而成的。嗯,万寿山五庄观,西牛贺洲的仙气神脉所在,诚不虚言。

六翼金蝉正是人参果树上的一只久已得道成仙的金蝉,也是度过无数无量劫的高人。

六翼金蝉是个嗜血的另类,他靠着吸食各种天魔的骨血,练就了一副金身,变异出了三对六个翅膀,人称六翼金蝉。盘古开天地,宇宙澄清后,天魔被镇压,六翼金蝉失去了修真所需要的灵气,他就一路追踪到了人参果树这里——也有可能,他是封神大战中万仙阵后存活下来为数不多的二三百截教残余。

六翼金蝉攀附在人参果树上,也不知道历经多少年,吸食了多少人参果的精华,这个时候,他已经达到不老长生,与天同寿的境地了。不信你看,《西游记》中的各种妖魔鬼怪都嚷嚷着要吃唐僧肉,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成仙得道,奥妙就在这里,六翼金蝉在人参果肉汁中浸泡了N多年,他自己可不就不泡成了“人参”了嘛!现在我们喝酒,也讲养生,泡个人参、枸杞、葡萄、蝎子什么的,就是这个意思。

(二)如来佛祖慧眼识珠:降伏六翼金蝉。

这个人参果树不简单,太有灵气了:

镇元子得到了整个大树,和神奇的人参果。

太上老君得了个芭蕉扇——据老子亲口所说,没这把扇子,他也对付不了青牛精和金钢琢。

就是连铁扇公主都从这里弄个芭蕉扇呢!观音菩萨还来挖了一块土呢。

如来佛祖也动心了,他就心说了,好处不能都叫你们给得了吧?利益均沾嘛!见者有份。

如来慧眼如炬,他隐约中看到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金蝉——六翼金蝉,正爬在人参果上吸果汁呢!

得,这家伙能量也不小,要生擒活捉,为我所用,不能打伤打死了,怎么办呢?嗯,如来就从燃灯古佛那里借来了紫金钵盂,然后下了灵山,直奔万寿山五庄观而来。

如来看准了六翼金蝉,不动声色,悄悄地祭起了紫金钵盂,就跟擒拿六耳猕猴一样,直接用紫金钵盂罩住了六翼金蝉,成功收服,带回灵山,收为弟子。

如来这个套路,其实就跟《封神演义》中的西方教是一个模式,准提、接引一句话:“施主你跟我西方教有缘。”,收了孔宣,看中了截教的人才,拿来主义。

这也正是后来镇元大仙对唐僧那么客气的原因所在。哦,就因为在灵山孟兰会上金蝉子给他递了一杯茶水,就怎么点小事情,就舍得给他一个人独自开个人参果会,一下子打两个人参果吃吗?这俩人原来早就是旧邻居,老相识了。

第二、金蝉脱壳:金蝉子的取经路——这是一种磨练,是一种救赎,也是如来老师的一种调教学生的手段。

六翼金蝉,意味着金蝉子曾经经历了至少六个无量劫的修炼,渡成了六个翅膀,金光闪闪,跟如来在昆仑雪山上练就丈六金身有点类似。

所以,这样来类比的话,其实如来和六翼金蝉的法力高低还真不好区别,应该说是非常接近的,要不是那个紫金钵盂,如来还真不一定能轻松拿下他。

六翼金蝉被如来带到灵山,拜入佛门,他心里是一万个不情愿的,而且不服气,所以如来就惩戒了他,给他点颜色看看——在灵山,也不看看我如来是谁?我如来看中的人,一定会叫你心服口服,甘心就范。

借口是什么呢?简单,就是如来所说的,金蝉子上课不认真听讲,如来在大雷音寺讲经说法,金蝉子在底下打盹儿。

如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你六翼金蝉不是觉得自己很牛吗?不服管教吗?嗯,能耐大,翅膀硬,好说,给你剪掉翅膀,去了六翼,封印元神,贬为肉胎凡身的普通人,然后逐出师门。去取经吧,从东土大唐再来灵山走一遭,十万八千里,九九八十一难,你走走这遭路,就知道我如来的经书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读到的。三藏真经,大乘佛法,谁想读就能读到的吗?想什么呢?我给王员外家诵经三分钟,还收了三升三斗的金子,给你个免费的资格你还不乐意,唧唧歪歪的。

吃点苦头,去社会上闯一闯,你就会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有些人,大老板,财大气粗,张口就来,读书有什么用啊?一副鄙夷读书人的样子;可是呢,下句话,就是要给他的孩子找个好点的学校读书,哈哈哈!这年头,谁也不是个傻子,不是吗?

六翼金蝉被封印元神,剪除羽翼,成了一个彻底的肉胎凡身,法力尽失,取经路上千难万险,险象环生,尽管他小心翼翼,诚惶诚恐,谨慎对待,还是被流沙河里的沙和尚给硬生生地生吞活剥了九次。

啊!多么痛的领悟,老师如来你就是我的全部。

十世转生的金蝉子,唐玄奘痛定思痛,痛彻心扉,一心向佛,不到灵山誓不罢休,意念坚定。不信你看,虔诚的唐长老一路上风餐露宿,不言苦,不吃肉,不喝酒,不近女色,蝎子精、老鼠精,杏花精,就是貌美如仙、一心拿江山社稷挽留的女儿国国王都不能动摇他那颗绝决的心。

虽然有时候唐长老显得确实有点迂腐,软弱,但是,他对西天的向往,对佛法的虔诚之心,那真的是无可挑剔,找不出来什么毛病的。

被逐出师门,被封印元神,六翼金蝉变成了金蝉子,然后又成了个肉胎凡身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和尚,还被给吃了九次,这都是教训啊!血的教训。老师如来这教鞭棍好厉害,好管用。

西天取经,已经九次了,这是最后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机会了。“九”是个什么意思呢?在我们中国的天人合一的天道人道自然观念中,“九”是个最大的数字,是个极致,九天,九幽,九州,九九八十一难,九九归一,九九归真,嗯,太上老君的仙丹就叫做九转还魂丹,东华帝君的叫做九转太乙还丹,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就叫九灵元圣,真武大帝则是九天荡魔祖师。

所以这样看的话,金蝉子已经九转过了,这最后一次,金蝉子十世转生,他必须要取经成功,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否则,就永远失去了重返灵山的机会。这意味着,他的肉体会被妖怪们吃掉,他的元神将会被如来永久封印,或是魂飞魄散,堕入万劫不复的无始无终的六道轮回之中,金蝉子,六翼金蝉所有的无数个无量劫的修为也将顷刻间化为乌有,形神俱散,连从头来过的机会都没有。

金蝉子,金蝉脱壳。十世转生,九次被吃,这就是六翼金蝉忤逆如来得到的最深刻的教训,这个代价不可谓不惨重。取经成功,金蝉子被如来敕封为旃檀功德佛。形象地说,就是金蝉子一次又一次地重生再毁灭,等于是蜕皮了十次,才最终退却蝉皮,又有了一双金色的飞翔的翅膀。

当然,从佛学的角度说,这也是种修行的意思,退却臭皮囊,方成了了身。到达灵山,作为金蝉子的唐玄奘在接引佛的指引下,把自己那副肉胎凡身的肉体皮囊丢到了桥下,过了接引桥,身轻如燕,算是有了好结果,证道了。

旃檀功德佛——唐玄奘——金蝉子——六翼金蝉,欢迎再次回到老师如来的怀抱。

唐僧,他是如来座下二弟子金蝉子十世转生,金蝉子的前身,则是另有名号的上古神兽六翼金蝉。《西游记》整个西天取经的过程,其实就是如来驯服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过程,当然,也包括他的座下二弟子金蝉子。六翼金蝉原本是攀附在人参果树上吸食人参果的一只得道的长着六个翅膀的变异蝉类,如来看中了他,拿紫金钵盂降伏,最后用十世转生的取经方式彻底诛心,把他封为旃檀功德佛——云空未必空,万般难由人。

《西游记》中,唐僧是金蝉子的转世,那么金蝉子是什么来历?

顾名思义,金蝉子就是知了,没蜕皮之前的,富含蛋白质,炸一下,金黄酥脆,好吃不腻。所以妖精们对唐僧趋之若鹜。

他一个金蝉,怎么成的精呢?

靠听如来佛祖讲经!

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孙悟空本是一块石头,吸收天地灵气都能幻化成精。

灵山是佛祖和弟子们修行讲经之所,实乃风水宝地,终年仙气缭绕。在这儿稍微沾点仙气,胜过自己苦修十年。

再者佛祖所讲之经,乃是大道,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无缘之人难以聆听,获益。而灵山的小动物,他们不是人,佛祖自然不会将它们拒之门外。

西游记里沾了仙气成精的动物不在少数,且都有独门看家本事

黄风怪,本是灵山脚下的黄毛貂鼠,靠听佛祖讲经,修炼成为精怪。但是这厮只学了法术,没学到佛祖,诸罗汉和菩萨的慈悲之心。他跑到黄风岭兴妖作怪,胡作非为。黄风怪可不是电视剧里的弱鸡,他武艺了得,威风凛凛,孙大圣见了认为不亚于当年的二郎真君。

黄风怪还善使妖法,吹气一阵狂风将悟空眼睛弄得刺痛难忍。后来孙悟空靠太白金星点化,找到灵吉菩萨,才收服黄风怪。

蝎子精神通广大,武艺不逊孙悟空,最厉害的是那倒马毒桩,饶是孙悟空同头铁脑,也抵挡不住,被蜇之后剧痛难当,其实这在情理之中,如来都吃过倒马毒桩的亏。幸得昴日星官出手,不费吹灰之力杀死蝎子精。

这些妖精,常年在灵山,不知不觉学成通天彻地的本事。

唐僧的本相金蝉子也不例外。他在地下埋了三年,耳濡目染,习得高深佛法和法力。破土而出之后,他继续听讲,都没有蜕皮,便幻化出人形。如来看他相貌堂堂,颇有慧根,收为座下弟子。哪知这金蝉子,有了一定道行之后,不再谦卑恭俭,对修行懈怠。如来对其生厌,贬下反间。希望他能历经磨难,重新修得正果。

《西游记》中,唐僧是金蝉子的转世,那么金蝉子是什么来历?

金蝉子就是一只金色的小蝉子!这只金蝉子见证了如来成佛的全过程,对如来仰慕得五体投地,所以成为了如来的二弟子。

当时如来成佛时候坐化在菩提树下,这株菩提树上刚好有一只金色的小蝉子,当时在场的还有一只玉兔,这是被如来救下来的,玉兔先拜了如来为师当上了如来的大弟子,金蝉子的大师姐。这两个是如来的开山大弟子,但也是最六根不清净的弟子。

西游记里有说了这么一段话,这是关于金蝉子投胎唐僧以前的说法,金蝉子在如来治下修行了十世却一直无法修成正果,所有如来才给了他一次机会,让他去投胎转世成唐僧,并领取了向东土传经的任务。这实际上就是安排金蝉子去镀金,这也就不难理解唐僧为什么会那么没本事还怕死又那么懦弱,这个人本来就不是什么高人,就是个来混资历的。

而导致金蝉子十世都无法修成正果的原因就是他爱上了大师姐玉兔,没错!就是在天竺国碰到的那只,那是金蝉子的初恋。金蝉子是一边念经一边想着大师姐玉兔,这两个人都无法用心修炼,直到他们的地下情被如来发现,然后如来把玉兔逐出师门,放逐到月球之上(玉兔比嫦娥更早去月球),从此两人不再相见。所以呢,玉兔在月球上看到唐僧的时候会那么不顾一切来跟他相会,不过呢,不负如来不负卿就是句呵呵话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