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原著里,玉兔变的天竺公主为什么要先脱衣服,“精着身子”和孙悟空打架?
天竺公主精着身子与孙悟空打架,却是是原著中写的。吴承恩这样写,大有深意。原来,这只玉兔与孙悟空是亲戚。那么,玉兔与孙悟空是什么样的亲戚,亲戚打架难道要“精着身子”吗?
“卵二姐”还是“卯二姐”?观音菩萨前往长安寻找取经人的路上,来到福陵山,点化被贬下界的天蓬元帅。天蓬因为蟠桃会醉酒调戏姮娥,被打下凡界,观音到来,他便诉说了往事,其中提到曾被云栈洞的卵二姐招赘这件事。卵二姐在与天蓬元帅做了一年夫妻后,不知怎地就死了。
吴承恩为何要写这样一个细节,为何安排一个只在口述中提了一回的“卵二姐”?这个“卵二姐”又是谁呢?
很多西游爱好者,包括一些学者都认为,“卵二姐”其实是“卯二姐”之误,还说早期的《西游记》版本写的是“卯二姐”而不是“卵二姐”。其实,古人刻书尽量从简,很多繁体字也是借用草书符号而简化,怎么会把“卯”繁复成“卵”呢?所以,“卵二姐”应当就是原文原意。当然,其中也包含了“卯”的意思。
那么,这个“卵二姐”到底是什么来头,与本回答的问题有关吗?
孙悟空是猪八戒的大舅哥我们且回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生性修持大道生”,来看看孙悟空出世时的一些描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这是《西游记》的开篇词,第一句“混沌未分”当出自《三五历纪》中的一段话:“天地混沌如鸡子……”,鸡子就是鸡蛋,也叫作“鸡卵”。故此,后文中演绎了天地的变化,在孙悟空出世时,这样写道: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这颗石卵,产自花果山,花果山是东胜神洲傲来国的一座仙山,傲来国是佛教四大部洲之一,但却是道教盘古开天传说而来的。因此,孕育孙悟空的这颗石卵,包含了佛道二气。
孙悟空入了佛门,佛门得了“花果”,道家难道毫无作为而让佛门占尽风水?因而,道家必定也借佛门之气,孕育了另外一个石卵。这颗石卵,就诞生了“卵二姐”。
故此,孙悟空是卵二姐的大哥,也就是天蓬元帅的大舅哥。
卵二姐就是玉兔精“卵”拆开了,就是“二卯”,卯肖兔,可指代月亮。《西游记》中的卯,应当就是化作天竺公主的玉兔精。但是,月中只有一兔,为何是“二卯”呢?这就与猪八戒的前妻“卵二姐”有关了。
天蓬元帅在蟠桃会上醉酒,飘飘然来到广寒宫,调戏嫦娥。书中写得十分隐涩,“调戏”是否得手,不得而知。但从卵二姐在云栈洞招赘天蓬元帅来看,“调戏”的程度就大可以有想象空间了。“云栈”,就云中客栈,是神仙暂时寄居之所,嫦娥仙子下凡,寄居云栈洞,与天蓬再续前缘。
所以,第十九回书中有这样两句诗:“逞雄撞入广寒言,风流仙子来相接。”,证明天蓬元帅不是无缘无故前往广寒宫,而是这两人早有默契。第九十四回又以“只因蟠桃酒醉,戏弄嫦娥,谪官衔,遭贬临凡”中的“戏弄”二字,暗示猪八戒已经“弄”了。
花果山的猴子们说:“天上一日,就是下界一年哩”,卵二姐不到一年就死了,其实,嫦娥离开广寒宫,不到一天就回去了。
嫦娥前来收服玉兔精,孙悟空一见,便叫她“老太阴”,太阴,就是月亮。故此,“卵二姐”是“二卯”,月中两兔,一只是真天竺公主,另一只就是假天竺公主。这两人都是孙悟空的妹子,“一”为阳,“二”为阴,真假天竺公主又都是“老太阴”的两个分身。
姐妹二人先后下界,所为何来?
玉兔精认亲天竺国孙悟空当年大闹蟠桃会,继而大闹天宫,原本天上有很多道家大仙能够制服了他。但是,众神都不敢出手,玉皇大帝就搬来了如来佛祖。这是因为,孙悟空就是如来佛祖幻化出来的心魔、心猿。
佛祖收服了自己的心魔,玉帝便率领天庭诸神,包括道教之祖太上老君也参拜了。于是,如愿做了“齐天大圣”的佛祖便兴致勃勃地召开了“安天大会”。“安天大会”,说白了就是天庭招安大会。按照《西游记》的写法,那就是西方佛道在天庭道家这里大获全胜,佛法东渐大戏就要鸣锣开张了。
但是,道教总管玉帝不会束手就擒,天蓬元帅、卷帘大将纷纷下界,拦在福陵山、流沙河,阻止取经人,监视取经事。
《西游记》中的嫦娥,有神话中天帝之女的身份,暗藏了她就是玉皇大帝的女儿,这也是孙悟空叫她“老太阴”的缘故。那么,孙悟空是“卵二姐”的大哥,也就和玉兔是亲戚了。
天竺国,就是印度的故称,正是西天取经的终点站,玉兔精等于是以天宫的身份,做阻止佛法东渐的最后抵抗。孙悟空点破了玉兔精的来历,玉兔自知大哥到了,便迅速逃走。经过一番较量,玉兔精便脱掉穿戴,意思是说,俺也是一颗石卵。
孙猴子虽然也是石卵化成,却更多地吸纳了佛门的精气,又被佛祖幻化成自己的心魔,哪能对玉兔留情?如此,天庭最后的抵抗也输得“精光”。
汉朝的时候,称印度为“身毒”,天竺就是“身毒”。玉兔乃天庭之仙,做了天竺国的公主,自然粘上了“身毒”。回天庭之前,退去“身毒”,也是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不带走一丝“身毒”,要保住天庭道家的清白。
《西游记》原著里,玉兔变的天竺公主为什么要先脱衣服,“精着身子”和孙悟空打架?
玉兔精光身子打架这个……说两个缘由好了。
【第一个】玉兔变化的天竺公主“精着身子”与孙悟空拼斗是原著中的九十五回。在玉兔被擒下,太阴真君求情时,曾对孙悟空这样说:
“你亦不知。那(天竺)国王之公主,也不是凡人,原是蟾宫中之素娥。十八年前,他曾把玉兔儿打了一掌,却就思凡下界。一灵之光,遂投胎于国王正宫皇后之腹,当时得以降生。这玉兔儿怀那一掌之仇,故于旧年走出广寒,抛素娥于荒野。”一掌之仇是因,但报复绝非只是弃于荒野。在原著里,真公主被扔到孤布金寺旧园后,曾说过:
“老僧多知人礼,即将公主锁在一间僻静房中,惟恐本寺顽僧污染,只说是妖精被我锁住。”因此玉兔最初是想让素娥被玷污。毕竟玉兔是偷跑,被发现后惩罚会很重。但直接伤害素娥性命,却只会让她结束劫数重返月宫,地位依旧比玉兔高,还能继续殴打它。
并且玷污一事,能吻合“思凡下界”的劫数说。可惜“老僧多知人礼”,让玉兔计谋未遂。于是转而脱光衣服,飞到空中打斗让“大胆地妃子”看到,是因为空中这么大的范围,会不止一个人说公主“必定是个妖怪”。之后知道真公主亦非凡胎的“国王后妃”等人,必然会联系到玉兔的行为,再加上老僧所言“妖精”……这个真公主才十八岁,后半辈子怕是会很坎坷难捱的。
不过这种描述,终归源于民间的“劫数”理念(今时也有,如《大话西游》之青霞紫霞),所以只是合情合理地把支线圆满起来,给读者听众以充分的遐想空间。
【第二个】说说历史成因。不妨先看张图:
虽然在86版西游中,很忠实地再现了印度的一种服饰打扮(见下图),但这幅油画(即上图)可看到当时莫卧儿公主的这种服饰更为繁琐,更不适合打斗。
其实自唐代以后,因中印两国往来日渐频繁,像《明史》中已见有“五天竺(五印度)”之说。除民间商贸往来,像明代东印度(今孟加拉,时名榜葛剌)国王霭牙思丁的遣使朝觐,都可让人了解印度,女性服饰自然也在其中,所以《西游记》原著中是:
“却说那妖精见事不谐,挣脱了手,解剥了衣裳,捽捽头摇落了钗环首饰,即跑到御花园土地庙里,取出一条碓嘴样的短棍,急转身来乱打行者。”
从左右两张图,可以看出与86版西游的玉兔精穿着非常相近,这种就打斗来说或者还好,或许剧中选择也有类似考虑。可在中间图中,女性的的头部、腰部、腿部……也同样不适合打斗。所以说“精着身子”多少成了种必然……
虽然很难确定吴承恩在创作《西游记》时,对印度的了解能达到什么程度。但肯定不会是基于下属这种敦煌、西域画风去设想的。
《西游记》原著里,玉兔变的天竺公主为什么要先脱衣服,“精着身子”和孙悟空打架?
玉兔精确实是脱光了和猴哥打架的。皇室和满城百姓啊,呆呆地看着天竺公主一丝不挂地与一个和尚在天空厮杀……
这是公主穿的,戴的,今都丢下,精着身子,与那和尚在天上争打……
——西游记第九十五回
电视剧这节让人失望,没能认真地还原小说。先不说这画面滑稽又雷人,吴承恩能想象出如此刁钻的情节,想必有原因。
先说故事的前情后事在《西游记》里,月宫主人为月神太阴星君,其侍女有嫦娥、姮娥和素娥等仙子,还有一只捣药的玉兔。后来出问题了。
玉兔被素娥仙子打了一粉拳,便心生恚恨。后素娥因思凡下界,投胎为天竺国公主。玉兔也私下凡间在毛颖山,寻得并掳走素娥转世的公主,自己则化身公主,成为人间白富美。
碰巧唐僧一行途径天竺国,广寒宫的玉兔精果真与众妖不同,并不打算吃唐僧肉,她要摄取唐僧的元阳真气,以成太乙上仙之道。玉兔公主谋划了抛绣球择夫的大戏。唐僧很幸运。
因好事被悟空破坏,玉兔精大为恼火,于是脱光衣服,摘掉首饰,光着身子和猴子厮打了起来。那画面太辣眼睛,众人惊呆了,好歹也是公主形象,太不讲究了。
猴子和兔子都是速度型选手,大战激烈。玉兔精败走,遁入毛颖山。悟空不知女人香,根本不顾玉兔为自己牺牲那么大,逮住下死手。太阴星君及时赶到,把玉兔精带回广寒宫。
非常奇怪的一幕,顶着公主的光环,竟然脱光衣服打架,全城百姓仰头目睹了这雷人的画面。实际上,奇怪的事不止这一件。
其他妖精都干不出这等事,玉兔精又不是大战八戒。吴承恩为什么突然这么写?
【1】玉兔和捣药杵都不寻常①捣药杵的秘密
仙根是段羊脂玉,磨琢成形不计年。混沌开时吾已得,洪蒙判处我当先。源流非比凡间物,本性生来在上天……
——西游记第九十五回
开打前,玉兔精不是自报家门,而是先脱衣服再介绍武器。捣药杵是天生仙根,混沌初开时就归玉兔所有。玉兔后面又说,猴子的金箍棒是炼制品,不配和自己的捣药杵相比。
②玉兔不是普通精怪
月者,阴精,积而成兽,像蜍兔焉。
——西汉·张衡·灵宪
张衡说,月之精气慢慢聚拢,阴气久积成兽,像蟾蜍和兔子。张衡对月中玉兔的感性想象,后来成为神话的依据。这样说来,玉兔声称"混沌开时吾已得"也就没什么奇怪了。
玉兔精为月之阴气所化,若穿戴俗世衣物,俗物缚体,阴气潜藏,自然算不得混沌之身,也就难以驾驭混沌未开之仙根。
玉兔精须剥掉身上所有衣物和饰品,恢复混沌未开之身,才能完美驾驭仙根捣药杵。
【2】玉兔真身战悟空西游记中,无论神仙或精怪都有各自的真身。各种生灵得道后都化作人形,人形是掩饰强大妖性的一种手段,此谓"修行"也。很多妖怪恢复真身时才是战斗力最强的时候。
最有代表性的是牛魔王。牛魔王一战悟空,单打独斗,为人形;二战悟空,以一挑二(悟空和八戒),也是人形;三战悟空,以一敌众(悟空、八戒和哪吒等天将),牛魔王就现出真身大白牛,战力飙升。
独角兕大王是另一个现原形的典型。对这类妖精来说,真身才是最强战斗模式。
那妖精见事不谐,挣脱了手,解剥了衣裳,捽捽头摇落了钗环首饰,即跑到御花园土地庙里,取出一条碓嘴样的短棍。
——西游记第九十五回
玉兔精就属于这类精怪。玉兔来自广寒宫,本身就不穿人类衣物,一看悟空果然厉害,于是脱光了衣服,摘净了首饰,跑去庙里取回捣药杵,然后才开始大战悟空。
悟空坏了她的好事,玉兔精除去衣物首饰是为恢复最强真身和悟空决战,反正该害臊的是那个天竺国真公主!
他两个杀在半空赌斗,吓得那满城中百姓心慌,尽朝里多官胆怕。
——西游记第九十五回
就当时交手情况看,脱光后的玉兔和悟空打了半天不分胜负。作为太阴星君身边的仙宠,肯定要比白骨精和红磷大蟒之流强多了,前提是不受人形束缚。所以玉兔先脱光了再打,真个是爽快的仙妹子!
【3】脱光衣服走为上策原著有两个细节暗示,都比较奇怪。
①太阴星君的出现
玉兔精下凡那么久,太阴星君不出现,玉兔精先掳走公主鸠占鹊巢,后抛绣球钓走唐僧,太阴星君还是不出现。眼看悟空要把玉兔精打死在毛颖山了,在最恰当的时间和地点,太阴星君突然出现了……
熟悉又陌生的画面,陌生是因为太阴星君出现的原因不同于以往的桥段。
②土山二神不识玉兔精
大圣,此山唤做毛颖山,山中只有三处兔穴。亘古至今没甚妖精。
——西游记第九十五回
悟空追到毛颖山不见玉兔精,便唤出土地神和山神。两位本地神却说:毛颖山乃福地,自古至今没有妖精,只有三处兔穴。
其一,按太阴星君说法,玉兔去年("旧年")已下界在毛颖山,一年过去了,土地神和山神竟说"此处自古至今没有妖精"。
其二,土地神和山神都知道有兔穴,并明确说了三处兔穴,却说没有妖精。
这不奇怪吗?就算当地过年不敬二神,他们也不敢给悟空撒谎吧?只有一个原因:土地神和山神看不出玉兔是精怪,但玉兔确实是精怪……答案就在玉兔和衣物上。
前面说了,玉兔本不是凡妖,人类衣物束缚了玉兔精真身,所以太阴星君看不到玉兔下界在何处,土地神和山神自然更看不出来。
兔机灵,何况玉兔精?
眼看摄取唐僧元阳不成,太乙上仙也修不成,小命也难保,灵性又豪放的玉兔精干脆脱光衣物,恢复最强真身。能胜当然好,若败也有后路,没了衣物缚体,太阴星君可以看到自己,自然赶来把自己接回广寒宫。
果然,太阴星君及时赶来了。
小编结语首先明确,玉兔下凡是为唐僧,寻仇素娥只是顺便,甚至只是利用手段。
素娥投胎天竺国18年,玉兔没理由等到第17年才下凡报仇。玉兔是唐僧西行路上最后一个妖,漫漫长路,玉兔提前一年自然妥当。
玉兔精藏身毛颖山。《西游记》明示,天下福地有三,其一是五环福地,即毛颖山一带。玉兔精打算在这里修成太乙上仙。
以上两点联系起来,可知玉兔精目的。
玉兔精脱光衣服和悟空打架,不是为了拉风,不是耍猴,也不是馋八戒。
①玉兔乃月之阴精所化,俗物包裹,精气受缚。脱光衣服现真身,则恢复最强战力;回归混沌真身,完美驾驭混沌仙根捣药杵。
②夺取唐僧元阳不成,玉兔精自知败局已定。人类衣物缚体,太阴星君无法发现自己。脱光现身,太阴星君可及时赶来救命。
土山二神只知兔穴,一年都没发现精怪,证明第②条。第②条则呼应第①条。
玉兔精重回广寒宫,却把自己最动感、最迷人的风采留在人间,以最浪漫的,全城瞩目的方式。广寒宫真的令人遐想啊。
话说,玉兔精光着身子与猴子玩命,猴哥不亏大圣,真个猛!换作小编,估计得和她打上七七四十九天,取经就怕也得耽误了……
《西游记》原著里,玉兔变的天竺公主为什么要先脱衣服,“精着身子”和孙悟空打架?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文是这样:却说那妖精见事不谐,挣脱了手,解剥了衣裳,——头摇落了钗环首饰,即跑到御花园土地庙里,取出一条碓嘴样的短棍,急转身来乱打行者。行者随即跟来,使铁棒劈面相迎。
那些妃子有胆大的,把那衣服钗环拿与皇后看了,道:“这是公主穿的,戴的,今都丢下,精着身子,与那和尚在天上争打,必定是个妖邪。”此时国王后妃人等才正了性,望空仰视不题。
其实原因很简单:
第一,衣服碍事。
古代和现代不同。
今天女人的装束和男人没什么区别,但要知道直到民国时期,妇女绝大部分还是穿裙子,不能穿裤子。
像女汉奸川岛芳子穿裤子,就被当作另类女人,不正经,叛逆。
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后很多年,妇女地位提高了,女人才普遍穿裤子。
谁都知道,穿裙子其实活动不方便,连快速行走都比较困难。
另外,古代的公主这类贵族女人,会客的时候都会盛装,穿着华丽但是臃肿的衣裙,更是不方便。
所以,这玉兔精为了保命,就只能脱了这些碍事的衣服,同孙悟空撕打。
第二,妖精并没有什么羞耻感。
如果是人类妇女,即便是唐代女人,也不可能光着身子同男人撕打,宁可被一棍子打死。
但玉兔精毕竟只是妖怪,并不是人类。
而兔子哪有穿衣服的,所以玉兔精并不觉得赤裸身体有什么问题。
就像你让猩猩穿衣服,猩猩会百般推脱一样。
所以不能以妖怪的心态来衡量人类,女妖并不是人类。
《西游记》原著里,玉兔变的天竺公主为什么要先脱衣服,“精着身子”和孙悟空打架?
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唐僧遇到不少女妖精,比如蜘蛛精、蝎子精、老鼠精、白骨精、杏仙等。这些女妖精,有的只想吃唐僧肉,有的却想和唐僧成亲,达到成仙的目的。想和唐僧成亲的女妖精中,共有四个,除了蝎子精、老鼠精和杏仙外,还有一个玉兔精。
其实,玉兔精下界主要是为了报仇。
十八年前,广寒宫里的一个素娥,打了玉兔一巴掌。而后,这个素娥思凡下界,托生为天竺国公主。玉兔怀怨,于是下界报仇。她把公主丢出去,自己变成公主。后来,玉兔精还想和唐僧成亲,被孙悟空识破,最终被太阴星君带走。
孙悟空识破玉兔精时,玉兔精曾与他交手。但是打架之前,玉兔精却脱了衣服。
却说那妖精见事不谐,挣脱了手,解剥了衣裳,捽捽头摇落了钗环首饰,即跑到御花园土地庙里,取出一条碓嘴样的短棍,急转身来乱打行者。
此时,玉兔精被孙悟空识破,但是打架就打架,干嘛要脱衣服呢?
我看到有人解读的相当“独辟蹊径”。比如,玉兔精下界就是为了要报复天竺公主,她脱衣服就是为了让大家都看到公主的身体(玉兔精变成了公主的模样),好毁了公主的名节。还有人认为,玉兔精是色诱孙悟空,分散孙悟空注意力。如此解读,可以说是够毒辣、够奇葩。
这种解释,其实毫无道理。
试想一下,玉兔精要想毁了公主名节,直接一阵妖风,把她弄给几个流氓不就行了吗?即便是希望别人都看到公主身体,又何必非要等到和孙悟空打架时才脱衣服?再说,玉兔精是飞刀天上和孙悟空打架的,地面的人未必看得到!所以,这种解读纯粹胡扯。
实际上,玉兔精脱衣,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衣服累赘,脱去才方便打架。
玉兔精终究是兔子,而不是人,穿着衣服可能已经很不习惯,还要打架,更施展不开身手,所以她不但脱了衣服,连头上的钗环首饰都摇落下来。而且,她第一反应就是去拿自己的兵器捣药杵,然后才转身打孙悟空。
从原著文字也可以发现,玉兔精脱衣服,就是为了方便后面打架。而且,她和孙悟空是在空中打架。
他两个杀在半空赌斗,吓得那满城中百姓心慌,尽朝里多官胆怕……与那和尚在天上争打,必定是个妖邪。”此时国王后妃人等才正了性,望空仰视不题。
而且两个人打架很激烈,以至于“喧喧嚷嚷两相持,云雾满天遮白日”。而后面一场战斗,同样是“金光湛湛幌天门,彩雾辉辉连地里”。也即是说,地面上的人是看不到的。
其实,读者可能忘了,玉兔精冒充的是天竺国公主。天竺,就是今天的印度,作为公主,堂堂贵族,其服饰本来就繁琐。当然,吴承恩是把她当成中国人来写(文中公主的服饰是汉服),古代公主衣服也同样复杂,远不如老百姓的衣服简单、干练。
嫔妃换彩,公主妆新。云鬓堆鸦髻,霓裳压凤裙。一派仙音嘹喨,两行朱紫缤纷。当年曾结乘鸾信,今朝幸喜会佳姻。
仔细看看,这就是汉人服饰。
所以,要想方便施展手脚,与孙悟空打架,脱衣服是必然的事儿。
同样的例子,在西游记中还有。比如蜈蚣精为了做法方便,也是脱了自己衣服,然后施法。
而且,别忘了,玉兔精的本质是兔子,动物和人是不一样的。玉兔精脱了衣服,在她意识中也未必就是羞耻,就像人类会在宠物面前上洗澡一样。
比如孙悟空才从五行山下出来时,浑身没有衣服,赤条条的,他也不觉得害臊。可见,这些动物本质上和人类不一样,他们不穿衣服也不觉得害羞。
所以,说玉兔脱衣服是为了毁公主名节,分散孙悟空注意力,实在够扯淡。这已经不算解读了,算是读者自己的心理投射。
《西游记》原著里,玉兔变的天竺公主为什么要先脱衣服,“精着身子”和孙悟空打架?
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在西天路上遇到的妖怪无数,玉兔精应该是唯一一位打斗时需要把身上衣服脱掉的妖怪。这个举动看起来十分诡异,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如果我们了解到玉兔精此番下凡为妖的目的,基本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按照原著中的说法,玉兔精原为月宫中的玉兔,天竺国公主原为月宫中的素娥。只因十八年前,素娥打了玉兔一巴掌,玉兔怀恨在心,便紧随素娥下凡到天竺国,为的就是报当年被打的仇怨。原著第九十五回,作者借太阴星君之口对此事进行了详细介绍:
太阴道:“那国王之公主……原是蟾宫中之素娥。十八年前,他曾把玉兔儿打了一掌,却就思凡下界。一灵之光,遂投胎于国王正宫皇后之腹……这玉兔儿怀那一掌之仇,故于旧年走出广寒,抛素娥于荒野。——但只是不该欲配唐僧。此罪真不可逭。”
根据这段话中的描写,我们可以了解到玉兔精下界为妖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寻找机会惩罚一下素娥,也就是天竺国的真公主。并且,太阴星君只说玉兔精欲配唐僧有罪,并没有说惩罚天竺国公主有罪,这说明此事是得到太阴星君默认和支持的。因此,玉兔精下界之后,二话不说就把真公主抛弃到荒野中,自己则变成公主的模样在皇宫中享受公主的待遇。真公主则流落到给孤布金寺,幸亏寺中方丈慈悲才免于被害,但也只能整天装疯卖傻才能求得平安,可以说过的非常悲惨。
按道理说,天竺国真公主遭受如此悲惨的命运,玉兔精的基本目的已经达到了,她根本没有理由再滞留下界为妖了,应该及时回到月宫中归位才对。但她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一直滞留在天竺国,直到唐僧师徒到来之后,因为想要与唐僧婚配而差点儿被孙悟空打死,才被太阴星君召唤回月宫。让人奇怪的是,玉兔精并没有因为滞留天竺国迟迟不归而被太阴星君惩罚,反而星君还处处维护她。据此我们可以推测,玉兔精下界的目的并不单纯,她很有可能是打着报仇的幌子替太阴星君办事。
我们都知道,在《西游记》所描述的神话世界中,绝对是不允许仙人私自下凡的,凡是那些因为思凡而私自下界的仙人都得到了天庭非常严厉的惩罚,特别是那种与别人有了既成事实,甚至有了孩子的仙人,则更是加倍惩罚。例如,披香殿侍女与奎木狼私通下界,最终侍女被玷污留下了污名,奎木狼被玉帝罚去兜率宫烧火,他们的孩子也被猪八戒一耙筑死。因此,月宫中的素娥私自下凡也是需要进行惩罚的。太阴星君之所以纵容玉兔精下凡,目的就是监视素娥的行踪,避免她发生更大的错误。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玉兔精与孙悟空交战时,将身上衣服脱个精光的意图。有分析认为,玉兔精脱衣服作战是因为身上穿的衣服过于厚重、繁琐,会影响其武力的发挥,我个人并不认同这种观点。首先,《西游记》中孙悟空遇到过大大小小上百个妖精,从来没有哪个妖精作战之前需要脱衣服的,不少妖怪不仅不脱衣服,还会穿上铠甲、披挂上阵。例如,牛魔王与孙悟空交战之前,就特意穿上了披挂。原著第六十回写道:
好魔王。拽开步,出了书房;上了大厅取了披挂,结束了。拿了一条混铁棍,出门高叫道:“是谁人在我这里无状?”
其实,作为妖怪来讲,衣服对其法力的限制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其次,即便对于玉兔精而言,公主的衣服对其法力发挥产生了影响,那么也只需要把外衣外裙脱掉即可,内衣都是比较贴身紧致的,对武力发挥根本没有影响,完全没有必要也脱掉。例如蜘蛛精、多目怪与孙悟空打斗时,都是脱掉一半的衣服。最后,即便是将衣服全部脱掉,毕竟玉兔精也是个女儿身,基本的廉耻之心还是有的,应该避免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但她却反其道而行之,专挑人多的地方跑。原著写道:
那些妃子,有胆大的,把那衣服、钗环拿与皇后看了,道:“这是公主穿的,戴的,今都丢下,精着身子,与那和尚在天上争打,必定是个妖邪。”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玉兔精虽然脱掉了衣服,但却没有现出原形,依然保持着公主的形象。经过她的这一番操作,几乎整个天竺国的国民,上至皇亲贵胄,下至平民百姓,全都看到了公主的身体,这无疑会对公主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即便事态得到平息,这样一个不检点的形象依然会因在天竺国人们的脑海中,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婚姻生活。而这正是玉兔精脱衣服的真实目的,也是太阴星君特别交代给她要办的事项——通过一定手段,丑化公主的形象,惩罚其私自下凡,并且干预其婚姻生活,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除此之外,玉兔精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即通过脱衣服的行为转移孙悟空的注意力,让自己在交战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局面。原著中,玉兔精对孙悟空的底细和实力非常了解,知道自己肯定不是他的对手,所以在之前一直想办法避免与孙悟空见面。而事情败露之后,玉兔精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迎战,但以她的实力根本抵挡不住孙悟空的攻击,因此只能采用这种非常极端的方法引起孙悟空注意,以延长交战时间,为太阴星君解救自己赢得条件。
综上所述,玉兔精与孙悟空交战之前,采用脱衣服这种非常另类的手段,一方面是遵照太阴星君的嘱托,丑化天竺国公主的形象,实现惩罚、警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紧急情况下自保的手段,延长交战时间,以确保太阴星君能够赶来解救自己。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