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血溅鸳鸯楼连伤十五命,玉兰殒命刀下,她该杀吗?
玉兰不合在中秋节之夜,给武松唱了一曲《水调歌头·中秋》,便招致了杀身之祸。难道唱一段曲子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好汉武松心地难道如此狭窄吗?
明月之夜要出大事《水浒传》中仿佛专写明月之夜出大事,九纹龙史进头一个在中秋之夜大闹史家庄,火烧了自己的家园。郓城县月夜走刘唐,宋江怒杀阎婆惜,也是发生在中秋之夜。因而,玉兰中秋之夜唱曲,就是招致灾祸的预警。
话说张都监与张团练、蒋门神合谋陷害武松,中秋之夜,假意请武松在鸳鸯楼下赴中秋家宴。席间,叫出了心爱的养娘玉兰给武松斟酒唱曲。玉兰手持象板,唱了一曲苏学士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此情此景,施耐庵写得十分贴合,也极富诗意,文本描述中,挑不出任何毛病。同时,也很难从这段故事中单独挑出隐喻线索来。但是,若是联系书中“十五”这个数字,便大有深意可挖了。
武松一出场,就与“十五”这个数字暗中产生了关联。景阳冈三碗不过冈酒店里,店家明明给武松筛了十八碗酒,武松全部喝下。但是,在计算总数时,书中却写道:前后共吃了十五碗。施耐庵为何前言不搭后语,出现了这样低级的文本矛盾呢?其原因就是以宋朝的事,隐藏明朝的事。
大宋王朝总共是十八代帝王,“九纹龙”隐藏的是北宋、南宋各九代君主。而“十五”,早就出现在“开篇引首”的这首五绝之中: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施耐庵是以河图洛书,揭露“天道循环”这个帝王天命论谎言。“十五”就是明月之夜,隐藏的是大明王朝。
果然,玉兰唱罢中秋曲,夜里就出事了。武松被玉兰误导去捉贼,自己却被污蔑为贼。玉兰唱曲,就是这样的预警,武松所过的这个中秋节注定要出大事。这个大事,引出了后文血洗都监府,连杀十五人的惨剧。
十月十五武松杀十五人武松因为玉兰而被打入死囚牢,多亏施恩相救,才改判充军恩州。途经飞云浦时,武松完成反杀。按说,武松就此逃跑,也算完事了。但是,武松受不了栽赃之气,便翻身杀入都监府。
这一夜,是十月十五。武松杀进都监府,来到鸳鸯楼上,书中写道:(武松)抢入楼中,只见三五枝画烛荧煌,一两处月光射入,楼上甚是明朗。又是一个明月之夜,武松要大开杀戒。三五一十五,武松要连杀十五人。
武松杀了都监夫人时,恰好是第九个人死于刀下之人。明月之下,武松看见刀都砍缺了,便去后门拿了一把朴刀继续杀人。这时,正好遇见了中秋夜唱曲的养娘玉兰,引着两个小丫鬟前来。武松二话没说,直接戳死玉兰和两个小的。
到了这时,武松总共杀了十二人。武松杀完玉兰,走出中堂,把栓拴了前门,看来是要罢手了。但是,施耐庵要凑满十五之数,便又让武松进了,“寻看两三个妇女,也都搠死了在房里”。张都监府中,肯定不止十五人,但杀到这时,武松说道:“我方才心满意足,走了罢休!”
十五人才圆满,才暗合十五月圆之数。这段描述,讲的就是大明王朝的靖难之役。杀完九人换刀,换刀之后杀玉兰,意味着燕王朱棣起兵。书中除了九纹龙,还有九天玄女、蔡九知府、九尾龟,说的都是明初九大塞王中,自称玄武大帝转世的燕王朱棣。
玉兰之死与武松杀人总数玉兰这个名字,是大有寓意的。玉,象征着朱元璋,“璋”就是半圭,是祭祀用的国之瑞器,所以,朱元璋字国瑞。兰,是兰香,则照应的是“开篇引首”故事中的“这朝圣人出世,红光满天,异香经宿不散”。
赵匡胤小名香孩儿、赵九重,这段描写以及后面的一些细节,都暗藏了宋太祖的小名。而赵匡胤出世的描写,又出自《明实录》,朱元璋出世之前,他母亲陈氏得黄冠道人赠送一粒白色药丸,吃下之后,满口香气,然后,朱重八出世。朱元璋出生之时,也是红光满室,惊动了邻居,以为朱家失火了。朱洪武何尝又不是一个诞生于红光之中的“香孩儿”?
《水浒传》中一片大火,梁山好汉动辄放火烧寨、烧庄、烧城、烧楼,而且都是在十五这天杀人放火。其原因就是以朱洪武出世,隐写大明王朝的事。大明王朝与宋朝一样,都是“火德王运”。
因而,玉兰,就是朱洪武的暗喻。玉兰唱《水调歌头·中秋》,暗示了“明月”的命运,人去曲终,大明王朝星月暗淡。武松杀玉兰,意味着燕王朱棣谋反。
武松、鲁智深、曹正三人共同隐喻了大明王朝的黑衣宰相姚广孝,正是这个道衍和尚策划和推动了靖难之役。这个隐喻我已经说过多遍,此处不再重复。
血溅鸳鸯楼之后,武松夜走蜈蚣岭,虽然这一夜不再是十五,但却也是“月从东边上来,照得岭上草木光辉”,飞天蜈蚣王道人在坟庵窗前搂着一个妇人看月调笑。明月之下,武松先杀了一个道童,又杀了飞天蜈蚣王道人。
飞天蜈蚣隐喻的就是曾经做过吴国公的朱元璋,坟庵,则暗示了朱元璋已经葬入孝陵。同时,也是朱棣涉嫌烧毁朱标陵墓(懿陵),烧死朱允熙的暗喻。
杀完飞天蜈蚣之后,武松在《水浒传》中再也没有杀过一个有名有姓的人物。至此,武松杀人总数达到了二十二人。
二十二,曾经出现在阳谷王婆的故事中。西门庆向王婆打听潘金莲的年龄,王婆出了一道谜语:那娘子戊寅生,属虎的,新年恰好九十三岁。这道谜语,西门庆没有猜出来,历代高人也没有悟出其中奥妙。其实,王婆说的是潘金莲当时是二十一岁,翻过新年就是二十二岁了。
大明王朝其中一个戊寅年,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这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继位。翻过新年,便是建文元年,是大明王朝第二个年号,也就是一个新的年号。这一年,朱允炆恰好就是二十二岁。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起兵,靖难之役爆发。所以,武松在都监府杀十五人,其中必定要包括玉兰。从文本故事中解读,玉兰涉嫌合谋陷害武松,也有该杀的理由。
武松血溅鸳鸯楼连伤十五命,玉兰殒命刀下,她该杀吗?
实际上她是张都监按排在武松身边的卧底,是监视武松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