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不花心也不花,鲁智深为什么在《水浒传》里叫做花和尚?

鲁智深绰号是花和尚,这个绰号自从有《水浒传》以来,就没有人能够弄清楚其中的含义。正如题目所言,鲁智深人也不花心也不花,为什么就叫做花和尚呢?

为何只有花和尚而无花提辖

仅从文本上看,鲁智深是因为脊背上刺有花绣,所以,得绰号花和尚。但是,若是细读文本则又发现,他背上的花绣应当早就有了,不是上了五台山之后才刺的。

书中交代,鲁达在渭州城打死了郑屠,逃到了雁门县。在赵员外家住了一晚,就去了七宝村。五七日后,赵员外便带着鲁达上了五台山,智真长老剃度了他,并赐法号智深。从此,鲁智深就在五台山文殊院做了和尚,一直都没有出山门。

书中写道:鲁智深在五台山寺中,不觉搅了四五个月。时遇初冬天气,智深久静思动。于是,趁着晴好天气,鲁智深出了山门,来到了半山亭。在半山亭上,鲁智深抢了一桶酒,一口气喝了下去。

喝了一桶酒,在半山亭上做了半日,酒却涌了上了,鲁智深便走下了亭子:智深把皂直裰褪膊下来,把两只袖子缠在腰里,露出脊背上花绣来, 搧着两个膀子上山来。读到这里,大概很多读者便认为,原来“花和尚”是这么回事。

但是,若以这个情节来判断鲁智深的绰号来历,恐怕存在两个疑问。第一,梁山好汉中身上刺有花绣的好汉有好几个,比如史进、燕青,他们为何就不以“花”来作为绰号呢?梁山好汉的绰号具有唯一性、排他性,否则,人物的特征就不明显,不能突出某个好汉的个性,更不能以绰号隐喻真故事。

第二,书中写得十分清楚,鲁智深的花绣不可能是上五台山之前,或者是从渭州城逃到雁门县、七宝村期间刺的,一定是在“拳打镇关西”之前弄到脊背上的。那么,书中为何没有“花提辖”,或者“花廉访使”呢?

所以,脊背上的花绣固然是鲁智深绰号的一大来历,但却不是主要来历,“花和尚”这个绰号大有寓意。

智真长老预言中暗藏了“花和尚”

鲁达剃度之前,五台山文殊院自首座以下,集体反对智真长老剃度这个“形容丑恶,貌相凶顽,恐久后累及山门”的人。智真长老说 ,你们不要疑心,待我看看再说吧。

智真长老去看什么呢?书中写道,智真“焚起一炷信香,长老上禅椅,盘膝而 坐,口诵咒语,入定去了。”长老真魂出窍,大概是去查鲁达的前世了吧。

一炷香之后,智真长老恰好回来,便对众人说:只顾剃度他。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可记吾言,勿得推阻。原来,智真长老入定,不仅去查了鲁达的“前世”,还知道了他的未来正果。

这一处很“迷信”的写法,其实是古代小说的惯用套路,是照应前文,为后文故事伏线。此处照应的前文,就是“洪太尉误走妖魔”,交代鲁达就是龙虎山伏魔大殿地穴中放出来的“妖魔”。而这个妖魔与一同逃出来的小伙伴一样,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中的一员。

天罡地煞出自道家传说,梁山一百单八将之所以能够逃出来,是因为嘉祐三年三月初三五更三点的一次早朝。三月初三,是玄武大帝的诞辰,又是张天师在道家兴盛之地龙虎山上放出天罡地煞。所以,鲁达的“前世”,或者没有出家前的鲁达是道家的星煞,也就是智真长老说的“上应天星”。

道家星煞要剃度做和尚,便是入了佛门,亦佛亦道。在“只顾剃度他”的前提下,鲁达便要兼具佛道两家的身份了。因而,智真长老又说此人“命中驳杂”。

驳杂,就是“花”,加上脊背上的花绣,两个谁都没有的限制条件,就是鲁智深的绰号“花和尚”。

“鲁智深”这个名字本身就是“花和尚”

入了佛门,就不应当再用俗家姓氏了,即便要给“智深”安个姓氏,那他就应当叫“释智深”。书中写得很精细,智真长老以佛门弟子相待,从来都叫的是“智深”,而不是“鲁智深”。“鲁智深”这个名字,本来就是个“花名”,道士是可以用俗家姓名的,比如张天师,比如罗真人,以及为梁山解读石碣碑文的何玄通。“鲁智深”分明就是兼具道士、和尚双重身份的意思。

施耐庵的这一笔,隐藏的是北宋徽宗时期的革佛运动,以道教同化、异化,然后归化佛教的历史。“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中,施耐庵以鲁智深六十二斤重的禅杖,隐含了一个时间节点,那就是从嘉祐三年(1058年)算起,两头两尾总共六十二年,此时,就是宣和元年(1119年)。

宣和元年正月,宋徽宗下“革佛诏”革佛: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为宫,院为观。我从这条诏书中,解读出孙悟空的师父就是如来佛祖。而其中说到的“称姓氏”,就是“鲁智深”这个亦佛亦道名字的来历。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隐藏了宋徽宗革佛对佛教造成的破坏。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既不赞同佛教的无限扩张,更反对宋徽宗对佛教的毁灭性打击。于是,以“鲁智深”吃狗肉,进一步诠释“花和尚”。《水浒传》中的狗,指的就是生于壬戌年属狗的宋徽宗。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时候,就骂郑屠是“狗一般的人”,武松也是被黄狗狂吠,差点冻死在孔家庄的溪水中。“狗”,仿佛是专门对付佛道两家的。而杨志要杀狗,牛二不同意便没杀成,是因为宋徽宗崇道,而杨志不“花”,他原本只是道家的星煞而已。

当然,“狗”在《水浒传》中还有更深层次的隐喻,也与“花和尚”有关,隐藏了鲁智深故事中的“遇林而起”。限于篇幅,此处就不再多讲了。

按说,武松也应当是个“花行者”,但他身上没有花绣——这就是《水浒传》绰号的唯一性和排他性,只有“鲁智深”才是真正的“花和尚”。

鲁智深的背后隐藏着一个真正的“花和尚”

这个花和尚,就是帮助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并成功夺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姚广孝这个名字,是朱棣恢复道衍和尚姓氏赐给的名字。

道衍,字独庵,号独暗老人,当然上应“天孤星”。道衍虽然是个和尚,但却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道衍以阴阳术数多次暗示鼓励燕王起兵,并且策划玄武大帝显圣鼓舞士气。如此,道衍又何尝不是“命中驳杂”的花和尚呢?

鲁智深后来上了二龙山,做了皇家寺院宝珠寺的住持方丈,大概也是验证了智真长老“汝等皆不及他”的佛道正果。这也是道衍和尚的结局,他赶走了一个皇帝(一龙),扶持了一个皇帝(二龙),然后居住在寺庙之中,以黑色僧袍上朝,得名黑衣宰相。

二龙山宝珠寺中,有两个佛门弟子,那就是都穿着皂布直裰的鲁智深、武松,皂布直裰就是黑色僧袍。鲁智深上应天罡星,绰号花和尚,与道衍高度吻合。而武松则被写成了“虎面行者”,明代著名相士袁珙曾说道衍: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这不就是江湖中武松的形象吗?

鲁智深“遇林而起”,林,就包括了林冲,而林冲的徒弟“操刀鬼曹正”,绰号和名字中就隐藏着“曹操”。曹操便是一张宰相的符码,贴在穿着皂布直裰的鲁智深、武松身上,岂不就是亦佛亦道的“黑衣宰相”吗?

所以,《水浒传》中“花和尚”这个绰号不简单,隐藏的是大明王朝的秘史。而且,结合书中其他人物,以及隐藏得很深的细节,大概就能朦胧地看到“施耐庵”的真容了。

另外,捎带说一句,为研究《红楼梦》的朋友提供一条线索:道衍和尚,也就是黑衣宰相姚广孝死后,朱棣追谥他为荣国公

人也不花心也不花,鲁智深为什么在《水浒传》里叫做花和尚?

《花和尚鲁智深》

[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

事实上,在北宋朝时,特流行纹身,尤其是那些狭胆仗义,热血澎湃的年轻人。仿佛像今天的年轻人,以纹身彰显帅气以示潮流。或许有人说鲁智深,纹的是牡丹花,还有说梅花,总之,富贵傲骨的花卉,凸显了鲁智深的侠胆柔情。再之,鲁智深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和尚,慷慨公道,匡扶正义的他为帮金翠莲父女俩,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为逃避官府缉拿,开始了逃亡之旅,逃到五台山做了不守清规戒律和尚,方丈无奈,不得不,安排他看守菜园子。没错!五台山的假和尚。即喝酒又吃肉,且不念经,无拘无束,向往自由,这就是草根英雄鲁智深。顶天立地,杀富济贫,这也是鲁智深。或许鲁智深知道民间,给予他的雅号《花和尚》但他并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称呼,他依然我行我素,行江湖扶正义,我理解,花和尚此雅称,并没有贬低嘲笑他之意,似乎更有赞美崇拜他之情,[微风][微风]之所以叫他花和尚,显然有花卉的纹身,且做过和尚,但人和心并非好色。此文正命中了主题。

人也不花心也不花,鲁智深为什么在《水浒传》里叫做花和尚?

鲁智深在《水浒传》108将中排13位。因救金翠莲父女杀死了镇关西开始了逃亡之旅,在五台山做了和尚。

正象题主所云,鲁智深人不花,心也不花,一身正气,侠肝义胆,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拨刀相助,确为什么落得个"花和尚"的别名呢?

原因是此花非彼花。

题主所说的花,是指花心人,好色之人的代名词。

而"花和尚"中的花,有人说是因为北宋朝时,威孟的男士多纹身,而鲁智深身纹牡丹花,梅花而得名。也许有点道理,为什么说有点?因为当时人们都喜好纹身,确只有鲁智深称为花和尚?哦!因为纹的是牡丹、梅花。我相信,以纹身为时尚的人们中,决非鲁智深纹有花案,为什么别人不叫花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花和尚的"花"决非字面那么简单,一定另有含义。

其实,鲁智深入得五台山,做了一个不守清规的和尚,他吃肉喝酒,这在和尚里就很特别了,他形式上做了和尚,行为上又与和尚清规械律的品行格格不入,行似和尚,实非和尚,这难道不是"花"吗?这里的花就是既非凡人,又非和尚,二者兼而有之,花也。所以,彼花是要么两不象,要么二者兼而有之的意思。因而,用花和尚冠在鲁智深头上,是贴切的,实至名归的。

花和尚是通过优化了的和尚,也是一个通过优化了的人,是进步的代称。

人也不花心也不花,鲁智深为什么在《水浒传》里叫做花和尚?

花和尚叫鲁智深:

不嫖不淫不花心!

为何称之花和尚?

喝酒吃肉犯戒因!

人也不花心也不花,鲁智深为什么在《水浒传》里叫做花和尚?

鲁智深是侠之大者的好汉,他的纹身是修身,他慷慨出手、不畏强权、重情重义、有勇有谋,他名号叫花和尚,但不花心,做人并不为非作歹。

在当时,真正是和尚却犯了《五戒》如周通”真和尚“看见刘太公女儿漂亮,强娶民女,却被有谋有谋勇鲁智深假扮女郎,打得周道哭爹喊娘,洋相百出。

鲁智深所作所为超出了出家人的范畴,他是一位除暴安良的大侠,平定

江南方腊之后,他听完潮声的感悟后,他又以和尚的身份走完人生的道路。

人也不花心也不花,鲁智深为什么在《水浒传》里叫做花和尚?

因为鲁智深是护花使者所以称作花和尚。[大笑][捂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