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林冲的官职该如何解读?

感觉林冲的官职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小,因为他的日子还不错,并且能见到高太尉这样的高管。

林冲是没有官职的,禁军教头不在北宋九品十八阶的“体制”之内,最多就是宋江这样的小吏。而宋江则是县令聘用的吏员,不需要朝廷任命。比如,阳谷县令就聘用武松做了都头,几乎不需要走任何流程,更不需要申报上级州府,县令当场就搞定了。

林冲也是高俅聘用的枪棒教头,说白了,就是临时工。临时工即便可以破格任用,但必须有军功,书中没写林冲上梁山之前打过仗,所以,他在禁军之中还是个临时工。

为什么说林冲是个临时工,书中真是这么写的吗?

《水浒传》中禁军教头的层级关系

梁山好汉的故事,是从禁军开始的,由禁军教头王进引出了第一个梁山好汉九纹龙史进。书中写得很清楚,王进是禁军教头,前面没有“枪棒”之类的限制定语。

高俅履新第一天立刀扬威,在殿帅府点卯,一应合属公吏衙将,都军监军,马步人等,尽来参拜,各呈手本,开报花名。而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没能应卯,高太尉便让人把他从家中叫了过来。高俅一见王进,劈头就问:“你那厮便是都军教头王升的儿子?”

这里,出现了“都军教头”。我以往的理解,认为“都军教头”的位置比教头高,其实错了。北宋时期的“都军”,是都虞侯的别称,又是禁军的别称。说白了,王升与王进一样,就是禁军教头。

确认了王进的身份后,高俅便开骂了:你爷是街市上使花棒卖药的,你省的甚么武艺?前官没眼,参你做个教头,如何敢小觑我,不伏俺点视!这句话中的“爷”,不是爷爷,而是父亲,南方人的称呼。如果是爷爷,那就得写成这样的叠声词。

高俅说的“参”,其实就是“参合”,混杂进了的意思。所以,王进做禁军教头,也不是体制内的任命,同样是聘用制。这个意思,咱们后文讲到林冲的时候,书中还有更为明确的表述。

王进被高俅逼走之后,第二个遭到高俅陷害的便是林冲。书中交代,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这个层级就比王进要低一等了,好比王进是主教练,林冲则是他下面教单科的教练。王进与林冲的层级关系,犹如现在的运动队,有一个主教练,下面还有教单打的、双打的、混合双打的教练,禁军教头也是分等级的。

再后来,又有一个禁军教头徐宁上了梁山。金枪手徐宁是金枪班教头,那就更比林冲要低一些了。大概,“枪棒”这套训练体系中又按照兵器种类进行了细分,徐宁是专门负责教钩镰枪的。

从禁军教头的层级看,林冲的“职务”比王进要低,但却比徐宁要高。不过,徐宁是禁军中专门保护皇帝的侍卫,恐怕他的地位就要高于林冲了。

那么,林冲的“官职”到底有多大呢?

林冲的身份为何有几种写法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这回书中,林冲出场。当时,鲁智深问:这个喝彩的军官是谁。众泼皮一齐答道:“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

这处细节,交代清楚了林冲的身份,就是个武师,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鲁智深不知道林冲的身份,以为穿着官服的人就是军官了,军官便是有军职的人了。但是,泼皮们熟悉林冲,纠正道:林冲不过是个“官人”。

官人一词在唐代时,指的就是做官的人。到了宋朝以后,就演变成有一定地位的男子,甚至是妻子对丈夫的称呼。林冲的地位肯定比普通平民高,泼皮们称他为官人很恰当,并不是说林冲是个有官职的武官。

同样,林娘子也称呼林冲为“官人”,这就是妻子对丈夫的称呼。这样的称呼,也是过去妇女在家庭中处于从属地位的写照。

林冲发配沧州道上,遇到了柴进,自我介绍道:小人是东京禁军教头。林冲说得也没错,好比现在说某人是某校的老师一样,无论教什么的,或者是班主任、年级组长,他都是老师。因而,林冲还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二龙山下,操刀鬼曹正给杨志介绍自己,却又是这样讲的:小人原是开封府人氏,乃是八十万禁军都教头林冲的徒弟

这里冒出了个“都教头”,操刀鬼曹正这是在为自己的脸上贴金。从林冲出场时的介绍,林冲自己的自我简介,书中任何一处都没有写林冲是“都教头”。大概曹正是把“都军教头”说成了“都教头”,而都军,其实就是禁军的别称,林冲还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当然,施耐庵写这一笔,也是大有深意的。这其中的深意并非是有意“调整”了林冲的职位,而是隐藏着梁山好汉都是禁军的意思。这是题外的话,且搁下不表。

写到这里,林冲这个“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到底是多大的官职,是不是被很多读者解读得大大降低了呢?

富安交代了林冲的“官职”高低

高衙内在五岳楼看上了一个娘子,得知这个娘子是林冲老婆时,便没了主意,害起了相思病。跟班富安瞧破了高衙内的心病,便给主子出谋划策。富安对高衙内说了这样一番话:衙内怕林冲是个好汉,不敢欺他:这个无伤。他见在帐下听使唤,大请大受, 怎敢恶了太尉

这句话中,有一个关键词“大请大受”。有人把这个词解读为北宋时的薪俸,也就是“请受”。其实,这个解读是不对的,北宋九品十八阶的官员享受的双俸制,也就是职钱加各种补贴。有品级的官员,才能享受薪俸。其中的“薪”,大概说的是各类名目繁多的津贴中,有薪炭钱和冰炭钱,包括烧火做饭取暖都是朝廷补贴。

“请受”,关键就在一个“请”字上,林冲应当是管禁军的太尉请来做教头的。“受”,就是他的聘金。富安说,林冲现在听“使唤”于高太尉,大概是高俅继续聘用了林教头,如同请了个使唤人。而且,高俅给了林冲很高的聘用报酬。

林冲不在九品十八阶之内,他不是体制内的官员。因而,待遇是高俅可以做主的。回到前文,高俅说王进是被“参”做教头的,这个“参”与“请”可做同一理解,不是向朝廷参奏的意思。向朝廷参本,那是弹劾。

林冲是“临时工”,没有官职。因而,把林教头解读为营长、连长之类的武官,恐怕还抬高了他的职务。一定要说林冲的“官职”是营长之类的,最多也是“相当”而已。

你觉得林冲的官职该如何解读?

林冲的官职确实被人大大的低估了。

现在最通行的一种说法,就是林冲不过是禁军中一个专门教习枪棒的教官,类于武术教练,既无职级也没官位,至多相当于一个营职,或者,就是一个连职,甚至,就是散编人员,连正规的禁军编制都不是。

但我要说林冲不仅是禁军正规编制人员,还是领兵带队的将军,是不是会惊调某些人的大牙?

虽然林冲在书中的表现总是显得低声下气卑劣不堪,不是忍辱含垢,就是遭人陷害、欺人夺命、受人排斥,活得像个边缘人,不是一般的失败,也不是一般的窝囊。

甚至,还总遭人误解非议,说他无情无义,虚情假意,背信弃义,啥脏水都往他身上泼。

但我要说,林冲是施耐庵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没有之一,而是唯一。

他的挣扎、反抗、成长道路,无一不真实还原了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壮与磨砺。

他也是唯一一个在朝庭禁军中正牌的军事将领。

林冲自报家门,说自己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简单的职位告知。

大相国寺,一众泼皮们却说他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智深也深信不疑。

而他的徒弟操刀鬼曹正在和青面兽杨志一场恶斗之后,言之凿凿地告诉杨制使,他师傅乃东京汴梁八十万禁军都教头:

这汉道:“小人原是开封府人氏,乃是八十万禁军都教头林冲的徒弟,姓曹,名正,祖代屠户出身。”

以上三种说法,我们该信谁的呢?

林冲好谦,常常卑躬屈膝,显得小心恭谨,当然说的是谦辞,并没有加上那个十分响亮的前缀儿。

泼皮们喜好枪棒武艺,仰慕那些雷霆霹雳的军中手段,又和林冲不熟,出于歆羡的理由,直接把林冲说成是枪棒教头,意即专门刺枪使棒的高人,也很正常。

而曹正和林冲是师徒关系,林冲传授了曹正武艺,当然不可能只有短暂的接触,必定耳鬓厮磨的朝夕相处,厮混得日久天长,不可能不知道林冲的根底。他说的话,可信度要比泼皮们说的话高出百倍、千倍,甚至就是最后的定论。

所以,林冲的职位应该是八十万禁军都教头,而不是他自己说的教头,也不是泼皮们嘴里的枪棒教头。

以宋时军制,禁军中的官职由大到小排序是:

都检点→检点→都虞侯→都教头

后来又增设了几个职位,但大抵都没有脱出这个圈囿:

都检点→检点→都虞侯→副都虞侯→都教头→副都教头

这也是宋太祖初创时候的体例,一直沿用。当年太祖皇帝就是从都检点这个位置上起家的,被人黄袍加身,然后位登九五,号令天下。

都教头虽然排在官职末尾,但也是四大禁军职位之一,属于正宗的禁军军官,是带兵打仗的将军无疑。

《水浒传》中,施耐庵给我们描述了两位禁军的高级将领,一个是邱岳,禁军都教头,领左义卫亲军指挥使,护驾将军;另一位叫周昂,副都教头,领右义卫亲军指挥使,车骑将军。在征剿梁山的战斗中,都是冲锋陷阵的将军。

林冲的都教头和邱岳平级,高于周昂,当然也是名正言顺的禁军高级将领,这一点应该毋庸置疑。

综上,我们是真的低估了豹子头林冲的军中职位,应当正本清源,还林教头以本来面目。

图片来自网络

你觉得林冲的官职该如何解读?

答案是肯定的。原著里有几处表明了林冲在禁军中的地位很高但被人忽略了。

1.一次陆谦和林冲说(大意),禁军中虽有几个教头,谁人能比得上兄长本领高强;

2.高俅曾自言自语说(大意),为了一个不争气的儿子,搞掉林冲应不应该?——能让高俅感到难以选择说明林冲在禁军中绝非泛泛之辈;

3.林冲自己说(大意),高太尉有一把宝刀,我几次向他借来欣赏他都不肯。——如非高俅身边重要人物可能这样吗?

4.曹正曾对杨志说,我的师傅是八十万禁军都教头林冲。——都教头不是普通低级教头,后来挂衔领兵的丘瑞就是八十万禁军都教头。

头条很多林冲黑,故意贬低林冲,不明白是为什么?

还有一点:头条很多人喜欢转着圈比较书中人物谁厉害是一件很无聊的事。因为注意力集中在这上面反而忽略了作品想表达的东西和作者对人物的塑造。

你觉得林冲的官职该如何解读?

林冲确实是一个低级军官,军中教头。两宋从开国杯酒释兵权开始就是重文轻武。宋太祖知道武将有兵权夺江山是很容易的事,因为赵匡胤自己就是政变夺取政权的。所以宋朝就是一个弱鸡🐔,军力羸弱,武将倍受歧视。中国人从秦朝开始的奖励军功,开创了秦汉盛唐的尚武精神废弛了,士兵是被逼当兵的罪犯,宋代流行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普通军官比同级文官低三级。

林冲这种武将放在汉唐,就会建功立业,封侯拜将,而在宋朝只能做个教头一级的低级军官,高俅这种不学无术市井小人却登堂入室决定国家军机大事。所以宋徽宗亡国是自找的。

你觉得林冲的官职该如何解读?

施耐庵自己都没搞清楚,说书的虚构故事,难免逻辑不通,就像金庸胡编是一个道理。但是需要注意的事,宋代的管理层级是高度扁平化了,不像明清层级森严,很多宰相级别的罢官去做知府是常有的事,虽然是贬官,但是放在后世这样的安排是很罕见的,但是有宋一代是习以为常的。所以去纠结小说家的胡编没有考据意义。

你觉得林冲的官职该如何解读?

水浒里写道:“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

我们可以用现代的军队官职来解读一下这个官职。

禁军是北宋正规军的统称,北宋后期禁军纸面上的人数大约为60万。80万若单单指驻守东京军队人数的话,那么应该是个虚数,不可能有那么多人。根据宋史,禁军教头是从士兵中选拔出来的。按现在的体制,除国防大学外,一般军校校长不过就是个少将。林冲不过是个普通教头(宋史上记载东京禁军教头有270人之多),上面还有都教头,都教头上面的使臣也不过从八品,而且是训练士兵的,地位也比不上今天的军校教官,所以级别不会很高。

但从水浒上的描写来看,林冲的职位也不会太过低微。这从高衙内同林冲相互认识,以及高俅派人骗林冲进入白虎节堂可以看出,林冲至少能跟上将国防部长高俅混个脸熟的。看林冲的家境,也差不多就是个中级军官的样子。要是级别很高,就显得有些寒酸了。要是级别很低,林冲毕竟家有使女,随手就能拿出1000贯买把刀,不是低级军官能轻易办到的。而且林冲看似地位要比他的朋友虞侯陆谦高。综合一下,大概是中校副团的级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