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若换作武松押运生辰纲,吴用等人会是什么下场?

梁山兄弟无论是谁押运生辰纲,吴用都能智取了,包括武松在内。假如是史文恭、栾廷玉去押运,这两人早就横尸黄泥冈了。

武松等梁山兄弟本事再大,哪怕智谋赛过姜子牙、诸葛亮,吴用等人也是轻松拿下,取了这笔梁山大聚义的第一桶金。

这是为什么呢?

生辰纲本来就是梁山兄弟的聚义经费

《大宋宣和遗事》中,有大名府留守梁师宝献生辰纲事。郓城县石碣村铁天王晁盖,与吴加亮等人在“酒海花家”老板花约的相助之下,以药酒(非蒙汗药)麻翻押运的马县尉等,智取了生辰纲。

这部笔记体野史说,蔡京是六月初一生日,而《水浒传》中,蔡京的生日就变成了六月十五。就是这一处改写,便决定了无论是武松还是哪位梁山兄弟去押运,都将落得杨志一样的结局,吴用提款成功,裹挟着晁盖安然无恙地上梁山。

原来,六月十五,是道家大护法王灵官的诞辰。这也是刘唐醉卧灵官殿,生辰纲消息泄露的原因。

蔡京也不是历史上的蔡京,《水浒传》中的“蔡京”在这个故事中,被贴上了道家符码。“蔡”,其实就是用于占卜的龟。这只龟,贯穿《水浒传》始终,是一条读破《水浒传》的重要线索。

龟与蛇相逢,就是玄武出现。而玄武早就出现在“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中,三月初三就是玄武的生日。而压住梁山一百单八将的石碣就是石龟驮着的,这只龟与洪太尉遇到的雪花大蛇一道,暗示梁山好汉就是道家星煞。

所以,这笔财富就是梁山好汉大聚义的经费。梁山天罡地煞,原本都在龙虎山伏魔之殿的地窖中,最终都是要参加大聚义的。如此,武松押运与杨志押运又有什么区别呢?武松押运,肯定要被吴用设计麻翻,绝对不会有一场血战。

没有血战,后来的故事也就完全一样了。

晁盖可以作证,武松必定被麻翻

《水浒传》改写《大宋宣和遗事》的这段故事,第二个关键细节,就是挑酒的人物不同,施耐庵把蓝本故事中的“酒海花家”花约,改成了白日鼠白胜。这个细节也决定了武松押运的结果,也是要被蒙汗麻翻,吴用用计更加容易,武松恐怕还会主动找酒喝。

因为,花约变白胜,意味着晁盖是佛家的护法天王,也即毘沙门天王、北方多闻天王。白日鼠,就是毘沙门天王左手中的吐财鼠,晁盖被写成了一尊财神。

晁盖与白胜的关系,典出《毘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这则佛典故事中说,毗沙门天王显圣安西城北门楼,在一只金鼠(金为白色)的配合下,帮助唐玄宗的部队大破番兵,解了安西城之围。从此,毗沙门天王有了意译名称:北方多闻天王。后来,多闻天王手中的法器不断更新,左手的金鼠被一只宝塔取代,那就是托塔天王。

晁盖是佛门护法天王,受了道家大护法王灵官的委托,帮助道家北斗七星提款,开启一百单八将大聚义。

杨志仅是道家星煞,可以不理睬佛门护法天王,因而,吴用智取就得费点脑力了。武松既是道家星煞,又是佛门弟子,要听从大护法王灵官和佛家护法天王的双重调遣。所以,与其派武松去押运,倒还不如由杨志演绎这场佛道联手的精彩故事。

武松心思缜密,但总要被麻翻一次

《水浒传》中,武松属于武将中智商很高的一位,心思缜密程度肯定比杨志强。而且,书中也写了一笔武松与杨志有点类似的小故事,武都头给阳谷县令转移过赃物。武松没有丝毫闪失,安全地完成了任务。

武松给哥哥报仇的过程,更是显得心思缜密。因而,途经十字坡时,便没有着孙二娘的道。

如此,武松押运生辰纲,还会喝白胜的蒙汗药酒,失陷生辰纲吗?答案是肯定的,武松恐怕会主动找酒喝,吴用等人的活干得更轻松。

这是因为,在《水浒传》中,武松也曾经被蒙汗药麻翻过一次。因为被麻翻过一次,所以,武松经过从未到过的十字坡时,却知道孙二娘的手段。

那么,武松什么时候被蒙汗药麻翻过呢?大概应当是鲁智深差点被孙二娘活剥的前后。怎么回事呢?

其实,武松就是被孙二娘麻杀的那个神秘头陀。这其中的隐喻,我早就做过多次解读,此处不多讲,只说一点。

行者武松有蓝本形象,《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的武松,是“优婆塞”,也就是从小在家修行的小行者(童行)。但这个行者,却是个“酒色财气,便要杀人”的恶霸行者。被孙二娘麻杀的神秘头陀,同样是这个德行。这是一个蓝本人物的两个分身,也是施耐庵宗教观的体现。武松与神秘头陀合体回归本尊,与佛道联手智取生辰纲的故事一样,是“佛道合一”。

也就是说,即便是武松在后来的故事中才入佛门,但他的另一个分身,早就是个行者了。所以,假如是武松押运生辰纲,那就必定要在黄泥冈被麻翻。武松只能被麻翻一次,假如是武松押运生辰纲,过十字坡时也会吸取教训,不会在蒙汗药上再摔跟头。

杨志不贪杯,武松爱喝酒。所以,杨志押运生辰纲,比武松更靠谱。

《水浒传》中若换作武松押运生辰纲,吴用等人会是什么下场?

你好,我是春风渡雨,谢谢诚邀这个问题!

先下结论:如果是武松去押镖,不管能不能守住生辰纲,其引发的后续连锁反应,有很大可能会直接改变梁山的走势!

之所以下这个结论是建立在对武松和杨志全方位的评价与分析。

一、两人性格对比:

武松的性格特点:勇而有谋、爱憎分明、敢作敢为、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1、英勇无畏、爱憎分明: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为兄报仇杀死西门庆和潘金莲,从这段情节中体现了武松勇猛、正直、爱憎分明的性格特点。

2、嫉恶如仇、敢作敢当:

根据《水浒传》中对武松的人物形象的描写来看,武松是一个刚正不屈、敢作敢当、嫉恶如仇、恩怨分明的人。其中敢作敢当是武松这个人物最大的一个特点。他的性格特点在武松景阳岗打老虎、武松为兄报仇血溅鸳鸯楼等的事件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3、知恩图报、快意恩仇、有仇必报:

因怒杀潘金莲、西门庆武松发配去了孟州,在孟州认识了施恩,施恩处处对武松关照有加,于是武松为了报恩,也是为了抱打不平,醉打蒋门神,为施恩夺回了快活林酒店,后来武松又血溅鸳鸯楼杀死了要谋害自己的张都监和蒋门神,可以说真真是让人痛快,武松的快意恩仇、有仇必报让很多人读过之后大呼过瘾。

金圣叹评武松,有所谓“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

杨志的性格特点:精明能干、粗暴蛮横、急功近利。正是这种性格,使得他对手下的兵士“轻则痛骂,重则藤条鞭打”,这就激化了运送队伍的内部矛盾。“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有了内讧,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1、精明能干:

杨志久在江湖,知道押运生辰纲的凶险,刚一接受任务,就多次推托,推辞不掉时,才做了精心的安排。后来在路上,也是根据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的时间。

2、急功近利、粗暴蛮横:

杨志生性暴躁,对手下的士兵们也是动不动就打骂,导致士兵内乱。身为将门之后,他本身就比较清高,加之他生性固执,不屑于巴结逢迎,他的领导梁中书不喜欢他,直接将他贬为伙头军。他对手下的兵士“轻则痛骂,重则藤条鞭打”,没能和运送队伍打成一片,埋下的隐患巨大。

3、不善带兵,不善处理关系:

以他的性格,带兵始终威严大于亲和,无法和下面打成一片。事前也没能把道理讲明白,军士行军松松垮垮。单靠打骂,最后黔驴技穷,指挥陷于僵局,他们行到黄泥岗时,杨志已彻底陷入孤立。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武松性格极为豪爽,而且颇具人格魅力,在这上面比杨志强的不止一星半点。从书中可以看出,武松因为打虎在阳谷县当了步兵都头,手下有40名士兵。做了都头之后,武松光是请客就“连连吃了三五日酒”。武松请客,主要就是请知县、 押司 、县尉和自己手下的士兵,还有当地的豪绅。这样的行事风格必然上面赞赏,下面也能打成一片。从武松怒杀潘金莲、西门庆,而最后的结果只是一个发配就可以看出很多东西。

二、两人武功对比:

武松的武功:事实上,武松在整个108将中,除了卢俊义、关胜、公孙胜、以及鲁智深外,其他人的武艺,不会比武松更强。

当然,若是生死相搏,就是鲁智深、关胜和卢俊义恐怕也不是武松的对手。因为武松江湖经验丰富,速度又快,反应能力强,脑子转的快,功夫很杂,醉拳都会,综合能力堪称第一。

故而,连金圣叹都说,武松“具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断曰第一人,不亦宜乎?”意思很明显了,武松堪称第一人。其实,我们可以这么想,梁山上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能有几人?恐怕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而武松就是其中之一。

杨志的武功:杨志出身名门,武功还是很厉害的。刚一出场,就与林冲斗刀,斗到三十来合,“不分胜败”;大名府演武,斗周谨,尽显箭法高超、枪法高超,与索超大战五十余合,把大名府军将看得目定口呆;斗林冲的徒弟曹正,曹正说“见制使手段和小人师父林教师一般”;与鲁智深打斗,斗到四五十合,不分胜败;斗呼延灼,四十余合,不分胜败,呼延灼“见杨志手段高强”,心道“好生了得”。从以上可见,杨志与步军第一人鲁智深大战几十合不落下风,与五虎将里的呼延灼、林冲交手也赢得赞誉,所以杨志的武功还是厉害的,和五虎水平相近。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武松是步军将领,杨志是马军将领,各有千秋,都很厉害。但是杨志梁山排名比武松低,武松排名第十四,杨志排名第十七。真正论搏命,梁山自有公论,武松还是要强些。

三、两人遇事处理能力:

点评武松:武松遇事冷静、机警细心,江湖经验极为丰富。这在十字坡表现的尤为突出,孙二娘想下迷魂汤其结局也只能是被武松戏耍。

武松对自己的控制力极强,大家都知道武松好酒,酒量奇大,但正因为如此就更突出了武松的自控力。十八碗上山打虎,结果老虎没能打赢武松。三十多碗去挑蒋门神,蒋门神还是被醉武松放倒。从这里面体现出来的东西,我想只要是个带脑筋的都会佩服武松的自控力和对事情的掌控力。

点评杨志:杨志能力也是很不错的,生在将门世家,从小武艺娴熟,书也读了不少。从他运生辰纲来看,也有一定的江湖经验,知道如何趋避贼盗。从二龙山的规模来看,鲁达、武松都是粗人,治军谋划基本都靠杨志。总的来说,能力很强,而且还很全面。

但是性格上的缺陷,限制了杨志的办事效果。从生辰纲被夺就可以看出杨志的急功近利、粗暴蛮横。正是这种性格,使得他对手下的兵士“轻则痛骂,重则藤条鞭打”,激化了内部矛盾。有了内讧,而且失去了对下面人的掌控,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终上所述,如果运镖的主将换成武松,因为主将的性格以及办事风格,其必然会出现和杨志截然不同的结果。

那么武松运镖结果到底会如何呢?

我们先来看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白胜等8人。论武力,抛开吴用这个书生不谈,剩下几个也是很不错的,不管怎么说,比押镖的那14个军士肯定要强。而且里面还有个公孙胜,梁山排名第四,虽然他的排名主要是靠道术,当然这对于我们来说太过虚幻,不必当真。但是公孙胜能够混上那个排名,手底上肯定还是有其真本事的。

好汉八人对上杨志等十五人,吴用以计谋之,结局不必多言,书中已有公论。

那么好汉们对上武松呢?

吴用想用蒙汗药对付武松只怕是行不通了,估计还会赔上几担枣子。

下面摆道理:武松和杨志是不一样的!

首先,武松不会和杨志一样,有车不坐让下面军士去挑担子。以武松直来直去的性格,他会直接接受梁中书的建议带车上路,杨志的选择对武松来说就是不可理喻的。贼人来了怕什么,甩开膀子杀就是了。如果真要这样明刀明枪的干,估计晁盖8人不一定有那胆量去劫生辰纲。

其次,以武松的江湖经验就不会喝下白胜的那碗迷魂汤。虽然武松这人好喝酒,但前面已经分析过他的自控力和场面把控能力。在他没事的情况下可能会放开胸怀大喝一场,不醉不归。但在押镖如此重要的情况下,你指望武松会因为贪杯误事,那你也太单纯了。而且武松不同于世家出身的杨志,他一直在江湖中漂泊,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接触过,对于江湖上一些下九流的招数实在是太熟悉了。蒋门神、孙二娘就是最好的证据。当然,景阳冈的老虎也不会认同武松会因酒误事。

如果吴用等人还是用对付杨志的那一套,白胜卖酒,剩下7个挑着枣子当酒托,估计枣会赔上,酒就只能自己挑回去了。

最后,武松不会因丢了生辰纲,走投无路而被逼上绝路。在《水浒传》中,因杨志性格暴躁,为人阴郁,下面军士多有怨言。最后丢了生辰纲,也别指望下面人会帮他说话,上面对他也没什么好印象,除了上山落草也别无他途可想。如果是武松的话,极大可能会和下面军士混成一片,称兄道弟。而且生辰纲也是用车子运输,军士们也不会那么累,也不会出现什么怨言。就算生辰纲丢了,大家也都会向上申诉为武松开脱。在说,以武松杀两人都只落个发配的为人处世,梁中书会下死手吗?对武松来说总是有希望的。

最后,在来看晁盖、吴用等人所面对的局面。用计不行,必然就是强夺了!

按晁盖的说法:不管硬抢还是软夺,生辰纲总是要抢的。所以用不成计就必定会硬上了,硬抢就必定会见血,以武松的性格肯定不会退,要先打了在说。有人会说武松会因侠义情怀和晁盖等人惺惺相惜,直接带着生辰纲入伙,这就是瞎扯了。武松能押这趟镖,就说明梁中书是信任武松的,就凭这一点,以武松有恩必报的性格就会义无反顾的全身心的去押这趟镖。

血拼无非两种结果:一是武松这方付出牺牲守下生辰纲,二是武松这方付出牺牲了依然事不可为,放弃生辰纲。

不管怎样,武松都不会被对方当场格杀,如果武松在有14个手下的情况下还能被晁盖等8人杀掉,我想大家都不会认同,这也就不是武松了。

血拼之后,活着的武松会如何选择!

一、护镖成功,但手下伤亡惨重。武松会继续把生辰纲押下去,以报梁中书的信任之恩。事情交接之后,武松会返身追杀晁盖等人,以报兄弟们的血仇。别不信,武松就是这样的人!

二、护镖失败,手下肯定伤亡惨重。武松会让剩下的军士回报梁中书,将所有责任担下。然后天涯海角的去追杀晁盖等8人,以报兄弟们的血仇和夺镖之恨。就算追杀上梁山,又有何惧!如果成功,武松必然会提着劫匪的头去找梁中书,给他一个交代。别不信,武松就是这样的人!

最后结论:如果让武松去押生辰纲,有极大可能会成为改变梁山整个走势的大事件!

《水浒传》中若换作武松押运生辰纲,吴用等人会是什么下场?

让武松押运生辰纲?那么,景阳岗上的老虎,让谁去打?难道让杨志去打虎?《水浒传》,是一部不朽的名著,书中人物,刻画细致,各干各事,专司其职,内容情节,传神生动,流传甚广,深入人心,妄改名著,不负责任,混倄视听,其心可诛。哎呀小编,你非把施耐庵气活了不可呀!

《水浒传》中若换作武松押运生辰纲,吴用等人会是什么下场?

这件事咱们还得从“工作性质”谈起。

像鲁智深、杨志......这些人是什么出身?是干什么工作的?军官。他们都是部队出身。讲究的是明刀明枪的上阵厮杀。平时地位也不错,大家都捧着,伺候着。让他们捉对PK那是厉害,可一旦遇见吴用、白胜、张青、孙二娘......这些下三滥,那就是一碗麻药的事儿,立马放倒。

押送生辰纲的杨志,以及鲁智深,工作性质就决定了他们跑江湖的经验严重不足,别人奉承两句,激两句,然后把酒端上来,他们就大大咧咧的喝了,根本没有抵抗力。

而武松跟他们完全不同。武松是干什么工作的?都头,武都头。刑警队长。

武松每天工作面对的就是这些地头蛇、草根无赖流氓、开黑店的。他上班办的就是打架斗殴、投毒劫道、谋财害命的这些勾当。武松在当都头以前是干啥的?流落江湖。他杀了人,四处逃亡,混迹的也是这个社会的最底层,接触的也全是吴用、白胜、张青、孙二娘这些人。武松的江湖经验那是相当丰富了。

武松早年流亡,积攒了大量的江湖经验,再加上日后当了刑警队长,从职业上,他就是天克吴用、白胜这些准备劫生辰的人。在他面前玩蒙汗药,那是绝对的班门弄斧。

在十字坡,孙二娘把酒端上来,武松轻轻一晃,就知道里面下了药。这就能看出武松是一个非常警觉的人。他虽然好酒,但并没有见到酒就失去了判断力,喝之前要观察一下,这就是浪迹江湖练出来的本能反应。

估计武松远远的看见孙二娘的店,再留意一下地形,估计也就开始怀疑这是黑店了。进去试探两句,酒端上来一看,完全确认。然后就开始装死,调戏孙二娘。如果换到劫生辰纲,白胜挑着酒来和吴用这些人唱双簧,这在武松眼里肯定是可疑的不能再可疑。再看一眼酒,心里也就有数了,估计也会戏耍吴用这些人一番。

想用蒙汗药下酒里麻翻武松,那是半点可能都没有。

讲打:

劫生辰纲,吴用这边总共是8人:晁盖、吴用、白胜、阮氏三雄、刘唐、公孙胜。

晁盖、吴用、白胜这仨人,加一起不够武松打一拳的。白胜和吴用没有打架的能力,他俩能不能打过我,都是个问题。晁盖的功夫估计比我强点,但也就是扯衣服薅头发的境界。

梁山泊有马上林冲马下武松的说法。讲打,在步下,武松很可能是第一,即便不第一,保第二还是完全可以的。而阮氏三雄和刘唐这都是地痞无赖里还算有两下子的,他们四个打晁盖、吴用、白胜还是没问题。但跟武松这种两军对阵能顶上去的选手根本没有可比性。

晁盖是地头蛇,黑社会。吴用是他的参谋。阮氏三雄、刘唐是打手,白胜是送信的,就是这么个水平。武松打他们七个,那是玩一样。

但这里面有个变数:公孙胜。

武松是顶级的战士,公孙胜是一流的法师......这就不太容易比较。

公孙胜有可能用法术、幻术让武松迷糊,但如果武松警觉,也可以来个突进,一刀切了公孙胜脆皮,然后收割吴用他们。

我觉得这两种可能都有,但武松切公孙胜的可能要占8成,公孙胜制住武松的可能是2成。

杨志押送生辰纲带了14个手下。但他军人出身,脾气暴躁,一路上拿着藤条抽手下,逼大家赶路。所以后来遇到白胜卖酒,这些手下争着去喝,杨志怎么骂大家都不听,这时候,杨志已经失去了对团队的控制能力。自己生着闷气,然后没有江湖经验,也稀里糊涂的把酒喝了。

换了武松,绝对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武松一直人缘不错,因为这是在江湖上混的最基本技能,到哪都要拉拢出来一波自己人。武松要是带队,不可能像杨志那样,拿藤条抽手下。肯定是喝酒吃肉,掏心掏肺的拜把子......走三天,这些手下肯定是心服口服的唯马首是瞻。最不济也能在这十四个手下里拉拢出七八个自己贴心的。

看见卖酒的,手下一窝蜂的冲过去,自己怎么喊,大家都不听,这种局面也不可能在武松身上出现。武松带队,自己不会被麻翻,手下也不会被麻翻,所以打起来,也不会是武松单挑吴用8人,而是群殴。

武松带领手下,干掉吴用这一票人的可能要超过9.5成。

《水浒传》中若换作武松押运生辰纲,吴用等人会是什么下场?

您好,我是天道学苑;

很高兴和您一起探讨。

非常感谢您点关注和收藏、点赞、评论、转发

“吴用等人肯定不去了” 是我的回答。否则就是提问者,真把军师吴用当“无用”了。

我的分析如下:

二武松何许人也;岂有吴用这个军师不知之理。

第一:二武松何许人也?

1.打虎英雄名传四方,人生巅峰;比如金圣叹说武松“具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断曰第一人,不亦宜乎?”,十八碗(三碗就不过岗的)酒之后还 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能有几人?

2.二武松虽好酒,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不能喝是一清二楚,比如在十字坡,武松就一眼看穿了孙二娘的花招,根本没把药酒喝下去。一顿饭吃了十八碗酒加八斤牛肉,并且擅长步战的武松,面对七人未必处于劣势。

3.知恩图报、快意恩仇、有仇必报、敢作敢当、英勇无畏、爱憎分明;武松性格极为豪爽,而且颇具人格魅力,上下都能打成一片。

4. 武松遇事冷静、机警细心,江湖经验极为丰富。武松的自控力和对事情的掌控力极强;吃了三十多碗酒去挑蒋门神,蒋门神还是被醉武松放倒。

5.以上皆为大白于天下的资讯,如此军情,军师吴用岂有不知之理。。

第二:岂有吴用这个军师不知之理

1. 吴用等七人都不是武林高手;七个人当中,只有刘唐尚可和武松比试几个回合。其他人都排不上手。吴用没有武功,但却又极高的智慧和军师能力。

2. 押运生辰纲的十五人,都不是吃干饭的。老都管和其它两个虞候以及十一个军汉都是武功在身,都是精挑细选的军人。

3.如此军情,军师吴用岂有不知之理。否则吴用不就真的成了“无用”啦。

最后总结:假如换作武松押运生辰纲,吴用等人肯定不去了。

中华文明的核心(精髓、要义)是: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敬天爱民、敬天爱人;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4.礼义之邦、崇文尚武;5.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华文明的第三大主根。

警醒警惕啊中华文明,警醒警惕啊中华民族,警惕警醒啊中华儿女们!!!

谢谢大家

独立思考-客观理性-中华立场-百姓视角

文化历史-增长智慧-经济发展-全球视野

天道学苑、天下先生非常祝福您的平安健康

非常感谢您点关注和收藏、点赞、评论、转发

站上宇宙世界的高山之巅......

《水浒传》中若换作武松押运生辰纲,吴用等人会是什么下场?

武松押运生辰钢与杨志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

先说武松,长期混迹江湖,不但武功高強,而且胆大心细,江湖上的小伎俩根本难以逃过其双眼!

青面兽杨志,虽混于官场,却不善于结朋交友、笼络下属,而且性格粗暴,做事老套,虽有一身本领,但江湖经验却明显不足!

且说武松率众人押运生辰钢,行至黄泥岗,正值中午,骄阳似火!

武松见众人炎热难耐,便道:“各位差事,前面便是黄泥岗,此时天热得累,且寻得一阴凉之处一并歇息!”

众人听得,急行几步,寻得树荫之地,将货物放置空地,或坐或躺,各自安歇。

武松查看此处地形,树林茂密,人烟稀少,寻思道:此处怎得如比偏僻,概有强人出没,须谨慎些才是!

思量间,忽听得有不远处有人谈论说笑,于是上前探个究竟!

说笑的正是吴用、公孙先生、晁盖、刘唐及阮氏三兄弟,几个经过谋划,化成贩枣商人,在此等候武松,实为劫得生辰钢而来!

武松同众人打个照面,心中琢磨:观几人非似善人,莫非是谁透露了消息,专为生辰钢而来?

心中打起几分精神,回到歇息之处,召集押运武师商议,说明心意,又道:“几位兄弟,此处地理险恶,常有强人出没,为保万一,稍后且听安排!”

众武师点头称是。

话语间,听得有人高唱:

炽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枯半枯焦!

农夫心中如汤煮,王子公孙把扇摇!

众人细看,原是一挑担小贩,竟自一人往山岗而来!

寻问之下,方知小贩所担之物乃是水酒!

你道小贩是谁,正是白日鼠白胜,同吴用等人一同设下这圈套,引得武松上当!

众人听得水酒二字,口渴之意更甚!

武松何其精明,自是深知江湖之恶!劝告众人:大家且稍做忍耐,待得走出这黄泥岗,某家请大家喝酒吃肉!”

众人听得,各自耐住饥渴!

吴用观之,朝刘唐使一眼色,刘唐行至白胜近前,大声喊道:小哥,天热口渴,可否卖一桶水酒给我!"

白胜会意,道:"这是自家酿的米酒,五贯一桶,少了不卖!"

"五贯便五贯,正巧我们有舀枣子的木瓢,可用来喝酒!"刘唐自顾搬了一桶水酒,同众人开饮!

却看武松这边,大家看到有人饮酒,自然心中难耐,意欲买酒来饮!

武松拗不过众人,只得应允,同时又向几位武师使了个眼色,几人点头会意!

饥渴加上口欲,一桶水酒片刻就少去大半!只见吴用等人嘴角显出笑意!

武松饮过几瓢水酒,顿觉头脑旋晕,自知不妙,却看众人,纷纷倒地不起!再望吴用等人,却是哈哈大笑!

吴用见武松等人全都倒地之后,对众人言:“我等只为生辰钢而来,且不要伤及他人性命!”

众人正待劫取生辰钢之时,忽听一声大喝:“贼人敢尔!”

吴用几人大惊,却见武松与几位武师纷纷起身,手持兵刃立于其身后!

刘唐大喝:“劫了便是劫了,废话作甚!”于是持刀向武松砍来!武松举刀迎去,不愧了打虎之名,只需十几之合,刘唐便招架不住,又引得晁盖前来助战!

众人战作一团,可急坏了吴用!

只听得吴用高喊:“壮士且都住手,且听在下一言!”

武松虚晃一招,退出圈外,众人皆停止打斗!

武松道:“尔等到底何人,为甚劫取生辰钢?”

吴用双手拱辑:“久闻武壮士打虎英名,果真好汉!且听在下细细讲来,还请英雄莫怪!”

吴用于是将生辰钢是梁中书给他的岳父蔡京过寿而送的价值十万贯的金珠宝贝细细道来,蔡京何许人,武松也有所闻!

武松亦是疾恶如仇之人,况吴用等人初衷也并未伤及众人性命,故而放任其离去!

至于生辰钢如何处置,武都头又将何去何从,且听下回分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