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心中的接班人是谁?
晁盖心中是没有给自己准备接班人的,他也无权为梁山选择新的寨主。假如按照题主的题目回答这个问题,即便是晁盖心中有一个接班人,那就一定是宋江。
为什么呢?
晁盖的绰号为何是托塔天王要想知道晁盖心中是否有接班人,那就得搞清楚晁盖是个什么来头,施耐庵为何把他的绰号叫做托塔天王。
书中写道,因为晁盖所管的东溪村对岸有一个西溪村,这两个村子隔着一条溪。这是很多读者的从文本上的理解,仿佛这条溪的东面是东溪村,对岸自然就是西溪村了。其实,稍微细读文本,以及略加思考,便觉得施耐庵所写的这个地方应当有两条溪。
晁保正的村子有一条溪,不远处还有一条溪,这两条溪应当是东、西方向的对应关系。而且,这两条溪边各有一个村子,那就分别叫做东溪村、西溪村了。假如这两个村子之间只有一条溪,那就应当叫溪东村、溪西村。
这两个不同的村名难道有很大区别吗?难道不是一回事吗?我觉得,从晁盖这个人物来理解,施耐庵写的东溪村、西溪村大有讲究。
这是因为,晁盖是佛教的托塔天王。
《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说,铁天王晁盖:毗沙天人,澄紫金躯。顽铁铸汝,亦出烘炉。
毗沙天人说的是印度佛教中的毗沙门天王,也就是北方多闻天王、托塔天王。而且,到了托塔天王这里,那就是“佛道合一”了。因此,《水浒传》中除了晁盖这个佛教的托塔天王外,还有一个道教的托塔天王,那就是大名府的天王李成。
托塔天王晁盖在《水浒传》中,就是这样一个佛教的护法天王。
托塔天王愤怒地夺过了西溪村的青石宝塔,破掉了来自东溪村以西妖僧的法术。施耐庵在书中暗写了宋徽宗“崇道抑佛”的历史,但却并不赞同宗教的无度扩张。因而,便以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与晁盖夺塔对写,反对五台山、瓦罐寺之对田产的掠夺,对百姓的控制。
也因为如此,晁盖、鲁智深、武松,包括孙二娘、白胜,这些佛门中人都上梁山造反了。
晁盖的这个“身世”便决定了他不能为梁山指定接班人,他心中也不能有接班人。
梁山好汉都是北斗七星群中的星煞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在“引首”、“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中,施耐庵明确告诉读者,龙虎山伏魔之殿地窖中逃出来的是“三十六员天罡,七十二座地煞”。
梁山一百单八将既然都是道家的星煞,那就得由“天魁星”做寨主,这是道家“上界”的设定,佛家的护法天王根本就不会去干预,他也干预不了。
晁盖不仅不能干预道家星煞谁做寨主,但凡道家星煞要干大事,晁天王只是履行职责,发挥其“佛道合一”的作用,而且,都是处于从属地位。这一点,也被很多读者说成是宋江架空了晁盖。
假如一定要说宋江架空了晁盖,倒不如说吴用早就把晁天王架空了。吴用“架空”晁盖的事,发生在智取生辰纲的故事中。
其实,我们几乎没有读懂智取生辰纲这段故事。原本是一个错漏百出的计划,施耐庵一定要说是“智取”,智取生辰纲到底“智”在哪里呢?
智取生辰纲的“智”就体现在“佛道合一”,佛道联手劫了这笔财富,为梁山一百单八将大聚义开启了大幕。
按照《大宋宣和遗事》中所“记载”的故事,蔡京的生日是六月初一,施耐庵却改写成六月十五。这是因为,六月十五是道家大护法王灵官的诞辰。这就是赤发鬼醉卧灵官殿的原因,是道家大护法给佛家护法天王托了一个“七星梦”,请出了这尊财神。
托塔天王晁盖为何又变成财神了呢?我这样讲,是有典故的。
在《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毗沙门天王曾经显圣在城北门楼,与一只金鼠一道,帮助大唐解了安西城之围。于是,毗沙门天王就变成了北方多闻天王,也就是托塔天王。而那只金鼠从此也就变成了吐财鼠,在托塔天王的左手中握着。
这就是晁盖与白胜的关系,反过来讲,晁盖与白胜之间的关系,就足以证明晁盖是佛家的护法天王,他不能干预道家的事,只是帮助、配合道家星煞完成大聚义,以及“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的造反使命。
吴用似乎勘破了其中的天机,便借助这尊财神劫走了生辰纲。而且,通过暴露晁盖,瞒着晁盖到石碣村调查梁山情况,达到了上梁山搞大聚义的目的。
晁盖原本就不是真正的寨主,他就是那颗化作白光飞去的北斗斗柄上的小星,因此,晁天王又如何决定道家星煞谁坐第一把交椅呢?
宋江“呼群保义,把寨为头”这八个字,是梁山大聚义之后,施耐庵留下的一首赞诗中的一句。这八个字,就进一步证实,晁盖不过是《水浒传》“佛道合一”主题之下的一个象征性人物。或者说,晁盖在梁山代表着佛门,与道家星煞一同“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宋江才是梁山真正的寨主。
按照这个宗教主题理解,假如晁盖心中有一个接班人,那就必定是宋江,不会是其他任何人。
因此,晁盖在临终之时,留下了这一一条遗言: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金圣叹存心要制造所谓的晁宋矛盾,便把晁盖的遗言改成这样:贤弟莫怪我说: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无论金圣叹如何篡改原著,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能够活捉射死晁盖的人,必定是宋江。
假如晁盖是被梁山好汉射了一箭,然后下毒毒杀。那么,要活捉以及惩办真凶,必定得宋江下令,其他人是不能去“活捉”的。梁山好汉都是上界星煞,绝对不会如“水浒阴谋论”说的那样,相互残杀,他们是生生世世的弟兄,都拱听宋江的号令。
假如确实是史文恭射杀了晁盖,也是宋江最有可能活捉此人。因为,从卢俊义活捉史文恭的过程看,根本就不需要多大的武功。晁盖的遗言若是真的管用,宋江活捉史文恭将比卢俊义更容易。
从这个角度理解,一定要说晁盖心中有一个接班人,那也是宋江。
“水浒阴谋论”说,林冲是坚定的造反派,属于晁盖系。那么,是不是说,道家的天雄星要背叛教门?
林冲绝对不会背叛教门,他就是天魁星的铁杆兄弟。所以,晁盖刚死,林冲就联络公孙胜、吴用等人,迫不及待地要立宋江做寨主。难道,林冲此时又背信弃义,背叛了晁天王?
林冲是道家星煞,他当然要支持天魁星坐头把交椅了。林冲绝对不是所谓的晁盖系,晁盖凭什么选择他做寨主?
两个托塔天王合二为一《水浒传》的宗教主题是“佛道合一”,佛道联手替天行道。因此,书中的两个托塔天王最终将合二为一。
书中佛道合一的人物有很多,包括瓦罐寺中的崔道成。梁山好汉中,鲁智深、武松、孙二娘、白胜也都是佛道合一的人物。而晁盖却是梁山上最纯粹的佛门护法天王,为此,施耐庵再写一个“李天王”,并以“闻达”来做注脚,说的就是毗沙门天王声名远播,“闻达四方”。
而这个毗沙门天王因为唐玄宗时解救了安西之围,便逐渐演变为托塔天王。并且,这个托塔天王就是“李天王”,是道家的大神。
大家都“佛道合一”了,书中最高级别的佛门天王,当然要“亲自”诠释《水浒传》的主题了。因而,把晁盖引入伏击圈的是法华寺的两个僧人。给晁盖做法事的,又是来自大名府龙华寺的僧人大圆法主。
法华寺就在现在的北京城,而龙华寺虽然是一个虚构的寺院,却也在北宋的“北京”。因此,法华寺、龙华寺的僧人们都来自“北京”。
这就是说,“北京”寺院中的僧人们是来“接引”托塔天王了。法华寺的僧人是“摄引”、龙华寺的僧人则是“接化”,晁天王是去了大名府,完成了“佛道合一”。
因此,当宋江打大名府时,晁盖显圣,活捉史文恭的时候,再一次显圣。他都是在帮助道家的星煞们完成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使命。
宋江救了佛家的护法天王,护法天王又救了道家的天魁星,这也是“佛道合一”,佛道联手替天行道——晁宋二头领一同替天行道的一种表述。
晁盖要与宋江一同替天行道,又没说他要与林冲或者其他人共同做这件大事。所以说,晁盖心中假如真的有一个接班人,那就必定是宋江,没有第二个人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