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李忠会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吗?

李忠肯定不可能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然而,施耐庵为何把他叫做“打虎将”呢?

李忠武艺低微,“打虎将”徒有虚名

书中写道,李忠是史进的开手师父,也就是史大郎学习武艺的入门教头,大概就是史进学前班的老师吧。那么,这个老师的水平如何呢?

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私走延安府,在史家村遇见了练习棍棒的史进。看了半晌,王进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失口说了一句:这棒也使得好了;只是有破绽,赢不得真好汉。

王进这句话说得还算很客气了,三招两式赢了史进后,王教头便对史太公说了一句十分不客气的话:令郎学的,都是花棒,只好看,上阵无用

史进请过很多师父,教来教去,学的竟然是“花棒”,由此可见,李忠教的就是“花棒”,根本不能上阵打仗。

大概一年之后,史进去延安府找师父王进,却没想到迷了路,来到了渭州城。巧合的是,史进的开手师父李忠也在这里。当时,李忠正在渭州城街头使棒卖膏药,书中为此特别点了一句:(李忠)却原来是江湖上使枪棒卖药的。

卖狗皮膏药的李忠,当然是个教“花棒”的教头了,难怪王进一眼就看出了史进棒法中有破绽,不能赢真好汉,也不能上阵打仗了。

果然,李忠第一次上阵打仗,遇见的是双鞭呼延灼。两人交手,只打了十几个回合就败下阵去。假如这二人不是“前世”兄弟,李忠恐怕就被一鞭打死了。

李忠武功低微,大概也就是使使花棒,耍耍花枪,卖点狗皮膏药的江湖杂耍,又如何能够打虎呢?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凭借的是“天下无对”的拳脚,尤其是喝酒之后的无穷神力。只会些花棒花枪的李忠,又如何能够像武松那样,赤手空拳的打死老虎呢?

李忠根本就不可能赤手空拳的打死老虎,即便是拿着兵器也做不到。那么,施耐庵为何把他叫做“打虎将”呢?

李忠祖贯成疑,武艺也是一个谜

鲁达、史进在渭州城遇到李忠时,施耐庵并没有交代李忠的身世,也没有交代他的武艺,只说是史进的开手师父,是个走江湖耍枪棒卖膏药的武师。但是,这个走江湖的武师却十分的小气,鲁达说他“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鲁智深大闹桃花村又遇见了打虎将李忠,此时,李忠已经做了桃花山的寨主。书中说,李忠四处闯荡江湖,来到桃花山时遇到了周通劫道,虽然使的的花棒花枪,李忠却战胜了“小霸王”。

周通能以“小霸王”为绰号,是不是武艺直追项羽,与孙策好有一比呢?其实,周通的武艺比李忠更差,遭遇呼延灼,只打了六七个回合就惨败而逃,根本就不是对手。因而,李忠战周通,基本上属于菜鸡互啄,算不得武艺高强之辈的单挑。问题是把这两只菜鸡单独来讲,岂不是“打虎将”赢了“小霸王”吗?

所以,李忠、周通的事情还不能与呼延灼等梁山好汉故事背景中来论,他们二人应当属于“另一个时空”的好汉,隐喻的是另一个真故事。

“小霸王”周通的故事另讲,此处单道“打虎将”李忠。能够战胜“小霸王”的主,肯定不是弱鸡,李忠的武艺还不能以花枪花棒来简单的解读。因为,在李忠出战呼延灼时,书中有这样一首赞诗,道是:头尖骨脸似蛇形,枪棒林中独擅名。打虎将军心胆大,李忠祖是霸陵生

行文到此,施耐庵才详细的交代了李忠的身世,以及他的武艺状况。

诗中交代,李忠祖籍是霸陵人氏。霸陵在哪里,咱们下文再讲。而李忠的武艺原本是不低的,诗中说他是“枪棒林中独擅名”。也就是说,李忠的棍棒不是“花棒”,枪法也不是“花枪”,而是在枪棒林立的武术界,他是“独擅名”。

这就奇怪了,既然是“枪棒林中独擅名”,为何教出个使花棒的徒弟,又为何不是呼延灼的对手呢?

假如按照“枪棒林中独擅名”的描述,这个李忠当真有能力打死老虎了,甚至,还真有可能赤手空拳的打死老虎。

李忠真的能打虎,“打虎将”名副其实

咱们接着上文讲李忠的祖贯身世,然后来解读他为何是“打虎将”,此人是不是真的打死过老虎。

赞李忠的那首诗,第一句说的是他的长相,说他长着一副蛇脑壳。李忠为何长成这样,咱们今后再来讨论,此处,敬请关注“李忠祖是霸陵生”这一句。

这句诗交代了李忠的祖贯,但是,正文中却是这样介绍李忠籍贯的:原来李忠祖贯濠州定远人氏,家中祖传靠使枪棒为生。人见他身材壮健,因此呼他做打虎将。

说好的“祖是霸陵生”,为何又跑到濠州定远去了?

《水浒传》中的濠州好汉还有一位,那就是神机军师朱武。朱武身上有“朱洪武”的隐喻,朱洪武祖贯泗州,后来迁徙到了濠州(安徽凤阳)。按照李忠的赞诗以及正文交代,此人也是改变了籍贯的好汉。

综合这些信息,我直接说答案:《水浒传》的李忠隐喻了李文忠、李景隆父子两代人。

“李忠祖是霸陵生”中的霸陵,指的是西汉孝文帝的陵寝,“文”字就这样巧妙的嵌入了“李忠”的名字,组成了“李文忠”。这就是施耐庵把李忠的祖贯移到“霸陵”的缘故,一个人怎么会出生在帝王的陵寝呢?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大明开国第三功臣。但是,他的儿子李景隆却做了“欲保四”,朱棣攻打南京城,李景隆却做了内应。“枪棒林中独擅名”,其中以两个“林”字隐含了朱棣这辈人夺取帝位的历史,朱棣这辈人就是木字辈。

朱棣这辈有很多木字辈的兄弟,但却只有他一人做了皇帝,岂不是“独擅名”吗?

“李景隆”的名字也隐藏在了梁山好汉之中,段景住、汤隆这两人身上都有明朝秘史的隐喻。而“景阳冈”打虎,则又在“武十回”中大量的隐藏了靖难之役的秘闻。

这些隐秘的故事,我在很多文章中早有解读,为节省篇幅,本回答只简要的提一提,以此来解读李忠能不能赤手空拳打虎这个问题。

既然“景阳冈”与李忠有关,那么,武松杀嫂故事也就能够扯上李忠了。

书中以王婆说潘金莲年龄的话,交代了武松、李忠打的是什么样的虎。王婆说:那娘子戊寅生,属虎的,新年恰好九十三岁

此处的“戊寅年”、“属虎的”,指的都是1398年朱元璋去世,建文帝登基。建文帝做皇帝,是二十一岁,翻过新年,便是王婆说的这个年龄了。这一年,建文帝削藩,靖难之役爆发。

因而,“水浒传”中的打虎,打的就是这个“虎”。

《水浒传》中的李忠会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吗?

水浒传大部分都是演议,别说赤手了就算拿上兵器也不可能用拳打死老虎,除非是快死之虎或者是幼虎。

《水浒传》中的李忠会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吗?

九纹龙史进的开手师傅李忠绰号打虎将,人也比较雄壮,但是他只有一个虚名,他是属于江湖上卖狗皮膏药的,一个只有三脚猫、花拳绣腿功夫的人,不知道他用蹩脚的功夫骗了多少年轻人,误了多少年轻人,非常优秀的华阴县青年九纹龙史进差点就被他引入武术的误区,全得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挽救了他,要不然史进只能是毛头星孔明、独火星孔亮之流。

打虎将李忠想打死老虎,这简直是痴人说梦,笑话。他不仅打不死老虎,可能是老虎的点心,他肥壮的身躯可以让老虎大快朵颐,美美的吃上一顿,可能连骨头渣渣都不剩。

《水浒传》中的李忠会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吗?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李忠虽然有“打虎将”的名号,却没有打虎的真本领。凭他的武功,赤手空拳是很难把老虎打死的。把“打虎将”的名号用在李忠的头上,是有些名不副实的。

第二回中写道,王进因见史进的武功不太精湛,说出了这样的话:

“这棒也使的好,只是有破绽,赢不得真好汉。”

史进见有人说他武功不行,“大怒”。接着说出了这样的话:

“你是甚么人?敢来笑话我的本事!俺经了七八个有名的师父,我不信倒不如你!你敢和我扠一扠么?”

从史进的话中已经知道,他现在这身不怎么样的武功,是“经了七八个师父”才教出来的。

后来,王进做了史进的师父,“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才成就了史进后来的不凡武功。第三回中说,李忠“是教史进开手的师父”。就是说,王进看不上眼的史进的武功,是经过“七八个师父”才教成的。而李忠是史进“开手的师父”,自身的武功一定高不到那里去。别说与王进比了,就是同王进当时见到的史进比,也定会是处于下风的。

第五回写道,后来,李忠上桃花山做了老大。在鲁智深“大闹桃花村”之后,鲁智深成了桃花山老大,李忠成了老二,被鲁智深打了的周通成了老三。在桃花山“住了几日,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个慷慨之人,做事悭吝,只要下山”。就这样,鲁智深离开了桃花山。鲁智深走后,李忠自然又成了桃花山的老大。

到了第五十七回,“一个村酒店”的酒保,对呼延灼提到了桃花山上的李忠——“山上有一伙强人,为头的是打虎将李忠,第二个是小霸王周通,聚集着五七百小喽罗,打家劫舍,时常来搅恼村坊”。后来,桃花山的人偷了呼延灼的“踢雪乌骓马”,呼延灼带兵前来“剿捕”。李忠、周通自知不是呼延灼的对手,派人联络二龙山的鲁智深、杨志、武松等人前来救急。

听到鲁智深、杨志、武松带人前来救援,李忠“自引了三百小喽罗下山策应”。

这里写了李忠的第一次正式出战:“(李忠)当时下山来与呼延灼交战,李忠如何敌得呼延灼过,斗了十合之上,见不是头,拨开军器便走。呼延灼见他本事低微,纵马赶上山来。”由此可见,李忠的武功确实一般。从呼延灼的感觉“见他本事低微”和他的行动“纵马赶上山来”来看,李忠与呼延灼“斗了十合之上”时,呼延灼是绝对没有使出全力的。如果呼延灼使出全力,李忠是绝对坚持不到“十合之上”的。鲁智深、杨志都和呼延灼交了手,未分出胜负。因为鲁智深、杨志武功强大,呼延灼同他们交手时,是丝毫不敢怠慢的,定会是用尽全力搏杀。第五十七回中,写出了李忠“打虎将”名号的来历:“原来李忠祖贯濠州定远人氏,家中祖传靠使枪棒为生。人见他身材壮健,因此呼他打虎将。”

第五十八回写道,在“三山”桃花山、二龙山、白虎山(孔亮所占)的共同努力和助力下,把呼延灼“绑缚了拿去”,带上了梁山。李忠、周通也和鲁智深、杨志、武松等12人,一同上了梁山。

在“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中,李忠排在“地煞星”的第五十位,也是与他的武功相符的。李忠,在宋江招安之后,参加了征讨田虎、王庆、方腊的战役。最后,在征方腊时战死。

在第九十一回中,写征田虎时,李忠的名字,出现在了“后队”的名单中。后队的将领是:徐宁、燕顺、马麟、陈达、杨春、杨林、周通、李忠。李忠的名字,排在最后一位。

在第九十三回中,写到卢俊义带领的正偏将四十人名单时,提到了李忠。李忠排在四十人的第二十六位。

在第九十九回中,写道:“(卢俊义)再令陈达、杨春、李忠、周通领兵协助乔先生。”

在第一百回中,写道:“龚旺、丁得孙、李忠、石勇、陶宗旺领步兵,从后宰门砍杀入去。”

第一百六回,写道征讨王庆时,宋江给卢俊义拟拨将佐二十四员,李忠排在倒数第九位。

第一百八回,写道:“薛永、施恩见南路举火,即叫李忠、穆春分兵一千,疾驰到南庄,把住路口。”

第一百十一回,写道:“那六员?美髯公朱仝、急先锋索超、没羽箭张清、混世魔王樊瑞、打虎将李忠、小霸王周通。当下六员首将,引一千军马,把陈将士一家老幼尽皆杀了。”这是征方腊时的事情。这次写到这六员将佐时,都是带着名号的。

第一百十二回,写道,副将卢俊义手下有四十七员正副将佐,正将十五员,偏将三十二员。“打虎将李忠”在偏将中,排在第六位。这一次,是李忠排名比较靠前的一次。

第一百十二回,写道:“张清一石子打下潘浚,打虎将李忠赶出去杀了。”这是《水浒传》中第一次明确写李忠亲手杀人,也是最后一次写李忠亲手杀人。

第一百十四回,写到了李忠,仍是卢俊义手下偏将。

第一百十五回,写道:“连日在关下等了数日,卢先锋为见山岭险峻,却差欧鹏、邓飞、李忠、周通四个上山探路,不提防厉天闰要替兄弟复仇,引贼兵冲下关来,首先一刀,斩了周通。李忠带伤走了。若是救应得迟时,都是休了的。”

第一百十五回,又写道,李忠和花荣、秦明等人,参加了“攻打艮山门”的战斗。

第一百十六回写道,李忠仍然在卢俊义的正偏将名单中。

第一百十八回写道:“且说卢先锋军马将次近昱岭关前,当日先差史进、石秀、陈达、杨春、李忠、薛永六员将校,带领三千步军,前去出哨。”“可怜水浒六员将佐,都作南柯一梦。史进、石秀等六人,不曾透得一个出来,做一堆儿都被射死在关下。”这就是李忠的最后结局。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水浒传》中的李忠会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吗?

《水浒传》里与“老虎”有缘的角色不少,除了景阳冈打虎的武松和独杀四虎的李逵这两位武艺高强的好汉之外,还有一个叫做李忠的人,绰号“打虎将”。

“打虎将”之名听起来真是威风赫赫,仿佛猛虎都不是其对手,那李忠又是何许人也,为何会起了这么一个绰号呢?

打虎将李忠:梁山好汉中鲜活的“劣迹”人物

梁山众人里不仅仅有宋江、鲁智深、武松等形象光辉高大的好汉,同样也有一些表现得不那么光彩的人物,比如偷鸡摸狗的时迁、出卖朋友的白胜等人,而打虎将李忠同样也是这类角色中刻画得比较鲜活的人物。

李忠的戏份在梁山好汉里并不算少,只不过其出现的时机都属于剧情的“支线”,被“主线”抢了风头,因此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并不深刻。

他第一次出场就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情节里,史进流落江湖,想要去寻找他的师傅王进,没成想在路上遇到了鲁智深。而两人去酒楼的途中,又意外遇到了正在摆摊的李忠,于是两人组就变成了“三人行”。

李忠为何会被邀请呢?因为他是史进的开手师傅,曾经教授过史进武艺。

就是在这一段情节中,暴露了李忠两个非常显著的特征,也是“劣迹”。

第一,王进指点史进武功的时候,曾经说其之前学的都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的假把式。而史进学的这些假把式中,就有李忠的功劳。

要么是李忠没什么真本事,要么是他答应别人的事情却敷衍了事。

从实际来看,可能二者都有,李忠虽然武功不怎么样,但也打赢过周通,可见是会一点真功夫的。

第二,李忠为人非常吝啬,这在后续的情节里又被提及了。

鲁智深、史进二人邀请他一同喝酒,而李忠竟然舍不得他的摊位,说什么摆完了摊再去,顿时让人感觉这个人不是个义气深重的好汉,反倒像一个瞻前顾后不爽利的市井人物。

而鲁智深等人听到金翠莲父女被镇关西欺辱的经过,气愤填膺,于是想要伸以援手。但不巧的是,鲁智深未带太多银钱,于是只能向史进、李忠借取。

史进表现得非常大方,直接拿出十两银子,嘴里说着“值得甚么,要哥哥还”的话语;但相比之下,李忠的表现就很有趣了。

他磨磨蹭蹭地“摸出”了二两银子,这让鲁智深感到极为不爽。

最终,鲁智深只拿了史进的银子送给金翠莲父女,将李忠的二两银子丢还给他,直接说其不爽利。

说来也巧,李忠因为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一事,怕受牵连,最终落草桃花山,与小霸王周通聚义。周通强抢民女为妻,正好被鲁智深撞破,狠狠教训了一顿。

不打不相识,在李忠出面下,鲁智深也入伙了桃花山。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李忠和周通都是那种“不爽利”的人,让鲁智深受了一肚子气,于是就卷了些财物不辞而别,离开了这里,这才引出了后来与林冲的一番交情。

还有一个比较好玩的事情,李忠被鲁智深多次数落,其表现出来的“悭吝”也多次被不加掩饰地嘲笑,但他依然故我,且下次见面也没有太多的异色,这从他后来不敌呼延灼,向鲁智深所在的二龙山求救一事上就可看出。

可以说,李忠这个人物几乎每次出场,都离不了他的“悭吝”的招牌,但“脸皮”也足够厚。

这样一个人,又怎么会有一个“打虎将”的称号呢?

李忠为何敢称“打虎将”?这和绿林中起“绰号”的习惯有关

李忠之所以有了这样一个称号,完全是因为他的身份和职业

李忠是做什么的呢?并不是打虎的,而是一个摆摊卖药的江湖汉子。他卖的药并不是寻常治病的草药,而是一些治疗跌打损伤的药膏,这种东西一般都是不知道从哪淘换来的偏方,也不知道效果如何。

当然,这一类人里也有一些祖传的手艺人,所卖的药物也比较有效。可李忠的所卖的药膏应该不是祖传的,而是不知来源、不知药效那一类的东西。

李忠是一个行走江湖的汉子,并不是在一时一地卖药,有一点“打一枪换个地方”的流窜行为,可见其药的疗效往好了说就是极为一般,否则他大可以开个小铺,做一个稳定的营生。

而李忠卖这些药的同时,往往也是进行着“卖艺”的创收。一来这种行为比较容易吸引人流聚集,二来也是增加可信度,毕竟江湖人士经常会有筋骨上的损伤,人们自然就会认为他们都在用的药膏效果应该也比较好。

同时,李忠这个人身材魁梧,大有一点威猛的态势,再加上其卖艺时候所耍的“花架子”很精彩,所以人们认为这个人武艺应该是很高的。

这样的行为在鲁智深、史进等行家眼里自然不值一提,但唬住普通的群众倒是绰绰有余了。

而李忠恰巧姓“李”,于是脸上贴金,和“李广”产生了联想,说的就是李广当年被霸陵尉教训的故事,“打虎将”的称呼就这么来的,形容其胆子太大了。

当然,听到这个绰号能联想到这段故事的人往往也有点文化,对于普通人来说,一般也就是字面解释。但这种解释同样很威猛,李忠对此自然也不会感到不满意。

其实绿林当中起绰号的习惯就是这样,夸张一点,甚至嚣张一点,总是没有坏处。

比如说《七侠五义》当中,陷空岛五鼠里的老大原本的绰号就叫做“钻天鼠”,实际上是因为他从小在船上长大,攀爬桅杆非常熟练而已。所以在归顺包拯之后,为了避讳,改为了“盘桅鼠”。同样,其他四个兄弟里,除了老五绰号“锦毛鼠”之外,其他什么“彻地鼠”、“翻江鼠”、“穿山鼠”等等,都是异常夸张的称谓。

“打虎将”,以其蕴藏典故又语带双关的特性来说,应该是精心设计过的一个绰号,是被李忠和好事之徒宣传出去的,久而久之就传遍了周边,成为他专属的称谓了。

这也就是绿林习惯,绰号以响亮为第一追求,至于说是否夸张或者不符合实际,这都不重要。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水浒传》中的李忠会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吗?

这问题问的真叫可乐,好比说变形金刚会变形嘛?吃了饺子会不会冻掉耳朵一样,不是明知故问啊?连几岁的小孩都知道打虎的是武松,跟李忠有什么相干,提问题的人是来搞笑的,让大家放松心情来了,打虎将李忠是施耐庵塑造一百零八将中的人物,只不过绰号就打虎将李忠,上哪打虎去,你让他去他也不敢去呀,他还真怕老虎把他给吃了,说的好听,打虎将李忠,就是给自己脸上贴金 ,水浒传中这样的绰号多了去了,什么小霸王周通,震三山黄信,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等等,几乎都名不属实 ,这些人本事不大,却喜欢起一些牛气冲天天的名字,给自长脸 ,打虎将李忠是九文龙史进的开山师傅,靠打打把式卖艺为生,好不容易弄了个场子,还让鲁智深给搅和了,就这样他还跟我借银子 ,有什办法呢?打又打不过他,只好忍着吧,让我去打老虎,我连只猫都逮不着,这不是要我的命吗?还不如直接喂老虎得了,省得费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