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108将排名,武松为何只能排名十四?

武松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排名第十四,实至名归,没有任何问题。那么,武松又是凭什么排名第十四,而不是其他位置呢?

梁山排座次的依据是什么

“水浒阴谋论”认为,梁山有若干山头、派系,这些山头派系中有的反对招安,有的渴望招安,形成了两大体系。宋江一心一意要招安,于是,便采取拉拢、打压、分化瓦解等手段,决定了梁山好汉的排名。

更有甚者,深信俞万春《荡寇志》中的胡说八道,说宋江伙同吴用、公孙胜、萧让、金大坚等人伪造了一块石碣,预先埋在梁山,大聚义时把这块石碣挖出来,假冒“天意”,排定了一百单八将的座次。

梁山好汉排座次,其依据确实是一块石碣。但是,这块石碣绝不可能是宋江等人的伪造,而是演绎《水浒传》主题“替天行道”的一个重要标识。

施耐庵《水浒传》清楚的写道,这块石碣原本立在佛魔大殿的正中,洪太尉掀开石碣,随之一声巨响,逃出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这群天罡地煞,就是后来梁山的一百单八将,武松肯定也在其中。

逃出龙虎山之后,各路“妖魔”在宋江的召集下齐聚梁山,公孙胜如张天师祈禳瘟疫那样,在梁山建罗天大醮,祭告天地,追念亡魂。法事进行到第七天深夜(张天师也是做了七昼夜法事),又是一声巨响,佛魔之殿中的那块石碣从天而降,决定了梁山好汉的座次。

前后都是一声巨响,其实暗喻“霹雳大仙”放出了妖魔,妖魔在“五雷天罡正法”的监督指引下“还道”。梁山好汉完成“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使命,“霹雳大仙”再度出现,降下石碣。这就意味着“霹雳大仙”将引领一百单八将重登紫府,“上应天星”。

从妖魔“还道”,然后“升仙”为上界星煞,这个过程就是演绎《水浒传》的主题“替天行道”的过程。浅层面讲,石碣天书是“霹雳大仙”空降梁山的,更深层次解读,这块石碣原本就是道家紫府的天罡地煞排行榜。

天罡地煞原本就是道家的传说,三十六天罡最早的来源之一,就是黄帝战胜蚩尤之后,为天下三十六座城池命名。当时,黄帝所命名的三十六城,就是天魁城、天罡城、天机城,以及对应武松的“天伤城”,等等。

《水浒传》文本如此严谨,前后照应,这块石碣的来龙去脉如此清晰可寻,石碣上的天罡地煞的来历也大有可考,怎么就被俞万春歪解成宋江的伪造了呢?宋江难道被施耐庵写成了黄帝,写成了玄武大帝或者是大唐洞玄国师?

武松排在第十四位,原本就是这样的“天地之意,物理数定”。说宋江伪造石碣,搞阴谋打压武松,纯属是跟在续书《征四寇》,以及金圣叹、俞万春之流后面聒噪的“水浒阴谋论”。

虽然是石碣决定了武松的排位,那么,又为何是排在第十四名呢,武松排在别的位置上不行么?

梁山好汉排座次大规则决定了武松的位置

即便是石碣天书,也应当有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乱排。施耐庵笔下的“天地之意,物理数定”必定是符合“天道循环”礼律,按照“替天行道”的主题定位来打造这块石碣,以一定的规则来排定梁山好汉座次的。否则,《水浒传》的主题就立不起来,别说读者不服,就是梁山好汉也绝对不会心甘情愿的落座。

细解“石碣天书”,便不难发现,上面刻着的每一个梁山好汉都有三条完全相同的身份信息:星号、绰号、姓名。这三条信息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梁山好汉形象,同时决定了他们的排名。

比如,排在最后一名的好汉是“地狗星金毛犬段景住”,那么,这三条信息又是如何把段景住何排在了一百单八将的最后一位呢?

按照“石碣天书”给出的信息顺序,首先是“地狗星”,这就决定了段景住必定是排在一百单八将最末的位置上。因为,道家神话中,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最后一颗星煞就是“地狗星”。

接下来,就是解释“地狗星”这个星煞含义的绰号。很明显,因为段景住是“金毛犬”,所以他就上应“地狗星”。这个写法,犹如苏轼,字子瞻,云云。

从段景住的排名中,我们便可很轻松的破解施耐庵梁山排名的密码,一百单八将排座次的大规则就是:人物对应绰号,绰号对应星号,星号决定排名

段景住以自己的长相得了“金毛犬”的绰号,然后对应上了“地狗星”,所以,就排在了最后一位。武松所对应的“天伤星”,这颗星煞原本就位居三十六天罡的第十四位,武二爷排在这个位置上,就是“天地之意,物理数定”,绝不是宋江所决定的。

段景住的“金毛犬”与“地狗星”非常契合,武松的绰号与星号能够对应得上吗?

假如按照续书《征四寇》的解读,行者与“天伤星”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续书把“天伤星”理解成了武松自己受伤。所以,便让包道一砍去了武松的左臂。这样的解读,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水浒传》中的武松是有蓝本原型的,在《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有这样四句赞诗,专道行者武松:汝优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便要杀人。武松原本就是个杀人魔头,无论是老虎还是恶棍淫妇,遇见武松不死即伤。因而,武松这个行者就是个天生伤他人、伤猛虎的行者。

“天伤星”实则伤猛虎,伤恶人,最终还要去伤金兵,怎么成了伤自己呢?

宋江没有资格,也没有权力让段景住长成“金毛犬”的模样,得“金毛犬”这个绰号以对应“地狗星”。同样,武松的行者身份也是张青、孙二娘给的,与宋江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梁山好汉排座次与宋江一点关系都没有。武松排名第十四,绝对与宋江没有一分钱的关系。

武松绝对不会反对宋江

“水浒阴谋论”说,武松因为早就“看透”了宋江,因而,在孔家庄与宋江决裂,独自投奔二龙山去了。后来,武松在菊花之会上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宋江招安。因为武松坚定的站在造反的立场,上梁山之后便与宋江十分的疏远。如此一来,宋江便开始打压武松,大排名时,快意恩仇的打虎英雄尽管武功高强,也就只能排在第十四名了。

这种阴谋论调,恐怕比俞万春的伪造石碣说还不靠谱,完全是没有道理的脑补臆断。说武松“早就看透宋江”依据在哪里?恐怕翻遍《水浒传》都无法找到一个字来佐证这样荒唐的论调吧。

武松在沧州柴大官人庄上与宋江结拜为兄弟,宋江与武松的情义连金圣叹都不得不夸赞,说是宋江与武松之间是“恩爱”之情,也就是恩与爱。宋江对武松有恩,兄弟二人相互关爱。而且,宋江、武松在孔家庄分手,宋江都还没有造反,又如何想到去招安呢?如此,武松到底看透了宋江什么呢?

武松之所以不愿意追随宋江前往清风寨,而是在孔家庄与宋江分道扬镳,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武松因为做了行者,幡然顿悟,去投二龙山避难,然后祈祷天可怜见,等到朝廷招安的那一天赎回罪过。因而,武松是《水浒传》第一个明确提出招安的梁山好汉。

既然武松第一个提出了招安,又怎么能够在“菊花之会”上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招安呢?何况,《水浒传》中宋江分明是造反,哪里是一心想着招安呢?续书前言不搭后语,竟然把武松等梁山好汉全部污蔑为不讲信誉的小人。

第二点更为重要,武松已经做了行者,当然要去寺庙中与鲁智深聚义了。武松去投奔二龙山,实际上是入了宝珠寺,苦行僧进寺院挂搭有什么不对呢?怎么就成了“看透宋江”的依据了呢?

武松与鲁智深一样,既是道家的星煞,又是佛门子弟,这两人都将成就佛道两家正果。因而,宋江劝诫武松,日后去边上一刀一枪搏出个封妻荫子的功名来。劝人去边上杀敌,“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宋江难道错了吗?

宋江假如没错,难道武松错了?

武松上了梁山,便与宋江没有多少交集,再也不以兄弟相称。这样的写法,正是为了体现“替天行道”的主题,表明宋江对待梁山好汉的一视同仁,不分山头派系,不讲江湖恩义。在宋江的带领下,梁山好汉由江湖草莽变成“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大英雄,江湖义气也升华为家国大义。

如此高尚的境界,竟然被解读成了“阴谋”,实在是令人为《水浒传》的悲剧命运而扼腕。尤其是把武松恶意的摆在了宋江的对立面,也是完全彻底的否决了《水浒传》的主题,抹煞了梁山好汉抗击金兵,保境安民的英雄形象。

《水浒传》中说,梁山好汉无论帝子神孙、富豪将吏,还是三教九流,以及夫妻郎舅,都以兄弟相称,不分贵贱,无论亲疏。武松的排位,以及他与宋江的关系,就是“替天行道”主题的具体体现。

因而,武松排位第十四名,绝对是没有问题的。无论从哪个角度解读,“天伤星行者武松”排名第十四,就是梁山好汉的“替天行道”。

梁山108将排名,武松为何只能排名十四?

根据武松在水泊梁山的作用,能排第十四,已经是宋大哥给面子了。

为什么?

咱先看看,排在武松前面的都是些什么人:

第一位,当然是宋江宋公明哥哥。好不容易把晁盖变成牌位,第一把交椅,必须的!

第二位,玉麒麟卢俊义,按晁盖的遗言,这位卢员外本该坐第一把交椅才对。无奈,卢员外不敢。他被吴用收拾怕了。但也不敢不坐第二把交椅,吴用还指着卢员外给宋大哥保驾护航呢!

第三位,吴用吴学究,啥也不说了,水泊梁山谁也玩儿不过他。

第四位,入云龙公孙胜,牛鼻子老道,呼风唤雨的。也没人敢惹。

武松和这四位不在一个档次,这四位是核心班子成员,武松,最多算一总监,还是副的。为什么?往下看:

第五位,大刀关胜,武艺好,能带兵,重要的是入伙前人家是朝廷大官,官至巡检。又是号称关羽后代。要不是他不是创始人,排第五都委屈了。

第六位,豹子头林冲,水泊梁山没上市就在,火拼王伦立下无耻的汗马功劳,晁盖死后又立刻拥戴宋江,论功行赏吧。其实,林冲就是一个枪棒教头,带兵不一定行,单打独斗凑活。

第七位秦明,第八位呼延灼落草前都是朝廷武将,带兵打仗也都是一把好手。

武松和这几位比,功劳没有,除了有一身好武艺,带兵打仗肯定不如这几位,再说,武松往大了说,也就是县衙一个都头,就这,武松还经常挂嘴边上。

第九位小李广花荣,这可是宋江最铁的哥们,虽说不算正式当官,但怎么也算是个武知寨呢!

第十位和第十一位,是宋江的两个财神,柴进和李应,一个是前朝的皇室宗亲,一个是带着全部加当入的伙,全部家当是多少?够山寨吃三四年的,想想武松都觉得惭愧。

第十二位,美髯公朱仝,这是水泊梁山最仗义的好汉,救过晁盖,吴用,公孙胜(一起救的),还救过宋江,以及插翅虎雷横。

武松除了帮过混蛋施恩,就没啥可说的了。

第十三位花和尚鲁智深,在二龙山上武松就排他后面,再者说鲁智深比他的德行那可好多了,打抱不平,为朋友两肋插刀。

武松能排第十四,说实话还真的就是打虎英雄这个名头帮了不少忙,论官职论武艺,他不一定是杨志的对手,要不是张清,徐宁上山比较晚,武松还不一定排第几呢!

梁山108将排名,武松为何只能排名十四?

梁山108将排名,武松只能排名十四,是公平的。宋江没有打压武松。

一、梁山一百八将排名是按照先马军再步军,最后水军的顺序。武松只能排名十四。很公平。

梁山泊一百八将排名,最基本的原则是按打仗需要。

梁山泊起义军不是零散的江湖侠客,而是集体的作战兵团。

从宋江鼓捣的“石碣受天文”看,正将,也就是所谓“三十六天罡”的排名,大的脉络是按照五虎上将、骠骑将军、步军、水军的顺序。

但并非一股脑地按照这个顺序,而是以代表人物或标志性人物来显示定位的。

五虎上将五人,有四人作为代表排在最前面,表明他们的地位最重要。他们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

骠骑将军八人,有两人排在五虎上将之后,作为标志性人物。他俩是花荣、朱仝。

步军头领十人,也有两人作为标志性人物,排在骠骑将军标志性人物之后。他俩是鲁智深、武松。

水军头领六人,排在最后。

从这个顺序看,武松在作战的将领中排名第八,总排名第十四,相当不错。他的位次在一位五虎上将之前,在六位骠骑将军之前,在八名步军头领之前。在所有水军头领之前。

至于副将,都在“七十二地煞”里,排位更无法与武松比较。

在步军头领里,只有鲁智深在他之上。鲁智深排在武松的前面,是应当的。因为鲁智深、杨志、武松等人是三山聚义打青州时,合并到梁山的。鲁智深是二龙山大头领,武松在二龙山坐的是第三把交椅。

可见,按照这个顺序,武松的排名是公平的

二、梁山一百八将排名,按照军队建制系统原则,武松排名十四,也是公平的。

《水浒传》里,梁山泊与军队系统差不多,组织机构有长官,有总参谋部,有总后勤部,再就是各大寨首领。下属水陆战将和各类技术人员。

长官部宋江、卢俊义两位都头领。

参谋部以正副军师和同参赞军务朱武组成。

后勤部以柴进、李应为首。

水陆两栖战将属于参谋部管辖,各类技术人员基本属于后勤范围。

两位都头领排名第一、第二没有争议。参谋部正副军师排名第三、第四也没有争议。

按照现代的军队建制,后勤部是总部机关,应该排在参谋部后面。

但在古代军队里,一般情况下,后勤并非军队自身负责,而是由地方长官负责。

梁山泊里只有军队,攻城掠地而不占领地方,所以,梁山泊没有地方组织。只能像现代军队一样,设立后勤机构。

柴进是皇家后裔,家庭巨富,是见过大钱的。由他来管理钱粮,是没有问题的。

李应是地方豪绅,既是富豪,也善于理财,协助柴进管理钱粮,也十分合适。

古代作战,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梁山上没有地方百姓,即使兵马不动,粮草也必须确保。总不能让人马饿死。

按照这个建制系统,柴进、李应排名在吴用、公孙胜之后也未尝不可。

这样一来,在战将力排位十四的武松,加上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柴进、李应六人。实际排名就是第十四。

武松排名十四,也是公平的。

三、《水浒传》一百八将,在排名问题上,宋江没有用反对招安打压武松。

《水浒传》排名上,三十六天罡中,有与宋江远近的因素。有宋江打压的情况存在,但在武松的排名位次上,看不出武松受什么委屈。

可以拿出来说一说的是花荣和朱仝为何排在骠骑将军的最前列。

花荣,是宋江最得力的干将和最信得过的人。宋江、吴用、花荣是梁山泊实际上的掌权人物。这从他们生则同生,死则同死可以看出来。

除去与宋江的关系,同为骠骑将军,花荣的位次,假如换成杨志、张清,也未尝不可。但宋江不可能把八骠骑的领军人物换成杨志、张清的。

朱仝这个人义薄云天,救晁盖、救宋江、救雷横,是一个情商高、义气重的真好汉。

朱仝与武松不一样,武松的杀人,都与自己的利害相关,无论杀西门庆、打蒋门神、闹飞云浦、杀张都监,都是为了自己,或者别人冒犯了他。

朱仝却是救了别人,不图自身利益。为了雷横自己舍身相代,被流放充军,更是难得。

朱仝排位在骠骑将军的第二位,在梁山好汉心里,没人会不服,没有什么不妥。

作为五虎上将之一的董平排到了后面,二龙山二当家杨志在梁山泊只坐了十七把交椅,这都映衬了武松排名的靠前。

说明对极力反对招安的武松,宋江没有打压他。武松排名十四,是公平的。

梁山108将排名,武松为何只能排名十四?

  

  武松能在梁山排名第14,名次已然不低。若非武松是施耐庵老先生特别宠爱的人物,又与宋江私交不错,武松还不能排第14位。

  为何如此说?

  我们都知道,梁山好汉的排位,体现的乃是以宋江为魁首的招安派利益,因此,但凡不是宋江一系,不是招安派,皆不能得高位。

  我们看看武松之前的十三位好汉,都是哪些人物:

  第一位呼保义宋江,第二位玉麒麟卢俊义,第三位智多星吴用,第四位入云龙公孙胜。宋江以下三人各有所长,任何人都不能替代。

  玉麒麟是枪棒梁山第一,又曾是宋江退居的梁山继承人,坐第二把交椅毫无悬念;

  吴用是梁山智谋第一,他本是晁盖心腹,后改投宋江,二人珠联璧合,一唱一和,坑了许多好汉,坐第三把交椅毫无悬念;

  公孙胜乃梁山法术军师,梁山世界不仅仅有江湖,有武林,还有道法,有妖邪,因此,公孙胜坐第四把交椅毫无悬念。若非公孙胜生性淡泊,常年不在梁山,坐第二把交椅也无一人敢放屁。

  五大领导之下,就是统兵大将了。

  第五位是大刀关胜,第六位豹子头林冲,第七位霹雳火秦明,第八位双鞭呼延灼,第九位小李广花荣。

  关胜、林冲,在水浒世界就是关羽、张飞的化身。第六把交椅更该林冲来坐,然关羽拥护招安,林冲反对招安,故此宋江故意让关胜压林冲一头。

  其他如秦明、花荣都是宋江铁杆心腹,呼延灼是降将派官员,都是招安一派。

  之后的小旋风柴进,名动天下,梁山好汉多受他恩惠,排名10已经算很低。

  扑天雕李应本来只是三打祝家庄时李家庄的一个小庄主,没啥本事,却排名11,原因只有一个,此人在关键时刻投降宋江,在射杀晁盖一事上应该立下功劳,从此成为宋江心腹,替宋江管账,成为梁山财政部长。

  美髯公朱仝只是一个县的都头,武艺平平,因与宋江交好,排名12.

  梁山真正被打压的不是武松,而是鲁智深!

以鲁智深的本领,马上步下都来得,完全应该在七八名之间,却因他是二龙山之主,反对招安,名望极大,故此排名被打压,只是在13名。

  至于武松,武艺确实不凡,百分百可以压过之前的李应、朱仝,但是,在武松之后武艺高强者也极多,比如日不移影打翻十多位梁山好汉的没羽箭张清,还有双枪将董平、青面兽杨志、急先锋索超、浪子燕青等等,他们都是战力不在武松之下的厉害人物。

  武松之所以能够名列14,一个重要原因是曾经在柴进庄上与宋江结义。不过,因为武松后来又入了二龙山的伙,在一些问题比如招安上与宋江不是一条心,因此,他并没有像卜天雕李应、美髯公朱仝一样,被宋江当成铁杆心腹,刻意栽培。

喜欢本文就点个赞,关注一个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梁山108将排名,武松为何只能排名十四?

先看一下清初大才子金圣叹是怎样评价武松的。“武松天人也,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也。断曰第一人,不亦宜乎?”

这是从人品和才能上对武松的评价。这评价真是恰如其分,丝豪没有夸张之处。武松景阳岗上挥拳打死猛虎,杀死恶霸西门庆替兄报仇,快活林上醉拳打伏蒋门庆,飞云浦险地带枷力擒多位杀手,鸳鸯楼愤除张都监等人,在方腊飞叉断其一臂的情形下,力擒敌酉方腊。这一幕幕的场景,的确展现出武松非凡的武功过人的勇气以及超人的智慧。

可以这样说,梁山好汉108将,真正能醉后徒手打死猛虎的,恐怕也只有武松一人,而能在飞云浦险地挣脱枷锁并擒住杀手的,也没几人。

即如此,武松在梁山排名十四,的确使人感到排名有所不公。那么,武松为何只能排名十四,而不能排名更靠前呢?这其中最主要原因,是以宋江有关的,是以宋江的主导思想有关的,宋江要带着梁山去“招安”,为能实现其目标,自会将“招安派”的排名往前靠。

梁山108将中,排名在武松前面的有: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花荣、柴进、李应、朱仝、鲁智深。这十三位,除了吴用、林冲和鲁智深为反“招安派”外,公孙胜态度不明朗,其他人全为“招安派”,而这些人原本就是朝庭将领或大财主,把他们排名靠前,是宋江有意而为之,就是为将来“招安”打基础的。秦明、呼延灼、花荣、柴进、李应、朱仝等应排在武松之后。

梁山108将排名,武松为何只能排名十四?

如果这么问,武松前面的十三位好汉都是谁?名副其实吗?问题就简化明朗了。

具体展开之前,我先普及两个大家不太注意的排名事实。(1)马军优先。

这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形态所决定。马军的战斗力,机动性都远超步军。马军就是当时的「机械化部队」。

一个事实是,鲁智深和武松是排名最高的两位步军头领。(2)上山早晚

这也是个隐藏的标准,除非是卢俊义,关胜这种超级存在。

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排在武松前面的十三人,是否名副其实。

(一)梁山四巨头,无可争议

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排名前四位。不管对宋江吴用多有意见,梁山泊的大当家,二当家,首席智囊和首席大法师,这是梁山的核心领导层,无可动摇,不能替代。

者就如同很多人骂高考,这不好那不好,什么是好的高考制度却闭口不谈!

宋江确实有惹人非议之处,摸着良心说,还真的没有比他更合适的。

(二)梁山五虎将之四将

五虎将中的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排名于到八位。除了武艺等外,上文所说马军的优先原则就在这里。

(三)花荣与柴进

这二位分居第九和第十位。柴进,身份显赫,仗义疏财,帮助过宋江,林冲,武松等人,有身份有功劳,第十倒也合理。

花荣除了武艺高超箭术一流外,马军八虎骑之首,上山极早,宋江心腹也是他的优势。

但是我必须强调,花荣这个心腹,并不靠关系上位,这是真正的实力派,是有五虎将水平的。(四)李应和朱仝

这二位分居第十一和第十二位,有争议,特别是朱仝。

这二位,李应是大财主,朱仝是当地富户加都头,且对宋江及梁山有恩。更关键的是这二位都是被骗上梁山的,所以或许排名带有补偿性质。

具体情节参考书中第五十回,「吴学究双掌连环记,宋公明三打祝家庄」,和第五十一回「插翅虎枷打白秀英,美髯公误失小衙内」。(五)花和尚鲁智深

排第十三位,比武松高一位。从书中描述来看,鲁智深的年纪应比武松大,出道也比武松早。二龙山时,鲁智深第一,武松第三。所以鲁智深在前应无问题。

综上所述,武松的排名是基本合理的。不过我还要追问一句,有谁不服吗?

有,我说几位。

(1)双枪将董平

梁山五虎将之一,第十五位,武松后一位。其他四虎可是高居前八。

(2)混江龙李俊

水军大头领,救过宋江的命,排名第二十四位。

(3)神行太保戴宗

梁山情报总局局长,宋江心腹,排第二十位。

不说了,再说就出事了。想要一碗水端平,面面俱到的绝对公平是不现实的。我们就不必为难施耐庵老爷子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