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军人出身的登州兵马提辖孙立的座次为何还不如猎户解珍兄弟?
孙立位居七十二地煞第三,座次远远不及被他解救出来的解珍、解宝兄弟。确如题主所言,孙立是职业军人,从琼州调防至登州,做了登州兵马提辖。此人武艺高强,战力足可排进八骠骑序列。孙提辖一出场,就为了义气而舍掉身家,劫狱救出了猎户兄弟。
梁山第一次出击,宋江两次打不下祝家庄,又是孙立做卧底,顺利攻克了这座朝廷堡寨。打下祝家庄,意味着宋江带领梁山好汉正式与朝廷作对,梁山算是真正的造反了。
无论出身、武艺、功劳,孙提辖均比解珍、解宝更有资格进入天罡系列。但是,病尉迟孙立为何在排座次时,解氏兄弟在“天上”,孙提辖则跌落到“地上”了呢?
最不靠谱的解读是“水浒阴谋论”关于孙立的排名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水浒传》讨论的一大话题。而这些话题中,最主流的论点就是“水浒阴谋论”。
“水浒阴谋论”最核心的内容,说的是宋江在梁山搞阴谋,拉帮结派,打拉梁山好汉,分化瓦解所谓的派系、山头,以达到招安的目的。因而,在解读孙立排位时,就说登州系不是宋江的嫡系,这个派系实力比较强大,宋江不好驾驭,于是,便对他们分化瓦解。
也就是说,宋江把解珍、解宝留在天罡系列,把孙立打压进地煞系列,解珍、解宝一定会对宋江感激涕零,秒变宋江的人了。于是,登州系分崩离析,被严重弱化而翻不起大浪,没有实力反对宋江招安了。
这样的解读实战是太不靠谱,《水浒传》文本简直没有一个字支持这样的观点。书中哪一处写到了解珍、解宝变成宋江的人了?又有哪一处能够看出宋江要分化瓦解登州系了?何况,施耐庵的原著中,全部写的是宋江攻打朝廷堡寨、州府,斩杀朝廷命官,杀掉了宋徽宗的国舅,哪里写了宋江一心只要招安呢?
“水浒阴谋论”还说,朝廷降将系是最支持招安的,这样说,岂不是打脸嘛。孙立算不算“降将系”呢?
文本不仅不支持这种“水浒阴谋论”,容与堂本《水浒传》中还盛赞梁山大聚义,排定座次是“天地之意,物理之数”,乃“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书中说,梁山好汉大聚义,排定座次,是“等贵贱、均贫富”,是老子所崇尚的“替天行道”精神的具体体现。
书中有一首赞诗,高度评价了梁山大聚义,好汉排座次,充分展示了作者在书中描绘的理想境界,甚至可以说是理想社会。以下,我抄录这首赞诗的片段,看看“水浒阴谋论”是否站得住脚:
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又有同胞手足,捉对夫妻,与叔侄郎舅,以及跟随主仆,争斗冤雠,皆一样的酒筵欢乐,无问亲疏。
梁山排座次不问出身,不论亲疏,就凭这两点,“水浒阴谋论”便不攻自破了。孙立是登州兵马提辖,职业军人,这样的身份抹平,解珍、解宝虽然是猎户,同样可以与比孙立地位更高的“帝子神孙”称兄道弟,凭什么他们就不能进天罡呢?
所以,施耐庵排定天罡地煞是大有用意的,是要体现《水浒传》主题,歌颂“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在外寇入侵时奋勇抗金的梁山英雄。
“等贵贱,均贫富”,难道不是“天下太平,百姓快乐”的“替天行道”吗?
老子的朋友秦佚在祭悼老子的文章中写道:老聃大圣,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施耐庵以此塑造了一群万古流芳的“替天行道”英雄,怎么能以“阴谋论”来攻击他们,攻击伟大的《水浒传》呢?
所以,强行为梁山分派系,并由此而诞生的“水浒阴谋论”是最不靠谱的解读,无论解读哪一个人物,哪一处故事,都不靠谱。孙立进地煞,解珍、解宝位列天罡,首先是《水浒传》主题精神的一大体现。
梁山好汉原本就诞生于天罡地煞的传说《水浒传》中的天罡三十六人,原本都是有蓝本人物的,有的还有简短的故事和赞诗。施耐庵以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为基础蓝本,从《大宋宣和遗事》中“调入”公孙胜、林冲,形成了一份三十八人的大名单。然后,把晁盖写成佛家的护法天王,把孙立调整到地煞系列,形成了一份新的三十六人名单。
这份名单中的三十六人只有姓名与绰号,没有对应天罡星煞。施耐庵以蓝本人物为依据,重塑梁山三十六人。为赋予这些人物以新的含义,便以道家天罡地煞的神话传说,为三十六人对应了星煞。并且,原创七十个人物,与孙立、杜迁(蓝本中是“杜千”)构成了七十二地煞。
因而,《水浒传》中的天罡地煞原本就但是于道家神话,这是毫无疑问的,也是不可辩驳的文本事实。
施耐庵以道家神话塑造梁山一百单八将,其目的同样是要体现《水浒传》“替天行道”的主题。书中以“九天玄女”、“替天行道”两个标识,清楚的交代了施耐庵的道教宗派,他就是“黄老”学派的。因而,《水浒传》中三十六天罡的出处,便是黄帝在九天玄女的帮助下击败了蚩尤,然后为天下三十六座城池命名。这些城市分别是:天魁城、天罡城、天机城、天闲城、天勇城、天雄城……等等。
这个传说后来继续演绎,三十六座城被列入天上的星煞,归属于紫薇大帝的北斗七星群。三十六天罡时常下界,与七十二地煞联手降妖除魔。这就是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前世”,他们都是道家紫府的星煞下界。因而,九天玄女对宋江说,完成“替天行道,辅国安民”的使命,便可“重登紫府”。
但是,施耐庵并没有让梁山好汉一开始就对应天罡地煞,而是以紫薇大帝麾下玄武真君下界降妖除魔,收复东方黑气的传说,把梁山好汉先写成了一群“妖魔”。
这群妖魔从龙虎山伏魔大殿地窖中逃出之后,散落在五湖四海,有的甚至来到了当时的辽国。交代了梁山好汉的“前世”,施耐庵便让一百单八个“妖魔”陆续登场。每一个“妖魔”现身时,施耐庵就以他们的相貌、性格、职业、专长、兵器、履历、故事为特征,分别起了“绰号”。这些绰号有各种寓意,对于全书的架构有重要作用。
稍微细读文本就会发现,梁山好汉的绰号是与其所对应的星号有很大的关联,有的如古人的名、字那样,是相互解读和语义补充的关系,比如金毛犬段景住,他的星煞名是“地狗星”。
有的则是通过人物故事的隐喻与星煞相勾连,比如大刀关胜,他与宋江、朱仝一并象征了梁山的“忠、勇、义”。因而,关胜则上应天勇星。朱仝的义涉及到佛道两家,他是梁山最敬佛礼佛之人,因而,功德圆满而上应“天满星”。
最难读懂的则是以人物所要隐喻的历史真相相符合,这其中以“孙立”、“杜迁”最为典型。
施耐庵以道家神话为梁山好汉量身打造了相对应的星煞,这颗星煞排在神话传说中的哪个位置,对应上的好汉就得在哪把交椅上就坐,根本就不是宋江搞阴谋,对付所谓的“梁山派系”所致。
所以,孙立、解珍、解宝的座次就是这样排出来的。那么,按照他们三人的绰号与星号的对应关系来解读,其中又有什么玄机呢?他们又为何能够对应上他们各自的星煞呢?
病尉迟孙立身上隐藏了“玄武门之变”人物——绰号——星煞——排名,这是梁山大聚义排座次的总规则,绝对不是宋江搞阴谋所致,“水浒阴谋论”可以休矣。俞万春恶搞宋江指使萧让、金大坚伪造石碣,这等罔顾文本的无耻之论,也应当做垃圾清扫掉。
既然梁山好汉以绰号作为入场券,然后对号入座,那么,孙立、解珍、解宝的绰号又是什么呢?他们又是如何以绰号对应上了星号的呢?
其实,这三个人的绰号与他们所对应的星煞是不太好直接解读的,尤其是“天暴星两头蛇”解珍、“天哭星双尾蝎”解宝。从施耐庵的前七十回书中,确实找不到他们为何是这样的绰号,这两个绰号也很难对应上他们的星号。
这种情况恐怕并非特殊,而是我暂时还没有读透《水浒传》,或者是解珍、解宝的故事重点还在七十回书之后,他们的绰号、星号极有可能在后文故事中才能得到合理的解读。因为,孙立身上所隐藏的故事,也就是解珍、解宝身上的伏笔。
孙立绰号“病尉迟”,这个绰号最直接的解读,就是出自唐代勇将尉迟敬德,孙提辖手中的钢鞭就是标识。而且,孙立也因为是“病尉迟”所以上应“地勇星”——孙立不是“地勇星”下凡,而是经过“还道”而上应“地勇星”。
那么,施耐庵为何要以尉迟敬德来对写这个人物呢?
我们先来考察一番孙提辖的武艺吧,从他的武艺中,我们极有可能发现“细思极恐”的隐喻故事。
孙立是军官出身,上阵打仗惯用一管长枪,腕上悬一条虎眼竹节钢鞭。这两件兵器,孙立都用过。但是,书中最先提到的不是这两件兵器,而是说孙立“射得硬弓”。奇怪的是,《水浒传》前七十回书中,孙立从来就没有开过“硬弓”。
《水浒传》中有三件兵器没有派上用场,那就是栾廷玉的“铁棒”、卢俊义的“棍棒”,以及孙提辖的“硬弓”。这三件兵器其实都有非常深刻的隐喻。
栾廷玉的“铁棒”,我以前做过专门的解读,其实写的是“天棓”。“天棓”就是天棓星,象征着帝王级别的战争,也就是说,《水浒传》中隐藏着帝王之间的争斗。
卢俊义的“棍棒”,我尚未进行过专门解读,只是以此强调卢员外的武功。其实,卢俊义的“棍棒”也有与栾廷玉“铁棒”相同的隐喻。这一点,先且搁下,咱们今后有机会再来解读。
孙立的“硬弓”没有用过,其中又有什么隐喻呢?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对此详细地做过解读,孙立绰号病尉迟的寓意,便是隐藏了建文帝之死。这位皇帝大概也是像唐代的“玄武门之变”时那样,被射死了。而朱棣的夺位,也与“玄武门之变”一样,不是弑君而是夺了太子的皇位。
看来,《水浒传》的作者还真是朱棣的追随者和拥戴者。所以,他在书中明确表示自己“欲保四”。
这就是孙立绰号“病尉迟”、上应地勇星的寓意所在。
这样解读,同样没有能够解决孙立的排名问题。尉迟敬德可以称为勇将,也可以称为猛将,如果以孙立取代秦明,绰号“病尉迟”上应地猛星,同样可以隐藏这样一段秘史。
那么,施耐庵为何非得要把孙立打入地煞,就是不让他进入天罡呢?
地煞前三隐喻了祖孙三代人孙立的事情越来越玄了,其中的故事也越来越复杂了。鉴于我对孙立这个人物做过了多次解读,这里我稍微讲简单点。
我们先来看一段施耐庵关于北宋皇位传承的“错误”,这处错误是这样的:
(太祖)传位与御弟太宗即位。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太子即位。这朝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
这段话中,就隐藏了“孙立”。施耐庵故意遗漏了宋真宗,说宋太宗直接把皇位传给了宋仁宗,这不是立皇太孙,孙子做皇帝吗?北宋时期没发生过这件事,而是朱元璋在生前就立了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死后,朱允炆就做了皇帝。
因为立了孙子做皇帝,于是,玄武大帝就要放出梁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替天行道”。
书中的“嘉祐三年三月初三五更三点”,这一长串数字其实只有“三月初三”才有真正的意义,说的是玄武大帝的诞辰。因而,镇压道家妖魔的是一只龟,也是玄武的象征。
朱棣以玄武大帝为“上帝”,而且,干脆就说自己是玄武大帝转世。“孙立”引出了“三月初三”,这个日子在“九天玄女”故事中再度出现,就是宋江吃的三杯仙酒、三枚仙枣,接受了三卷天书,天书的尺寸是长五寸、厚三寸、宽三寸。
施耐庵不断的以“玄”字来暗示大明王朝的这场靖难之役,而靖难之役的过程以及结局,几乎就集中写在了“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中。
栾廷玉神秘失踪,其中有非常多的蹊跷。这些蹊跷,我也在其他文章中有很深层次的解读,此处,只点几个重点。
首先,宋江四路兵马中,正北一路没有交代将领是谁。正北,其实就是“北极镇天”的意思,也与玄武大帝有关。此时,孙立会使出从来就没有用过的“硬弓”吗?
其次,栾廷玉是从正西北杀出去的。正西北,就是玄武大帝所在。而此时,孙立就镇守在面向正西北的吊桥上。
第三,栾廷玉逃出去之后,祝家庄内才起火。火是解珍、解宝放的,所以,我说解珍、解宝的绰号、星号有更深的隐喻,大概也是与这件事有关。在宫中施暴,让天子哭泣,这恐怕就是“天暴星”、“天哭星”的隐喻,而这两对星煞就是天罡系列的,地煞中只有“地暴星”,而没有“地哭星”。
历史真实中,朱棣也是由南京西北的金川门进入南京的。当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打开金川门时,文武百官跪在道路两旁山呼“万岁”。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反叛,南京城内早就准备迎接新皇帝了。这一“历史时刻”,其实也隐写在了《水浒传》其他人物与故事中。
如此,建文帝还能逃得出去吗?
“孙立”隐藏了大明王朝的一段秘史,象征着“洪太尉”误走的两大妖魔之一。而洪太尉、朱武组合成了“朱洪武”。因而,朱武的身上贴着“朱洪武”的标签。因而,他是地上的“魁首”。
试想,“孙立”怎么可能排在爷爷前面呢?
朱武、孙立的在、中间隔着黄信,这个人物早在洪太尉到达伏魔之殿大门时就出现了。书中说,伏魔之殿的大门上,重重叠叠的贴了盖着朱红大印的封皮。这些大印就是皇帝的印信,岂不就是“黄信”?此后的清风山故事,更加交代了黄信与朱标的关系。黄信手中的“丧门剑”,隐喻的是朱标这一家确实是“丧门”了。
因此,孙立就只能排在地煞的第三名,不能再高,也不能再低了。
职业军人出身的登州兵马提辖孙立的座次为何还不如猎户解珍兄弟?
导语: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一直被水浒读者所诟病,其中诟病最多的是病尉迟孙立的排名太低。本文试着从能力、组合及派系平衡等方面进行解读一下,说明孙立的排名其实是相对合理的。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一直是古往今来热议的话题。这种排名类的东西历来争议就比较大,从刘秀的云台28将排名、到三国武将的排名、到唐太宗凌烟阁24功臣的排名、再到水泊梁山108将的排名、甚至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排名,都不例外。
水泊梁山的排名,争议最大的就是登州提辖孙立明明武艺高强,又熟知兵法,为什么排在猎户解珍解宝后面,并且直接掉到地煞里去了。
对孙立排名靠后的争论,历来有各种解读,典型的有:
一、 神话论:这种论述最简单,孙立就是地勇星转世,能力再强,也只能入地煞。根据水浒传里的神话线索,这是最合理也是最不合理的解释。合理在于符合小说中的神话因素,不合理在于和孙立的能力严重不相称或者严重不匹配。所以神话论是最没有市场的观点。
二、 阴谋论:这种论述无非是登州帮不是宋江的铁杆,所以宋江要打压孙立,故意排到地煞。这种阴谋论调现在甚嚣尘上,和晁盖是宋江害死的一个意思。
三、 荡寇志论:荡寇志是完全反水浒传的,主要讲张叔夜如何剿灭梁山的。其中136回描写拷问萧让、金大坚的情节:
《荡寇志》第136回:萧让熬刑不过,只得从实供道:“这石碣上字是小人写的,因楷书恐人识得破绽,所以改写古篆。又特访得那道士何元通善识蝌蚪,所以特写蝌蚪古篆,又特邀他设醮,以便认识。至于那年天上认真开眼,认真有火光翻落,万国共睹,却不解其何故。”金大坚也将怎样赛镌石褐的话说了,又道:“这是宋江想与卢俊义争位,故与吴用、公孙胜议得此法,特将卢俊义名字镌在第二。此碣自卢俊义一到山泊之后,就已镌定。彼时张清、董平等尚还未到,原想就部下头目中选出几个,以满一百八人之数。后同张清等到来,却好天罡数内余第十五、十六两行未镌,因将张清、董平镌入。所以董平在五虎将之列,名次却在十五,顿与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离开,实为镌刻已定,难以改易故也。”贺太平又问道:“那董平、张清本位,原拟镌刻那个?”萧让道:“一个拟刻孙立,一个未定。至于地煞数内多有未定,所以龚旺、丁得孙尽有空缺可填。就是蔡福、蔡庆、郁保四、王定六等,也都是临时填上去的。此一事,惟有宋江、吴用、公孙胜及小人等知悉,余人都不晓得。”张公大笑道:“妖言惑众,一至于此。”按荡寇志说法,孙立本应排15名,被董平、张清顶替了。这个解释的最大漏洞是为什么单单15、16的位置是空着的?而不是其它位置是空着的?孙立的能力明显比解珍解宝、杨雄、石秀、穆弘强,要空也是空这五位,而不是把孙立空在那里。
排除以上三种解读,笔者认为,孙立排名到地煞是“综合平衡”的结果!
梁山是个大山头,但这个大山头是由各小山头、各帮、各派组合而来的,先来梳理一下梁山存在的各个山头派系,及有实力问鼎天罡的人员:一、 梁山元老5人:柴进(梁山投资人)、林冲、杜迁、宋万、朱贵。有资格进天罡的2人:柴进、林冲。
二、 黄泥岗派7人:即智取生辰纲的一帮人,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白胜,有资格进天罡的6人: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
三、 清风山派4人:燕顺、王英、郑天寿,扈三娘(扈三娘本来不是清风山人,后来嫁给王英,就归入清风山派)。能进天罡的1人:扈三娘。
四、 清风寨派3人:秦明、花荣、黄信。能进天罡的3人:秦明、花荣、黄信。
五、 郓城派6人:宋江、朱仝、雷横、宋清、李云、朱富。能进天罡的3人:宋江、朱仝、雷横。
六、 卢俊义派2人:卢俊义、燕青。能进天罡的2人:卢俊义、燕青。
七、 江州牢城派2人:戴宗、李逵,能进天罡的2人:戴宗、李逵。
八、 关胜派5人:关胜、宣赞、郝思文、单廷珪、魏定国。能进天罡的1人:关胜。
九、 呼延灼派4人:呼延灼、韩滔、彭汜、凌振。能进天罡的1人:呼延灼。
十、 东平东昌帮5人:董平、张清、丁得胜、龚旺、皇甫端。能进天罡的2人:董平、张清。
十一、 大名府帮3人:索超、蔡福、蔡庆。能进天罡的1人:索超。
十二、 李家庄帮2人:李应、杜兴。能进天罡的1人:李应。
十三、 杨雄帮3人:杨雄、石秀、时迁。能进天罡的2人:杨雄、石秀。
十四、 徐宁帮2人:徐宁、汤隆。能进天罡的1人:徐宁。
十五、 对影山帮2人:吕方、郭盛。能进天罡的0人。
十六、 揭阳岭帮4人:李俊、李立、童威、童猛。能进天罡的1人:李俊。
十七、 揭阳镇帮2人:穆弘、穆春。能进天罡的1人:穆弘。
十八、 浔阳江帮2人:张横、张顺,能进天罡的2人:张横、张顺。
十九、 黄门山帮4人:欧鹏、蒋敬、马麟、陶宗旺。能进天罡的0人。
二十、 饮马川帮3人:裴宣、邓飞、孟康,能进天罡的0人。
二十一、 白虎山帮2人:孔明、孔亮,能进天罡的0人。
二十二、 二龙山帮7人:鲁智深、武松、杨志、张青、孙二娘、曹正、施恩。能进天罡的3人:鲁智深、武松、杨志。
二十三、 桃花山帮2人:李忠、周通这两位末位地煞也在打青州后,抱着宋江的大腿上梁山坐了把交椅。
二十四、 少华山帮4人:史进、朱武、陈达、杨春。能进天罡的2人:史进、朱武。
二十五、 芒砀山帮3人:樊瑞、项充、李衮。能进天罡的1人:樊瑞。
二十六、 登州帮8人:邹渊、邹闰、孙立、乐和、解珍、解宝、顾大嫂、孙新。能进天罡的3人:孙立、解珍、解宝 。
二十七、 无帮派的10人:郁保四、杨林、段景住、石勇、安道全、王定六、薛永、侯健、萧让、金大坚、焦挺、鲍旭。能进天罡的人数:0人。
梁山108人,细分一下,大大小小有26个帮派,其中按照各方面能力(不仅是武艺)来评估,能进天罡星的有41人,分属21个帮派。梁山元老2人:柴进、林冲。
黄泥岗派6人: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
清风山派1人:扈三娘。
清风寨派3人:秦明、花荣、黄信。
郓城派3人:宋江、朱仝、雷横。
卢俊义派2人:卢俊义、燕青。
江州牢城派2人:戴宗、李逵。
关胜派1人:关胜。
呼延灼派1人:呼延灼。
东平东昌帮2人:董平、张清。
大名府帮1人:索超。
李家庄帮1人:李应。
杨雄帮2人:杨雄、石秀。
徐宁帮1人:徐宁。
揭阳岭帮1人:李俊。
揭阳镇帮1人:穆弘。
浔阳江帮2人:张横、张顺。
二龙山帮3人:鲁智深、武松、杨志。
少华山帮2人:史进、朱武。
芒砀山帮1人:樊瑞。
登州帮3人:孙立、解珍、解宝 。
这41人中需要淘汰5人,才能合36天罡之数。优先淘汰谁呢?第一个优先淘汰的是扈三娘,因为扈三娘嫁给王英了,王英在地煞里面,扈三娘不能翻到王英上面去。否则王英在梁山没法做人了。
第二个优先淘汰的是樊瑞,樊瑞武艺平常,主要是法术,但法术和公孙胜相比,差一大截,有公孙胜在,樊瑞可以不上天罡。
第三个优先淘汰的是黄信,黄信属于可天罡可地煞的类型,有老领导秦明在天罡坐镇,黄信可以到地煞当领军人物。
第四个可以淘汰的是朱武,朱武韬略不比吴用差多少,但考虑与吴用能力见合,可以让一贤。
通过上述四轮淘汰,还剩下37人,分属19个帮派:梁山元老2人:柴进、林冲。
黄泥岗派6人: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
清风寨派2人:秦明、花荣。
郓城派3人:宋江、朱仝、雷横。
卢俊义派2人:卢俊义、燕青。
江州牢城派2人:戴宗、李逵。
关胜派1人:关胜。
呼延灼派1人:呼延灼。
东平东昌帮2人:董平、张清。
大名府帮1人:索超。
李家庄帮1人:李应。
杨雄帮2人:杨雄、石秀。
徐宁帮1人:徐宁。
揭阳岭帮1人:李俊。
揭阳镇帮1人:穆弘。
浔阳江帮2人:张横、张顺。
二龙山帮3人:鲁智深、武松、杨志。
少华山帮1人:史进。
登州帮3人:孙立、解珍、解宝 。
以上37人中,有几对组合是不能分出高下,必须同上同下的,即解珍解宝兄弟、张横张顺兄弟、三阮兄弟、朱仝雷横二都头、杨雄石秀结义兄弟。
- 如果按能力淘汰,穆弘、解珍、解宝、燕青、戴宗、杨雄、石秀,七人中可以淘汰一人。但二解和杨石,要么同上,要么同下,调整起来动静较大。
- 而燕青是属于卢俊义派的,而卢俊义一派只有2人,如果燕青下了,卢员外明显会感到被孤立,所以为了让卢俊义不太孤立,燕青不能下,况且燕青本事也不错,特别是相扑绝技。
- 而穆弘和李俊、张横张顺是揭阳镇三霸之一,另外两霸都有人进天罡,穆弘落选,又不平衡了,穆弘肯定会生气。
最后只能山头平衡来淘汰,上述19个帮派中,天罡候选人3人以上的分别是下列4个帮派,即:
黄泥岗派6人: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
- 郓城派3人:宋江、朱仝、雷横。
- 二龙山帮3人:鲁智深、武松、杨志。
- 登州帮3人:孙立、解珍、解宝 。
而其余15个帮派都只有1-2人候选。
而黄泥岗6人、郓城3人、二龙山3人入选天罡不会有什么疑议的。从平衡山头考虑,只能登州帮再下来1人。
而登州帮解珍解宝要么同上、要么同下,如果同下,就得有别的帮派上人来替补,这样就削弱了登州派的力量。
这样,为了登州力量不被削弱,病尉迟孙立只能委屈一下,到地煞中来。
宋江、吴用综合考虑,只能让孙立下来,而宋江吴用估计孙立会接受的:
一来孙立性格温和,不是那种争强好胜的人,容易沟通和说服。
- 二来孙立为了救解珍解宝,连登州提辖都不做了,还在乎一个天罡?
- 三来解珍解宝是自家兄弟,谁上都是肉烂在锅里,只要肥水不流外人田,孙立委屈一下也无所谓。
事实上孙立被降为地煞后,也没有什么过激反应。在征战时,依然十分卖力,特别是征辽、征田虎、征王庆、征方腊时,立下赫赫战功,可见名列地煞对孙立没有影响。
对照开国将帅评选,立下赫赫战功的粟裕大将论战功都应该评为元帅,但最后在山头平衡的原则下,也只能委屈当大将!
所以,对于排名这东西,古今都是相通的!
结论: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孙立名列地煞,是综合了能力、帮派利益和山头平衡的结果,是既能照顾到登州帮自身的利益、又能平衡其它派系利益的较优选择。职业军人出身的登州兵马提辖孙立的座次为何还不如猎户解珍兄弟?
这不奇怪,宋江作为梁山泊有限责任公司懂事长,必须玩弄权术既打又拉,才能使梁山有限责任公司的一百零八位股东心服口服的归于归于公司的大旗之下。
病尉迟孙立本是登州兵马提辖,被弟媳顾大嫂逼反,丢了前程跟随兄弟跳槽到梁山公司。
孙立这位职业军人只以为立下军功就会有很好的前程,所以不惜卖了师兄栾庭玉为公司立功,却全不想懂士长宋江的城府有多深。
孙立出卖师兄打破祝家庄的那一刻,他在宋江心中已经刻上了见利忘义、不可重用的烙印,所以孙立也就排进了七十二地煞之列,但孙立、孙新、顾大嫂、懈珍、懈宝、乐和、邹渊、邹润八条好汉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如果孙立对自己的排名不满,登州来的这八条好汉便成为了梁山公司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宋江才将懈珍懈宝兄弟排入三十六天罡星,这就有效的分化了登州势立,让病尉迟孙立也无话可说。
职业军人出身的登州兵马提辖孙立的座次为何还不如猎户解珍兄弟?
解珍解宝是当地猎户,没有什么权利,也没有什么地位。因为得罪了当地恶霸,被奸人所害。后来受到孙立等人解救,然后帮助宋江打祝家庄。解珍解宝没有太大的本事,真正有本事的是病尉迟孙立。可惜此人人品太差,正是由于他的反水,让祝朝奉父子束手就擒,也因为孙立才让自己的同门师兄弟栾廷玉不知所终。职业军人出身的登州兵马提辖孙立的座次为何还不如猎户解珍兄弟?
孙立作为朝庭正式官员,武艺高强,手下又有一帮小弟为支撑。上得梁山,信心满满,怎么也得混个好得前程。宋江以智多腹黑,诡计多端而自居,正好以登州派系不算强大,采取拉小打大为目标。以威摄各派之间老大的行为守规据,宋江是梁山之主,我的命令就得听从。若不然,就和孙立一样,名次落到小弟后面,丢人就晚了。
孙立是登州军马提辖,以自身本领在登州站稳脚跟后。马上把弟弟孙新找来开店掙钱,孙新在大哥的影响下,买卖做的红红火火。因而结识了登州城的母大虫顾大嫂,一个敢做敢当女人。孙新和顾大嫂结为夫妻后,日子更加红火。美中不足的是,孙新被顾大嫂也管了个服服贴贴,做不得一点主。
本来一家人红红火火的过着,顾大嫂乡下有一表亲。解珍,解宝吃了官司,被下至死牢,直等秋后问斩。解珍,解宝是猎户出身,因一只老虎和当地富豪毛太公有矛盾。兄弟二人一气之下,把毛太公家打了个稀巴烂。毛太公一纸诉状,再加上金银的作用,解珍,解宝被下大牢,定了死罪,直等秋后问斩。
解珍,解宝入狱后,才知道后怕。正好和牢头乐和有亲,于是捎信给表姐顾大嫂想法解救。顾大嫂本来是不安分的女人,听说后,命丈夫孙新找人劫狱,好救表弟的性命。
孙新在登州挣下钱后,也结交一些江湖朋友。这一找,还真找来两个亡命之徒,出林龙邹渊和独角龙邹润二人。顾大嫂聚齐人员开会,商量如何才能劫狱成功。四人没有想办法,顾大嫂想起大伯孙立。孙立是朝庭官员,肯定有办法。于是请来孙立协助,孙立在顾大嫂的迫使下,答应了。孙立想暗中利用手中权力,天不知,地不知的来个暗中相助。
经过运作,劫狱成功。解珍,解宝为了解气,杀了贪官,杀了毛太公一家。这几人办得事,把个孙立差点没吓死。万般无奈下,在顾大嫂建议下,一行八人只好逃难,去投梁山泊。
登州派系正式组成,以兵马提辖孙立为首,下面是孙新,顾大嫂,解珍,解宝,邹渊,邹润,乐和八人组成。八人之间连亲带姑,是正是一个分不开的小团体。
宋江为了打击登州系和振摄别的派系,就拿登州系作为榜样。孙立又做了有违江湖道义之事,为个人利益,出卖师兄,有说不出的苦处。于是,宋江在座次时,采取拉小打大,把解珍,解宝列入天罡之中,直接把孙立打入地煞之中。
孙立作为梁山集团登州系的老大,也是排名唯一在小弟下面的一个人。
职业军人出身的登州兵马提辖孙立的座次为何还不如猎户解珍兄弟?
我有不同见解。孙立在之前的宣和遗事等水浒成书之前的著作中都是稳居前三十六名,到了水浒成书之后却退到地煞,的确让人无法理解。所以我认为这是作者有意而为之。水浒成书于明初,里面隐写了一段明初历史,而孙立这一名字正符合要求,所以作者把孙立排进地煞是大有用意跟其它无关。地煞第一名朱武隐喻朱洪武朱元璋。朱洪武太子朱标早逝,改立皇孙朱允炆为皇太孙是为孙立。水浒中朱武之后黄信孙立,这就是作者故意设计的,让人琢磨为什么孙立降为地煞其实是当时的一段历史。而水浒的成书时间只能是洪武未期至建文初,水浒的作者也决不会是施耐庵。这一问题以后有机会再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