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七星聚义是哪七个人?

《水浒传》中的“七星聚义”不包括晁盖,而是以吴用为头,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跟随的七人聚义。

然而,书中却是这样写的,晁盖打算劫取生辰纲,在东溪村庄上聚齐了七人,其中不包括白胜。白日鼠白胜是在黄泥冈现场才加入行动的。而且,吴用等人不认识白胜,白胜也不知道除晁盖以外的其他人姓甚名谁。

施耐庵明明没有把白胜算在晁盖庄上聚义的七人之中,为何反倒挤掉晁盖,成为“七星聚义”中的一人呢?

施耐庵“骗”了我们几百年

却说刘唐来到东溪村的当夜,晁保正做了一个“七星之梦”,这个梦是这样的:北斗七星落在了晁盖的屋脊上,北斗斗柄上有一颗小星化作白光飞去。

晁盖的这个梦很快就变成了现实,三阮撞筹,公孙胜应梦聚义,晁盖庄上恰好聚集了七个人。于是,他们开始商议大事。

众人请晁盖做了第一位,吴用再一次提起“七星聚义”之梦,说咱们恰好是七个人,是“应天垂象”,一定能劫了生辰纲。这个情节表明,这个时候,“七星聚义”已经完成了,“七星”应当指的就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书中都是这么写的,还能有疑问吗?当然有,这个疑问就是晁盖推荐了白日鼠白胜。

晁盖说,黄泥冈附近安乐村有一个叫白日鼠白胜的人,曾经投奔过东溪村。吴用立即接过晁天王的话头,说道: 北斗上白光,莫不是应在这人?自有用他处

此处,施耐庵干脆点明了,北斗七星斗柄上化作白光飞去的小星就是白胜。没有参加聚义,绰号、名字中“白”字又对应了北斗上的“白”光。这颗小星不是白胜,又会是谁呢?

因而,白胜就应当不在“七星聚义”的七人之中,晁盖梦境中的“七星”,还是在东溪村庄子里聚义的那七个人。

后来的故事,施耐庵似乎还是在说,白胜是那颗小星。因为,生辰纲大案破获后,只有白胜一人被捕而没有跟随“七星”上梁山。

处处细节表明,北斗七星不包括白胜,而是以晁盖为头在东溪村庄上聚义的七个人。但是,梁山大聚义时又不对了,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都是一百单八将之一,一个都不少,反倒是做梦的晁盖“飞”去了。

到这个时候,是不是有读者回过头来想想,到底谁是化作白光飞去的小星呢?劫取生辰纲的八个人中,只有晁盖没有参加最终的“聚义”。因而,晁盖一定是那颗不在北斗之内,而是在北斗斗柄上的小星。

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施耐庵骗了我们几百年。 那么,施耐庵为何要“骗”我们呢?

晁盖与白胜的前世之缘

《水浒传》是以梁山一百单八将为线索,文本故事写的是道家星煞聚义 ,而其中却隐藏着历史真实,同样也隐藏着施耐庵的宗教思想。“七星聚义”就是施耐庵宗教思想的一次高级表述,说的是佛道合一,一同“替天行道”,为梁山大聚义攫取第一桶金。

此话怎讲?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晁盖是个什么样的身份,他为何绰号是“托塔天王”。

晁盖出场时,施耐庵说他夺过了西溪村的驱鬼石塔,因而得名“托塔天王”。其实,这又是一处“文不对题”的写法,是施耐庵故意“错漏”而隐藏着玄机。

托塔天王,又名北方多闻天王,出自印度佛教中的毗沙门天王。晁盖只是“夺塔”并不是“托塔”,之所以被施耐庵写成“托塔天王”,是依据了龚开《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的“铁天王晁盖”的赞诗:毗沙天人,澄紫金躯。顽铁铸汝,亦出烘炉

因而,《水浒传》中的“托塔天王晁盖”实际上是佛教的四大护法天王之一的北方多闻天王。

仅以《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为据,说晁盖是佛教中人恐怕涉嫌“脑补”。于是,施耐庵特别写了晁盖在“六星聚会”时推荐了白胜。这个细节更是一条“铁证”,可以坐实施耐庵笔下的“托塔天王晁盖”就是佛教的四大护法天王之一。

大唐不空和尚翻译的《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中,记载了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天王)在一只金鼠的协助下,大破番兵,解了大唐安西之围。后来,毗沙门天王的塑像中,左手握着一只白鼠。这只白鼠被称为“吐财鼠”,多闻天王又化为了一尊财神。

白胜绰号“白日鼠”,原来也是有典故的。

梁山好汉是道家紫府北斗七星群中的星煞,而他们的“前世”则是紫薇大帝麾下战将玄武大帝降服的妖魔,这些妖魔又被道家的张天师封锁在龙虎山伏魔之殿的地窖中。晁盖是佛教的护法天王,不是妖魔,道家神话中能把佛教天王当做“妖魔”降服,然后关押在道家的伏魔大殿之中吗?

既然晁盖不是道家北斗七星群中的星煞,那么,他肯定不是“七星聚义”中的一人,而是北斗七星之外,在斗柄上化作白光飞去的小星。

但是,问题又来了,既然晁盖都不是北斗七星群的星煞,白胜还是他手中的吐财鼠,此人又为何是道家的七星之一呢?

施耐庵主张“佛道合一”

在智取生辰纲的故事中,有一个细节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这个细节就是白胜在被捕后是否变节背叛了晁盖。

我觉得,这个细节若是以故事大背景而言,白胜不是背叛,而是施耐庵要把他写成上应“地耗星”的道家星煞。所以,白胜只供出了佛门天王,以不认识其他六人为由,避免了“背叛”道家的嫌疑。

这样的描述,实际上是施耐庵“佛道合一”宗教主张的一处细节。或者说,佛家的护法天王把自己的“吐财鼠”派去参与道家聚义,以体现《水浒传》“佛道合一”的宗教思想。这件事,与刘唐“醉卧灵官殿”是一样的写法。

《水浒传》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出自《大宋宣和遗事》,施耐庵做了改写,其中,就把蔡京的生日由蓝本故事的六月初一,改写成六月十五。这一天,就是道家大护法王灵官的诞辰。因而,刘唐醉卧灵官殿的当夜,晁盖做了“七星聚义”之梦。

佛道联手“替天行道”劫了生辰纲,道家星煞开始大聚义,佛家护法天王以财神的身份现身。既然财神都现身了,怎么少得了那只吐财鼠呢?

佛门赞助生辰纲,道家以德报德,天满星美髯公朱仝、天腿星插翅虎雷横高度默契,前往东溪村捉拿晁盖时,先在观音庵取齐队伍,然后,放走了托塔天王。

在主张“佛道合一”的基础上,施耐庵进一步阐明自己的宗教观“佛比道高”。书中写了很多有关佛道的细节,梁山好汉每做大事,基本上都有“佛”的符码出现。即便是林冲杀陆谦、富安、差拨,武松上景阳冈打虎,都写到了“山神庙”。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遗憾的是,如此重大的主题思想,竟然被五百年以来所有的读者所忽视,《水浒传》被越读越离谱。

在晁盖所牵扯出来的系列故事中,宋江杀惜之后有一处情节,说的是朱仝在宋江家的佛堂里“义释宋公明”。宋江的藏身之处是供奉着“三世佛”供床下的地窨子,这个地窨子正对应了伏魔大殿的地窖。当时,是道家神灵“玄武”镇压其上,此时,则是“三世佛”庇护道家“天魁星”。

妖魔是道家降服的,他们要“还道”回归上界,还得有佛门相助。所以,梁山好汉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都是在佛的庇佑下,完成“替天行道”的道家使命。“鲁智深”这个十分奇怪的名字,其实又是“佛道合一”的又一个符码,是梁山好汉成就佛道两家“正果”的一个标志性的人物。

佛比道高,所以,晁盖居于北斗七星的斗柄之上。晁天王不是道家的星煞,所以,当道家即将大聚义时,佛教的护法天王完成使命,“化作白光”飞去了。

水浒传中七星聚义是哪七个人?

谢谢邀请!《水浒传》中联手智取生辰纲的明明是八个人,为什么说是七星聚义?这里面必有原因。我们先看看这八个人:

1.托塔天王晁盖

2.天机星智多星吴用

3.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

4.天剑星立地太岁阮小二

5.天罪星短命儿郎阮小五

6.天败星活阎王阮小七

7.天异星赤发鬼刘唐

8.地耗星白日鼠白胜

这八人中,只有晁盖不在梁山108位好汉之列,36天罡星,72地煞星之中,没有晁盖的位置,这就说明“七星聚义”的七个人不包括晁盖。“七星聚义”故事的缘起,乃是青面兽杨志,为梁中书押送生辰纲,为当朝太师蔡京祝寿。梁中书是蔡京的女婿,这些生辰纲,都是梁中书搜刮来的民财。杨志行走的路线,必然要经过黄泥岗,刘唐、公孙胜知道后,来到东溪村,找到晁盖,想截下这些不义之财。晁盖喊来吴用议事,吴用又到石碣村找来三阮弟兄,又安排白胜在黄泥岗装扮卖酒的,吴用设法使杨志上当,结果杨志吃了晁盖等人的蒙汗药,生辰纲到了晁盖等人的手里。截获生辰纲的共八个人,之所以说是七星聚义,故事中还有相应的伏笔,在商议怎样夺取生辰纲的时候,晁盖说夜里梦见北斗七星坠落屋脊,一柄星白光而去,吴用说这是好迹象,这是上天要我们截取生辰纲。其实,这是作者埋下伏笔,白光离去的应是晁盖,说明晁盖是七星之外的人。曾头市晁盖被史文恭毒箭射死,照应此处,这就告诉读者,晁盖不在108星之列。七星指的应是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弟兄和白胜。

水浒传中七星聚义是哪七个人?

水浒传七星聚义的好汉,分别是吴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公孙胜、刘唐、白胜七人。我是老三,详细解答。

七星聚义的故事

水浒故事中七星聚义,与青面兽杨志替梁中书押运生辰纲在同一条时间线上。盖因梁中书为了给老丈人蔡京庆贺生辰,大肆敛财而闹得满城风雨、江湖皆知。

闯荡江湖的刘唐、云游四海的公孙胜知道这个事情后,慕名前往东溪村,求见托塔天王晁盖,想要共谋一场富贵。几经周折,被智多星吴用知晓了此事,出谋划策、定下“人少不行,人多不行,须得七八个好汉方可”的基调。

吴用对于生辰纲的事情肯定也略有耳闻,所以心里早就有了合适的人选:打渔度日的阮氏三兄弟,游手好闲的白胜。于是说服了这四个人前来晁盖家中“共商大事”。

因为吴用、阮氏三兄弟、公孙胜、刘唐、白胜七人都上应天罡地煞星宿,所以这个打劫团伙的成立,被施耐庵美化为“七星聚义”。

误区:晁盖不是七星聚义的好汉之一

虽说七星聚义发生在晁盖的家中,但是晁盖并不是七星之一。水浒中的种种迹象显示,晁盖与梁山好汉相克,他并不是天罡地煞星宿下凡,反而是镇压天罡地煞的天王。这个观点可以从“托塔天王晁盖”这个名字、再联系上下文得到印证。

水浒中原文“晁盖道:…我昨夜梦见北斗七星,直坠在我屋脊上。斗柄上另有一颗小星,化道白光去了…”。这北斗七星应对吴用等人,而另一颗化白光去了的小星,才对应晁盖自己,这也是施耐庵为晁盖之死埋下的伏笔。

水浒传中七星聚义是哪七个人?

巜水浒传》一书中,根据巜金圣叹,惯华堂第五才子书》中。第十四回。

巜吴学究说三玩撞筹,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青面兽,杨志奉命给梁中书押送生辰纲给东京岳父蔡京太师贺生日之礼,东溪村保正晁盖,一心想劫取不义之财,专结天下英雄好汉,闻名江湖,人称托塔天王,当时结识了赤发鬼刘唐和智多星吴用,当晚吃了半响酒席至三更时分,吴用早起洗漱罢,讨了银两藏在身边,连夜赶往石碣村,直奔阮小二家,说服了阮氏三雄,与晁盖,刘唐相会,晁盖说道昨晚梦见北斗七星坠在屋脊上,今日我等七人聚义举事,岂不应天垂象?黄泥岗东十里路有个闲汉叫做白日鼠白胜,也曾投奔于我,吴用解说,白斗白光正应此人身上。七星聚义除以晁盖,应为!

一,智多星,吴用。

二,入云龙,公孙胜。

三,赤发鬼,刘唐。

四,立地太岁,阮小二。

五,短命儿郎,阮小五。

六,活阎罗,阮小七。

七,白日鼠,白胜。

杨志押送生辰纲经过黄泥岗吃了晃盖等七人的蒙汗药酒,生辰纲全部丢失。杨志如何回去见得梁中书,撩起破步,望着黄泥岗下便跳。正是,

断送落花三月雨,

摧残杨柳九秋霜。

这就是七星聚义,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水浒传中七星聚义是哪七个人?

水浒传中七星聚义是晁盖、刘唐、吴用、公孙胜、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

水浒传中七星聚义是哪七个人?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七星的来历。

刘唐和公孙胜先后来到晁盖家里,向他提供生辰纲的线索,并力劝他劫取这笔财物。

晁盖说,昨夜梦见北斗七星坠落我家屋顶,不知是何寓意。

吴用说,看来这是天意,是告诉我们劫取生辰纲,需要七个人。

于是吴用又找来阮氏三兄弟,正好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氏三雄七个人。这就是七星聚义的来历。

晁盖又说,梦中的北斗七星坠落屋顶后,斗柄上有一颗小星,化道白光去了。

于是白胜又出场了。他在此案中扮演卖酒的小贩,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可见参与劫取生辰纲的虽然是八个人,但七星所指,显然是不包括白胜的。因为他化道白光去了。

另有一种说法是把七星聚义中的晁盖去掉了,理由是他没有进入108人的天罡星。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七星聚义指的是劫取生辰纲一事,晁盖是七人当中的首领,他们当时还没上梁山,与梁山108人是没有关联的。把七人当中的首领去掉,显然是解释不通的。

所以,劫取生辰纲一案的七星聚义,只能有这一种合理解释。指的就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氏三雄七个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