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也是军官出身,为何不能位列梁山五虎将?
鲁智深确实是军官出身,五虎将也确实都是军官出身,哪怕林冲只是个教头,那他也是个禁军教官。但是,未必是军官出身的人都要被列入五虎将。花荣、徐宁、杨志、索超这等超一流武功的军官,同样没有进入五虎将。
既然同是军官,为何关胜等人就能位列五虎将,鲁智深他们就该退居其次了?这其中,又是什么原因呢?是宋江打压了花和尚吗?
五虎将并非“高人一等”梁山聚齐一百单八将,宋江建罗天大醮,举行梁山大聚义。法事做到第七日,天降石碣,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座次排定,宋江、吴用、朱武(天罡地煞合议)商定,为众好汉安排职位,进行人力资源配置。
因而,“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是排了两回座次,一回是以梁山好汉各自的绰号,对应星号的顺序排定的天罡地煞“座次”。大概,每一次梁山好汉大聚会,就是按照这个座次落座了。另外一回则是按照分工和职责,各自到本职岗位上就位。
这两次座次的排定,都不存在阴谋,绝对不是宋江鼓捣出来的。同时,绝对是公平公正的。书中写道:
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同胞手足,捉对夫妻,与叔侄郎舅,以及跟随主仆,争斗冤雠,皆一样的酒筵欢乐,无问亲疏。
这段赞诗高度概括了《水浒传》“替天行道”的主题思想,梁山好汉“等贵贱,均贫富”,照应了开篇故事中“那时天下太平,四方无事”的描述,是施耐庵心目中的理想境界。
因而,梁山好汉排座次无论出身,无论富贵,无论功劳,不分先后,不讲亲疏,同时,也不依武艺高低。
不管是五虎将、八骠骑,还是十大步军头领,以及小彪将、步军将校、走送情报、修屋造船、杀猪屠牛,等等,都是各展所长,没有高低之别,只是因人所长,因人设岗,充分展示梁山人才济济,一同“替天行道”的忠义大聚会。
既然如此,军官出身的鲁智深为何非得要位列五虎将呢?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以花和尚的武功实力,把列位五虎将同样不会影响梁山的整体排序。但施耐庵为何不这样写呢?
五虎将未必就是第一战阵梁山五虎将个个武功高强,五个人的平均战力恐怕也是山寨第一。但是,若以八骠骑前五,十大步军头领前五与五虎将对阵,未必就不是对手。书中写了好几场五虎将单挑其他阵容中的战将,都没有分出胜负。
杨志在梁山脚下与林冲恶斗朴刀,双方打了五十来个回合不分胜败。花荣在清风山大战五虎将第三的秦明,一杆铁枪对阵狼牙棒,五十回合的恶战,双方打成平手。而且,花荣还有诱敌深入的打算,并没有死磕。
呼延灼征讨梁山,小彪将孙立出马,以单鞭对双鞭,三十余回合不分胜败。呼延灼败逃青州,与鲁智深、杨志恶战几天,双方谁也赢不了谁。此后,还有徐宁战董平,张清连打十五员梁山战将,其中就包括关胜、呼延灼、董平三员五虎将。
这些单挑说明,五虎将战力均衡,但任何一人都没有绝对实力战胜天罡系列的其他战阵。虽然关胜二十回合让索超斧怯,但索超箭伤初愈是其不敌关胜的重要因素。
五虎将战力超群毋庸置疑,但八骠骑、十大步军头领中足以与这个最强战阵形成抗衡。而且,花荣的箭术、张清的飞石、武松的拳脚,这些“天下无对”的绝技,是五虎将无法比拟的,从八骠骑、十大步军头领中挑选五人,恐怕五虎将输的可能性还要更大一些。
鲁智深军官出身,马战自不待言,其实力不在呼延灼之下。更何况此人一条镔铁水磨禅杖势大力猛,以倒拔垂杨柳的神力对阵五虎将的任何一位,也绝对不吃亏。
仅以马战功夫来讲,梁山五虎将占不了优势,未必就是梁山第一战阵。实际战况也说明了这一点,梁山不仅是五虎将出阵单挑,八骠骑也经常履行职责,充当前部先锋。
马军、步军历来是陆地作战的两大兵种,关胜为马军头将,鲁智深则是步军首领,他们两人若是站队,应当就是左右手的位置,是没有高低之分的。何况,鲁智深可以做马军将领在马上厮杀,关胜未必能做步军头领与武松等人步战。
从这个意义上讲,咱们又何必非得要把花和尚弄进五虎将中去呢?
鲁智深注定不能进入五虎将上文所讲的,是鲁智深没有必要进入五虎将,五虎将只是一种分工,并不是代表位置有多高,武功必定得排名前五。鲁智深的综合战力不在关胜之下,进不进五虎将都不会影响他的武功实力,更不会降低这个人物在书中的地位。
《水浒传》写了一百单八将,个个传神,人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自己独特的传奇故事。因而,进不进五虎将与这些都没有关系。而且,假如把鲁智深弄进五虎将,反倒会破坏这个人物,削弱他的存在价值。把花和尚写成步军头领,更能够让这个人物立起来,完成他精彩的传奇。
鲁智深原本叫鲁达,是老种经略相公手下的关西五路廉访使,按说,这不是一个军职。但是,因为他叫做“镇关西”。所以,施耐庵还是暗中交代了此人就是个边将,在对西夏的作战中打出了威名,镇住了关西五路。后来,又到小种经略相公府做了一名提辖。
提辖这个官职原本是南宋时期才有的,是管理杂卖场的类似于现在的市场管理员的一个小吏。《水浒传》却把这个职务写成了一个军职,鲁达、杨志、索超、孙立都变成了军官。
所以,题主说鲁智深是军官出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鲁达因为打死了人,逃到了五台山做了和尚,这个时候就是花和尚鲁智深了。
智真长老在剃度鲁达之前,曾经预言了他的正果。鲁达原本就“上应天星”,这是道家的正果。智真长老剃度他,因为鲁智深还有“汝等皆不及他”的佛家正果。
怎样解读鲁智深的佛门正果呢?所谓“汝等皆不及他”,意思是除了智真长老外,五台山所有僧众都不可能成就鲁智深这样的正果。也就是说,鲁智深也将做到大寺院的住持方丈。因而,智深是智真的师弟。
我在其他文章中,详细解读过鲁智深的正果,此处便不说了。仅从大相国寺、宝珠寺这两段经历看,花和尚将是皇家大寺院的方丈。
既然是皇家寺院的方丈,花和尚还能骑着马在寺院中溜达吗?所以,到了梁山,鲁智深便做了步军头领。
鲁智深也是军官出身,为何不能位列梁山五虎将?
冬至一过,便是数九,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到了。
窗外,寒风凛冽,冰冷刺骨,还出去干嘛呢?此刻,不如闷在屋里,置一碟小菜儿,温一壶老酒,燃一支香烟,咱依旧边吃边喝、边抽边聊。过咱那“躲进小宅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暖和日子,挺好!聊?聊什么呢?还是老生常谈,咱,接着聊咱的《水浒》吧!
咋回事?跟《水浒》干上啦?你们家祖辈儿上有梁山的人是怎么着?
非也、非也,近来闻知头条上发文量剧增,造成审核时间延长、发布时间放缓,工作人员都快改名叫“亚历山大”了。所以,做为一名资深头条客,此时不理解啥时理解?发点儿机器上容易审核通过的题材,缓解他们的审核压力,我觉得就是对头条最“垂直”的支持了。
什么?写出来没人看咋办?我说人他总不能光想着自己、总得有一点儿助他人之心吧?况且他也不可能一个人都不看吧?
再说了,咱就不能跟说书的学一下?天再冷,听书的人再少,他能就此不说了吗?哪怕就一个人听,他不也得在那卯足了劲儿说。这,才是真正合格的说书人!
好啦,现在书归正传,咱也开聊……
话说鲁智深的武艺,应该不比五虎将中的任何一个人差,甚至比霹雳火秦明还要强些。可是,他为什么不能位于五虎之列呢?
宋江呀,大概是想模仿刘备,也给手下人封上个五虎将,既能够抬高自己,还能够提高士气、笼络人心。这五虎将都是谁呢?他们是:林冲、秦明、呼延灼、关胜和董平。那么,在一百单八人中,为什么单封这五个人为五虎将呢?
咱先看看这五个人在五虎将中的排位: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为啥这么排呢?因为这是由梁山泊的座次排列决定的。好啦,下面我一个一个聊一下。
大刀关胜,座次排在第五,仅次于宋江、卢俊义、吴用和公孙胜。他凭什么排的如此靠前呢?咱一会儿再说。
林冲,在梁山泊座次中排列第六,五虎将排第二,这无可非议。因为人家毕竟是梁山泊的始创者之一、曾经坐过第四把交椅的人。
秦明,头一个家被宋江毁了个家破人亡,第二个家又变成花荣的小舅子了。而花荣又是宋江最体己的人,所以,尽管秦明武艺稍逊,但是在梁山排第七、在五虎将中排第三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呼延灼,不仅武艺高强,所掌握的连环甲马阵也是独步天下。更有诱青州、骗关胜之功劳,列入五虎将倒也顺理成章。
关胜呢?现在咱们返回头来再说说这个关胜。入伙梁山前,其官职不过是个巡检,这巡检是个多大的官呢?我曾经在写“巡检司”的一篇小文中说到过,所谓的“巡检司”听着挺吓人,咋也得是个“司局级”吧?可事实上,它充其量也就是个“科级”,其职能大概相当于今天的“派出所”。征讨梁山前,才在其上司宣赞的推荐之下临时封了一个有名无实的領兵指挥使。那么,他凭什么被俘之后就一步登天了呢?要我说啊,除了武艺高强外,就是沾了长相和出身的光了。
关胜,非但长得酷似关公,用的也是一柄青龙偃月刀不说,人家还是关云长的嫡派子孙。这些个长处虽说在大宋朝里没被重视,但是到了梁山,还是足以替宋江壮门面的了!这,或许就是他被宋江破格提拔的一个原因吧。还有其它原因吗?有,咱们后续再说。
好啦,咱最后再聊聊这个董平。
董平,第六十九回被俘,在毫无寸功的情况下,第七十一回排座次时竟位列天罡,排在了第十五名,居然排在了梁山泊创始人之一的刘唐前面。说实话,这一点我也是无论如何都想不通的了。为啥呢?
我想,第一个原因估计就是此人比较厚黑。被俘投降宋江后,这厮立即反戈一击,向宋江表示:“若是兄长肯容董平,今去赚开城门,杀入城中,共取钱粮,以为报效。”
骗开城门,他马上进去杀了知府一家,还强占了知府的女儿为妻。对此,我只能说此人同宋江的人品有点相似,所以老宋便惺惺惜惺惺般的视他为知己,把他推上了梁山泊座次的前位。再一个就是他刚刚被俘,在梁山没有半点人脉,把他提起来纯属就是为了收买人心了。
五虎将之中,除了林冲,其余四个均为被俘的朝廷命官,且武艺高强,这些人会发自内心的愿意为匪吗?显然不愿意吧!唯有招安后继续做官,才应该是他们昼思夜想的唯一愿望。所以重用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他们能够成为宋江走招安路线时最有力的支持者!这,也就是我聊关胜时所说的那个后续的原因。
而鲁智深呢?不仅为人刚直,在梁山也有着自己坚实的根基。林冲,他是救命恩人。为了救史进,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独创华洲城。史进视鲁智深为老大,朱武、杨春、陈达这三人敢不唯命是从吗?李忠、周通遇难时,他挺身相助,而杨志、武松、曹正、施恩、张青、孙二娘,那可都是他在二龙山时的下属。最最关键的是:他反对招安!
当宋江大肆鼓动招安而遭到李逵、武松的反对时,对李逵,宋江敢大喝道:“这黑厮怎敢如此无礼?左右,与我推去斩讫报来!”当对武松“今日也招安,明日也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的说法做出辩解时,面对着鲁智深“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这样如此强硬的回怼,宋江却只能是打着“对众兄弟说”的幌子解释两句,而绝不敢直言面对了!
的确,如果鲁智深哪一天真的反了水,另立山头去了,跟着走的会仅仅是他的那十几个个“战友”吗?
在此,我大胆的推测一下:假如鲁智深和宋江分道扬镳,上边说的林冲、武松、史进等那十几个人会跟着走之外,刘唐、三阮也会跟他走,这么说吧,凡是认为座次排的不公平、不服气的人(如孙立等),仍然喜欢过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银日子的人,以及深知自己根本就不是做官的料的那伙子人,怕是都要跟着鲁智深走了……
在这种情况下,宋江不想方设法的去制约、去压制,难道还会大幅度的提高鲁智深的声望吗?
鲁智深,虽也是军官出身,但在他身上,自始至终都洋溢着那种刚直不阿、不受约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豪杰气。所以我认为:在梁山,他是头一个令宋江心里发怵的人。
好啦,今天咱们聊此为止,头条君,也点个赞吧?!
鲁智深也是军官出身,为何不能位列梁山五虎将?
及时雨宋江宋公明做了梁山寨主,立规矩,启新意,改聚义厅为忠义堂,给一百单八将排座次,各司其职,各得其所。虽然众好汉均获封,但最突出的要属马军五虎将,即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枪将董平、双鞭呼延灼。这五人的特点是武功高强,出身高贵,非高级军官即为禁军教头,都是朝廷里有一号的知名人物。
在梁山泊,论武功与这五虎上将相当的好汉还真不少,其中武功高强、军官出身的鲁智深就是一位。他不仅是梁山最大的山头原二龙山的大寨主,而且也是名声在外,势力强大。可这鲁智深为什么就不能位列五虎上将呢?把这件事搞清楚就必须要从《水浒》这部书说起。
《水浒》是名著,知道这部书读过这部书的人不计其数,但是真正看透了这部书的人,非毛泽东和鲁迅这两人莫属。
毛主席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
鲁迅指出:“他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这两个人的看法高度一致,入骨三分,极为透彻。但这和鲁智深能不能入五虎将有什么关系吗?当然有,不要说鲁智深,还包括武松、李逵、公孙胜这些人,不仅不能入五虎将,也不能占据其他的重要位置。按照两位伟人对水浒这部书的批注,梁山存在着两条路线的斗争。
第一条路线是杀富济贫,不仅要反贪官,更要反皇帝。这条路线的代表就是晁盖晁天王,这条路线上的骨干人物有公孙胜、林冲、鲁智深、武松、刘唐以及阮氏三雄等等。军师吴用和林冲一样,实际也是晁盖路线上的人,宋江执政他们是无奈跟随。另一个知名人物李逵,也应归属晁盖路线,但他愚忠,人身依附,虽因招鸟安而掀了桌子,最终还是被宋江毒死在军中,以防其再反,杀上朝廷。
梁山上的另一条路线,也是主要路线,就是以宋江为代表的投降路线,这条路线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主要人物有卢俊义,以及除林冲之外的五虎将、八骠骑等等,这些人都是“愿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的一路同心同志者。
宋江为什么要屏晁盖于108将之外?就是要从根子上清除这条反朝廷、杀贪官、杀皇帝的路线,不给这条路线留下延续、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和条件。本来按照晁盖的遗嘱,宋江是坐不上头把交椅的,在维护他的几个主要人物的劝解下,他便半推半就的一屁股坐了上去,大手一挥,新桃换旧符,不仅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还按照路线的要求重新排了座次,凡是晁盖路线上的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排挤和边缘化,以防止这些人坏了替天行道和接受招安的大业。
自从宋江提出并接受招安之后,梁山和梁山好汉就再也没有得好。公孙胜看得明白,所以死活要脱离梁山,以孝敬师傅和老母亲为名,远入深山,永不回头。鲁智深、武松等人半路出走,坐化钱塘江畔或葬于西子湖边。阮氏三兄弟远出云南之外,据说最后落脚于越南。全军将士死的死伤的伤,其他分封座次的好汉全部丧命于征讨方腊、替天行道的战场上。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革命,随着宋江的自尽而落下帷幕,一片硝烟散去。
鲁智深入列五虎上将是吃瓜群众的要求,一部水浒辜负了人民群众的意愿!鲁提辖上位那是万万不能、永远不会的,只要宋江投降的修正主义路线当政,鲁智深们就只能被边缘化。所以,看透了水浒的还有一人,他就是施耐庵,这个作者根本就把鲁智深排在了五虎上将之外。
大家都散了吧。
鲁智深也是军官出身,为何不能位列梁山五虎将?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鲁智深和武松是我最喜欢的水浒好汉,虽然他们并没有被列入梁山的马军五虎,但这绝不代表他们要比马军五虎要差。武松应该是确实不怎么会马战,但是鲁智深是绝对没问题的,那么他为什么没有被列入马军五虎呢?
个人认为,这是因为鲁智深能力太强导致的。和林冲等人一身功力全在马上不一样,鲁智深在马上马下都是横勇无敌的。但是梁山的马军将领太多了,主要都是些朝廷降将。相对而言,步军将领就有点稀缺。特别是顶端战力更是少得可怜。天罡星之中,步军头领鲁智深武松雷横刘唐杨雄石秀解珍解宝等人,除了鲁智深和武松二人可入一流高手之外,其余都差点。和马军的五虎八骠比起来,确实差距有点大。
这么一来,鲁智深这样能力比较全面的人,把他放在步军里面担纲步军首席头领一职就更合适了。这从鲁智深和武松在梁山的位次排名都要高于五虎将中的董平就知道了。
其实,花荣也有这样的迹象。花荣和张清作为梁山的两大射手,立功无数。不过张清除开飞石,武艺只是平平,不一定打得过比较强力的地煞,而花荣就不一样,他就算不用弓箭,也能是一流好手,和林冲杨志等人不相上下的。而且他上山甚早,立功颇多,凭他的资历和武功,放在五虎中,谁也不会说什么。但是还是把他放在了八骠里,这其实也是为了增强八骠将的重要性。毕竟是八骠之首,总得放个比较有实力的人。花荣在梁山排名第九,比鲁智深都要高。
所以对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把鲁智深放在步军,比放在马军更合适,他虽然不是五虎将,但绝对不在五虎将之下。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
鲁智深也是军官出身,为何不能位列梁山五虎将?
梁山好汉大聚义时,座次排定后,宋江开始定职位。其中,鲁智深的职位是步军头领,位列十位步军头领之首,比武松还高。
鲁智深步战的功夫的确高明,一脚踩住郑屠,郑屠挨了三拳也动弹不得;胖揍周通,周通不得不讨饶;踢伤邓龙,与杨志打平手,大战邓元觉等等,都是证明。
但是,熟读水浒的朋友都知道,鲁智深不仅能步战,也很擅长马战。三山围攻青州时,鲁智深曾经起码单挑呼延灼。
当头一个胖大和尚,骑了一匹白马,正是花和尚鲁智深……轮动铁禅仗,呼延灼舞起双鞭,二马相交,两边呐喊。斗至四五十合不分胜败。呼延灼暗暗喝彩道:“这个和尚倒恁地了得!”
瞧瞧,作为五虎将之一的呼延灼,跟鲁智深打了四五十回合也赢不了,最后还不得不佩服鲁智深武艺了得。
而且,在做提辖之前,鲁智深跟随老种在西北地区抗击西夏,西夏骑兵向来勇猛。鲁智深官至关西五路廉访使,又在产马之地呆过,又经常跟骑兵打交道,对骑术熟悉甚至精通,也很正常。
既然鲁智深马上武艺足以战平呼延灼,为什么宋江安排职位时,鲁智深是步军头领,而不是马军头领呢?这样的话,说不定鲁智深还能做个五虎将呢!
其实,之所以如此安排,可能是考虑了马军数量、步军数量,以及地位、习惯甚至战马负重等问题。
一方面,步将太少,马将太多
梁山有关胜、林冲等五虎将、也有杨志、徐宁、花荣等八骠骑,他们都是马军头领,一共十三人。如果再加上十六位小彪将,王英、扈三娘(三军内探事)、吕方和郭盛(中军守护)等,那么梁山至少有35位马军头领。
而步军头领则没有这么多,除了李衮等十七位步军将校,以及武松等十位步军头领外,只有孔明、孔亮两位中军守护,一共29人。而且,这些步军头领不少人也常常骑马作战,比如刘唐、石秀等。
一方面马军头领太多,一方面步军头领太少,所以鲁智深才被安排成步军头领。
这样安排有不少好处,比如能平衡马步军数量,还能突出鲁智深的地位——步军头领第一名,若是在马军将领中,则轮不到鲁智深做第一,毕竟有关胜,他祖宗名气太大,谁都跨越不了。
一方面,鲁智深胖,装备沉重
鲁智深刚出场,作者就说他“生得面圆耳大,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显然身材很魁梧。另外,作者借孙二娘之口说过,鲁智深比较肥胖,旁白中也几次说鲁智深是个胖大的和尚。这就说明,鲁智深又高又胖,保守估计,他也得有二百斤。
不仅人重,鲁智深的兵器也重。他的水磨禅杖,足有六十二斤重。如果再加上装备铠甲,那么总共可能有三百斤重。
如此沉重,除非是赤兔的卢一样的神骏才能承受得起。一般的马,估计就算再好也不能坚持多长时间。
所以,光从重量这方面考虑,鲁智深也不太适合做马将。还是步军将领的身份更适合他,毕竟他本身就有气力,禅杖、装备于他而言不在话下。
除了这两点原因之外,还可能跟鲁智深的身份有关。毕竟,古代和尚鲜有骑马者,几乎都是步行。鲁智深作为和尚,不骑马也是习惯使然。而且,自从调到渭州,又逃亡江湖,鲁智深骑马时间太少。
其实,做五虎将也罢,做步军头领也罢,这都不重要,有心有本领就行。鲁智深侠义之心自不必多说,他的本领也有目共睹,心知肚明,这样就够了。不是非要做五虎将才最好,老鲁自己也不在乎。
总之,无论从哪一点来看,鲁智深不做马军而是做步军将领,都是最合适的选择。
鲁智深也是军官出身,为何不能位列梁山五虎将?
因为鲁智深太厉害了,是梁山中比较罕见的马战和步战双全的好汉。鲁智深本人提辖出身,统领骑兵自然不在话下,与之职务相当的孙立就是马军小彪将。而鲁智深马上实战当然也不弱,能和五虎之一的呼延灼打平。而呼延灼和林冲、秦明、杨志、索超等人也都差不多,鲁智深如果作为骑兵统领,不是五虎至少也是八彪。但同样明显的是,即使鲁智深位列五虎,在其中也没有太多特色。
但如果放到步兵统领就不一样了。对于鲁智深本人来说,应该也是马下功夫胜过马上的。所以能够稳居步兵头领首位,另一个步兵头领武松也厉害,而且和宋江有交情,但也不能超过鲁智深,可见鲁智深实力之强。其实花荣作为宋江的头号心腹,武艺也非常高,比鲁智深还有资格进五虎。但是作为八骠骑的统领,这个职位也是不一般。而且不管鲁智深还是花荣,事实上排名都在董平之上。
所以有时候,“鸡头”往往比“凤尾”重要,这样想就不会觉得鲁智深被埋没了。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