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里武艺最高,单兵作战能力最强的是谁?
《水浒传》里,大名府兵马都监天王李成的武艺最高,单兵作战能力最强。不信?那咱们就来读一读施耐庵的原著吧。
吴用兵打大名府 李成铁血突围要说《水浒传》中最残酷的一战,我觉得,一定是吴用兵打大名府。这场战斗是吴用唯一一次作为主帅,亲自策划和指挥的一场大战。大概是好不容易逮着机会了,所以,吴学究这一战是下了死手、毒手的。
吴用把这一战选定在元宵节,而且是乘着大名府军民同乐,倾城出动观灯狂欢之时,在最热闹的翠云楼纵火,制造混乱,乘乱打破了城池。
正因为如此,这一仗下了,“民间被杀死者五千余人,中伤者不计其数,各部军马,总折却三万有余”。在《水浒传》中,这是伤亡最为惨重的一仗,战况异常的残酷。
这一仗,吴学究铁定是要摧毁大名府,而且,要彻底打击大名府军民对抗梁山的信心。除了痛击大名府官兵,残杀大名府百姓而外,吴用还派出两队人马,袭击了梁中书、王太守的官邸,这一门良贱被杀十之八九。
吴学究是绝对不会放过梁中书的,因而,派出四大五虎将,三员八骠骑、加上李逵、雷横、孙立等二十七八员马步军将校,在城内城外设伏,围追堵截梁中书。
梁山几乎出动了最强战阵,势必活捉大名府留守。然而,如此强大的战团最终却未能将梁中书活捉。那么,梁中书是如何突出重围的呢?
书中交代,李成率领五百铁骑,保护梁中书从南门杀到北门,从北门杀到东门,然后又杀回南门,从南门突围而去。
李成在呼延灼、林冲、关胜、李逵、花荣、孙立等人的围堵下,保着梁中书杀出一条血路。刚刚出城,迎头又是秦明、杨志、欧鹏、燕顺拦住去路。李成再奋神威,冲杀而去。
此时,闻达前来接应,两将合兵一处,再度杀退雷横、樊瑞、项充、李衮、施恩、穆春六将,梁山活捉或者斩杀梁中书未能得逞。
天王李成面对梁山最强战团,保着梁中书铁血突围,不仅展示了强大的武功,更是显示了超强的单兵作战能力。试问,《水浒传》中还有谁能做到呢?
千万别拿《征四寇》说事,这不是施耐庵的《水浒传》。
那么,天王李成为何有如此之高的武功,如此之强的单兵作战能力呢?
李成能征惯战 力压“玉麒麟”《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原本是北宋的“北京”,而施耐庵显然是把后来的北京与北宋的北京写成了同一个地方。这其中,是有深刻寓意的。之于文本故事而言,说的是这个地方便是边境了。因此,大名府的战将都是惯曾出征的边关战将。
杨志大名府与索超争功这回书中,施耐庵着意描写了梁中书手下的强力战阵:
左右两边,齐臻臻地排着两行官员,指挥使、团练使、正制使、统领使、牙将、校尉、正牌军、副牌军。前后周围,恶狠狠地列着百员将校。
大名府战阵可观,军令严密,军容肃整,可谓进退有度。因而,梁山两番用兵才以智取夺下这个城池,比打其他州府困难得多。
这样的战团,必定有能征惯战之将,大名府兵马都监天王李成、大刀闻达便是这支军队的主将,将旗一举,“前后五军,一齐整肃”。这就说明李成、闻达在军中的威信,当真有“万夫不当之勇”。
索超挑战杨志,梁中书有意抬举青面兽,把自己的披挂、战马借给了这个刚刚押解来的配军。李成不甘折损大名府军团威风,立即把自己的战马、披挂也借给了索超。
索超是一员猛将,而且,“为国家面上,只要争气,当先厮杀”。因而,索超得名“急先锋”。李成爱护部下,如此厚待索超,证明他为国家面上也是十分争气的。而且,敢与梁中书叫板,也是其实力做底气。
李成对索超说:“我有一匹惯曾上阵的战马,并一副披挂,都借与你,小心在意,休教折了锐气。”
战马惯曽上阵,也就证明李成与大名府所有的将佐一样,都是能征惯战之将。而且,他是前后五军主将,所以,李成的战斗力相当强,能够在梁山二十几员战将的围追堵截下铁血突围,没有真本事是绝对做不到的。
且说李成的战马,书中是这样描述的:“色按庚辛,仿佛南山白额虎;毛堆腻粉,如同北海玉麒麟”。
写到这里,便不用多讲了。天王李成的武功高超,单兵作战能力超强,恐怕都可以成为《水浒传》第一。
大名府为何有两个都监 李成又是哪家天王《水浒传》中有两个天王,一个是开启梁山大聚义的托塔天王晁盖,另一个则是天王李成。
托塔天王出自印度佛教的毗沙门天王,也就是北方多闻天王。这是施耐庵依据《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铁天王晁盖”的赞诗,塑造了一个佛教四大护法天王。龚开的赞诗是这样写的:毗沙天人,澄紫金躯。顽铁铸汝,亦出烘炉。
既然晁盖是佛教的四大护法天王之一,那么,他就不能做道家天罡地煞的寨主了。因而,晁盖便在曾头市这场“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之战中归位——晁盖不是死了,而是天王回归本位了。
晁盖是因为法华寺的两个僧人引诱中计,然后归位的。法华寺却有古迹,就在现在的北京。宋江给晁盖做法事的时候,请来了“北京”龙华寺的大圆法主。
这其中便大有蹊跷了。
既然是托塔天王归位,那么,必然就是佛门中“接引”。而晁天王英灵未远,“北京”的大圆法主就来了,而且,举荐了“玉麒麟”。这其中是不是法华寺的僧人“接引”晁天王归位,龙华寺的大圆法主“接引”晁天王归于正位呢?
托塔天王是北方多闻天王,他的本位就在北方。那么,李成又是哪家天王呢?
在《水浒传》中,所有的州府都只有一个兵马都监,比如黄信、董平、张青,而大名府却有两个。在李成的后面,便是闻达。
李成是“天王”,居于“北京”,多闻天王居北方(正西北),声名闻达四方——所以,李成其实就是托塔天王。
施耐庵早就交代,“晁、宋二头领一同替天行道”,而梁山后来的主张是“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山寨两次攻打曾头市,就是抗金保境,晁天王壮志未酬,怎么能言而无信,半途归去了呢?
所以,《水浒传》中的两大天王,其实都是“托塔天王”。施耐庵以分身写法,暗示了晁盖、宋江都是一代抗金英雄。
如此,就不难理解天王李成是《水浒传》武功最高,单兵作战能力最强的战将了。
水浒里武艺最高,单兵作战能力最强的是谁?
叹多少,英雄尘土。挟客凭高西风外,问举头,还见南山否。——南离大将军·石宝。
题主的问题应该拆分成两部分来问,首先《水浒传》里物理输出的第一人是卢俊义无误,法师的话应该算公孙胜(不算他师傅了就)。但要论单兵作战能力,小编推崇的是方腊方的南离大将军——石宝。
石宝何许人也,方腊手下元帅,四大天王之一,号称南离大将军,惯使一个流星锤和一把名为“劈风刀”的宝刀
惯使一个流星锤,百发百中,又能使一口宝刀,名为劈风刀,可以裁铜截铁,遮莫三层铠甲,如劈风一般过去。
在接受诏安后,梁山先后被安排去攻打王庆田虎大辽,虽面对强敌,但108未曾死伤一人。到了征方腊情况就大变了,方腊的将领们个个武艺高强,誓死保护方腊。而大将军石宝参与的战斗更是战绩华丽,战杭州梁山死正将四名,偏将五名,乌龙岭死正将三名,偏将五名,共17员大将。北关门前,先是锤击索超拿下一血,接着力斩邓飞,再diss鲍旭实现三杀。接着到下个战场乌龙岭上又连杀马麟、燕顺,社会你宝哥,人狠话不多!
石宝武力冠绝,单兵作战能力极强,大敌当前脑子也灵活,与搭档宝光如来邓元觉一起出没,邓元觉虽贵为国师,排位也在石宝之前,但杭州城中排兵布阵,基本都是石宝来安排,充当着前线军师的角色,邓元觉也是言听计从。石宝抵挡梁山最强战力,进可攻,退有方,败而不溃,退而不乱,又可险中取胜。
下面来回顾一下石宝的高光表现:
杭州城力敌徐宁,郝思文杭州城外长安坝两军初遇,石宝派副将王仁、凤仪前去诱敌,不料被杀,随后“宋军冲杀过去,石宝抵挡不住,退回皋亭山来。”至日落退入杭州城不出。这一段的亮点是王仁、凤仪且能与花荣、秦明打的难解难分,最后遭暗箭而亡,副将实力已能与八彪五虎掰手腕,那么阵中大将军自不会差。 随后梁山围城,机智的石宝利用了宋江多疑的心理,大开北城门,故布疑阵,宋军中的徐宁与郝思文当时就懵了,于是走近城门吊桥边看时,城内与城西偏路伏军尽出,万箭齐发,郝思文正要举刀迎战,忽被绳索套住,拖进凌迟处死,徐宁为救郝思文颈项上中了一支毒箭,调治半月无效,后不治身亡。石宝用“空城计” 助攻杀死梁山两员大将,方腊军士气大振。
涌金门张顺归天宋江攻不下杭州,派张顺夜探水路,不幸中伏,惨死涌金门,可以说石宝镇守的杭州城简直是天衣无缝。
北关一战关胜石宝首次正式亮相,是在北关门下,石对手是关二爷的后裔强五虎关胜,斗到二十余合,石宝拨回马便走,想以拖刀计斩关胜,关胜却不上当,赞到:
石宝刀法,不在关胜之下,虽然回马,必定有计。
关胜肯定了石宝的武艺,仅一句话石宝的武力就可抵五虎。
北关二战拿双杀第二次出战仍在北关门,石宝这次的对手是索超:
两马相交、二将猛战,未及十合,石宝买个破绽,回马便走。索超追赶,关胜急叫休去时,索超脸上着一锤,打下马去。邓飞急去救时,石宝马到,邓飞措手不及,又被石宝一刀,砍做两段。
这一段石宝的刀和锤子都有了出场记录,短短七十个字画面感极强,石宝轻松拿下双杀。
北关三战逆袭斩将北关门第三战,宋军中排除的是李逵、鲍旭、项充、李衮的恐怖阵容。这个阵容一出场周围必定血流成河。石宝此战明显轻敌了,由于对自己的武艺过于自信,拍马上前迎敌,怎料劈风刀被项充李衮两个盾牌挡住,接着李逵一板斧将马砍死,马一死,眼看石宝要掉下来,脚还在蹬中,四个人一拥而上直取石宝姓名。但经验丰富的石宝临危不惧,马脚一断,石宝“便跳下来,望马军群里躲了。”首先是跳而不是倒,试问这风骚的走位还有谁。然后立即冲入马军群中,以马为掩护。石宝跑入城后,立即伏在城门里面,看见鲍旭抢将入来,刺斜里只一刀,早把鲍旭砍做两断,机智的完成了残血反杀。
乌龙岭施计斩双解毕竟《水浒传》中梁山是主角,纵使你石宝再智勇双全还是难逃团灭的下场。杭州城破,石宝和邓元觉引残兵边打边退,从富阳、桐庐一逃到乌龙岭。乌龙岭半山腰解家兄弟之死也是石宝之计。解珍正爬在山凹处,只听得上面叫声:“着!”一挠正搭住解珍头髻。解珍急去腰里拔得刀出来时,上面已把他提得脚悬了。解珍心慌,连忙一刀,砍断挠索,自己却从空里坠下来。梁山的ye战特种兵就这么没了。
绝境斩双雄兵困马乏的石宝第一时间看出乌龙岭易守难攻,无奈兵力不足,请邓元觉去求方腊派兵增援乌龙岭,未果。后邓元觉被花荣射死,石宝英雄末路,孤身带着残兵去破阵,还杀了武艺不俗的马麟、燕顺。
乌龙岭自刎方腊大势已去,存活的残兵也有些“四面楚歌”。睦州失守,梁山军两面包抄乌龙岭,石宝自知命数已尽,不甘被俘受辱,便用劈风刀自刎于乌龙岭。
石宝是方腊军中亲手杀死梁山将领人数最多的一名将领,如果《水浒传》以方腊方为主角,石宝可以算得上是江南第一条好汉,他不仅拥有过人的武力和成熟的作战方法,而且反应敏捷,又有勇有谋。最令人敬畏的是他宁死不屈、困兽犹斗的气势。而且,石宝在各种水浒武评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经常被认为是“水浒中最刚之人”以及方腊手下的第一将领。
文/逻辑文史游
论石宝吹的专业性~
水浒里武艺最高,单兵作战能力最强的是谁?
水浒传里单兵武艺最高手当为玉麒麟卢俊义。其为北宋武圣周侗的亲传弟子,且从小习武,武艺高于林冲,岳飞等人,艺出同门,但个人能力实力最强。家庭富有,习武经商。为人清高,不愿市俗。他上梁山是被动的,无奈的,是中计后被迫上山的。上山前他从骨子里是瞧不起梁山好汉的,从心里不愿与梁山为伍的!
水浒里武艺最高,单兵作战能力最强的是谁?
《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都是威名赫赫的好汉。他们大都是敢爱敢恨,武功高强;其中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更是作者耗费了大量笔墨描写的人物。但他们都不是梁山英雄中单兵战斗力最强大的。 “河北玉麒麟,棍棒功夫天下无双无对”。卢俊义的武艺,才是水浒世界中的当世第一。他被宋江吴用诓骗上山的时候,曾经被梁山上一群超一流高手“车轮战”。诸如武松,杨志,鲁智深等威名赫赫的猛将,在卢俊义手下,没有一个人走过五招。由此可见,卢俊义的武艺,简直高出了其他人一个档次。梁山第一的位置,非卢俊义莫属。
水浒里武艺最高,单兵作战能力最强的是谁?
水浒单兵最强者,舍他其谁?卢俊义都白给。此人只一招就打伤呼延灼,吓退关胜,撂倒鲁智深,战败徐宁杨志,打得索超满脸是血找不到北,直视梁山五虎将八骠骑如无物,试问这样的战力,算不算单兵最强?
面对梁山大军压境,此人单枪匹马,开关延敌,日不移影,连打梁山一十五员大将,将卢俊义、呼延灼、朱仝、雷横,索超、关胜、杨志、单廷珪、魏定国、宣赞、郝思文、燕青、杨林、欧鹏、凌振、马麟、邓飞、施恩、樊瑞、项充、李衮、时迁、白胜,大小二十多员大将,一万大军,阻在东昌府外,逡巡而不敢进。
卢俊义派人向宋江告急,宋江又会同林冲、花荣、刘唐、史进、徐宁、燕顺、吕方、郭盛、韩滔、彭玘、孔明、孔亮、解珍、解宝、王矮虎、一丈青、张青、孙二娘、孙新、顾大嫂、石勇、郁保四、王定六、段景住,大小头领二十五员,包括吴用,共五十员大小头领,会盟而谋之。直到吴用出谋划策,动用马军、步军、水军,三军协作,才生擒此人。
若问此人大名,虎骑出身的没羽箭张清是也。有人闻言大笑,张清梁山排名仅在第十六位,况且此战,皆因诸将怕卢俊义与宋江争功,未肯尽力,临阵放水,才使他耀武扬威,乃竖子成名。其实非也。
张清排名在后,是因他上山最晚,资格最浅。即便如此,座次都在杨志徐宁索超李逵之上。杨志索超暂且不说,那徐宁大破连环马,解梁山危难于倒悬,功不可谓不大。李逵李铁牛更是宋江的救命恩人,最亲的心腹老铁,排名在这二位之前,足见张清在梁山的分量。诸将有没有放水,你只看他被捉上山,有多招人忌恨就知道了:“众多兄弟都被他打伤,咬牙切齿,尽要来杀张清。”结怨太多,皆因他出手太毒。
当时宋江与卢俊义分兵,分头攻打东昌府和东平府,规定谁先得胜,便为梁山泊主。战斗刚开始,卢俊义部下只有郝斯文与混世魔王樊瑞出战,一等高手如关胜呼延灼等都按辔不出。及至宋江到来,振臂一呼,那几位降将,无不想在人前显能,众里夺尊。什么韩滔彭汜,宣赞徐宁,都争着在宋江面前露脸抢功。结果怎么样?徐宁宣赞被打下马,韩滔彭汜满脸花,脸丢大发了。
这时候恼了双鞭呼延,喝道:“小儿得宠一力一勇,认得大将呼延灼么?”
话犹未了,便遭毒手,被张清一石打中手腕,使不动钢鞭,返身便走。
大刀关胜轮青龙刀,纵赤兔马,奋起神威,直取张清,又被一石子打在刀背上,火花迸起,惊回本阵。这两个杀星都不济事,其他也就休提。
新招聘的双枪将董平暗打小九九:“我新降宋江,若不显些手段,上山去也无光彩。”他和张清东平东昌,唇齿之邦,张清的手段,他心里门儿清,结果三条枪搅在一团,竟占不了丝毫便宜。双方杀急了眼,被张清抓个空,撇了长枪,双手把董平连胳膊带双枪抱住死命往下扯,在马上玩起了摔跤,你说这张清是不是个狠人!
宋江看来了唉声连连,叹道:“昔日五代铁抢王彦章连败三十六员唐将,此人无移时连打我一十五员大将,勇猛不在王彦章之下。”《水浒》写到这儿,特地加了一句:“众人无语。”啥叫众人无语,就是一个个的脸上都挂不住了呗。几十员大将轮番上阵,竟制不住一个张清,梁山可以说从未由此败绩。
后来是吴用设计,公孙胜作法,鲁智深武松押粮诱敌,林冲引铁骑趁夜色突袭,李俊二张三阮两童水军齐出,才拿得张清。就在被抓前,这小子还把鲁智深头上造了个大包。张清的战力,直接属于开了外挂,所以我认为,放眼《水浒》,若论单兵战力,舍他其谁?
水浒里武艺最高,单兵作战能力最强的是谁?
水浒里武艺最高,单兵作战能力最强的人,我认为只有两个人够这个资格,一个是被多数人公认的卢俊义,另一个是被多数人忽视的兀延光。
先说卢俊义。
能证明卢俊义武力输出最强的无疑就是征辽一战了。耶律宗云,耶律宗雷,耶律宗电,耶律宗霖,这哥四个都有短时间内单挑梁山五虎八骠不败的实力,四个人围殴卢俊义一人一个时辰,被杀一个后只能仓惶逃跑。这还不算完,卢俊义又单人独马杀散上千辽兵。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不服,上千辽兵算什么,三国的赵云能在百万军中来回冲杀六七次呢!其实,跨书论武容易忽视的就是作者写作的习惯和武力定位,在三国中,普通士卒的战斗力几乎被忽略了,在一个一流武将面前,成千上万的士兵一触即溃,亳无战斗力;而水浒中,施耐庵却用一挑四鏖战一个时辰后再单挑一千多辽兵来表现卢俊义的惊天战力。事实上,无论是上千还是几万普通士兵,再厉害的人也不可能单挑胜之,有句俗语说就算你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一个人怎么可能对付几千上万甚至十万百万人?但既然是小说,我们就不能当真,评水浒,就得尊重施耐庵的写作习惯;如果评隋唐,就得默认李元霸如虎蹚羊群砍瓜切菜一样可以单枪匹马打败一百六十万人马。
再比如,被施耐庵奉为“水浒寨最英雄”的武松借酒壮怂人胆打了一头斑斓猛虎,这在<水浒>中无疑也是最顶级的战斗力,但别的小说中顶级武将可以轻松虐杀驱赶老虎,甚至隋唐的雄阔海三拳两脚瞬间解决两头猛虎,这也是<说唐>一书作者的写作习惯与施耐庵不同之处;而且打了两头猛虎的雄阔海都难挡李元霸一招。所以,武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了一头猛虎是水浒中顶级战力的表现,轻松打了两头老虎的雄阔海在隋唐中反而算不上出彩,因为他离那个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勇的李元霸还差了七八条街的距离,隋唐的武力设定太高!
所以每个作者的写作习惯不同,对书中人物的武力定位也是有各自构造的体系。对卢俊义而言,斗杀耶律四将再单挑上千辽兵就是<水浒>中武力最强的表现了。
再看兀延光。
兀延光一出场就被定义为“辽国上将第一人”,这和那句烂大街的形容词“某某有万夫不挡之勇”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兀延光的武力非常明确,那就是整个辽国的第一名,无论你服不服都是如此,书是施耐庵写的,他要说谁第一谁当然就是第一,因为施耐庵对这有最终解释权。
整个辽国的第一人,这是个概恬,兀延光到底多厉害,先看看他的几个手下:
阿里奇三十回合败徐宁。
史进和徐宁都是梁山的八骠骑,徐宁的武艺很得林冲称赞,徐宁对位梁山五虎之一董平五十个回合不落下风,却三十回合完败给阿里奇,阿里奇的武艺显然在董平之上。
琼妖纳延三十回合败史进。
梁山八骠骑的武艺非常相近,史进不见得弱于徐宁杨志等人,三十回合败给琼妖纳言,琼妖纳延的武力也大概相当于阿里奇,肯定也高于董平。
贺重宝三十回合不敌关胜。
乍一看三十回合败于关胜的贺重宝好像本事好不到哪里,但得看贺重宝的对手是谁,梁山五虎之首的关胜,十个回合能败索超!梁山其它虎将在对位八骠骑的时候基本都是五十回合平手或略占上风,说明虎将对骠将的优势不大;在关胜手下支撑三十回合的贺重宝,相比十个回合败于关胜的索超也是有一定的优势,而其它虎将对骠将也同样有微弱的优势,这样看来,贺重宝至少也有其他虎将的水平。而阿里奇和琼妖纳延都有强虎的表现了。
三个手下都有梁山虎级或虎级以上的表现,那号称辽国第一人的兀延光本人又是个什么实力呢?
兀延光本来是和关胜单挑的,但张清和花荣在旁边都没闲着,张清的飞石连梁山的虎将骠将都招架不了,打兀延光手下的偏将牙将自然不在话下。高手对阵,稍微疏忽就有可能改变战局,和关胜全力对峙的兀延光不可能不忌惮张清的飞石,手下帮手被打光,兀延光心慌撤退是很正常的事情,何况又有个花荣冷箭助攻。关胜的刀法堪称梁山第一,花荣的神箭与张清的飞石之凌厉就是全神贯注防备的一流猛将也少有人能躲过,在这三大顶级战将围攻下兀延想不死都难;而且,整部书中也不可能有人能逃过梁山这三人如此全方位多角度的围攻,包括被很多人推崇的王进王寅孙安卞祥之流!施耐庵的安排也别有用意,他让花荣和张清施展绝技助攻关胜,而不让梁山三人凭武艺群殴兀延光;不然,无论最终能否胜兀延光,还是一番激斗之后杀死兀延光,对梁山三将面上都不好看。关胜正面主攻,花荣张清两面包抄,这种看似不是群殴其实是比群殴更高明的战术一方面证明兀延光武艺之高,同时也兼顾了梁山三将的面子。
结论:卢俊义和兀延光并列水浒个人最强武力输出,单挑能力最强。
我是东岳巍巍汶水幽幽,欢迎评论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