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死后,宋江为何不马上帮他报仇,反而等了一年?

宋江不想报仇,还是有事耽误了?

晁盖死后,宋江在林冲的积极倡议下,权居寨主之位。梁山好汉因为宋江做了临时寨主,大小头领“尽皆欢喜,拱听号令”。

山寨群情高涨,宋江也是雄心勃发,与众人商议,兴兵去打曾头市,为晁盖报仇。吴用却劝道,居丧期间不可动兵,百日之后,才可兴师。于是,宋江便依吴用之言,守住山寨,追荐晁天王。

但是,吴用说的是百日之后才可兴兵,为何宋江在一年之后才出兵攻打曾头市呢?这一年之中,宋江又干了些什么呢?

宋江驯服“玉麒麟”,并非为晁盖报仇

话说宋江采纳吴学究之言,只在梁山做功果,祭奠晁盖。在这期间,宋江请来了大名府龙华寺的大圆法主,在梁山做道场。这天,宋江、吴用与大圆和尚喝茶闲聊时,问起了北京的风土人物。大圆和尚反问道:“头领如何不闻河北‘玉麒麟’之名?”

大圆和尚说起玉麒麟,宋江、吴用立即反应过来,一齐“猛然省起”,宋江说道,你看看,咱们两人还没老,怎么就这么忘事呢?河北玉麒麟就是大名府的员外卢俊义啊,此人是河北三绝,“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对”。

这个细节说明,晁盖还没死的时候,宋江、吴用早就调查研究卢俊义了。因而,宋江要请卢俊义上梁山,其实与晁盖之死没有多大关系。事到如今,虽然也有为晁盖报仇的想法,但却不是宋江请卢俊义的主要目的。

那么,宋江请卢俊义上山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宋江在赞扬了卢俊义之后,交代了自己很久以来惦记河北玉麒麟的目的,这个目的便是“何怕官军缉捕,岂愁兵马来临”。

宋押司的这句话,实际上讲了两个目的。首先是要抵御官军的缉捕,然后是防备兵马来临。然而,从前面的故事解读,以及文本逻辑分析,宋江这两个目的显得有些古怪。

晁盖死前,宋江先后发起了祝家庄之战,出兵打下了高唐州,杀了高廉。接着,便将呼延灼所率领的官军杀了个片甲不留。非但如此,宋江还杀到了青州,擒获了呼延灼,斩杀了宋徽宗的国舅慕容知府。又赚金玲吊挂,攻陷了华州,斩杀了贺太守。

宋江何时惧怕过官军缉捕了?既然不怕官军缉捕,宋江又为何要重复一句“岂愁兵马来临”呢?其实,宋江所说的“兵马”指的是曾头市的兵马,曾头市的兵马便暗写的是金国的兵马。

所以,宋江请卢俊义上梁山,是要去打金国的兵马。

为此,宋江花了一年的时间,驯服“玉麒麟”。没有“玉麒麟”,宋江打曾头市绝对没有把握。

明明是请卢俊义上梁山,为何变成了驯服“玉麒麟”呢?

《水浒传》中的三匹名马相互克制

施耐庵博学多才,于阴阳五行十分精通,开篇故事中的一首五言绝句,就以河图洛书的天地生成之数和大衍之数,隐伏了《水浒传》的主题。而且,通篇都贯穿了“天地循环”的生克制化原理。在曾头市的故事中,施耐庵以三匹名马,暗示了晁盖为何战败,宋江为何要等上一年才去攻打曾头市。

这三匹名马,便是宋徽宗御赐给呼延灼的踢雪乌骓,金国王子的坐骑照夜玉狮子,以及大名府兵马都监李成惯经战阵的“玉麒麟”。

这三匹名马其实是相互制约的关系,象征着宋徽宗被金国王子灭掉,梁山好汉则制服了金国王子。

晁盖起兵攻打曾头市,宋江、吴用一起苦谏,宋江也一反常态的没有执意力争自己带兵前往。这其中的奥妙,就隐藏在“玉麒麟”身上。

上文讲到,宋江、吴用早就关注“玉麒麟”了,但却不一定是关注卢俊义。卢俊义不过是以人拟物的一种修辞手法,宋江想要的是“玉麒麟”。所以,大圆法主提到的不是卢俊义,而是“河北玉麒麟”。

卢俊义是大名府人,大名府的天王李成曾经把自己的战马借给索超,与杨志斗武。容与堂本《水浒传》是这样形容李成这匹惯曽上阵的战马,道是:“色按庚辛,仿佛南山白额虎;毛堆腻粉,如同北海玉麒麟”。

晁盖、李成都是“天王”,而且,都是北方多闻天王。虽然书中把晁盖写成“托塔天王”,而李成却没有讲清楚是哪家的天王。但是,大名府的另外一个都监叫闻达。北方多闻之名天王闻达四方,那么,李成就是北方多闻天王,也就是托塔天王。

此时,玉麒麟还在李成手里,晁盖只带着踢雪乌骓去打曾头市,惨败便是早就“注定”了的。

书中暗线交代,宋江在听说了照夜玉狮子时,心中暗喜,从此便开始盘算了这匹名马。宋江一定要得到照夜玉狮子,因而,最迟是在段景住送来照夜玉狮子时,便开始策划要驯服“玉麒麟”了。

那么,宋江为何一定要得到玉麒麟呢。没有卢俊义,同样可以在吴用计谋,公孙胜法术的帮助下活捉史文恭,得到玉麒麟。

这是因为,曾头市之战隐写了北宋的一段亡国历史,这段历史就是“宋金海上之盟”。

晁宋二头领一同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宋江做了临时寨主之后,立即调整梁山好汉的分工。很多读者认为,这是宋江架空晁盖,一朝大权在握,便推翻了晁盖的安排。其实,这样的理解是不正确的,可以说完全歪曲了《水浒传》的原意和主题思想。

文本中说,宋江调整梁山好汉分工,专门成立了“北地买马”团队,杨林、石勇、段景住三人负责去北地买马。

这一笔,与宋江驯服“玉麒麟”是一个意思,没有战马,又如何抵御官军缉捕,防备兵马来临呢?但是,这个“北地买马”团却导致了第二次曾头市之战。

前番晁盖打曾头市,是因为段景住盗马引起的。一年之后,宋江打曾头市,则是因为买马而引发的。而决定曾头市之战胜负的,又是踢雪乌骓、照夜玉狮子、玉麒麟,因而,曾头市的故事就隐写了“宋金海上之盟”。

段景住其实是一个辽国汉人,在辽国境内的枪杆岭盗得了照夜玉狮子。书中说,金毛犬原本是看家的,但却做了家贼。

历史真实中,“段景住”隐写的是马植。马植是辽国汉人,官至辽国光禄卿。此人暗中出卖辽国最高机密,通过童贯向宋徽宗献“平辽策”,以北宋与金国联盟夹击辽国,实现“复燕”大计。

宋徽宗采纳了马植的建议,派马政以买马为名,从登州上船,经海路到达金国,签订了“宋金海上之盟”。这个盟约的签订,加速了北宋王朝的灭亡。北宋兵马孱弱,不仅没能打下幽州,还被金国看破实力,发起了灭宋之战。

金国王子斡离不(完颜宗望)先灭辽,后灭宋,制造了靖康之难。

对比《水浒传》中的故事,难道不都是因为战马惹的祸吗?辽国的盗马贼从北地盗来战马,又到“北地”买马,简直与历史真实丝丝入扣。

晁盖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带着踢雪乌骓(呼延灼)出兵、夜袭(林冲没去),哪里是照夜玉狮子的对手?人家可是灭掉了北宋的“金二王子”。

尽管晁盖在打击金兵时不幸遇难,但他实现了“替天行道”的愿望。“晁、宋二头领一同替天行道”,这是晁盖借彭玘之口说出了的心中愿望。

梁山佛道合一,晁盖、宋江都是“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大英雄。因而,宋江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必须一战而荡平曾头市。在完成“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使命的同时,为晁天王报仇。

尾声:晁盖、宋江联手灭掉了金国王子

施耐庵写卢俊义,并非说他的武功有多高,而是以他来象征梁山战马的实力。所以,梁山口上卢俊义的嚣张气焰被宋江、吴用折腾得豪气全无。这原本就是一场精彩的训马大戏,哪里是“请”卢俊义呢?

卢俊义被梁山好汉所驯服,但却并没有死心塌地的上梁山。于是,宋江两次攻打大名府。这两场战斗从秋末初冬打起,一直到第二年的元宵节才结束。到了春暖时分,宋江兵发曾头市。此时,距晁盖中箭,恰好是一年时间。

施耐庵之所以把卢俊义写成大名府人,是因为“玉麒麟”就是北方多闻天王的坐骑,是一匹神仙战驹。因而,“玉麒麟”上应天罡星,只能居于天魁星之后,坐第二把交椅。因而,活捉史文恭与梁山寨主归属无关。

大名府的天王也是托塔天王,这条暗喻意味着晁盖并没有死,而是被“接引”到了大名府。究竟书中是如何暗中交代晁盖是被“接引”到了大名府,我将在另外的文章中予以解读。

总而言之,晁盖不是“死了”,而是托塔天王归位了。因而,宋江攻打曾头市并非为晁盖报仇。

据《捕盗偶成》、《三朝北盟会编》等史料记载,梁山好汉将在前往攻打幽州、抗击金兵途中经过大名府。因而,梁山好汉便极有可能与天王李成联手抗金。

我正在紧锣密鼓的按照《水浒传》前七十回书的伏线,续写梁山好汉大聚义之后的故事。关于托塔天王李成与梁山好汉联手抗金这一段,我是这样设计的:

靖康之难后,梁山好汉设计引诱金国王子斡离不(完颜宗望)进入伏击圈,然后将金兵杀了个片甲不留。金国王子单枪匹马逃命,没多久便羞愤交加,忧惧而亡。

历史真实中,完颜阿骨打的二王子完颜宗望真的是在靖难二年六月(此时北宋已亡),因病而呜呼了。

金国之强悍,不是晁天王轻易能够能够战胜的。施耐庵不写神剧,而是以历史真实为线索,宋江、晁盖经历艰难曲折才能实现“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愿望。

所以,宋江在晁盖死后,经过了一年时间的精心准备,荡平了曾头市。

晁盖死后,宋江为何不马上帮他报仇,反而等了一年?

晁盖死时,梁山好汉中能与史文恭对战的只有林冲一人。但是,如果让林冲擒了史文恭,这对代理梁山泊主的宋江是很不利的。因为按晁盖的遗言,谁擒了史文恭谁为梁山泊主,这就意味着宋江要让位于林冲。而让位于林冲是宋江最害怕的,因为林冲为人厚道,武艺高强,又是梁山元老,很有威望,很能服众,如果让位于他,是完全有可能弄假成真的。宋江是一个想有作为的人,他最害怕的是丢掉梁山泊主之位,丢掉权力,为了不让林冲擒拿史文恭,确保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宋江不得不把为晁盖报仇的事暂且搁下,留待以后再说。

晁盖死后,宋江为何不马上帮他报仇,反而等了一年?

晁盖死后,宋江之所以没有马上为他报仇,而是等了一年以后,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治丧其间,确实不宜用兵

大寨主阵亡,对山寨来讲无疑是天大的事。宋江本想即刻出兵讨伐曾头市,以报血海深仇。但军师吴用说:

哥哥, 庶民居丧,尚且不可轻动。哥哥兴师,且待百日之后,方可举兵,未为迟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普通老百姓办丧事,尚且需要一定时间。今日晁天王归天,治丧期间大举用兵实在不合适宜。还是等过了百日再说吧。

吴用的意见无懈可击,宋江自然要等百日之后才能用兵。

、百事待举,诸事缠身,无暇用兵

大寨主去世,新寨主就位,人事变动必然是第一位的。紧接着,还要贯彻新的施政纲领和管理理念,否则就会失去方向。

在林冲吴用和众将领的极力要求下,宋江暂居山寨之主。他立刻做了三件事。

一是把“聚义厅”改成“忠义堂”,这一下子就把晁盖原先的理念完全颠覆了。

二是重新排好座次。宋江之下,是军师吴用,法师公孙胜。

中军第一位是花荣。这就能够理解,花荣为什么最后要和吴用吊死在宋江坟前了。

左军第一位是林冲。论资历和功劳,林冲并不在宋江之下,排在第一位是大势所趋。

右军第一位是呼延灼。

前军第一位是李应。

后军第一位是柴进。

水军第一位是李俊。

可见武松鲁智深杨志等声名显赫的人物,都没有排在前面。足见宋江的用人之道,高深莫测,举重若轻。

还要重新安排其它杂七杂八吃喝拉撒的琐事,宋江要处理这么多大事要事,自然要开动脑筋颇费思量,需要一定的时间。

、治丧琐事,宋江是无法脱身的

办丧事,自然要有个丧事的样子。众头领每天都要披麻戴孝,到晁盖的灵前烧香默哀祈祷祭祀。这种仪式没有宋江这个新任寨主,成何体统?

另外,还要延请高僧大德前来吃斋念佛作道场,诵经超度晁盖的亡灵。这种仪式同样离不开宋江的朝夕陪伴。

因此,在治丧期间,宋江是无法脱身兴兵讨伐的。

四、智赚卢俊义颇费周折,延误了报仇的时间

为了赚取棍棒功夫天下无敌的卢俊义上山,好能早日擒住杀害晁盖的元凶史文恭,吴用亲自下山把卢俊骗上了山。可惜卢俊义死活不愿落草为寇,回到家里又被官府捉拿押进了死牢。

为了解救卢俊义,又经历了燕青放冷箭救主,石秀劫法场跳楼,收复大刀关胜和急先锋索超两员朝廷大将。

所有这些事情,都延误了为晁盖报仇的时间。

五、宋江生病,再次延误了报仇的时间

漏房偏遭连绵雨。在解救卢俊义的过程中,宋江后背又偏偏生了疽痈,久治不愈,只好让张顺去请神医安道全。

请神医是要带钱的,张顺随身携带了一百两蒜条金。不料在过江的船上遭遇劫匪,劫匪见钱眼开,趁张顺睡熟时把他捆上扔进了杨子江。多亏张顺水性好,才挣脱绳索逃了活命。

见到安道全以后,又被他的情妇李巧奴给绊住了手脚,迟迟走不成。被逼无奈,张顺只好杀掉李巧奴,这才把安道全请上了梁山,治好了宋江的病。

总结:

综上所述,可见宋江并非是不想急于为晁盖报仇,而是基于以上五种原因,才导致报仇之事延误了一年。

待把卢俊义解救上山,宋江立刻就兴兵攻打曾头市,由卢俊义生擒了史文恭,将其剖腹剜心,祭献在晁盖灵前,为晁天王报了仇雪了恨。

晁盖死后,宋江为何不马上帮他报仇,反而等了一年?

作为梁山第二任寨主,晁盖上了梁山之后,基本就没下山过。后来他亲自领兵攻打曾头市,结果因为大意轻敌而中计,自己中箭而死。临终前,他留下一句话,谁要是能捉住射死他的,谁就能做梁山大当家。

晁盖死后,虽然宋江不是寨主,但是作为二当家,他有责任为晁盖报仇,无论是出于地位还是兄弟义气。然而,晁盖死后,宋江并没有急于报仇。

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浒中,晁盖攻打曾头市在第六十回。后来,直到第六十八回时,宋江才再次攻打曾头市,中间隔了多久?差不多一年。大当家晁盖都死了一年了,宋江才为他报仇,究竟是为什么呢?是宋江在拖延时间,还是他不想为晁盖报仇,亦或是其他原因呢?

这事儿还真不能怪宋江,也没有阴谋论在里面。在我看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宋江不能为晁盖报仇。

首先,宋江正在拉卢俊义上梁山

晁盖的遗言中,不但要求宋江为他报仇,而且要“哪个捉的射死我的,便让他做梁山泊主”。然而曾头市人强马壮,史文恭武艺高强,梁山兄弟中,林冲等人也没有活捉史文恭的能力,所以必须找个更厉害的人来。

找谁呢?宋江在和北京大圆和尚聊天时,得知了大名府的卢俊义。于是宋江就和吴用策划了拉卢俊义上山的事。

后面吴用去给卢俊义算命,留下一首藏头反诗,又让卢俊义到东南一千里外避祸等。后来卢俊义经过梁山被捉住,在那里逗留了一段时间,回到家时,李固告他谋反。这以后,又经过卢俊义被捉,梁山救人等事,卢俊义和燕青最后才上了梁山。

可以说,拉卢俊义上梁山,耽误了很多时间,但这也是必须的。

再者,梁山正在为晁盖守丧

其实,晁盖刚死,宋江就要为他报仇的,但是吴用阻止了他。因为古人重孝,晁盖死了,不顾他的死还去大动兵戈的话,被认为不祥。所以,宋江为了祭奠晁盖,百日内没有动兵。

宋江聚众商议,欲要与晁盖报仇,兴兵去打曾头市。军师吴用谏道:“哥哥,庶民居丧,尚且不可轻动,哥哥兴师,且待百日之后,方可举兵。”宋江依吴学究之言,守住山寨,每日修设好事,只做功果,追荐晁盖。——《水浒传》

这里要说一下,吴用这话是有道理的,并非他不想为晁盖报仇。所以,阴谋论就消停吧,不然就没有后面智赚玉麒麟的事儿了。

最后,宋江生病了

卢俊义被捉在大名府后,李固使钱让人害了他,梁中书也有此意。为了保住卢俊义,梁山先是给蔡福、蔡庆送金子,又写传单恐吓梁中书等,最关键的还是攻打大名府。

但当时宋江生了背疮,再加上是冬天,天寒地冻,不适合打仗,而且晁盖也托梦给宋江,叫他别忙打仗了,赶紧找地灵星(安道全),不然没人能救得了他。

晁盖道:“非为此也。兄弟靠后,阳气逼人,我不敢近前。今特来报你,贤弟有百日血光之灾,则除江南地灵星可治。你可早早收兵,此为上计。”——《水浒传》

一方面要为晁盖守丧;一方面要拉卢俊义上山;一方面又要攻打大名府,拯救卢俊义和石秀等,正是这三点原因,所以晁盖死后,宋江没有急忙为他报仇。后面两点原因,其实也是宋江为了给晁盖报仇。

所以说,宋江不是不想为晁盖报仇,他只是被耽误了时间,而且后面也的确为晁盖报了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