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卢俊义的老婆贾氏,为什么会看上管家李固?
《水浒传》中隐写了北宋的兴亡历史,这是肯定的。是不是也一并隐写了南宋的灭亡,目前,我不敢轻易的下结论。但是,从前七十回书来看,施耐庵还是在很多细节处,隐约透露出南宋王朝的信息。
假如可以解读出《水浒传》隐写了南宋历史,那么,卢俊义的老婆贾氏为何会看上管家李固,就很好解释了。
《水浒传》中的南宋王朝施耐庵在前七十回书中,比较多的用了南宋时期的符码。比如,“提辖”这个官职就是借用南宋的,北宋根本就没有设置这样的官员。因为,宋高宗绍兴六年时,与金国签订盟约,划定双方边界,重开边境榷场。于是,便在榷场设置了“提辖”。
书中的曾头市,就是这样的榷场。梁山两次攻打曾头市,其实还真的隐藏着宋、金榷场的变迁。
晁盖攻打时,曾头市是没有官员的,大概就是民间的集镇。这个集镇为金国人经营,并没有得到官府的支持。
宋江荡平曾头市的时候,曾长者就变成了“曾长官”,与青州、凌州成了盟友,就是金国的官办榷场了。
因而,曾头市的故事即隐藏了“宋金海上之盟”,又有南宋榷场的隐喻,曾长官其实就是个管理榷场的“提辖”。
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叫做“九纹龙”史进。九纹龙有至少有这样几重隐喻,首先说的是北宋九代皇帝,恰好,南宋也是经历了九朝君主。
“九纹龙”还隐藏着大宋第九条龙,也就是宋钦宗。梁山好汉抗金的故事,就是在宋钦宗做皇帝的时候。书中以梁山好汉白龙庙小聚义,白龙隐写的就是宋钦宗赵桓。赵桓生于1100年,是庚辰年,就是一条白龙。白龙庙指的就是宋钦宗的朝廷,朝廷就是“庙堂”。
九纹龙的另外一层隐喻,说的就是九大王赵构。因为赵构把皇位归还给了赵匡胤的七世孙,因而,施耐庵认为,这个做法纠正了“杜迁”,符合“天道循环”。
《水浒传》中,施耐庵以“杜迁”这个人物,隐藏了北宋王朝的皇位传承,因为改变了世系,原本只能做“王”的人,轮流做了皇帝。因而,便是改朝换代,结果,北宋灭亡,断送江山。这就是梁山四任寨主杜迁、王伦、晁盖、宋江的隐喻,说的是杜太后涉嫌迁移了北宋王朝的传承礼律,是违背“天道”,导致天下大乱的妖魔。
书中还有很多这方面的隐喻,不再多举例。仅从上文所讲到的隐喻,《水浒传》应当真与南宋王朝有关系。
卢俊义的职业暗示了贾氏与李固的关系书中说,卢俊义是河北巨富。但是,我们一直就没搞清楚卢俊义到底是凭什么发财的,只把眼光盯在了“积祖富豪门”这句话上,认为卢俊义是靠祖上积累的财富,成了富甲一方的大员外。
其实,书中有一句话,就交代了卢俊义的职业,他继承了祖业,把祖上积累的财富继续做大。
书中写道,吴用、李逵在大名府街头假装算命先生,故意在卢俊义的“解库门首”唱号子,以引起卢俊义的注意。此时,卢俊义“卢员外正在解库厅前坐地,看看那一班主管收解”。
这里提到的“解库厅”,其实就是当铺,卢员外是个开当铺的老板。这是《水浒传》中写的梁山唯一一位做大生意的好汉,这不就是“贾”嘛?
所以,卢员外的老婆就叫“贾氏”。
从后来的情节中看,卢员外不仅是做着当铺生意,还涉嫌以燕青为头,干着私贩娈童的勾当。因而,吴用胡乱算了一个假八字,卢俊义竟然吓得“寸心如割,坐立不安”。
这个情节,实际上照应了卢俊义“只顾打熬筋骨”,冷落了贾氏的情节。卢员外原本就不太安分做“贾”。所以,贾氏才看上了官家李固。
为何贾氏看上了一个管家呢?
卢俊义带着李固准备出门,前往泰安烧香时,贾氏才出场,书中交代,贾氏当时是二十五岁。此时,恐怕就已经与李固勾搭上了。因而,书中特别写道:“李固去了,娘子看了车仗,流泪而去”。
后来,燕青证实,贾氏早就与李固暗中往来,此番主人去了梁山,他们两个便推门就里做了夫妻。
这也难怪,卢俊义的心思不在“贾”上,贾氏年纪轻轻,与大管家勾搭成奸,也就不奇怪了。这也意味着,卢俊义的生意将被李固霸占。
文本之中,就是这么写的。那么,这些故事又与南宋王朝有什么关系呢?
贾似道与宋理宗的关系宋理宗是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是不是也是一位“九纹龙”呢?
在宋理宗当朝时期,发生了与“宋金海上之盟”非常相似的历史大事件。这个历史大事件,同样导致了南宋王朝迅速走向灭亡。这就是宋理宗于端平元年(1234年),结盟蒙古,相约灭掉金国。金国后来被灭掉了,蒙古人又像当年的金国人那样,撕毁盟约,宋理宗恢复故土的“端平入洛”计划失败。这也是与《水浒传》中隐写的“宋金海上之盟”一样,都是“虚钱实契”。
曾头市隐藏了“宋金海上之盟”,是不是连带宋理宗“端平入洛”的历史也一并隐写了呢?
宋理宗早期是非常有作为的,史书对他的评价也是一分为二,自从与蒙古联手灭掉后,便任用蟋蟀宰相贾似道。
《水浒传》中的燕青,说白了就有贾似道的影子。而卢俊义的职业,也暗中点明了与贾似道有很大的关联。
贾似道喜欢收藏历代名家字画,败落之后,其藏品被查抄。在贾似道藏品中,钤有很多收藏印,其中一枚就是“台州市房务抵当库印”。
很明显,该着这枚收藏印的藏品,就是从当铺中所得。卢俊义的职业不就是个开当铺的吗?
卢员外不理睬贾氏,说明施耐庵也在《水浒传》中极不赞同宋理宗的“端平入洛”计划。虽然在曾头市的故事中写了金国人被梁山好汉荡平,但是,卢俊义只是活捉了史文恭,并没有占据曾头市。宋理宗借蒙古之手灭掉了金国,同样没有“入洛”。
端平有“固”的意思,端正平稳,岂不就是有“稳固”之意吗?“固”与“贾”,原本在南方口音中,读法也很近似。因而,李固这个名字,原本就含有私通贾氏之意。
宋理宗的端平年号,则有“理固”之意。《水浒传》中的管家,实则“官家”。李固是“官家”,杜兴同样也是隐喻了“官家”。任用贾似道,败坏国运,这二人之间的关系,难道不就是李固、贾氏勾搭成奸了吗?
这是我所理解的贾氏看上李固的隐喻,是与不是,我还得继续探轶解读。
《水浒传》中卢俊义的老婆贾氏,为什么会看上管家李固?
贾氏和李固是两情相悦一拍即合。贾氏初嫁,青春年少,李固未娶,精力充沛。这是天然条件。卢俊义是“平昔只顾打熬气力,不亲女色”;燕青是风流浪子,却是卢俊义的“我那一个人”,上梁山之前,是卢俊义的梯己人。贾氏和李固只差一个机会。
贾氏嫁给卢俊义,显然不是自由恋爱。
三媒六证明媒正娶之后,放到了家里,卢俊义一个人去熬打筋骨。累了找燕青解闷。贾氏自然受到冷落。青春年少,又不可能离婚。作为一个正常的女人,她不会甘于寂寞枯萎,物色对象也就在所难免。以卢俊义的武力值,贾氏出门找就是找死。所以选定目标也只好在家里人。
家里男人不少,他自然不可能随便找一个。肯定不能露声色。要瞒住卢俊义和一众家人,首选就是燕青。
燕青可是非常优秀。身材好,长得帅,会打扮,长得白净还有一身诱人的花绣,而且一身本事还有就是人风流倜傥。暗地里结个对子,这是上上之选。可是只有一点,他对卢俊义忠心耿耿。指着他送顶绿帽子给卢俊义,是想瞎了心。
既然燕青不行。那就得是李固了。李固和燕青走的时候两个方向。燕青是讨主人欢心,深得主人心意。李固则不同,他走的时候另一条路线,为主人挣钱。卢俊义不愿上山,是因为过着幸福的生活。有人供他开心,有人给他赚钱管家,还有个如花美眷摆着。大名府首富,太平员外。在那时这是人生巅峰呀。
李固原是到大名投亲的,差点冻死。卢俊义救了他,他也上进,又能识文断字,五年就做了卢家总管,可见他在各个方面,尤其是管家致富方面是一把好手。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卢俊义管了穿衣吃饭。可是人性就是非常怪,饱暖思淫欲。何况正值青春年少,奋进的李固就成了最佳选择。李固既然能作都管(管家),就在揣摩人心方面必有所长。何况,卢俊义对他并没有尊重,只是当作奴才来看。未必和卢俊义一条心。
既然贾氏心里选了李固。那么李固心里是否选了贾氏呢?李固在卢家的地位是低于燕青的。李固立在左边。燕青立在右边。古人是以右为尊的。燕青是自己人,李固只是个挣钱的机器。他在卢俊义心里的地位自己还是有点数的。我努力给你挣钱,你却不把我当人。此时李固的心里是扭曲的。扭曲的李固自然会找一个合适的突破口——贾氏。这对李固来说,是一种平衡,变态的平衡。
李固抬眼看了眼贾氏,发现贾氏正在看他,以同样的目光。心意相通,两人走到了一起。但是这种私下沟通是见不得光的,二人一直在寻找机会。终于,机会来了。卢俊义在自家墙上写下“卢俊义反”。卢俊义又上了梁山。千载难逢!
李固回来,迫不及待,把好消息告诉了贾氏。到衙门告发,诱降燕青未遂,就想着赶尽杀绝。看来李固下手很利落。
指望着卢俊义不回来,俩人守着卢俊义的家私,过上幸福生活。谁知他回来了。结果从上到下,大小主管都吃一惊。这时,贾氏和李固的话如出一辙。
李固答道:“主人且休问,端的一言难尽!辛苦风霜,待歇息定了却说。”
贾氏 道:“丈夫且休问,端的一言难尽!辛苦风霜,待歇息定了却说。”
分明就是老夫老妻言语!
随后李固还不动声色去报了个案。这次不再藏着掖着了。梁中书喝道:“见放著你的妻子并李固告状出首,怎地是虚?”两个人终于光明正大走到了一起。而且说话也非常默契。
李固道:“早早招了,免致吃苦。”
贾氏道:“不奈有情皮肉,无情仗子,你便招了。也只吃得有数的官司。”
贾氏和李固有着共同的追求,终于走到了一起。本来指望着海枯石烂,天长地久。没想到事出意外,两人在梁山上一起走上奈何桥。终于生不同年死同穴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水浒传》中卢俊义的老婆贾氏,为什么会看上管家李固?
《水浒传》里有两个著名的人物在出场介绍时重点标注了“终日只是打熬筋骨”,一个是原郓城县东溪村的保正晁盖,他没娶妻室。另一个就是河北大名府的“玉麒麟”卢俊义,借燕青之口说他:主人平昔只顾打熬气力,不亲女色。卢俊义的夫人贾氏年方二十五岁,风姿卓越,已经嫁给卢俊义五年了。可是卢俊义为了练习武艺,竟然让这么一个娇滴滴的美人一直独守空房,确实过于残忍。也不知道他练得什么武功秘籍,按说如果不是《葵花宝典》和童子功一类的玩意儿没必要连和老婆亲热一下都不行啊!
不管卢员外是出于何种原因吧,一直没不和夫人贾氏过正常的夫妻生活,贾氏的寂寞空虚可想而知。别看守着一大片家业,使奴唤婢,但是内心的孤独和情感以及身体上的苍白让她备受煎熬,这些是物质上所弥补不了的。
古时像这种大户人家的女人一般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也接触不到外界的其他人,当然包括男人。
而李固做为卢府的管家,可以任意出入卢府内的宅院,是贾氏能接触到的除卢俊义之外,为数不多的几个男人之一。此人又精明强干,能说会道,主母脸上的愁云惨雾哪能逃过他的法眼。在两人长时间的接触中先是会用语言挑逗贾氏开心解闷儿,然后开始试探性的接触,贾氏明知如此发展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但实在耐不住深闺地寂寞,也就半推半就,最后水到渠成。其实贾氏本身并不坏,说她不守妇道卢俊义要负大部分责任,你不想过夫妻生活那就别娶人家进家了啊,你爱怎么熬就怎么熬吧!娶进府来又把人家一个大活人人晾在那儿,不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灵上都是一种折磨,何苦呢!
说她不坏还有一个实锤证据,就是卢俊义在听了吴用的忽悠后收拾东西准备去梁山方向走一趟。这时夫人贾氏出来阻拦,让他不要听那种鬼话,安心在家,不信祸就会从天上降下来,卢俊义不听,坚持要去,这才一步步的落入了吴用设计的圈套之中。
如果贾氏就是一个心如蛇蝎的女人,你爱去去吧,死在外面才好呢,只需叮嘱情夫李固处处小心,保住性命回来就行了,何必苦谏卢俊义呢?最后还遭到一顿呵斥。
后来,李固回来,说卢俊义已在梁山坐了一把交椅,两人只好去告官了,毕竟通匪的罪名是要株连九族的。其实李固也没说谎,从梁山回来时吴用就是和他这么说的。
他们确实对燕青狠了些,可燕青也没去,哪知就里啊,你想表忠心是你的事,别连累我们就行。贾氏和卢府的管家李固勾搭成奸,其实和大理皇宫的刘贵妃喜欢上周伯通这个没心没肺的主一样,都是受到丈夫长期冷落后的寂寞难耐。而卢俊义最后把两人割腹剜心的行径,和段皇爷的大度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水浒传》中卢俊义的老婆贾氏,为什么会看上管家李固?
卢俊义是《水浒传》中武力最高的一人,不仅冠绝梁山,就算在整个水浒世界里,单凭武力排名,也没人比他更厉害了,“马步军中推第一,丈二钢枪无敌手”这可是书中直接说出来的。在后面实战表现中,卢俊义也确实是名副其实,不管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就没有败过。卢俊义不仅是武艺超群,而且他身高九尺,相貌堂堂,更兼具万贯家财,属于十分难得的完美男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居然被自己的管家李固给绿了,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不过,如果还原一下当时的情形,真正仔细分析一下这里面的人物性格品行和身份的话,李固绿了卢俊义似乎也属于正常。为啥这么说呢,先来看看这个李固,李固这人是东京人氏,从东京来到北京投亲,当时的东京就是今天的开封,是北宋的都城,论及城市大小和繁华程度,都要高于北京。也就是说,李固是大城市里来的人才。
李固到了北京后,投亲找不到,冻倒在卢俊义家门外,卢俊义救活了他,并且安排他在自家做事。李固不愧是东京来的人才,才干出众,五年功夫做到了总管位子,书中说卢俊义里外家私都是李固在打点,可以说李固是个置业管家的好帮手。
在卢俊义面前,李固自然是家奴,卢俊义是北京大名府首屈一指的富豪,五代兴盛,卢俊义性格高傲,刚愎自用,对李固是呼来喝去,浑不在意。但是在外人看来,李固绝对是很厉害的人物,他管理着卢俊义家上上下下所有的仆从,还管理着卢俊义家的产业。如果放今天,李固就是一家大型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拥有着很大的权力和很高的社会地位。想想李固能写会算,是个斯文人,又是京城来的,现在在卢俊义府上地位很高,有女人喜欢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这个李固却挺奇怪,五年功夫并没有娶亲,一般来说,管家娶个老婆生个娃很正常,李固也不是刚刚成年,也不是没有成家立业的资本,他却一直不曾娶亲这就挺奇怪的。后来卢俊义落难了,燕青一句话道破原因,原来这李固和卢俊义夫人贾氏早有私情。
想来燕青是何等精明之人,他说有私情肯定是有证据的,不会信口开河。这个倒也难怪,虽然李固在卢俊义眼里只不过是个奴才,但是在其他人眼里已经是个成功人士了。当然了,仅凭这一点,他无法跟卢俊义相提并论,但是卢俊义的弱点让自己在跟李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卢俊义这个人自高自大,刚愎自用,是典型被宠坏的孩子,不仅对李固颐指气使,对自己夫人贾氏也是毫不尊重,大男子主义十分严重。如果仅仅是这样倒也罢了,古代男尊女卑,女人地位一般都不高,但是卢俊义偏偏喜欢武枪弄棒,几乎就不近女色,要不然,他跟贾氏正当年,结婚那么久,怎么会连个孩子都没有呢。大部分时间卢俊义都是在外厮混练武,几乎就不怎么陪贾氏。
而这个时候,李固就可以乘虚而入了,当然,卢俊义在的时候,李固并不敢表现的太过分,只是利用管家身份去关心照顾一下贾氏,听她诉诉苦,没事献献殷勤。两人也不敢真的做出什么出格举动,顶多就是眉来眼去,没事互相撩拨一下。李固对于一般女人来说,其实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了,长得不丑,也挺能干,关键知道巴结讨好女人,这是女人最受用的地方。也因为有个漂亮的女主人撩拨,李固才一直没有成亲,就这么待在卢府。这些小动作,都被燕青看在眼里。但是燕青很精明,他知道卢俊义脾气,也知道这种事好听不好说,而且没有实际证据,说了也没用,所以他也只能当作没看见。
如果卢俊义一直好好的,贾氏和李固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两人也不敢真的搞在一起。偏偏卢俊义自己作死,他听信了假扮算命的吴用的蛊惑,非要东南下行去避祸,对于这事,李固、燕青、贾氏三人都劝了,特别是燕青,说的很明白,他甚至直接推测说这是梁山那伙贼人的诡计,让卢俊义不要上当,但是卢俊义就是不听。
卢俊义不听家人劝阻,其实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的确有点迷信,相信算命先生的话,另一个是主要原因,卢俊义刚愎自用,他武艺超群天下无敌,在大名府有些寂寞了,所以他想出去活动一下,证明自己,他自己说就算遇到梁山强人,自己一个人就可以把他们都挑了,这是何等狂妄又是何等可笑啊。就算梁山没有林冲鲁智深那些高手,哪怕千八百个小喽啰,也直接耗死他了。
卢俊义的计划是一边南下一边做生意,所以他找管家李固陪同,因为他自己不懂这些事情,只有李固清楚,在这里,有个地方倒是挺有意思的。卢俊义的安排是这样的,李固带人走前面,遇到酒店什么的先打好招呼准备好酒菜,卢俊义带人在后面,这样到了就能够吃,不耽误时间。而李固先走的时候,书上有这么一段:
当晚先叫李固引两个当值的尽收拾了出城,李固去了,娘子看了车仗,流泪而去。这段描写初看很突兀,那时候卢俊义还没走呢,卢俊义是第二天五更才走的,贾氏要哭也是这时候才对啊,怎么李固一走就哭了,看来两人是真的有私情。
后来路上果不其然,遇到了梁山贼人,卢俊义毫无意外的被捉,李固也跟着一起。这时候估计李固心里骂死卢俊义了,跟着这么个主人,丢了性命。不过梁山贼人并没有为难李固,反而将他放走,还告诉他说卢俊义已经入伙。而卢俊义呢,那时候被宋江一伙人围着喝大酒,根本就不知道这么一回事。
李固脱身以后,是又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卢俊义这下管不了自己了,害怕的是造反可是大罪,要株连九族的,自己肯定也会牵连进去。所以他回到卢府以后,跟贾氏一商量,既然卢俊义造反了,那就赶快举报他,这样既能立功,又不会被卢俊义株连。
贾氏说起来,对卢俊义不会一点感情都没有,毕竟卢俊义是八抬大轿把自己娶回家的。而且卢俊义一表人才,万里挑一,贾氏也不可能不心动。但是长时间的夫妻生活,贾氏在卢俊义那得不到一点关爱,还经常热脸贴冷屁股,反而李固对自己关爱有加。现在卢俊义既然造反了,两人再也不怕了,长时间的撩拨两人早就按捺不住,很快就搞在了一起。
由于卢俊义的产业都是李固在经营,他已经有了相当强大的关系网络和势力,所以他很快就把卢俊义的心腹燕青赶走,而且和发动关系让大名府任何大户都不得收留燕青,所以等卢俊义回来的时候,燕青已经跟个乞丐差不多了,不得不说,李固在大名府也真算个人物了。这也就难怪贾氏看上他。
如果但从法律和人性的角度来说,贾氏的行为似乎没有什么大的错误,毕竟卢俊义造反是重罪,如果她没有表示,卢俊义真造反了又被捉住,那她只有死路一条。从人情角度来说,她跟卢俊义成亲,除了享受了不错的物质条件以外,其他一点关爱都没得到。古代讲究门当户对,她能做卢俊义正妻,家庭背景也不会太差,这些物质享受其实并不在乎。而李固呢,虽然是个管家,但也是一表人才,关键他能给予卢俊义给予不了的关心呵护,这是贾氏最在乎的。
当然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贾氏和卢俊义感情淡薄,如果卢俊义跟她平日里很恩爱的话,就算听说卢俊义造反了,贾氏也不会听信李固的一面之词,肯定会等卢俊义回来确认以后再做打算。就因为两人平日感情就一般,一出事贾氏想到的首先是自保,至于卢俊义是死是活那就跟自己关系不大了。卢俊义平日不疼老婆,最终也付出了惨痛代价,他回来以后很快就被官府抓住,虽然最后被梁山就走,但是被狠狠折磨了一番,算是给他一个教训了。
《水浒传》中卢俊义的老婆贾氏,为什么会看上管家李固?
《水浒传》中的所有女人偷情,都是因为欲求不得满足。
第一个潘金莲,不必说了,武大郎那个模样,看着都窝火,更不用说别的了。因此,一瞧见威武雄壮的武松,便动了春心。可惜武松不好色,让潘金莲更加窝火,这才有了后来与西门庆的好事儿。
《水浒传》的价值观很有意思,但凡好汉,基本都不好女色,只爱喝酒。细数这108位,也就王英算是比较正常的。
第二个潘巧云。病关索杨雄是个牢头兼刽子手。经常是半个月住在单位,不回家。把一个如花似玉的娘子丢在家里,不搭理。
偏偏又放一条好汉石秀在家里住着。幸好石秀长得丑,不然潘巧云极有可能步潘金莲的后尘。
潘巧云也是没办法,那个年代既没有社交神器,女的也不能去酒吧啥的公共场所去抛头露面。于是只好就近取材,与给自己母亲做法事的和尚搞在了一起。
偏偏又让讨厌鬼石秀给瞧见了,于是事发,命丧黄泉。
第三个阎婆惜。阎婆惜倒是没有死于偷情,但他确实也给宋江戴了绿帽子。
好在阎婆惜本就不是什么良家女子,是给宋江养着的外宅。宋江十天半月才来一回,有时候忙起来甚至一两个月不来。搞得阎婆惜的妈妈要到街上去拽,拽着宋江到家里来与阎婆惜幽会。
阎婆惜本来就不太喜欢宋江,因为他黑。而宋江又经常不光顾,于是便找了个小白脸。
圣人曰,食色性也。可见不假。
至于玉麒麟卢俊义,本来就是一个只知道练武健身的粗汉子,于女色并不热心。而管家李固,本就是小人,又像宝强的经纪人宋奸贼那样时常与雇主家的女眷接触,一来二去,就勾搭成奸了。
何况,卢俊义被吴用下套儿上了梁山,贾氏一个妇道人家,本就胆小,既然夫婿作了反贼,那么托身于熟悉的管家,也算人之常情了。
《水浒传》中卢俊义的老婆贾氏,为什么会看上管家李固?
《水浒传》里的几个作为负面人物出现的女性角色中,三大淫妇是比较明显的,也就是潘金莲、潘巧云和阎婆惜,因为她们在红杏出墙的时候,本身是比较主动的。潘金莲虽然是被西门庆和王婆设计,她自己掉进去了,但她本身内心也是渴望的,加上后来参与谋害武大郎,所以她也是三大淫妇的毛子戴得稳稳的。
贾氏的情况和潘巧云的情况其实最为接近,都是美貌熟女,而且也都嫁了在别人看起来算是英雄配美人的老公,生活也都比较富足,但很不幸的是,她们俩的老公虽然都有貌美如花的老婆,却不怎么亲近女色,而是各忙各的事,杨雄忙着公事,经常不回家,卢俊义也是忙着练武,不怎么搭理贾氏,潘巧云和贾氏如果不出轨,那就等于要守活寡。
不过贾氏和潘巧云的情况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潘巧云跑去庙里跟和尚私通,她是比较主动积极的,而贾氏在陆军被陷害入狱之后,表现出来的是没有什么主意,自己拿不定主意,被管家李固乘虚而入,她自己虽然不情愿,但李固答应帮她救卢俊义,她只好半推半就的答应了。也就是说,在主观上,贾氏的恶性没有那么大,只是被李固利用了而已。
卢俊义家和扬雄家明显也不是一个层次,杨雄只是下级小官僚,生活只能算是富足,但是钱并不算太多,而卢俊义按照《水浒传》中的说法,应当是唐朝时四大家族之一的河北卢氏后人,不仅威名广布,而且家资丰厚,明显是真正的大户人家。所以,杨雄家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潘巧云自己做主,而卢俊义家则多出来一个管家,负责管理卢家的事务。
就卢俊义刚出场时的人设来说,他有几个基本的特点,第一是爱好结交英雄豪杰,第二是并不是完全不管家里的事,还是管的,而且权威很高,可谓一言九鼎,但具体执行和操办,基本上都要通过李固,第三,卢俊义本身是商人,经常外出做长途贩卖生意,一走就几个月不着家。这就意味着,卢俊义可能并没有刻意培养贾氏在家中事务上的权威,他不在的时候,李固管事是常态,家中的下人和贾氏也都是习以为常的。
如果把卢俊义家比作一个大公司,那么卢俊义当然是当仁不让的董事长,而李固可能就是负责日常事务管理和执行卢俊义的决策的CEO,但贾氏在这个公司里并没有担任实质性的职务,也不怎么参与公司的日常事务管理和经营,所以对公司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这就导致了当卢俊义入狱之后,家里无人做主,只能听凭李固处分,贾氏没有主意,都是李固怎么说她就同意一下,基本上是个橡皮图章。
在这个意义上,李固虽然只是个管家,是卢家的下人头,但却是个实权人物,在卢家的权威实际上只低于卢俊义,但高于贾氏。这个情况很像皇帝和宰相之间的关系,皇帝权威再高,一旦驾崩了,如果留下的孤儿寡母没有什么手腕和主意,继任的皇帝又年幼,那么宰相就很容易变成权臣,乃至于架空皇帝,更严重的时候则会直接取代皇帝,自己当皇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