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段景住为何会在梁山108将中排名倒数第一?

因为段景住上应“地狗星”,所以,排名108将倒数第一。那么,段景住为何上应“地狗星”呢?“地狗星”凭什么就要排在最末一位,是不是宋江打压了他呢?

五百年以来,无人识得段景住

段景住是怎样的一个梁山好汉,五百年来还真的无人真正认识他。所有的解读,都只顾文本描述,记住的大概就是这厮盗取了金国王子的照夜玉狮子,引发了曾头市与梁山之间的争斗。从而,导致了晁盖曾头市中箭、中毒而亡。于是,在梁山大排名时,宋江为了掩盖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便将段景住打压到最后一位。

其实,这样的解读,完全曲解了施耐庵苦心孤诣所写的这个梁山垫底人物,在段景住的身上,隐藏着两个朝代的真实历史。这两段历史,施耐庵可谓铭心刻骨。其中,之于北宋王朝而言,段景住所伏藏的真故事,几乎就是《水浒传》前七十回的一条主线。

究竟施耐庵隐藏的是怎样一段历史呢?且让我们回到文本,从段景住出场时说起。

段景住的出场,是在公孙胜芒砀山降魔之后,宋江率兵回梁山途径金沙渡的情节中。这个故事节点大有讲究,意味着梁山好汉完成了从“妖魔”而“还道”的旅程,接下来,就要展开“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大故事了。

书中写道,段景住见了宋江,自我介绍道:

小人姓段,双名景住。人见小人赤发黄须,都唤小人为“金毛犬”。祖贯是涿州人氏。生平只靠去北边地面盗马。今春去到枪竿岭北边,盗得一匹好马……乃是大金王子骑坐的,於在枪竿岭下,被小人盗得来。

先把盗马的事放在一边,下文再讲,此处,单道段景住是何来历。

段景住“赤发黄须”,长相很特别,那么,此人为何长得如此模样呢?原来,他就是一个辽国人,或者说是有辽国血统的汉人。

涿州,是燕云十六州之一州,当时,属于辽国的地盘。段景住说他祖贯是涿州人,也就是说,段家早就是辽国的臣民了。

枪杆岭,是现在的长安岭,位于怀来县(沙城)王家楼乡,也在当时的涿州境内。如此说来,段景住是在自家附近盗得了照夜玉狮子。

容与堂本《水浒传》有一首专道段景住的七言诗,其中有这样两句:“但能盗马不看家,如何唤做金毛犬”。原来,段景住被写成了“家贼”。

段景住是辽国人,五百年来,有人认识这样的段景住吗?

神秘的照夜玉狮子

段景住说,照夜玉狮子是他在枪杆岭盗得的,而且,说了两次,施耐庵特别的做了强调。施耐庵惜墨如金,能说这样的废话吗?

段景住的这番话,最奇怪的倒还不是暴露了他是个辽国的“家贼”,而是为何金国王子跑到辽国境内,悠闲自得的放马。

原来,施耐庵所反复强调的事,却是历史的真实,金国王子此时已经攻占了辽国的大片土地,他的战马当然可以毫无拘束的出现在枪杆岭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书说简短,这个细节隐伏的是“宋金海上之盟”,也就是宋徽宗与金国人签订的盟约,双方约定夹击辽国,平分土地,北宋乘机实现“复燕”大计。

引发“宋金海上之盟”的人,就是一个叫马植的“家贼”。政和元年时,世代居住在辽国的汉人,辽国的光禄卿马植写密信告知北宋,辽国内部矛盾重重,国势衰微,正是北宋平辽的大好时机。在童贯的极力运筹下,马植向宋徽宗献联金灭辽之策得到采纳。

重和元年(1118年),宋徽宗派遣马政以买马为名,取海道到达金国。经过艰苦的谈判,宋金两国达成盟约,夹击辽国。这就是“宋金海上之盟”。

对比《水浒传》的细节,是不是与历史真实丝丝入扣呢?施耐庵不断的在曾头市的故事中写“马”:盗马、买马、照夜玉狮子、玉麒麟、盗马贼,还有一匹宋徽宗御赐的踢雪乌骓。历史真实中的“宋金海上之盟”岂不就是“马”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吗?

照夜玉狮子被曾头市抢了去,做了史文恭的坐骑。曾头市是金国人在北宋境内经营的集市,既然夺回了照夜玉狮子,为何不归还给金国王子呢?曾家五虎难道连他们的王子都不怕吗?

这个隐喻其实就在史文恭的身上,此人,就是个汉奸。金国王子之所以不向曾头市索要他的坐骑,并非是照夜玉狮子不好,而是要收买史文恭这个汉奸。《水浒传》中的史文恭,与历史真实中的马植形成了鲜明的对写。

因而,曾头市的故事隐藏着极其深刻的历史,是施耐庵借此揭示北宋王朝速亡的“宋金海上之盟”。

段景住的身上竟然隐藏着如此玄机,那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他为何在梁山坐的是最后一把交椅呢?

段景住是翻转故事的压轴式人物

因为要写一片图文,内容也涉及到曾头市的故事,所以,这篇回答只能做粗线条的简略的剧透。以下,直接讲段景住为何排在108将的最后一位。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排座次的大原则就是:人物对应绰号,绰号对应星号,星号决定排名。就是说,施耐庵先以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总共一百单八个星煞,再造和塑造了梁山一百单八将。然后,以星号的含义,赋予梁山好汉不同的特征,讲述不同的故事,并依据这些特征和故事,给每一个梁山好汉私人订制了一个绰号。然后,再归结到大排名,等于是梁山好汉 一出场,就领到了一张入场券,石碣天文揭晓时,对号入座。

段景住“赤发黄须”,所以,就得到了一个绰号“金毛犬”。这个绰号,其实更多的隐写了一个辽国的“家贼”。以“犬”对“狗”,金毛犬当然可以对应“地狗星”,按照道家天罡地煞的传说,地狗星就是排在一百单八个星煞的最后一位。

仅从段景住的排名情况看,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水浒阴谋论”。段景住的长相不是宋江决定的,绰号也不是宋江起的,天罡地煞固定的顺序,更不是宋江排的。如此,凭什么说段景住排在最后是宋江打压的呢?

那么,施耐庵又为何以“段景住”做金毛犬而对应地狗星呢?把白胜、郁保四或者其他还好写成“金毛犬”,难道不行吗?恐怕不行。

在此,我先讲另外一个与段景住有相同之处的梁山好汉,那就是最后一个上梁山,在很多读者眼中毫无用处的紫髯伯皇甫端。

皇甫端是没羽箭张清推荐的,推荐的理由是此人善于相马、医治头口。同时,张清比较详细的介绍了皇甫端的来历与长相:原是幽州人氏;为他碧眼黄须,貌若番人,以此人称为“紫髯伯”

相对段景住是涿州人而言,施耐庵更是直接的说了皇甫端就是个辽国人,而且,“貌若番人”。

《水浒传》所涉及的历史中,谁是“貌若番人”的紫髯伯呢?无疑,就是明成祖朱棣。史书中说朱棣:“王貌奇伟,美髭髯”。而且,朱棣的身世成谜,有人说他身上有蒙古血统——这不就是“貌若番人”吗?

施耐庵没有读过《明史》,但是,他在书中所隐藏的明朝历史,几乎全部被后来的《明史》所印证。想想看,施耐庵若是没有见过朱棣,能写出“紫髯伯”吗?

因而,随着皇甫端的出场,《水浒传》的故事就要翻转了,由前七十回重点隐喻北宋历史,转而重点隐写大明朝的历史。如此,《水浒传》不被腰斩、篡改才是咄咄怪事了。

然而,施耐庵却没有把皇甫端写成“金毛犬”,而是让段景住上应“地狗星”,作为扳头翻转人物压轴,是大有深意的。

究竟有何深意呢?此处简略的再提一个人物,那就是排名倒数第四的险道神郁保四。这个人物也是因为“买马”而出现在曾头市故事中的,梁山大排名时,郁保四是“专一把捧帅字旗”。这个职位设计得十分奇巧,简直就道明了一段神秘的历史。

这段历史说的是李景隆与朱棣大战白沟河,有故意弄断帅字旗,帮助燕军逆袭,大破建文帝五十万官军的疑案。施耐庵说,这是李景隆有意“欲保四”。

同时,白沟河还与北宋的张叔夜有关。张叔夜就是招降宋江的人,如此,“欲保四”还隐藏着保北宋的四爷。

后来,李景隆打开了金川门,迎接朱棣进入南京城。朱棣一进城,立即传来一片“万岁”的呼声——显然,这是早有预谋的,真的是“欲保四”。

如此,段景住的隐喻还不明显吗?其实,李景隆其人还真的伏藏在梁山地煞人物之中。

就此打住,不然,全部都剧透了。

《水浒传》中段景住为何会在梁山108将中排名倒数第一?

段景住的名字很有意思,一方面他能和排在倒数第二的时迁组成“对联”,那可不就是“时过境迁,光景难驻”了么。《水浒传》全书出现的第一个能被称之为好汉的人是王进,又王进引出史进,接着带出一大批好汉,但就如同王进的名字那样,梁山好汉的结局自然是“亡尽”,而让时迁和段景住结尾,也能间接表明梁山众兄弟随着时间的流逝会一直走下坡路。最终,梁山还是那个梁山,兄弟,却不再是兄弟了。

逻辑文史姨总结的第二层含义有阴谋论的成分在里面。在宋江打完芒砀山后,樊瑞、项充、李衮入伙,接着又有一个长相怪异的人来告状,说本来给宋江哥哥顺了一匹马,结果让曾头市的那些个娘希匹抢走了,他们还说你们梁山好汉都是废物。宋江说兄弟你别急,咱们上山后找晁天王商量下再做定夺。这段景住上山之后就开始说那匹马怎么怎么的好,说曾头市的骂你们的泼皮话是怎么怎么的脏,晁盖大怒带人去打曾头市,结果就中箭了。

也就是说,晁盖中箭前来投奔梁山的四位人物分别是樊瑞、项充、李衮、段景住,这四人的背景没什么好聊的,但他们的名字却让人直冒冷汗。樊瑞谐音“烦瑞”,谁烦谁瑞我们一目了然,要知道晁盖和宋江关系再好,人家梁山之主可也是晁盖,但自晁盖上山后,新入伙的成员都是奔着宋江的名号来的,唯一来投奔晁盖的杨雄和石秀还差点被他杀了,幸亏宋江说好话才救下二人,也再次增加了宋江的口碑。宋江的“派系”越来越大,晁盖也是看在眼里,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能不担忧吗?

项充谐音“项冲”,项是脖子,也可以引申为头或者头领,头领出去,暗示着晁盖要出兵,但头出去,人还能活吗?所以项充的到来也是对晁盖此役有去无回的一种暗示。

李衮谐音“里衮”,也可以用现代话说是“里滚”。里可以理解为内部核心,自然就是寨主,寨主滚蛋了,自然有新的老大上位,当然这种理解太过于现代化,如此演绎也不算合适。“衮”是古代天子祭祀先王时所穿的绣有龙的礼服 ,既是天子,就指代的是朝廷,而“里衮”是否可以理解为梁山团体本质上还是要和朝廷一心的,但晁盖并不是支持招安的人,所以对于异类,还是早早消失为好,这就是李衮名字的内涵。

那么段景住的名字自然不用说了,段景住既是“断颈柱”,他的到来直接引申了晁盖身死的剧情。

不仅如此,曾家五虎的命名也颇有意思,五兄弟的名字合起来就是“涂密索魁升”,那么展开的含义就是抹去·密谋·索命·魁首·高升,秘密的抹去老大的性命,让自己得以高升,那么谁要被抹去?谁要升迁?

所以,作者真的是让史文恭射杀晁盖的么?

第三,我们发现梁山排名后四位的都有扒手前科,可能是施公比较鄙视小偷吧,所以就安排他们靠后坐了。

文/逻辑文史游

段景住挑衅的可是大清王朝的祖宗。

《水浒传》中段景住为何会在梁山108将中排名倒数第一?

古典名著《水浒传》,为世界所知晓,本人小时候就十分喜欢《水浒传》,喜欢程度近乎痴迷。

梁山好汉排名,排在最后的不一定代表武功最弱,排名靠前的也不代表武功最高。

梁山之初领导人王伦被林冲杀死,晁盖攻打曾头市时中箭而死,均不在108人之内。

梁山声势壮大后,为了坐次排名,军师吴用和头领宋江合计,以替天行道之名,将108将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36天罡,一个是72地煞(也就正将和偏将),分出大类。

然后考虑到山寨队伍中的一些因素,主要包括王伦旧部、心腹关系(与宋江交集深,有背景的)、朝廷将领、梁山108单将中的声望,并综合他们的武力以及对梁山的贡献来排名。列入三十六天罡星的,不是声望高就是武功强。

一些闻名投靠的江湖义士,无背景,实力相对弱势的,排名自然会靠后。山寨里大家都是兄弟,平日里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都是情义相投,也不会有人计较排名前后。段景住排名为七十二地煞星中的地狗星,按名次列坐第一百零八把交椅,名正言顺。

《水浒传》中段景住为何会在梁山108将中排名倒数第一?

段景住,绰号绵毛犬,梁山泊第一百零八条好汉。

看过《水浒》的人就会知道,段景住没什么本事,以到北地盗马为生,说穿了,就是个盗马贼。

时迁偷鸡,差点儿连累的石秀杨雄都被晁盖给砍了,可见在当时的江湖上,鸡鸣狗盗之徒,是为江湖好汉们所不耻的!

更何况段景住所盗准备进献给晁盖的照面玉狮子马被曾头市所劫,还得让梁山泊耗费兵马钱粮去夺马,更不巧的是晁盖还因夺马而死。

你说段景住不在梁山好汉中垫底,又让谁来垫底?

《水浒传》中段景住为何会在梁山108将中排名倒数第一?

段景住在梁山引起公愤,宋江迫于压力把他排在最后一名。虽然有宋江撑腰,但段景住最终还是不明不白的丢了性命。

段景住还没上梁山就得罪未来的兄弟。

当时的梁山虽说广收人才,但还不至于谁去了都可以当上小头目。段景住很清楚这点,所以他特地偷了金国的照夜玉狮子马,以用做上梁山的见面礼。

(段景住道)……江湖上只闻及时雨大名,无路可见,欲将此马前来进献与头领,权表我进身之意。不期来到凌州西南上曾头市过,被那曾家五虎夺去了。小人称说梁山泊宋公明的,不想那厮多有污秽的言语,小人不敢尽说。逃走得脱,特来告知……

初来乍到带点见面礼,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的事,可问题是段景住准备的礼物只有宋江的,而山寨之主晁盖却没有。

这么做就不对了!

就好比我们平时给亲朋好友递烟,如果掏出烟盒后才发现只剩一根了,那么这根烟应该是给最尊贵的那位才合适,这么做其他人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当时的宋江名声再大,但在梁山他终究是二当家。宝马这么贵重的礼物,段景住两次公开说“礼物是给宋江的”,这让晁盖的脸往哪搁啊?这让其他好汉怎么想呢?

也许段景住的本意是想表示崇拜宋江,但在实际操作上却有意无意的贬低了晁盖。

如果不是头脑有问题,段景住其实就是有意要把晁盖往下踩。

宝马在曾头市被抢,段景住在报靠山时提到的仍然是“梁山泊宋公明”,整得好像梁山就是姓宋的一样,晁盖受伤的心灵又被撒了一把盐。

在内当众损人,对外还要继续踩……晁盖也是有自尊心的人,怎么会容你小小的盗马贼如此戏弄?听说段景住偷的马被曾头市抢了去,作为大哥的晁盖并没有任何帮小弟出气的意思。

晁天王并众头领接到聚义厅上。宋江教樊瑞,项充,李衮和众头领相见。段景住一同都参拜了。打起聒听鼓来,且做庆贺筵席……段景住又说起那匹马的好马,宋江叫神行太保戴宗去曾头市探听那匹马的下落。

碍于宋江的面子,晁盖勉强留下了段景住,但对于丢马的事,他只字不提。想要回马?找你的偶像宋江去。

晁盖后来决定攻打曾头市,既不是要帮段景住讨要说法,也不是想帮宋江要回马匹,而是听说曾家五虎放话“要活捉晁盖”,这才暴怒下令发兵。

这才刚上山,段景住就不被人待见了。

段景住不只是羞辱晁盖这么简单,他还间接的害死了晁盖。

如果没有段景住,就没有梁山和曾头市的矛盾,也就不会导致晁盖中箭身亡。严格说来,罪魁祸首就是多事的段景住,至少是他间接害死了晁盖。

一是刚上山就让寨主难堪,二是间接导致寨主中箭身亡,三是个人无德无能只会偷盗。凭这三点,段景住在梁山成了大多数好汉仇视的对象。

晁盖死后,公孙胜、林冲、刘唐、阮家兄弟等元老是不会原谅段景住的。

当时的梁山,除了合并过来的桃花山、二龙山和个别降将,宋江派系的人占了很大比例,声音明显要比别的派系大很多。以公孙胜为代表的元老派能勉强有些存在感,全因为有晁盖。

如今,大哥晁盖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走了,大受打击的元老派自然不会给这个扫把星什么好脸色。

事实上,段景住后来的死,多多少少是有些猫腻的。

段景住怎么死的?落水死的。

(阮小七)说道:“小弟和张横并侯健、段景住带领水手……不期风水不顺,打出大洋里去了。急使得回来,又被风打破了船,众人都落在水里。侯健、段景住不识水性,落下去死海中……”

讨方腊攻打杭州时,段景住和张横、阮小七等水手乘船去执行任务,途中遇到大风浪,船被打沉,段景住因为不识水性被淹死……这是阮小七的一面之词。

既然不会游泳,为什么要安排段景住乘小船执行任务?再说,人落水后,水性超好的张横和阮小七怎么不救人?

如果是两军混战时落水,张横和阮小七为保命而顾不上段景住,这还可以理解。但事实上,大家落水的时候,周围并没有任何来自敌军的威胁。

有点猫腻!尤其是扯上了晁盖的结义兄弟阮小七……同伴故意见死不救,这个可能性很大。

结论

段景住羞辱大哥,害死大哥,但他是宋江接手梁山的最大功臣,无论如何都会有一个位置。

既要留住段景住,又不能让其他好汉有太大意见,宋江只能在排名上做文章,最终委屈段景住排最后一名。

《水浒传》中段景住为何会在梁山108将中排名倒数第一?

金毛犬段景住,江湖上的盗马贼,本事一般,属于情报处次席,排一百单八将最后一位,似乎也妥当。

但是没排过同样做过盗贼,负责打旗的郁保四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因为这个段景住虽然本事一般,但却是梁山改朝换代的第一个蝴蝶翅膀。他盗了照夜玉狮子马献给梁山,途中被曾头市劫去,结果梁山与曾头市开战,晁天王中箭,宋江当了大哥。

分析一下,梁山排座次,考虑的因素很多:出身、本领、身家财产、江湖名气、派别、功绩、情节需要、与宋江的关系等等。以及在仁义礼智信,文武经济进,这个体系中的位置作用。

如此看来,段景住排一百零八也正常。毕竟出身盗马,与关胜呼延灼这样的名将之后,又是朝廷命官,差得太遥远。又无林冲武松鲁智深那般高强的武功,没有柴进的身家,没有宋江的江湖名声,又无吴用李逵那么明晰的站队嗅觉。

看看鼓上蚤时迁,那般的江湖名气,也只排一百单七位。段景住排其后,也不算憋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