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的绰号是天魁星呼保义,但为什么我们总说及时雨宋江?
宋江绰号呼保义,上应天魁星。因为是呼保义,所以上应天魁星,因为上应天魁星,所以宋江绰号是呼保义。
说这么个绕口令,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梁山好汉的排名是以人物对应绰号,绰号对应星号,星号决定排名。宋江是梁山寨主,当然得排在第一位了。三十六天罡群星中,天魁星就是排在第一位的。那么,为什么就必须是宋江做寨主,对应天魁星呢?
其中的原因或者理由,就是宋江的绰号的“呼保义”。那么,“及时雨”又是怎么回事呢?假如宋江以“及时雨”为绰号,能对应天魁星而坐上梁山头把交椅吗?
宋江的绰号知多少除了题主水浒哥所讲的两个绰号外,宋江还有三郎、宋三郎、黑宋江、黑三郎、孝义黑三郎,这些绰号先于及时雨、呼保义,写的是宋江的出身,以及做押司之前事迹。那么,施耐庵为何要给宋江起这么多绰号呢?
我们不妨来看看宋江的出身,再来揭示一番这么多绰号到底是什么意思。施耐庵说,宋江是山东济州府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他的家庭情况是这样的:
上有父亲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
也就是说,宋江是家中的老大,下面只有一个兄弟宋清。但是,回过头来看,施耐庵早就交代了宋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这就奇怪了,明明是老大,却为何要写成排行老三,宋江的两个哥哥哪里去了?按照施耐庵的文本,宋江是没有哥哥的。
因为施耐庵“强制”宋江做了老三,所以,才有这么几个与其排行相对应的绰号,而且,在书中反复强调。宋太公叫他做“三郎”,阎婆惜临死前大叫:“黑三郎杀人也”。
这是一处严重的文本矛盾,说宋江是行三,又紧接着说他是老大,施耐庵是不是故意呢?
确实是故意。宋江的“宋”,正好是大宋的“宋”,宋三郎可谓一语双关,暗藏着北宋的一次皇位更替。这次皇位更替,就是赵佶以第三顺位继承人的身份,坐上了龙椅。
这段故事,在本专栏中有专门文章专门做了解读,此处不再啰嗦。在此,以另一处奇怪的文本描写,来佐证宋江与“三郎”有关的隐喻。这处文本,说的是宋江被宋太公出籍了。
出籍,就是开除出户籍,宋江已经不是宋太公家的成员了。书中说,宋太公因为“不孝之子宋江,自小忤逆,不肯本分生理,要去做吏”,便一纸诉状告到官府,将宋江出籍了。
施耐庵早就说过了,宋江“于家大孝”,因大孝而得绰号孝义黑三郎。宋太公以这个理由把宋江开除出户籍,明显是施耐庵有所隐喻。
宋江后来在九天玄女庙被两个青衣女使推下石桥,等于是参与到了“二龙戏水”的场景中去了。这个“二龙”正是北宋被“出籍”的两个皇帝,宋徽宗、宋钦宗五国城坐井观天,其实就是“二龙戏水”。
宋徽宗、宋钦宗最后都死在了金国,尸骨也未能进入祖陵,这不就是“出籍”了吗?更为深层次的隐喻,还有另外“二龙”也是被出籍了,这两条“龙”,指的是朱标、朱允炆父子,他们的“出籍”比北宋“二龙”更为悲剧。
施耐庵以宋江这些绰号,告知读者,《水浒传》中隐藏的真实历史,而不是说宋江就是“二龙”。
然而,宋江在山东、河北一带还有一个十分响亮的绰号:及时雨。那么,这个绰号又是什么意思,在《水浒传》中又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呢?
及时雨是一道江湖令宋江的出场,施耐庵花费了大量的笔墨,介绍完宋江的出身后,便交代了“及时雨”这个绰号的来历,书中写道:
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 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赒人之急,扶人之 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这段话实在是太长了,施耐庵介绍人物,极少有如此大段的描写。翻遍《水浒传》,大概只有讲到燕青时,才有如此这般不嫌絮烦的文本。这就说明,燕小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现在所有的解读,都没能满足施耐庵在《水浒传》(不算续书《征四寇》)对燕青的描述。这是题外的话。
宋江因为仗义疏财而得了“及时雨”的绰号,而晁盖、柴进,乃至卢俊义也被提到了“仗义疏财”,他们为何不叫“及时雨”呢?
晁盖的仗义疏财远不及宋江,而且,是有条件的,是“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若要去时,又将银两赍 助他起身。”
施耐庵写得明白,晁盖只是在结交好汉,好汉来投奔他的时候才“仗义疏财”。柴进比晁盖的条件还要苛刻,只资助过往配军,尤其是犯了弥天大罪之人。武松既不是配军,又没犯弥天大罪,说是失手打死了人,怎生不见海捕文书?
书中说武松是因为自己喝酒闹事打人,上下人等都不喜欢他。其实,只要柴进喜欢,谁敢慢待武松?果然,宋江作为座上宾喜欢了武松,情况就大不同了。
卢俊义仗义疏财,只不过是点了一笔而已,书中并没有写卢员外的具体事迹来印证其乐善好施。
施耐庵大着笔墨写宋江仗义疏财,是不分良贱,不看对象的,只要有人遭难需要救助,宋江便是“尽力资助,挥金如土”。书中也以好几个小故事,照应了宋江的乐善好施。宋江不仅乐善好施,还十分的及时,好比一场及时雨,能救万物。
宋江也爱结识江湖好汉,而且,照顾得比晁盖、柴进周到得多。晁盖、柴进救济他人有不同的条件,说明还是怀着某些个人目的,宋江却不计回报,慷慨济人。因而,“及时雨”这个绰号传播山东、河北,简直成了宋江的护身符。
宋江从私放晁天王开始,直到完成梁山大聚义,“及时雨”这个绰号帮助他逃过无数次劫难,更是凭借这个绰号,召集了无数江湖好汉。因而,施耐庵简直就是把“及时雨”这个绰号写成了一道“江湖令”,龙虎山伏魔大殿地窖中的妖魔闻风而动,在“及时雨”的召唤下,纷纷到梁山聚义。
既然“及时雨”有这等功效,为何在石碣天书揭晓后,宋江的绰号又变成了“呼保义”呢?
宋江“呼群保义”“水浒阴谋论”称,宋江仗义疏财、乐善好施是为了收买人心。这一点原本也没说错,不收买人心怎么完成梁山大聚义的使命呢?
宋江资助他人毫不吝啬,出的全是真金白银,无论阎婆惜一家,还是卖馄饨的王公,卖卖糟腌的唐二哥,宋江都是慷慨解囊,扶危济困。除此之外,还见义勇为,不惧黑恶势力,资助了病大虫薛永。即便是宋江果然是收买人心,也是值得称道的。谁不服,自己不妨也这样做几回吧。
施耐庵写宋江是“及时雨”,是为此后聚集妖魔做铺垫,以“仗义疏财”突出江湖聚义的“义”。本来,梁山一百单八将就是“聚义”嘛。因而,宋江的“义”,仿佛“妖魔”之间约定的暗号,一百单八将跟随天魁星上梁山共襄大义的唯一标识。
所以,施耐庵写宋江仗义疏财,绝不是说他收买人心。
大家都是龙虎山地窖中的妖魔,全部齐聚梁山,石碣天书就揭晓了他们的星号、绰号和排位。此时,宋江的绰号就是“呼保义”了。
为什么石碣上的绰号与此前的绰号不一样呢?大概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及时雨”已完成使命。宋江先以这个绰号聚义“妖魔”,聚义“妖魔”的整个过程就是“呼群保义”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呼唤梁山好汉齐聚梁山,“保国安民,替天行道(罗真人语)”。
容与堂本《水浒传》中说:“惟宋江肯呼群保义,把寨为头”,“及时雨”这个绰号的使命就是完成“呼群保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全部以义气上梁山,“及时雨”的使命就终结了。
第二,决定宋江在梁山上的地位。梁山好汉排名是绰号对应星号,说简单点,就是绰号要符合人物特征,绰号的含义要与星号的含义相对应,绰号所对应的星煞所在的位置就是好汉的座次。
“及时雨”与天魁星在含义上不能对应,“呼保义”才对应得上。所以,石碣上宋江的绰号就得是“呼保义”,绰号星号的含义相同,便以“天魁星”决定了宋江就是梁山的当然寨主。
第三,绰号隐藏着不同的故事。《水浒传》中有的好汉也不止一个绰号,比如鲁智深,鲁达的绰号是“镇关西”,鲁智深的绰号则是“花和尚”,分别表现了这个人物不同时期的特征以及所隐含的故事。
综合宋江的绰号,大致也是分别讲述的三个时期宋江的故事,也隐藏了三重不同的隐喻。梁山大聚义后,宋江便要率领梁山好汉“保义”了。因而,宋江在罗真人“替天行道,保国安民”的基础上,提出了“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梁山行动纲领,投入到抗击金兵,为国尽忠的历程之中。
“替天行道,保境安民”是《水浒传》的大主题,也是《水浒传》的大忠义,宋江“呼群保义”,就当得起“呼保义”这个绰号。
之所以我们都以“及时雨”称呼宋江,是因为这个绰号在前七十回书中,一直伴随着宋江的故事。而“呼保义”则是到了《水浒传》残本故事即将结束时才出现,而且,其中的含义也没有被充分的解读。这其中也有先入为主的原因,叫习惯了,也就不轻易改了。
同时,因为续书歪曲了“呼保义”的意思,宋江所保的“义”变成了屈膝投降,做朝廷鹰犬的“义”。于是,“呼保义”这个绰号也就不为广大读者所接受了。
宋江的绰号是天魁星呼保义,但为什么我们总说及时雨宋江?
宋江表字公明,故又名宋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黑宋江、孝义黑三郎,是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原是山东郓城县押司,后因官司逼迫上了梁山入伙。
北宋末年,由于朝廷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以宋江为首一百零八将哨聚梁山,抗拒官兵,替天行道。以宋江谦恭忠义,足智多谋,被推为首领,位居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星一百单八将之首。 后接受朝廷招安,带领众兄弟一道替朝廷出力,保国安民,大败辽国,剿灭河北田虎,平定淮西王庆,擒捉江南方腊,屡立战功,被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最后兔死狗烹,被高俅等奸臣设计用毒酒害死。
“保义”是宋代最低的武官名,宋江以“呼保义”来表示自谦。意思是说,自己是最低等的人。另也可解释为:“保”是保持的保,“义”是忠义的义,“保义”即保持忠义;呼的意思,就是大家都那样叫他。总之,呼保义实际上讲的是宋江对待国家和他人的态度。
"及时雨",指饱受干旱危机时,正需要下的雨。久旱逢甘露,一场雨能解救万物生灵。用于赞扬宋江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水浒传》第一八回宋江出场时写道:那押司姓宋名江,……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赒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
宋江的绰号是天魁星呼保义,但为什么我们总说及时雨宋江?
宋江末上梁山之前,江湖上人都称宋江及时雨宋江,宋江上了梁山,在梁山入轨正式排座次的时候,宋江以三+六天罡星之首,天魁星呼保义宋江入坐首位!
宋江的绰号是天魁星呼保义,但为什么我们总说及时雨宋江?
宋江“及时雨”的绰号是因为他平时爱扶危济贫,好仗义疏财,善广交江湖朋友而得。
《水浒传》中的宋江在笼络人心方面也可算得是一把好手。在江湖上享有“及时雨”称号的宋江,上梁山没有多长时间,就驾空了寨主晁盖。晁天王在领兵攻打曾市时,被教师史文恭一支毒箭射中面颊,临终之时立下遗嘱:“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晁盖之所以立下这样的遗嘱,除了对史文恭的刻骨仇恨之外也是对宋江的驾空心怀不满、胸中积怨已久。只是由于宋江善于笼络人心,手下有帮势力,因而晁盖也无可奈何。但是,后来玉麒麟卢俊义活捉了史文恭,这些最重湖信义的梁山好汉居然不遵循晁盖之遗嘱,在宋江装腔作势地让位时,都虎视眈眈地盯着卢俊义和燕青。卢俊义当然要极力辞拒,当宋江一再扭捏作态时,这些梁山好汉便不耐其烦、鼓躁而起。在这种情势下,根基不深、缺乏人缘的卢俊义怎敢坐这第一把交椅?
水泊梁山之上一百单八位好汉,其中不乏武艺高强、才能出众、宿将元勋、豪门戚贵等等有本领、有名望的人,而作为一个郓城小吏的宋江何德何能?其之所以能够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根本的一条就是“仗义疏财”,也就是以小恩小惠收买笼络人心。
宋江的绰号是天魁星呼保义,但为什么我们总说及时雨宋江?
多谢邀请!
在《水浒传》中天魁星,是天罡地煞星星号,呼保义,宋江做保义郎,及时雨是江湖朋友对宋江仗义疏财,好善乐施,扶危济困高尚品德的褒奖,比喻救助及时,就象即将干枯的禾苗,遇到一场透雨一样,起死回生!
自古就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宋江时常救助有困难的弱势人群,让他免于饿死街头,曝尸荒野,因此不论认识不认识,宋江都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求助者适当的帮助!
宋江放在当今社会就是“活雷锋”!
热爱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
宋江的绰号是天魁星呼保义,但为什么我们总说及时雨宋江?
呼保义是宋江的绰号,及时雨也是宋江的绰号,甚至连孝义黑三郎也是宋江的绰号。但是,每个绰号是什么意思,用在什么场合,有什么意义,这些很重要。
绰号,算是水浒人物的一大特色,同时期中,其他书中的角色,即便有绰号,也不会像水浒那么多。别说梁山一百单八将,就是其他人物,很多也有绰号,比如没毛大虫牛二,镇关西郑屠,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花胳膊陆小乙,飞天蜈蚣王道人,生铁佛崔道成等等等。
至于梁山好汉,更是每人一个绰号,而且不少人物甚至有两到三个绰号。
比如豹子头林冲,有个绰号叫“小张飞”;小李广花荣,有个绰号叫“神臂将军”,还有个绰号叫“银枪手”;董平绰号双枪将,可他还有个绰号叫“董一撞”;至于宋江,他的绰号除了“及时雨”外,还有两个,分别是“孝义黑三郎”和“呼保义”。
关于宋江的绰号,“呼保义”和“及时雨”意义大不相同。
其实,宋江的不同绰号,是作者要说宋江不同的品质。接下来,我们就说说宋江绰号的使用场合和意义。
第一个:孝义黑三郎
看到这个绰号,很容易明白,这是作者要突出宋江的“孝义”。没错,的确是这样。因为,这个绰号是宋江家乡人送的,原因就是在于宋江的孝顺。
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
“于家大孝”四个字,点明了宋江孝顺的特点。这话可不是白说,许多事迹都能看出来。
比如宋江做了小吏,立马和家里断绝关系,这不是因为他不孝顺,恰恰在于孝顺。因为宋代做小吏很难,一旦有了罪责,轻则刺配远恶军州,重则抄家产,丢性命,连累家人。正因如此,所以宋江和家里断绝关系,故意教爹娘告了忤逆,出了籍册,各户另居。说白了,就是怕连累父母。
宋江被刺配江州,宋太公怕他入伙梁山,特意交代。宋江真的说到做到,宁死不肯入伙,最后还是被逼无奈,才接了父亲一起上梁山。
这些都能说明,“孝义黑三郎”名不虚传。
所以,“孝义黑三郎”是宋江在家乡的绰号,这个绰号是要说宋江孝顺,突出他对家人的态度。
有意思的是,这句话还说了宋江另一个特点——黑矮——其实宋江还胖。又因为在家(族)行三,所以大家也叫他黑宋江,不客气的话直接叫黑三,阎婆惜就这么叫过。
其实,这个绰号——黑宋江,或者黑三,也是为了衬托出宋江的气质。因为,一个又黑又矮又胖的人,即没有多大力气,也没有超强武艺,按照常理应该镇不住其他好汉。但事实上,宋江做到了,直接令群雄拱伏。为何?皆是在于他气质和魅力。
第二个:及时雨
如果说“孝义黑三郎”的绰号是突出宋江的孝顺,那么“及时雨”的绰号就是要说宋江的“仗义”。
所谓及时雨,就是很及时的雨水,能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给别人帮助、资助,就是这样。宋江经常扶危济困,仗义疏财,帮了很多江湖好汉,一传十,十传百,时间久了,大家都说宋江像天上的及时雨一样。
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的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
瞧瞧,山东河北的好汉,不少人受到宋江的资助,所以大家都把他比喻为天上的及时雨,用来表示宋江能救万物。这虽然夸张,但是实实在在说明宋江仗义。
水浒中,喜欢扶危济困的人不少,比如朱仝、晁盖、柴进等人,也经常帮助别人,给予钱物。但是,他们却没有获得“及时雨”的绰号,说明他们这方面至少不如宋江,又或者说宋江做得更多、更好。
所以,“及时雨”是宋江在江湖上的绰号,这个绰号就是要突出宋江的仗义,突出他对好汉的态度。
第三个:呼保义
一直以来,人们对宋江这个绰号难以理解,不知道“呼保义”到底何意。其实,在我看来,挺好理解的,有两种解释。
其一,呼保义是“自呼保义郎”。所谓保义郎,是宋代武将官阶中,非常低的一种职位。北宋政和六年,即公元1116年,宋徽宗重定武将官职,公分五十二阶,右班殿直改为保义郎,位列第五十,即倒数第三。
很显然,保义郎是非常低的官职。
宋江在梁山,统帅百员战将,十万大军,曾经打败过高唐州、祝家庄、曾头市、东平府、东昌府等官府或势力,还曾两败童贯,三败高俅,打得朝廷毫无对策。这种情况下,一般人估计不称帝也称王了。
但是宋江没有,反而自呼“保义郎”,说明什么?说明宋江没有造反之心。相反,他还很忠心,否则不至于还想做个小小的保义郎。
注意,自呼保义郎,不是说宋江没有大志,也不是说宋江是朝廷鹰犬,而只是说宋江低调,不在于官职高低,他只想为朝廷尽忠报国,哪怕只是一个保义郎他也愿意。宋江平定王庆后,加封“保义郎”,其实就是一种证明。
所以,“呼保义”的绰号,其实是宋江谦逊低调而又一心报国的表现。正因如此,所以要用在正式的排名上。如果在大排名时用其他绰号,则代表不了宋江的报国之心。
其实,这也很符合水浒的主题。毕竟从第一回,作者就说“宋朝必显忠良”,最后作者也说“生当庙食死封侯,男子平生志已酬”。中间也有九天玄女赐书宋江,告诫他要“替天行道,辅国安民”。整本书,其实就是要表达梁山好汉的忠义。
水浒在之前,就叫《忠义水浒传》或者《忠义传》,主题就是忠义。
其二,呼保义是“呼群保义”之意。“呼群保义”,就是呼吁梁山群雄乃至于天下群豪,来保住大义。这大义是什么?自然是报国尽忠之义。
这一点,作者没有明说,但是有暗示。
大聚义之后,作者附上一段文字,末尾就是“在晁盖恐托胆称王,归天及早,惟宋江肯呼群保义,把寨为头。”
意思是:若是晁盖在,恐怕会托胆称王,所以(作者让他)早早归天了;只有宋江能呼群保义,所以(作者安排)由他来做寨主。
这话一方面说出了晁盖之死的必然,一方面也说了宋江做寨主的必定。原因无他,就在于宋江能号召大家来忠心护国,呼吁群雄能为家国大义而战斗。
不管“呼保义”的解释是哪一种,都指向同一个主题——宋江忠义。所以,这个绰号多用在非常正式的场合。
比如忠义堂前字红旗二面,其中一面就写着“山东呼保义”。大聚义之后,作者多称宋江为“呼保义宋江”,有时也说“呼保义及时雨宋江”。而在大聚义之前,作者多称宋江为“及时雨宋江”,有时候则说“及时雨呼保义宋江”。是“呼保义”在前,还是“及时雨”在前,表达重点不一样。
综上,因为不同场合,宋江绰号的意义不同。在家要突出宋江的孝顺,在江湖要突出宋江的义气,在大聚义要突出宋江的忠心,所以,宋江的绰号,石碣上是“呼保义”,江湖上是“及时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