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明知自己不是死罪,为何坚持要休掉林娘子?

林冲服刑临走之前,一纸休书坚持要休了林娘子,他内心深处的想法是什么?林冲知道自己并不是死罪还能回来,他岳父也反复强调会照顾好自己的女儿等林冲回来,为何林冲还要休了林娘子?林冲是另有隐情还是害怕高球?这件事您对林冲有什么看法?

《水浒传》是一部宣扬英雄主义的小说,梁山好汉都将成为“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英雄,“日后但去边上一刀一枪”搏出了功名。

林冲在朱贵酒店中题诗,预言自己将“京国显英雄”、“威震泰山东”,林教头也是有英雄气概的梁山好汉,也将成就英雄美名。

但是,林冲及梁山一百单八将都是妖魔“出身”,在宋江上梁山前,大都有妖魔经历。比如,林冲入伙之后,王伦时期的梁山便开始了劫掠过往客商,打家劫舍,欺压石碣村渔民的勾当,阮小二骂林冲是“贼男女”。

梁山英雄都有成长的过程,书中说的是“还道”。在“还道”之前,林冲干的一些事,也不是好汉行为,包括题主所说的休掉了林娘子。

林冲不敢恶了高太尉

林冲休妻的直接原因是误入白虎堂,被开封府脊杖二十,发配沧州。临行前,岳父张教头在开封城外为林冲饯行,于是,便发生了林冲休妻这件事。

从文本表面看,林教头误入白虎堂是高俅设计陷害。但是,若细细的捋一捋细节,事情却并非如此简单。误入白虎堂,林冲自己也有责任。

却说高衙内看中了林冲的娘子,想方设法要弄到手,“只是每个道理得他”。高衙内为何没有办法得到林娘子呢?跟班富安道出了原委:

衙内怕林冲是个好汉,不敢欺他:这个无伤。他见在帐下听使唤,大请大受,怎敢恶了太尉?轻则便刺配了他,重则害了他性命。

原来,高衙内对林冲多有忌惮。高衙内倒不全是害怕林冲的武艺,而是林冲在高俅手下很受关照,享受着“大请大受”的高新待遇。

高衙内知道林冲的能力,也知道他与干老子高俅的关系。但是,在富安眼里,林冲“大请大受”的待遇,正是他的死穴。高俅如此关照林冲,林冲便“怎敢恶了高太尉”?

很多读者说,林冲是隐忍君子。对于这一点,我不完全赞同。隐忍倒是有,但林冲的隐忍中却是不敢恶了高太尉而失去“大请大受”的待遇,患得患失,我不敢认为这是君子的胸襟。

林冲的悲剧便是这样开始了。假如林冲与高俅就是一般的上下级关系,高衙内仅是忌惮林冲是一条好汉,事情可能还不会如此迅速的恶化。或者说,林冲自己没有更多的想法,不怕丢饭碗,也不怕恶了高太尉,是不是有可能避免后来的不幸遭遇呢?

我想,大有可能。

林冲为何误入白虎堂

高衙内算计林冲,还是颇费一番周折的,富安献计,让林冲的发小陆虞候合伙让林冲着了道。但是,林冲的处理方式上,却又暴露了林教头的性格缺陷。

当时,林冲从樊楼赶到了陆谦的家,上了胡梯便大叫“大嫂开门”,似乎有点虚张声势,以惊走高衙内。

林娘子开门后,高衙内便跳窗而逃。假如,林冲此时接着跳窗追赶,一定能够追上,教训一番高衙内,也是做得到的。高衙内原本就忌惮林冲,而林冲没有死穴,又怎么会害怕高衙内而不敢追他呢?

林冲没有追赶,只是把陆虞候的家砸了个粉碎。事后,又怀揣利刃,要杀陆虞候。此时,林冲仍然不敢给高衙内施加压力。

林冲曾经对鲁智深说,不怕官只怕管,这是一句大实话,尤其是高俅这样的官,一旦得罪,就不是管的问题了。鲁智深声言要打高俅三百禅杖,也只是过过嘴瘾,野猪林救了林冲,高俅追查过来,鲁智深照样得跑路。

问题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侥幸心理,希望凭借与高俅的关系,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于是,导致了误入白虎堂。

这个局一定是高俅做的,道具就是一把宝刀。

书中明确交代,陆谦是躲进了太尉府,林冲也在高太尉守了三日。也就是说,林冲知道高太尉参与了这件事,把陆谦保护了起来。但是,卖得宝刀之后,林冲的心事又活动开了:

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

林冲与高俅的关系确实不一般,都到了可以相互吹牛赛宝,林冲也可以开口向高俅借看宝刀的地步。所以,林冲明知陆谦得到了高俅的保护,这件事已经无法得到高俅的理解,但却依然心存侥幸,要去比刀,试图恢复与高俅的关系。

陆谦的计策其实并不高明,林冲大有纵身跳进陷阱之嫌。由此引发的休妻,也就不那么简单了。

林冲休妻所为何来

不需为林冲休妻做辩护,在这件事情上,林教头很大程度上是为自己脱身,而不是替林娘子免灾。

书中交代,林冲休妻总共说了两条大的理由:

其一:“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已至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耳赤,半点相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条休妻理由十分的充分。但是,张教头一口否决了林冲的这条休妻理由,说把女儿与使女锦儿一同接到家中养赡,日后再团圆。什么意思?张教头这是在赞同林冲纳妾。

其二:“今小人遭这场横事,配去沧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

这就是题主所讲的,林冲明知自己不是死罪,却依然要休妻。但是,从后来野猪林、山神庙的事情看,林冲的话没有错,此去确实生死难卜。

但是,林冲后面的话就不对了。难道休了妻,高衙内就不威逼这头亲事了?这其中,似乎有这样的潜台词,休了妻划清了“界限”,高衙内再威逼亲事,就与林冲无关了。

林冲接着说:

小人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如此林冲去的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

当着众人的面立下休书,等于是“广而告之”,高衙内但可不顾忌夺人妻子的嫌疑,更可明目张胆的威逼了。如此,林冲便去得心稳,至少是自我感觉到高衙内不会继续追杀,要去了林冲这个障碍,让林娘子成为寡妇而更方便的威逼亲事。

所以,林冲所说的“免得高衙内陷害”是为了自己。若是为林娘子考虑,休不休妻,高衙内都要去陷害林娘子。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到时各自飞,林冲休妻,大致也是如此。

作为禁军枪棒教头,林冲无法与高俅抗衡,即便是鲁智深也做不到。林冲在这段故事中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值得同情。但林冲自身也有不值得洗白的污点,在某种程度上,林冲的性格乃至人格缺陷,也是把自己陷于困境的一大原因。

后来,施耐庵还特别补写了一笔。上了梁山的林冲相对安全,也再无所欲,这才想起去接林娘子。但是,正如本回答所讲的那样,拿到休书的林娘子还是被高衙内逼死了。书中说,林冲自此杜绝了挂念,一心一意的在梁山造反了。

造反的林冲才是一条好汉,才有机会“京国显英雄”、“威震泰山东”。

林冲明知自己不是死罪,为何坚持要休掉林娘子?

林冲这个人物怎么说呢?说无能但武艺非常的好,说是好汉但连妻子也保护不了,妻子被人调戏,在他的为人来看,妻子要是被一般人调戏,他肯定会将调戏他妻子的人打的满地找牙,因为一般的人是不会威协到他的前程,他也就无所顾忌,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他能忍气吞气,因为他明白高衙内是高俅的干儿子,宁愿当缩头乌龟,也根本没有得罪高俅的心,林冲算是软蛋了,他误入白虎堂被定罪发配不至于死,他没有让妻子等他,也没有想法设法好以后和妻子团圆的心情,竟想到休妻,这一点不难看出林冲的内心,他觉得妻子是祸水,因她得罪了高俅并不是小事,干脆休妻断绝关系,自己好不越雷池的好好改造,凭着自己一身本事,说不定会东山再起,然而,看似懦弱,其实心最毒的林冲失算了,以逼上梁山,死于寺院为人生的终点站!

林冲明知自己不是死罪,为何坚持要休掉林娘子?

林冲休妻,恐怕是当今对他垢病最典型的一件事。

这显然是以现代人的价值观和婚姻观来考量古人的一种错位行为,好比把张三的帽子戴在了李四头上,是完全不合适的。

现代人讲的是婚姻自主,男女双方可以自由选择对象,包括父母都不宜横加阻拦。

古代女人则没有婚姻自主权,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所以才有了潘金莲嫁给了武大郎的悲剧。

现代婚姻讲究的是一夫一妻男女平等。古代男人却可以妻妾成群合理合法,女人出轨则大逆不道千夫所指。

现代婚姻男女双方都有权随时解除婚姻。古代女人哪怕丈夫死了,也要从一而终给自己立贞节牌坊。

所以,现代人和古代人的婚姻观念完全是两回事,不宜相提并论。

回到林冲休妻的个例上来。

林冲被高俅陷害剌配沧州牢城。临行前,他坚持一纸休书和林娘子断绝夫妻关系,完全是为了林娘子的命运着想。

因为他知道,此时自己前途未卜,已经没有能力再保护娘子。而过去从一而终的陋习,使林娘子只能作为林夫人的身份无依无靠,势必还会受到高衙内的迫害。

而一旦解除了婚约,林娘子也就成了自由之身,完全可以另寻出路以避免再遭高衙内的纠缠。这是符合逻辑顺理成章的事。

虽然林冲的岳父曾表示他能照顾林娘子,但林冲何尝不知,他岳父的能力根本无法和高俅的势力抗衡。事实也确实如他所料,他岳父根本就没起到任何作用。

遗憾的是,林娘子和林冲的感情非常人能比,她忠贞不二誓死不改嫁。当高衙内又来纠缠时,她宁可自缢而亡,也决不顺从。

《水浒传》作者如此安排情节,正是要揭示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人吃人的黑暗现实,最终逼得林冲走头无路,只能奋起反抗,杀掉前来迫害他的坏蛋,被逼上了梁山。

总结:

综上可见,林冲休妻这件事,如果用今天的婚姻观念来衡量,当然属于不正常。

但是若用千年前的古代婚姻观念来考量,就可以说得通了。

林冲明知自己不是死罪,为何坚持要休掉林娘子?

其实东京八十万禁军豹子头林冲主动休妻,并不是他口口声声所说的为自己非常貌美贤惠的妻子着想,其实这是一个把自己的妻子推进高衙内怀抱的一个地地道道的阴谋,是一个下三滥的动作,是想借这个所谓堂堂正正的所谓理由,掩盖自己内心的无比的自私和丑恶,他是在想解脱自己的同时,

讨好高太尉,无情把妻子张氏推向深渊,自己目的是好获得高衙内及高太尉的好感,给自己一个官复原职的希望。他明明知道高衙内是把

自己当着他获得张氏的一个大大的障碍,他就自己主动扫除自己这个障碍,为高衙内娶上自己的妻子铺平道路,实际上他不仅是想为了讨好高太尉,也是自己心甘情愿的拱手把妻子奉献给高衙内,这实在是卑鄙无耻极了。

林冲明知自己不是死罪,为何坚持要休掉林娘子?

正因为林冲犯的不是死罪,他才心存幻想,狠心休掉林娘子!彻底暴露了他的自私、狠辣与低能

如果单纯论武艺,“豹子头”林冲是水浒中的绝顶高手,生平罕逢敌手。然而,林冲的节操和心胸,却让人不敢恭维。

由于高衙内看上了漂亮的林娘子,引发了高太尉对林冲的一系列陷害,最终林冲被诬陷带刀闯白虎节堂,图谋不轨,被发配沧州。在临行前,林冲休掉了对他情深义重的林娘子,最终导致林娘子自缢身亡!

一、林冲的自私让人发指

林冲为什么要休掉林娘子?他的理由十分充足:一怕高衙内再来威逼亲事,二来自己是犯人,沧州遥远,三是怕耽误了青春年少的林娘子。

所有这些理由,都是自欺欺人!

难道休掉林娘子,高衙内就不会再来寻衅了?这是什么逻辑?把林娘子休了,不正好给了高衙内借口吗?你老公都不要你了,还不如跟我呢!

林冲此举,潜意识里就是把这所有的一切归罪于林娘子,他认为是林娘子引来的这些祸端!如果没有林娘子,自己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他以为休掉了林娘子,从此双方再无关系,你高衙内找便找去,关我林冲何事?

至于他说怕耽误了青春年少的林娘子,林娘子的父亲张教头都说了:会把女儿养在家里,好生看待,等林冲回来!可林冲还是一意孤行要“休妻”。

在林冲写休书的那一刻,林娘子的心,已经死了!什么夫妻情深?什么恩爱缠绵?林冲就是个心性凉薄的小人!懦夫!

二、林冲的狠毒不露声色

清朝才子金圣叹在点评水浒人物时,说林冲“林冲,毒人也,太狠”!

林冲从来没有做过坏事,也不象李逵那样滥杀无辜,为什么说他“狠毒”,这两个字,却要落在林冲休妻这件事上!

林冲把老婆休掉了,自己远走沧州,高衙内会不会来找林娘子的麻烦?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林冲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因为林冲还想着刑期满后,回到东京重新开始,此时的他没有挣脱“枷锁”的勇气!他害怕高衙内、害怕高俅,害怕接二连三的迫害,他休掉了林娘子,与壁虎断尾有什么区别?可壁虎的尾巴能够再长出来,林娘子能逃过这一劫吗?

陆谦把林娘子骗到家里,早就藏在他家里的高衙内对林娘子欲行不轨,林冲发现事情不对,他第一件事却是问林娘子有没有被玷污!难道林冲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先去追上高衙内,一刀将它结果掉?

张教头年事已高、已经退休、人轻言微,能挡得住高衙内吗?林娘子要么屈从于高衙内,要么了断了自己!这些严重的后果林冲想不到吗?

鲁智深曾经与林冲情如兄弟,千里护送,为何最后渐行渐远、行同陌路?和林冲作兄弟,鲁智深不放心!

三、林冲缺乏一个男人的担当

和林冲有同样遭遇的,是他的同事王进。王进在遭遇高俅迫害时,直接选择了拍屁股走人,老子不跟你玩了!

王进连夜带着老母亲,趁早出了东京城,然后投奔延安府的老种经略去了!走得潇洒、走得果断、走得利落!延安天高地远,那高俅能奈他何?

能够看到隐藏的风险,能够抛弃拥有的一切,能够把自身的生命看得比什么都宝贵,这才是真正的智者!

林冲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教头,收入也是异常丰厚的,不然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买宝刀!体制中好处多多,虽然职位低微,却也是威名远播的教头,名闻天下的“豹子头”。

林冲舍不得这一切,他始终幻想着要回来!却没有认清这黑暗的宋朝,已经无药可救了!贪恋体制的好处,都没有发现其中的倾轧与黑暗,林冲的眼光,实在差了点!

与王进相比,林冲差的不是武艺,而是担当和决断!如果林冲屁股一拍,带着林娘子和张教头连夜跑掉,凭他林冲的本事,在哪里吃不上一口热饭?就算日子过得再难,难道林娘子会舍他而去?

天高地远,高俅去哪里找林冲?然而,林冲选择了逆来顺受,那就在体制内被慢慢玩死吧!如果不是林冲有一身功夫,在沧州已经被干掉了!那些阴毒的小人,不会因为你的委屈求全和小心退让而放过你!

结语:从林冲的出身来看,他的父亲也是靠手中的枪棒来吃饭的,甚至和张教头是同事。

林冲在父亲的教导下,练了一身好武艺,却缺乏了江湖的历练和男人的担当!缺乏最基本的责任心和对时势的判断。

小事无法决断,大事临头糊涂。

没有强大的内心,武功再好,又有什么用!不是成为牺牲品,就是成为奴才鹰犬!误人误己!

林冲明知自己不是死罪,为何坚持要休掉林娘子?

胆小怕事,惹不起赶紧躲开。个人认为林冲枉为好汉这个称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