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柴进,在朝廷有免死金牌,为什么上了梁山后却默默无闻?
《水浒传》中的柴进有“誓书鉄券”,也就是题主所说的“免死金牌”。施耐庵这样写是有依据的,据陆游《避暑漫抄》讲,赵匡胤陈桥兵变,夺了后周江山建立大宋王朝,便在内宫立了一块誓碑。这块誓碑共有三条规制,告诫继任皇帝必须遵守。
誓碑中有一条,讲的就是优待柴家后人,柴氏后人如果不犯谋逆罪,就不得处死。即便是犯了谋逆罪,也不得在市曹处斩,于狱中赐死。
柴进是《水浒传》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施耐庵说他是大周柴世宗子孙,太祖武德皇帝敕赐与他誓书铁券。所以,柴进是有免死金牌的。
然而,柴进为何又上了梁山呢?而且,柴进身份高贵,上应“天贵星”,为何又在梁山上默默无闻呢?
誓书铁券被废掉柴进在沧州道门招天下客,专门收留救济过往配军,以及犯了弥天大罪之人。而且,还不断往梁山输送朝廷罪犯,大有谋逆之心。
更为严重的是,柴进还时刻不忘高唐梦想。高唐州有柴氏“皇城”,柴氏禁城中有御花园。如此折腾,朝廷便不答应了。于是,便派了一员“直阁”来强制干预。
高唐州知府高廉的小舅子名叫殷天锡,实际上是“因天袭”的隐写。此人明写的身份只是一个仗势欺人的恶少,但施耐庵却叫他“殷直阁”。直阁,指的是供职于龙图阁、秘阁之类的官员,职位仅次于编修,大概也属于编修各类书籍史料的职员。
把这些信息联系起来,施耐庵隐写的是一段秘史。这段秘史说的是赵匡胤为了把陈桥兵变篡位说成合法得国,便编造历史,恢复了柴家本姓。
后周原本是郭威开创的王朝,因为郭威无子,便把皇位传给了柴皇后的侄子柴荣,也就是《水浒传》中说的大周柴世宗。其实,自从郭威收柴荣为养子时,就应当叫“郭荣”了。赵匡胤恢复柴家本姓,意在大家都不是郭氏正统,姓柴的能得后周天下,难道不也是篡位?后周官家改了姓,姓赵的为何就不合法了?或者说,老赵家不是篡郭氏的后周,而是得的柴氏江山。因而,“柴皇城”的妻子,柴进的婶婶被施耐庵写成了“继室”,柴家也不是后周的正统。
柴进招揽过往配军,资助梁山草寇,在高唐州这个禁城之地有“皇城”,不是为了谋反,而是要为自己正名,恢复郭姓才是后周正脉,而不是“继室”。
如此,赵宋官家能答应吗?这比谋反还厉害,一段秘史就这样被揭露了,太祖武德皇帝就是一个篡位者。所以,殷直阁野蛮的弄死了柴进的叔叔,等于是捣毁了柴家“皇城”。柴皇城临死前,还指望柴进拿着誓书铁券去告御状,殊不知,“因天袭”根本就不怕,誓书铁券也就成了一块废铁。
梁山好汉仗义出手,打死了“因天袭”,施耐庵以此表明自己的立场,照应开篇故事,讲的就是赵匡胤的陈桥篡位。书中说:“如今东京柴世宗让位与赵检点登基”,注意,这里写的是“赵检点”而不是赵匡胤的官名“赵点检”。这处故意颠倒的写法,实际上说的是赵匡胤颠倒黑白,把自己做皇帝说成是“因天袭”而不是夺了郭氏江山。
柴进不仅被剥夺了“誓书铁券”,而且被关进了高唐州的枯井中。这处枯井,同样是照应开篇故事的,原本,柴进就是龙虎山伏魔大殿地窖中的妖魔。所以,柴进必定是要上梁山的。
柴进上梁山后还十分活跃金枝玉叶,祖上曾经阔过,又有誓书铁券,这等人物在梁山上可是响当当的,高贵的身份无人能及。但是,柴进为何只排在了第十位,曾经受他救济周全的宋江、林冲都比他的排位高。而且,自从高唐州被黑旋风救了出来(黑旋风救小旋风,也是很有意思的一段描写),到了梁山便真的默默无闻了。
我想,题主说柴进上梁山后默默无闻,主要是基于施耐庵的《水浒传》,似乎不包括续书《征四寇》。在续书中,柴大官人却不是默默无闻之辈,还做了一回方腊的驸马,化名柯引,体验了一把真正皇室身份。
征方腊这一段故事是《水浒传》比较早的续书,我倒是觉得,“征方腊”在很大程度上比较能够照应施耐庵前七十回书的情节,只是写得极为牵强,思想内容也被彻底的反转了。但不管怎样,柴大官人确实在续书中不甘寂寞,除了征方腊做卧底立下大功外,还引出了梁山“征四寇”。
“柴进簪花入禁院”,是柴大官人上梁山以来第一次高调出场。作为皇室后裔,柴进轻车熟路,摸进了宋徽宗的御书房,看到了屏风上的“四寇”名单。
这一处细节写得也很精彩,早期的续书还是很有点水平的。不过,柴进看到的“四寇”,却是后来不断增添上去的。假如按照容与堂本来讲,大概只有“淮南宋江”、“江南方腊”这两寇。
柴进用刀子割下了“淮南宋江”这四个字,又参与了元夜闹东京。
续书中的柴进,不仅不是默默无闻,反倒是十分活跃。而且,早期的续书写得也颇有几分道理,也是很好的照应了柴大官人的身份,两次高光的表现,都与皇室有关。
续书这样写对不对呢?从文本逻辑上看,大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从施耐庵的立意来看,却是大谬不然了。因为,柴进上了梁山之后,便不应再以皇室后裔的身份出现,自然也就不能再写他两番进入皇宫禁城之地了。
上文讲到,禁城之地的“柴皇城”早就被“没收”,失去了誓书铁券这块免死金牌,也就意味着柴进也彻底失去了被赵宋官家认可的皇室身份。按照“誓碑”的约定,上梁山造反的柴进即便是不在市曹就戮,也要在狱中被赐死。难道说招安之后,宋徽宗又恢复了柴进的皇室身份,发还了誓书铁券?这一笔,续书中并没有交代。
至少,在前七十回原著中,正如题主所言,柴进就是默默无闻的在梁山管着钱粮,并无多少出场机会,也没有多讲一句话。原本是十分风光的人物,为何到了梁山就完全变了样,难道真的是“落汤的凤凰不如鸡”吗?
柴进为何在梁山上默默无闻先来理一理柴进上山之后的一些情况,来看看此人到底为何沉默了。
打高唐州之后,梁山便迎击呼延灼的官军缉捕。接下来就是打青州,斩杀国舅慕容知府。拿下青州后,梁山又大闹华山,攻陷华州府,杀了贺太守。梁山一直在征战之中,继而又是芒砀山降魔、第一次攻打曾头市,两番进攻大名府,期间还团灭了关胜的官军,打下凌州,荡平了曾头市。大排名前,又先后攻克的东平府、东昌府。
这些大小战斗,柴进偶尔客串一下,并没有作为一方面主将,也没有出阵与敌人交战。柴大官人的武艺并不高强,在以四处征战的梁山上,自然就显得有些默默无闻了。
宋江做了临时寨主,柴进却以主将的身份,带领孙立、黄信等七位头领镇守后军。这个安排十分的有意思,原本具有皇室身份的柴进,却做了孙立、黄信这几员武将的头领,大家都“皇”到一堆去了。
因而,梁山上的柴进就只剩下一个隐写皇室的符码,再无其他故事。没有故事,当然就默默无闻了。
梁山大排名时,柴进与李应共同掌管山寨钱粮。原来,梁山出征,柴进却是在做后勤保障工作,也就无需时刻在“镜头”下曝光了。
施耐庵这样安排柴进,是与李应一道,代表梁山的富贵。柴进上应天贵星,李应则上应天富星。
上文讲到,柴进上了梁山,不再有皇室身份,也就不“贵”了,为何施耐庵还是让柴大官人上应“天贵星”呢?这样写大有寓意,也是柴进上梁山后默默无闻的根本原因。
决定梁山大排名的是一块从龙虎山伏魔之殿那里穿越而来的石碣,这块石碣上有梁山好汉的星煞名、绰号和姓名。这三个符码其实是一一对应的。柴进出身皇室,身份高贵,所以,上应天贵星,排在了第十位。李应原本就是独龙冈前的大财主,上应天富星也是实至名归。李应以天富星排在柴进之后,是梁山的“富贵”象征。
梁山完成大聚义之后,书中有一首古风,专门解读梁山好汉的排名问题。其中,涉及到柴进的几句是这样说的:
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
这几句说的是梁山好汉按照“天地物理之数”聚义,便抹平此前的身份,不管你是帝子神孙,还是富豪将吏,大家都不分贵贱。其中,帝子神孙就包括了柴进。所以说,柴进上了梁山,便不再高人一等,当然,也就不能像沧州时那般颐指气使,高高在上,门招天下客了。
同样,李应是天富星,属于富豪将吏的一类。书中的古风同时还说:“(梁山好汉)皆一样的酒筵欢乐”。管你有钱无钱,大家有酒同喝,有肉同吃,谁也不能呈富豪而让那些贫穷草根挨饿。
柴进、李应这两个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施耐庵“等贵贱,均贫富”的创作思想,这个创作思想便是为《水浒传》核心主题“替天行道”服务的。
所以说,梁山上的柴进不再是江湖中的柴大官人,其身份与李逵、燕青、曹正、蔡富、蔡庆、白胜、时迁、段景住等人是齐平的,也与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等头领比肩。梁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众好汉各展所长,安于本位。然而,梁山毕竟是以武力当先,掌管钱粮的柴大官人也就没有了故事。
还是那句话,没有故事,当然就默默无闻了。
不过,施耐庵肯定不会让柴进长时间的默默无闻,七十回之后,肯定还会有柴大官人的故事。这是题外的话,搁下不表。
水浒传中的柴进,在朝廷有免死金牌,为什么上了梁山后却默默无闻?
徒有虚名也抵不过一顿暴打……
- 丹书铁券丹书铁券!这是小旋风柴进逢人必说逢人必显摆的祖传标签,依靠这个后周柴荣留下来的铁饭碗,柴进过着大清国铁杆庄主该有的清闲日子。没事东边打个猎,西边串个门,还时不时接纳江湖上往来的落难英雄,整日开怀畅饮好不快活。
- 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好事也不能总让柴进一个人占了,既然他是水浒世界的一份子,就必须或多或少的要经历一些挫折,更何况他和宋江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家也知道,宋江哥哥要是盯上谁,管他是好是坏,如果不让对方出点事那都不是宋江的风格。
- 这不,梁山缺钱的时候又到了,又赶上柴进叔叔家里出事,赃官蛮横强抢地盘气死了他老人家。梁山也不能放过这个机会,顺势安排李逵跟随柴进下山平事儿,结果大家也知道,柴进口中的“丹书铁券”关键时刻毫无意义,还被强扭做反贼押上大堂一顿水火无情棍打个皮开肉绽半死不活,随之抛进枯井,而李逵打死殷天熙之后就一道烟逃回梁山了。
- 那么梁山呢?当然是替柴进报仇了。但报仇不是唯一的目的,他们大败高唐州,搜刮兵马钱粮,回头又连带着柴进的祖产地业一同捎回了梁山泊,不但赢了脸面还扩充了财政。而当初的逍遥王柴进却在险象环生之后失去了一切,曾经的优越感从此不复存在。
水浒传中的柴进,在朝廷有免死金牌,为什么上了梁山后却默默无闻?
柴进作为让位给大宋的大周柴世宗的子孙,拥有铁券丹书,把巨额家产都奉献给了梁山,身份确实不同一般。
但梁山绝不敢把柴进放在很靠前的位置,以免有帮柴进夺回大周江山的嫌疑,给自己造成被动,迫使朝庭全力围剿梁山。而柴进在梁山排第十位,前九位也都是牛人,柴进的排位也算恰当。
柴进有管理庄园和大笔财产的经验,上梁山后任财政和物资部长,另一个财主李应任副部长;梁山为招安到东京开展外交活动,有贵族范的柴进成为工作组一员;攻打方腊不下,柴进打入方腊内部,也是因为有贵族气质,被方腊招为乘龙快婿,柴进择机搞了个里应外合,这些都是对柴进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了。
但再要让柴进干点别的,柴进还真没有那个能力:一个武艺平平的洪教头,在柴进庄上被奉为上宾,而真英雄武松在庄上住了一年多柴进也识别不出;武松在柴进庄上喝醉了酒就乱打庄客,柴进也束手无策,表现出柴进在识人和管理上的能力都不行,这也是富二代的通病,晁盖、卢俊义、史进这些生来条件太好,没机会接受社会摔打的富二代,能力都不怎么强。
水浒传中的柴进,在朝廷有免死金牌,为什么上了梁山后却默默无闻?
小旋风柴进上梁山之前,江湖上的名声和影响力不在宋江之下,上了梁山后却日趋暗淡、最终默默无闻。究其原因,两个字可以概括:现实。
上梁山前,柴进风光无限小说交代,柴进是后周世宗柴荣嫡派子孙。也就是说,他们家祖上曾经是万里江山的主人,当初因为陈桥兵变不得已让给了赵匡胤。或许是觉得于情于理上过意不去,赵匡胤建立大宋之后不仅保柴家世代荣华富贵,还赐了永远生效的丹书铁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免死金牌”。
有了这层这个光环和殷实家底,加上生性爱结交朋友,柴进在江湖自然也就远近闻名,慕名结交甚至投靠的人也就多了起来。虽说当时以仗义疏财出名的还有宋江和晁盖等人,但柴进显得更财大气粗些。如果说宋江和晁盖帮人是“来者不拒”,那么柴进就是“主动找人”,比如他专门交代了附近酒家,遇到有难的通通介绍到他庄上,林冲就是这样被店小二推荐给柴进的。
柴进待人没诚意,导致后来没什么朋友宋江和晁盖帮人,不问男女老少,只要上门的或者遇到的,一律帮!和他们不一样,柴进只帮江湖人,并且越坏的他越喜欢帮。看看他是怎么交代店小二的:“酒店里如有流配来的犯人,可教他投我庄上”,重点结交犯人,你以为柴进是要他们改邪归正?才不是。看看最早的梁山,赞助王伦一伙为非作歹的正是柴进。
交友只交“歹人”,说明柴进交朋友是带着目的的,至少诚意是没有的。比如对武松:听说武松犯事,以为是个有本事的人,于是兴冲冲的收留。结果武松住进来后,一直不露山水(武松在柴进庄上那段时间,必定是没有展示真本领的,否则柴进早就拜武松,天天带着骑马打猎去了),柴进看了以为是普通人,于是逐渐怠慢了。又比如对林冲,你想试人家武功直说就是了,非要拿银两来伤人自尊。
柴进这样的交友态度,别人落难急需帮助的时候不会和你计较太多,日后大家都上了梁山,除了排位大家基本没太大区别了,谁还会理你呢?
“免死金牌”神话的破灭,让他彻底平凡传说中的东西总是很吸引人,柴进家的“免死金牌”历来让人羡慕和尊重,但谁也说不准这东西过了这么多年还有没有效。实际上,至少到了柴进这一代,“免死金牌”镇住普通人还可以,遇到真想害你的硬骨头,什么牌都是假的。所谓的免死金牌,早已经是一堆破铜烂铁。
柴进被打入大牢之前,是提起过免死金牌,报仇心切的高廉以没见实物为由把他关了起来。按照柴进的说法:出事前就已经派家人回沧州取免死金牌。既然免死金牌能救人,当然也就不用打仗救人了。从后来梁山兴师动众攻打高唐州可以推断,高廉后来必定是见了免死金牌,但没用。所以,梁山才会冒险救人。如果真有用,身为朝廷命官的高廉无论如何都会重视的。
上梁山前交友太“现实”,没了光环之后别人对他太“现实”。如此,柴进后来默默无闻也就不奇怪了。宋江能念旧情让他排位第十,已经是很不错了。水浒传中的柴进,在朝廷有免死金牌,为什么上了梁山后却默默无闻?
柴进属于那种把一手好牌打烂,而且还被别人截胡的那种人。
柴进有大宋皇帝的铁卷丹书,按说做个逍遥大官人就好了。可是此人对祖上皇位被夺还是心有怨恨的,所以不但自己勤习武艺,还喜欢招揽江湖好汉,还资助王伦创建梁山山寨,招兵买马这属于典型的有不臣之心。
他的这种行为言行还传给了儿子柴桂。并且柴桂做的更好,不但资助了人马山寨,还参加武科举,准备从正途进入军界。
只可惜柴桂运气不好,遇到了岳飞,被挑。不过他那些山寨兄弟还真义气,下山来报仇,义气程度不输当年的梁山兄弟,只可惜技不如人,被灭。
说起来柴桂的驭人之术是强过老爹柴进的,只是生不逢时,运气太差。
为什么这么说呢?
柴进资助了王伦,但是却控制不了王伦,后来写信举荐林冲赖投,居然还被刁难。
后来梁山换了两任债主,但柴进原本就不高的影响力却越来越低,股权也越来越小,就连他的山庄也差不多变成梁山驻横海郡办事处了。与其说此时柴进是梁山的股东,倒不如说柴进给梁山打工,还没工资,黑旋风李逵说留下就留下了,完全没有商量头。
就这么着,还嫌柴进的名头声望太响,于是李逵又打死了殷天赐,给柴进引来了杀身之祸。
其实若是没有李逵,柴进也能慢慢的化解家里的事,即便是吃点亏,也能保个平安。
虽说后来柴进被梁山救出,但是没有了铁卷丹书的柴进已经不是当初的柴大官人了,只能暂时委身于梁山避祸,由前朝权贵被迫做了强盗,在梁山也就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