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柴进为何不能做梁山之主?
题主的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水浒传》中的柴进,原本是后周之主柴宗训之后,正宗的皇室后裔。高贵的出身,加之仗义疏财的好名声,似乎很符合做梁山寨主。而且,如果柴进愿意做寨主,肯定能取代王伦,坐上山寨头把交椅。
假如是这样,林冲前来投奔便不会被强制缴纳投名状,晁盖等人前来聚义,柴大官人肯定会喜出望外。柴进就是喜欢结交、资助犯下弥天大罪之人。柴进不会做王伦,加上其高贵的身份,打出皇室后裔的招牌造反,其号召力肯定不在晁盖、宋江之下。
无论是谁,都很难取代柴进的寨主之位,除非施耐庵再安排一场攻打什么市,让敌人也给柴进来一箭。否则,宋江恐怕就只有当老三的份了。
但是,施耐庵就是不写柴进在王伦时期上梁山。错过了这个时机,柴进要做寨主就十分的困难了。而且,基本上没有可能。
那么,柴进后来上梁山,为何就不能做寨主呢?
柴进有贼心无贼胆 只是刮一刮小旋风柴大官人盘踞沧州道,四处放话,央周边酒店客栈帮忙招引过往配军,尤其是犯了重罪之人。而且,不断往梁山输送犯了弥天大罪的好汉,为梁山提供人力资源。王伦、杜千、宋万、朱贵是不干打家劫舍勾当的强人,七八百喽啰大约都是柴进养活的。
吴用到石碣村找三阮撞筹时,阮小二就说,王伦等人占据梁山,这伙人“不打紧”。林冲来了之后,这几个贼男女聚集了五七百人,打家劫舍,抢掳来往客人。而且,还霸占了泊子,绝了石碣村渔民的衣饭。
原本,柴大官人并不是专门只资助配军的,王伦、杜千当时恐怕还是“良民”呢。自从杜千上了梁山,王伦后来“合着”杜千入了伙,柴进大概便调整接待对象,“门招天下客”便不再是所有人,而是犯了罪的配军及江湖好汉。
以武松为例,武二郎在柴大官人这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招待,柴家庄的人都对他很冷落。按照书中的写法,说的是武松因为酗酒打人,才不受待见的。这个说法讲不通,武松是来投奔柴进的,只要柴进看得起武松,手下的人谁敢怠慢?讲白了,武松不受待见,完全是柴进捣的鬼。
柴进为何要怠慢冷落武松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柴进不能确定武松是否犯了弥天大罪。所谓“弥天大罪”,起底应当是杀人。武松自称失手打死了本处机密,但有没有海捕文书呢?
“本处机密”可是个管机要部门的官员,假如武松真的打死了这样一个人,怎么就没有海捕文书,甚至连江湖传闻都没有呢?“事实”证明,武松并没有打死本处机密,只是下手过重,将他打晕了。晕死过去,很快就会醒来,所以,清河县便没有缉捕武松了。
宋江的江湖名声很大,柴进若有谋反异志,此人正好可以成为招揽江湖好汉的帮手。更重要的是,宋江千真万确是杀了阎婆惜的,郓城县也下发了海捕文书,可以证实宋江的确犯了弥天大罪,符合柴进的高规格接待对象。
柴进如此行事,且不避耳目,明显有谋反之心。但是,柴大官人绝对不敢谋反,只是刮一刮“小旋风”而已,绝不敢大弄。否则,早就上梁山做寨主了。那么,柴进为何不敢谋反呢?
誓书鉄券泄露天机 柴进不过只是做着“高唐梦”柴大官人虚张声势,其实不敢谋反。因而,他错失了上梁山做寨主的绝佳时机。换句话说,柴进根本就不打算上梁山造反,根本就不愿意做草寇的头领。毕竟,他家祖上做过皇帝,杨志都不愿意做贼辱没先人,柴进又怎么会去梁山做寨主呢?
杨志不愿意失身为贼,梁山上恐怕也没有几个人有事无事、心甘情愿的落草为寇的。大多数好汉不仅不会主动上梁山,而且,也不敢轻易犯罪。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谁愿意做强盗?柴进则不然,大张旗鼓的收留、资助犯罪之人,资助梁山草寇,他的胆气是从哪里来的。
书中交代,柴大官人家中有誓书鉄券,手握免死金牌。即便是犯了死罪,有誓书鉄券护身,也不会被处死。除非谋反,大宋朝廷才会判他死刑,而且,只能在狱中赐死,不会上菜市口受戮。
那么,历史真实中的柴世宗后人有没有誓书鉄券呢?大概是没有的,史料中没有记载赵匡胤给柴家后人颁布过免死金牌。不过,陆游的《避暑漫抄》中却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说的是赵匡胤篡夺了后周天下,便在大内禁宫中立了一块誓碑,为子孙后代立了三条规矩。每有新皇登基,都要去拜谒。这三条祖制中有一条就是对柴家后人的优待政策,便是《水浒传》中的誓书鉄券。
誓碑是赵匡胤的仁人之心,但是,仅就对柴氏后人优待的这一条看,就泄露了赵宋官家编造历史,掩盖自己得国不正,谋权篡位的无德不义之举。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几处提到赵匡胤的得国,开篇故事中就讲到“如今东京柴世宗让位与赵检点登基”。注意这句话中的几个“错误”,施耐庵其实是在揭露赵匡胤的篡位。
柴世宗指的是后周世宗皇帝柴荣,赵匡胤陈桥兵变时,柴荣已死,如何让位?赵匡胤当时的官职是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应简称“赵点检”。然而,施耐庵故意颠倒,写作“赵检点”。
这两处故意错误,是在揭露《宋史·太祖本纪》的作伪。史书中说,有一天,柴荣出征,忽然得到一个三尺长的木简,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于是,柴世宗便撤了原任官员,任用赵匡胤做了都点检。
这是欲盖弥彰的大谎言,假如柴世宗真的得到了这个木简,最好的办法就是撤销这个官职,以保住后周天下。假如柴世宗真的会让位给赵匡胤,又何必把自己年幼的儿子柴宗训立为皇帝呢?《宋史·太祖本纪》这一处大笑话,无非是赵匡胤编故事,陈桥兵变原本就是柴世宗的让位,他不是个背信弃义的篡国者。
誓书鉄券泄露了北宋“天机”,逼得柴家后人在《水浒传》中只能去做高唐梦了。沉迷于高唐梦的柴进,有怎么愿意去做山大王呢?所以,柴进便不能做梁山寨主了。
那么,柴进的高唐梦又是怎样的一个梦呢?
高唐州即“高唐梦” 天贵星柴进梦醒上梁山却说李逵因为杀了小衙内,朱仝便发誓如果李逵上梁山,自己就不去入伙。没办法,李逵只得暂时寄居在柴大官人庄上。
这一天,从高唐州传来消息,高唐州知府高廉的小舅子殷天锡要霸占柴家花园,把柴进的叔叔柴皇城打成重伤,命在旦夕。柴进闻知,与李逵急忙赶到高唐州。李逵到了高唐州,听了柴进的婶婶,柴皇城的继室说了原委,便要闹事。柴进说:“这里是禁城之内,如何比得你小寨里横行?”
这一段故事十分紧要,施耐庵简直就是在为历史纠错。
柴进的叔叔叫柴皇城,居住在禁城,这岂不就是“皇城禁地”吗?柴进的婶婶偏偏要写成柴皇城的继室,写成正室又有何碍呢?
原来,柴家继承后周皇位,也不是正统继承,柴荣原本就是郭威柴皇后的侄子。因为郭威的儿子都被敌手杀死,这才收了柴荣为养子,把后周江山传给了柴荣。
既然郭威立柴荣为合法继承人,怎么能还叫“柴荣”呢,这岂不是江山易姓了吗?所以,柴荣早就应当是“郭荣”了。柴荣改姓,原本就是正统继位,赵匡胤却恢复了郭荣的本姓,把他也弄成了“继室”。这样一来,大家都是“继室”,老赵得天下就合法了。
柴进要恢复郭氏皇族之姓,便在高唐州做着“皇城”之梦。施耐庵为之鸣冤叫屈,在书中不断揭露《宋史》的作伪。
殷天锡此人,是“因天袭”的读音,施耐庵又叫他“殷直阁”。所谓直阁,就是龙图阁、祕阁 等机构中的官员,职位仅次于编修(撰)。这就意味着赵匡胤编造了历史,涂抹掉郭氏“皇城”这段真历史。
柴进要恢复皇族之姓,施耐庵借此纠错历史。北宋时期是没有高唐州的,施耐庵实写的是“高唐梦”,以男女交欢之事,来隐喻柴进家的皇室血统。
然而,赵宋官家篡夺了江山,把自己说成了合法的继承,假若恢复柴家郭姓,岂不是等于承认了自己就是个篡国者吗?
所以,柴进的高唐梦必然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梦醒之后,柴进这才上了梁山。此时,晁盖是寨主,与宋江同掌山寨,柴进即便是“门招天下客”,又怎能比得了这二位呢?先入为主,后到为臣,那怕柴进贵为皇室之胄,也只能以“天贵星”的身份,排在三十六天罡的第十位了。
梁山好汉大排名,总的规则是人物对应绰号,绰号对应星煞,星煞决定排名。柴进身份高贵,当然对应的是“天贵星”,这个星煞就是固定在第十的位置上的。
施耐庵这样设计梁山排名,让柴进以其身份排在第十,正是《水浒传》核心主题“替天行道”的具体表述。后人点破其中玄机,说:
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
等贵贱,均贫富,就是“替天行道”。
《水浒传》中的柴进为何不能做梁山之主?
柴进做不了梁山之主,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声望不够。虽然柴进是贵族出身,但与宋江相比,在江湖上树立的声望有一定差距,还难以折服众多好汉。
第二,肚量不够。柴进肚量胸襟太小,从对待武松这件事可见一斑,从开始对拿武松不错,后来由于武松脾气率性,柴进就非常不喜欢他了。当一个领导者肚量不够就无法团结与抓住所有属下。
第三,经营不够。宋江之所以声名远播,重要的是他善于经营,他能让受惠之人口口相传,从而在河北山东名声大振。而柴进虽然也是对人慷慨解囊,但与宋江相比由于经营不够,因此名声并不响。
第四,志向不够。宋江素来怀有大志,从浔阳楼醉酒题“反诗”就淋漓表达。而柴进恐怕就只想当一个土财主,无远大志向。志向高远是一个领导者重要的素质之一。
第五,能力不够。柴进与宋江相比,个人能力有很大差距,无论是组织能力、团队建设能力、企业管理能力,还是军事指挥能力等都有差距。个人能力强也是一个领导者必备素质之一。
《水浒传》中的柴进为何不能做梁山之主?
想当领袖要有政治头脑,还会耍手腕施展凝聚力,自己坐帐中军运筹帷幄,柴进不俱备以上条件,光靠钱拉拢几个哥们起了作用。
《水浒传》中的柴进为何不能做梁山之主?
分析辣么多基本都是废话一堆,就一点:
施老爷子要是给柴进写成了 “梁山泊之主” 咱先不说老施在篡改历史,就说柴进是周世宗的嫡嗣这一条就等于梁山不是聚义而是公开的反叛另立皇帝了跟方腊一样但比方腊更名正言顺更具影响力,那么也不可能有诏安一说了,其结局要么是推翻大宋要么是被大宋剿灭只有这两种情形了。
《水浒传》中的柴进为何不能做梁山之主?
谢谢邀请
怕难以服众!
《水浒传》中的柴进为何不能做梁山之主?
柴进在《水浒传》中的设定颇具迷惑性,导致许多读者将其定义成梁山上除鲁智深之外的第二位好汉。其实逻辑文史姨不止一次的分析过柴大官人,他在书中充其量只是一个血统不错仗着有丹书铁券就随意包庇案犯的不法分子罢了,所以其实让柴进去梁山上领导“群寇”,倒也不是不合适。但柴进在书中注定当不了梁山之主,大致有这么三个方面。
首先,施公在水浒中插入了一段陈桥兵变的典故,所以柴进也顺理成章成为了柴宗训的后人,那么宋太祖御赐的丹书铁券自然也在柴进手里。柴进虽然生活在沧州,但其身份可是比平民高出不少(至少柴家人和平民官府都是这么认为的),别管他每日干的是什么勾当,人家可是一直保持着极高的架子的。当柴进落难后,梁山攻打高唐州将其救出,此时高廉被雷横所杀,柴进怕高俅报复,举家搬上了梁山。就算是如此,柴进的“级别”和出身依然高于梁山,如果他当了梁山之主,那就意味着这皇室后人居然跳反当了山贼头子,实在是不好看,与柴进自身而言,这多少算是一种变相的侮辱,而对梁山其他头领而言,若柴进当寨主,梁山的含金量会提高百倍。所以以避难为由的柴进去到梁山是绝对不会考虑寨主之位的,而宋江又是主张招安的人士,倒不如就老老实实的当个财务,也不用费太多的心,大哥让干啥就干啥得了。
其次,柴进在气量方面可比宋江小多了。咱们别管宋江是真虚伪还是假仁德,至少人公明哥哥见谁都能客客气气的,就连吃人抢女的王英,也能被宋江的魅力所折服。但柴进呢?柴进的口碑比宋江只好不差,但凡有人来柴府他比酒肉相待并且赠与银两,但我们发现柴进虽然收留了不少避难者,却无法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并且也没有识豪杰的眼力劲。比如林冲来柴府时柴进命其与洪教头比试,柴进嘴上说的是要让二人切磋,实则就是对林冲的水平表示怀疑,而洪教头也在这场比试中兜了老底,可见来柴府混吃混喝的人多了去了。年轻的武松脾气不好,经常与庄客发生纷争,柴进得知此事后并没有去让武松改造缺点,而是选择怠慢了武松。如果这些不和谐的事情发生在梁山,宋江的处理方式恐怕会比柴进高明得多,若柴进做寨主,他定会给其不喜欢的人安排冷板凳,这样一来不利于山头的凝聚力。
最后,论人格魅力,柴进远不如宋江。我们发现宋江仅仅以为乐善好施就让自己的名字在江湖上长久不衰,因为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他都很吃得开,甚至在梁山上,明明是卢俊义捉到了史文恭,宋江也准备“让位”,可下面的弟兄知道卢俊义要上位是什么反应:
只见黑旋风李逵大叫道:“我在江州舍身拚命, 跟将你来,众人都饶让你一步。我自天也不怕!你只管让来让去,做甚鸟!我便杀将 起来,各自散伙!”武松见吴用以目示人,也发作叫道:“哥哥手下许多军官,受 朝廷诰命的,也只是让哥哥,如何肯从别人?”刘唐便道:“我们起初七个上山, 那时便有让哥哥为尊之意,今日却要让别人!”鲁智深大叫道:“若还兄长推让别人,洒家们各自撒开!”可见,宋江手下拥趸者是多么的多,那柴进敢顶着巨大的压力来挑战宋江的权威吗?不说别的,柴府当年救济了那么多人,这些人也在各地都找到了新的归宿,可当柴进落难时只有梁山的人来救他,其他吃过他好处的人,竟无一出现。
恐怕大家只是把柴进当成一个提供绿色食物的厨师了吧。
所以,柴进做不了梁山之主,就算宋江提前下场,柴进也没有当寨主的可能。
文/逻辑文史游
寨主不寨主的都是浮云,柴进可是善终了,宋江却没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