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如果宋江死了,谁会成为梁山新的首领?
其实,《水浒传》中谁死了宋江也不会死。施耐庵说,梁山好汉原本是大唐洞玄国师镇锁在江西信州龙虎山伏魔之殿中的妖魔,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头领就是“天魁星”呼保义宋江。以《水浒传》前七十回的伏线看,宋江的故事将写到靖康之难前后,见证北宋王朝的灭亡,宋徽宗与宋钦宗坐井观天、“二龙戏水”。
《水浒传》是一部隐写了北宋兴亡历史的大书,其核心主题就是“替天行道”。这个主题在书中以三个故事节点而步步推演,从“替天行道,辅国安民”,到“替天行道,保国安民”,最终在梁山大聚义时,又演变为“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因而,北宋灭亡了,梁山好汉还在战斗。国破山河在,没有“国(北宋王朝)”可保,但山川江河还在,大宋子民还在。
梁山大聚义时,一百单八将对天盟誓,“生生相会,世世相逢,永无断阻”。所以,宋江将与所有梁山好汉同生共死,随着《水浒传》故事的终结,一定是携手“重登紫府”了。
书是这么写的,绿野老道不敢擅改原著,假定宋江像晁盖一样死了,梁山再选一位新寨主。但是,既然打开了题目,也不妨依题主之意,讲一讲这个有趣的话题。
即便是假定,也得依从施耐庵的文本。从《水浒传》故事深处解读,假如宋江死了,梁山再推举一位新的首领,最合适的人选应当就是入云龙公孙胜。
神秘的公孙胜到底是个什么角色公孙胜,蓟州人氏,上应天闲星,绰号入云龙,道号一清先生。因在家中是老大(应当是独苗),所以,又叫公孙大郎。
《水浒传》的蓟州与江西信州龙虎山是一种对写,是梁山好汉时期道家圣地的第一号“分店”。因而,罗真人所住持的道场就是“二仙山”了。即便是“二仙山”,也是仅次于张天师的龙虎山,位居《水浒传》第二的道家道场。梁山好汉都是从龙虎山下逃出来的妖魔,施耐庵不再写龙虎山,而是以“二仙山”取而代之。可见,罗真人在《水浒传》中的地位有多高。
罗真人在道家中不仅级别高,道行也很高,从“戴宗智取公孙胜,李逵独劈罗真人”这段故事看,罗真人的法术也是仅次于张天师的。
公孙胜就是这样一位化外高人的徒弟,即便是道家的“天魁星”也没有权力约束他。因而,公孙一清先生的绰号就是入云龙,上应天闲星。云中之龙来去自如,悠闲自得。
这就奇怪了,宋江是道家的天魁星,公孙胜不过是排在第四位的天闲星,即便是法术也很高,但毕竟也是天魁星之下的一个“妖魔”,岂能不受魁首的节制呢?
书中交代,因为打不下高唐州,戴宗、李逵来到二仙山,搬取公孙胜去对付高廉。经过一番折腾,罗真人答应了放公孙大郎去救宋江。临行时,罗真人特别叮嘱:“可救宋江,保国安民,替天行道。休被人欲所缚,误了脚跟下大事,专精从前学道之心”。
罗真人的话中有两个核心意思,一是给公孙胜下达“保国安民,替天行道”指令以传递给宋江。二是专精学道之心,不要误了“脚跟下”大事。也就是说,“保国安民,替天行道”便是公孙胜要专精的“脚跟下”大事。
《水浒传》的核心主题就是“替天行道”,而第一次提到“替天行道”这四个字则是在“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这回书中。从文本深处解读,这回书所写的九天玄女其实隐喻了很多符码,其中,涉及到北宋的就有宋真宗、宋徽宗。这两位皇帝是非常迷信道教,宋真宗伪造天书符箓,大搞封禅活动,留下了历史笑柄。九天玄女所授的三卷天书,实则隐喻的是宋真宗伪造的三卷天书。所以,三卷天书在《水浒传》中根本就没有用。
从书中对玄女殿的描写看,宋江是到了皇宫,其中,“龙墀”这个词指的就是皇帝。宋真宗崇道,亵渎了道教,宋徽宗崇道抑佛,在异化佛教的同时,也异化了道教。这两个皇帝等于是背离了正道,与《水浒传》所主张的“替天行道”几乎完全相左。所以,当宋江从九天玄女庙回到梁山后,公孙胜便告辞回到了蓟州二仙山。
九天玄女以威逼利诱的手段,告诫宋江要“替天行道,辅国安民”。罗真人不赞同这一主张,便把“辅国安民”改为“保国安民”。辅国,无疑说的是辅佐家天下的君主。保国,则是保家卫国,意义完全不一样。
罗真人如此交代公孙胜,还把“替天行道,保国安民”说成是道家的“脚跟下大事”。这就说明,公孙胜是手持道家“尚方宝剑”——松文古定宝剑,代表《水浒传》中的道家去梁山做“替天行道”的总监军。
那么,为何说公孙胜手上的松文古定宝剑就是一把道家的“尚方宝剑”呢?
“五雷天罡正法”是何等法术却说公孙胜到了高唐州,宋江立即摆开阵势,与高廉决战。两军对垒,花荣当先出马,一箭射死了高唐州统制官薛元辉。阵战不能取胜,高廉故技重施,使出了妖法,驱动神兵卷起黄砂,豺狼虎豹,怪兽毒虫一齐扑向梁山军阵。此时,只见公孙胜:
早掣出那一把松文古定剑来,指着敌军,口中念念有词,喝声道“疾!”只见一道金光射去,那伙怪兽毒虫,都就黄沙中乱纷纷坠于阵前。众军人看时,却都是白纸翦的虎豹走兽,黄沙尽皆荡散不起。
公孙胜破了高廉的法术,宋江乘势挥兵掩杀,高唐州官军大败,退入城中。
高廉吃了败仗自不甘心,便带着三百神兵,夜里来劫梁山营寨。这回,高廉直接用法术,神兵火光罩身,大刀阔斧杀将而来。哪知宋江、吴用、公孙胜早有防备,“高埠处,公孙胜仗剑作法,就空寨中平地上刮刺刺起个霹雳。”
毫无意外,公孙胜手持松文古定宝剑,又破了高廉的法术,三百神兵只剩下八九骑随着高太守逃回城中。接下来,高廉试图暗中突围逃跑,雷横在公孙胜法术的支持下,挥刀斩杀了高廉。
从这段故事看,公孙胜的法术显然要高出对手很多。那么,公孙胜的法术又叫个什么名字呢?
且说罗真人在放公孙胜回梁山时,除了交代他去梁山“替天行道,保国安民”这一重大任务的同时,还传授了“五雷天罡正法”。公孙胜本事原本与高廉相同,要救宋江,完成“替天行道,保国安民”的任务,就必须有“五雷天罡正法”来做保障。而祭起“五雷天罡正法”的大法器,就是松文古定宝剑。所以,公孙胜是仗着道家的“尚方宝剑”,来执行道家的旨令,引导,甚至监督晁盖、宋江“替天行道,保国安民”。
打破了高唐州,梁山接下来就是迎战呼延灼所率领的朝廷官军。经过一场车轮大战,扈三娘俘获了呼延灼的副将彭玘。宋江当即劝降了彭玘,并把他送到了晁盖大寨。此后,梁山又擒获了凌振。宋江这回没有劝降,而是拉着凌振的手,直接来到了梁山大寨。此时,晁盖便让彭玘劝降凌振。彭玘说:“晁、宋二头领替天行道,招纳豪杰,专等招安,与国家出力。”
很显然,彭玘的话一定是晁盖教他说的。晁盖主张“替天行道”,但是,却没有提到“保国安民”,道家的主张只讲了一半。托塔天王不但没有完全执行道家的主张,还要以“招安”的方式“替天行道”。于是,道家“天魁星”立即做出回应,打下青州,斩杀了国舅慕容知府,旗帜鲜明的造反。
打完青州之后,公孙胜第一次作为战前主官,以诸葛亮的石头阵对付芒砀山的混世魔王。书中说,樊瑞的法术是妖术,公孙胜又是以松文古定宝剑做法,破了樊瑞的左道旁门之术。
公孙胜芒砀山降魔,实际上是在为晁天王曾头市中箭做伏笔,道家的总监军要把梁山正式带入“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正道了。
自始至终,公孙胜在最关键的节点上,以手中的松文古定宝剑祭起“五雷天罡正法”,扭转战局,调整梁山方向。到一百单八将大聚义时,梁山的主张升级为“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由此可见,公孙胜就是梁山“替天行道”的总监军,按照道家的“法旨”,把控着梁山的前途命运。
公孙胜的权力是罗真人给的,那么,罗真人又是奉了谁的“法旨”,把控着梁山的命运呢?
罗真人究竟是何方神圣直接的说,罗真人其实就是龙虎山上清宫的住持真人,是执行张天师的指令,引诱洪太尉放走妖魔之人。为何如此说呢?
上文讲到,罗真人是二仙山的半仙,可谓龙虎山的头号“分店”。而嘉佑三年故意放走妖魔的张天师,并非宋仁宗时期的虚白先生,而是宋徽宗时期的虚靖先生。施耐庵以穿越的手法写这代张天师有很多重含义,其中,为梁山“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伏线,便是其中寓意之一。
虚靖先生是第三十代张天师张继先,据《汉天师世家》说,他是道家“雷法”的创始人。道家认为,宇宙间最大的力量是雷霆,“雷法”则是道家的最高法术。《水浒传》中,赵匡胤是上界霹雳大仙,也就是掌握着“雷法”的雷部大神。可见,《水浒传》中的张天师是与霹雳大仙是一个“部门”的,所以,赵匡胤开创“天下太平”之世便是“替天行道”。
梁山时代,内忧外患,天下不太平,道家雷部便要“替天行道,保国安民”。而当金兵进犯,“替天行道”的目标便是“保境安民”,这就是本回答导语中所讲的“替天行道”的三个演进过程。《水浒传》中 以“夜夺曾头市”来隐喻对金兵的作战,诠释“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主题。
按照施耐庵的文本架构和思想脉络,张天师祈禳瘟疫而又放走妖魔,目的就是“替天行道,保境安民”。那么,梁山“妖魔”能不能按照道家的预设目标,完成这一使命呢?他们能不能“还道”呢?
《水浒传》中,张天师在放走妖魔之后,便不再出场,具体执行道家“替天行道,保境安民”指令的是天魁星宋江。谁又来监督宋江等人呢?当然是罗真人了。罗真人在二仙山仿如张天师在龙虎山让上清宫住持真人去引诱洪太尉那样,自己在幕后,而被公孙胜推到了前台。所以,公孙胜就做了梁山的总监军。为何这么讲呢?
上文讲到,张天师虚靖先生是道家最高法术“雷法”的发明者,而“雷法”在《水浒传》中被形象的写作“五雷天罡正法”。可见,张天师—罗真人—公孙胜是一脉相承的嫡传。张天师启动了“任务”,罗真人、公孙胜便在梁山时期具体来操作,引导、监督梁山的“妖魔”们还道。
晁盖是佛教的四大护法天王之一的毗沙门天王,也就是北方多闻天王、托塔天王,伏魔大殿的地窖中,肯定不敢把佛教的护法天王镇锁其中。所以,公孙胜降魔,自然也就不包括晁天王了。
道家的事情道家解决,于是,张天师放走的妖魔在梁山大聚义,“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书中说,罗真人是二仙山紫虚观的老道,半仙之体。“紫虚”,其实对应的是九天玄女所说的道家“紫府”。也即是说,当道家完成了“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目标之后,将由公孙胜引导,在罗真人这里“重登紫府”。
梁山好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水浒传》大结构的安排。原本是道家紫府镇锁的妖魔,因“替天行道,保境安民”而成正果,一部大书这样收束,完全合乎结构逻辑。
公孙胜接替宋江做寨主完全可以胜任通过上述这等十分复杂的分析解读,岂不是可以得出结论了吗?假若宋江死了,公孙胜肯定可以胜任寨主,按照施耐庵的预设目标,回归到罗真人所代管的“紫府”。
虽然宋江等人是道家上界的星煞,但却也是“妖魔”,需要“还道”。《水浒传》中最先“还道”的是宋江,第二是公孙胜。
罗真人说,公孙胜此前的法术与高廉相同,这就意味着公孙胜与“坏人”是一样的。学了“五雷天罡正法”,这才脱离了“妖魔”本性,等于是“还道”了。后来,混世魔王樊瑞也得授道家最高大法,这也是在暗示,“妖魔”们都“还道”了。接下来,梁山攻打曾头市,开始走上“保境安民”之道家“正道”。这个细节,也是证明了公孙胜是宋江死后,最合适的“接班人”。
然而,《征四寇》却并未读懂施耐庵的原创故事,窜入前七十回书,在罗真人交代公孙胜“替天行道,保国安民”任务时,插入了“逢幽而止,遇汴而还”八个字。因而,公孙胜被写成了半途而废的逃跑者。
续书说,打完王庆之后,宋江带着部队来到汴京,与一百单八将一道朝见宋徽宗。回到营帐,公孙胜便告辞回乡了。这段故事确实能够照应罗真人八个字中的四个字“遇汴而还”。但是,续书作者却忘了另外四个字“逢幽而止”。
从《征四寇》的故事中可以读到,公孙胜参与了对辽作战,破了大辽,等于是到了幽州。但是,公孙一清先生“止”了吗?按照罗真人的交代,公孙胜此时就应当离开梁山队伍了。
续书之所以自相矛盾,原因是最早的“水浒传”中没有破大辽、征田虎、灭王庆的故事,是后人窜入的。大概是打田虎、王庆的故事在前,所以,便有了“遇汴而还”。后来,征辽的故事又挤进了续书,所以,便有了“逢幽而止”。
无论怎么讲,罗真人的八句箴言肯定是伪造的,公孙胜绝对不可能脱离梁山队伍,他将与宋江一道,战斗到“保境安民”的最后一刻。原本就是道家“妖魔”之一的公孙胜,怎么能不“重登紫府”呢?
施耐庵的《水浒传》暗藏着很多故事,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假如宋江死了,梁山还有谁能够执行施耐庵的创作意图,沿着预设的故事主线,收束故事呢?
副寨主玉麒麟卢俊义在梁山并无个人主张,只是服从山寨大计。同时,此人还是一个重要的符码,以“玉麒麟”来暗喻梁山好汉抗金,与金国王子、照夜玉狮子的主人作战。
史料记载,宋徽宗害怕背负亡国罪名,便连夜禅位与宋钦宗。金国人得知北宋换了皇帝,便动了卷甲北归的念头。其中,金国王子斡离不就是收兵罢战的主和派头领。施耐庵极有可能以此照应曾头市的故事,写一段“现实版”的玉麒麟活捉照夜玉狮子。
吴用是“智多星”,也是“天机星”,既知天机,当然清楚谁才是宋江死后最合适带着天罡地煞“归位”之人。
公孙胜是一个非同寻常的道家“天闲星”,原本就是一条“入云龙”,宋江死后继任寨主,带着一百零七人收束《水浒传》,是完全能够胜任的。即便是宋江没死,公孙胜也将是《水浒传》的一个收束式人物。因为,他就是张天师的隔代嫡派传人。
《水浒传》是一部思想寓意十分深刻的小说,施耐庵以“道”喻道,宣扬的是“天下太平”之正道。公孙胜作为梁山上道家的最高代言人,同样承载着施耐庵的故事主题,把控着故事脉络,收束了梁山故事。
水浒传如果宋江死了,谁会成为梁山新的首领?
小说《水浒传》里,如果宋江死了,谁会成为新的首领呢?且看初晓儿的分析。
一,从梁山泊高层头领情况分析看。如果晁盖没死,无论有没有宋江,首领都是晁盖。这个不用多说。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是宋江、吴用等人精心布置的一个类同于“君权神授”的骗局,是巩固宋江统治地位的一个手段。宋江死了,就没必要出现那个“天文”了。
所以,如果宋江死了,谁会成为梁山新的首领,这个问题的发生只能是《水浒传》第五十九回晁盖死了之后,到“忠义堂石碣受天文”之前这段时间。
梁山泊卢俊义、吴用、公孙胜之下的五虎将、八骠骑、及其重要的将领我们不妨以“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的顺序做一个梳理。包括:
卢俊义、吴用、公孙胜、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花荣、柴进、李应、朱仝、鲁智深、武松、董平、张清、杨志、徐宁、索超、戴宗、刘唐、李逵、史进、穆弘、雷横、李俊、阮氏三雄、张横、张顺、杨雄、石秀、解珍、解宝、燕青。
这段时间新上梁山的大将有卢俊义、关胜、董平、张清。
卢俊义虽然已经是宋江之下排位第一的人,但是他无论如何做不了梁山泊坐第一把交椅的首领,原因挺简单:他在梁山泊除了燕青外,没有一个拥护者。
吴用、公孙胜也坐不上第一把交椅,军师就是军师,姜子牙做不了皇帝,诸葛亮做不了皇帝,郭嘉做不了皇帝,张良做不了皇帝,刘伯温做不了皇帝。同样吴用、公孙胜也只能辅佐别人。
关胜、董平、张清新上梁山,晁盖第五十九回死亡,呼延灼第五十七回上梁山,也等于是新上梁山。他们在梁山泊一百八将中也基本没有支持者。
柴进、李应上梁山,给梁山泊带来了巨大财富,他们也是因为管理钱粮,等于是军队里的总后勤首领,而排名靠前的,他们坐不上第一把交椅。
步军头领最有竞争力的是鲁智深、武松。他们也是第五十七回三山聚义打青州时才来到梁山泊的,梁山泊众将把自己的基业交在别的山头来的人,没有可能。
水军头领排位都靠后,最为出色的是李俊和阮氏三雄。阮氏三雄绝不会自己去争当梁山泊寨主,他们是晁盖旧部,放到后面再说。
许多人认为李俊可能坐上梁山泊第一把交椅,理由是李俊在《水浒后传》里,统帅梁山泊征方腊后剩余的好汉,在暹罗国当了皇帝。
但是那本所谓《水浒后传》与《水浒传》毫不相干。在《水浒传》里,李俊只是水军大头领,比其他人看得开,比较有远见的人。但没有资格在梁山泊坐上第一把交椅。
分析了这么多人,剩下来最出色的就只有林冲、秦明、花荣、朱仝等人了。
花荣、秦明是宋江极力推崇的两个人,假如让宋江选定自己的接班人,宋江可能会首选花荣,其次是秦明。
朱仝是晁盖、宋江两大阵营都喜欢的人,两大阵营都喜欢并不是说两大阵营会拥戴他坐第一把交椅。
我们暂且不否决掉花荣、秦明和朱仝。等到下文再做交代。
下面我们来看看谁能做第一把交椅。
二,从资历和威望看,能坐第一把交椅的该是林冲。梁山泊第一任大头领是王伦。落第秀才王伦的问题是嫉贤妒能,容不得好汉。林冲逼上梁山,经柴进介绍来到梁山,王伦见林冲武艺高强,便多方为难,最后勉强收留。
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之后投奔梁山,则是被王伦直接拒绝。
林冲一怒之下杀了王伦,推举晁盖做了山寨之主,自己坐了第四把交椅。
林冲是真正的梁山泊元老。
晁盖死后,又是林冲以元老身份推举宋江做了寨主。
林冲在梁山泊从无败绩,战功赫赫。武功之高实际上无人能出其右。宋江把他的位次越排越后,头上不仅摆放了一个卢俊义,还加上一个关胜。另有原因。
其实,要活捉史文恭,林冲足矣!宋江找了一个完全没有实力跟自己竞争山寨之主的卢俊义上山,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宋江在五虎上将的首位摆上一个关胜,更是加了一个压制林冲的砝码。
宋江自己所说的“长成亦有权谋”,名副其实。
无论宋江如何压制林冲,林冲的光芒是压制不住的。
金圣叹说:“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 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
有人说林冲没有能力,不能胜任梁山泊寨主,那是根本就没看懂小说《水浒传》。对金圣叹为何那样点评林冲,可能也根本不明白。
如果宋江死了,只要林冲愿意做山寨之主,他是定能做上的。
三,晁盖的临终遗言,无疑是让林冲做山寨之主。晁盖临死时唯一的遗嘱是:“贤弟保重。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晁盖曾多次要让位给宋江,既然自己死之将至,还有必要嘱咐别人做山寨之主?宋江做山寨之主不是理所当然?
而“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宋江有本领捉得射死晁盖的人么?
既然晁盖留下这个遗嘱,那不是摆明了不把山寨之主的位置让宋江继承?
宋江为何要把“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改成“哪个捉得史文恭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即便按照宋江说的,有本领捉得射死晁盖的史文恭的,梁山泊有哪些人?晁盖不愿把山寨之主让给宋江,难道会愿意让给宋江的死党花荣?难道会愿意让给宋江拉拢上山的秦明、呼延灼?
有能力捉得史文恭的上将,唯有林冲。
上文说到阮氏三雄绝不会自己去争当梁山泊寨主,就是说他们是晁盖的基本班底,与其自己去完成那个基本没可能的争夺,不如按晁盖的遗愿支持林冲上位。
水浒传如果宋江死了,谁会成为梁山新的首领?
【创作热词】《水浒传》中,如果宋江死了,谁会成为梁山新的领袖?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要分两头来说,一个是如果宋江死了,谁应顺理成章地成为梁山的领袖;一个是,谁成为梁山领袖,会有利于梁山事业的发展,也就是说,谁是最佳人选。因为我们是以看《水浒传》而发表自己的观点的,也就是说后人在看前人的事,而前人的事已成历史,早已没有了如果,现在假设如果,那就来个马后炮,说出几种的可能,说出最会出现的事和最应该出现的事。
若论宋江死后,谁会顺理成章成为梁山的领袖,那首推的是玉麒麟卢俊义,因为卢俊义是梁山第二把手,坐着第二把交椅,由卢俊义接班这是平稳过渡。更何况当初卢俊义上梁山后,擒住了史文恭,按托塔天王晁盖的遗嘱,卢俊义就该坐梁山第一把交椅,只是因为宋江在梁山拥戴者占绝大多数,经审时度势,卢俊义主动不去坐哪第一把交椅。卢俊义坐了第二把交椅后,当梁山遇到大的战事,梁山会兵分两路,宋江带一路,卢俊义带一路,多年的带兵征战,卢俊义已树立起在梁山好汉中的地位,这假设宋江死后,卢俊义顺理成章地会接第一把交椅。然而,顺理成章的事,并不一定是最佳人选,因为卢俊义虽然武功第一,很懂兵法又仪表堂堂,也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但总感觉缺乏了点什么。卢俊义缺乏的是明察秋毫的目光和高远的胸怀。当初卢俊义的管家李固,与卢俊义的老婆已勾搭成奸,卢俊义起初楞是没发现,这说明卢俊义缺乏领袖者应具有的如电的目光。
那么宋江死后谁是梁山领袖的最佳人选呢?我认为有两个人,一个是混江龙李俊,一个是小旋风柴进。先说柴进,这柴进本是后周皇族后裔,其先祖有禅位之功,柴进本人爱仗义疏财,曾资助过许多的江湖义士,梁山中两大高手林冲和武松,就曾受过柴进的资助,就连宋江也受到过柴进的恩惠,可以这样说,柴进在梁山好汉们的心目中,也有很高的威信,柴进上梁山后,当宋江在忠义堂四周设前后左右四大旱寨时,柴进坐镇后军大寨,列第一名,柴进对应着“天贵星”,有福气,当征方腊成功后,柴进最终选择了回沧州,继续过上了贵族生活并得寿终,柴进有领袖气质又有福气,如坐第一把交椅,会将梁山好汉带向好的结局。
再说混江龙李俊。常言说的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梁山108将中,结局最为人称赞的就是混江龙李俊,随宋江南征北战,要归朝庭时,李俊在苏州却假装有病,求宋江留下童威童猛两兄弟照顾自己,然后李俊等一干人南下南洋,经过一番奋斗,当上了暹罗国国王,实行了人生的辉煌,这说明李俊即有领袖的气质也有当领袖的运气。当初宋江在忠义堂设前后左右四大旱寨时,李俊坐镇前寨,后又成为水军第一头领,多年的南征北成,磨砺了李俊的领导才能。如果李俊成为梁山领袖,一定会带领梁山好汉成就一番伟岸的事业。
就我个人观点,如果宋红死后,能带领梁山走向无限光辉事业的是李俊。在险恶的江湖中,在面对朝庭的打压中,混江龙李俊这样的人更具有冲出去的才能与气概,因为李俊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条条框框,而且有坚定而正确的理想。水浒传如果宋江死了,谁会成为梁山新的首领?
首先,如果宋江死了,第一个接位的应该是卢俊义。这应该符合当时社会的礼义以及梁山的大局。老大不在了,老二接位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不这样的话,一定会带来纷争和混乱。所以,“玉麒麟”卢俊义肯定是第一个接替宋江坐头把交椅的,不管你卢俊义愿意还是不愿意,为了梁山的稳定,必须先让卢俊义出面稳住局面。
但问题是,卢俊义如果当“一把手”能坐多久?卢俊义是宋江一手“拉”入梁山的,他在上梁山后主要功劳,就是在祝家庄一战中捉住了箭射晁盖的人。除此之外,他基本上没有什么建树。从这一点上看,他最终难以服众。另外,卢俊义是一个大财主出身,他与梁山上的很多豪杰性格根本就合不来,因此在梁山上除了燕青之外也没有什么亲信,他不能像宋江那样得到众多兄弟的支持而坐稳头把交椅。所以,卢俊义的“一把手”不会当很久,最终会被迫退位。
那问题又来了,卢俊义之后又有谁能接位呢?跟宋江最紧的人,应该是吴用、李逵、花荣等,但他们能胜任“一把手”角色吗?吴用是一个耍计谋的人,李逵是一个“莽夫”,花荣只是一介武将,看样子都难以胜任头把交椅的位置。可能的结果是吴用先坐上几天,然后在一帮兄弟不服气的情况下,又换其他人坐。这个时候,梁山一定会有大部分兄弟“脱离”,或远走江湖,或另立山头。梁山将在一片乱哄哄之下,逐步走向衰败,最终或自己就解散了,或被朝廷剿灭。
水浒传如果宋江死了,谁会成为梁山新的首领?
谢谢邀请!水浒寨的头领宋江如果死了,谁是山寨的新头领?这个问题应当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宋江是死于战场,还是病死?二是考虑谁任头领的问题,还要考虑梁山好汉向何处去的问题。头领不一样,梁山的结局也不一样,作者的创作目的是歌颂梁山好汉,宗旨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想象还不能偏离这个宗旨。
根据问题的提出,看样子宋江是死于战场,若是病死,肯定有遗言,或者生前把一切事情都交代好。先从宋江没有留下任何遗言说起。
既然宋江死了,谁能做山寨的头领,按照正常的接替方法,卢俊义理所当然做山寨的头领。按照晁天王的临终交代,谁杀死史文恭,谁就是山寨的头领。卢俊义杀死了史文恭,就应当做山寨的头领,可卢俊义把位子让给了宋江。现在宋江死了,本来就让过一次了,这一次还让吗?这是绝对的!他是不想做这个头领的!原因是卢俊义上梁山,三分是逼迫,七分被欺骗。他出身贵族,他还是留恋那种贵族的生活,居于山寨不是他的长久之计,现在做个二把手,只是暂顾眼眉应者的,一但有什么出路,他一定会离开的。占山为王,必然有贼寇的坏名称,何况这么多弟兄,真正能听他号令的能有几人?可以说,他是不会做这个山寨领的。再看看林冲,山寨资格最老的人物。山寨本来是王伦的,因为王伦有小人之心,刁难林冲,容不下晁盖,因此林冲杀了王伦,推晁盖为山寨之主。林冲文武双全,资格又老,可以胜任山寨的头领,可是林冲性格懦弱,太老实,不善权术,他是地地道道的逼上梁山的,他心里想的是报仇,杀死高俅才解恨。他不会做了头领,借梁山的力量报仇雪恨,他不是那样的人。因此他不愿做这个头领。资格老的三阮、刘唐、白胜只适宜作事,不适宜当官。公孙胜,他考虑的是修道,这些人都不在考虑之列。
再看看关胜、呼延灼、杨志等人,这些人原本是为朝廷效力的,现在虽然被迫窝居在山寨,心里还想着明正言顺地为朝廷效力,他们也不想做这名声不好的山寨头领。鲁智深、武松等人也知是暂避一时,他们也不会在意这个官职的。
除此之外,再看看吴用、花荣,这是跟随宋江最紧的人。宋江一死,担子就落在了吴用身上,现在卢俊义、林冲等人不干,大家只有推举吴用了,吴用是军师,不能接任,在吴用的心里,他想让花荣接任,他认为花荣会听他的话,会和他一起沿着宋江的路走,原因是吴用也想招安,也想弄个一官半职,在这互相推托之时,吴用就把目的亮出来了,提议让花荣接任,自己协助。花荣也是很有才的,李逵肯定愿意,大家认为花荣还可以,就是花荣不想接任,有吴用支持,就软答应了。最终,花荣做了山寨头领。
花荣虽然做了山寨头领,家都是吴用当的,花荣、吴用不如宋江会拢略人心,肯定有走人的,除了那些无家可归、朝廷通缉紧的外,能走的也走了不少,童威、童猛、李俊、鲁智深、武松、时迁、张清、顾大嫂等人,都走了。花荣、吴用还是按宋江的路走下去,到招安时不足八十人。
如果宋江是病死,他对山寨头领的继承人问题,肯定会处理好,他绝对不会让卢俊义做山寨头领,也不会把位置交给林冲,肯定会把位置交给花荣,因为感觉花荣是最忠实他的人。对于是否招安,就在于花荣了,没有作过多的强调。
招安以后,结局不好!
但 林冲报了仇,读者得到安慰。
水浒传如果宋江死了,谁会成为梁山新的首领?
水泊梁山一共历经三代首领,第一代白衣秀士汪伦,第二代是托塔天王晁盖,和最后一代及时雨宋江。汪伦在位的时候是武大郎开店,不要比自己高的,个人更是心胸狭窄,难成大事。他最终的结果是必然的,黑社会黑吃黑,他显然无法领导这个组织。
第二代是托塔天王晁盖,心胸,能力,本事和驾驭麾下小弟的能力都不俗。但格局不到位。难成大事。更不幸的是它遇见了宋江这个更黑,更坏,更毒的枭雄之辈。最终导致在曾头市被宋江暗杀,可以说,梁山泊前后两代头领都死于非命,看来黑社会不是那么好干的。
宋江是梁山泊第三代头领,也有最合格的头领,它把梁山这个黑社会组织领导的日臻完善。推向了最高峰,应该是最合格的领导者。实事求是地说,梁山泊除了宋江之外,再也没有合适的老大了,但如果宋江突然嘎嘣了,在余下的一百零七个人里谁是最合适的领导者?谁可以驾驭这些土匪呢。
我们这里首先要排除的就是卢俊义,在梁山泊卢俊义永远都是一个牌位,永远不会成为头领,因为他没有自己团体,一个没有自己小弟拥护老大永远当不了老大的,个人能力显然的苍白无力的。吴用,公孙胜,李应显然都不足以领导这个团体,因为他们的资格不足以服众。还有就是投降军官体系也不足以成为老大,这是黑社会与军官这种天然的隔阂造成的。官府军官体系个人利益至上,无法拧成一股绳。这方面黑社会做的很好,很团结。
应该说,宋江嗝屁以后,最有资格成为梁山泊首领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林冲,一个是鲁智深。林冲作为三代梁山泊领导层的核心成员,是梁山元老派的代表,也是梁山泊第三大政治团体汪伦的班底,晁盖班底法定继承人,以阮氏三雄为主第一,二代头领都会拥护林冲为梁山泊之主。而且应该说,这也是晁盖的遗愿,也是为了还林冲当初拥护之功。可惜,晁盖临死之前已经被架空,无法直接指定接班人。
鲁智深,实打实的梁山实权派,二龙山集团的头领,这是仅次于宋江的梁山泊第二大政治团体。二龙山集团包括鲁智深,杨志,武松,施恩,曹正,张青,孙二娘;以及桃花山的周通,李忠和白虎山的孔明,孔亮这些都属于或者间接属于鲁智深派系。而且鲁智深有最大奥援林冲派系的支持。林冲由于亲自杀害第一代梁山头领汪伦,属于黑名单的人。显然不足以服众。而如果鲁智深当头领,凭林冲和鲁智深的关系,林冲必然支持鲁智深上位。
梁山第二大和第三大政治团体结合远远高于官军体系,宋江体系。宋江死后,宋江体系必然分裂,无法产生足以服众的老大,宋清显然是个夯货,不能领导宋江嫡系。李逵是个二百五。不足为虑,花荣,秦明是连襟。虽然有能力,有条件接班宋江集团,但他们更愿意和官军结成团体,不愿意成为宋江集团的接班人。宋江集团一旦分裂势必被其他集团合并,消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鲁智深个人的能力资格,驾驭各个派系的条件都足以成为第四代梁山泊首领。
而鲁智深一旦成为梁山泊首领肯定不会诏安,绝对会走上另外一条道路。结局是比宋江好还是坏,则是另外一个结局了。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