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林冲身上有哪些缺点?
《水浒传》中的林冲,与梁山107人一样,都是洪太尉放出来的“妖魔”。既然是“妖魔”,身上肯定就有一些缺点。施耐庵重塑三十六天罡,再造七十二地煞,一百单八将人人迥异,个性不同,身上的缺点毛病也是各具千秋。林冲是一个非常典型,也有点特殊的梁山好汉,他身上的缺点也是很典型很特殊的。
那么,从《水浒传》中看林冲,他的身上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缺点呢?
林冲善于傍大腿高衙内在五岳楼看中了林冲的娘子,心中好生着迷,却“没个道理得他(她)”。于是,怏怏不乐,面色清减。高衙内是高俅的干儿子,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是有名的“花花太岁”。但是,却对林冲的老婆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弄到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高衙内是忌惮林冲,害怕林冲是条好汉。
东京城里好汉多了去了,高衙内又为何独独怕林冲呢?跟班富安说:“他见在帐下听使唤,大请大受,怎敢恶了太尉?”“请受”就是薪俸,林冲在高太尉帐下充任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级别很低,但待遇很高,所以是“大请大受”。林冲得此待遇,说明他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高俅是专门负责管理训练禁军的,赏识这样的部下,给予高薪待遇也很正常。若以此说林冲傍大腿,一点道理都没有。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一些事,与“大请大受”一并对看,林教头就很难洗脱傍大腿的嫌疑了。
林冲被发小陆谦算计,怀揣尖刀要杀陆谦。陆虞候吓得不敢回家,躲进了高俅府中,林冲一连三日找不到陆谦,便渐渐的把这件事不放在心上了。林冲天天与鲁智深喝酒,这天,遇到了一个大汉,将着一口祖传宝刀叫卖。林冲是习武之人,自然爱刀,便以一千贯钱买了这口宝刀。
林冲在家中把这口宝刀反复观看,自不觉的喝彩道:“端的好把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
从林冲的话中不难看出,他与高俅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林冲可以开口向高俅借看宝刀,两人之间还能相互比试宝贝。高俅原是殿前都指挥使,《宋史·职官》说,这个官职在节度使之上。政和七年(1117年),高俅升任太尉,宋承唐制,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进则使相,赐予宰相头衔。所以,《挥塵后录》说高俅:“数年间建节,循至使相”,开府仪同三司。
高俅的官品很高,应当是正一品。林冲只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没有品级的下级军官,即便是在禁军教头中,林冲也是最低一级的教头,在他之上还有教头(王进)、都军教头(王升)。级别如此悬殊,为何高俅对林冲如此看重呢?
《水浒传》中的高俅与历史真实中的高俅在人品上有很大的差距,是施耐庵笔下最坏的坏人,假若他是个爱惜人才的好官,就不会徇私报复王进,逼走这个业务能力不在林冲之下的教头了。所以,林冲与高俅走得近,不一定全凭的武艺水平,主动攀附大概也是其中一条重要因素。
北宋末期,军队逐渐掌握在少数大员手中,部队中的人生依附关系十分盛行。靖康之难前夕,童贯便率领几万“胜捷军”逃出汴京,与宋徽宗南下复辟。这支“胜捷军”几乎就是童贯的私家部队。而到了南宋,这种军队私有化的现象愈演愈烈,明目张胆的号称“x家军”。因而,有历史学家认为,宋高宗构陷岳飞,也有效仿“杯酒释兵权”的意图,拿岳飞开刀,限制军队私有化,以免养虎遗患,威胁皇权。
因而,施耐庵以林冲、高俅的关系,表现了北宋末期军队中的这种人是依附关系,下级军官傍大腿的现象。
林冲欺善怕恶林教头被逼上梁山,王伦见了柴进的书信,立即把他安排在第四把交椅上,等于是接纳了林冲入伙。但是,酒席之间忽然改变主意,要发付林冲下山,不予收留。于是,当着林冲的面,山寨的四个头领就在聚义厅上发生了争执。林冲也一再表态,说自己已经犯下了弥天大罪,绝对不会在山寨起二心,请王伦不要相疑。王伦争论不过,提出了缴投名状入伙的条件,以三天为限,要林冲提人头坐交椅。
林冲信心满满的下山去杀人,没想到接连两天都没有找到杀人的机会。这两天中,林冲受尽了王伦的奚落,书中写道“林冲再不敢答应,心内自己不乐,来到房中,讨些饭吃了”。堂堂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落得如此境地,林冲的胆气哪里去了?王伦不过一白衣秀士,手无缚鸡之力,杜千、宋万、朱贵也无十分本事,为何不像鲁智深那样,一刀杀了王伦,夺了寨主之位呢?若是林冲当时就动手,杜千、宋万、朱贵不一定帮王伦,他们之间并非铁杆兄弟,当着外人的面就能吵起来,林教头武艺高强,杀王伦、夺寨主完全有机会。
然而,林冲却不敢造次,忍气吞声的去找投名状。那么,是不是林冲是个谦谦君子,不愿意恃勇用强呢?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时,阮小二的一席话揭了林冲的老底:
那伙强人,为头的是个落第举子,唤做“白衣秀士”王伦,第二个叫做“摸着天”杜迁,第三个叫做“云里金刚”宋万。以下有个“旱地忽律”朱贵,现在李家道口开酒店,专一探听事情,也不打紧。
在阮小二的眼中,王伦几个毛贼没什么本事,打家劫舍的勾当都干不了,因而“不打紧”。说到林冲时,阮小二的口气就变了:
如今新来一个好汉,是东京禁军教头,甚么“豹子头”林冲,十分好武艺。这几个贼男女聚集了五七百人,打家劫舍,抢掳来往客人。我们有一年多不去那里打鱼,如今泊子里把住了,绝了我们的衣饭,因此一言难尽。
林冲上山后,梁山实力大增,开始打家劫舍,拦路抢劫。而且,霸占水泊,欺压石碣村渔民,把阮氏三雄这等好汉都逼得没了活路。林冲善良吗?欺善怕恶,也是林教头的一大缺点,甚至是人格缺陷。
晁盖等七人杀退官军上了梁山,林冲一见这伙人势大,便又固态萌发,傍大腿仗势杀掉了王伦。林冲杀王伦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他认为王伦心地狭窄、嫉贤妒能。王伦原本就是这样的人,阮氏兄弟都知道,林冲难道在晁盖上梁山时才知?
所以,林冲此时敢杀王伦,是因为有晁盖做后盾,来了更强大的力量,林教头要改换门庭了。
所谓“火并”,指的是内部相互残杀,内部相互吞并。晁盖尚未入伙,因林冲杀了王伦才做了寨主,不符合“内部相互吞并”条件,所以,这一次梁山寨主更替不是“火并”。施耐庵把这回书写作“林冲水寨大火并,晁盖梁山小夺泊”,是为了隐伏梁山真正的一次大火并——晁天王之死。
虽然晁盖之死争议颇大,到底是谁害死的,谁都无法拿出铁证来证实。绿野老道认为,晁盖是托塔天王,不是道家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他的死实际上是“归位”了。暂且不论晁盖是谁害死的,就从林冲积极出头推举宋江做临时寨主这个情节看,完全是与当初推晁盖做寨主形成对写关系,说的是不同时间发生在梁山上的相同的事件。
这一回,林冲又傍了大腿。
在东京时,林冲从樊楼追到陆谦家,高衙内刚刚翻窗逃跑,林冲武艺高强,完全有机会追上他。但是,林冲不敢找高衙内理论,而是把陆谦家砸了个粉碎。然后,又怀揣尖刀,要杀陆虞候。陆谦出卖朋友,杀他应该,但为何不敢招惹高衙内呢?
林教头无情无义林冲在东京只有一个朋友,此人便是陆谦陆虞候。然而,陆虞候却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观其交往,可知其为人,林冲并非交友不慎,他与陆谦是发小,三十几年交往,交情肯定不浅。所以,东京做教头时的林冲,人品也高不到哪里去。
林冲有一个世交兄长,此人便是花和尚鲁智深。林冲发配沧州道,鲁智深一路尾随,暗中保护,野猪林及时出手,救下了水火棍下的林冲。然后,一路保护,直到沧州大道。鲁智深打听清楚,此去再无僻静之处,董超薛霸无从下手加害。于是,花和尚告辞回东京大相国寺继续做菜头。临别之时,鲁智深以禅杖打断了路边的一颗松树,警告两个恶差不要再生歹念。然而,鲁智深刚刚走远,林冲便把鲁智深出卖了。
金圣叹在这个细节中极尽狡辩之能事,说董超、薛霸早就猜出了鲁智深的来历,林冲那句“这个直得甚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不过是“遥答前文”:
至此处,方才遥答前文,真是奇情恣笔,不知者反责林冲漏言,可为失笑。
金圣叹不顾文本,强词夺理,贻笑后世。无论哪种版本,都在林冲说那句话时还有一行文字,说的是:“二人只把头来摇,方才得知是实。”
董超、薛霸曾经在一家酒店当着林冲的面打听鲁智深的来历,鲁智深呵斥二人说:“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很明显,鲁智深不愿意泄露行藏,打算继续在大相国寺干下去,从菜头做到职事僧。林冲非常清楚,绝对不能暴露花和尚的来历。遗憾的是,林冲违背了花和尚的意愿,将救命恩人出卖给了高俅。
退一步讲,董超、薛霸没有林冲的证实也有可能到高俅面前告状,凭猜测指认花和尚。但是,林冲绝对不应该从中提供实证。这好比问案,当事人不承认,问案者猜测推断,然后找当事人的朋友求证。此朋友明知不能讲,但却证实了问案者的推测,这难道不是出卖吗?
林冲之无义,鲁智深深表不满。沧州道作别时,鲁智深摆着手,拖了禅杖,叫声:“兄弟保重。”自回去了。三山聚义打青州,鲁智深上了梁山,与林冲重逢时,是这样跟林冲说话的:“洒家自与教头沧州别后,曾知阿嫂信息否?”花和尚已经不认林冲这个兄弟了。
林冲之无情,除了杀老板这一节而外,休妻是其另一大污点。林冲休妻的理由都是在为自己开脱,有为高衙内提供方便,求得高俅谅解的嫌疑。林冲休妻的意图与出卖鲁智深一样,都是企图让高俅知道自己的态度,寻求自保。然而,因为林娘子抵死不从高衙内,高俅便没有放过他,即便是休妻,也不让林冲活着回东京。
林教头虽然有救助李小二,救济沧州牢城囚徒的善举,但在危及自身利益乃至求生欲望十分强烈时所表现出来的劣根性,却是不是这两次善举所能掩盖的。
林冲为何有这些缺点林冲是一个有蓝本故事的人物,出现在《大宋宣和遗事》这部笔记体野史中,其事迹大致是这样的:杨志、李进义、林冲、王雄、花荣、张青、徐宁、李应、穆横、关胜、孙立是朝廷的十二个指使,被派往押运花石纲,这十二人结为兄弟,相互救援。
后来,杨志为等候掉队的孙立,在颍州卖刀杀了人,被发配去僺州充军。途中,孙立遇到了杨志,便返回东京,约齐其他十个兄弟,杀了解差,救下杨志,一并上了太行山落草。晁盖劫了生辰纲上了梁山,便遣人联络太行山十二兄弟,邀请他们入伙。于是,林冲等人上了梁山。
施耐庵设计梁山三十六天罡,主要以《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为蓝本,而林冲却不在龚开的三十六人名单之中。施耐庵把林冲从《大宋宣和遗事》中调入,塑造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豹子头林冲形象,赋予了这个人物以鲜明的个性。此人武艺高强,位居梁山第六,上应天雄星,五虎将第二名。但是,林冲“雄”吗?
对照上文所述的林冲缺点,或者是人格缺陷,来看看施耐庵塑造这样一个形象到底有什么深意。
首先是傍大腿这件事。作为一个小小的禁军枪棒教头,武艺高强的林冲需要得到上司的赏识,与朝廷一品大员攀上依附关系,符合当时北宋军队的时弊,也算得上识时务者为俊杰了。虽然施耐庵写的是林冲傍大腿,实际上是在抨击北宋重文轻武,军队已经腐败而毫无战斗力。施耐庵有可能在七十回书之后写到北宋灭亡的故事,金国王子挥师南下,北宋军队毫无抵抗能力,因而导致“二龙戏水”的悲惨结局。
林冲两次为首主持梁山寨主更替大事,是山寨大转折,梁山因而步步走向强大。《水浒传》写的是道家“妖魔”梁山大聚义,王伦不在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列,肯定不会参与最终的排名。晁盖是佛家四大护法天王之一,以一种很蹊跷的方式“归位”,当然也不会参加一百单八将的大聚义。在这样的文本大架构下,施耐庵从《大宋宣和遗事》中“调入”林冲,是让他舍小义为大义,杀王伦立晁盖,揭开梁山大聚义的序幕。
晁天王归位,林冲要立宋江做寨主,首先找的是公孙胜。因为公孙胜也是从《大宋宣和遗事》“调入”的天罡系列人物,是道家在梁山的监军和代言人,所以,林冲再度立寨主标志着梁山道家“妖魔”大聚义正式由“天魁星”主导,佛家已经完成使命而“归位”了。
林冲休妻是洗不脱的污点,而出卖鲁智深则是施耐庵“验证”智真长老的预言,花和尚因此“遇林而起”,“遇山而富”。因为林冲的出卖,鲁智深逃出了东京,与杨志联手打下了二龙山,夺占了宝珠寺。宝珠寺原本就是“二龙”藏宝之处,花和尚等于是做了宝珠寺的住持方丈,提前体验了智真长老“汝等皆不及他”的非凡正果。
林冲在《水浒传》中可谓是一个翻转式的人物,除了他自身的经历外,他与梁山好汉一样,都有“妖魔”的前世。施耐庵说,这伙“妖魔”在“还道”之后,都将成为“京国显英雄”、“威震泰山东”式的英雄好汉。那么,“还道”之前的林冲人品有缺陷,身上有缺点,原本是《水浒传》总体设计的一部分,是为“替天行道,保境安民”而修炼“妖魔”。
在《水浒传》中,林冲身上有哪些缺点?
当林冲气冲冲地跑到现场,举起拳头准备好好教训一下调戏他妻子的坏人,却又将筹头慢慢的收了回去,因为他发现调戏他妻子的人不是一般的人,而是身居高官的太尉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所以他胆怯了,只有忍了,从这个细节就能看出林冲是有点怕硬,可他还有些欺软,比如落难时,好坏也被王伦收留,可见强人陆续来水浒处落草,以王伦心胸狭窄的理由杀了,王伦是个没有武功的落第秀才,林冲杀的很放心,心里有数地倒向强者,给自已在梁山上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所以我认为林冲的缺点不但欺软怕硬,而且还很自私,谢谢!
在《水浒传》中,林冲身上有哪些缺点?
林冲的弱点总得来说还是那六字真言:放不下、看不透。
放不下面对自己的妻子受到高衙内这畜生光天化日之下的当众调戏羞辱,林冲是没能承担起作为丈夫应尽的保护妻子的义务和责任。在关键时刻变软了,为什么会面对毫无战斗力的高衙内时林冲惧怕了呢?当然不是惧怕高衙内这个人,而是惧怕高衙内背后的权力。高衙内的干爹正是东京殿帅府太尉高俅,林冲的顶头上司。
林冲正是怕自己一旦对高衙内进行反击,自己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职位恐怕就保不住了。在职位和尊严面前林冲选择了前者,从而时自己一世英名留下了难以洗涤掉的污点。如果林冲能想开一些,能够效仿王进不在一棵树上吊死,放弃这所谓的八十万禁军教头职位,痛扁高衙内,远遁他乡不失为一条好的归宿,凭林冲的本事到哪里都有人抢着聘请。
看不透林冲一直对高俅报有幻想,当回过味儿来,看清楚了高俅邪恶嘴脸后已经太晚了。此时的林娘子早已不堪受高衙内凌辱上吊自杀,林冲本人也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在去沧州路上,两个解差薛超董霸虐待林冲,又是拿开水烫,又是让林冲用烫伤的双脚走路,林冲真是如同待宰的羔羊。
林冲之所以甘受凌辱,无非就是幻想着自己到沧州牢城服刑三年两载就可以获得自由身,然后回家与林娘子团聚。这时候的林冲还没看清高俅的真实面目,高俅都要安排人杀死他了,他还看着高俅像个好人,真是可悲可笑。果然在野猪林,薛超董霸就要对林冲动手,幸亏鲁智深早就洞察一切事先在此等候救下了林冲。林冲依然执迷不悟,央求鲁智深放了两个解差。
林冲真正看清楚高俅的真面目是在火烧草料场那一幕,他躲在山神庙里无意听到了陆谦和差拨的对话,原来高俅根本就没打算让林冲活在世上。尤其当听到林娘子已死的消息后,这时候林冲内心的怒火才火山般迸发出来。怒杀陆谦和差拨,雪夜上梁山。结语:杀气侵人冷,悲风透骨寒!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 江湖驰誉望,京国颢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 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在《水浒传》中,林冲身上有哪些缺点?
林冲最大的缺点也是其最大的优点:诚信、实在。这样的人混迹于官场,别说你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就是八百万禁军教头又如何?只要有人想陷害你,一点防人之心都没有的林冲,诚信救不了你,因为陷害你的人不讲诚信;有时,人太实在了就容易上当受骗,就不是实在了,而是傻……
在《水浒传》中,林冲身上有哪些缺点?
林冲是老百姓的代表!遇事委曲想求全,遭殃忍辱想投身!但身逢乱世,时风日下的年代,林冲的遭遇是全体老百姓的遭遇!所以林的性格有人说胆小溺弱,其实是苟且想投生而己!
在《水浒传》中,林冲身上有哪些缺点?
过于老实,愚忠,看不清奸臣的险恶用心,没有谋略,不冷静,遇难后对自己未来,没有清楚规划,做事盲目,缺少方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