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胜能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吗?

《水浒传》中只写了武松在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白额吊睛猛虎,即便是梁山好汉还有人能做到这一点,施耐庵也不会写一个重复的故事。所以,才有了李逵沂岭杀四虎,使用了器械,杀虎的缘由、情节、寓意等方面都不相同,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若以武松的武功特点来衡量,梁山还有哪几位好汉能够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恐怕为数不会太多,除了花和尚鲁智深以外,似乎还想不出有谁能办得到。解珍解宝兄弟是梁山狩猎专业户,武功也不是很差,但却是凭着窝弓药箭将老虎射伤。而且,兄弟俩人竟然连受伤中毒的老虎都追不上,更别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了,兄弟俩一齐上都不行。

武松打虎竟然有如此的难度,势必要具备相当的条件才能做得到,以景阳冈故事的情节看,即便是鲁智深也不一定能行。那么,如题主所问,公孙胜可以吗?

景阳冈打虎的四要素

且说武松来到景阳冈下“三碗不过冈”酒店喝酒吃肉,不知不觉中,便在店家面前斗起了豪劲,连喝十五碗透瓶香。据绿野老道考证,武松喝的并不是相当于我们现在喝的啤酒,而是一种能够达到30度左右度数的烧酒。书中说,透瓶香后劲比较厉害,武松因为赌劲,应当是喝高了。

仗着酒劲,武松继续耍豪横,不信店家冈上有猛虎伤人的话,继续望景阳冈奔。当武松看见阳谷县印信榜文,确认酒家所言非虚时,心中也自害怕。然而,因为放下了狠话,武松害怕丢面子,便硬着头皮往冈子上闯。此时,武松还有侥幸心理在作祟,认为自己的运气不一定很差,可能遇不见那只伤人的大虫。

武松的心里状态十分正常,谁又有事没事的去招惹老虎呢?而且,武松的想法也非常合理,无论酒家所言,树上提示,还是阳谷县榜文,都十分清楚的说明,遇见老虎也是概率事件。假若武松没有喝高,一口气过了景阳冈,或许就碰不到老虎了。

偏偏是透瓶香后劲厉害,走到冈子上便开始发作,武松不胜酒力,便在一块大石头上睡着了。不是冤家不聚首,这只白额吊睛大虫生就要被武二爷打死,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人虎大战在景阳冈上演了。

打虎的过程异常精彩,也十分惊险。从细节处看,武松在要命的时候不得不抖擞精神,使出平手手段和吃奶力气,才将老虎打死。细研武松打虎过程,武松首先有豪迈气概兜底,有《水浒传》第一的拳脚支撑,有天生神力作致命武器,是其过人的胆略与深厚的功夫完美结合所导致的结果。

总结上述文字,景阳冈武松打虎必须具备四大要素。第一,天生豪横。第二,高超功夫。第三,惊人酒量。第四,特定环境。

那么,入云龙公孙胜能不能同时具备这四大条件,赤手空拳的打死一只猛虎呢?

公孙胜与武松比硬实力差远了

一清先生出场很特别,施耐庵在这一处依然采用了障眼法,让读者先入为主的认为,公孙胜也是一个拳脚功夫了得,性格豪横,有点蛮不讲理的江湖好汉。

但是,在晁盖庄上,公孙胜所展示的武功实力,实在不咋地。虽然,他赤手空拳打倒了十来个庄客,有意吸引晁盖出来见面。但是,若与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时,与二百余名僧人、轿夫、火工、直厅交手来比,简直弱爆了。上面讲到,如武松般打虎者,梁山上恐怕只有鲁智深一人有可能办到。因而,仅以拳脚功夫论,公孙胜就得靠边站。

当然,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与一二百人打架时,手上有两条桌脚,并非赤手空拳。但是,这两条桌脚几乎就是当盾牌用,鲁智深不会发力打死人。而且,花和尚这场群架,也是在喝醉了酒的情况下,抖起胸中豪劲,大战二百人团队。公孙胜能喝酒吗?

一清先生大概也是能喝酒的,否则,梁山上那么多宴席,不喝又怎么称得上梁山好汉呢?但是,书中并没有写公孙胜喝酒,这就是说,公孙胜的酒量不行。没有酒劲支撑,公孙胜大概听到景阳冈有虎伤人,估计就留在三碗不过冈酒店住下来了。即便是上了景阳冈,没有酒劲壮胆,恐怕也抵挡不住猛虎的三招拿人绝招。

再假设公孙胜身手敏捷,躲过了老虎的扑、掀、剪,他能有武松的天生神力,按住老虎的顶瓜皮,让有千百斤力气的猛虎动弹不得吗?

公孙胜肯定在力气上不如武松,那就制服不了老虎,根本就没有任何机会向老虎发出致命一击。

公孙一清在梁山上几乎是闷声不响,在师父罗真人面前唯唯诺诺,并无武松这般英雄豪气。缺乏这一点,就不具备打虎的胆气。

因而,公孙胜不具备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四要素,即便是遇到景阳冈类似的特定环境,也不可能赤手空拳的打死老虎。

还有一件公孙胜办不到的事情

施耐庵在写武松打虎这一节上,地理位置方面招致了读者的非议,认为施先生的地理是体育老师教的。其实,施耐庵的地理水平非常之高,书中没有一处地理错误。

绿野老道曾在一篇文章中,专门分析过景阳冈到底在哪里。大概阳谷县原本就有一个叫做景阳冈的地方,施耐庵便借用这个地名,为景阳冈打虎赋予更深层次的含义。这样,即显得文本很合理,又悄然隐伏书中寓意,不着痕迹。于是,便虚构了一个清河县。

细读文本可知,施耐庵在书中不厌其烦的通过武松之口,强调清河县就在阳谷县附近,而且,点明是邻郡的一个县。除了这一处描写,施耐庵很少在书中如此絮叨的介绍一个地名。这是在有意无意的提示读者,此清河县并非彼清河县。

那么,景阳冈的寓意又是什么呢?《水浒传》中有两次提到一个地方,与景阳冈相照应,也是施耐庵写景阳冈打虎的寓意所在。这两处分别是高俅、蔡京先后向宋徽宗奏本,请求派兵征讨梁山泊。其中一处是这样写的:“高太尉听了,知道杀死他兄弟高廉。次日五更,在待漏院中,专等景阳钟响。”

历史上有景阳楼,其功能大致与《水浒传》描述的一样,是皇帝早朝时撞钟召集大臣的地方。因而,“景阳”有皇宫的寓意。如此,武松景阳冈打虎的意义就非同一般了。

按照前七十回的线索,以及《水浒传》文本架构特点,施耐庵在七十回之后的故事中,一定会有一个相仿的故事来对写景阳冈打虎。也就是说,梁山好汉在投降招安后,还有一次反叛宋徽宗的经历。可惜的是,这段故事被大明王朝腰斩了。那么,为什么是大明王朝腰斩了《水浒传》呢?

绿野老道考证,景阳楼最早是在南朝宋元嘉年间所建,地点就在现在南京市的鸡鸣山。鸡鸣山位于南京市玄武区,这个地方正是大明紫禁城所在。施耐庵大概在《水浒传》中写到了大明皇宫的故事,而且,是“景阳冈打虎”,所以,便有可能被删掉了七十回后的故事。

这一点,从《水浒传》“洪太尉误走妖魔”中可以一窥端倪,这段故事写的是北宋,但也隐喻了大明王朝——朱洪武。而且,书中还有很多信息显示,施耐庵活到了大明永乐年间,见证了“靖难之役”。这样,就不可避免的要写到永乐年间皇宫发生的秘密。这个秘密,极有可能涉及到建文皇帝——这一点,《水浒传》中也有隐写。

据绿野老道初步判断,“施耐庵”犹如“兰陵笑笑生”那样,有可能是学识渊博,尤其是历史知识非常丰富的朝廷官员,绝非“施彦端”——这是题外的话,暂且按下不表。

因而,武松景阳冈打虎是有特别寓意的故事,这一点,公孙胜万难办到。

公孙胜能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吗?

公孙胜 只要远远 地作法就能将老虎置于死地。

公孙胜能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吗?

公孙胜是修道之人,他这种修道之人跟习武之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公孙胜追求的是道术上的修为,终极目标是成仙长生不老,而不是拳脚或兵器上的造诣。在公孙胜眼里人类的武术水平再高在道术面前也不堪一击,弱的如同一只蚂蚁。因此这个问题就有意思了,公孙胜在使用道术的情况下别说是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就算是十只老虎也不够公孙道爷划拉的。公孙先生甚至只需要动动嘴念念咒语即可干掉老虎们,他的五雷天罡正法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也充分说明了道术这东西实在是太玄妙了,真是玄之又玄,超出了人类能力范畴和想象的极限。

如果不明白道术是什么意思的话,那可以换个更加通俗的词语来表示,那就是修仙,道术即修仙是也!都已经跟神仙扯上关系了,那公孙道爷还管他什么狼虫虎豹,直接灭了它们是很轻松愉快的事情!当然了,假如公孙胜不使用道术只凭赤手空拳对付老虎的话是很难活命的。因为我们上文说过公孙胜是修仙之人,他的强项不在于武术方面,如果只论武术的话公孙先生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也就是中下游水平。在《水浒传》中公孙胜都是跟同是怀有道术的对手斗法,比如高廉、樊瑞、乔道清等,从未凭武术与人交手过。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公孙胜的武术功底其实比较水。没有超强的武功和一身神力打底,是很难对付凶猛的老虎的,而恰恰公孙胜在武功和力量方面都很弱,以自己的弱势应付强大的老虎这对公孙胜是不公平的。毕竟《水浒传》中这么多英雄好汉,能赤手空拳干掉老虎的也仅仅武松一人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