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108将,到底隐藏了多少吃干饭凑数的?
梁山不养闲汉,谁也没有吃干饭,108人各有所长、各得其用,都是好汉。施耐庵也绝不会凑数,强拉硬拽的凑满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所以说梁山好汉中有干饭凑数的,是习惯于“末尾淘汰”思维模式,轻视他人的存在。
从以往的一些文章中,所谓吃干饭凑数的梁山好汉大概有这么几位:铁扇子宋清、石将军石勇、白日鼠白胜、金毛犬段景住……还有更多诸如此类的角色,鬼脸儿杜兴,以及蔡庆蔡富兄弟,等等,林林总总,恐怕不下一二十条好汉。
那么,这些人真的是一无所用的闲汉,施耐庵就是拿他们来凑数的吗?以下,绿野老道捡几条所谓的吃干饭凑数的好汉来说一说,看看施耐庵是不是在凑数。
铁扇子宋清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受指责最多的,大概就是宋江的兄弟铁扇子宋清。此人乃郓城县宋家村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文化水平低,是梁山上唯一没有武功之人。自出场到上梁山,只陪同哥哥宋江去过柴大官人家避难,其他时间基本上在乡下种地、侍奉老父亲。宋清对于梁山来说,简直就是无尺寸之功。但是,梁山大聚义排名时,竟然“高居”第七十六名,在他之下的好汉几乎人人都为梁山做过贡献,无论贡献大小,都比宋清要强得多。
于是,宋清是吃干饭的,宋清是凑数的,排位如此之高,完全是宋江搞的鬼,等等说法,不一而足。而且,宋江不仅搞鬼让自己的亲兄弟排位名不副实,还给他弄了个肥缺,做了专职“排设筵宴”头领。梁山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宋清真不知从中捞了多少。
没管过后勤的童靴,大概不知道其中的辛苦,干这件事是需要很强的能力的,也需要很强的敬业精神。有的人恐怕连在家里摆个碗碟上餐桌都懒得做,却忽视了宋清的存在。排宴席这件事还挺有技术含量,什么样的宴席,该上什么样的菜品,喝什么样的酒,都是有讲究的。什么场合,招待什么样的客人,如何设置坐席,涉及到礼仪问题。礼仪错了,这场宴席就吃不下去。轻则心存不满,今后难以合作。重则当场散伙,一顿饭可以损失很多朋友,失去很多商机。这样的情况,现在都十分常见。何况古代?
《水浒传》中,施耐庵不厌其烦的交代吃饭时的坐席,谁在上首,谁在对席,谁又打横。为什么?礼节不能乱。江湖中都这样讲礼节,梁山那么多头领难道不要有人专门负责排宴席?
一百单八将聚齐之前,梁山上的宴席不但多,而且还很复杂。在排定座次前,晁盖、宋江是寨主,自然能坐首席,以下的兄弟怎么排位?几十号人一齐吃酒,每回都要列出名单,依次而坐,经常举行宴会,不时有新兄弟入伙,宋清的工作轻松得了吗?
书中第五十四回、五十五回中便写到梁山两次招降朝廷军官,晁盖都叫摆宴席庆贺。此时的宴席怎么排?新入伙的凌振、徐宁该坐什么位置?估计很多人不一定搞得清楚,宋清却没有出差错,一旦搞错了,新入伙的兄弟心里会怎么想?
宋江在梁山是绝对讲究礼仪的,从大聚义排座次时就能得知,梁山与一般的草寇不一样,几乎就是规范化建制。山寨设宴,不仅是显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更是融洽感情,凝聚人心的一条重要措施。宋清在这个岗位上从来没出过差错,这样的角色难道不重要吗?
何况,宴席上的食物也是需要保障的,既要吃饱又要吃好,更要保证食物卫生。假若梁山好汉面对官军时出现一次拉稀跑肚的情况,早就被团灭了。
宋清尽职尽责,工作从未出差错,这样的员工难道不是好员工?他是吃干饭凑数的?
宋清为何被排在第七十六位?铁扇子很重要,梁山好汉人人都重要。宋清都没吃干饭,梁山好汉也就没有吃干饭的人了。既然如此,比宋清更有贡献的人为何排位更低呢?
施耐庵设计的梁山好汉排名有一个大的原则,就是人物性格、行为,乃至兵器对应绰号,绰号对应星号,星号决定排名。以此来解释,宋清上应地俊星,这个星宿在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中,就是排在第七十六位的。在施耐庵写《水浒传》之前,北斗七星群的一百单八颗星辰就有固定的排位了,梁山好汉不过是对号入座罢了。
宋清是地俊星没错,那他为什么就能对应地俊星呢?其中的隐喻,施耐庵通过宋江的故事,悄悄的告诉了读者。
施耐庵说,宋江的家中原本有四口人,父母、自己加上兄弟宋清。母亲已经去世,宋江做了押司,宋清则在家中务农。宋江有哥哥吗?施耐庵绝对没说宋江有哥哥,即便是早夭的哥哥也没有。那么,宋江为何号称“三郎”?
据绿野老道考证,《水浒传》绝对是一部写北宋兴亡历史的大书,书中的很多人物和故事都隐藏着历史。宋江、宋清兄弟身上同样有不同寻常的符码。
简而言之,宋江之所以被叫做“黑三郎”、“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影射的就是以第三顺位继承皇位的宋徽宗。宋徽宗继承皇位是一次不合礼律的错误选择,皇太后以“先帝尝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不同诸王。”为由,力排众议,推端王为帝。宋徽宗死后,得谥号“圣文仁德显孝皇帝”。宋徽宗身上的这两处记载,都与“孝义黑三郎”暗合。
施耐庵写宋江为“宋三郎”,大概出自于《大宋宣和遗事》。宋徽宗第一次见李师师,通报的名字是“赵八郎”。两宋是姓赵人的天下,故有“赵宋”之谓。“宋三郎”与“赵八郎”是一样的写法,施耐庵要抹黑宋徽宗。
当然,施耐庵以宋江隐宋徽宗,并不是说宋清就是皇弟了。宋清才是宋太公正牌孝子,孝义的名节安在宋清头上才更合适,因为,此时的宋江已经因忤逆被“出籍”了。宋太公说,宋江已经不在老汉的户籍人口之内。
书中的宋江并未真正的“出籍”,但这个人物所隐含的历史真实,却是真正的“出籍”了。宋徽宗死后,被安葬在远离北宋祖陵的绍兴富盛镇攒宫山,不正是“出籍”了吗?
宋江既黑又矮,而宋清则是“地俊星”,这哥俩大概与武大郎、武松一样,好似不是一个家里出来的孩子。但是,武松没有被出籍,他们兄弟是施耐庵笔下货真价实的兄弟。而宋清之俊,宋江之丑,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宋江“出籍”。
施耐庵以“地俊星”来照应宋江的故事,是要点明宋江出籍的真相。如此,宋清排名第七十六,也就合情合理了。
这样重要的一个角色,当然不是吃干饭的,更不是来凑数的。
白胜、石勇也是凑数的吗?宋江做了临时寨主,便对梁山好汉进行了一次重新排位和分工。虽然这次排位没有写得更明确,但分工则是写得很清楚的。这次分工,白胜与杜兴负责掌管什物,也就是管理梁山衣物盔甲、琐碎用品等。石勇则与杨林、段景住负责北地采购战马。这两人的工作都非常重要,谁又吃干饭凑数了?
先说说白胜。此人出场,预伏了晁盖之死。
当初,劫取生辰纲行动小组凑满了七个人,在晁盖庄上聚会。吴用以晁盖“七星之梦”做战前动员,以“应天垂象”鼓舞士气。此时,晁盖说,他在黄泥冈附近的安乐村有一个相识,叫做白日鼠白胜。吴用立即反应过来,说:“北斗上白光,莫不是应在这人?自有用他处。”
晁盖的“七星之梦”梦境中,斗柄上有一颗小星化作白光飞去。这说明劫取生辰纲的人总共有八个,八个人当中,只有七人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乃北斗七星群中的星煞。晁盖不在一百单八将之列,当然就是七星之外,斗柄上化作白光飞去的那颗流星了。所以,晁天王曾头市中箭,在梁山大聚义之前“升天”。
施耐庵是以白胜这个人物为第一个伏笔,为晁盖之死伏线。按照小说写作体例,白胜预伏了故事,就是一个关键情节上的关键人物。从这一点看,白胜也绝不是凑数的。
在劫取生辰纲过程中,白胜挑着酒桶上黄泥冈,是这件大案的重要一环,发挥了关键作用。生辰纲大案直接引发了梁山大聚义,白胜的作用岂能如此被忽视?
梁山大聚义时,白胜担任军中走报机密步军头领,说白了就是梁山的谍报人员,这个岗位也不是吃干饭凑数的。
石勇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村店传书导致宋江上梁山的道路变得崎岖惊险,也将晁盖带到了反叛官府的造反立场。晁天王是不愿意上山落草的,不得已上了梁山,便不愿意杀人,不发展一人入伙。因为石勇的出现,才导致晁盖亲自下江州劫法场,这就等于宣布了梁山从此反叛了官府朝廷,晁天王不造反也得造反了。
与白胜一样,石勇也是出现在了关键节点上,是梁山聚义大故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石勇的表现还远未结束,宋江做临时寨主时,便与杨林、段景住一起,负责采购梁山战马。战马之事令宋江忧惧不已,没有战马,梁山如何与官军对抗?石勇被委以如此重任,说明他有这方面的能力。石将军是大名府人,与段景住同乡,一定了解北地情况,熟悉马匹资源。干着这样一件涉及梁山生死存亡的大事,石将军难道是吃干饭凑数的?
“吃干饭凑数的”为何排名偏低?除了上述几个好汉外,鬼脸儿杜兴原来是李应的管家,后来曾经与白胜一起,管理过梁山什物,可算是发挥了自己的专长。杜兴曾经出于义气,帮助杨雄、石秀引见扑天雕李应,从而,扯出梁山三打祝家庄的故事。对祝家庄作战,是梁山第一次主动出击打攻坚战,意义非同小可,杜兴的作用不可被轻看。
梁山大排名时,杜兴与朱贵负责掌管南山酒店,专一为山寨搜集情报、接待来客。与朱贵这等资深情报站谍报人员搭档,肯定不会吃干饭了。
菜园子张青似乎也在梁山吃干饭了,但不要忘了,张青孙二娘夫妇都是与朱贵、杜兴同样的存在,是梁山西山谍报站的掌门。
梁山之上有两大佛门子弟,鲁智深、武松都是张青夫妇帮助渡过劫厄,上二龙山落草的。二龙山,寓意两个北宋亡国之君。因为这座山上有“宝珠寺”,与赵员外的“七宝村”对应,同时,也是宋江在九天玄女庙所见“二龙相戏”、“二龙戏水”的对写。“二龙戏水”不就是宋徽宗、宋钦宗五国城坐井观天的真实写照吗?
张青原本是杀和尚的,光明寺的和尚都被张青杀掉了,而且,寺庙也被烧成白地。但是,十字坡下,张青幡然悔悟,变成了为头最惜和尚之人。因而,才尽力帮助鲁智深、武松渡劫。这段故事的隐喻,也与北宋徽宗时期的“崇道抑佛”有关。菜园子张青这个人物身上,寄托了施耐庵的宗教思想,绝不是凑数的。
讲了这么多好汉,他们都不是吃干饭凑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以此类推,梁山108将中便没有吃干饭凑数之人,施耐庵笔下不写闲人,梁山也绝不可能养闲人,发免费午餐。
假如以宋清为界,这些好汉都有存在的价值,为何排名在宋清之后,难道不是宋江搞的鬼?
梁山排名搞鬼,也是《水浒传》阴谋论中非常著名的“阴谋论”。上文说了,梁山排名的总原则是绰号对应星号,星号决定排名。
先说说张青。张青绰号的来历,是因为他在光明寺种过菜。但张青却杀掉了所有和尚,在佛门杀人,这样的菜园子来历非凡。后来,又与母夜叉开黑店,卖人肉馒头。《水浒传》写得很清楚,一般都是母夜叉先将客人麻翻,她几乎是不动刀的,这活大概都是张青去干。上二龙山前,张青不知动刀杀了多少人,所以,他是“地刑星”。施耐庵在此玩了拆字游戏,“刑”就是“开刀”,非常形象的为菜园子这个绰号加上了注脚。地刑星对号入座,就是排在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第102位。
白胜绰号白日鼠,对应地耗星意思明显,也对号落座第106名。
其他好汉的情况大抵如此,当然也有别例,总的原则基本如此。一篇回答讲不了多少事,列位看官可以更多的了解,看看梁山是否有吃干饭的,施耐庵是不是硬拉人来凑数。
梁山之上无闲人,不养吃干饭的凑数之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宋江量才为用,最大的发挥了所有人的特长。这一点,值得借鉴。其实,哪里都没有吃干饭凑数之人,每一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是有很多人没有被更好的使用罢了。不能做到人尽其才,也与曾经甚嚣尘上的“末位淘汰”思维理念有一定的关系。
假如梁山之上也实行“末位淘汰”,搞到最后,宋江就被自己给“末位”了。宋江没有这样干,所以,梁山之上便杜绝了吃干饭凑数之人。
梁山108将,到底隐藏了多少吃干饭凑数的?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每一个符号都是乐章里不能或缺的因子。你不懂生活却说高粱地里酿不出美酒。怪不了谁,这世界没有谁离不开谁。
梁山108将,到底隐藏了多少吃干饭凑数的?
吃干饭是好的,至少没带着梁山所有人去死!有了宋江,所有吃干饭的显得都很和谐!再说各司其职,分工总有重要和不重要的。
梁山108将,到底隐藏了多少吃干饭凑数的?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扒一扒108将的人员成分:一,以宋江晁盖为首的下级官吏,平民市井小民,这类人是和一把手有关系的,都是关系坐地户。
二,以卢俊义柴进李应为首的地主阶级,这些有钱人多多少少给梁山带来了钱财和声望。
三,军官类人员,这个群体数量很多,马军的好汉十有七八都是朝廷军官出身。
四,其它山头合并的好汉,拉关系上梁山的。
问题中提到的吃干饭喔以为不存在,梁山一百零八人分工明确,从钱粮后勤,各种专业人才,谋士法师,马军,步军,水军,情报一应俱全,做到了人尽其用。
梁山108将,到底隐藏了多少吃干饭凑数的?
真实历史是不是连兵带将一共108个人啊?没有工农根基只靠替天行道不可能发展起来
梁山108将,到底隐藏了多少吃干饭凑数的?
我个人认为任何一个单位,有人勤奋就有人懒惰,有人干事就有人躲事,有人出色就有人逊色,有人忙得要死就有人闲得发慌,这种规律放在任何单位都通用。在梁山其实也是这样,梁山上那么多人,有人是真心实意在干事情,埋头努力做工作,一心一意冲在前线,但是呢,也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混上梁山,纯粹是为了吃口饭,为了有个地方呆着,为了苟且地活下去,所以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显得不重要,地位啊,表现啊,领导看法啊都不重要,能有口饭吃,能在梁山混下去就行,至于所谓的梁山排名,他们打心眼里也不在乎。
所以,在水浒传中,我们会发现有那么一些人,上了梁山之后,无论是在梁山高速发展快速扩展阶段,还是后来招安之后征河北田虎,征辽,征方腊的战斗中,基本上就没见到他们有什么表现,他们出场少,干活少,存在感极低,可以说就是专吃饭不干活的饭桶。
今天我们梳理一下梁山这些饭桶,大家看看是否正确。
首先,第一个饭桶一定是险道神郁保四,如果大家熟读水浒,一定记得这哥们其实就是个盗马贼,而去正是因为他拍了宋江的马屁,结果导致晁盖气不过,硬是要去攻打曾头市,结果导致晁盖被射杀。而在此之后,这哥们基本上就没有任何表现了,说他吃闲饭都是高估了他,他就是完全吃剩饭,什么事都不做,甚至连饭都不做,列入饭桶,没有任何争议。
第二个是梁山元老,也就是摸着天杜迁,这哥们有三个有点,一是长得高,而是上梁山早,三是啥事也不做,长得高这点从他的外号就能看出,他叫摸着天,可见人确实很高,上梁山早,是因为他在王伦时期就是梁山的创业元老,后来晁盖上位,宋江主政梁山,他就啥事也没干,而且毫无存在感,结果死的时候,也是稀里糊涂被马踩死,可以说是吃了梁山不少粮食,但真正来说,没有做什么有用的事情。当然,他的情况也适用于宋万,宋万也没做什么工作,完全可以归于吃干饭行列。
第三个是宋江徒弟孔明,或者说孔亮,但孔亮好歹还打了几仗,但孔明说真的就是吃饭一级棒,干啥啥不行这种,他们拜宋江为师,完全是他老爸的一项长远投资,一方面宋江不可能教他们任何武功,其次是上了梁山之后,他们除了发挥了监视作用,其他也什么都没干,所以说,将他们列为饭桶,完全是没有问题。
第四是白胜,白胜能够上梁山,是因为参与了劫生辰纲,所以他是投资得当,是运气好,正是因为这次战略投资,让晁盖高看他一眼,跟着上梁山之后,让他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后来呢?就没有后来了,白胜啥事也没做,什么也没有表现,是属于光吃饭不做事的那种。
第五不用说就是宋江亲兄弟宋清了,宋清在梁山完全是因为宋江因人设岗,他号称铁扇子,但从来就没用过铁扇子,而且武功也完全谈不上,他的存在就是为梁山领导办招待,这特么算什么工作,大家也不好说,毕竟宋江在那里,但是从根本上讲,他就是属于吃干饭第一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