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64回的内容概括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回的故事?

金圣叹批注的贯华堂本《水浒传》第六十四回的回目是“托塔天王梦里显圣,浪里白条水上报冤”,写的是宋江为救卢俊义、石秀,兵打大名府。书接上回,说是梁山乘雪活捉了急先锋索超,并成功将其劝降。

大名府因得力大将被擒,梁中书不敢出战,又不敢杀了卢俊义、石秀,只得一面申报蔡太师,一面加强防御,固守城池。梁中书的策略让宋江、吴用束手无策,接连几日攻打城池都毫无斩获。宋江心中烦闷,忽然,晁盖显圣前来,与宋江在军帐中对话。于是,便引出了这回书的故事,晁盖搭救宋江,张顺前往江南去请地灵星安道全为宋江治病。

这回书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复杂,但是,其中却涉及到《水浒传》的主题,也涉及到一个重大的“阴谋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晁天王显圣所为何来

自金圣叹以来,晁盖之死便与宋江脱不了干系。也就是说,晁天王曾头市中箭,是宋江策划的一场阴谋。虽然并不能完全断定就是宋江谋杀了晁盖,金圣叹至少认为宋江希望晁盖死。

很多读者都赞同金圣叹的观点,施耐庵也在书中通过细节,透露出晁盖死于一场谋杀,宋江、吴用、林冲、花荣等人都有嫌疑。从第六十四回书中可以得知,晁盖死后大概应该是“升天”了,所以,他知道梁山好汉上应天星,指示宋江去找“地灵星”救命。

《水浒传》中,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梁山这一终极隐秘,九天玄女、张天师、罗真人、智真长老这几个人掌握了梁山好汉上应天星。这些都是神仙级别的人物,对过往之事十分了然,甚至还可以预知未来。晁盖既然知道了梁山密码,当然也与那些神级人物是一个级别了,肯定对自己的死因十分清楚。那么,晁天王为何以德报怨,前来显圣救宋江呢?

却说宋江这天夜里独坐帐中,忽然一股冷风袭来,刮得灯光如豆,一个人影忽闪忽闪的走了进来。宋江抬头一看,正是哥哥晁盖。但是,晁盖刚刚进入大帐却“欲进不进”,叫了一声“兄弟,你在这里做甚么?”宋江吃了一惊,连忙说道:“哥哥从何而来?冤仇不曾报得,中心日夜不安。又因连日有事,一向不曾致祭;今日显灵,必有见责。”

宋江以为晁盖是来问罪的,便显得很惊慌。然而,晁盖却说道:“非为此也”。晁盖的意思很清楚,告诉宋江不是为报仇和致祭这件事来的。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晁盖知道了自己的死因,原来与宋江有关,但他更知道自己原本就不是北斗七星群中的星宿,便放弃了自己仇怨,不再责怪宋江。

书中写道,晁盖不再追究冤仇,原来是前来搭救宋江的。果然,晁盖也像智真长老那样,具有超前的洞察力,知道宋江即将面临大难。所以,特地显圣来告诉宋江,要他赶紧撤兵,请江南地灵星前来救治背疮,以保全生命。

宋江当时不知晁盖之意,想问个明白。但是,晁天王此时大概真的做了天王,不可太多泄露“天机”,不等宋江文明白便飘然离去。

晁盖显圣,就是以德报怨,来搭救宋江的。然而,晁盖为何要这样做,难道就是为了显示晁天王的高大,以此来贬低宋江吗?

浪里白条报冤释冤

第二天早上,宋江忽然感到身体不适,头疼如劈,背上好生热疼,吴用等人都前来探视。众人看了宋江的后背,早就鏊子一般红肿起来。吴用说,此疾非痈即疽;吾看方书,豆粉可以护心,毒气不能侵犯。吴用还说:“只是大军所压之地,急切无有医人!”

原来,梁山之上竟然没有军医。这就解释了晁盖中箭之后,林冲等人“急切拔得箭出”这样毛糙手段让晁天王当场“血晕倒了”的原因。金圣叹指责宋江没有及时救治晁盖是没有道理的,梁山哪有军医呢?

晁天王这次显圣,也为梁山寻找军医指明了方向。吴用提到军医问题,浪里白条张顺立即接过话头,说是自己在浔阳江时,“母得患背疾,百药不能得治,后请建康府安道全,手到病除。”听了张顺的话,吴用立即回应道:“兄长梦晁天王所言,‘百日之灾,只除江南地灵星可治,’莫非正应此人?”吴用所言不差,晁盖所讲的江南地灵星,就是张顺提到的安道全。因而,晁盖托梦,一是前来搭救宋江,二是为梁山寻找一名神医,三是为梁山大聚义出力。此时的晁盖,已经升华,不再是劫取生辰纲晁保正、梁山上毫无作为的晁寨主。

天王显圣、张顺报冤,等于“释冤”,梁山还是一个整体。晁盖虽然已不在(实际上早就不在)梁山大名单之中,但他一直就是梁山的守护神——这个话题下文还要详述。

这回书还特别隐含了一个寓意,就是宋江、吴用不再相信九天玄女,“替天行道,辅国安民”已经转向“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九天玄女下达给宋江的法旨,基本上被篡改了。

依照《大宋宣和遗事》的蓝本故事,宋江所得九天玄女天书就是一本梁山好汉花名册,三十六人都是天罡院的星宿。按说,宋江、吴用只要查看天书,就能知道“江南地灵星”就是神医安道全。但是,施耐庵偏不这样写,可见,施公并不信任这个神。

招安,是历史的真实,施耐庵无法回避。所以,《水浒传》中不断的点明这一主题,但却为“招安”设置了一个前提:“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九天玄女的“替天行道,辅国安民”讲的是替“天子”行道,此神要求宋江招安的前提是“辅国”而不是“保境”。但是,宋江却反其道而行之,以“保境安民”为招安目的。

因而,宋江与梁山不求助九天玄女救命,而是通过化解晁盖之冤,达到自救的目的。《水浒传》第六十四回书,讲的就是这样一个主题。这是《水浒传》梁山故事的又一大拐点。

那么,晁盖真有这样的境界吗?

晁宋本是一体,梁山绝无晁宋之争

晁盖之死早有伏笔,劫取生辰纲之前的“七星聚义”就暗示了晁保正不是北斗七星群中的星宿,而是斗柄上化作白光飞去的小星。七星聚义一完成,晁盖就将离去。施耐庵写晁盖之死虽然谜团重重,但却是早就预设的结局。因为,晁盖不是“妖魔”而是“天王”。

晁盖出场时,施耐庵就介绍了“托塔天王”的来历,说是东溪村、西溪村之间的溪里闹妖,西溪村便请了一个僧人前来镇妖。这个僧人便在西溪村的溪边建了一座镇妖塔,妖怪便都跑到东溪村这边来了。晁盖大怒,夺过宝塔,安放在了东溪村这边。这哪里是“托塔天王”?分明是夺塔天王吧。

施耐庵这样写,说的是晁盖是佛教四大护法天王之一的毗沙门天王,也就是北方多闻天王。所以,夺过宝塔,那个僧人也不敢多事,在天王面前岂敢造次?

晁盖是佛教的护法天王,但东溪村山上却有座灵官殿,刘唐就是从这里来到晁盖庄上报信,然后引发了劫取生辰纲之事。灵官殿所供奉的灵官,是道教大护法,佛道两家护法天王联手,做下了这桩弥天大案。然后,晁盖上梁山,揭开了梁山大聚义的序幕。然而,晁盖在梁山不愿伤人性命,没有招揽一个好汉上山。原因就在于晁天王乃佛门中人,愿意做多善事。梁山好汉则是道家妖魔,晁天王仅是护法而已,召集群魔的任务得由天罡院的天魁星来完成。天魁星就是呼保义宋江。

宋江与晁盖搭档,书中也有暗示。第二十一回书写的是朱仝义释宋公明,宋江杀掉阎婆惜后,逃回家中,躲在了佛堂下的地窨子里。宋江家中的佛堂供奉的是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都会受到佛的庇佑。那么,宋江最铁血的兄弟肯定就是晁天王了。梁山佛道合一,这是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所寄托的宗教思想,针对宋徽宗“崇道抑佛”的失道,具有反皇帝的寓意。

因而,晁盖在“升天”后应当是进入了佛门“上界”,因而能够知道宋江等人上应天星,前来显圣,并非仅是为了搭救宋江,也是为了梁山聚义,宋江如果死掉,还有谁能够完成梁山大聚义呢?晁盖原本就是梁山佛教系列的大护法,前来显圣相救,一点都不奇怪。

如此,还能无中生有的说梁山之上存在非常激烈的“晁宋之争”吗?要说《水浒传》的阴谋论,这就是最大的阴谋论。这个阴谋论的始作俑者便是金圣叹。

晁盖是绝对主张或者赞同“替天行道,保境安民”这一主张的,因而,积极支持宋江的招安。细读文本,这个问题不难得到正确答案,《水浒传》第五十四回、五十五回书写的是呼延灼摆布连环马与时迁盗取徐宁雁翎圈金甲。这段故事中,梁山分别劝降了彭玘、凌振、徐宁三个朝廷军官,都是以“招安”为说辞。列位看官若有兴趣,可以去读一读晁盖当时的作为和态度,看看晁盖是不是反对招安。

晁宋本是一体,哪来的“晁宋之争”,没有晁宋之争,哪来的宋江拉山头搞派系?

晁盖宋江乃铁血兄弟

除了佛道一体外,文本中的晁盖、宋江也是一对铁血兄弟。不多举例,以下摘录两处本文,来说明晁盖与宋江铁血到何种程度。

晁盖显圣时,对宋江说了一大段话:

兄弟不知,我与你心腹弟兄,我今特来救你。如今背上之事发了,只除江南地灵星可免无事,兄弟曾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今不快走时,更待甚么?倘有疏失,如之奈何!休怨我不来救你。

宋江没听明白,赶向前去问道:“哥哥,阴魂到此,望说真实!”晁盖道:“兄弟,你休要多说,只顾安排回去,不要缠障。我便去也。

这是题主问到的第六十四回书中的文本,回看第十七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看一看文本是宋江给晁盖报信时是如何说的:

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舍著条性命来救你。如今黄泥冈事发了!……以此飞马而来,报道哥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若不快走,更待甚么?……倘有些疏失,如之奈何?休怨小弟不来救你。

每读到此,绿野老道身为感动,也对施耐庵的《水浒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生死关头,两段救命的话几乎就是一个人说的,难道晁盖、宋江不是铁血兄弟吗?

后来,晁天王再次显圣,以阴魂缠绕史文恭,并非为了帮助卢俊义而阻止宋江做寨主,也不是认定史文恭就是射他的真凶。因为宋江嫁祸史文恭,是要解决照夜玉狮子的问题。这匹战马是金国王子的坐骑,曾头市又是金国人的榷场,宋江打的是一场正义战争,是梁山今后抗金,实现“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前哨战。晁天王的遗嘱并没有指定要捉史文恭,因而,这个结局与梁山寨主的归属无关。晁盖这次显圣,同样是在帮助宋江。

以《水浒传》蓝本故事《大宋宣和遗事》来推测,施耐庵七十回书之后,宋江将按照晁盖生前遗愿,以进香为名,有可能去给灵官上贡,然后杀出梁山。此时,晁天王会不会再次显圣呢?

《水浒传》第64回的内容概括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回的故事?

这一回的故事的标题是: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这一回主要写:浦东关胜是三国关羽后代,有关羽雄风,样貌特征都长得很像关羽,他听从蔡京蔡太师的调遣统领一万五千人马,分为三路往梁山泊进发。

宋江和梁山众将还在攻打北京城,大名府的李成、闻达不敢出战,索超中箭还没好。双方正在僵持中。宋江闷坐,看他的玄女天书,正看之间,想起梁山救援接应的人马还没到,觉得不安,他让小兵把吴用叫来,两人分析当前形势。吴用也担心大名府派人去京师告急,蔡京一定会派良将救援,如果用围魏救赵之计,援兵攻打梁山,梁山就会非常危险。两人商量着准备退军回梁山。

这时候,戴宗传来消息:关菩萨玄孙关胜带领人马飞奔梁山泊来,梁山头领请宋江和军师收兵回梁山。

吴用说:“虽然退兵不能太急,要留下两支人马在飞虎峪埋伏。”宋江赞同。宋江派花荣领五百人埋伏在飞虎峪左边,派林冲埋伏在飞虎峪的右边。再叫呼延灼带领二十五骑马军,带领凌振风火炮,在离城十多里远的地方埋伏,只要看到追兵到来,就放炮,让两边伏兵和追兵厮杀。

梁山军马不鸣战鼓,悄悄退军,北京城守将看到宋江人马退去,报告梁中书,闻达说:一定是京师军马攻打梁山,这些人怕丢了巢穴,所以慌忙退兵,我们可以乘势追击。正在商议中,京师的书信到了,约会北京城一起攻打梁山。梁中书派李成、闻达各领一支军马从东西两路追赶宋江人马。

李成、闻达追到飞虎峪,遇上呼延灼、花荣、林冲的伏兵,李成、闻达被杀得大败,退回北京城。

宋江军马次第回到梁山泊边,正好遇到丑郡马宣赞拦路。宋江派人从偏僻小路,上梁山报知,约会梁山水陆军马救应。

张横立功心切,看到别人经常立功,他也想立功,他和兄弟张顺商量,想让张顺和他一起去劫关胜的营寨,张顺不同意,他的意思是等上面的命令,如果需要他们救援,他们不在,反而惹人耻笑。张横没办法,只好一个人带了五十只小船,每只船上只有三到五个人,手上拿苦竹枪、蓼叶刀去偷袭关胜营寨。

关胜得到报告,派人潜伏在营寨周围。张横带领人马偷袭关胜,被关胜抓获,关了起来。张横带的二三百人马全部被抓。

三阮听到张顺说张横偷袭关胜被抓,立刻点起水寨头领,带领一百多条战船救援张横,杀奔关胜的营寨。张顺说要等将令,三阮不听。又是大败,阮小七被抓。幸亏李俊带领童威、童猛带兵到来把二阮、张顺死救回去。

刘唐让张顺从水路来到宋江大营,向宋江报告消息。正在商议中,丑郡马宣赞带领三军攻打宋江军马。

花荣和宣赞对战,斗到十个回合的时候,花荣故意退走,连射两箭,被宣赞躲过,第三箭射到宣赞的护心镜上,宣赞退回。

关胜出战。宋江和吴用看到关胜的风采,都暗暗喝彩,吴用说关胜:“将军英雄,名不虚传!”林冲听了很不高兴,挺枪出马战关胜,关胜指明要宋江出战,宋江喝住林冲,纵马出阵,对关胜施礼,跟关胜简略解释上梁山的缘由,关胜不听,秦明听到关胜的话大怒,和关胜对战,林冲怕秦明抢头功,也来对战。宋江有心收服关胜,怕林冲和秦明伤了关胜,鸣金收兵,林冲和秦明都不理解,宋江说关胜祖上忠勇,如果能让关胜上山,他让位都可以,林冲和秦明都不喜欢。

关胜知道如果再斗下去,他必定会输给林冲和秦明,宋江却在这个时候收兵,显然是不想伤害他。关胜把张横和阮小七叫过来问他们:“宋江是个郓城小吏,你这厮如何伏他?”阮小七说:“俺哥哥山东、河北驰名,都称作及时雨呼保义宋公明。你这厮不知礼义之人,如何省的!”关胜低头不语。

这时候,呼延灼到来,呼延灼骗关胜,说宋江有意让关胜归顺,但其他人不同意,说宋江暗中和呼延灼商议要生擒林冲,把他解赴京师,共立功勋。两人商量了计策,关胜没有怀疑呼延灼的话。

宋江带领人马挑战关胜,呼延灼说:先赢首将,晚上再行计。宋江假装大骂呼延灼,让镇三山黄信出战,呼延灼十个回合打败黄信。关胜非常高兴。向呼延灼了解黄信等人的情况,呼延灼都告知关胜。

晚上,呼延灼引路带领关胜劫宋江的营寨,结果关胜中了宋江军马的埋伏,关胜被抓。林冲和花荣截住郝思文厮杀,扈三娘也来参战,郝思文被抓。秦明和孙立带领一支人马捉拿宣赞,宣赞也被抓。李应带领人马救张横和阮小七,夺得关胜的粮草马匹,招安关胜的败残人马。

天亮以后,宋江带领人马上梁山,宋江给关胜解绑,把他扶在正中交椅上,纳头便拜,叩首请罪,关胜手足无措,连忙答礼,闭口无言,呼延灼也来向关胜请罪。关胜看到梁山众头领义气深重,问宣赞、郝思文怎么办?两人都说听关胜将领。关胜说:“无面还京,俺三人愿早赐一死。”宋江希望关胜留下,如果不肯,送他们回京师。关胜看到宋江忠义不假,愿意归降。宋江招降五七千人马,要回去的给散银两,降兵中有老幼人员,宋江也给散银两,送他们回家。又让薛勇带着书信到浦东带回关胜老小。

吃饭之间,宋江想起卢俊义和石秀还在北京大名府的大牢关押,关胜说无可报不杀之罪,愿带领人马为先锋攻打北京大名府,宋江再派李俊、张顺带领水战盔甲同去。

梁中书听闻关胜、宣赞、郝思文被抓入伙,梁山军马又来攻打大名府,惊得手足无措,索超迎战。李成、闻达随后接应。

索超和关胜对战,李成看索超拿不下关胜,也来参战,宣赞、郝思文接着战李成。宋江指挥人马卷杀过去,李成大败亏输。索超带领人马冲出城。

当时正在下雪,吴用用计,挖坑捉索超,李俊、张顺把索超引到陷坑,李俊弃马跳入涧水,索超连人带马掉入陷坑,被梁山军马活捉。下一回中,索超也归顺梁山。

如何看待这一回:呼延灼、关胜、宣赞、郝思文、索超等军官出身的将军,败在吴用的计谋之下,宋江都是礼遇相待,亲自解绑,他们都感激宋江的不杀之恩,他们被宋江军马打败,无颜回到京师,心甘情愿跟随宋江。宋江虽然是郓城小吏,可是他和吴用等梁山好汉一点也不比朝廷军官差,照样把他们打败。原来在宋江面前高高在上的这些军官们,心服口服归顺曾经官位远远低过他们的宋江。宋江和梁山好汉的忠义,是一面充满号召力和感召力的大旗,让高高在上的军官们心甘情愿地归降,也让李俊、张横、张顺等地方恶霸心服口服归顺。能让这些人心甘情愿归顺,聚集在梁山的是“忠义”二字。

如果蔡京、高俅、童贯、杨戬这些人也懂忠义二字怎么写,就该和这些人一样感恩宋江的不杀之恩,就不会狠心阴谋杀害宋江和卢俊义,就没有《水浒传》最后的悲剧结局。

从引关胜进入埋伏圈可以看出,关胜对抓住林冲,把他押解京师非常感兴趣,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这些军官出身的梁山好汉并没有坚定的反叛朝廷的思想。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梁山好汉的兄弟义气不是假的,如果他们有人要合伙把林冲献给高俅,林冲早就没命了。如果宋江真的要把林冲押赴京师,或许,死的是林冲,高俅不见得会迁怒宋江。所以说,宋江也没有那么可恶。

《水浒传》第64回的内容概括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回的故事?

说实在的,还真没有看过《水浒传》这本书,也就是教科书上的节选看过几章,后来看了几集电视剧,具体六十四回的内容,我还真不清楚。所以你问我这个问题相当于问道于盲。

《水浒传》第64回的内容概括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回的故事?

第六十四回

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吴用识破关胜围魏救赵之计,逐步退兵.花荣、林冲埋伏飞虎峪两边,打退追兵.宋江兵回梁山.

张横劫关胜之寨被俘.三阮、张顺救张横,阮小七中伏被俘.

呼延灼诈降,关胜不疑,夜晚偷营,关胜被擒.忠义堂上,宋江重待关胜,关胜先欲就死,后为义气所感入伙,成了攻打北京的前部前锋.一交战便打败索超,吴用又故意输于索超一战,使他欢喜入城.吴用雪天掘下陷坑,引超超追来,被伏兵擒拿.

《水浒传》第64回的内容概括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回的故事?

一部儿时非常喜爱书.读过好多遍.印象深刻.六十四回大概是:吴用识破关胜围魏救赵之计逐步步退兵,花荣林冲埋伏飞虎峪两边.打退呼作降.关胜不疑.夜间偷袭关胜被擒.忠义堂上宋江优待关胜.他逝死不从.后被义气感化而成为部队前锋.关用欲擒故纵之法引索超入城而被擒拿!故事引入入胜波阑起伏!启示我们.战争年代谁都别想好过日子!同时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世界上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水浒传》第64回的内容概括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回的故事?

呼延灯灼闪夜赚关胜六宋公咱雪天擒素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