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小说中,神机军师朱武是在隐藏实力吗?为什么?

施耐庵笔下的神机军师朱武,是一个不知兵法,不善智谋,不通阵法的“三不”好汉,其“神机”另有所指,他原本就没有什么高深的实力,因而,也就不存在隐藏实力了。从朱武的出场,到梁山大聚义,《水浒传》故事告一段落,朱武都没有展示任何实力。

那么,为何朱武在很多读者心中是一个谋略超人,阵法精通的超级存在,甚至能够力压梁山第一军师,成为《水浒传》智谋第一人呢?

《征四寇》无限拔高了神机军师

朱武是梁山好汉中出场非常早的一位,仅次于九纹龙史进。朱武出场时,施耐庵是这样表述的:为头的神机军师朱武,那人原是定远人氏,能使两口双刀,虽无十分本事,却精通阵法,广有谋略。

在这份简历之后,还有一首赞诗,道是:

道服裁棕叶,云冠剪鹿皮。脸红双眼俊,面白细髯垂。阵法方诸葛,阴谋胜范蠡。华山谁第一,朱武号“神机”。

简历加赞诗,朱武铁定就是诸葛亮、范蠡式的高人了。吴用也不过“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施耐庵没说吴学究会阵法,朱武PK吴用,智谋差不多,阵法却能秒赢。遗憾的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在吴用面前,朱武提鞋都不配。但是,书上明明讲了,朱武就是“阵法方诸葛,阴谋胜范蠡”啊。

其实,朱武的那首赞诗来历大有问题,应当是续书《征四寇》为照应故事横插进去的。

梁山大聚义后,朱武随着梁山大军前往攻打辽国。于是,神机军师来了个咸鱼大翻身,成为卢俊义身边的军师,几乎与吴学究并驾齐驱。而且,在征辽战役中,首先在阵法上展示了过人的才华,简直成了灭辽的第一功臣,的确碾压《水浒传》第一军师天机星吴用。

“水浒传”第八十六回,朱武与完颜延寿大斗阵法,先摆下九宫八卦阵,又识破对手的太乙三才阵。完颜延寿又先后变出河洛四象阵、循环八卦阵,都被朱武瞬间识破。完颜延寿大惊失色,暗中赞道:“俺这几个阵势,都是秘传来的,不期都被此人识破。宋兵之中必有人物!”

朱武神机无比,对手的秘传阵法都逃不过他的法眼。于是,这一仗宋江破阵大获全胜,完颜延寿被生擒于阵中。

儿子不行老子上,老子也瞒不过神机军师朱武。第八十八回“颜统军数组混天象,宋公明梦授玄女法”中说,辽国兀颜延寿摆下浑天象阵,宋江引吴用、朱武登高观望,朱武一眼便识破了这是一个天阵,说:此乃是"太乙混天象阵”也!还说:“此天阵变化无穷,机关莫测,不可造次攻打。”

宋江、吴用都是头一次听说这个天阵,朱武却能一眼看穿,难道不能碾压吴用吗?

正当宋江三人说话之间,兀颜光驱兵攻打宋兵,朱武一见,便在马上大叫:“此乃是天盘左旋之象。今日属金,天盘左动,必有兵来。”果然,这一阵宋江大败亏输,孔亮伤刀,李云中箭,朱富着炮,石勇着鎗,中伤军卒,不计其数。

此前,朱武在玉田县同样识破了耶律得重的阵法,帮助卢俊义攻下这个所在。朱武的阵法确实相当了得,至少是读遍了天下阵法奇书,阵法方面的知识肯定是吴用所不能企及的。

却说朱武识破了太乙混天阵,但却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攻打此阵。朱武不知如何破阵,吴用更是一头雾水。宋江夜间得九天玄女梦中传授破阵之法,便请吴用圆梦,宋江问道:“军师有计破‘混天阵’否?”吴学究道:“未有良策可施。”

两个军师都束手无策,但朱武还能识阵,吴用竟然一脸茫然。倘若不是朱武早早识破兀颜光阵法,梁山好汉贸然攻打,后果不堪设想。朱武及早的提醒,引出了九天玄女传授阵法,这才成功破阵。此阵一破,辽国投降,朱武肯定得记头功。

后来,朱武在征方腊时则以智谋帮助卢俊义一路破敌,功劳绝不在吴用之下。

遗憾的是,这是《征四寇》中朱武,绝非《水浒传》中的神机军师。

《水浒传》中的朱武真的不配给吴用提鞋

施耐庵的《水浒传》只有“楔子”加七十回正文,后面的故事是陆陆续续写成的,开始只有招安与征方腊,后来,加进了征辽,征田虎、王庆的故事。也有说是征田虎、王庆在征辽之前,其中有个版本以征辽替代了征田虎、王庆。不管怎样,反正都是续书,不是施耐庵的原著。

施耐庵的原著中,朱武的表现堪称拙劣。

《水浒传》第五十七回书写到,梁山打下青州后,鲁智深与武松去少华山接史进入伙。到了少华山,朱武躲躲闪闪,闪烁其词,不敢面对鲁智深与武松。原来,史进因为救王义父女,前往华州府行刺贺太守,被捉进了监牢。朱武无计可施,龟缩在山寨,只有坐等史进遇难而毫无办法。

鲁智深不顾劝阻,又失陷在华州府,朱武更加懵逼。幸亏吴学究早有安排,派戴宗前来探听消息。随之,宋江、吴用率大军前来。吴用一到,便先了解敌情,连夜巡察华州城防。虽然吴用也觉得华州府不易攻打,但是,却不像朱武那样,坐以待毙,而是“差十数个精细小喽啰下山去远近探听消息。”

吴用的主动作为,终于获得重大战机。当山下传来朝廷差殿前太尉宿元景带着皇帝金铃吊挂,到华山降香的消息时,立即定下计策,成功赚开城池,杀了贺太守,救出史进、鲁智深。

这一仗,吴用秒杀朱武。

梁山打破华州府,又得到芒砀山混世魔王挑战的消息。史进一听,便主动请缨,带着少华山人马前去降魔,以为进身之礼。这可是考验朱武智谋、阵法的关键之战,然而,朱武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

史进到了芒砀山,朱武并没有先观敌料阵,也没有制定作战方案,便随着部队贸然发动进攻。芒砀山项充、李衮一阵团牌飞标刀,将史进的队伍冲得七零八落。朱武在中军压阵,却率先稳不住阵脚,后队先乱,害得史进差点中了飞刀,白花蛇杨春则被一飞刀,战马著伤,弃了马,逃命而走。

此阵一败,朱武又是束手无策,哪里有半点范蠡的阴谋?对于一个根本就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团牌飞刀阵,朱武根本就无法识破,更没有丝毫办法破阵。给史进的建议,就是去请梁山部队。

不需朱武派人上梁山报信,宋江、吴用早就带着大队人马到了芒砀山。这回,却是公孙胜发挥了作用,将朱武的阵法秒成渣。

公孙胜与吴用一样,先连夜观看芒砀山情况,发现山上挂着青灯,便料定山上肯定有人会妖法。于是,献诸葛亮石头阵,擒获了项充、李衮,降魔成功。虽然公孙胜用了道家法术,但却是真的“阵法方诸葛”。

朱武不是“道服裁棕叶,云冠剪鹿皮”,一副道家打扮吗?他省得什么道法?可见,续书为了照应后面的故事,达到鱼目混珠的目的,在前七十回文本中插入赞诗,无限拔高了朱武的能力。

朱武为何绰号是“神机军师”?

梁山的每次军师行动,都是吴用的计策,几乎是战无不胜,朱武自出场后,简直没有一次精彩的用计,岂能与吴用相提并论?那么,朱武为何号称“神机军师”呢?关键还在于“神机”二字。

金圣叹贯华堂本《水浒传》在“楔子”中,便让朱武、陈达、杨春出场了。洪太尉+朱武,隐喻的就是“朱洪武”,陈达、杨春隐喻的是徐达、常遇春。为什么是这三人率先出场了呢?这与施耐庵的个人经历有关。

虽然施耐庵不一定参加过元末张士诚的义军,但一定经历过元末的抗元历史,这部书中便隐含着对这段历史的评价。实际上,施耐庵对反元灭元最大功臣张士诚比较同情,对朱元璋“窃取”胜利果实很不以为然。而灭掉张士诚的正副帅,就是徐达、常遇春。

这是《水浒传》的一大“神机”,施耐庵借此讽喻朱洪武引出妖魔,也警示大明王朝不要走赵宋的亡国老路。然而,历史证明施耐庵有先见之明,大明王朝与北宋一样,亡于党争之祸。而将党争之祸的,则是明朝倒数第四代皇帝,庙号神宗。北宋党争之祸也始于“神宗”,巧合的是,宋神宗也是北宋倒数第四代皇帝。更为神奇的是,北宋被女真所灭,大明则被女真另一支所取代。

朱武的“神机”大抵如此,施耐庵可谓摸透了王朝兴盛、衰落、灭亡的内在规律,揭示了个中“神机”。

正文一开篇,朱武又紧接着史进出场。这次出场,又隐喻了梁山好汉的招安故事。

跳涧虎陈达小看史进,企图借道史家村前往华阴县“借粮”,结果被九纹龙活捉。为救陈达,朱武用了苦肉计,与杨春跪求一并投降,任由史进处置。史进出于义气,放了他们三人。不久,史进与朱武等三人结为好友,在少华山聚义。

施耐庵《水浒传》蓝本故事中,宋江是被张叔夜收降的,当时的情况是:“擒其副贼,江乃降”。也就是说,宋江在海州与张叔夜作战,副将(副寨主)被擒,为了救人,宋江便率众投降了。宋江等人投降后,宋徽宗下诏招降,于是,梁山好汉接受了招安。

这个结局,实际上就是朱武救陈达故事的延伸和真实再现。假如施耐庵写完了《水浒传》,或者,《水浒传》不被腰斩,以历史大背景写书的施耐庵,一定会写到梁山如此招安的故事。

神机军师的“神机”原来如此,朱武既不知兵法,不善智谋,不通阵法,但他在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而,才以地煞星的身份,领衔七十二人。而且,被宋江选拔进核心层,与吴用、公孙胜一并掌管梁山军机。这是在为七十回之后的故事伏线,朱武身上隐藏着梁山神机。

至于七十回故事中,朱武是否跟吴用学了兵法,跟公孙胜学了道法、阵法,那就不得而知了。按照金圣叹贯华堂本《水浒传》,朱武也有可能强化了自身实力,真的做到了“精通阵法,广有谋略”。但在前七十回中,朱武没有这般手段,也就不存在隐藏实力了。

《水浒传》小说中,神机军师朱武是在隐藏实力吗?为什么?

谢邀。

《水浒传》中的神机军事朱武并没有隐藏实力,而他的实力确实如此。

尽管朱武研习过兵书,懂的阵法,但他为人太过方正,而为人诚实乃做军师之大忌,因为兵法,诡道也;不通诈术之人,就是胸有韬略,也只能是个平平常常的谋士。

不是吗?

史家村史大郎抓了少华山头领跳江间虎陈达,朱武竟然以自己和白花蛇杨春俩人的性命做底押,自绑了去见九文龙史进,殊不知人心隔肚皮,万一史进经不住巨大经济利益诱惑,真把三人解官该怎么办?

做为神机军师,朱武肯定想到了这一点,却义无反顾的和杨春去了史家村,这就充分说明了朱武方方正正的性格和义不独生的兄弟深情。

若换了吴用,肯定不会用自己的生命去冒险,他要反翻思考,(因为史进不会把陈达一人解官请赏,而要捉了三人后一并解官,所以吴用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对策。)。

吴用会考虑史进的弱点,然后用诡计将他诱入预设战场,用陷马坑或绊马索捉了史进,换回陈达。

所以用诈这一点,吴用就甩朱武几条街。

《水浒传》小说中,神机军师朱武是在隐藏实力吗?为什么?

朱武在水浒排名第37位。是地煞星首位号是地魁星神机军师。职务是同参赞军务头领。应该说这个排名和职务都低了,无论从能力,谋略,以及对人心的把握和揣摩都朱武都比智多星吴用高,而且朱武文武双全更胜智多星吴用。但是神机军师不是宋江嫡系,也只能排到第37位。有点委屈 了。但还是合适的。朱武没有隐藏实力,他就那些本事,用不着隐藏没有必要。

除了不是宋江嫡系之外,还有就是梁山这个组织决定的,一个集团某一个职务具有唯一性和派排他性,对于梁山而言军师只能有一个,水寨头领也只能有一个。各个职位的头领只能有一个 。头领具有最后决定权,神机军师朱武就算能耐再大也必须排在后面,就是替补队员,除非智多星吴用提前死了,那神机军师朱武作为第一替补肯定上位。军师的职务,在梁山处于核心阶层,宋江必须要确保他掌握在简自己的人的手里。吴用虽然能力不行,但对自己忠心,对于宋江来说,忠心高于能力。宋江和吴用的利益是一样的,而朱武却未必。奴才永远比人才好用。

  地煞星不同于天罡星,排名先后有优势,而地煞星排名先后优势不算明显。但神机军师朱武作为放到地煞的第一位是很恰当,他是第一替补可以压住替他地煞星。在职务上不会和智多星吴用的产生利益冲突,职权分配不清的情况。可以说,在安排朱武的排名上,宋江很是下了一番心思。天罡星里面基本上都是实权派。而地煞星只有执行的权利,而无决策权。在梁山的时候。吴用的作用高于朱武,而招安后 ,朱武的作用高于吴用、但就真实水平来说 朱武也高不出吴用多少。就凭朱武一出山就能把自己三个捆在一起把自己送给史进,这水平也够可以的,这馊主意吴用肯定不敢用。只能说朱武比吴用强,梁山真正合格的军事只能是入云龙公孙胜。

神机军师最精通是阵法,除此之外在业务上别无长处,但朱武情商很高熟悉官场情景。在征方腊后全身而退。朱武真是越活越精明。在兄弟们相继死去,朱武已经看破朝廷的真实目的,在功成名就的时候,毅然辞官和樊瑞去找公孙胜学道,从此相忘于江湖。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水浒传》小说中,神机军师朱武是在隐藏实力吗?为什么?

可以肯定的是,神机军师朱武,绝对是个情商高绝的人!

当什么寨主被史进所擒时,他就正确判断了形势:我们少华山不是史进的对手,九纹龙志气高绝,我们低调所求,以义贯之,他一定不害义气也!——结果如之所愿,从此少华山与史家庄同汽相应了!

在梁山寨中,他不争不抢,全是神机军师的淡然心态!——因为他知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吴用与宋江联手治死了晁天王,梁山大计一定,他又能改变了什么?顺应天时,明白地利,深谐人心,确是情商高绝之人!

不在表现什么,在于深懂人心,象三国之贾诩,历乱军而不倒,——唯懂人心尔!

世间人情大于王法,只要人类社会,唯人情而己!——如果你不懂这一点,这社会你混到死也不明白!也只有这一点,你明了,不用到死,你荣华富贵能穷乎?

《水浒传》小说中,神机军师朱武是在隐藏实力吗?为什么?

我觉得朱武没有隐藏实力,宋江和吴用认识的时间长一些,两人一起看天书,自然更亲近一些。朱武上梁山的时间晚一些,朱武、杨春、陈达、史进在少华山落草,在鲁智深、武松、杨志等人上梁山之后,朱武、史进等人才离开少华山,上了梁山。这时候宋江和吴用已经配合很默契,宋江和朱武的关系自然要靠后一些。

梁山英雄排座次的时候,吴用、公孙胜是掌管梁山机密的军师,朱武是一同参赞军务头领,等于朱武也加入了梁山军事决策行列。梁山两败童贯,三败高俅都是宋江和吴用指挥作战,连公孙胜都发言较少,何况是军务参赞朱武。吴用、公孙胜在前,而且都是聪明人,所以暂时还轮不到朱武发言。大战来临之际,肯定是正军师先发言,先拿主意,方案完美无可挑剔,自然就轮不到后面的人发言。

招安以后,朱武升为副军师,他有时候跟随卢俊义,和宋江分头攻打城池,破辽、征田虎、王庆、方腊的时候,卢俊义和宋江都有分开攻打城池的时候,只要宋江和卢俊义分头攻打城池,朱武就跟随卢俊义,吴用、公孙胜一般都是跟随宋江。宋江和卢俊义也有合兵一处的时候。朱武跟随卢俊义,真正独立发挥他的军事谋划才能,卢俊义除了被辽国的贺重宝用法术困住,其他时间一般都是打胜仗,这其中肯定有朱武的功劳,征方腊的时候,虽然难免有人员伤亡,宋江这边也有人员伤亡。

朱武更擅长的应该是阵法,在破辽的时候,辽国统军大元帅兀颜光父子布下的阵法,宋江、吴用、公孙胜都看不懂,朱武能看懂,但最后攻破最难的太乙混天象阵,是宋江梦中受了九天玄女的指点,才攻破太乙混天象阵。

朱武没有隐藏自己的实力。

《水浒传》小说中,神机军师朱武是在隐藏实力吗?为什么?

古梁镛解答。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水浒传》小说中,神机军师朱武是在隐藏实力吗?为什么?



朱武的实力到底如何?为什么在《水浒传》中,前期存在感非常低,但是后期却大放异彩,他的真实实力是怎样的?这是广大《水浒传》读者争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有的人认为朱武隐藏了实力,有的人认为朱武本身实力一般,那么,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呢?

小哥认为朱武确实隐藏了实力,下面详细分析。



《水浒传》故事情节主要以梁山伯一百零八位好汉为主,我们讨论一百零八位好汉最多的内容,就是他们的武功,比如耳熟能详的五虎将、八骠骑、八位水军头领,十位步军头颈,对于文才方面讨论的比较少,毕竟梁山泊好汉大部分出身贫苦,识文断字的人并不多。

《水浒传》梁山泊大聚义之前,朱武虽然登场很早(水浒传第二回登场),但是的出场却次数非常少,朱武作为少华山大寨主,联手陈达、杨春将少华山山寨打理的非常强盛,毕竟那个时候少华山敢和华阴县正面冲突,梁山泊却只能打劫实力弱小的过往旅客。

少华山交好史进,最终导致史进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抛弃了诺大祖传家产。史进客走异乡后,朱武再没有出现,直至三山聚义打青州,少华山并入二龙山系统,同归水泊梁山,朱武才在这次重大事件中出现。

上梁山的朱武依然地位不高,没什么出色的战绩,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朱武本身武功一般,同时在梁山泊排座次之前,梁山泊四处搞兼并,攻打官府收集粮草,网络人才,他们面对的对手实力有限,即便是强如高俅、童贯之辈,梁山泊以水寨拒守,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因此大聚义之前,梁山泊所遭遇的战事整体水平有限,朱武的才能不足以发挥。

在梁山泊被诏安后,神机军师朱武的能力才被体现了出来,宋江携手吴用一组,卢俊义携手朱武一组,两组人马同时开进,在此期间,朱武的才能被彻底发挥。

在《水浒传》中,阵法终极一战当属梁山泊征讨辽国的时候,由兀颜光摆出太乙混天象阵对战梁山泊,宋江和吴用根本不认识这个阵法,朱武虽然认识,但是并不知道破解的办法,他建议梁山泊坚守,但是吴用非常装逼的认为,梁山泊所习九宫八卦阵完全可以破敌,不顾朱武的建议,强势怂恿宋江应战,同时还不忘刻意挤兑朱武,结果可想而知,梁山泊军马一败涂地,吴用哑口不言,宋江急的上火,最终梦中得九天玄女娘娘指点,才破了太乙混天象阵。

朱武是梁山泊征讨方腊唯一生还的十五名偏将之一,能在万千乱战中全身而退,可见朱武的能力不凡,朱武不仅仅深明阵法,同时对人性的认知也远非梁山泊宋江、吴用之流可比。

当初宋江、吴用把诏安的希望寄托在高俅身上,抓了高俅又放他回去,气的林冲吐血,但是高俅回去之后立马翻脸,宋江、吴用一下子希望破灭,心情颓废到了极点,就在此时,燕青建议从李师师入手,朱武建议从宿太尉入手,最终双管齐下,梁山泊成功被诏安。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来,朱武的眼界和格局要比宋江、吴用高明。

是金子总会发光,吴用虽然对朱武有打压之嫌疑,但是这和朱武本身不愿意去和吴用争权也有关系,纵观宋江、吴用,为了让好汉上梁山,阴招用尽,这也许也是朱武不愿意和宋江吴用搅作一团,同流合污的原因的。

道不同不相为谋,朱武不愿意同宋江吴用用卑劣手段谋取利益,但是也为生计所迫,只能隐藏实力,远离政治漩涡。

谢谢大家。

欢迎朋友们顺便点赞支持小哥原创。

喜欢的记得点关注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