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既然不想让位给宋江,为什么遗言不直接说林冲继位?

晁盖遗言根本就没有让林冲继位的意思,反而是指定了宋江做梁山寨主。历来认为晁盖临死之时所讲的话,是为了阻止宋江坐头把交椅,而让林冲当山寨之主的说法,是误读了《水浒传》,曲解了施耐庵的本意。为什么呢?

宋江篡改了晁盖遗嘱

贯华堂本《水浒传》第五十九回“芒砀山公孙胜降魔,曾头市晁天王中箭”这回书说,晁盖回到梁山,已自水米不能入口,饮食不进,浑身虚肿,宋江守定在床前蹄哭,众头领都守在帐前看视。当日夜至三更,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著宋江,嘱咐道:

贤弟莫怪我说: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说完这句话,晁盖便毒发身亡。宋江一番痛哭后,便着手操办晁天王后事。此时,林冲却连夜与吴用,公孙胜并众头领商议立宋公明为梁山泊主,诸人拱听号令。

第二天一大早,林冲为头,请宋江做寨主。宋江谢绝了林冲的好意,说道:“晁天王临死时嘱咐:‘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为梁山泊主。’此话众头领皆知。誓箭在彼,岂可忘了?又不曾报得仇,雪得恨,如何便居得此位?”

晁盖根本就没有说是史文恭射了自己一箭,也并不是要捉史文恭为他报仇。因而,便并不能认为晁盖是在阻止宋江做寨主,更不能得出晁盖有意让林冲继位。

很多观点以宋江篡改的遗嘱说事,认为晁盖把活捉史文恭为做下一任寨主的唯一条件,而宋江武艺低微,绝对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梁山之上只有林冲可以赢史文恭。如果真是这样,宋江岂不是作茧自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何况,林冲打得过史文恭吗?

宋江为何篡改晁盖遗嘱

书中讲得非常清楚,晁盖交代遗嘱时,宋江及众头领都在场,大伙都听到了晁天王说的话。转过天来,宋江篡改遗嘱,众头领为何没一人反对?这其中真的有什么蹊跷吗?

确实有蹊跷。晁天王之死,是宋江、吴用布下的棋局,林冲则是直接参与者。

绿野老道在很多文章中,细细分析了晁天王中箭、中毒的过程,认为,射晁天王一箭之人是小李广花荣,在金枪药上下毒之人,正是豹子头林冲。此处,不再细说这个情节,只讲一点,来佐证林冲的嫌疑。

当初,晁天王与吴用等人到梁山投奔时,林冲深夜造访,与吴用眉来眼去。第二天,林冲便在断金亭上杀掉了梁山第二任寨主王伦(杜迁是第一任),从血泊中拉过一把交椅,拜晁盖做了头领。晁盖死后,林冲又出头,还是深夜联络吴用,商议立寨主的事情。同样是第二天,林冲要把宋江推上头把交椅。

这是很鲜明的对写,施耐庵非常高明的把梁山两次寨主更替的大事件,都记在林冲的头上。第一次,林冲是有意杀害王伦,绝非梁山火并。所谓火并,是内部的互相残杀和吞并。当时,晁盖并未入伙,林冲推晁天王做寨主,就不是内部吞并,仅仅只是内部残杀而已。

谋杀晁天王,这才是真正的内部残杀、内部吞并。通过这样的对写,施耐庵以一次假火并,照应真火并,直接实施者都是林冲。

正因为如此,宋江才嫁祸给史文恭,掩盖事情真相。宋江能捉吴用、林冲、花荣吗?

晁盖指定宋江接班

晁盖遗言讲得很清楚,只要捉得射死他的,就能做梁山第四任寨主。那么,最有可能捉拿凶身的不是别人,就是宋江。即便是宋江嫁祸史文恭,也是宋江最有可能将此人活捉。史文恭武功高强,二十回合杀败秦明,林冲根本就打不过这员《水浒传》第一战将。因而,晁盖遗言与林冲毫无关系。

从后来活捉史文恭的情节看,并非需要很高强的武功,完全是吴用设计,公孙胜做法,晁盖显圣的结果。假如宋江要按照被篡改的遗嘱坐上头把交椅,简直是太容易了。所以,客观上来讲,晁盖实际上指定接班人就是宋江。晁天王生前很清楚宋江的能力,能够给自己报仇的就是宋江而绝无其他人。

简本《水浒传》中,晁盖的遗嘱是这样说的:

贤弟保重,捉得射死我的,与吾报仇,死亦瞑目,你自立为寨主。

《水浒传》有简本、繁本之分,现在的通行本基本上采用的繁本体系。然而,有观点说,简本在繁本之前,繁本是简本的加工、润色。假若《水浒传》的版本源流是这样的话,那么,繁本中的晁盖遗嘱就应当隐含着潜台词,即:指定宋江接班。

第六十四回“托塔天王梦中显圣,浪里白条水上报冤”写的是晁盖前去搭救宋江,以报答东溪村走马报信的救命之恩。晁天王有段话是这样讲的:

兄弟不知,我与你心腹弟兄,我今特来救你。如今背上之事发了,……兄弟曾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今不快走时,更待甚么?倘有疏失,如之奈何!休怨我不来救你。

这段话与宋江到东溪村报信时所讲的话如出一辙,简直就是出自同一人之口:

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舍著条性命来救你。如今黄泥冈事发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若不快走,更待甚么?倘有些疏失,如之奈何?休怨小弟不来救你。

晁宋实为一体,晁盖难道还会让别人做寨主吗?

晁盖反对招安吗?

持晁盖反对宋江接班的观点,有一条很重要的理由,就是晁盖反对宋江招安。这也是不顾文本的臆断。第五十四回、五十五回书两次写到晁盖支持宋江招安。

书中说,彭玘被擒后,宋江把他送到了晁天王身边,接受寨主的教育。后来,凌振被擒,晁盖便派彭玘去劝降。彭玘当时是这样说的:

晁、宋二头领替天行道,招纳豪杰,专等招安,与国家出力。既然我等在此,只得从命。

凌振答应投降后,晁盖道:“且教做筵席庆贺。”

徐宁被骗上山后,梁山很多好汉都来劝降,其中,宋江执杯向前陪告道:“见今宋江暂居水泊,专待朝廷招安,尽忠竭力报国,非敢贪财好杀,行不仁不义之事。万望观察怜此真情,一同替天行道。”

宋江说完后,晁盖,吴用,公孙胜都来与徐宁陪话,安排筵席作庆。

既然晁盖赞同宋江招安,又有什么理由阻止宋江做寨主呢?上面讲到晁宋关系,这样一对铁血兄弟,又哪来的晁宋矛盾呢?《水浒传》另有深意,晁盖这个角色却被解读歪了。

晁盖绰号托塔天王,但他手上并没有托着个宝塔。因为,施耐庵这是在写晁盖并非道家中的妖魔,而是来自于佛门。因为,托塔天王原本就是北方多闻天王,佛教中四大护法天王之一。晁盖死后,竟然知道了梁山好汉的终极秘密:108人都上应星宿,乃北斗七星群的天罡和地煞。所以,天王升天后,成为梁山的保护神,与智真长老、罗真人一样,是极少数提前预知梁山好汉来历的神级角色。

既然如此,晁盖又有什么理由阻止宋江做寨主呢?无论身前身后,晁天王都认为宋江才是最适合做寨主之人。林冲算老几?

晁盖生前,是不愿意上梁山造反的,吴用设计在劫取生辰纲时故意暴露晁盖,这才将晁天王逼上了梁山。到了梁山,晁盖告诫兄弟们:“我等自今以后,不可伤害于人。”这是要做个好强盗,根本就不是造反。因而,晁天王很赞同宋江的招安主张,这条路晁盖很认可。当然,也只有宋江才能带领梁山好汉“替天行道”,得到朝廷招安。

因而,晁盖把山寨大事交给了宋江,放心的让他带兵打仗,招揽江湖好汉入伙。宋江也很能干,迅速做大了梁山。这难道是架空晁天王吗?宋江做寨主之后,梁山好汉是“尽皆欢喜,拱听约束。”,哪来的派系?梁山上所有的矛盾、派系都是被误读出来的,包括晁宋关系。

绿野老道曾经解读过“替天行道”的含义,即后几十回书有可能写到梁山好汉参与了抗金战斗,实践了“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誓言这样的故事。晁盖既然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难道会反对梁山好汉们抗金?

遗憾的是,“容与堂本水浒传”腰斩了《水浒传》,续书《征四寇》歪曲了施耐庵“替天行道”的本意,搞成了“替天子行道”。这样,也就难怪晁盖反对招安、晁宋之间存在矛盾这样的奇谈怪论出笼了。

至于宋江为何不赞同晁盖攻打曾头市,阻止不成便采用非常手段谋杀天王,则是另外的话题,与本回答没有直接的关系,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讲得清楚的。

总之,晁盖绝对不可能让林冲做寨主,他所指定的接班人就是宋江!

晁盖既然不想让位给宋江,为什么遗言不直接说林冲继位?

晁天王为重夺梁山话语权,不顾众人劝说,毅然率军下山征讨曾头市!只可惜,没等晁天王于战场一展英勇便被史文恭一箭射中,大军只得无奈返回梁山,水泊梁山最为关键的一次权力更迭,就要来了!

根据大夫的交代,晁盖所中毒箭之毒已经深入心脉骨髓,无法清除,此刻全凭天王的意志坚持。

此时的晁盖心中或许只有一个感觉——窝囊;而时任“梁山二把手”的宋江,心中也可能只有一个感觉——活该!

让你在山上当个甩手掌柜,你不听,非要亲自出马攻打曾头市;再说了,你见过哪位大军统帅非要当前锋,直不楞登向前冲的?冲就冲了,你还非要嚷嚷那么大声,生怕史文恭射不中你?

算了,我也不说了,事已至此,赶紧交底后事吧!

晁天王气若游丝,慢悠悠说道:

我要走了!只是,我这心里舍不得离开贤弟,舍不得离开我梁山的兄弟!

离不开梁山兄弟,我信;舍不得宋江贤弟,呵呵!晁天王这句话或许应该这样理解:贤弟,要不,你跟我一块走吧!

宋江心想,这都啥时候了,还玩这些虚的,赶紧交代正事:

自打哥哥救宋江上梁山,宋江就与哥哥亲同手足,哥哥有话尽管说来!

是不是要安排让我接任梁山话事人的事?赶紧说吧,耳朵早就洗干净了

只是,宋江并没有听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贤弟,我有一事相托!我死后,就把我葬在梁山,我要与众兄弟们日夜相伴!

宋江一听,完了,正事一句不提,全是自己的身后交代,这是不打算传位啊!不行,我得想办法让你早走。

注意,刚才大夫已经说了,此时的晁天王仅靠意志在坚持,所以,宋江便开始了对晁天王的意志摧残:

梁山虽大,却盛不下哥哥的英灵,哥哥一生义重如山应名垂青史,不能让后人视作贼盗草寇!

表面上看,这句话是对晁天王的盖棺定论——义重如山,理应名垂青史;可实际上,宋江的落脚点在“贼盗草寇”上,这是对晁盖身份的定论,更是对晁盖极为致命的一击——你还真觉得你多牛呢?梁山其实就是个贼窝,你就是个贼头而已!

果然,这句话一出,晁盖开始猛烈咳嗽,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宋江一看,有效果,赶紧趁热打铁:

哥哥恕罪,小弟言重了,可小弟也是为梁山众兄弟着想啊!小弟想听哥哥一句话,若不受朝廷招安,梁山前途何在呀?

明知道自己“言重”了,明看着晁盖马上就要不行了,你又来一句“诛心”,还专挑晁盖最不想听见的“招安”说。晁盖无奈了,流泪了,再不愿多说什么了,心想,恨只恨当初不该救你上山,恨只恨不该下山攻打曾头市。

这时候,镜头切换到了卢俊义的身上,梁山现任话事人马上就要归天,宋江预定的梁山话事人还是一副幸福模样。

吴用来到晁盖床前,协助宋江进攻:

山寨不可一日无主,哥哥有话,尽管吩咐!

哥哥,别再等了,已然如此了,赶紧传位吧!注意看宋江的表情,一脸期待,甚至都想到了归附朝廷以后的高官厚禄、光宗耀祖。

可晁天王艰难伸手要来那支毒箭,留下遗言:

谁擒住那史文恭,谁……

一听这话,宋江的心顿时凉透了!梁山好汉中,宋江恐怕是最不可能完成此项任务的所在。晁天王的意思很明显了——你想接位?没门!

综合各方面考虑,晁天王属意的接班人应该是林冲,只是碍于宋江威望太高、势力太大而只能用此办法来压制反对声音,增加林冲继位可能。

只是,晁盖活着都无法控制宋江,如今已然归天就更无法遏制宋江向第一把交椅的冲击。晁盖的临终遗言虽然给宋江的继位增加了难度,但也只是多了一个“继位合法性”的问题。

于是,宋江接下来的主要任务便是解决这个“继位合法性”!

晁盖的灵堂上,宋江正在哭诉对晁盖的不舍,吴用站了出来:

哥哥,生死人之分定,哥哥且省伤痛,理会大事,山寨不可一日无主啊!

在这个时候,也只有吴用才能提出“梁山易主”的话题:

首先,宋江身为候选人需要避嫌,领导层便只剩下吴用一人;

再者,吴用原为晁盖嫡系,此时发言更具公信力;

此言一出,最不愿意多说话的林冲反倒第一个接了话:

晁头领归天去了,山寨中事业岂可无主?四海之内,皆闻哥哥大名,我等请哥哥为山寨之主,诸人恭听号令。

注意,林冲的这句话绝非对宋江继位的拥护,而是逼着宋江就此事展开正式讨论,或者逼着宋江赶紧执行晁盖的临终遗言。只有这样,林冲才能尽快成为梁山老大,才能尽早结束宋江以二把手身份主持梁山全面工作的被动局面。

请哥哥赶紧上位吧?啥?缺少继位合法性?那就攻打曾头市,试试你能不能擒住史文恭啊!你这样黑不提白不提,就代理了梁山话事人算怎么回事!

只是,林冲的这句话有着极大的风险,那就是很容易引起宋江嫡系的积极反应。宋江嫡系们一听,就连晁盖的嫡系都认为“梁山之主”非公明哥哥莫属,我们还假装矜持什么,赶紧站出来表态吧:

愿拥哥哥为山寨之主,我等恭听号令。

可还是那句话,宋江继位缺少合法性,就算强行继位也会留人口实,这将极大削弱宋江继位以后的领导权威,甚至会引起梁山内乱。

所以,我们来看宋江的反应——无力地摆了摆手,将自己的悲伤心情尽数展现,然后给出了拒绝理由:

晁天王临死时折箭起誓,捉住史文恭者,便立为山寨之主。哥哥尸骨未寒,尔等如何忘了。我宋江又没为哥哥报得仇雪得恨,如何居得此位。

我也想当,可人家留有临终遗言,我能怎么办?

吴用再次劝说:

晁天王虽是折箭为誓,可今日又未曾捉得那人,山寨岂能无主?若哥哥不肯坐,其余都是哥哥手下,谁人敢当此位,不如哥哥权且此位坐一坐,待日后再做计较啊!

注意吴用话中的关键——“其余都是哥哥手下,谁人敢当此位”,一句话就几乎斩断了林冲继位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吴用还提出了足以让所有人闭嘴的折中意见——你先主持工作,正式的换届以后再说!

林冲一听,倒也没有气恼,反正也只是临时主持工作,反正他也擒不住史文恭,便也同意了吴用的建议:

吴军师言之极当,请哥哥权临此位!

好了,我们来看宋江的回应:

既然如此,我就暂居此位,日后凡拿住史文恭者,不拘何人,领当此位,不是我宋江不肯,是晁天王哥哥有言在先,不可违背!

宋江可谓深谙官场之道,深知“代理”身份所具备的各项优势:

首先,“代理”在实际换届中拥有天然加分优势,一般会被优先考虑;

再者,“代理”在主持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尽可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工作予以推进,进而树立自己的领导形象,稳固自己的领导地位。

再来注意一下宋江这段话中的技巧——“不是我不肯,是哥哥有言在先,不可违背”,这句话一出,谁还会反对宋江“暂居此位”?人家将来还是要让贤的!

如果这句话以后,还是有人不服宋江“暂居此位”,别着急,宋江还有升任“临时话事人”以后的第一条命令:

曾头市杀我兄长,与我梁山不同戴天,兄弟们听我号令,先荡平曾头市,活捉史文恭那厮,再为大哥发丧。

这条命令一出,你听不听?

不听?你对晁盖哥哥的忠义之心何在!

听?那你就是承认了我“主持梁山工作”的合法身份!

除了压制可能出现的反对声音外,这条命令还能进一步增加梁山的内部凝聚力,进一步稳定“权力更迭”带来的混乱局面,还顺带树立了宋江的仁义形象。

可宋江的目的当然不是“暂居此位”,他还需要解决正式继位的“合法性”问题。就在这个时候,梁山情报系统负责人朱贵出现了:

北京卢俊义被官府拘押了!卢员外因题反诗,被管家告发,现已被压入死牢,不日将要被行刑处斩呐。

机会来了,解决“继位合法性”的机会来了!

既然谁擒住史文恭谁就是梁山话事人,既然宋江无法完成这项任务,那就只有一个解决办法——找一个外人擒住史文恭!

让卢俊义擒住史文恭,卢俊义就是梁山话事人的合法继承人,就问你们同意不同意?

不同意?

那我就只能勉为其难了!

当然,这个计划还需要排除林冲擒住史文恭的可能性,此为后话,我们随后再讲!

吴用一听这个消息,赶紧给出衬托:

公明哥哥,卢员外的祸是我们梁山引起的,不能见死不救啊!

我们来看宋江的回应:

军师所言极是,是我们给卢员外惹下了杀身之祸,如今卢员外性命危在旦夕,刻不容缓。戴宗、石秀,你二人先去北京探访,即刻出发,以防不测,其余人马随后就到。

都注意了,先救卢员外再擒史文恭,可是晁盖嫡系——吴用给出的建议,我又向来从善如流,就只能先将晁盖哥哥的深仇大恨放在一边,先救下卢员外再说!

只是,如此安排很可能会引起晁盖嫡系的不满,我们再来看宋江的巅峰操作——转向晁盖灵位,给出这样一句:

哥哥一向义气为重,在世也一定会这么做,哥哥英灵不散,等宋江和兄弟们回来,再送哥哥。

这句话一出,谁还能反对?

反对?你不承认晁盖哥哥义气为重?

不反对?抄家伙,走吧!

晁盖既然不想让位给宋江,为什么遗言不直接说林冲继位?

临终之际,晁盖环顾左右,不禁一声喟叹,身边众多头领,哪有几个算是兄弟?

晁盖想把位子让谁继承呢?还能够称得上晁盖的兄弟里的几个人,无非就是刘唐,阮氏三雄和林冲,公孙胜。公孙胜事事不表明态度,根本就是指望不上的一个闲云野鹤。刘唐和阮氏三雄毫无人望,本领也只是一般。

新来的头领,有几分本领的像呼延灼,二龙山三雄,哪一个都和晁盖没有交情,都是宋江引上山的。思来想去也只有一个林冲,够资格当梁山寨主。

既然晁盖心里是想让林冲继位当寨主,为什么他不跟众多头领明说,那咱们就仔细分析一下。

晁盖为何不直接让林冲当寨主

晁盖这一生最后悔的一件事,一定就是上江州劫法场救宋江。没想到宋江狼子野心,上梁山后就开始拉帮结伙,把晁盖这个寨主晾在一旁,晁盖成了光杆司令。宋江不但到处拉拢头领邀买人心,就连吴用这样的战友也被宋江拉拢了过去,晁盖成了地地道道的孤家寡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晁盖怎么会让宋江继任当寨主呢,晁盖心中一万个不同意。

晁盖之所以不让林冲当寨主,是晁盖知道凭着他的能力都不能让宋江有所收敛,晁盖自己都被架空,山寨中绝大部分兄弟都变成了宋江的铁杆盟友,如果自己让林冲继承寨主,不但不符合规矩,也把林冲带到了风口浪尖,处在危险的境地。

宋江一定会怀恨在心,用各种手段对付林冲,这样林冲不但寨主的位置坐不稳,反而有杀身之祸,晁盖不能就这样,明着把寨主的位置,让林冲做。

林冲无疑是梁山中武艺最高强者。如果要抓获史文恭,宋江,吴用等人本领低微毫无可能,林冲抓获史文恭的可能性最大,故而晁盖留下这样一个遗嘱,看似公平,其实是林冲占了大大的便宜。

宋江应对的手段

总有人说晁盖是被宋江派人暗箭射杀,我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持这种说法的人,让宋江知道了,有一百个他会杀一百个。

晁盖带了几千人马去偷袭曾头市,不期在退回的路上,被五六百兵马偷袭,乱军中被一箭射中面门。

晁盖众将引军夺路而走,才转得两个弯,撞出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

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花荣也好,徐宁也好,甚至是孙立等,这些无论是谁,请问哪一位,能够有机会,有把握正面射中晁盖的面门还不被发现?弓箭不是狙击枪,最远的射程无非100米左右,由几千个士兵簇拥着的晁盖被一箭射中面门。射箭的人还要不被人发现,这可能么?

无论是哪个梁山将领,无论他是有没有,这种神箭本领,既然他能射中晁天王,黑暗中他能看到晁天王,那他就不怕这几千士卒有人认出他吗?一旦有一个人认出他,这次暗杀计划就完全失败,整个梁山就会引发内讧,乱成一锅粥,宋江会做这种没脑袋的事吗?

宋江要想杀晁盖,那简直就是分分钟的事。在梁山到处都是他的朋友,伙伴儿,到处都是他的心腹之人,想杀晁盖,什么时候杀不好,毒药,暗算,随便选。干嘛非要在两军阵前暗杀晁盖?这样的想法,想想就让人觉得可笑,是绝不可能出现的。

晁盖的这个做派,让宋江万万没有料到,心中一定是恼怒之极,可是又毫无办法。没想到晁盖活着时窝窝囊囊,死了却留下了这么大一个难题。无论怎样毕竟晁盖已经归了天,可以好好的休息了,可宋江不行啊,活着的人还要为明天打算。

宋江和吴用密谋了一番,商量完以后,由吴用去找林冲,劝进宋江当寨主。不要小瞧这一件事,这一件事劝进宋江其实是大有深意。

晁盖留下遗言,“哪一个抓得史文恭的人,就是梁山寨主。”听到这样的遗嘱,此时梁山已经有七八十位头领,难保会有头领暗中会想,只要我抓住史文恭,我就能当梁山寨主,抱有这样幻想的人恐怕大有人在。

让林冲,吴用带头劝进宋江当寨主,众头领应和,这件事就是告诫各位有想法的头领,死了你们这个当寨主的心吧。试看今日之梁山是谁家之梁山,晁盖活着的时候尚且无法左右梁山大局,何况死了,留下这样一句轻飘飘的遗嘱,能起什么作用,梁山还是我宋江的梁山。

这样就稳定了梁山众头领的情绪,不会让他们再有非分之想,然后从长计议。最后通过大圆和尚,引出了大名府的卢俊义,然后才有二打曾头市,活捉史文恭。书中从第60回晁天王中箭,一直到第70回张清归顺,都是宋江为了寨主这个合法继承权的问题,反复折腾费尽心思,终于如愿以偿当上寨主!

林冲的无奈

晁盖的这份遗嘱,晁盖的这份苦心,未必林冲心中不明察秋毫。可是林冲又能怎么样啊?林冲要人没人,要权没权,就算是晁盖这时宣布他当寨主,他都左右不了局面,难道现在能跟宋江对抗吗?林冲即没这胆量,也没有这本事。

在吴用的威逼利诱之下,林冲爽快地答应了劝进,宋江这样一出山寨版的劝进大戏缓缓拉开,众头领粉墨登场,宋江在一片喧闹中登上了寨主的宝座,度过了一场遗嘱引发的危机。

结语

晁盖的这一条遗嘱真是煞费苦心,可惜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晁盖想不明白,以宋江的厚黑,以吴用的奸诈,怎么能会被一条小小的遗嘱难倒?结果林冲在第二次征讨曾头市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机会下山和史文恭决战。晁盖还是玩不过宋江啊!

晁盖既然不想让位给宋江,为什么遗言不直接说林冲继位?

晁盖既然不想让位于宋江,为什么遗言不直接说让林冲继位?恰好说明晁盖恨透了史文恭,不惜让给自己报一箭之仇的恩人来做梁山之主,可见晁盖既使知道林冲能够胜任也不能直接说出,哪样会让宋江面上难堪,一其实以林冲的实力: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去对付一个武师史文恭根本不在话下,可宋江为什要舍近求远呢?其实这怪不得宋江,非是宋江忌贤妒能,故意不让林冲争夺梁山之主,而是作者早有安排,作者在写小说的时哪个人物先后登场是有次序的,如果让林冲轻松拿下史文恭,也就没有卢俊义燕青什么事了,作者让晁盖中箭归天本是回归历史这条主线,因为历史上就没有晁盖起义,作者必须找个机会把晁盖写死,不能让他一直做大,否则会喧宾夺主,这也是写小说之大忌,只有把晁盖写死,宋江才能正式登场,同时也为后几回请卢俊义上山埋下了伏笔,只是无意中夸大了史文恭的实力,但这是小说结构需要。

晁盖既然不想让位给宋江,为什么遗言不直接说林冲继位?

我们暂且不说晁盖是不是被宋江暗害的,不管晁盖愿意不愿意,知道不知道,宋江在梁山的地位在他晁盖之下,众人之上,那是肯定的。晁盖如果想让他人顶掉宋江的位子,那梁山内部必然起内乱不可,这是晁盖所不愿意看到的。

梁山众兄弟,除了晁盖以外,都佩服宋江为人,都愿意随他其后,这在《水浒》这部小说中是很明显的。因此,晁盖之后必是宋江当道,那是很自然的。

晁盖既然不想让位给宋江,为什么遗言不直接说林冲继位?

晁盖应该没有想过让位林冲,收了樊瑞以后,梁山军马回来,半路上碰见了段景柱,一个黄毛盗马贼。谁知道他的出现竟然让梁山寨主晁盖命丧黄泉,迷信的说法,大概是定数。晁盖虽然是梁山之主,也是一等一的梁山好汉,但是情况特殊,施耐庵水浒传设定不在一百零八将之内,一百零八将设定为妖魔造乱,但晁盖是天神下凡,不知道是不是西游记的托塔天王李靖,没准能扯上关系,尽管他出场很早,故事很多,仍然是个打酱油的 ,一切都得为主角宋江让路,晁盖没办法施耐庵只能让他挂了。完成过度人物的使命。段景柱这个马贼 盗了匹好马,夜照玉狮子马,大金国王子骑的一匹白马,本来他要献给宋江,作为投奔梁山的见面礼,没想到被曾头市曾家五虎给抢了去,段景柱报了梁山名号,人家不听 。大军回到梁山,大摆酒席,段景柱又提起那匹马,宋江让戴宗打听下落,几天后戴宗回来,说曾家五虎要与梁山为敌,并声称要活捉晁盖,宋江,吴用。晁盖火冒三丈,点起林冲 呼延灼,阮氏三雄等二十位头领就要下山平他曾头市,宋江怎么也劝不住,正在此时认军旗刮倒了,吴用也极力劝阻,晁盖还是不听,这样晁盖带着人马杀奔曾头市,林冲大战曾虎,曾虎不敌,跑了,林冲谨慎,没有去追,第二天一场大战,互有伤亡,林冲,呼延灼保护晁盖回兵。四五天过去了,找不到曾家五虎和那个骑夜照玉狮子的教师史文恭,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了,忽然来了两个和尚,声称知道史文恭的下落,就在他们住的法华寺不远,说他们经常骚扰祸害他们,听说晁盖大军来了,愿意给晁盖带路,灭了他们,谨慎的林冲怕其中有诈,不让晁盖前去,晁盖不听必要前去,说,我若不去,谁敢向前?让林冲外面接应,三更时分,晁盖带人偷袭曾家五虎,才走五里地突然两个和尚就不见了,路极难行,大家慌了,突然撞出一对人马,高举火把,一阵乱箭射来,其中一只箭正中晁盖面门,呼延灼,燕顺保护着晁盖才冲杀出来,与林冲会合,林冲提议马上回梁山泊,呼延灼却说没有军师命令不得回转,这样又耽误了一白天,二更时军马来报又有二三百人举着火把杀来,大家这才保护晁盖突围,回到梁山泊才发现晁盖中的是毒箭,毒气发作晁盖已不能言,拔掉毒箭,箭杆上写着史文恭三个字,三更时分苏醒后的晁盖对宋江说,谁杀死射我的就可作山寨之主,说完就咽气了,并没有说让林冲做寨主。我觉得晁盖中的是毒箭,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想水泊梁山以后的事,在生命的最后关头 他关心的是谁能替他报仇,所以不管是谁,只要杀了射他的人,都能做寨主,以后的事他就不管了,为什么不直接交给宋江呢?或者让林冲做寨主呢?,第一他觉得林冲虽然武艺高强,但他这人过于谨慎小心,没有魄力,又不好交往,没有群众基础,他的话没人听,他也对寨主之位不感兴趣,没有什么指挥能力,自己正当年轻力壮,所以没考虑谁可以接替梁山之主,以现在的情况,他是知道林冲做寨主没人服,远没有宋江的威望,他不会考虑林冲的,对于宋江他知道宋江肯定成,但是宋江总想招安,虽然晁盖没有反对过,但也不支持,他知道朝廷腐败,奸臣当道招安未必是最好出路,但是究竟该走什么路他也不知道,大碗喝酒,大秤分金,大碗吃肉的日子就挺好,大家称兄道弟的快活一天算一天,现在自己快死了,兄弟宋江做寨主,我不是不拥护,但你必须得给我报仇,我晁盖对你的才能是佩服的无体头地,但是我也多少嫉妒你,我这次出征也是要树立天王的微信,相信兄弟能为我报仇,今后大家走什么路我也无能为力了,所以晁盖和宋江说完最后一句话,就死瞑目了,如果他真的不想宋江做寨主,他才真的会死不瞑目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