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樊城之战中庞德单挑打不赢小将军关平,为何还能单挑战胜大将关羽?
曹操猛将庞德的确曾经在樊城与关云长有一场生死大战,两人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败。五十回合后,其中一人拨马便回,见出了输赢。那么,是不是庞德赢了关羽呢?
樊城大战及庞德其人关云长镇守荆州,以此为据点,不断向北方进攻,以实现诸葛亮《隆中对》“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然后平定天下,光复汉室的战略构想。《三国演义》中说,刘备做了汉中王,拜关羽为五虎上将,前将军,假节钺,总督荆襄九郡事。于是,关云长率军一举攻拔襄阳,继而,围困樊城。
襄阳守将曹仁失掉城池,退守樊城,星夜派人到长安奏报曹操求援。曹操得到曹仁紧急军情,任命于禁为大将前往樊城解围。于禁领命,但要求曹操派一员猛将做先锋。于禁话音刚落,庞德立即自告奋勇,愿为前部先锋前往樊城驰援。曹操非常欣赏庞德,立即授他先锋印信,随于禁救援曹仁。
然而,庞德此前是刘备五虎上将中马超的手下,兄长庞柔也在汉中。于禁部将以此提醒主将,谨防庞德因故主亲情而临阵投敌。于禁大惊,立即将这个情况说给了曹操。曹操也深为所虑,命庞德交出先锋大印。庞德知道,这是因为马超的缘故,曹操不信任自己。于是,庞德痛陈往事,言明已与兄长恩断义绝,大王对我的恩情远过马超,此番前去,一定要建功立业。庞德磕头出血,以表决心。曹操这才解除疑心,勉励其努力建功。
有这样的曲折过程做铺垫,庞德必须以命相搏,于是,打造一口棺材,当着亲友的面,必须要斩杀关羽而回。否则,就必须以身殉国,二者必居其一。俗话说,能的怕横的,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庞令明试图以“不要命”的气势压倒关羽,这场战斗就非常值得期待了。
庞德能战胜关羽吗?马腾攻打许都失败,被曹操斩首。留守在西凉的马超这天聚集将佐议事,说自己夜间做了一个恶梦,梦见自己睡在雪地上,一群老虎前来咬他。马超问众将,此梦是何征兆。帐下一人说,这个梦是不祥之兆,老将军一定出大事了。马超一看,此时正是自己的心腹校尉,姓庞名德字令名。这是庞德第一次出现在《三国演义》书中。
庞德的话还没说完,只见马岱跌跌撞撞的进了营帐,报告了马腾、马休、马铁父子三人在许都遇害的情况。从这件事情来看,庞德还是非常有见识的,说他有勇有谋毫不为过。
为报父仇,马超联合韩遂起兵攻打楷书鼻祖钟繇镇守的长安。钟繇字写得非常好,武功却令人遗憾,交马只一合,便被马岱杀败。钟繇自知不敌,退守长安,马超攻打了几次不能得胜。于是,庞德献计,并亲手斩杀钟繇弟弟钟进,攻陷长安城。
庞德智谋过人,武功也十分了得,是马超的左膀右臂,居于马岱之上。每次对阵,马超为中路,庞德、马岱两翼冲杀,曹军不能抵敌。马岱是马超的堂弟,排位还在庞德之后,可见庞德的武功是要高于马岱的。
马超与曹操对阵渭水,为防止曹操渡河袭击背后,马超请韩遂带着庞德去攻击渭河北岸的曹营。曹操早有防备,庞德带一千人马冲击曹操营寨时,纷纷落入陷坑。此时,“庞德踊身一跳。跃出土坑,立于平地,立杀数人,步行砍出重围。”庞德跃出陷坑后,又步行杀进围兵核心,去救韩遂,斩杀曹仁部将曹永,杀开一条血路,与韩遂冲出重围。庞德之勇猛由此可见一斑。
曹操平定汉中,张郃、夏侯渊、徐晃先后出战庞德,基本上就是几个回合便退出战斗。许褚出马,与庞德打了五十回合,也退了下去。这场战斗足以显出庞德的战力,应当属于一流战将了。但是,庞德力战四人而毫无惧怯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曹操在潼关与马超作战时,早就知道庞德之名,有意招揽这员勇将,张郃等四将并没有真打。而庞德似乎也有意再寻明主,即便是战退张郃等人,也不下死手去追杀,与后来死战关羽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反差。
以庞德的战力,与张郃等人打成平手是没有问题的,与许褚相比,则要稍逊一些。因为,许褚作为庞德的主考官,只是测试并非真打,就这样还打了五十回合,可见许褚战庞德是非常有把握的。若以此而论,则庞德打不过关羽。
庞德武艺与关平相当于禁带兵到了樊城,庞德抬着棺材,声言要与关公决一死战。关羽听到这个消息,便叫关平去攻打樊城,自己前去亲手斩了这个匹夫。关平却要代父出征,迎战庞德。关羽说,你可先去试一试,我随后来接应。
关平到了阵前,庞德大骂道:“吾奉魏王旨,来取汝父之首!汝乃疥癞小儿,吾不杀汝!快唤汝父来!”关平大怒,拍马舞刀来战庞德。两人在阵前交手,打了三十个回合不分胜败。这就是题主所说的,庞德战平关平的事情。
关羽听说庞德出言不逊,又一次大怒,便命周仓去打樊城,自己出城战庞德。云长之所以迫不及待的要亲自出战,是因为他得到了关平三十回合战平庞德的消息,试出了来将的武功实力。这也能佐证庞德勇猛是出了名的,关羽不敢轻敌,所以才命关平“汝试一往。”
关云长是久经战阵的大将,虽然非常傲慢,但却十分老到。得知关平与庞德三十回合战平,便掂量出了庞德的武功分量,心中非常有把握才前往迎战庞德。关平所使兵器与关公差不多,武艺全都是义父亲自教授,徒弟能与庞德战平,师父的武力值就可想而知了。
庞德同样早就知悉关公的战力名声,心中也是非常忌惮。庞令明其实也有自知之明,凭实力不是关羽对手,所以才抬着棺材,抱定必死决心来与关羽交手。关平前来试阵,对庞德来说,也是必胜之战。倘若输给了关平,怎么能得到与关公交手的机会?所以,庞德必定是用了全力,跟关平打了一场生死战。三十回合之后,两将各自退回,庞德也不再叫阵。这是二人心中都明白,再打下去没有任何意义,谁也赢不了谁。
庞德武艺与关平相当,怎么可能打败关羽呢?
百余回合,魏军先叫暂停抬棺决死战,本是心虚的表现,证明武功上的较量庞德是不敢与关羽对抗的。但是,因为在曹操面前发了誓,又在亲友面前放了大话,庞德把自己逼到了绝境。往往置之死地而后生,庞德战关羽,不怕死帮助他提升了战力。
却说关公到了阵前,与庞德相互轻蔑完毕,便出马舞刀相战。书中写道:
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两军各看得痴呆了。魏军恐庞德有失,急令鸣金收军。关平恐父年老,亦急鸣金。二将各退。
头一次交手,是魏军先鸣金收兵,这就说明庞德已呈败象。古代打仗,尤其是演义小说中的两军对阵,都有观敌料阵的将官。一定是魏军这边看出了再打下去,庞德就要吃亏了,所以,便急忙收兵,召回庞德。关平因为担心父亲年级大了,也跟着鸣金。两将对阵,生死相搏,先叫停的一方就等于认输。这一幕曾经发生在纪灵战关羽的时候。
当时,纪灵与关羽打了三十回合便大叫“少歇”,然后派副将出战。纪灵后来被张飞十回合斩杀,反证纪灵与关羽打了三十回合就知道不行了,所以,先叫暂停。现在体育比赛中的暂停,绝对是处于不利局面下的那一方叫的。顺带说一句,关公饶了纪灵三十回合,是因为刘备识破荀彧“驱虎吞狼之策”,不敢得罪袁术所致。
庞德回到营寨,对众人说:“人言关公英雄,今日方信也。”这句话有潜台词,庞德试出了关羽的武功,心中非常佩服,对于本方叫暂停没有任何异议。
五十回合,庞德拨马便走关云长回到营中,也非常称赞庞德刀法,是一个真正的对手。两人旗鼓相当,说的话也差不多,但关羽多说了一句:“吾不杀此人,何以雪恨?”
庞德必杀关羽,是两人交手之前说的;关羽必杀庞德,则是经过百余回合大战后得出的结论。当年,关公五十八岁,老将是以当年的勇力来衡量庞德的实力。这句话也有潜台词:关羽唤醒了壮年时代的豪气,试图以当年之勇斩杀庞德。
如此,二人又来到阵前。这回便不再讲啰嗦话,见了面就打。战到五十个回合,庞德拨回马,拖刀便走。何谓“关公门前甩大刀”?这便是也。当年,长沙大战,关羽曾经使用拖刀计差点斩了老将黄汉升。这可是关云长的绝学,庞德一走,关公马上识破,喝道:“庞贼!欲使拖刀计,吾岂惧汝?”
关羽不怕庞德,心中是有底的,惯使的绝招必定有破解的招数。所以,关云长追了下去。庞德因为知道绝对打不过关羽,便只能智取了。所以,当关云长喝破诡计时,庞德便收回大刀,暗取弓箭,一箭射中了关羽的左臂。
先不议庞德暗箭伤人是否有失大将风范,且说阵前施放暗箭意味着什么。演义小说中讲好的单挑,若是以暗箭伤人之策赢下战斗,至少说明放箭的一方打不过对手。
第一次交手,庞德渐渐显露出败象,心知自己打不过关羽。所以,早早的做好了打算,要以暗算的方式达到斩杀关羽的目的。因而,关羽中箭后,庞德抡刀杀回,试图乘关羽中箭,战斗力急剧下降的机会斩将立功,实践自己的承诺。
若说庞德单挑战胜关羽,大概指的就是庞德所施放的这一支暗箭吧。如果硬打,即便是关羽不能斩杀庞德,庞德也绝不可能赢下关羽。
小结一下题主的提问。庞德三十回合战平关平是两人旗鼓相当,没什么好奇怪的。两次交手的战况说明,庞德打不过关羽。也就是说,只能跟徒弟打个平手,怎么可能赢下师父呢?庞德之所以能够与关羽打了百余回合,首先是关羽年级偏大,力量、速度不如当年。否则,关羽马快刀快,庞德回马便走是非常危险的。再就是庞德的必死信心,激励他不惧怕关羽而勇往直前。能与关公打一百五十个回合,已经可以进入三国名将行列了。
最后再多说几句。正史中,关云长并没有打下襄阳郡,庞德也早就在马腾镇守西凉时,以勇冠三军而出名,战力非常可观。但是,“水淹七军”战斗中,庞德确实被关羽擒杀。
《三国演义》樊城之战中庞德单挑打不赢小将军关平,为何还能单挑战胜大将关羽?
确实如此,庞德在樊城之战中与关平三十回合战成不分胜负,而与关羽的交锋中,箭伤关羽,差点折却关羽三十余年的威名。
如果不考虑二爷的面子,实话实说,我们就不得不承认一个极端严酷的事实――关羽真的老了。咱们把关平和关羽分别与庞德的对战来做一下对比,就能看出个一二三来。
一、关平VS庞德
关平与庞德的对战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四回中。回目: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关羽率兵北征,巧取襄阳,兵围樊城,威压曹仁不敢出战。曹操派于禁为征南将军,大起七军,援救樊城。庞德为都先锋,抬棺而来,誓要“挫关某三十年之声价”。曹军到来,关羽闻知,听说庞德出言不逊,勃然大怒,正欲出战,关平劝说“不可以泰山之重,与顽石争高下”,愿意先去和庞德操练一把。
两军摆开阵势,关平出马,大骂庞德为“背主之贼”,而庞德则挖苦关平是“疥癞小儿”,关平发怒,挺刀跃马,直取庞德,双方厮杀起来,“战三十合,不分胜负”,各自收兵。关平回营后,“言与庞德交战,不分胜负”。大家都知道,关平这个小伙子性情诚实,忠厚低调,不像他爹那么骄狂自矜,目中无人。关平如果坦承自己能够与庞德打成不分胜负,那就说明,以关平的实力完全能够与庞德打个旗鼓相当。
所以说,在蜀汉阵营的年轻一辈中,关平这个小伙子是最有出息的,武艺最高,品德也好,领兵作战的经验最多,能力最强。
二、关羽VS庞德
得知自己的儿子能和庞德打个不分胜负,关羽心里有底了,他认为以自己的实力,怎么说也要比儿子关平要强些吧,关平的刀法还是他这个当爹的传授的呢。带着这种心思,关羽横刀出马,迎战庞德。双方仍然先是一阵对骂,庞德说早把棺材给你准备好了,快钻进来,关羽则骂庞德是个匹夫,“可惜我青龙刀斩汝鼠贼”。两人交锋,“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双方都鸣金收兵,原著中是这样解释的:魏军担心庞德有失,急令鸣金收军。而关平也恐父亲关羽年老,也下令鸣金。
咱们来分析一下:关平担心父亲上了年纪,鸣金收兵还能说是有道理的,毕竟是亲人;但魏军担心“庞德有失”,就有问题。庞德这个人在魏军中的人缘似乎并不算好,又是谁在为他担心呢?这人居然还有下令鸣金的权力。回营之后,庞德对众人说:“人言关公英雄,今日方信也。”,于禁劝他退兵,但庞德认为太懦弱,坚决不肯。关羽回去以后,对关平说:“庞德刀法惯熟,真吾敌手。”关平劝退兵,关羽也不肯。庞德是对众人说,更倾向于对关羽武艺的赞扬,而关羽只对关平说,更象是自己拿不下庞德对儿子做个解释。
次日再战,两人打斗到五十余合,庞德拖刀诈败,关羽追来。关平不放心,赶紧跟了上来。这说明关平已经瞧出,庞德并无败相,而是诈败,而关羽则认为庞德是想耍拖刀计,“庞贼!欲使拖刀计,吾岂惧汝?”但随后庞德挂刀拈弓,关平看见了,连忙大叫提醒关羽:“贼将休放冷箭!”关羽还眯着眼追呢,再“急睁眼看时”,已经晚了,躲闪不及,正中左臂。幸得关平赶到,救了回去。
咱们回想一下,当年在延津渡之战,关羽对阵文丑,文丑“战不三合,心怯绕河而走”,文丑为什么要绕河而走呢?别忘了,文丑的箭术也是相当高明的,他绕河而走,就是要拉开一段距离,以箭术取胜,但关羽“赤兔马快”,文丑没有拉开这个距离,被关羽追上,脑后一刀,斩于马下。但樊城之战时,关羽年龄已近六旬,而且胯下那匹赤兔马也已经垂垂老矣,不堪驱驰,但关羽仍然固执地骑着这匹老马在疆场上驰骋,在这次战斗中,如果赤兔马仍然能有当年白马坡和延津渡的速度,早就追上了庞德,脑后一刀剁掉他的脑袋了,岂能轮得上庞德假意拖刀,暗放冷箭?
分析关平和关羽各自与庞德的交战,我们不得不承认,关羽老了,赤兔马也老了,不老的只有他那颗永远骄矜的心。
《三国演义》樊城之战中庞德单挑打不赢小将军关平,为何还能单挑战胜大将关羽?
首先要说一下,庞德对关平其实是略占优势的,而且他和关羽在单挑中只是战平,没有战胜关羽。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北伐襄樊,一举击败曹仁,夺取了襄阳,曹仁退守樊城。曹操命大将于禁为统帅,庞德为先锋率七军起来救援樊城。由于于禁等人担心庞德的故主马超、哥哥庞柔都在蜀汉,所以希望曹操换人。当然经庞德力请,曹操最终还是让他出战,不过庞德还是憋了一肚子气,所以抬棺出战,誓于关羽决一死战。
不过庞德第一个遇到的是关平,一心和关羽大战的他自然不屑和关平打,所以直接嘲讽他是“疥癞小儿”,说快点换关羽来。关平大怒,上去和庞德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负各自收兵。
这里虽然关平和庞德战平,但是两人毕竟只打了三十个回合,应该这么点时间战平不等于说两人水平相当了。像高顺对夏侯惇,也是四十多合以后才败,两个人打到三十合的时候也是平手。
而且庞德既然一心和关羽交手,看不起关平,这交战时出手自然没有用上全力。而关平则是大怒,出手肯定没有留情,所以相比之下,两人出手程度有所区别,这真实的武艺水平,庞德应该略强于关平。不过从后来关羽中箭以后,关平能截住庞德看,两人差距不大,庞德即使全力出手,短时间内也无法击败关平。
至于庞德和关羽之间可以说是势均力敌,两个人第一天大战一百多合,都是越战越勇,精神倍长。回去以后,庞德说现在才信关羽是真英雄,而关羽也说庞德刀法惯熟,是自己的对手。显然两人武艺相当。
所以庞德才考虑用冷箭战术取胜,单挑,他是没把握战胜关羽的。
《三国演义》樊城之战中庞德单挑打不赢小将军关平,为何还能单挑战胜大将关羽?
有时候看体育,像瓦尔德内尔40岁就是老瓦了,像福尔曼40岁挑战霍利非尔德那就是极个别的现象了,…自然规律,人岁数大了,力气,反应各方面都开始下降了…
但是,中国的历史小说,武侠小说不信这个!赵云70多了还能骑马斩将,依然常胜不败,张三丰一百多岁竟然成了武学泰斗,天下无敌!问题来了,樊城之战时关羽多大,有说58岁的,有说60岁的,古代这个岁数都是老头了,牙不掉?力气不减?还能上马吗?还能单挑吗?当然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可能也没想这么些,年龄不是问题!越老越精神!
关平战庞德,打了几十个回合,是个平!近60岁的关羽出场了,和庞德打了一百个回合,不分高低,关羽的大刀也沉,骑马打了一百多个回合…!!物理学上这得做多少功?不管你信不信?对手庞德是信了,此战后,庞德评价关羽说,“人言关公英雄,今日方信也!”第二次庞德又和关羽交锋,打了50个回合,庞德诈败,庞德暗箭伤了老关羽!罗贯中就这么写!
其实三国演义里,不久后关羽又中了一箭,而且是被守城小兵乱箭射的,而且是毒箭,你能说小兵胜了关羽?演义嘛!也谈不上不合理,穿帮!还有比这更奇怪的!为老关羽治第二次毒箭伤的是“华佗”,有人考证“华佗”几年前就被曹操杀了!死人都可以,演义…
《三国演义》樊城之战中庞德单挑打不赢小将军关平,为何还能单挑战胜大将关羽?
庞德是马超手下的一员大将,也是三国演义中非常低调的一员悍将,庞德之勇,并不亚于马超,庞德之武力,尤在颜良、文丑、孙策、太史慈之上,与关羽、张飞、马超等人处于同一水平,同属于一流武将之列。
看看庞德的战绩就知道了,庞德50回合平许褚,三五个回合平徐晃,数个回合平夏侯渊,数个回合平张郃,简直和马超一样,打遍曹营无敌手,要知道曹营中排名第一的武将是许褚,庞德能打平,徐晃、夏侯渊、张郃等人也算是曹营排名前十的武将,庞德仍然能打平,其实真的算起来,庞德如果在曹营排名的话,至少能排第三,排在许褚和典韦之后就是庞德。
庞德为什么庞德在曹营能排第三?
原因一:庞德能战平许褚50回合。原因二:因为庞德能击败魏延。原因三:因为庞德能150回合战平关羽。
庞德的特点是勇猛、善战、不惧生死,不管是谁,庞德也敢挑战,不论是许褚还是关羽,庞德照样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庞德的特点与张飞非常类似,张飞也是不惧生死,哪怕是天下第一的吕布,张飞几乎毫无不犹豫就冲上去单挑,至少是胜利还是失败,是生还是死,那不是优先考虑的,先打了再说。
三国名将庞德也是如此,如果一定要给庞德的武力排一个名次的话,我认为庞德在三国中可以排在第九名。三国演义排名前十如下:
1吕布、2赵云、3关羽、4张飞、5马超、6许褚、7典韦、8黄忠、9庞德、10颜良。
三国演义中的庞德武力是什么水平?
一流水平,处于一流偏下的位置,整个三国之中排名第9,之所以如此,吕布、赵云不用怀疑就是第一和第二的位置,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就是第三,张飞能与吕布战平,就是第四,马超能与张飞战平,就是第五,许褚能与马超战平,就是第六,典韦能与许褚战平,就是第七,黄忠能与关羽战平,就是第八,庞德稍弱于黄忠就是第九,颜良只能排第十,打得过徐晃。
庞德抬棺决战既然如此,为何庞德能与威震华夏的关羽战平?
庞德在战关羽之前,曾与关羽的养子关平大战30回合打平,关平的武艺其实并不低,只是两人打得太短了,并没有分出胜负,战平表示两人的武艺在短时间内是差不多的水平,时间一长,差距就出来了,关平的武艺其实在三国演义只能算二流水平,两人打下去的话,多半是庞德会赢。
关平之战,庞德才与关羽并战,两人大战80回合打成平手,其实严格来说,两人虽然处于同一水平,但实际上是有差距的,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威震华夏,绝对的三国一流武将,也是三国中斩杀名将最多的人,庞德与关羽交战之所以能战平,是因为庞德有三个优势:
关羽第1个优势:关羽年老且受了伤。
庞德其实是与关羽在襄樊之战打过三次,第一次是100回合不分胜负,然后魏军担心庞德会有闪失鸣金收兵,也就是一百回合庞德略占下风,继续打下去,庞德会吃亏,但关羽年龄也多了,所以也放弃了继续打下去。
第二次两人单挑是第二天,又打了50回合,庞德准备用拖刀计,被关羽识破,就放暗箭射伤关羽,射中了关羽的右臂。这是庞德见硬的不行,就施诡计来害关羽,关羽虽然识破了拖刀计,但还是被暗箭所伤,而且这箭还有毒,导致了关羽之后一直深伤箭伤困扰,无法发挥武力。
关羽中箭第三次是关羽箭伤还没有好的时候,两人又大战80回合不分胜负,这一次关羽的右臂隐隐作痛,无法用尽全力,要知道青龙偃月刀就是82斤,一刀砍过来就是有几百斤的力,关羽中了毒箭,无法持久作战,再加上年老体弱,虽然是战平,其实庞德还是处于下风的。
第2个优势:关羽后方荆州被东吴偷袭,军心不稳。
东吴偷袭荆州是导致关羽襄樊之战失败的最大原因,后方根据地都没了,这仗根本没法打,没有根据地,就没有粮食、物资及兵员补给,成了无根之水,就算关羽挺得住,他手下的士兵可挺不住,军心已经动摇,就没有办法集中精力打仗,失败是迟早的。
庞德军心不稳对关羽本人来说,也是影响非常大,他一直以为荆州没事,结果突然被袭击,会让关羽的计划全盘落空,最终也会失败。
第3个优势:庞德年轻力盛,正处于巅峰期,而关羽则处于衰弱期。
庞德年轻力盛,襄樊之战对战关羽时,就抬着一口棺材迎战,这种气魄不是一般人有的,说明庞德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拼死一战,说明庞德已经不把生死放在眼中,这样的将领别说关羽,就是吕布在世也会怕,而且这个时候的庞德正值壮年和一生的巅峰期,才三十多岁,武力正处于上升水平,而关羽恰恰相反,都六十多岁的人了,已经处于武力的衰弱期。
庞德关羽和赵云不同,赵云耐力型和技术型将领,耐力强、技术强,即使70多岁,武力也没有明显下降,而关羽是速度型和力量型将领,讲的速度快,力量大,讲究爆发力,对于年龄来说,影响非常大,年龄一大,速度就慢了,力量就弱了,想想关羽当年斩颜良、诛文丑时不过三秒,就斩杀了当世两大名将,靠的就是速度和力量,现在老了,速度和力量已经大不如前了,就连庞德这样的将领,也能与关羽战平了。
虽然庞德战平了关羽,并不代表两人武力一样,就像张飞打平吕布,没人说张飞和吕布武力一样吧,庞德其实和关羽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如果连续作战的,关羽在150回合之内能击败庞德,150回合之后,再打下去,两人还会是平手。
《三国演义》樊城之战中庞德单挑打不赢小将军关平,为何还能单挑战胜大将关羽?
题主这一问,倒把人问糊涂了:据《三国演义》描述,襄樊之战庞德与关平“战三十合,不分胜负”,与关羽“战有百余合,鸣金收军”,哪来“庞德单挑打不赢小将军关平”、“单挑战胜大将关羽”之说?庞德抬榇挑战关羽,是在曹操激将之后,恃血气之勇,摆出的拼命架势。论单挑能力,庞德应该在关羽之下,他敢于搦战关羽,玩命而已。不怕死的人,狠劲十足。后来被擒,方知血气冲动的后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