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水浒传》中大多数英雄好汉是单身汉?

确实,在《水浒传》中,大多数梁山好汉是单身。古代男子成家年龄很小,十五六岁开始谈婚论嫁都不算早。梁山好汉大多数都是二十岁以上的成年人,有的甚至三十开外了。比如,宋江出场时,施耐庵就交代他“年及三旬”。晁盖比宋江大,应该是三十岁往上的年纪了。武松是二十五岁,鲁智深比武二哥年长,等等,都远远超过了娶妻成家的年纪,但奇怪的是,这些好汉都是单身。

虽然宋江与阎婆惜有短暂的同居,但却“不曾有娘子”。林冲休妻后,在梁山上也没有再成家,也属于单身汉。杨雄、卢俊义老婆红杏出墙,上梁山后与林冲一样,加入到单身汉的行列。那么,梁山好汉为何大都单身呢?他们为什么没有成家立业呢?

大多数梁山好汉飘蓬江湖

梁山好汉中有家室的好汉其实也不少,明写有婚姻的将领大约要占到四分之一左右。这些非单身汉以朝廷降将为主,比如关胜、秦明、呼延灼、董平、徐宁、孙立等等。江湖好汉中成家的则不多,张青、孙二娘,孙新、顾大嫂等。其他还有柴进、李应、萧让、金大坚等人在上梁山之前就已经成婚,是带着家小上山入伙的。梁山上只有一对好汉成了家,这就是王英、扈三娘夫妇。

这些已经成婚的好汉,大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生活相对比较稳定,收入状况比较好,足以成家立业、养家糊口。那些没有成家的好汉,有很大一部分是四处漂泊,在江湖上混饭吃的,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婚姻,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刘唐、石秀、段景住、时迁、石勇等人。其他如李忠、薛永这等走江湖、摆地摊卖狗皮膏药的好汉,也是很难“脱单”的。

整天在江湖上打打杀杀,偷鸡摸狗,拦路抢劫开黑店,生活极其不稳定,也不想受家庭拖累,很快就把年纪熬大了。上了梁山后,又没办法谈婚论嫁,就免不了做单身汉了。

鲁智深、杨志两人也做过军官,早年也不是漂泊于江湖的好汉。但这两人都是被撸了官职的,鲁达从关西五路廉访使一直降到经略府的后勤人员,杨志则干脆从殿前制使直接变成朝廷的罪犯,也属于生活不太安定之一类,错过了婚姻而已。

史进倒是很好色,但九纹龙自小顽劣,还很早的就与少华山强人勾结,开始了江湖生涯。假若史进一直呆在史家村,恐怕也妻妾成群了。

打熬筋骨不近女色

头一个打熬筋骨,最爱刺枪使棒不娶妻室的好汉,就是托塔天王晁盖。虽然晁天王不在108将之列,但毕竟曾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寨主,可谓开了一个坏头。

燕青说卢俊义:“主人平昔只顾打熬气力,不亲女色”,于是,贾氏与大管家李固勾搭上了。卢俊义娶媳妇完全就是摆设,偌大一个员外,总得有个管家婆撑门面吧。加之卢俊义养着燕青这个娈童,拿贾氏做遮羞布,实则是无性婚姻。明面上因“打熬气力”做了单身汉,但却不可与晁天王同日而语,真正打熬筋骨不亲女色的是晁盖,卢俊义根本就不配。

武松则是另一个真正“打熬筋骨”的好汉,虽然这小子很顽劣,但却在武学很用功,也属于“打熬筋骨”之辈,没娶妻室也与此有关。

除了卢俊义而外,打熬筋骨的好汉似乎是在练“童子功”吧,否则,又与娶妻生子有何矛盾呢?

纨绔子弟不思成家立业

史进是这方面的典型,与史进情况差不多的,就是穆弘、穆春,孔明、孔亮这两对兄弟了。

史进连自己的母亲都能活活气死了,可见纨绔到什么程度。穆弘、穆春是揭阳镇一霸,整天思想者霸占集市,为非作歹,哪有心思娶妻生子,传宗接代?病大虫薛永迫于生计摆个地摊练武赚点生活费,因为没拜码头交保护费,穆氏兄弟便要行凶。这等恶霸不成家也罢,省得连累好人家的。

孔明、孔亮兄弟也是独霸一方的纨绔子弟。两兄弟两个因和本乡一个财主争竞,把他一门良贱尽都杀了,聚集起五七百人,占住白虎山,打家劫舍。这么点事情,就把别人一家老小都杀害了,可见孔明、孔亮兄弟平日是何等霸道。这样的人即便想成个家,一时也难以找到肯嫁给他们的门当户对人家。

况且,这类纨绔子弟仗势欺人,是不愿意受家庭约束的,成了家就没那么自由了。

胸有志向者不愿意为家庭所累

吴用是最主动上梁山的好汉,身为乡村私塾先生,吴学究肯定具备成家的条件。但是,吴学究在得知晁盖准备干一件惊天大事时,便立即想到了要把晁盖逼上梁山。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吴用应当早就不满现状,准备造反了。晁盖要劫取生辰纲,吴用总算等到机会了。晁天王做名义上的带头大哥,吴用从中暗自谋划,让生辰纲大案迅速告破,早就将梁山情况调查得一清二楚的吴用,乘机将晁盖带上了梁山。

吴用胸中藏着这件大事,自然不急于成亲了。与吴用情况相似的,就是及时雨宋江。宋江的家庭还算富裕,又是普通居民比较羡慕的县府押司,娶个妻子不是问题。但是,宋江认为自己“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心中藏着事,也就不急于娶个娘子了。

虽然很多人厌恶宋江,但从这一点来看,还是有一点家庭责任的。从甘冒风险,两次回家探望父亲可以看出,宋江不娶妻子也有担心自己前途未卜的因素。当然,宋江也属于武术爱好者,不喜女色则是他没有成家的主要原因。

生活窘迫难以娶亲

诸如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则是生活窘迫,没有成家的条件而一直单身。阮氏三雄虽然也是一方豪杰,但生活在石碣村,靠打鱼为生。王伦、杜迁、宋万、朱贵时期,“也不打紧”,渔民与山寨还可以共同在水泊里捕鱼,生活还可以勉强维持下去。自从林冲上山后,梁山势力变得强大起来,竟然霸占整个水泊,“绝了我们的衣饭”。衣饭都没了保障,谈何成家立业。

阮氏三雄的婚姻状况,代表着梁山一大层单身汉。李逵虽然是杀人不眨眼的黑旋风,但却是贫苦出身,家中有个瞎母亲,只有一个哥哥帮别人打长工,生活也是非常艰难的。打死人后,逃到江州,在牢城中做了一名小牢子。以过去江湖“三教九流”来看,“娼尤皂隶”属于下九流的最底层,李逵就是“隶”这一类。梁山好汉虽然有令人可恨的一面,但他们出身底层,也是值得同情的。生计问题都没解决,自然就得单身了。

这些人中,还有陶宗旺,李忠、周通等人。解珍、解宝是当地猎户,书中说这两兄弟打猎是不容易的,官府勾结乡绅恶霸,也是绝了他们的衣饭。虽然他们起先都不是歹人,但很多人都是因为当时朝政失道,失去土地甚至流离失所的社会底层,上山落草也是迫不得已,单身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

施耐庵以梁山好汉这方面的单身汉,深刻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官逼民反”确实也是《水浒传》的一大主题。

其他好汉中,安道全没结婚,是为了包养情人。公孙胜没老婆,因他是修道之人。等等,等等,梁山好汉单身的原因还有很多,不能逐一列举。但是,施耐庵写这么多单身汉的原因,并非无意为之,其中却藏着奥妙。施耐庵是通过梁山好汉的婚姻状况,细分各层人物,深刻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揭示《水浒传》“评议前王并后帝”的大主题。

为什么《水浒传》中大多数英雄好汉是单身汉?

大多数英雄好汉,年少时燥动的青春,就从不在红男绿女之上,在绿林结义,路见不平一声吼上了。

为什么《水浒传》中大多数英雄好汉是单身汉?

大家好我是小华,俗话说的好少不读水浒,不过看了这部电视剧之后,发现了他们的几个特共同点,第一:他们的武艺都普遍的高强,第二:那就是这些英雄好汉当中,大多数他们都是单身汉,这是因为什么呢!按照常理说,他们上了梁山之后,都不会很缺钱了。而且他们当时惩奸除恶,为百姓打抱不平,他们在百姓们中的欢声还是挺高的,所以肯定也会有女人崇拜他们的,但是为什么没有娶妻生子呢!反而一直单身单了那么长的时间,甚至到最后战死在上战场上。其实小华感觉这些都是有原因的,我们都知道梁山上总共有108位好汉,但是梁山上的108位里面就只有几个女英雄,所以说梁山上的女人非常的少,而且一般只有走投无路的人才会上梁山,说白了,上了梁山,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而已,而大部分招惹了命案的人,他们也都是男子,而且在古代的观念中,重男轻女的现象非常的普遍,再说了,大家都是因为背了命案,上了梁山,第一件事肯定都是要保住自己的性命,哪还有那么多事儿想着要娶老婆。小华是这么认为的,你是怎么想的呢?

为什么《水浒传》中大多数英雄好汉是单身汉?

其实这个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梁山上说得好听乃是一群“劫富济贫”的好汉,说得不好听就是打家劫舍杀人造反的强盗,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的主儿。

或者换句话说,这就是一个强大有组织的黑社会。

而一个黑社会组织,自然希望大部分成员是单身汉,原因如下:

第一,没有后顾之忧

去年职场流行一句话,是对老板和管理者们说的,“千万不要招惹那些单身的九零后,要骂就骂那些上有老小有小,中间有贷款的中年人”,这话让许多人心酸不已,但却是实情。

人一旦有了牵挂,就有了畏惧,有了责任,不敢发怒,只能忍受,而黑社会是要和朝廷真刀真枪干的,家里有老婆孩子,这一打起仗来还不就惦记着家里啊,这顺风的时候还好,稍一下风那还不都跑了啊。

所以宋江为首的老大们,自然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

第二,减少后勤拖累

这组织里面都是壮汉子,行动自然迅捷无比,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进退自如,而且负担也小。

而一旦有了一大堆的家属在的话就麻烦了,每次行动还要带一堆的老弱妇孺——就像是刘皇叔当年长坂坡被曹军追杀一样,但是刘皇叔那是为了收买民心,梁山的又图什么呢?他们再怎么样也是贼人,老百姓不会帮他们的。

而且多一张嘴,就是多一份后勤负担,首领们自然希望队伍都是战斗力,而不是包袱。

第三,单身汉欲望强,所以动力大

这单身汉不可能没有生理欲望,尤其是这些正当壮年而且身强力壮的好汉们,所以梁山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让大家吃饱喝足,好有力气打架杀人。

至于“那方面”的欲望,虽然书里没有名写,但是看到宋江在樊楼会李师师的丑态就知道了,那种地方平时他们绝对没少去。

但是这正合宋江的心意——这些人银子赚多了就懒了,必须让他们想办法花掉,才有动力继续干“强盗”这份有前途的职业好继续赚钱,去吃,去喝,去狂窑子呀,这才是嗷嗷叫的队伍。

红尘君说

综上而述,宋江吴用为首的梁山高层们,自然希望手下都是单身汉,这样又好管理,战斗力又强,还有动力,所以他们自己就以身作则,不娶家室,因此梁山的战斗才屡战屡胜,比如高俅童贯,这些家财百万贯的高官们,真的敢和梁山他们拼命吗?

为什么《水浒传》中大多数英雄好汉是单身汉?

一、首先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原因

《水浒传》讲的是男人的故事,女性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而且非常有限的几个女性之中有些同质化、脸谱化比较严重,比如潘金莲、潘巧云、贾氏、阎婆惜都是淫妇类型缺少个性。除去这几个女性之外像母大虫顾大嫂、武松的未婚妻玉兰、金翠莲、刘知寨的老婆、京城名妓李师师等属于蜻蜓点水式的人物,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相对来说塑造的比较好的女性形象也就只有林娘子、孙二娘、扈三娘三人了,其中孙二娘和顾大嫂基本就是按照男人的模板写的。《水浒传》缺乏女主角似乎让人觉得施耐庵在刻画女性方面缺乏足够的心得。按说《水浒传》中这么多形形色色的英雄好汉穿插描写几段爱的死去活来的感情戏也是完全可以的,毕竟《水浒传》不是《西游记》《封神演义》这样的神魔小说不需要爱情来凑热闹。

《水浒传》过度的重男轻女可能是施耐庵对女性题材不熟悉导致的,在这种情形下他对男女感情方面的处理可能会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于是乎,施老先生大笔一挥,干脆把这些身强体壮的英雄好汉们都写成只爱舞枪弄棒、只爱喝酒吃肉而不近女色的单身汉,他们简直就是坏了清规戒律的“唐僧”。

二、情节需要

梁山这一百单八将说好听点是好汉,说难听点就是山贼草寇。几乎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人命官司。长年被官府通缉过着四处逃亡、颠沛流离、刀尖喋血的生活。在这种生活状态下不可能让他们有家室,有了老婆孩子就会心有羁绊,就会分心,就会有牵挂,就不会有破釜沉舟义无反顾造反的决心和斗志。

因此,即便是那些有老婆的好汉比如林冲、宋江等也得想办法让他们失去老婆。林冲与林娘子多么恩爱,又有什么用?还不是让高俅高衙内爷们害得上吊了。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林冲性情大变,一改畏手畏脚的作派,怒杀陆虞候、火并王伦、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一马当先简直就是一头发疯的猎豹。

宋江也是如此,本来他有个小老婆阎婆惜,但好日子不长,晁盖写给宋江的密信被阎婆惜获取威胁报官,情急之下一刀结果了阎婆惜的性命。从此走上了流亡天涯的道路,后来上了梁山当了大寨主打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轰轰烈烈的大干了一场。可见没有家室的光棍了无牵挂确实更有拼劲,更容易激发战斗的血性。

值得一提的是《水浒传》一直奉行“万恶淫为首”的理念。好像谁近女色谁有老婆谁就不配当好汉一样。搞得梁山众群雄一个个在血气方刚的年龄段都成了“禁欲主义者”。那多余的精力如何消耗?杀人放火跟官府对着干呗!这正是梁山需要的精神。

为什么《水浒传》中大多数英雄好汉是单身汉?

读《水浒》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不管是宋江还是卢俊义吴用,这一群好汉在被逼上梁山之后,都没有妻子,不但阮氏兄弟,李逵这样的穷光蛋没有妻子,连卢俊义、林冲这些好汉都没有再娶。

为什么他们都成了单身汉呢?这是一个奇怪的问题,毕竟,在古代,往往十四五就可以成家立业。这是因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

一、作为一个好汉,为了保持武力的颠峰,他们都天天打熬力气,不近女色

《水浒》不同于金庸的武侠小说,只要静坐,练一下内功,就可以成为武功高手,大杀四方。

《水浒》里的武功,都比较写实的,除了有名师教导之外,也跟个人的不懈努力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为了保持自己的体力,练好武功,往往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天天枪不离手,棒不离身,这样才能成为一个高手。

按《水浒》里的说法,叫打熬力气,所以,哪怕有实力娶妻的宋江,也年近三旬没有娶妻。被阎婆将女儿阎婆惜强送上门之后,宋江也是只去了几晚,就没了兴致;而杨雄和卢俊义,也是因为练武,而忽略了屋子里的老婆。结果被隔壁老王趁虚而入,从而家庭破裂。

可以说,除了林冲这个异类之外,好多武艺高强的好汉,都是没有老婆,或者有老婆也不亲近的,无他,为了打熬力气而已。

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比如一个人喜欢健身,你让他撸铁撸了几个小时之后,他还有精力再回到家,进行一些床上运动呢。

二、胸有大志,不愿为家室所累

这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宋江及吴用、公孙胜。

宋江是郓县的小吏,家底殷实,吴用是一个乡村教师,在古代,读书人的身份地位高,往往一个秀才就可以见官不跪,连当官的都称其为“朋友”;公孙胜家里也是富户,对他们而言,娶妻生子,也很平常的事。

而他们却选择了单身,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心中大志。

宋江是想要改变自己的小吏身份,吴用是科举不成,就另辟蹊径;而公孙胜呢,却是醉心于修道,并看破了天下大势,并投身其中,用自己所行,来践行自己的所悟。

不管是哪个原因,他们的大志,让他们心无旁骛,也不愿有家室拖累自己,也不愿因为自己毁了自己的家族。

三、一部分好汉飘零江湖,没实力,也没精力娶妻

其实水浒中的一百零八好汉,大多数都称不上真正的好汉的,他们残暴,痴杀,好色。

比如说李逵,他捉了黄文炳之后,烤了他的肉。比如说王英,想要用宋江的心肝做醒酒汤。可以说,他们都不是好汉。

为什么称他们为好汉呢,在这里,好汉是一个专用词,指的就是一些绿林人物,江湖人物。

这些人物,表面上很风光,路见不平,拔刀相见,刀口舔血,实际上也很可怜的,他们在江湖上混饭吃,有今朝没明天,比较典型的就是刘唐、石秀、段景柱、时迁、李忠、薛永等,他们流零江湖,今朝有酒今朝醉,怎么可能有实力娶妻。

相反,那些有一定经济基础的,生活比较稳定的都娶了妻。

比如说那些朝廷的降将,关胜、呼延灼、董平、徐宁、都有自己的家室。霹雳火秦明也有自己的家室,被梁山人给害死之后,宋江就将花荣的妹子嫁给了他。

四、也有一些人 ,对婚姻,对女性失望,所以没娶妻

这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武松,武松的一系列遭遇,都与女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他打虎之后,落户于阳谷县,并寻找了大哥武大郎,本来可以好好地过自己的日子,嫂子潘金莲却不守妇道,先是想要调戏自己的小叔子武松,后来趁武松不在家,武大在街上卖炊饼的时候,勾搭上了开药铺的商人西门庆,更害死了从小将武松养大的哥哥武大。

狮子楼上,武松摔死了西门庆,将他和潘金莲的首级祭祀哥哥武大,自己流放孟州。

嫂子潘金莲的所作所为,已经给武松蒙上了一层阴影。

再后来,武松流放孟州,醉打蒋门神后,被张都监请到了家里,做他的亲随。张都监对他很好,还将自己家的养娘玉兰许给他当老婆 。哪知道当夜,张都监的内府失盗,武松起来帮忙,被玉兰骗到了后花园,被捉了起来。

虽说整个计划是由张都监谋划实施,但玉兰在里面起得作用也很大。所以,曾经对娶妻情动的武松,被玉兰欺骗之后,更是起了心理阴影。所以,后来,他在鸳鸯楼上杀了张都监一家,连玉兰也没有放过。

因为对婚姻失望,所以武松在假扮头陀之后,弄假成真,真的成了一个头陀。

五、人性没有规划,今朝有酒今朝醉,所以没有娶妻

这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鲁智深,他本是小种经略府上的一个提辖,是一个军官。有娶妻的基础的。

但他好吃酒,喜欢玩,年过中年,还是一个单身汉。

后来,为了帮一个卖艺的女子金翠莲出头,将郑屠打死,后来为了逃避官府的捉拿,就上五台山当了一个和尚。

和武松一样,他也弄假成真,最终成了一个真和尚。

而他与武松的区别,一个是对女性,对婚姻失望; 一个就是人生没有规划,得过且过了。

六、后勤压力,僧多肉少

为什么这些好汉,上梁山之后,也没有强抢民女,更没有大规划娶亲的事情发生呢。

这肯定跟这些好汉的道德品质没有关系。

在我看来,除了王英和秦明之后,很少上梁山后娶亲,也跟后勤压力大,僧多肉少有关。

随着一百零八好汉的齐聚,再加上还有几万的喽罗,梁山泊气势大振,但也显示出了后勤的压力。

人多,又要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大秤分金,他们不事生产,后勤的压力有多大?

另外,如果梁山好汉们,都娶妻生子,一个个关注造人事业,有了家室的拖累,他们在上战场时就会有顾忌,少了杀气。就会被打败。

另外,梁山上光棍多,女子少,怎么分?僧多肉少,也是导致大量的好汉上山后,生活改善也没有娶妻的缘故。

结语

当然,梁山好汉上还有一些人不婚,这理由就不一一诉说了。

总之,《水浒》是一部男人戏,一百零八个好汉中,有一百零五个都是男人。这是一部官逼民反的众生戏。写男人之间的豪气,写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在这样的场合里,有两三个女人戏已经不错了。如果每个好汉的生平都写得明明白白,这还是小说吗,这是百度百科好吧。

为了篇幅,为了更好的突出主题,所以不必要的东西,只有腰斩了。

不知道我说得对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