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药多久有效果?

一般吃完退烧药半个小时后开始出现效果,比如开始发汗,或者身上痛楚开始缓解。

退烧药多久有效果?

首先,为什么要吃退烧药?

其次,吃的什么退烧药?

最后,退烧药是不是起效越快越好?

为什么要吃退烧药?

当然是发烧了啊!

但是发热的原因也有很多种,是不是每一种发热都有退烧药可吃呢?

未必!

例如中暑的患者,进展到热射病时,体温(直肠温度)可以超过41℃。这是个很危重的情况,怎么降体温?吃退烧药?没用的!必要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阴凉处,无循环障碍的情况下,用冰水擦浴或将躯体侵入27℃~30℃水中降温;如果有循环障碍者,可以用蒸发散热降温,用凉水擦拭皮肤,同时应用电风扇或空调加快蒸发。总之,退烧药,多久也没有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情况下,退烧药却没有很好的退热效果。

“别扯没用的!就是感冒发烧!”

那咱们来说一说,用的是什么退烧药

最常见的“退烧药”,是非甾体解热镇痛药。

名字有点儿陌生?没有关系,我相信几乎每一个地球人,都吃过这样的药物(刚出生的婴儿不算,但是迟早也会吃上这类药)

不相信?回家翻一翻家里的小药箱,找出上次吃剩下的“感冒药”,看一看药盒上的【成分】项下,是不是有“对乙酰氨基酚”?

有吧!这个对乙酰氨基酚,就是属于非甾体解热镇痛药。感冒药里有了它,就有了退烧、止疼的作用。吃了之后,体温下来了,头疼也会好很多,就是它的功劳。

普通片剂吃到肚子里后,0.5小时至2小时,血药浓度就会达到巅峰。同样的,在这个时间段内,退热效果通常也是最强的。

也即是说,半个小时左右,开始显效。当然也会因疾病情况、因人而异。

退烧越快越好?

决定退烧效果,除了疾病情况、个体差异外,和药物的选择、药物的剂型都有关系。

前面说到的对乙酰氨基酚,俗名扑热息痛,是一个相对安全的“退烧药”,2岁以上儿童,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都可以考虑选用。

也有起效更快的“退烧药”,例如安乃近,它是氨基比林与亚硫酸钠的加成物,解热作用显著,作用出现快,是急性高热且病情危重、又没有其他有效药物可用的情况下的的紧急退热用药。

按理说,这么优秀的“性能”,为什么和对乙酰氨基酚相比较,咱们见到它的机会反而更少呢?

安乃近在以前,那可是很红的一款退烧药。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发现不良反应较多,渐渐地,被医生无情地抛弃了,成了“过气网红”。

所以嘛,退烧药,退热速度有多快不是最重要的。

最后啰嗦一句:退烧药,大多数都是对症治疗。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需要回过头去看一看,为什么发烧,怎么把发烧的原因去掉(去除病因),才是正根。

可是,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普通感冒,貌似除了喝喝热水退退烧,也没有什么办法去除病因……

退烧药多久有效果?

婴幼儿常用的退烧药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这是通用名),对应的在市面上常见就是“泰诺林”和“美林”(这是商品名)。根据我家宝宝曾经使用美林的经验,我发现大约30分钟可以见效。见效时宝宝出汗散热,可以很快退热了。

我家宝宝基本用一次就退烧,偶尔有连续用2次的时候,一般在4—6小时以后可以再次服药。这里要提示小宝宝的家长,如果宝宝不满3个月最好不要自行服用药物,特别要强调的是,为了安全考虑,小宝宝的退烧药使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完成。3~6月龄宝宝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的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可以选择一种。发烧期间一定要保证水分的补充。一方面防止脱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退烧药的起效。

如果宝宝服用一种药后,温度控制的时间短,服用量已经达到每日上限,但宝宝体温又回升至38.5℃以上的情况这,需要改换另外一种退烧药。因为对乙酰氨基酚或是布洛芬,药效的维持在2-3小时,最长在6-8小时;而每种药的单日使用频次有限,对乙酰氨基酚的最大量为每日5次,布洛芬为每日4次。假设:宝宝1点用了泰诺林,5点可以再用。如果3点的时候再烧起来,就可以用一次美林。如果过一段时间再烧,再换回泰诺林。这样,每一种药的单日使用频次都不会超过上限。美林和泰诺林中间需要间隔1-2小时。

宝宝发烧时不要随便使用成人退烧药,即便剂量减少也容易造成身体危害。

作者:袁媛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王兴国教授第三期营养特训班学员

辽宁营养师事务所签约营养师

正文520字

退烧药多久有效果?

(受邀回答嘉宾: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平原医院临床药学室 高丽丽)

发热本身是机体的一种调节机制,在炎症反应的过程中通过负反馈作用减少细胞因子的活性,退热药虽然不能针对疾病治疗,但能缓解症状。目前退热西药主要是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尼美舒利等。当人体发热给予退热药时,退热药多长时间才能见效呢?4个小时会吗?

1、退热药起效时间:

一般,退热药多数在2小时内起效,平均起效时间为服药后1小时左右。可每隔6-8小时用药1次,最短用药间隔为4小时。一天内即24小时内使用退热药不应超过4次。

2、儿童如何选用:

最适于儿童使用的退热药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另外应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解热镇痛药,可采用交替给药的方式退热,增加退热疗效。

3、退热药主要不良反应:

①乙酰氨基酚:常规剂量短时间服用该药,不良反应很少,但如果大剂量或较长时间应用,则有可能发生肝毒性。常规剂量偶见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等;少数可发生过敏性皮炎、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肝病或病毒性肝炎、轻至中度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②布洛芬:常见为消化道不良反应,包括消化不良、胃烧灼感、胃痛、恶心和呕吐等。少数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头痛、嗜睡、眩晕、耳鸣等。其他不良反应为下肢水肿、肾功能不全、皮疹、支气管哮喘、肝功能异常等。

③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甚至可引起胃溃疡和胃出血,对肝、肾功能也有损害,过量服用的毒性作用及其特异性的水杨酸过敏反应,是严重或致死性的不良反应。儿童患流行性感冒(流感)或水痘后用该药,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造成白细胞、血小板降低。

④尼美舒利:可引起肝功能衰竭。

参考文献:

1儿童呼吸安全用药专家共识:感冒和退热用药[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6):444-445

2小儿急性发热中西医结合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1):1-4

3查健忠.服退热药最少间隔4小时[J].

4宜华.小儿退热药的选择和使用[J].今日保健,2014:25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