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真的“替天行道”了吗?
开宗明义,梁山泊好汉真的“替天行道”了。但是,因为宋江错误的把皇帝当做“天”,“替天行道”最终没有完成,而且,宋江等也因此“罪下酆都”。这一点,在《水浒传》前七十回中就有暗示伏线,施耐庵为梁山好汉设定了最终的结局,后半部书讲的就是大聚义后,宋江以及108人“替天行道”的故事。
且从梁山大聚义讲起贯华堂本《水浒传》第七十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惊恶梦”讲的是梁山好汉聚齐108人,按照石碣上的天文排定了座次。然后,在山顶上竖起了一面杏黄大旗,上书“替天行道”四个大字,正式确立了梁山泊的纲领和宗旨。
一切安排妥当,宋江选择了一个吉日,焚香一炉,鸣鼓聚众,对众人说:“今非昔比,我有片言。今日既是天星地曜相会,必须对天盟誓,各无异心,死生相托,患难相扶,一同保国安民。”
听了宋江的话,梁山好汉“众皆欢喜”,一齐跪在忠义堂对天盟誓:
……但愿共存忠义於心,同著功勋於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神天鉴察,报应昭彰。
众人盟誓完毕开怀畅饮,俱各大醉。这天夜里卢俊义做了一个恶梦,梦见张叔夜将梁山好汉全伙擒获,并准备开刀问斩。写到这里,《水浒传》的故事便结束了。
容与堂本就此腰斩了后面的故事,并以陆续补写了佂辽、征方腊、剿田虎、灭王庆的故事,以“征四寇”来作为《水浒传》的大结局。
续书这么写,完全曲解了“替天行道”的本义,把宋徽宗这个祸国、亡国帝王当做了“天”,宋江摇尾乞怜,死活要替宋徽宗行道。这是在美化宋徽宗,贬低梁山好汉。按照续书这么写,梁山好汉就不是“替天行道”,而是替“天子”行道。
金圣叹实在看不下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向容与堂本学习,一刀将续书腰斩。并且,在他的批点本中,删改了梁山好汉聚义后盟誓内容,去掉了誓言中“替天行道”的文字。金圣叹这么干,也是没有道理的,更是自相矛盾的。
九天玄女的故事是全书提纲在金圣叹的贯华堂版本中,同样有九天玄女这个故事,也有九天玄女下法旨,要求宋江“替天行道”,所说的话基本上与梁山好汉的誓言一样。当时,九天玄女这样嘱咐宋江:
宋星主,传汝三卷天书,汝可替天行道:星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勿忘勿泄。
照录这句话后,金圣叹很不服气,说这是后人续貂加上去的,宋江是假托九天玄女到梁山骗人的。并且说,九天玄女的故事根本就不是《水浒传》的提纲。
这就有点不讲理了。虽然我很赞同金圣叹腰斩续书,但对他偏激的点评却不尽以为然。九天玄女这个故事就是施耐庵的原版故事,并非后人续貂所加。《水浒传》这部书就是讲的“替天行道”,如果连这个都否定了,还叫什么《水浒传》呢?
在金圣叹的“楔子”中,很明确的讲了全书的总纲,赵匡胤是道家上界雷部下派的霹雳大仙,代表着“天道”。九天玄女则是道家最高阶神,当然也管着雷部,给宋江下法旨,则是要求宋江执行上界“雷部”之道。这一点,金圣叹是认可的,因为要贬低宋江,金大师便显得蛮横无理,在后文的批点中自相矛盾了。
按照九天玄女的法旨,替天行道的主要任务是“全忠仗义,辅国安民”。梁山好汉的誓言讲的则是“共存忠义於心,同著功勋於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意思是一样的,这的的确确就是《水浒传》的核心内容,这部书写的就是“忠义”和“天道”。九天玄女庙点明主题,就是全书的提纲。
那么,宋江完成了九天玄女“替天行道”的任务了吗?他能向这位道家最高阶神缴旨吗?
替天行道的本义是什么金圣叹的“楔子”的正文开篇诗一首邵雍的七律,是这样写的: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 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天下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
说的是北宋王朝建立,结束五代战乱,迎来了“天下太平”的世道。这有什么不对呢?施耐庵的“天道”就是天下太平,寻常巷陌罗绮遍陈,百姓享受着美好的生活。金圣叹也不得不为此点赞,大呼“好诗”!
接下来,便是赵匡胤从雷部下凡,替天行道,让万里江山“云开复见天”。书中以陈抟、邵雍这两位在人间行道的高人为代表,为世间迎来太平盛世感到欣慰,一个高兴得从驴背上滚下来,一个则作诗以称贺。所以,天道即民心,“替天行道”就是妖魔还道(还道村的寓意),朝政去邪,“保境安民”。施耐庵的《水浒传》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那么,宋江及梁山好汉真的“替天行道”了吗?或者说,梁山好汉招安之后,是去“保境安民”吗?
《水浒传》后七十回还有故事吗无论容与堂本还是贯华堂本,以及其他什么版本,《水浒传》都是一部残书,故事根本就没有完结。那么,后七十回书的真故事就无从探轶了?也不尽然,施耐庵在前七十回书中是有伏线的。
在全书之首,有一首开篇词,讲的是“评议前王并后帝”,也就是要逐个点评北宋九代皇帝。在宋徽宗之前,已经重点写了宋太祖、宋仁宗(误走妖魔)两位皇帝,还依次点到了宋太宗、宋真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接下来就是宋徽宗登场,演绎宣和年间的故事。这样,北宋八位皇帝全部到场,接受了施耐庵的评议。那么,宋钦宗是否也有被评议呢?是有的。
宋江从九天玄女殿出来的时候,两个青衣女童站在一座石桥上,要宋江看桥下的“二龙相戏”。宋江低头往下看时,果然见到了“二龙戏水”。接着,青衣女童一把将宋江推了下去。
这个场景施耐庵暗示,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二人在国难当头之时相互争权,导致亡国,然后一并坐井观天,在井里“戏水”。
这是一处非常明显的伏笔,如果施耐庵写完了《水浒传》,就一定是这个思路:宋江以及梁山好汉坚持到了靖康之难。
那么,这与“替天行道”有什么关系呢?
梁山好汉真的“替天行道”了按照《宋史》、《三朝北盟会编》、《东都事略》等记载,宋江是在被张叔夜打败被俘后,得到了宋徽宗的赦免,然后被招安了。这一点,卢俊义的恶梦也是伏笔。但是,梁山好汉并没有被斩首,而是被编入童贯的部队去打方腊了。方腊失败后,宣和四年的时候,童贯带兵北上,应金国之约去攻打辽国都城幽州。在攻打幽州的军队中有一支敢死队,首领就是“招安巨寇”杨志。
幽州之战,宋军呈奔溃式惨败,杨志随即转入到别种师中的部队。当童贯惧怕金人要挟,从太原逃回汴京之后,杨志又投入到抗金战斗中。种师中在榆次杀熊岭兵败殉国,杨志将残部带出,投奔了到两河宣抚副使刘韐部队。北宋抗金名臣李纲在他的《梁溪全集》中便讲到杨志的事迹,并认定他有功。
从这段事迹中可以看出,梁山好汉实践了自己的誓言“保境安民”,这难道不是“替天行道”吗?由此而论,梁山好汉是真的“替天行道”了。
宋江背离天道遭到惩罚童贯率领几万胜捷军从太原逃回时,宋徽宗已经让位给宋钦宗。宋钦宗面对金兵南下的局势,决定效仿宋真宗御驾亲征,便命童贯留守汴梁。童贯仰仗宋徽宗的势力拒不受命,便带着几万胜捷军与宋徽宗南逃。到了镇江这个地方,与留守蔡翛(蔡九知府的原型)及蔡翛的哥哥蔡攸密谋,鼓动宋徽宗复辟。宋徽宗也巴不得复辟,便断绝与汴京的通信,阻止南方军队北上勤王,劫持了运往北方的粮食。
这样分裂国家的行为简直就是叛国,宋徽宗如此行径竟然在续书中被美化,真的是天道不容!所以,施耐庵在宋徽宗出场时,就把他写成一个玩物丧志、宠幸奸佞的失道昏君。如果七十回后有故事,宋徽宗难逃笔伐。
梁山好汉作为童贯部队之一支,在北上攻打幽州时,大概已经被分别编入各支不同的部队了。比如杨志,依然在北方参与抗金。宋江则是随童贯南渡到了镇江的,这在九天玄女庙故事中就有伏笔暗示。而且,宋江江州题反诗,也是这个结局的提前预演。可以说,宋江参与了宋徽宗复辟活动。最后,在宋钦宗的严厉追究下,童贯、蔡攸、蔡翛先后被诛杀。仅仅只是一个招安巨寇的宋江,自然也难免屠刀。这就是九天玄女殿所预示的:宋江被青衣女使推下石桥,给“二龙戏水”殉葬了。
最终,宋江背离了“天道”,就不再是“替天行道”,而是替“天子”行道了。这样的结果,九天玄女早就警告过:若是他日罪下酆都,吾亦不能救汝。原本有望“重登紫府”的宋江,因为“罪下酆都”做鬼,比镇锁在伏魔大殿地窖中还要悲惨。
梁山好汉真的“替天行道”了吗?
所谓的“好汉”是作者对其的一种向往,正是对当时的腐化社会造成了百姓的民不聊生,专制的制度造成了百姓的敢怒不敢言的一种批判!奈何人小言微,故只能通过艺术作品进行一种宣泄。但是艺术高于生活,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真实形态,它也只是客观片面的再现一些官场的丑恶,百姓的疾苦。仅此而已,其思想并没有真正理解革命的意义。殊不知,即便好汉们造反成功,也不过是走了孙悟空又来了个猴。他们所谓的劫富济贫,也并非都为了劳苦大众,多数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各揣鬼胎,否则也不会让朝廷招了安,中了圈套。
历史在前进,文化在进步,人类正是在这些前进中不断完善自己,改变自己。同时也在不断的摸索,摸索一条更适合自己的制度。
梁山好汉真的“替天行道”了吗?
梁山好汉没有“替天行道”。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有文化的(比如宋江)心计太深,一心想着作官,没文化的都是草莽,一颗仗义心,一腔热血,最终被宋江利用,死的很冤。
梁山好汉真的“替天行道”了吗?
都是希望把自己的本事充分的展现出来,真正的为国家做点事,其实很不容易的。
有时候光凭鲁莽是不可取的。
有时候精忠报国,也是难被发现的。
在不同的时代里。要选择好自己走的路。
梁山好汉真的“替天行道”了吗?
说梁山好汉真替天行道”真的有点牵强,梁山好汉确实杀过不少贪官,豪强恶人,从这个方面,算是“替天行道”,但也有许多为达目的杀害无辜的,比如李逵摔死小衙内,为逼秦明入伙,故意杀伤百姓,斑斑劣迹不胜枚举。综上所述,说梁山好汉真替天行道”真是抬举他们了。
梁山好汉真的“替天行道”了吗?
《水浒传》整部书中,还真没看到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的情节。
梁山上的确挂着“替天行道”的大旗,可他们替了谁的天?行了谁的道?
说道底这只是一群有正义感的土匪而已。梁山为何要三打祝家庄?只因为前来投靠的杨雄、石秀、时迁偷了人家的鸡吃,被人家抓住。
祝家庄、扈家庄、李家庄之所以三庄联合防盜,就是怕梁山来“砸窑”,因为梁山类似于土匪性质,而这三家都是有钱的大户。梁山发起这样的战争你能说是替天行道吗?
再说一说梁山为啥灭了曾头市,只是因为曾头市抢了前来投奔的金毛犬段景柱要献给宋江的宝马,如此小事就大动干戈,还断送了晃天王的性命,曾头市这场战争,双方得死多少人啊!.
梁山是替天行道了,但他们替的这个“天”,代表的是天子、是朝廷。
他们被朝廷招安后,驱辽国,征王庆,打田虎、灭方腊,这才是宋江鼓吹的替天行道。
.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