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有功,知县赏了一千贯银子,武松为何不要呢?这一千贯相当于如今人民币多少?

武松在景阳冈打死一只白额吊睛猛虎,被阳谷县的猎户一轿子抬到一个上户家那里。第二天,上户便把武松打虎的事迹上报给了阳谷县。

阳谷县令在县衙亲自接见了武松,拿出上户人家凑的一千贯银子,赏赐给武松。武松没有接受,反倒建议把这一千贯上前散给景阳冈上的猎户。县令照准,武松就把这一千贯钱分赏给了猎户。那么,这一千贯钱价值多少?武松为何不要呢?

一千贯钱大约相当于人民币225000元

北宋时期,钱币的基本计量单位为“贯”。所谓贯,就是把铜钱从方孔中穿起来,每一千个为一串,也就是一贯,一个铜钱为一文,每贯就是一千文。一千贯,就是1000000万文。一文钱换算成人民币,每贯大概是0.2元~0.25元。一千贯,大约就是20至25万元人民币。的确是一笔不小的钱。

以简单方法换算,北宋时期的一贯便是一两(以白银为硬通货计算),大约等于37.5克。一千贯,相当于白银37500克的价值。现在白银的价格,每克大致在4~12元人民币之间。取中间值,以每克6元计算,一千贯就值225000元人民币。如果赶上好行市,定格价格卖出,则一千贯有可能换成人民币45万元!

看起来挺吓人的,等于是上户人家给武松送了一台宝马5系。武松傻了吧,一台豪车就这样散给了一群被老虎吓得不敢露头的猎户?

一千贯确实很值钱,武松不要怪可惜的

有人说,这笔赏钱并不值什么,也就林冲一把刀的花销而已。因为,北宋时期消费水平很高,一个知府,年薪可以达到几百万元人民币。包拯年奉换算成白银,达到21878贯,按照武松一千贯的价值算账,包大人的年薪能达到近500万元,是武松赏钱的二十倍还不止。同样,以白银最高价算,包黑子年入1000万还不止。武松所得一千贯钱又值得什么?

其实,北宋时期高薪养廉,官员按品级给薪俸,到了知县这一级,年奉大约在12万至20万元人民币。如宋江这样的小吏,月奉也就是10~12贯钱,一年下来,只有100多贯钱。照这样计算,一千贯就相当于宋江10年左右的薪俸。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赏钱了,难怪这个上户人家一个人拿不出,还要四处去凑。

林冲买的是一把宝刀,具有收藏价值,算作是奢侈品投资吧,一般人是玩不起这个的。郓哥得了武松五两银子,便能盘缠他爷俩三五个月的用度。武松当时也只是清河县一个普通市民,这笔赏钱无异于一大笔财富。

一千贯不算少了,武松不拿,还是很可惜的。武松为什么不拿这一千贯赏钱,而要把他散给猎户呢?

武松是性情中人,受不了众人抬举

老虎刚被打死,几个猎户便探头探脑的从林子里钻了出来,见这个大汉打死了老虎,简直不敢相信。于是,一路抬举武松,把武二郎抬到上户人家那里。二三十个猎户,以及上户猛夸武松“真乃英雄好汉!”都把出野味来给武松下酒。

第二天,众多上户牵一腔羊,挑一担酒,都在厅前伺候。众人陪武松吃了一早晨酒,正合武二郎之意。然后,将武松披红挂彩,当做大英雄和大恩人敬着。阳谷县了得知消息,使人来接武松进城,众人又用轿子把武松抬进了县衙。父母官这等礼遇,武松也是很受用的。

到了县衙,阳谷县令相公在厅上接见武松,请他做打虎英雄事迹报告。武松从头至尾讲了一遍打虎经过,众人都表示惊讶,自然也少不了夸赞之词。

这一番礼遇加在好汉武松身上,令这个快意恩仇的武二爷难免有点晕。此时,阳谷县令拿出上户凑的一千贯赏钱,正陶醉在荣誉之中的武松,很洒脱的把赏钱散给了猎户。

的确,在荣誉面前,金钱算不了什么。好汉武二郎就是这么一个爽快的性情中人。

武松心思缜密,谦虚谨慎

知县相公要给一千贯赏钱,武松说:

小人托赖相公的福荫,偶然侥幸,打死了这个大虫,非小人之能,如何敢受赏赐?

在柴大官人庄上,武松脾气很坏,很不受待见。自从结识了宋江,“武松的前病都不发了。”也就是说,在宋江的带挈下,武松改了脾性。此番,众人越抬举,武松越是谦虚谨慎,这也是他秉性使然。怎么讲?

武松后来在破获哥哥遇害案的时候,显得细致如发,心思异常缜密。搞清楚全部案情后,武二爷一改此前喝酒打架,动辄撸拳头的坏性子,没有鲁莽行事,先走法律程序。这是武松本来就具备的秉性,经人点醒,便能改正缺点发扬优点。换句话说,武松从根子上就不是一个脾气很坏的人。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武松在县衙大厅上讲的那番斯文话,并不是假装客套,他的内心就是这么想的。后来,县令让他往家里转移藏银,也是武松谦恭谨慎的换来的信任。虽然这事对于县令来说很不地道,但武松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对照推辞奖励这番话,便一点都不虚假。

再者,武松在打虎后,反复强调自己是清河县人,此地却是阳谷县,武松知道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在《水浒传》的大背景中,武松的心思显得很合时宜。也正是这样的言行,县令当即任命他为阳谷县都头。

武松大仁大义,怜恤猎户

武松接着说:小人闻知这众猎户,因这个大虫,受了相公责罚,何不就把这一千贯给散与众人去用?

在景阳冈前,武松看到了阳谷县的榜文,知道这只猛虎伤了很多人命。虽然他不是有意打虎上山,但确实是为民除害,可算是行侠仗义了。

打死猛虎后,众猎户非常感激武松,因为,为这只猛虎,猎户们吃了不少苦头:

被这个畜生,正不知害了多少人性命,连累猎户,吃了几顿限棒。今日幸得壮士来到,除了这个大害。第一,乡中人民有福;第二,客侣通行:实出壮士之赐!

武松非常同情猎户们的遭遇,不仅要吃县令的限棒,而且,每夜上山值守,也吃了不少惊吓。农活、打猎是干不成了,家中用度必然拮据。一千贯钱散给二三十个猎户,每人可以分得三四十贯钱,解决了猎户的生活问题,也是对受了苦的猎户们的宽慰。众猎户越发感激武松了。

武松这么做,显得很仁义,也很智慧。猎户高兴,也替知县挣了个人情,得了个好名声。

这里头,还有武松的正直。武松知道,这一千贯钱是上户凑的,并不是县令的钱。拿别人的钱做人情,好汉武松心中应当有点不屑,自然也就不肯要了。这等于打了知县相关的脸。

武松打虎有功,知县赏了一千贯银子,武松为何不要呢?这一千贯相当于如今人民币多少?

【精选回答】来自优质账号→野史日记

武松是《水浒传》中的人物,人气很高,为人直爽仗义,是一位好汉。但是我对武松却有另一番见解,在这里正好借着这个问题给大家说一说,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斧正。

武松打虎不要钱但是要了“赏”

武松去找他哥哥武大郎的时候,路过一地方,名字叫阳谷县,这里有一个景阳冈,关于武松景阳冈打死大虫的故事是耳熟能详的,这里我就不再做赘述。但是大家可能对这只大虫不太了解。

据我所知,这只大虫在景阳冈经常吃人,为祸相邻。你不要以为古代没有手机这消息就传不出去。虽然慢点,但是这里有大虫吃人的事情也逐渐传到了上级领导那里,这让阳谷县的官府很为难,因为这只大虫太过凶猛,一时除不掉,上头逼的又紧,于是这当地官府就悬赏加施压,让当地的猎户必须在期限内完成猎杀,但是时间过去了很久,猎户也被吃了七八个,大虫活的更好了。

就在这一筹莫展的时候,武松来了,武松喝酒,宰了大虫,当武松成为打虎英雄之后,当地的百姓是真心高兴,因为他们不用有生命危险了;猎户们也高兴,他们不不用拼命去完成任务了;官府更高兴,这不仅解决了衙门的大难题,而且还是一大政绩。

武松打死老虎后,猎户和百姓高兴,自发的宰了一只羊款待武松,吃饱喝足后,大伙抬着武松,给武松挂上了大红花,高喊着“打虎英雄”,一路热热闹闹的来到了衙门前,在衙门前,县令早就等在了那里,看着这位打虎英雄,县令心里欢喜,当下就要奖赏给武松一千贯钱,这一千贯钱哪来的呢?肯定不是县令自己掏腰包出的,那这钱就应该是打虎的悬赏钱。应该是当地的猎户和当地有钱人凑的,因为他们是直接受益人,再加上衙门出的,一共就凑出了这一千贯钱。

武松自然也知道这钱是哪来的,他拿了这钱,虽然是开心的事儿,但是这三方肯定会肉痛啊。武松为人豪爽,更会做人,他当下做了一个决定,这一千贯赏钱啊,不要了。大家一听,都愣住了,只有县令明白了武松。

武松说道:“小人托赖相公的福荫,偶尔幸运,打死了这个大虫。并非小人之能,若何敢受犒赏?小人闻知这众猎户由于这个大虫受了相公的惩罚,何不就把这一千贯给散与世人去用?”

这一番话下来,大家都很受用,县令很高兴,他喜欢武松这样有本事又识时务的人,其实这样的人谁都会喜欢。下面是本段我要说的重点了,就在武松辞赏的时候,县令又说了一句话,邀请武松到衙门里做都头,这时候的细节要注意,武松听了县令让他做都头的话,刚才还大义凛然辞赏的武松,即可跪地谢恩,“若蒙恩相抬举,小人终身受赐。”

所以说,这武松打虎后虽然没要赏钱,但是确实是要了“赏”的,这“赏”正是县令给的都头。

武松心底的梦想

每个人都有梦想,武松也有梦想。他是什么梦想呢?据我了解,武松的梦想当然不会是落草。武松和宋江很像他是希望自己能当个一官半职,为朝廷效命,光宗耀祖。似乎这样的梦想在当时的人们都根深蒂固了,只不过有时候被生活所迫,但是在内心深处却还是如此的想法,这从宋江后来被招安不选择造反就能看得出来。同样的,武松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有迹可循的。

武松醉打孔亮之后巧遇宋江,当时宋江就问武松今后如何打算的,武松当时挺无奈,对宋江说:“我犯下了大罪,就算遇到大赦天下都饶不了我,只能去二龙山落草了,要是有一天没死,能被朝廷招安,我到时候再来找哥哥。”在这里就能看出来,他和宋江想法一样,被逼无奈落草,等着朝廷招安,心里还是想做一个官,不想做一个“贼”。

武松当了都头之后,去找武大郎,结果发现潘金莲和西门庆的奸情,直到自己的哥哥被他们毒害,武松忍不住了,动手宰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后来武松被发配到了恩州,在这里武松没少受施恩的恩惠,当然了武松也帮他赚了钱,摆平了生意上的竞争对手。

对于钱,武松还是不太感冒,但是面对施恩的爹时,武松的态度不一样了。面对施恩的爹,这位牢城官营的宴请,武松心虚了,又一次谦虚恭敬起来,说道:“我是阶下囚,哪敢跟您对坐呢?”面对官的时候,武松与平时判若两人,这正是他内心对当官的向往,哪怕在他身为阶下囚的时候,这样的愿望还是保留着。

后来面对蒋门神后台张督监的时候,武松开始是无所谓的样子,仅仅一拜而已,并不曾有其他举动,但是听到张督监说让武松跟他混的时候,武松觉得他又有机会“重新做人”,有机会光宗耀祖了,于是武松赶紧跪下,说道:“小人是个牢城营内的阶下囚,若蒙恩相抬举,小人当以执鞭坠镫,奉侍恩相!”

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到,武松对当官光耀门楣的向往,但是一次次武松的美梦都破碎了,甚至走上一条不归路,他的愿望直到被招安征方腊的时候,断了臂膀,这才幡然醒悟,那宋江却直到死都不曾醒悟,这也是武松幸运的地方。

武松之所以不要钱,第一,因为他想交好县令;第二,他不太看重钱,毕竟是江湖人。第三,相比钱来说,他更看重都头。如果没有武大郎的事情,或许武松会在官场有所作为吧。不过那样的官场,武松能走多远呢?

一千贯相当于人民币多少?

当时的一千贯,到底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呢?究竟当时打死猛虎,悬赏给的一千贯,购买力如何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暂且先用当时的米价来给大家算一下吧。

宋代的时候,一斤实际是640克。为了方便,咱们下边就称为宋斤吧。根据梦溪笔谈卷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可以算出当时的一石米大概是92.5宋斤,合59200克,即今天的59.2公斤。现在的大米最普通的也得3元一公斤了吧。一石米换算成今天也就是177.6元。

北宋的时候大米大概300-700文浮动,但是到了南宋的时候一石米就得2贯左右。这个价格浮动还是比较大的。咱们就取一个中间值吧,就算一石米1贯来算。1000贯就是1000石米,也就是1000*177.6=177600元。

还有算法是按照银价来算,但是那样算的话我觉得不是很准确,当时的银子价值和现在银子的价值相差还是比较大的。其实大米也是有差距的,比较产量和人口不一样,所以说精准的数据是无法算出来的,而且《水浒传》里的价格体系比较乱,因为林冲当年买刀也是花了1000贯,也就是说他177600元买了一把刀,不知道回家后会不会和媳妇吵架呢?要知道他的工资一年才200贯哦。

大家好,我是野史日记,记得关注我哦~您的关注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谢谢

武松打虎有功,知县赏了一千贯银子,武松为何不要呢?这一千贯相当于如今人民币多少?

在水浒传中武松打虎后,阳谷知县赏他的是一千贯钱,而不是一千贯银子,武松之所以不要,主要是因为他觉得猎户辛苦,就分给了众猎户。

其实一千贯并不等于一千两银子,因为银子的购买力更高,若问一千贯大概相当于今天多少钱,可以先看看书中的一些事物的价格:

金翠莲典身钱三千贯

林冲买宝刀一千贯

杨志卖宝刀报价一千贯

白胜卖酒五贯一桶

通缉鲁达悬赏一千贯

通缉林冲悬赏三千贯

通缉武松悬赏三千贯

宋江杀阎婆惜逃跑,通缉悬赏一千贯

大闹江州后通缉宋江悬赏一万贯

通缉戴宗悬赏五千贯

通缉李逵悬赏三千贯

潘金莲请王婆吃酒花一贯钱,不过王婆为了吃的丰富又添了些钱

柴进赠普通配军十贯钱,外加一斗白米

梁中书给蔡京送寿礼十万贯

张横做私渡报价五百文,到了江心提高到三贯

徐宁雁翎甲被报价三万贯

呼延灼进攻梁山初胜,徽宗派官员带十万贯劳军

李逵向李鬼老婆买饭吃,给钱一贯足

————

从以上记录可以看出,在水浒世界中,一贯钱是足够两个人吃一顿饭的,而且还有酒,而现在两个人去小馆子吃喝,一百元也足够吃饱了,并且也能喝两瓶啤酒,所以以此来推测,一贯钱也就是相当于目前的一百元。

这样我觉得是合理的,如果按1:100来算的话

金翠莲的典身钱就相当于现在的三十万

通缉鲁智深的赏金就是十万

通缉李逵的赏金就是三十万

生辰纲价值一千万

张横私渡报价就是五十元,到江心后就地涨价到三百元

林冲买宝刀花了十万

徐宁雁翎甲被报价三百万

——

由此可知武松因打虎之功被知县赏了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十万元,着实不是小数目,足见古代虎患对老百姓的危害之大。

武松打虎有功,知县赏了一千贯银子,武松为何不要呢?这一千贯相当于如今人民币多少?

武松原本是想回家看兄长的,不料半路路过山岗,多喝了几碗酒,居然想在山上睡觉。幸亏他还没睡着,这老虎就忍不住扑出来了。

一番搏斗后,他侥幸打死了老虎。下山的时候,碰见了很多猎人,原来都是本县人氏。宋朝有个规矩,官府有权责令猎户去打猎,限期不能结案的还要扣钱。这些猎户为这头猛虎大感头疼,已经连续好久被扣钱了。

但是,扣钱也比送死好,所以大部分都在山下等待着。听说他打死老虎之后,人们个个开心,连县令也兴奋地奖励了武松一千贯铜钱。

但是武松一看众人对他这么热情,又想到这些人被罚了不少钱,所以就很是慷慨地推辞:大人,把这些钱分发给他们吧,他们最近也很穷!县令一听立马照办。

所以,为何不要这些钱?因为他善良、慷慨,当然,他这时候忘了那个卖大饼的哥哥,有了这笔钱,大哥也许能把炊饼事业做大做强,以后回报社会也不晚,所以不得不说,武二有点傻气。

那么,这一千贯钱,放在今天算是个什么水平呢?会不会因为这些钱太少了,武二看不起,所以索性送了人?

实际上,这一千贯可不是个小数目。我们经常听“腰缠万贯”,这是说家里有万贯铜钱,那就是地方小土豪了。我们现在的小土豪是什么身价呢?百万能叫土豪吗?显然不能,怎么也是千万了。当然,这样描述这笔钱,大家还是很模糊,我们换个说法来看看。

宋江杀了小妾后,受到官府通缉,给出的赏钱是一千贯,现在通缉犯人的话,像他这种性质,一般是10万,也就是说,1000贯相当于现在的100000元。

话说阎婆惜请王婆吃饭的时候,花了1贯钱,因为这顿饭还有西门庆要来,所以王婆感觉酒菜不够丰盛,自己又添了一点。也就是说,如果只有俩人的话,那种席面相当于我们和老朋友随便去小饭店吃个饭,而一旦多了贵客,就相当于去好点的饭店搓一顿。

我们平时和朋友出去吃饭饭要多少钱?两个人一般也就50到100,所以这1贯里面既有菜又有酒,约合100块,和上面的估价一致,说明咱们这个估价很贴合实际。

那要放在今天,我们做了好事,相关部门要给我们10万块钱,我们会直接装起来呢,还是像武松一样送人?注意此时武松其实是个一穷二白的人。想必对于缺钱花的我们,这10万肯定会直接拿走,也许家里的大哥同样也是在蒸馒头,我们拿回去也许能租个门面,大赚一笔。

但是武松没有这么干,不过人家送完了钱以后,可是有后文的。原来这县令一看,这大汉既威猛,又慷慨,何不给他个差事?于是直接提拔他做了步兵都头。虽说是个低级武官,可是手下额管着不少人,有刀手8人,枪兵16人,还有70多个弓箭手,也就是说这十万块居然换来了一个连长级别的官!

各位,你们说,这买卖值不值?别看武二威猛无比,那小心思也贼得很呢。

武松打虎有功,知县赏了一千贯银子,武松为何不要呢?这一千贯相当于如今人民币多少?

武松喝醉酒上山打死了大虫被知县赏了一千贯,首先我们就要看一看这1000贯的购买力放在当时能做些什么?放在今天能卖多少东西?我们都知道古代的钱币都是铜钱,而那一种铜钱都是圆形方孔钱为了携带方便,古人将他们用绳子串起来,1000枚铜币穿在一条绳子上为一贯,那么一千贯就是1000000文(一百万文)。(说有人说会给1000贯银子,当时银子不是按照贯来算的,所以这个可能性就被搜史君排除了。)

一、一千贯在当时可以干嘛?

这1000贯钱在古代相当于多少钱呢?搜史君查阅资料发现,北宋年间一石米(一百斤大米)大概有600钱左右,那么6文钱就是一斤米。

转过头来,我们再看一看《水浒传》中其他场景中的购买力,镇关西养小三花钱三百贯钱(武松赏钱可以养三个半“小三”),林冲当年买刀也是花了1000贯,就算我们不看这些能说得上名号的人如何花钱,按照现在的米价,是5~10元一斤,咱们暂且将5文钱换算成今天的五块吧,(方便计算1000000除以5是二十万,就是说武松打死一只老虎,官府给武松奖励20万元。)

按照这个购买力度来看的话,林冲当年是花了20万买了一把刀,镇关西差不多花了6万包养了“小三”。还算合理,不过林冲这刀就买得有点贵了。

二、武松为啥不要钱?

古人常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武松将危害百姓的大老虎打死之后,官府上给他1000贯为何不要呢?

武松打虎的故事我们听的版本已经很多很多了,大致就是说武松再去找自己老哥武大郎的路上,路过阳谷县,景阳冈,醉酒出行,导致他碰到了大老虎,丝毫不惧,竟然将老虎给打死了。所以武松在这里也给大家提了一个醒,没有本事就不要喝酒,这也就是换做武松了,换做其他人,喝上几大碗酒,喝醉能走直线就不错啦,还打老虎?在梦里打老虎吧。

打死了老虎的武松,被百姓们簇拥到官府,官府决定赏武松这个“打虎英雄”一千贯,但武松却拒绝了这个赏金。或许有很多人都不解,但是这里搜史君想说的是“放长线,才能钓到大鱼。”武松虽然没有接受这1000贯钱的赏金,但是却在官府混到了一个都头的职位,这也算是在官府任职了,这可比1000贯钱要好得多。

再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这1000贯钱肯定不是县衙的长官自掏腰包,也肯定不是上面拨下来的款。那这个钱是从哪儿来的?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钱肯定都是百姓和猎户们凑出来的,官府在象征性地添加了一点,毕竟地方上出现了一只老虎,中央肯定不会为地方拨款的,碰到这种情况就只能自己解决。

百姓们挣钱很不容易,武松也知道,一方面他领了这项赏金,于心不忍;另一方面,如果他领了赏金,虽然说是帮助百姓除害了,但是这钱还是百姓出的,大家多多少少心里会有一点不舒服,而武松将这些钱退回去,形式立马就不一样了,既赢得了官府的赏识,又在百姓心中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百姓观念

武松之所以没有收这1000贯钱,除了标题二中说的那么几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百姓对公职人员十分崇拜,大家都立志于能在官府谋得一官半职。虽然说水浒传中,108好汉都上了梁山,但是他们都是被逼无奈,没有哪一个愿意日子过得好好的,就上山当土匪。这也恰恰为后面宋江招安埋下了伏笔。

武松当然也不例外,自己的小日子平平无奇,今天有了这个机会,为何不在官府中谋得一官半职,当一个公职人员呢?所以武松没有收这1000贯钱的赏赐,而是用这个赏赐换来了一个在官府中任职的好处,也可以说武松是十分理智的。

我是搜史君,对于上文中的一些见解,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武松打虎有功,知县赏了一千贯银子,武松为何不要呢?这一千贯相当于如今人民币多少?

武松打虎有功,知县赏了一千贯银子?

这知县要多脑残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首先必须说明,”贯“是作为铜钱的计量单位出现,有时候也能表示纸钞的计量。旧时的制钱,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个叫一贯。这一千贯有多少购买力呢?

抛开水浒世界里面的说法,我们看看北宋时期物价水平如何。

根据北宋文献记载,“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每斗(米)折钱三十文”,1石米大约600钱左右。一石米就是100斤大米,放现在怎么也要二三百块,好的要500块。所以一文钱大约能买一斤或半斤米,相当于1块钱两块钱人民币。

——这样算下来,一贯钱就是一千块,一千贯钱就是100万块。

苏轼被贬官之后,一家人每个月的开支只有4500钱,那会苏轼还带了几个妓子。家里那么多人,还有家养的妓女,居然只花了4500钱。放现在四口之家恐怕4500块人民币未必够花,请保姆更是一个人4500每月起。苏轼的4500钱,相当于现在的四五万还差不多。

——这样算,一贯钱就是一万块,武松的赏钱是1000万人民币!(1000万人民币重达110公斤,1000贯铜钱重达8000斤,武松搬不动,干脆送人吧!)

北宋吕夷简做幕僚的时候,每个月的俸禄是5贯800钱,1贯给母亲,1贯给妻子,800钱做礼金,剩下3贯给自己花销。吕夷简是知名政治家、行业先锋,放现在就是打工皇帝国企高管,挣个几十万妥妥的,绝无可能只有几千块。

——这样算,一贯钱是一万块,武松的赏钱一千贯就是1000万人民币!

回到水浒世界,你会发现,货币兑换依然是打脑壳的事情。

别人整理了水浒世界的经济交易报价表,如下:

金翠莲典身钱三千贯 林冲买宝刀一千贯 杨志卖宝刀报价一千贯 白胜卖酒五贯一桶 通缉鲁达悬赏一千贯 通缉林冲悬赏三千贯 通缉武松悬赏三千贯 宋江杀阎婆惜逃跑,通缉悬赏一千贯 大闹江州后通缉宋江悬赏一万贯 通缉戴宗悬赏五千贯 通缉李逵悬赏三千贯 潘金莲请王婆吃酒花一贯钱,不过王婆为了吃的丰富又添了些钱 柴进赠普通配军十贯钱,外加一斗白米 梁中书给蔡京送寿礼十万贯 张横做私渡报价五百文,到了江心提高到三贯 徐宁雁翎甲被报价三万贯 呼延灼进攻梁山初胜,徽宗派官员带十万贯劳军 李逵向李鬼老婆买饭吃,给钱一贯足。

去掉大部分的通缉悬赏、奢侈品购买、贿赂上官等行为,发现一贯钱够请人吃饭,管饱,500文够打一次出租车(张顺的黑船摆渡)。姑且算下来就是一贯钱就是100块钱左右。

这样好像挺合理的对不对?

镇关西包养二奶用钱30万,林冲和杨志的刀价值10万,鲁智深和林冲的人头悬赏50万,看起来好像没啥错?

武松打虎有功,得到赏钱10万元人民币,也算合理。

这里还涉及一个银子和铜钱的兑换比例,以水浒世界的说法,一两银子有可能能换三五贯铜钱,基本上也算合理范围内,绝无可能是朱元璋在明朝初年规定的一两换一贯。

可是有些东西,可能被刻意忽略了。

1,梁中书拿着十万贯贿赂老丈人蔡京,姑且是1000万人民币,也算合理。可是武松六合寺出家,朝廷赏钱也是十万贯“赐钱十万贯,以终天年”。宋江回乡探亲,皇帝给的路费也是十万贯,“上皇闻奏大喜,再赐钱十万贯,作还乡之资”。养老金和路费一次就给1000万,皇帝都是冤大头吗?

2,卢俊义被大名府抓捕,家属要出1000两黄金贿赂保命。1000两黄金就是万两白银,一两银子以5000贯说的话,这就是5000万人民币!实际价值已经超过了生辰纲五倍!晁盖一伙与其去打劫生辰纲,还不如直接绑架卢俊义来的快!(卢俊义,史上最贵人头,价值半个亿!轻松被史文恭拿下!)

3,梁山好汉买东西,动不动就几贯钱朝外拿。宋江随身带的钱超过100贯(重量七八百斤),简直就是大力士,李元霸什么的弱爆了!依照明制“生铜一斤铸小钱百六十”的标准,一贯钱就是七八斤。李逵把店小二打得吐血,吴用拿了十贯钱当医药费赔偿,这七八十斤的钱,让人如何背来背去?

所以,我的结论就是,《水浒传》的作者在数学和经济学上是糊涂蛋,聊水浒的经济问题,基本都是扯犊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