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要不是燕青,卢俊义早没命。既然要请人,梁山怎么不安排专人保护卢俊义?
我的回答恰恰与悟空提问相反,要不是燕青,梁山泊很难如此轻易的陷害卢俊义,也就很难“请”到玉麒麟。既然“请”不到,也就谈不上安排专人保护了。为什么这么讲呢?
卢俊义燕青主仆关系非常暧昧,贾氏受冷落,李固乘虚而入
书中介绍,卢俊义手下有两个非常得力人,一个是大管家李固,另一个就是浪子燕青。李固是大管家,为卢俊义打理万贯家财,把卢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得到卢俊义重用自不待言。燕青是干什么的?书中没有交代,反正在议事的时候,所有的人分两行站立:“李固立在左边,燕青立在右边。”燕青无尺寸之功,为何得到如此位置?燕青不仅地位与李固相当,而且,施耐庵还专门提到,燕青是卢俊义的心腹,李固则没有这种待遇。燕青在卢俊义心目中的地位无与伦比,仅因为他聪明伶俐和对主人的忠心?不对!
如论能力,李固一点都不差,河北巨富、大名府第一的卢家大管家的理财能力毋庸置疑。李固又不是第一天到卢家,没有丝毫的贪污亏空劣行,肯定是忠于职守,忠于老板的。燕青貌似很忠心,但对卢家做了什么贡献,如不认真阅读分析原著,还真的看不出来。
燕青出场时,施耐庵花了大量的笔墨,在一首详细描述燕青的状貌特征和才能的小赋之后,还嫌不过瘾,又来了一首《沁园春》专道燕青的好处。这种待遇连书中的男一号,绝对的主人公宋江都自愧弗如。施耐庵这是在干什么呢,其中有什么奥秘吗?
赞赏燕青的小赋和《沁园春》词讲得明白,燕青的主要才能体现吹拉弹唱、拆白道字、顶真续麻这类勾栏瓦舍的技艺之上。而且,在这个行当中,燕青诸般皆能,才艺谁也不能赛过他。
燕青的打扮,活脱一个妖艳的不男不女。而且,卢俊义因为他长得一身雪练也似白肉,专门雇人为他“刺了这一身遍体花绣”,“若赛锦体,由你是谁,都输与他。”为何这样写燕青呢?电视剧中的燕青不是武高武大的威猛美男吗?别上当,燕青不是这幅模样,因为,施耐庵说燕青是:
果然是艺苑专精,风月丛中第一名。难道燕青是男妓?没错,卢俊义的专属男妓。这燕小乙“是北京土居人氏,自小父母双亡,卢员外家中养的他大。”。当时,官宦人家宠幸娈童,土豪劣绅也有此爱好,但官府时而查禁,卢俊义便私下里把这孩子培养成了自己的娈童。
卢俊义在传唤众管家开会的时候,没看见燕青,便叫唤了一声“怎生不见我那一个人?”,这得有多肉麻!
因为有此癖好,卢俊义假装打熬筋骨,苦练棍棒,这就冷落了美貌的夫人贾氏。李固贾氏两人在吴用算命之前就眉来眼去,暗中往来。卢俊义在梁山被软禁,李固先回到家中,便“推门相就,做了夫妻”。
倘若不是燕青,贾氏能走到这一步吗?若是门庭清贤,后院安宁,梁山泊能轻易下手害他吗?燕青无尺寸之功得到主人如此宠幸,而李固日夜操劳打理家产,竟然还不如一个娈童,心里能平衡吗?于是,回到家中与贾氏明里做了夫妻,为保长久之计和安全的生活下去,就不得不配合吴用往死里整卢俊义了。
如此说来,难道是燕青勾结梁山泊害了卢俊义?或者说,因为卢俊义养了娈童,才被吴用抓住把柄,成功的诱骗卢俊义到梁山就擒?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其中还有更大的隐秘。
吴用算命纯属忽悠,卢俊义的假八字想骗吴用,却最终骗了自己
吴学究化妆成算命先生,专门在卢俊义家附近高声卖卦。卢俊义听了,立即把吴用请了过来。但凡对算命感兴趣的,除了本身的爱好而外,心中必然有事。而心中有大事者,往往又不敢对算命的明说。所以,卢俊义报了一个假八字: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金圣叹先生在这个八字后批道:“无此年无此月无此日”。稍微懂点四柱知识,或者干支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个八字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
但是,非常奇怪的是,吴用一通瞎算,卢俊义居然相信了。不仅相信了,而且还搞得心如刀割,日夜不宁,于是,便打算按照吴用所指点的化灾之法,前往东南巽地解除吴用所说的“百日血光之灾”。
卢俊义为什么自欺欺人,把自己装进笼子里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吴用有可能点破卢俊义的犯罪勾当。想想卢俊义整日打熬筋骨,书中并没有写他做了如何大事便有如此巨额财富,他的财富是从哪里来的?祖上即便有非常大的积累,又怎禁得卢员外如此折腾。何况,卢家若是时代累富,为何一直寂寂无闻?梁中书每年都要给蔡京献生辰纲,这些都是搜刮来的,身边如此一个大户竟然不知?
有观点说,卢俊义为人低调,不愿意露富,更不愿意与官府打交道。这是大错特错的。如果低调,宋江怎么知道的?大名府的大圆和尚又是怎么知道的?难道就瞒住梁中书一人?而且,一到梁山山口,卢俊义就要发卖一身本事,捉了梁山贼寇邀功请赏?所以,卢俊义必定暗中做着非法的、足以杀头的黑买卖。
这个买卖与“东南巽地”有关,或者是贩卖私盐,或者是染指了花石纲。也有人怀疑,在晁盖之前所丢失的生辰纲,有可能是被卢俊义打劫去了。这些怀疑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书中没有言明,推测缺乏依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卢俊义往“东南巽方”的目的不是到泰岳去烧香,而是要去梁山泊谈判。所以,他弄了十辆太平车的财富,想买通梁山,放他一马。在谈判之前,卢俊义仗着棍棒天下无对的本事,先捉几个贼头,加重谈判的砝码,或者献给官府抵罪。
那么,梁山泊究竟拿住了卢俊义什么样的把柄呢?这事,还是跟燕青有关。
燕小乙穿梭于街头巷尾,行走在城镇乡间,买卖娈童,给卢俊义挖了一个大坑
施耐庵在燕小乙的赞诗中,特别有一句:“亦是说的诸路乡谈,省的诸行百艺的市语”,这就是说,燕青具备所从事的行业诸般能力,非常了解乡间的情况,非常熟悉市井的黑话暗语。这是在干什么呢?
结合燕青的身份,此人是在买卖娈童。这是一桩大买卖,也应当是卢俊义的主要财源。这就解释了两个疑点,卢俊义的财富是如何得来的;燕青只是一个娈童,为什么如此受重视。因为做着黑生意,卢俊义不敢声张,吴用暗中点破,才使他如坐针毡。
中国古代对买卖人口管理得时紧时松,北宋时期也不是严禁进行人口买卖。但是,如果是贩卖十岁以下儿童则予以重罚,轻则充军,重则杀头。卢俊义干着如此大的黑买卖,死罪恐怕难逃。
燕青如果仅是娈童,卢俊义私养便也罢了,不会让他出头露面,参与卢家的核心管理层。正是因为燕青掌管着卢俊义的财源命脉,与李固并肩而立也就不奇怪了。
当卢俊义从梁山回来时,在城外遇到一个叫花子。仔细一认,发现不是别人,正是燕小乙。燕青对卢俊义说,是李固把他赶出了门,城里没法儿安身,便到城外的破庵里安身,靠要饭过活。这不是和奇怪吗?
纵然李固凶狠,要赶走燕青,燕青为何不敢与他理论呢?担心卢俊义吗?既然担心卢俊义,也不至于沦落为乞丐呀。这是因为,作为大管家的李固,肯定知道卢俊义与燕青的黑生意。把燕青赶出来,口袋里掏个干净,燕青身无分文,自然便难以过活了。那么,一身本事的燕青为何不去勾栏瓦舍唱曲、说话赚钱呢?身负杀头之罪,他敢吗?不如干脆做乞丐,躲在城外,别人认不出来,便可比较安全的等候卢俊义回家报信。
燕青挖了一个如此大坑,让吴用钻了空子,河北三绝就此入彀而难以退身了。
燕青欺瞒主人,涉嫌陷主母于不义,最终不得不紧随卢俊义上梁山
燕青在城外遇到了卢俊义,告诉他不能回家,李固已经把他入伙梁山的事情告到官府了。燕青担心卢俊义不信自己的话,便把李固与贾氏的私情告诉了卢俊义,燕青说:李固回来,对娘子说道:“主人归顺了梁山泊宋江,坐了第二把交椅。”当时便去官司首告了。他已和娘子做了一路,嗔怪燕青违拗,将我赶逐出门。
卢俊义还是不肯相信,一脚将燕青踹倒,喝骂说他娘子不是这样的人。燕青又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说了出来:
主人脑后无眼,怎知就里?主人平昔只顾打熬气力,不亲女色,娘子旧日和李固原有私情,今日推门相就,做了夫妻。主人若去,必遭毒手!
原来,燕青早就知道这件事情,只是瞒着卢俊义不说!燕青为什么不说?原因也很简单,说了,便有可能威胁到自己在卢俊义心目中的地位,甚至把自己的前程给误了。假如燕青第一眼看破李固、贾氏在眉来眼去时就报告给卢俊义,或者从中捣乱,以燕小乙百伶百俐的本事,这件事情就有可能不会发生。
燕青这样做,害了两个人,一个是贾氏,另一个就是卢俊义。如果后院的火刚刚有苗头便被扑灭,李固即便是要出卖主人,有贾氏在,必定会站在燕青一边维护卢俊义,李固便不能得逞。贾氏与李固一道出首,不由得梁中书不信,卢俊义的罪便坐实了。想必贾氏也深恨燕小乙,正是这厮坏了她美好的家庭。
一系列大坑,终于把卢俊义送上了刑场。此时,燕青才显示出救主的忠心来。箭射董超薛霸,把卢俊义从水火棍下救了出来,单身前往梁山报信,途遇杨雄石秀,引出石秀跳楼劫法场,迫使梁中书延缓了刑期,也算救了卢俊义一命。
梁山泊请卢俊义并非为晁盖报仇,抢夺钱粮财富才是主要原因
至于梁山为什么不派专人保护卢俊义,其中大有蹊跷,绿野老道在其他文章中多有分析。其中,梁山对卢俊义其实并不十分在意,为晁盖报仇原本就是幌子。
书中很明确的写到,晁盖的法事刚刚做完,来自大名府的和尚大圆就在宋江面前提起卢俊义。宋江猛然省起,便非常详细的把卢俊义的情况说得个一清二白。宋江其实早就惦记上卢俊义了。当时,晁盖还活着,报哪门子仇?
活捉史文恭才能当梁山寨主,这个遗嘱是宋江篡改的,后来拿卢俊义来做幌子,以掩盖谋杀晁盖这场惊天阴谋。没有卢俊义,宋江照样可以活捉卢俊义。比如,吴用设计,先把史文恭弄到没有作战能力,然后宋江出手活捉,轻松得很。活捉史文恭,卢俊义也是在吴用的设计之下,比较轻松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宋江惦记的是卢俊义的巨额家产,以及大名府的富有。当时,吴用到大名府之时,便对大名府的富庶很眼热,施耐庵有诗为证,其中写道:“钱粮浩大,人物繁华”,钱粮浩大便是关键。宋江每次出兵,几乎都要提到破城劫取钱粮的事情,每打破一处,都有关于打开官库夺取钱粮的情节。这回也是一样,打破大名府后,连同卢俊义的财富与大名府的官库统统打包运往梁山。
所以,卢俊义下山后,吴用便置之不理。等到大名府判完案子,押送卢俊义充军,燕青在途中救了主人之后,杨雄、石秀这才出现在半路上。意图非常明显了。
陷害了卢俊义,造成卢俊义是梁山好汉的假象,梁山泊便师出有名,攻打大名府,夺取钱粮。
《水浒传》要不是燕青,卢俊义早没命。既然要请人,梁山怎么不安排专人保护卢俊义?
这都是梁山贼人宋江和吴用设下的圈套,不设计卢俊义怎能上山入伙?梁山贼人为了达到目地,不则手段,不过梁山贼人的这套奇葩招收人才的手段很高明。
《水浒传》要不是燕青,卢俊义早没命。既然要请人,梁山怎么不安排专人保护卢俊义?
谢谢邀请,
我认为不是梁山故意不派人保护卢俊义,而是军师吴用根本没料到!
看《水浒传》原著的大佬难道不知“百无一用”吴学究大名吗?
什么是反贼?就是吴用这样的言而无信,反口覆舌之贼!
算计害人,吴用可以!救人解困,这个吴用真不会!
施耐庵老先生塑造“吴用”这个难成大事的“无用”角色,肯定是进行过深思熟虑的!
《孙子兵法》中讲,兵法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吴用虽号称智多星,身为梁山第一正牌军师,肯定是读过孙武子的!
但是大家想想,吴用这个军师无论是守梁山还是攻方腊的时候,
有哪一次是顺顺妥妥的计将安出?哪一次是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把“兵者诡道也”活活演绎成了“坑蒙拐骗”,当真是害人不浅!
我想如果不是有宋江庇护,被吴用用计逼上山的卢俊义第一个就想砍他!
人家卢俊义好好在家待着,学文习武,日子本过得逍遥自在,
真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无辜的卢员外就被吴用盯上了,
先是装模作样的以江湖术士身份给人家算卦,诅咒忽悠人家
卢员外恍恍惚惚就被拐“瘸了”,吴用还没忘了让人家“没病”出去走两步
一方面让人家羊送虎口自己往梁山送,
另一方面,自己大笔一挥拿出当年当教书先生的穷酸秀才气来了首“大作”藏头诗:
芦花丛中一扁舟,
俊杰哪从此地游,
义士手提三尺剑,
反时须斩逆臣头
写完还不过瘾,怕没人欣赏就又“剪裁”了一篇送给管家李固吩咐他如此如此这般,
完事潇洒的报个官,红红火火回梁山去了。
这就可怜卢俊义了,员外当不成了不说,还要被官府砍头,只有落草为寇一条路了!
可恨吴学究!办事总是虎头蛇尾的!只想到了算计陷害,没做好接应保护措施!
原文如下:
吴用坐在柳阴树下,唤李固近前说道:“你的主人已和我们商议定了,今坐第二把交椅。此乃未曾上山时,预先写下四句反诗在家里壁上。我叫你们知道:壁上二十八个字,每一句包着一个字。‘芦花荡里一扁舟’,包个‘卢’字;‘俊杰那能此地游’,包个‘俊’字;‘义士手提三尺剑’,包个‘义’字;‘反时须斩逆臣头’,包个‘反’字。这四句诗,包藏‘卢俊义反’四字!
他亲手教了李固如何对付卢俊义,如何无毒不丈夫,如何富贵险中求!
可是就没想到李固出师了,要不是燕青,卢俊义早就没命了!
差点真要了卢俊义的性命!
不仅因为自己的疏忽差点就让梁山失去天下第一的大将,
更是差点让宋江的计划功亏一篑!
汉萧何追韩信闻才勒马,周文王访子牙也得停车!
我是槑烎夶,持续更新,谢谢关注!
《水浒传》要不是燕青,卢俊义早没命。既然要请人,梁山怎么不安排专人保护卢俊义?
这也这吴用下作的拉人下水之计,也不可能考虑的如何园满,在说很多事也是无法料到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况且是在官府统治区域,不是梁山能控制的,水浒小说在描写梁山在官府统治区特别是在大的城市的一些作为都显然是夸大,按实际情况是绝对办不到的,所以就无法派人直接去保护卢,何况梁山所讲的义气,其水分也很大,也不可能好在手卢的性命。
《水浒传》要不是燕青,卢俊义早没命。既然要请人,梁山怎么不安排专人保护卢俊义?
卢俊义号称河北三绝,“家传清白,积祖富豪门”,然而其精神境界却连普通的市井小民都不如。他在自家的当铺里得知门外有个“好笑”的算命先生,反正自己不差钱,还自作聪明地认为“既出大言,必有广学”。卢俊义开口便道“问灾不问福”,这又中了吴用的下怀。吴用装腔作势了一番,称卢俊义百日内必有血光之灾。卢俊义并非真的不信,而是耍了个小聪明,想“逼”吴用说出全部实情。吴用以退为进,假意要走,卢俊义只得吐露本意。吴用又故作神秘,留下了四句卦歌,有心栽害卢俊义。
卢俊义刚愎自用,李固、燕青、贾氏都来相劝,然而卢俊义执意要去东南方避祸。路上,卢俊义招摇过市,树旗扬威。店小二好心相劝,李固苦苦劝谏,结果好心当成了驴肝肺,卢俊义一贯地自以为是,一贯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被梁山捉住之后,宋江的让位无异于最大的讽刺。李固临行前,吴用说出了卦歌中的“秘密”,明言“休想望你主人回来”。巨大的诱惑,有机可乘,没有后顾之忧,可能还有报仇雪恨的心思作祟,李固果断而迅速地出手了。贾氏被冷落不假,与李固有私情也不假,然而她之所以跟李固同流合污,陷害卢俊义,还有很重要的一条:怕被株连。
其实,梁山制定了保护和营救计划,也有效地实施了,只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卢俊义一回北京肯定被官府捉拿,这一点梁山早就料到了,于是柴进和戴宗早早地赶到了大名府,给节级蔡福重金,让其上下奔走,保住了卢俊义的小命。刺配途中,梁山并未派人保护,幸有燕青一路跟随,关键时刻出手相助。卢俊义再次被捉后,燕青前往梁山求救,走了半夜的路程就碰到了杨雄和石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推论:第一、梁山计划失当,措施不利;第二、梁山有意让卢俊义吃吃苦头,杀杀他的锐气;第三、作者如此设置情节,是为了更好地塑造燕青这个人物。
《水浒传》要不是燕青,卢俊义早没命。既然要请人,梁山怎么不安排专人保护卢俊义?
原著是卢俊义有勇无谋狂妄自大,吴用算命让他往梁山泊方向避难,燕青担心是梁山泊的计策,告诉卢俊义小心,卢俊义居然要一个人扫平梁山,押解去官府!结果到那就被捉,请上梁山后各路好汉轮流坐东,请卢俊义喝酒,呆了不知多少日!回家后物是人非!都说卢俊义适合当老大,其实只是将才不是帅才,有勇无谋,狂妄自大,智商甚至不如一个家丁!最后功成名就燕青苦劝卢俊义离开,被卢俊义怒斥,最后独自黯然离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