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化领域,如何看待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和快乐大本营(不以娱乐看)?
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大约只是在遥控器选台时路过,偶尔停留了一两分钟而已,对这档节目没有更多的印象。据说,这是一档大型礼仪娱乐脱口秀节目,这档节目以礼仪、公德为主题,以歌舞、访谈、情景戏三段式形式呈现,在欢快轻松幽默的氛围中,传导礼仪公德。
《快乐大本营》历史比较“悠久”,大约创立于1997年。当时,电视台的娱乐节目比较少,湖南卫视看准当时电视观众的娱乐需求,在湖南电视台上星后,及时推出了这档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一经推出,立即火爆,湖南卫视籍此一举成名。据说,当时湖南卫视要以《快乐大本营》为大本营举办春晚,借助这一优势平台邀请了大陆、港台及海外的知名艺人加盟。此举,大有赶超央视春晚的势头。后来,湖南卫视的春晚没有按照预先宣传的举办,而且,播出时间也被提前了几天。个中原委,迄今不为人知。
当年,《快乐大本营》成了湖南乃至全国观众热捧的大型综艺节目,每到播出时间,用“万人空巷”来形容,似乎不太为过。当时的《快乐大本营》集娱乐、文化、知识为一体,以娱乐为主色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传递文化和知识。记得大拇哥(何炅)和李湘一出场时,就是“快乐大本营,天天好心情”,确实为当时比较饥渴的娱乐生活带来了一片火热。我的学生中也有参加《快乐大本营》节目的,在这档节目组表演书法,对他们后来的个人爱好修养起到了非常好的引导作用。我的小孩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专门到这档节目中探营,研究其娱乐文化产业的策划和营销。
在网络传媒盛行之前(2010年前),湖南有两大文化品牌:《湖南卫视》、《体坛周报》,而湖南卫视的主打,就是以《快乐大本营》领衔的娱乐节目。可见,当时的《快乐大本营》有多犇。
但是,后来我不再看这档节目,也不主张家人观看。原因很简单,《快乐大本营》似乎越来越娱乐无极限,趋向于过渡消费娱乐资源,文化内涵、艺术内涵和思想内涵都日趋下降。曾经在网上与外省网友探讨过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大多数网友给我的回应令我很失望。他们认为,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主持人是小丑,节目很恶心。我想,这些观点恐怕有点偏激,虽然《快乐大本营》今不如昔,但还不至于沦落到这种不堪的地步。
不可否认,时代在进步,湖南卫视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但《快乐大本营》的逐渐被冷落被批判甚至被攻击,也是不争的事实。
不是它不好,因为我长大了。主要原因恐怕不在《快乐大本营》本身,而在于资源的广泛分布,《快乐大本营》不可能一家独大了。如此,就是萝卜白菜的事情,各家有各家的风味,观众群的分流就是必然的了。现在,周末可供消费的文化娱乐节目实在太多,观众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知识层级,选择性的消费。选择的前途是比较,从文化层面上而言,我个人更喜欢“一站到底”、“最强大脑”,以及已经停播的“汉字听写大会”、“中华成语大会”,依然在吸粉的“中华诗词大会”等优秀文化知识节目。因为对比,就更加显出《快乐大本营》的短板。现在,有很多老观众加入到批判《快乐大本营》的阵营中,忠实粉丝的“反水”大概是令这档曾经风靡一时,现在依然风采的优秀文娱节目最痛苦的事情。比较不一定出优劣,但比较可以的确可以产生幸福感和痛苦感。
《快乐大本营》现在仍然拥有大量的观众,也是在阵痛之后做出的抉择:量身打造节目,锁定观众群,做自己的特色。正因为如此,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忠实粉丝已经老去,而现在的《快乐大本营》是学生等年轻人的“私人订阅”。在老观众的眼里,难免看不惯“疯疯癫癫”的“弱智”,兼而疑似“尖酸扭捏”的过度娱乐了。网友说得好:“不是它不好,因为我长大了。”
任何一档节目都有自己的特色,都能凭借自己的独特性吸引观众。喜欢《快乐大本营》的观众有问题吗?还有专门看广告,别的节目都不爱看的观众呢。这怎么说?
文化品位的流俗是最大的短板。《快乐大本营》最初的宗旨就是娱乐观众,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放松心情,释放一周辛勤工作的压力,为快乐的度过两天的休息时间营造良好的情绪。但是,随着年轻人的不断成长,他们的知识积累越来越厚重,就不能满足于从纯娱乐的节目中得到新的认知,以帮助他们增长见识。而且,娱乐方式的多元化,电视娱乐不再是唯一的选择。比如,可以去剧场欣赏一场高档次的音乐会,可以去看一场体育比赛,可以去夜宵摊“烧烤加啤酒”,可以自驾“去拉萨”,等等。大家都消费得起,电视娱乐节目反倒不是首选了。同时,年轻人总是要慢慢成熟的,电视娱乐节目的“逗比”做派,总有一天会让他们厌烦甚至反感。如果不是知识加娱乐,或者知识含量很低而娱乐无极限的节目,观众群是极端不稳定的。《快乐大本营》的知识性远低于知识性,主持人及嘉宾所追求的主要目标还是娱乐,以致越来越娱乐,娱乐无极限,娱乐至死。如此,就难免陷入一种取悦观众的流俗怪圈之中。从诸多网评中,就能看到很多这方面的埋怨,以下小举两则:
《快乐大本营》确实没什么文化性,请的嘉宾全是娱乐明星,网络红人,节目内容全是非常简单的打打闹闹的小游戏,和“文化”,“深度”这些完全不挨边。快乐大本营这个节目,哗众取宠,天天一群小丑在呢边装傻,装神搞鬼。呃,虽然我也觉得快乐大本营挺没内涵的,但是娱乐节目,哈哈一笑就算了。但是,也有网友认为,作为一档本身定为就是娱乐、八卦、搞怪的综艺节目,没有必要要求《快乐大本营》有很高深的知识,有很深邃的思想,娱乐也不至于影响价值观。尽管如此,《快乐大本营》还是因为自身的短板分流了观众,形成了比较鲜明的赞成派和反对派两大阵营,这是这档综艺节目难复当年风采的不争事实。
功利性太强成为被攻击的最大标靶。还是用网友的评价来说事吧:
感觉节目组现在功利性太重,一些游戏也没有以前好玩,有的环节更是开始没有这个嘉宾,后面莫名其妙的出来了,真的是不知道在干什么,不过湖南卫视也是真的有钱,反正就是这段时间谁红请谁么,湖南卫视的观众基础还是在的,不过快乐大本营感觉需要改变下模式了,一个饭吃20年也不想吃了,如果加点新的佐料,换个新的炒法大家还是爱看吧!!这个讲得很客观,只要是网红就请,不管网红是不是适合观众欣赏。网红也是功利,有钱就来,管他节目好不好看,又时往往露个脸就拿钱走人。再就是,网红再多,也难以满足节目的需求,难免会出现“炒现饭”的时候。节目模式的更新缓慢,也是观众不满的原因之一。
最近大本营植入广告的时间真的太长了,尴尬的小编一脸懵逼,硬生生的植入这么久的广告,真的很差评。这是目前反映最强烈的《快乐大本营》的功利性问题,这种占去大量节目时间的广告植入,讲白了就是在消费观众,而不是娱乐观众了。这种功利性的娱乐,当然要招致观众的反感了。当然,娱乐节目要请大量的网红,不植入广告哪来的钱?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当然也没有免费的宵夜呢。
《快乐大本营》还是要做自己。讲了这么些负面的评价,但不可否认的是,《快乐大本营》作为历史最悠久的一档大型综艺节目,早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以其独特的创意赢得了相当大的观众群。很多网友表示,不知不觉中,已经陪伴《快乐大本营》走过了二十几个春秋,是在《快乐大本营》中成长起来的。因而,《快乐大本营》一直在寻找定位,但却从来没有改变初衷。在现代传媒越来越发达,人们追求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的时代,《快乐大本营》依然还能走红,说明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当然,如果以“文化”来衡量《快乐大本营》,这档节目就不能达标了。“娱乐、八卦、搞笑、搞怪”,“天天好心情”——如此定位也就足够了。还是网友说得好:你想要学知识,何必看《快乐大本营》,去看《百家讲坛》好了。
《天天向上》大抵类似,因为没有看过一次全本,没有发言权。
作为文化领域,如何看待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和快乐大本营(不以娱乐看)?
关注不多,抱歉。谢邀!
作为文化领域,如何看待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和快乐大本营(不以娱乐看)?
谢邀。
前几年看过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和快乐大本营节目,也没看出什么新意,反而有一种低级趣味的感觉,便不再收看此挡节目。
真想不到,十几年过去了,湖南卫视还在坚持着天天向上和快乐大本营这两挡节目,可见湖南卫视的恒心毅力还是值得人们敬佩。
作为文化领域,如何看待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和快乐大本营(不以娱乐看)?
只能用一句话回答,乐死为止!乐极生悲!还有一句叫,乐不离淫,淫不离乐,淫乐自古不分家。乐就是淫,淫就是乐!明明就是传播淫,只是有一点遮羞布而已。
作为文化领域,如何看待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和快乐大本营(不以娱乐看)?
不知不觉当中年轻人都吃了“文化转基因食品!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和“快乐大本营”节目已经有些年头了,能够坚持“火”到今天也实属不易。这两档节目都以学生和青少年为主要观众,基本是“量身打造”和轻松欢乐。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谴责起了这两个节目,究其原因其实就是电视娱乐节目要不要有责任感?“星光灿烂”是年轻人比较喜欢的,但其内在肯定是有一定导向性、摹仿性,潜移默化之中,你的节目宣扬了什么?年轻人“全民”追星、羡慕明星的结果是什么?你以为哈哈哈就是目的,高大上就是结果?在不知不觉当中年轻人都吃多了“文化转基因食品”。
当然,能够“火”,能够“长盛不衰”也是人家湖南卫视的“能耐”,我就这样了,你奈我何?真不知道“有关部门”有没有,是不是一伙人?反正让人民大众觉得烦的一是烂广告,第二恐怕就是滥娱乐节目了。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傻?
作为文化领域,如何看待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和快乐大本营(不以娱乐看)?
谢邀。如果从文化领域这个视角,去评价″湖南卫视″这档节目,那么这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参入回答对不起邀请,只能浅谈)!
🎈要谈文化领域,就必须谈到"意识形态″领域、″上层建筑"、″文化性质″等,要谈这些问题,必然涉及到政治,观点与立埸,如果离开这些,去评价文化领域的工作和作品,那只能是无意义的!
🌹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如果没有清晰而良好的精神支柱,就一定会出现意识形态混乱,鱼龙混杂,必然导致乱象横生,污烟障气的社会陋习一拥而出!
🚏 现代卫视是国家最重要的文化阵地之一,国家行政部门对其一定会有相关规定,业务标准,行政法规,法律条款,甚至还有道德层面的约束等等措施。
😎 那为会什么屦屡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内容?如不负责任的忽悠广告,只拿广告费,不负赔尝的名人广告,难道无法无规可依?
🍃 非也!这明显地是执行问题嘛!至于湖南卫视的这档节目,只不过是行业的冰山一角而已!
(个人原创,不涉及任何人)
🍀🍀🎯🎯🌺🌺🌴🌴🌹🌹🌅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